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白雲禅師:大般若經要解——空相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般若經要解——空相義

文:白雲老禅師

空相義──前面曾經談過“十八空相”,為什麼現在又談“空相義”?其實,“十八空相”是針對“空”做認識與辨別,而“空相義”則是“究竟空相”之義,有探討、究竟的意思。

換言之“十八空相”是談“空相的樣子”,只從“相”去認識“空”,探討在什麼情況和現象之下叫做“空”;“空相義”則是談“空相的境界”,究竟“空”在“相”上怎麼去把握,等於把“空”的義理做一個總結。

大家都熟悉《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四句話,可見“十八空”不是談“色法空”,而是對色法、心法做認識,並不究竟。舉例來說,現實生活中,我們總離不開世間“衣、食、住、行、育、樂”一切法,是造作成業的根源,因此眾生帶著業來到世間,唯恐不知“過去所做的,現在要承受”,佛法才會提出“十八空相”的道理,幫助我們去面對現實環境;只不過道理、方法還不究竟,必須進一步談“空相義”,所以“究竟空相”之義,如果把標題換成“究竟空相義”就更容易把握。

《心經》談“色”與“空”的問題,請問這個“色”應定位在哪裡?一般頂多定位在所謂的物質或精神上,或者從人的“五根”接觸“五塵”來分別“色”,其實是不夠的。《心經》談“色空”是以人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來說,五蘊是心的變化作用,所謂“心為主宰”,就是一個“自我”的變化作用,從“色受想行識”生起變化、產生作用,可以了解人的自我;自我之所以會生起變化作用,都是依五蘊而來。要知道《心經》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後面還有一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所以,談的就是五蘊。所以,“五蘊”之“色”,不只是談“表色”、“色相”或“色法”而已,是依於“色塵”轉變為“色法”,完成“心法”,相應成為五蘊的“色”,發起“受、想、行、識”的變化作用,如果把“色蘊”弄清楚,“受想行識”四蘊也相繼明了。

進一步要怎麼去了解“色與空”的關系?剛剛已說此“色”不是“表色”、“色相”、“色法”,但也不捨棄這些,為什麼?因為“色蘊”的形成來自於色塵、色法、心法,“色心”相應才會顯現“色蘊”。“色蘊”是一個自我意識的開端,源於眼睛所看、耳朵所聽(余根類推)的“色塵”(概指色聲香味觸諸塵)而產生意念,意念發起“色法”,自我意識一起分別,五蘊頭一個完成的就是“色蘊”,這就是“色的形成”。千萬不要把“色”只擺在“色塵”或“色法”上,來看“色與空”的關系,那會錯得一塌胡塗,怎麼說呢?我們常聽到有些人一談佛法,談到“色即是空”,就拿一個玻璃杯說:你看!這就是“色”;再把玻璃杯往地下一扔,指著一地玻璃碎片說:你看!這個玻璃杯就“空”了;其實,他是執著於“表色”“色相”和“色法”,完全忘了:即使把玻璃杯砸碎了,還有一堆玻璃渣,並沒有空掉。

所以,這裡談空之“相”,不是談空之“體”。在前面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合不散”中已談到本體“空”,必須從“成、住、壞、空”、“生、住、異、滅”作認識;這裡談“空相”,是從相上面去談“空”,如果不能把握這個道理,“色即是空”就會變成只談“色法”、“色塵”了。所以,這裡談“空相”,是以五蘊的“色蘊”之形成及如何認識來看,因為色蘊是我們自我意識的分別,它來自意念,意念又來自於根、塵相接觸,才會產生分別,這是色塵、色法與心法的關系。

所以,要了解為什麼“色蘊”本是空呢?因為,它是根據根塵相觸,意念的產生而來的,如果根塵不相接觸,意念不生,“我”就不起分別,於五蘊的“色蘊”來說,不起變化、作用,等於是一個“空相”。《心經》為什麼要談“色即是空”或“色不異空”的道理呢?因為,根與塵如果不接觸,意念不起,“我”就不會起分別,那這個“我”就如同死的“我”了,那可能嗎?所以,人只要還活著,根、塵一定會接觸,意念也會生起;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變化作用,其中有一個“空”的境界存在,如果能突破的話,就不會以自我意識去論道,或談事物的問題了。

舉例來看“五蘊與空”的關系,且莫只擺在“色與空”的關系上;依五蘊來看空,假使你看到一樣東西,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想法分別,可知在這之前就已經歷了多少過程?很少人會去考慮這個問題;要知道在“我想怎樣”之時,一定是你已經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根與塵已經接觸了,意念也發生了,“色蘊”已形成,有了感受,才會“我想怎麼樣.....”。所以“我想.....”之前有一連串的經歷,其時間距離幾乎是在一剎那之間就已完成;相反的,如果“想”沒有生起,那表示跟你沒有關系,“我”未生起分別,源於根塵也不接觸,意念沒有產生作用,當然跟那個“我”就沒有關系。

事實上,一旦你有了“我想…”的意念,表示之前的經歷都發生了,只是我們忽略了前面整個的開端與過程,“我想怎麼樣”接著就有“行”、“識”的發動,在准備怎麼做之下,必然的會得到一個結果。但如果根本不想怎麼樣,必然“行”、“識”不會發生,因為它連“受”、“想”都沒有完成。所以,五蘊的變化與作用是不是其中有一個“空”的境界存在?一定要“我”起分別,經過修養、突破才會產生。如果“我”不起分別,便是處在一個“空相”的境界,但這只是第一個現象,更進一步?一旦“我”起了分別,此時也可能會產生“空相”,如不能產生“空相”,源於你的“想”有計較、執著,“我”才無法顯現“空相”,這是第二種把握“空相”的機會;如果還有第三個機會“我想怎麼樣”,這“怎麼樣”一定是關系到什麼?比如:人家拿出一個東西問你要不要?你想一想,生起“要或不要”的分別,那麼“我想怎麼樣....”實際上就已經確定了。如果以現代的邏輯學、形上學或理則學來看,有個新名詞──“三度空間”就具有這個意涵。可見,原來佛法早就提到“三度空間”了,只是我們平常並不知“三度空間”要從什麼地方去看,其實就在五蘊裡。因為五蘊的本身,要形成“色蘊”才有“受、想、行、識”的發起,“色蘊”不形成就是空相,這是第一度空間;第二個,色蘊空間的形成是因為“我”起分別,如果此事與你無關,“我”不起分別,不就是第二度空間嗎?如果這時你確定了什麼,一定是根據你的意念而起分別,意念的分別又是根據眼睛所看、耳朵所聽而來,但究竟看得、聽得正確不正確?所表現的是不是自我意識?這之中又會有另一個空相,由此就很容易去把握發現所謂的“三度空間”了。

但這三度空間並不是佛法的究竟,因為它仍然關系到“世間法”,為什麼?因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仍是世間的一切,你的意念起分別,是依過去的經驗而來,如果“色受想行識”並未經過修養,還是以一個世俗人的條件面對問題,究竟又能把握什麼?會直接了當的表現“我喜歡”、“我討厭”,五蘊一氣呵成就完成了。如果再進一步去分析:究竟“我”喜歡的是什麼?討厭的又是什麼?探討這個“我”,是眼睛喜歡、還是耳朵喜歡?假使一個東西都還認識不清楚,在不能確定之下,就認為我喜歡、我不喜歡,那就是自我意識的情感作用而已。以世俗人來說,過於感性,可能會失之於莽撞,理性一點才能保持冷靜,足見人的感性是可以調整的。所以,依於人的基本問題或者理論,佛陀就發現了一個秘密──“想”之後不馬上“行”。

照聖賢孔子所言:“三思而後行”,在“想行之間”好像也有個間隔,但這個間隔不是佛法的間隔;佛法的間隔是怎樣利用這個間隔,讓你的“想”調整為“非想”,以至於“非非想”、“清淨想”。由此可知,我過去介紹課程一直講究的,也是千佛山的一個重要課題──“想行之間”要建立起間隔,要好好的利用這個間隔,在未行之前,調整、修養所“想”,不可但憑自我意識,而是依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方法,依教如法去行修,你的“想”才不會淪於自我意識,因為自我意識的“想”離不開世間法;為此,如果突破了自我意識,就等於突破了世間法,才有出離的機會。所以,若能把色蘊認清楚,緊接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實都是相同的道理,因為最後,都是以究竟空境而完成。

舉例來說,“我有多少財產”?這其中不就已有內容了嗎?於此,我們首先要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你來到這世界時,本來就有這麼多財產嗎”?相信沒有!接著你從小到大,又是何時開始才擁有這麼多財產的?這問題頗值得思考,如果你是“經過十年、八年或者二十年奮斗,才有今天這一點財產。”這就已肯定在十年、二十年之前,你並沒有這些財產,也就是說:現在擁有的財產並非平白而有,是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經營才擁有的,而即使你現在擁有這些財產,仍要過日子,要過日子就一定要花費,財產會漸漸減少,所以,一定要有收入才能彌補支出,其結余財產才會增多,否則只落得:“想當年我有多少財產”,於事無補!

所以,從探討問題,到考量財產的維護,進而繼續工作以收入彌補支出,這其中的“想”不就已有改變了?!如果是“先花了再說”,那就是想行之間沒有間隔,“色、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因此,如果能把“想”做一個調整、修養,讓原有的不好有所提升,不好的就會變成好的,好的也會更好。如果想行之間沒有一個間隔,又不知道如何利用這個空間去調整、修養,便很容易造成:現在認為有什麼,最後可能什麼都沒有!其實談這些,說明了每一個過程的“現在”都不相同,因為每一個現在有過去,還有未來,“現在”也只是這一刻的“現在”,並不包括所有的現在,如果就任何一個現在來說,那可以!但下一個現在,能不能維護這一個“現在”的說法呢?如果不能把握,那就是“想”了之後馬上就接著「行”與“識”,五蘊很快的就完成一個結果,毫無“空相”可言,只是“我相”而已,更不可能顯現“究竟空”的道理,《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就是“究竟空”最好的诠釋,如果能以此作觀行,就能入達真正的“究竟空相”。

但如果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錯解為“你何必那麼計較、在乎?”就會成為一種消極的論調,因此,必須要把五蘊的空相義“究竟空”弄清楚,再拿這四句話來做結論,才真正了解“究竟空義”在哪?否則像吃飯一樣:餓了、空了就吃,吃了就不空了!吃了又會慢慢的消化,結果還是會餓、會空,那究竟真正空了什麼?其實,空的不是食物,是食物中的營養,那才是維護色身價值之所在。但真正的營養的來源並不是單一的,它來自各式各樣的飯、菜。可見,這其中還是一個空相,而究竟空相是說:食物是一回事,真正的“空相”不是什麼都沒有,是依於那個“有”,我們不要去計較、執著那個“有”,這種顯現的空相才是空相,否則只是空亡,尤其“究竟空相”要把握的是以五蘊來說,這就是談“究竟空相”的道理。

 

上一篇:白雲禅師:大般若經要解——不合不散義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