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白雲禅師:菩薩行道與現實生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薩行道與現實生活

  今天我是頭一次到基隆市與大家共結法緣,我每到一個地方做專題演講,往往都會有一種內心的感動,為什麼呢?也就是我們佛教,尤其是中國的佛教,從民國六十年以後慢慢擴展,慢慢熱絡,至少目前在台灣地區的佛教徒將近八百萬人,這是很令人興奮的。
  以目前的社會形態來看,時代進步,經濟提升,生活越富裕,善良的人性卻越來越淡,佛教徒人數這麼多,按道理講,我們的社會應該是充滿祥和、平靜、以及歡樂的氣氛。但我們從廣播、電視等媒體,會發現許多令我們憂心忡忡的問題,為什麼?難道信佛的人對社會不能產生平衡的作用嗎?這並不是佛教出了問題,也不是學佛的人出了問題,問題在於時代的變遷。大家知道自從解嚴後,一切都開放,才慢慢出現這種令人擔憂的趨勢,很多學者專家會說:是教育出了問題、是政府的法制不夠嚴謹、或者說執法有問題……等等;其實這個時代是把「錢」字擺在大前提。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生活富裕,物質條件太過於奢侈,幾乎要什麼有什麼,當然我們想得到這些,就必須用金錢去交換,我們無非都是為了「錢」而忙碌。
  事實上,錢並不是罪惡,問題在於物質生活的追求,賺取錢財的途徑、手段是否正當?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能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去賺取,那並不為過。依佛法而言,我們應該做錢的主人,不要成為錢的奴僕,如果正正當當的賺錢,正正當當的花錢,就是錢的主人;若是被錢所迷惑,被錢所轉,就是錢的奴才。
  今天我要特別介紹:學佛者應以「菩薩」作為大前提,也就是說所謂的中國佛教是以菩薩行做為行為的准則。「菩薩」的定義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以慈悲為懷,以喜捨待人。」也就是說能做到慈悲喜捨的人就是菩薩。菩薩的行為、心態、思想在現實生活中,要怎樣去表現?應有什麼樣的作為?就是我今天晚上的主題。
  菩薩行道與現實生活究竟有什麼關系?
  「慈悲」兩個字往往有很多人誤解,誤認為只要給人好處、給人方便,或是有求必應,不需要任何的條件,甚至滿足對方的「為所欲為」,這樣才是慈悲。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學佛的人只要表達一些真實言語,就被認為不慈悲。甚至還會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佛教講慈悲,不就是拔苦與樂嗎?我有了苦,你幫我拔除,給與我快樂,才算慈悲。」這話乍聽似乎沒有錯,可是是否想過:為什麼有苦,需要他人幫忙拔除?為什麼沒有樂?,反而仰賴別人給與?為什麼看別人似乎只有樂,而沒有苦;看自己卻只有苦,而沒有樂?你是否曾想過,別人今天的樂,是曾經付出多少的苦,而得到的一種收獲?
  只要是人,必然會經歷屬於他自己的苦樂。釋迦牟尼佛提出拔苦與樂,並不是告訴學佛的人或者出家人,拔除人家的苦、給與人家快樂,是沒有任何的限制,沒有任何的規范,沒有任何的要求;也就是說絕不是盲目的。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因為誤解就會越做越害怕。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因為人有三毒的問題。
  首先我們談「貪」字。人常是貪得無厭,不能滿足;你即使幫對方化除苦、給與樂,他仍覺得不夠。比如說:我們現在談各種福利,談各種保險。以人的貪心而言,最好大家都不必做事,都不須付出,由政府來養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過最好的日子。事實上,如果我們把立場轉換一下,在觀念上可能就不大一樣了。所以佛法談「三毒」,頭一個就是「貪」字。
  佛法提醒我們,「貪」的根本成因在於欲望的「欲」。因為人為了滿足欲望,才會生起這份貪心。當然只要是人,必然有欲望,所以佛法告訴我們:「眾生皆有欲」。但「欲」是為了維護色身,使色身平安;絕不是教人以貪得無厭的心態,滿足自己的欲望。事實上,「欲」的本身如果不以貪為前提,並不是困難的事。
  我們看台灣,在四十年代想擁有一部腳踏車都不容易,曾幾何時,摩托車、汽車隨著環境的轉變,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在慢慢提升。
  我舉這個例子目的何在?也就是說:人皆有欲望。今天我們開汽車,並不表示是貪心,可是如果本身沒有具備這種條件、能力,或者說自己條件只能開裕隆車的話,而卻非買賓士不可,那就變成「貪」了,因為它超越了自己的能力。
  我們人之所以有欲,關系到時節因緣。什麼叫做「時節因緣」?那就是我們處在不同的時空,以什麼樣的立場面對這個世界的環境。人本來就有不同的處境,有的非常有錢,有的可能差一點,有的的確家無恆產。可是不管所處的是什麼環境、地位或者時間,最要緊的是一旦欲望有所超越,那就是貪。
  我再舉一個與欲望有關的例子:佛教反對邪淫,也就是說男女感情關系的問題。我們常常看到媒體報導,婚外情、重婚等問題,這種事情的發生,究竟是關系到什麼?其實都是一個「欲」字。為了填滿自己的欲望,就會不顧一切,造成貪的行為。
  我們再看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為了錢財不擇手段,當然會違法。我們曉得法律難免會有漏洞,或者解釋不同,讓貪欲者有鑽營的機會;依照佛教的戒律來講,正可以彌補這些不足。為什麼?我們把戒律莊嚴起來,最大目的是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欲望不得滿足,就會產生貪,貪就會造成傷害,不僅會傷害別人,自己更會受傷。因貪而不擇手段,肯定會傷害別人;傷害了別人,就要負起法律責任;犯了法,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你想,是不是自己最後會受到傷害?
  剛剛談到人都有欲,只是佛陀告訴我們,人有欲,是為了維護正常色身的滿足,不是教人超越自己的條件,能力的負荷;如果因超越而過份,那就構成了貪,貪就會造成傷害,不論是別人或自己。所以佛法談十善道、十惡道或者講十善業、十惡業,都是關系貪的問題。
  我們人因為貪,會造成「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的行為,有沒有想過,任何事都是從小處累積,就好像儲蓄,也是一塊五塊累積而成。其實任何的行為造作,都是這麼點點滴滴慢慢累積形成。如果我們忽略了,因而大事不犯,小事不斷的話,最後所犯的都是大事。
  譬如說:你對某人偶爾講一句不好聽的話,起初他可以勉強能接受,如果連續講下去,至終他會惱羞成怒;相反的,如果對別人講一些悅耳的話,偶爾講,他並不在意,如果多講幾次,他就會信以為真。人任何的行為都是這樣慢慢累積起來的,這種累積,其實小,也是一種貪,大,還是一種貪。只是小貪造成的傷害較小,大貪造成的傷害比較大;傷害是相同,只是輕重的分別罷了。那要怎樣去做,才能做到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致受到傷害?似乎不是容易的事。
舉例來說:父母對待子女,幾乎沒有任何的傷害存在。付出者與接受者都是在善心、慈愛心下進行的。所以父母養兒育女是無條件的,因為父母樂於付出,並不認為自己受到傷害,盡量給兒女最優渥的生活環境,受最好的教育,都是無條件的付出。再深入一層來說,父母對兒女,即使自己受到傷害,他也樂意付出。譬如在患難的時候,或發生水災、火災、人禍的時刻,常有犧牲自己救助兒女的事。在新聞報導上也曾見過,老師為了救學生,以身蔽護之,自己雖然受到傷害,但卻救了學生一命;老師身受傷害,不是也無法做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嗎?但這不能以感性或理性區分。「傷害」在佛教上往往著重其結果,重要不在過程;只問其結果是否有饒益性,至於過程所發生的並不重要。只要能把握此原則,注意其結果能利益眾生即可。
所謂「忠言逆耳」,講真實的谏言,往往令人受不了,聽不進去,等事情發生了才後悔。在忠言的時候,這些話並不好聽,若能接受,把它聽進去,其結果也不會受到傷害。我們人就是有這種毛病,喜歡聽好聽的話,不喜歡聽逆耳的話。如果我們能以父母待兒女的心態去與人相處,或者把年紀長於我者,視同父母;同於我者,視如兄弟;幼於我者,視作兒女。佛菩薩以慈悲為懷,就是以這種心態去待人,所謂眾生平等,不起分別,就是如此。問題在於你能否把握?如果不能深入去認識了解,誤以為眾生平等,就是凡所有動物都跟人一樣,都是一條命,那你就錯了。
這兩者生命雖相同,但業並不相同,因為人與畜生本來所受的因果報應就不同,怎可把他們放在同一定位點上?就如同富者,他可享有想要的生活,可是自己的條件不足,就不可以要求相同的生活水平,是同樣的道理,何況即使同樣是人,各自的差別也很大;有的人生在富貴人家,衣食富足不缺;有的人生於貧困寒門,經濟拮據,三餐困頓。所以佛菩薩談眾生平等,無分別心,若只在名相上打轉,並不依從個人業力所作,於今日所得感報上去認識,必會感到忿忿不平。
  再舉例來說:媒體曾經報導一富家女,寧願翹家當妓女,照理說他的環境不錯,何苦如此糟蹋自己?根據記者報導:她一回家,父母常限制她,這個不行,那個不可。由於常和父母吵架,心想不如當妓女,自己一人生活較自在,也不缺錢花。那名女孩並不貪於錢財,但她貪於任性,貪於「自由自在不受約束」。所以貪字很難定位,只要是超越自己能力及本份,就叫做貪;也就是說,「守本份」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即使有「欲」,也不致因為貪而造成傷害。
  其次是「瞋」,瞋即是憤怒,仇恨的心。人總兼具感性、理性兩面,當人在理性不能平衡的時候,就是過度感性所造成的現象。現在常有人說:若能在感性及理性上找到一平衡點,就會比較理想。這在世間法上似乎可以成立,但在佛法上永遠也找不到平衡點。為什麼呢?我們看,所謂感性即以感情用事;理性是比較客觀。大家想想:當人感情用事時,如何能客觀?若人能客觀些,又怎會感情用事?同樣的,太過理性者,會流於冷漠、無人情味。如果要從兩者中取到平衡點,是否要一半感性,一半理性呢?就以翹翹板來說,如果一端是感性,另一端是理性,當它平衡時,是在什麼狀態下?
  「感性」與「理性」-其實,人是不可能用平衡的方式去找,而是說:當我們表現感性或理性時,它有一個大前提-「會不會造成傷害」?不管是傷害別人,或是傷害自己,你用感性或理性都錯了;如果不會造成傷害,不論你用何者,都不成問題。
  所以佛法說「不起分別」,是要我們別在人的正、負面上去分別、計較、執著。因為是人,就會有問題,如果人沒有問題,佛法也沒有用武之地!因為佛法是針對人的問題,教我們如何去處理的道理、方法。
  人的瞋恨之心,也是因為受到傷害才有所引發。
  最後要談的是「癡」,提到癡字,萬不可在上頭加個「愚」字!這個癡字,不是指愚笨的意思,是癡迷的癡;癡是執著、迷惑,若說成愚癡就錯了。一個愚蠢的人,他不會癡迷,因為他不明事理,反正橫豎就是這個樣,也無從執著起。人是被迷惑後,才會有所癡迷。譬如說: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嬌娘,有人就會說:簡直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說這種話的人,就是癡迷者。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懂為何這位女子會嫁給這位男士,因他不是當事者。我們絕不可只在表相上計較執者,不可被外在的相所迷惑。一個人的內在美,必須要相處一段時日後,你才能了解他美在那裡。因此所謂的癡,如果不是被迷惑的話,絕不會發生癡迷的現象,所以癡絕不是愚蠢。
  我們再看,有些殘障人士嫁娶正常人,往往我們只從表相上去論斷,很少探討他們的結合是為了什麼?他們的結合是否真如外人所想,是痛苦的嗎?我想不盡然。如果真是外人所想的那樣,他們早就離婚了。所以癡迷之心,在佛法上叫做「無明」;我們人常處在無明之下,面對人與事,只是以自我意識去認定,而產生計較執著。
  佛教常教我們要正知、正信、正見。但多少佛教徒喜歡神通、瑞相、感應,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他們被迷惑了。容我說句實話,即使有神通,能幫人簽六合彩,中明牌嗎?如果神通真的那麼廣大,豈不發大財了?為何有神通的人,不去做這些事?我們再看所謂的瑞相、感應,不錯,佛教確實有這些,但那終究仍是「相」,金剛經言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究竟有何內涵?值得深思。
  人往往對愈神秘不可測的,愈好奇;愈是不可思議的,愈想要去發現它。事實上,那些玩魔術的,若不明白其關鍵所在,也會覺得他神通廣大。所以有很多人被迷惑了,而產生不可自拔的癡迷。佛法強調正知、正信、正見,是教我們不要迷信,並不是說神通、瑞相、感應不好,而是說這些究竟對你對學佛有何利益?
  我在各地演講,特別強調學佛是為自己,學佛要靠自己,不可依賴佛菩薩或依賴三寶、法師,自己應該多學些道理方法,在修行上多下些功夫。剛開始有些人會照著去做,但做了一年半載或兩三個月後,卻發現自己一如往昔,並沒有什麼神通、瑞相或感應。就像每次我上完課後,常有人會問我:「老師父,你每次講課要准備多久的時間?」我說:「要花七十幾年准備!」他感到很驚訝,因為他被「七十幾年」所迷惑了。其實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以前七十幾年的學習及修養,今天我怎能在課堂上,把佛法介紹給大家?
  剛才我們談「人的三大問題」-貪、瞋、癡。在座的各位可能覺得跟印象中,引經據典的講經說法似乎有些距離,為什麼我所說,都是一些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問題?我們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唐代的一位大詩人所講的話,這位大詩人所說的,連三歲小孩都懂得,但八十歲的老翁卻做不到,為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談何容易!還要「自淨其意」!即使最後一句話,我也要提醒各位,那也只是「佛教」而已,還不是「佛法」。
  或者你有所懷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都是佛法嗎?尤其是自淨其意,怎可說不是佛法呢?但那只是一種宗教,佛陀教化眾生,對眾生的希望而已。若想要成佛、菩薩,僅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並不能達到佛、菩薩的境界,為什麼?以菩薩的行道而言,有許多必備的要件,最起碼的「六波羅蜜,四無量心」,就已經夠我們忙的!此外,還要有「戒定慧」四無漏學的基礎,你才有機會成就菩薩;況且成就菩薩,尚有「十地」這十個不同的層次。
  所以談人有貪、瞋、癡,其目的何在?因為是人就會這樣,問題是該怎麼辦?  曾有人這麼說:「因為人有貪瞋癡,所以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我告訴各位,佛法不可用這種方式來講,佛法不能說:用戒定慧去對付貪瞋癡。
  人的貪瞋癡,是因人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所謂業力形成的。勤修戒定慧的目的,不是教人以戒對付貪,以定對付瞋,以慧對付癡,佛法不是相對法,我們說佛法是講究圓融處理;譬如處理世間的煩惱,處理是什麼意思?以現在的白話來講就是「突破」。
  我們如何突破現實的貪、瞋、癡?並不是拿戒定慧去對付貪瞋癡;其實,貪需要戒定慧,瞋也需要戒定慧,癡還是需要戒定慧,並不是一個對治一個。因為貪瞋癡是我們眾生有漏的行為,戒定慧是可以突破這些有漏,而達到無漏,所以我們稱戒定慧為三無漏學。
  再譬如:轉煩惱成菩提,並不是找一個菩提去對付煩惱,而是說煩惱中有菩提!當身心不安時,這種現象就叫做煩惱;什麼是菩提呢?就是當煩惱生起的時候,去面對、發現煩惱。煩惱什麼?為什麼煩惱?從這些探討中,我們去認識、分析、了解;如果敢於面對煩惱,還能去認識、了解的話,自然就有能力處理煩惱。而佛法裡面有很多的道理方法,告訴我們怎樣去面對煩惱;我們正可應用這些道理方法,突破、化解問題的關鍵,你在煩惱什麼?為何煩惱?從這方面下手去探討許多的「為什麼」,再依循佛法中的道理方法,自然就可以化解問題了。
  各位想想,菩提是怎樣產生的?你能不能做得到呢?說歸說、做歸做,二者往往有距離;也就是佛法說的,「解」跟「行」兩者要圓融。
  大家知道佛法談「信、解、行、證」,最後一個「證」字,證明你真能依一些道理方法,把煩惱化解掉,從煩惱中顯現出來的,才是佛法中所謂的菩提。當雙方之間有誤會時,叫做「無明」;誤會都搞清楚了,那叫做「覺」,或者叫做「明了」。人在無明之下才會有問題,才有貪、瞋、癡;如果人能從無明中,而能明了,當然就能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
  如果說因眾生有貪瞋癡,我們才學戒定慧去對付它,那真是叫吃力不討好,比不學還糟糕!所以我們有時候會發現,學佛若只是依於某一些法門,那是很難解決問題的。所以當問題發生時,為什麼我們不去探討有什麼樣的道理,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
  「佛法是對人說的法」,因為人有問題,才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幫助我們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而後化解問題,那才是真正的佛法。
  因此在貪瞋癡的前提之下,可以發現:所謂的人心、人性、人道都在這裡面,人本來就是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在問題一發生時就把握住?因為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事之間的因緣、因果關系,除了自己,還有別人。譬如:一個巴掌拍不響,那也就是說事情的發生,絕不是個單一的問題。
  事實上,人總是免不了在人事上會產生問題,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我們的知識、經驗或者所具備的條件不夠,該怎麼辦?
  以世間法而言:要受教育,要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吸收新知。其實佛法就是如此,因為佛法是針對現實生活,關系到人、關系到事以及人的能力所不及的地方,而佛法的道理、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就好像我剛剛講的貪瞋癡及煩惱,你必須要學習佛法,修養戒定慧,才能突破自己所處的困境,而且不會造成傷害,很可能還會得到利益。
  我們常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就是人都是這樣慢慢成長,要經歷許多的教訓失敗,從中學習許多經驗,不論是好的或壞的,慢慢就知道該怎樣去面對人與事。但只是依於世間的這些知識經驗是不夠的!
  我舉一個例子說明:不管你的智商多高,你就沒有辦法知道過去以及未來。人就是如此,對現在所處的環境,順者得意忘形,逆者怨天尤人。
  我們不妨思考,有一個人看似從來沒有做過壞事,都是做善事,也從不傷害人,為什麼他還會生病?為什麼還會發生意外的災難?問題在我們怎知他過去的情形呢?我們再看看自己,一旦所處的環境慢慢改善或地位逐漸提升,就會認為我本具備這些條件,我本該如此,從這些當中,你能把握什麼?
  佛法談「無常」,也常遭人誤解,動不動就說世界都是無常,何必那麼計較執著呢?好像是有道理,事實上我們思考一下,什麼叫做「無常」?我們能不計較、能不執著嗎?譬如說:希望日子過得好一點,健康長壽,甚至道業精進,法體安康,事業發達,諸如此類,有誰能不計較、能不執著嗎?如果只是以「無常」否定一切,那就是對佛法誤解了。
  法華經所談的五停心觀,在座可能有人修過「不淨觀」、「白骨觀」之類,讓我們想想,如果以不淨觀來講:一個漂漂亮亮的女性,或一個很帥氣的男性,我們睜著眼睛硬說人家九孔以及八萬四千毫毛所流出來的,全部都是髒的,有什麼好可愛的?可是一個真的奇臭難聞的人位於眼前,相信大家還是寧願撰擇前者居於身邊,人還是不免計較執著。
  我們再看化學肥料所種出來的蔬果,多少有害人體;有機肥種出來的,不僅不傷害土地,而且不破壞蔬果的營養價值。可知有機肥成分是什麼?都是很髒的東西,我們會因為它髒,就不要吃蔬果了嗎?又聽人家說千萬不要吃吳郭魚,為什麼?因吳郭魚吃大便長大的;其實,那是養吳郭魚的人,為了節省飼料才如此。想想,我們真正執著的是什麼?如果不想吃魚,再好的魚也不需要;反之,再壞的也無所謂,主要是在乎我們怎麼去面對問題。
  我們依於因果關系、因緣法則,再從果報現象就很容易了解問題。剛剛說過,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富貴家庭;有的人一出生很平凡;有的人一出生就很苦。大家都知道,這是業報的現象。這種業報,我們追溯到過去所造成的,現在來承受;同樣現在所做的,將來會承受。這種道理我們都懂,可是當我們在承受果報的時刻,為什麼做不了主?好的,喜歡承受,求之不得;不好的,卻要抗拒排除,這些不都是自己所作的嗎?我們也常常因個性關系或自己的倔強脾氣,或太過於任性而不在意別人的感受,忽略了別人會不會因此受到傷害?只知一味地發洩。一旦有一天,別人也以同樣方式對待,自己反而承受不了。又如有人一輩子都是行善積德,居然還會生病?甚至於重病,還死的很不好看,我們也都懂,他這一生是在承受過去所做的果報,那為什麼還要去分別?
  所以經典告訴我們面對苦樂的時刻,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樂的,當然我們都願意接受;苦的,佛法告訴我們要做到苦而不以為苦。
  明明是苦,如何做才能不以為苦呢?以父母對子女為例,那一樣不苦?養剩育女的辛苦,人皆理解,可是做父母的卻是不以為苦。我們再看,做父母的,當兒女表現得好,會覺得與有榮焉;做得不好,也會原諒,甚至幫他開脫掩飾,為什麼會這麼做?這就是一種分別心。兒女做得不好,當然苦;會不會因為他不好,就放棄?還是會給他機會,幫助他、關懷他。人本來就可以做得到,問題是:我們太過於「分別」了,對自己的兒女,可以做到如此,對別人的兒女就難了。
  所以菩薩以慈悲為懷,強調「眾生平等,不起分別」,當然大家都了解,可是要做到這兩句話,並不容易。因而佛陀教我們許多的道理方法,幫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去運用發揮,使它成為力量;什麼力量?就是我剛說的,當煩惱來時,你能夠去面對煩惱,認識煩惱,化解煩惱,最後能不煩惱,那也就是菩薩行者,行於現實生活中的覺悟之道!

83.10.18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上一篇:白雲禅師:自我行為的修養與生命價值觀的展現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