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海濤法師:慈悲的音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慈悲的音聲

編輯序

  依據經典的記載,釋迦佛尚未成佛前,曾經無量劫生在無佛出世的時代,或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外道,不但在人類受生,也在鳥獸中受生,總是盡一己之能,利益大眾。佛陀本生故事中,有關菩薩犧牲小我,利樂一切有情的事跡,不可勝數,例如菩薩曾經是一只小鳥,見到山上樹林失火,恐怕眾多同伴葬身火窟,於是飛到水邊,以翅膀沾水,再飛回樹林灑水,一次又一次,不休不息,這便是釋迦佛前身的作為。

  近年來,海濤法師的足跡遍及海內外,盡心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行,不能不說是菩薩精神之重現於人間。因為社會人心動蕩,政局不安,因此而有八關齋戒之舉辦,以寂靜化解紛亂,以柔軟取代剛強,以齋戒淨化人心,以期消弭社會之對立及仇恨。因為物欲高漲,眾生口腹之欲毫不節制,身心苦迫加遽,因此強調素食戒殺之必要,以放生對治殺生,以慈悲化解暴戾,以活命之喜樂取代害命之恐懼。又因為邪說橫行,道德淪喪,因此而有講經弘法、印經送書之熱誠,以正直調伏偏邪,以智慧化導愚癡,以光明照破黑暗。

  真如妙法亘古常新,法爾如是,但眾生執像而求,咫尺千裡,相逢而不相識。法師向來自謙不高談玄妙,但以淺顯之因果道理契入世俗人心,化導群萌,循循善誘。所化育者,非惟年長耆宿,亦不乏稚齡幼童;所遍及者,非但人類旁生,亦不擇地獄鬼趣。而於弘法演教之過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盡在其中,若非親歷其境,不能遍知菩薩胸臆之深廣無盡也!

  有鑒於此,編輯同仁於法師眾多講演紀錄中撷取精要,分門別類而有六篇,匯集成書。篇名中「愍傷物類」,內容以彰顯放生及施食之意義為主。「春風化雨」,乃校園及監獄之弘法實況。「修身齊家」,屬於清淨齋戒之活動內容。「心靈飨宴」,數數列舉祖師大德之開示。

  所謂「見賢思齊」,包含生動活潑的經典故事或問題解答。「世法世范」,強調待人、處世、接物、生活經驗等。概括而言,本書所搜羅之題材,舉凡義理文句、經典故事、慧心法語、所見所聞、生活經驗、紅塵往事,以及落發出家以來之心路歷程等,無一不入法音宣流之譜。

  法師布教用心至此,稱其為殚精竭慮,為法忘軀,亦不為過!但願讀者諸君能起敬慎之心,借鏡取法,隨文起觀,不生譏嫌,不起輕慢,以期入理會義,方不辜負法師慈悲度生之一片赤誠。

編輯部 敬序

 

海濤法師簡介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是海濤法師的信念與行動准則。出家十余年來,在護國、護教、護眾生的前提下,海濤法師積極投身於入世的利生事業,長年奔走於全台各處、大陸地區、以至於海外等各處弘法,並於海內外各地成立近一百多所生命教育中心,做為弘法度眾以及利世的據點,藉以提升世間的祥和之氣,為社會注入清流,淨化人類心靈,以回報社會,利益眾生。

 

愍︱傷︱物︱類─供養七天的因綠

  很久以前,有一個修行人正在打坐,忽然一只跳蚤跳到他身上亂爬,修行人無法專心,又怕傷了跳蚤,他慢慢把衣服脫下來,跟跳蚤商量說:「對不起,我要打坐,不能讓你住在我身上,而且你可能會被壓死。」修行人找了一根骨頭,上面還有些肉屑,讓跳蚤住在裡面,又告訴它:「你讓我好好打坐,將來成佛之後一定度你。」跳蚤在骨頭裡住了七天,直到壽命結束為止,這個修行人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佛。

  二千五百年前,悉達多王子修行成佛了。有一次,他帶了一百多個弟子到印度北方弘法,天氣很冷又下雨,弟子們希望早點回去,佛陀安慰他們說:「沒關系,繼續走,前面有一位大富長者很護持三寶,他會供養我們,讓我們住,讓我們吃。」大家一聽,精神來了,走到之後,長者敞開大門讓他們全部住進去,又准備上好的東西供養,七天之後,佛陀告知大眾必須離開了,一離開以後又下起大雨,阿難只好回頭請求長者說:「現在下大雨,很不方便,再給我們住幾天吧!」但很奇怪,無論如何,長者就是不肯點頭。阿難非常納悶,問佛說:「為什麼只讓我們住七天?」佛就告訴阿難在無量劫前的那一段因緣:「長者就是那一只跳蚤,當初我找到一個地方讓它住了七天,現在他來報恩,也只給我們住七天。」

  所以各位,在家裡看見蟑螂怎麼辦?蟑螂可不可愛?是不可愛,但是不能傷它,將不要的紙盒子折一折,放在屋角,蟑螂喜歡躲進去,你跟蟑螂說:「你到裡面去,我把東西擺在門口,你們不用到處跑,我幫你念佛,念唵嘛呢呗美吽。」蟑螂會不會越來越少?會的,它最後一世住在你家,吃得好、睡得好,你又念佛,念《心經》回向給它,以後家再也沒蟑螂了。如果你殺了它,以後就變成惡性循環,它找你麻煩,搶你的錢,甚至強暴你,很可怕的。

  有人問我一個問題,生命為什麼會輪回?各位,我先問一個問題,一個人為什麼被關到監獄?做壞事麼!同樣的道理,為什麼輪回?因為內心的欲望而造成業報,業報像磁鐵一樣,使你不斷輪回,必須承受生老病死、愛恨別離的種種痛苦,誰造成的?自己!出家人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出家的,我們那些小和尚為什麼不去玩,不去打電動玩具呀?因為他們知道想要跳出輪回必須消滅自己的惡業,所以各位,要不要開始修行?修行苦不苦?是,修行很苦,但這個苦可以使你跳出輪回;不修行沒什麼苦,每天吃喝玩樂,但是將來變小豬、小狗、小鬼,又做壞事,以後又下地獄。各位,將來不管你做什麼事,千萬不要做那種傷害人,或使人造業的職業,賣刀,賣牛肉干,賣雞肉‧‧‧。

  在佛陀時代,佛陀的堂弟,叫提婆達多,他一直想害佛陀,為什麼這麼做?很多人想要做立法委員,做市長,做總統,不是真的想服務別人,只是想得到名位、利益及人們的尊重,提婆達多就是這種人,但佛陀心中永遠沒有怨恨。有一次,提婆達多生病,病得很厲害,佛陀知道以後趕去看他,但有人不相信佛陀的慈悲,他們想:「提婆達多常常想害你,你真的關心他嗎?」佛陀說:「我看待提婆達多有如我兒子羅羅一樣,如果我說的是真的,他將立即恢復健康;佛陀一轉身,提婆達多果然痊愈了,證明佛陀是真心的,但提婆達多痊愈之後忘恩負義,又繼續謀害佛陀。怎麼害呢?他等佛陀經過山下的時候,推落大石頭,好在護法神搶先將石頭擊碎,過程中,佛只被一顆小石頭砸傷了腳。還有一次,他把野象灌醉,讓它沖向佛陀,佛陀看見野象直奔而來,有沒有逃走?沒有!他舉起手來,放出慈悲的光芒,野象當場跪了下去。

  還有一次,提婆達多請來四個殺手,想用毒箭射殺佛陀,佛陀睜開眼睛,用最慈悲的眼神看著這些人,他看這些人好可憐,居然要殺一個修行人,將來必定墮入地獄呀,怎麼辦?佛陀用慈悲的眼神看著他們,就像媽媽關愛子女一樣,結果這四個人全都受到感動,放下了弓箭;他們想,怎麼有這麼慈悲的人,我們要射死他,還對我們那麼好,最後四個人都跟隨佛陀出了家,而且證得阿羅漢。各位,愛能不能感動一切?可以!

  提婆達多實在沒辦法了,干脆自己出手。他趁著佛陀正在講經說法,拿著刀子沖過來,正接近佛陀的時候,大地裂開,他直接墮入無間地獄。那時他想喊:「南無佛」,請佛原諒他,但來不及了,只喊了「南無」就下去了。大家必須知道,所謂「出佛身血」是極重的惡業,叫做逆罪,業報是很可怕的。

  各位,佛弟子必須懂得長養慈悲心,愛護小動物,從小處做起,螞蟻、蟑螂都不該傷害;如果不知道培養慈悲,使惡心不斷滋長,難保將來不會造作天大的惡業。

 

◎菩薩於日常生活當中,所有的一切動作行為都非常的小心,深怕傷害到一切眾生的生命,可見持戒不僅能自利,而且又能使令眾生遠離被殺害的恐懼。

◎菩薩持戒是以慈悲心為出發點,尤其是發心受持五戒十善時,是本著不惱害眾生生命的菩薩心腸。

◎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身專念自省己過,不訟彼短。 見行惡者心不慎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憫,無有瞋惱。

◎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懷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愍︱傷︱物︱類─實踐真理的力量

  有一次,佛帶著弟子在外托缽游化,經過一座森林,也許是因為天氣熱的緣故,森林突然起了大火,有些弟子心急了,催促佛陀說:「佛啊!前面失火了,趕緊逃吧!」但佛陀不為所動,依然不動如山。這時候,弟子們對佛陀生起信心,大家想:「世尊完全不怕大火逼近,一定有其原因,坐在佛陀身邊一定安全。」大火越逼越近,但是到了一個距離之後,大火好像碰到水一樣,突然熄滅了。周圍的大樹全被燒光,但佛周圍十五棵的范圍之內,絲毫不受影響,大家心想:「佛陀偉大,佛陀偉大,不可思議啊!」但世尊說:「這不是我的力量,你們誤會了,這是一只小鹌鹑的力量。」

  佛陀接著講了這個故事,各位大概也聽過。以前在森林裡,有一只小鹌鹑,它的翅膀還沒長硬,走也走不穩,突然森林起了大火,它爸爸媽媽先跑掉了,但是它自己不能飛,也不能跑,大火卻一直逼近,雖然它自己很痛苦,但是更同情其他小動物。牠想:「我這些朋友一定會被火燒死」,它很鎮定的想一件事情,它想:「這世界上一定有真理,將真理公諸於世的佛陀必定存在著對眾生的愛及慈悲,而真理的力量也一定存在我身上,雖然我是一只不能飛不能跑的小鹌鹑,但我也一定有這個真理的力量。雖然大火來了,我要發大誓願將火熄滅,拯救其他的眾生。」於是這一只鹌鹑專心念著「南無佛」,很莊嚴的對大火說:「雖然我有翅膀,但是不能飛;雖然我有兩只腳,但是走不了,父母雙親遠離了我,我只憑真理的力量,請大火趕快退吧!」這麼一講之後,森林大火頓時熄滅了。

  佛陀跟大眾說:「這一只小鹌鹑宿世的願力直到現在仍然影響著這塊土地,你們只要走到這裡,大火傷不了你們的。」各位,我講到這個地方,大家必須知道每一個生命都有佛性,也有真理的力量,世尊不過是把我們本有的覺性呼喚出來而已,他是已經體現佛性的眾生,而我們是尚未發現佛性的未來佛。所以以後不管你人在哪裡,無論遇到什麼災難,如果有真實的信心,以及實踐法的決心,必定有如小鹌鹑一樣,可以造福人群,甚至延續好久

  古時候的大德莫不如此,我們現在去朝聖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以前的大德在那裡修行成就的。一去那種地方自然蒙受無量的加持,可以消除業障,所以大誓願力不可思議,釋迦佛的前世也是如此。無量劫以前,他曾經是一只池子裡的大魚王,有一年因為天氣干旱,池水枯竭了,所有的魚一直被人們捕撈,沒有被捕到的也面臨被曬死的命運。這一只魚王在水池裡發了大願:「願我盡早成佛,廣度一切眾生,如果我是真實發願,請老天下雨吧!不要讓這些魚兒受罪了。」話一講完,下雨了。所以各位,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年紀小,沒有力量,其實我們都可以像那只小鹌鹑,或魚王一樣,發大慈悲,憐憫眾生,發揮不可思議的力量。釋迦佛的過去生即是憑著這樣的信念而成就佛道的。

  再說一件佛陀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捨身喂虎的事跡,這在佛教界中可說是脍炙人口的故事。菩薩當時是個小王子,有一天他和兩個哥哥一起出游,在山邊看見一只母老虎和幾只小老虎,已經餓得扁扁的,而且母老虎一副想吃自己小孩的樣子。菩薩起了慈悲心便問兩個哥哥有沒有什麼辦法?兩個哥哥說:「沒有用的,母老虎餓成那樣,等一下沒有母奶給小老虎吃,小老虎會死,母老虎也會死,搞不好,母老虎還先吃了小老虎呢!」

  菩薩問兩個哥哥:「母老虎怎麼樣可以活下來?」哥哥說:「要有新鮮的血肉才行,但現在上哪裡找啊?即使有,老虎現在也沒有力氣獵食啊,它們恐怕死定了!」小王子一聽,告訴兩個哥哥說:「你們先回去吧,我還有事要做。」他走到母老虎身邊把衣服脫掉,准備犧牲自己,但老虎餓得軟趴趴的,提不起力氣吃他;菩薩只好拿了尖尖的竹棍子插進自己的肚子讓身體流血,老虎聞到血肉的氣味立刻爬過來慢慢吸,慢慢吃,好不容易把自己喂飽了。菩薩命終之後即刻投生於兜率天,但是他的爸爸媽媽傷心啊!哭啊;當菩薩知道爸爸媽媽這麼傷心,便從兜率天下來安慰他們:「不要為我傷心,你看,我因為捨身而生天,獲得無比快樂的果報,全是因為慈悲奉獻的緣故,你們要替我高興才對!」他又告訴父母:「你們可以把我的骨頭收集好,建造捨利塔,以後只要有人生病,特別是痲瘋病人,只要禮拜我的捨利骨,病就可以痊愈。」各位,你看菩薩的悲心,連骨頭都有治病的功德。

 

◎菩薩行施,破壞悭貪。莊嚴菩提道,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令行布施。欲施、施時、施已歡喜,是名自利;斷除眾生饑渴、苦惱、寒熱、恐怖,是名利他。捨是身已,獲大自在,饒財尊貴,是名大果。是名菩薩布施四事。

◎菩薩常以四事因緣名為大悲:一者、谛觀眾生受苦因緣甚深難解;二者、無量世中修集;三者、至心修集;四者、以至心故,為於眾生不惜身命。以是四事因緣故,能為眾生勞謙忍苦,受於苦身。是故菩薩名淨大悲。

◎菩薩摩诃薩不具五事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者、不發菩提之心;二者、不得憐愍之心;三者、不勤精進;四者、不敬重戒;五者、不知一切世事。

◎如是菩薩能觀眾生及以法相生於大悲,不能觀察無緣之相生於大悲,是故不得名為大悲。如來能具如是三種故,名大悲菩薩。《菩薩善戒經》

 

春︱風︱化︱雨─生命之光(一)

  有人問我:「師父,你好好的人生不過,為什麼出家?」我經常告訴他們:「我追求自由。」各位,有人以為離開監獄就是自由,其實不是。佛經上說,關在監獄還有出獄的一天,但世間的情愛系縛眾生,比監獄牢固;如果我們出去又被感情綁住,被錢財、欲望、藥物,乃至面子綁住,等於永遠活在監獄中,無法解脫。出家人都將這一條鏈子(念珠)戴在身上,有人戴在手上,意思很像腳鐐、手铐,它的意思是:練習控制自己,不需要女人、不需要錢財,不必與人爭高低,這是真解脫。各位以後出去,如果人家問你:「哪裡來的?」你告訴他:「巖灣畢業的」。你若覺得難為情,表示你沒有解脫,怕人知道。什麼叫解脫?過去當老大,恐嚇、勒索、逞凶、斗狠,現在從巖灣出來了,決定金盆洗手,也懂得孝順父母,疼惜妻兒,服務社會。什麼叫老大?過去當別人的老大,活在別人眼中,比大、比凶、比狠,那叫沒有自由,現在要作自己心靈的老大,當生命的老板。有人問我:「師父,你好好的人生不過,為什麼出家?」我經常告訴他們:「我追求自由。」各位,有人以為離開監獄就是自由,其實不是。佛經上說,關在監獄還有出獄的一天,但世間的情愛系縛眾生,比監獄牢固;如果我們出去又被感情綁住,被錢財、欲望、藥物,乃至面子綁住,等於永遠活在監獄中,無法解脫。出家人都將這一條鏈子(念珠)戴在身上,有人戴在手上,意思很像腳鐐、手铐,它的意思是:練習控制自己,不需要女人、不需要錢財,不必與人爭高低,這是真解脫。各位以後出去,如果人家問你:「哪裡來的?」你告訴他:「巖灣畢業的」。你若覺得難為情,表示你沒有解脫,怕人知道。什麼叫解脫?過去當老大,恐嚇、勒索、逞凶、斗狠,現在從巖灣出來了,決定金盆洗手,也懂得孝順父母,疼惜妻兒,服務社會。什麼叫老大?過去當別人的老大,活在別人眼中,比大、比凶、比狠,那叫沒有自由,現在要作自己心靈的老大,當生命的老板。

  我認識很多董事長,很可憐的,想盡辦法充面子,每天拼錢,拼命,穿金戴玉,開好車,不像我們,騎個摩托車也很快樂,坐捷運也很自在。男人喜歡被人叫一聲老大,被打死也沒關系,成了面子的奴隸。什麼叫解脫自在?不需要充面子,不必別人評論高低,看重自己,懂得降伏自己,那才稱為老大。

  各位應該做真正的老大,下課後回到捨房開始想,父親站右邊,母親站左邊,虔誠拜下去,降伏自己的習氣,這叫老大;當面子的奴隸,叫老小。所以各位,真正的老大能征服自己,控制自己,甚至各位也可以練習當出家人,反正已經剃了光頭,又穿制服,只差吃素而已,當然也可以申請吃素,為父母吃素,控制舌頭不去滿足欲望。「素食者」聽來很消極,其實那才是真積極,真正有力量的人是素食者。所謂「阿羅漢」就是因為他能征服自我的欲望,斷除貪、瞋、癡三毒,殺盡心中的盜賊。

  佛經上說,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一條毒蛇,一只豬,你若能將這三只野獸降伏,生命就自在了。老虎代表什麼?貪欲,小時候是小貓,長大之後叫老虎,要吃,要穿,要高興,想滿足欲望,我們出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把老虎除掉。什麼叫毒蛇?事情不順我的意就攻擊對方,嫉妒人家阻礙自己的利益,又產生怨恨的心想打擊對方,這是內心的毒蛇。豬代表什麼?愚癡,生不知生,死不知死,人家賺錢我也賺錢,人家拼命我也拼命,人家造業我也造業,死了就算了,像豬一樣愚癡。

  各位要知道,生命的敵人不在外頭,而在我們內心,如果不能征服自己便永遠與自己為敵。各位今天進來這裡,是被誰抓進來的?不就是自己心中的敵人嗎?貪瞋癡無法控制,使你去搶劫、殺人,當老大,是它控制了我們,使我們不自由。出家人離開世俗的一切,每天早上四點起床,拜佛打坐,就是要把心中之毒消滅,不然永遠得不到生命的自由,永遠作感情、名利、錢財的奴隸。

  說到自由自在,給各位說個故事:過去有一位國王很喜歡打仗,有一次他出征戰勝回來,死了一半的士兵,半路上他聽見有人高聲大喊:「我戰勝了,我戰勝了。」國王很好奇,心想:「有人比我厲害嗎?竟敢大言不慚!」過去一瞧,是個出家人。國王問他:「師父,你戰勝了什麼?」,「我戰勝了自己」;國王不懂,贏了自己有什麼意思?出家人說:我過去是個貧窮的農夫,每天鋤草耕田,但總是種不出東西,有一次看見一位出家人經過,我好羨慕,他皮膚紅潤,神態悠閒,吃飯有人供養,我做得半死卻沒有飯吃,幾番考慮之後,我也決定出家了。但是又想,如果哪一天後悔了,想還俗,一點本錢也沒有,怎麼辦?不如將鋤頭埋在樹下,後悔了還能回來種田。因為有這一念私心,所以修行不專心,只想到自己有退路,所以出家七年,回來七次,每次心情不好就回來,但是種田很辛苦,很快又後悔了,又回去吃免錢飯,再把鋤頭埋起來。

  七年後發覺,人家都證阿羅漢了,自己什麼都沒有;有一天回到樹下突然想通了,都是因為沒有下定決心才一事無成。想通之後,我用力將鋤頭扔向大海,聽見咚一聲,好高興,國王啊!我是這樣戰勝了自己。國王一想,自己不也是這樣嗎?我領軍打仗,死了一半人,老百姓也死傷慘重,只為了贏得戰爭,贏得面子,那一念私心不就跟師父的鋤頭一樣嗎!出家人說:沒有錯,即使在戰場上能戰勝千軍萬馬,不如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戰士。士兵們聽見出家人所說的話,包括國王在內,全都慚愧的扔掉武器,決心出家,力求戰勝自心。

  這個跋提國王出家以後,有一天在荒野中打坐,哈哈大笑,其他的同伴覺得奇怪,哪有人笑得那麼大聲?跋提國王說,我現在才知道出家的快樂,我過去無論在任何地方過夜,總要十幾個衛兵站哨保護,刀不離身,深怕被人暗殺。我打仗殺人也怕被人殺,現在才知道出家多麼自在,一個人坐在樹下吹風、打瞌睡,沒有人想對我不利,這才是大自由、大自在。後來跋提國王證得了阿羅漢,那位農夫也證得了阿羅漢。

  所以各位想清楚,若是現在國家大赦,各位可以回家了,你不如直接去佛寺報到,不要又跑去賭博,找女人,惹一堆麻煩,都是自找的;若是想通了,即使出不去,身心也能安住,天天念阿彌陀佛。各位,你們看外面那一棵榕樹,它關得最久,比任何人都久,每天站在那裡,如如不動。社會上每個人總是希望被人尊重,讓人知道自己是大哥,私底下又覺得很苦。生意人每天陪人喝酒,政治人物每天交際應酬,都不是真心的,全是虛情假意,不應酬又怕沒生意。各位,你看彌勒菩薩肚子大大的坐在那裡,歡喜自在,看盡世間人為名利而奔波。

  有一次,康熙皇帝微服出游,他裝扮成老百姓的模樣,走到鎮海寺。他問住持師父說:「世間是什麼?」住持師父不知道是皇帝,他說:「你看江上那些船來來去去,好像很多,其實只有兩條船,一條為名,一條為利,世間人就是這樣,在苦海中拼來拼去。施主,我們站在高山上看他們如此,不要隨著也跳下去,沈淪在苦海中奔波不停。」康熙皇帝一聽覺悟了,他父親是順治皇帝,康熙皇帝知道父親出了家,跑到五台山找他。小康熙不知道爸爸的長相,逢人就問,我爸爸是順治皇帝,有沒有在這裡?無巧不巧,剛好問到順治皇帝,總算父子有緣,他父親回答:「沒有,沒這個人」,不看第二眼,門一關,置之不理。各位,這就是放下,親生兒子又如何?世間都是假的,想關心,要關心一切人,一切眾生,不是只關心自己的兒子,所以他門一關,萬緣放下,繼續修行。各位,這才是老大。

  各位,你若出去看見自己的太太跟別的男人牽手,看一眼馬上閃人,那才是真正的職業殺手;不殺人,只殺自己的念頭,眉頭不皺一下,不吃醋,不嫉妒。各位若真的想當老大,要當生命的大哥大,不要當別人的大哥大,全世界都送給你,讓你一個人當國王,又如何?你能免去生老病死嗎?能沒有欲望嗎?

 

春︱風︱化︱雨─生命之光(二)

  各位現在聽我這麼說,應該已經知道生命的快樂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在哪裡?然後想想外面那些董事長,想想外面那些大哥,你會替他覺得可憐,所以順治皇帝開悟時說了一句:「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黃金財寶算什麼,我今天當皇帝,要出家才是困難,出家才是生命的國王,他又說了一句:「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來,整天被綁住,應付這個,應付那個。各位想想,台灣總統給你當,或說你現在成佛了,哪個快樂?你會說當總統很風光,很有面子,但是他快樂嗎?自由嗎?不論做得好不好,隨時要挨罵,不如我們自由自在,隨時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順治皇帝雖然作皇帝,但不能作自己的皇帝,不能作生命的皇帝,有什麼快樂?於是他跑去出家,親生兒子來都不認。還有一個例子,各位聽過弘一大師嗎?他娶兩個老婆,第二個老婆更漂亮,是日本的藝妓,他三十九歲決心出家時,日本老婆在門外哭,一直敲門,他當作沒聽見,不出來就是不出來。他知道哭是一時的,只有解脫才是究竟。各位,這才是大哥大,不為了感情問題,不為了名利問題而起心動念,如如不動。

  「佛」字是一個人字旁,一個弗,弗就是沒有。一個無我的人,沒有自己,沒煩惱,充滿光明就是「佛」。各位沒有佛像不要緊,寫個「佛」字貼牆上拜就可以了,拜誰?拜自己。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已經成就的佛,是我們的模范,拜佛是拜自己,我又起欲望了,想東想西了,又想太太了,趕快拜下去;告訴自己:拜女人,拜感情是痛苦的,就因為那些東西才讓我不自由,必須這樣鞭策自己。

  我知道各位腦筋很好,只是用錯地方,有智慧的人要想想,自己到底追求什麼?也不妨假裝自己現在已經九十歲了,拄著拐杖,隨時會跌倒,還想追求什麼?說你好,說你不好,有錢沒錢,都不重要了,人都快死了,誰能幫助我不駝背、不腳痛,任誰也沒辦法,這時候生死問題最重要,死了之後投胎當人,又做同樣的事情,又為了吃飯、為了讀書,為了經濟壓力拼命,做人的目的在哪裡?所以希望各位要常常思惟這些事情,佛教稱為禅修。

  禅修分兩個部份,一部份是止,先念佛,念大悲咒,或是觀呼吸,讓心安定下來,不亂想;第二個部分,能專心以後,開始思惟生命的快樂,生命的痛苦,乃至看佛經,弄懂裡面的意思,不能分心。為了幫助打坐,大家專注念佛,一句一句,一口氣算十聲阿彌陀佛。有些人拿念珠,大念珠、小念珠都沒有關系,專心就好,如果能持續不斷,哪一天會發覺心靈的力量不可思議。

  一旦心力增強了,面對身體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便能如如不動。現在罵你兩句,怨恨心上來了,你被聲音影響了;又像看電影一樣,你的妻子兒女,乃至這個社會就是一出電影,是假的,但我們總是為了假的東西哭泣。我出家的時候,太太一直哭,我問她:「你哭什麼?」,「哭你要離開啊!」我說:「你又不是真愛我,哭什麼?如果你是真愛我,我要出家求解脫,你要放我走啊!你現在不過是占有我的感情和身體而已,所以你是假愛,不是真愛。」

  各位要想清楚,你是真愛對方嗎?其實不是,我們是愛自己,愛自己的自尊,如果太太找別人去了,使你自尊受傷害,那你恨死她了,哪有愛?你若真愛她,看她和別人在一起那麼快樂,應該替她高興才對,所以我們人總是以一種自私的愛去愛對方。各位看相片的時候,一定先找自己在哪裡,好不好看?人都是以愛自己作為出發點,然後設法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不是愛,更不是真愛。

  有時候我自己想想,覺得很慚愧,看到自己的孩子,看到過去的太太,也覺得很慚愧,慚愧什麼?當初跟人家在一起是因為男女的欲望,那時候想,這女生這麼高,這麼白,生出來的小孩一定漂亮,我只想這個,像狗一樣,因為這樣就跟人家結婚了,最後還是害了對方,為了自己錯誤的觀念,生出一個注定要流浪的小孩,可憐。出生後身體又那麼脆弱,常生病,又常為了教育問題傷腦筋,怕這個怕那個的。

  有一次碰到我過去的太太,她告訴我,你兒子很奇怪,交不到女朋友,我心想,阿彌陀佛,好在好在,如果去外面亂搞男女關系,人家問:「你爸爸是誰?」,「電視上那個和尚」,這下要漏氣了!和尚的兒子要乖乖的才對,不要跟人家亂搞;和尚的兒子打麻將,交女朋友,這不是丟我的臉嗎?所以我告訴他:「你要想著爸爸是和尚,光想這一點就夠了」,他也很聽話,對,爸爸是和尚,所以他不喜歡亂搞,不喜歡交女朋友,有些善根。

  各位也一樣,要常想到阿彌陀佛,想到觀世音菩薩,這比較重要,錢財名利算什麼?我今天說的,不是聊天,而是給各位一個思考的方向,你們在裡面什麼都沒有,就是有時間,各位要覺得比別人好命,外面的人為三餐拼死拼活,老婆逼兒子作功課,兒子吵著爸爸買東西,整天吵來吵去,哪有自由?各位在裡面很有空閒,早上起床有飯吃,又怕你身體不好,叫你作運動,曬太陽,世間哪有人這麼好命?外面那些董事長好可憐,不能為自己過生活,你有時候想一想,會可憐他們,不會羨慕他們,就像跋提國王說的,我現在很自由,坐在樹下很快樂,不必害怕被殺。所以你要感恩,好在來到這個地方,究竟是福是禍要想清楚。

  但是各位也要知道,過去你當大哥帶的那一些小弟,人家要當善良百姓,你把人家帶壞了,害他們墮落,有時候也要想想如何彌補人家?所以各位要多念佛回向,邊念邊想:阿彌陀佛普照我父親,普照我曾經對不起的人,普照被我帶壞的人,讓內心平靜下來。現在的行為創造未來的基因,種瓜得瓜,影響生生世世的,不是殺人就算了。我敢說我們裡面有一些人,你若不了解佛法,不努力忏悔,來生一定墮地獄。地獄不是在裡面一百年、兩百年而已,過去做壞事,將來下十八層地獄,千百億年被火燒,被刀殺,被鐵狗咬,被鐵鷹抓眼睛,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有受不完的各種痛苦。各位最好看看《地藏本願經》,看看地獄的真相,那些都跟我們過去所做的行為有關,你要想通了會嚇得發抖,不是說我不信就沒事了,不信也一樣,行為決定命運,與宗教無關,什麼行為決定什麼後果。所以趁現在知道這些道理,趁現在還活著,努力忏悔業障,在壽命結束之前將惡業忏除,使自己不墮落,來生至少可以做人,還有機會修行。

  如果我們人死了,一切結束,那比較好辦,反正死了就結束了;問題是死亡並不是結束,之後還有輪回。殺生、偷盜、邪淫,騙人、喝酒、吸毒,這些行為使我們墮地獄,墮入鬼道或畜生道,每個人都是愛護自己的,誰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場是這樣,希望大家多思惟這些道理。

 

◎凡是能發心自利利他,就是大乘菩薩。而要達到自利利他之行的兩個基本要件,就是「戒」和「聞」。所以,《法句經》上雲:「自利利人,益而不費。欲知利身,戒聞為最。」

◎修行布施,能使善名流布,隨所生處,財寶豐盈,是名自利;能令眾生心得滿足,教化調伏,使無悭吝,是名利他。《發菩提心經論》

 

修︱身︱齊︱家─以戒為師

  各位同學,今天是大勢至菩薩的紀念日,祂站在阿彌陀佛身邊,手上拿蓮花,頭上頂著父母親的骨灰。大勢至菩薩出家時,父母親已經捨報了,但是他很孝順,在師父面前立下大願:「一定要精進修行,願父母親得以超渡,更希望父母親可以大作佛事、利益眾生。」從那時開始,他日夜精進,證得聖果以後,父母親的骨灰,本來是白色的,後來變成金黃色,還放光,和煦的光芒無論照往哪裡,眾生皆得解脫。為什麼叫作大勢至?因為無論祂走到哪裡,大智慧的光芒必能催破地獄,導正眾生的顛倒,無堅不摧,所以稱為大勢至菩薩。各位,學大勢至菩薩要學他什麼?一、學孝順;二、學智慧;三、學大勢力,無論走到哪裡,他的智慧光明總是帶來安樂與解脫。希望各位結業回家之後,能為家裡帶來和樂安詳。最後,要學大勢至菩薩成辦一切,無論什麼事情交代祂,總是圓圓滿滿。

  以前在鄉下住著一對貧窮的母女,日子過得很平靜,媽媽每天晚上總是要鎖上三道門鎖,等女兒睡著了,自己才去睡。小女生慢慢長大了,有一天她告訴媽媽:「我想到都市找工作,鄉下太落後,沒什麼機會伸展抱負;到都市去,說不定可以談戀愛呢。」媽媽說:「不要去,都市危險,鄉下很單純,媽媽又可以保護你。」但女兒不死心,有一天趁媽媽睡著了,她把行李整理好,流下兩滴眼淚,意思意思,然後悄悄離開了。

一去去了多久呢?十年。十年下來,事業沒成功,婚姻也失敗,感情也痛苦,身體也弄得不好,她才想到鄉下的媽媽。一天,她決定回鄉下看看,回到家時,已經半夜了,她想:「媽媽一定鎖了三道鎖」,她只好坐在門口等天亮,坐著坐著,打瞌睡了,身體往後一躺,門居然開了,「怎麼沒上鎖呢?家裡發生什麼事情?」她嚇壞了,一進去,看見媽媽躺在冷冰冰的地上,以為媽媽死了,她撲上去正想大哭;媽媽被這麼一吵,眼睛睜開了,母女淚眼相望,相擁痛哭。「媽媽,您為什麼睡地上?」,「女兒啊!自從你十年前出去,媽媽天天擔心,外面很苦的,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所以不敢鎖門,天天在客廳等你!」

  各位,這個媽媽就像佛菩薩一樣!天天希望眾生回頭。如果你不懂佛法,可能以前喜歡釣魚,喜歡打電動,偷看A片;這樣下去,受傷害的是自己,不是別人。各位這一次來有沒有受五戒?第一條是什麼?對,不殺生。除了自己不殺,也不叫別人殺,也不能墮胎,這才是真正的保護自己。第二、各位想不想有錢?有錢真好,但不要貪心,能不能偷人家的錢?不行。第三、不邪淫。結婚前能不能跟女朋友睡覺?不可以;結婚以後能不能搞外遇?不行。所以要佛菩薩作證,要保護自己,使感情美滿,家庭快樂。如果爸爸做錯了,我們自己不要做錯,也要原諒爸爸,因為爸爸沒有你這麼幸運,可以聽到佛法。他對不起媽媽,搞得家庭分裂,那是邪淫的果報,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是不是?

  第四條是什麼?不妄語。不妄語包括四項,我剛才看見有人罵人,那是惡口,不可以;能不能威脅別人?不可以;能不能騙人?不可以;能不能說不三不四的話?也不可以。除了不說這些壞話,也要多講好話,多說佛法,念佛要好聽,誦經也要好聽。所以第四條,這一輩子決定不騙人,不說輕薄話,不兩舌,不惡口。

  第五條,不喝酒,不吸毒,不抽煙。喝酒的人最笨,破壞腦神經,抽煙又制造空氣污染,以後得鼻咽癌,肺部受損。各位要點香供佛,不要抽煙害人。酒是毒藥,會傷害理智,傷害腦神經,變得愛發脾氣、意志薄弱,身體也搞壞了。所以各位以後不要學人家比賽喝酒,看誰喝得多,誰偉大!其實誰喝得多,誰才笨對不對?

  再來,最好有人發願吃素。回去跟爸爸媽媽商量,如果他們也願意吃素,那最好。如果不願意,你把吃素的功德回向爸爸媽媽,回向阿公阿嬷,願他們長壽健康。其實,如果是為了健康而吃素,那太自私了,吃素的目的是為了長養慈悲,不願意傷害生命。同學們你自己咬一下手,感覺好不好?痛啊!所以吃素的目的是不忍制造眾生的痛苦。每一尊佛菩薩為什麼身體發亮?因為不吃肉。佛陀過去世曾經是一只獅子,一只金色的獅子,為什麼?牠不吃肉。

  上面我們總共說了六條戒,最容易犯的是哪一條,知道嗎?釋迦牟尼佛,有一世他從一出生一直到十三歲,一句話都不說,他爸爸想,這小孩不知道是什麼妖魔鬼怪投胎的,想把他埋掉。這時他開口講話了,他說:「這世間容易造口業,我過去世就是因為罵人而墮落惡道,所以我這一生不想講話。」

  釋迦牟尼佛的法在這世間可以影響一萬一千五百年,人們看見他的形像,聽到他的名號,自然想斷惡行善,守戒律,想出家,想奉獻自己,這樣能不能改變社會?可以!所以各想要家庭和諧,社會安定,必須從自己做起;以後讀國中、高中,不要交壞朋友,不參加幫派,如果你想加入幫派,歡迎加入三寶幫,做佛弟子,不要做流氓;特別是爸媽不住家裡的,或只有阿公阿嬷在家的,更要比別人懂事,管好自己。人一定要有人管,否則不會成長;如果沒人管,自己要管好自己,怎麼管呢?用戒律約束自己,所謂「以戒為師」,這就是佛教的教育。要不然,像那個背離了媽媽,跑去都市找機會的女兒一樣,流浪十年,一塌糊塗之後才回來找媽媽,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光,不是很冤枉嗎?

 

◎受持五戒,破貪瞋癡煩惱。

一、持不殺生戒,破瞋,殺罪由瞋起故。

二、持不盜不淫戒,破貪;以邪淫之罪由貪心起故。

三、持不妄語,破癡;妄語由癡心發起故。

四、持不飲酒戒,消除放逸;能破諸戒故。謂財色與酒,是三種惑,臣耽喪家,君重亡國。受持五戒者,近報人天,遠證佛果。

◎大悲尊者說:「當有如此多的食物替代品時,我不知道動物有什麼理由,應該被宰殺以作為人類的食物。畢竟人類是可以沒有肉而活下去的。」

◎史懷哲說:「只要不是立基於尊重生命的任何宗教,就不是真正的宗教,直到人們能將自己所關懷的范圍,擴展到所有生存的事物,否則他們是尋求不到和平的。」

 

修︱身︱齊︱家─認識三皈五戒

  各位同學,爸爸媽媽將我們撫養長大,使我們可以與人群接觸,與社會接觸,各位需不需要老師?需要!學校老師傳授我們知識學問;師父使你獲得身心的解脫。師父是什麼?生命的老師,心靈的老師,是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要皈依佛法僧三寶,讓各位作佛陀的學生,讓各位了解佛法。

  宇宙間有很多已經成就的覺者,稱為「佛」;佛所講的「法」使我們認識生命,消滅痛苦,乃至成就佛道;而幫助弘揚佛法的師父稱為「僧」。出家的師父是僧寶,我們後面那些小和尚是不是僧寶?也是,所以看見小和尚也要合掌,他會好好修行作大家的模范。剛剛有個同學告訴我:「師父,我也要出家」,我說:「可以,但要做大家的模范,不是理個光頭跑來跑去,那你出家才有意思。」出家之後,除了讀書還必須研究離苦得樂的方法。

  各位皈依佛以後,能不能再去拜什麼太子爺?可以合掌,但不能祈求,不能膜拜,我們希望太子爺也成為三寶弟子,但不是拜祂為師,知道嗎?因為只有佛才是究竟解脫者,鬼神沒有解脫,還在輪回,包括玉皇大帝也還在輪回,這點必須知道。再來,皈依法以後,不能傷害眾生,因為眾生都有佛性,而且不能再去算命。皈依僧以後,不結交壞朋友,要親近善知識。成為三寶弟子之後,進一步要受持五戒,釋迦牟尼佛說,用全世界最好的珠寶布施百年的功德,還不如受持五戒的功德。

  第一條,從今開始,一輩子絕不殘殺其他生命,不殺生也不自殺。第二條,各位想不想有錢?想有錢就不要偷盜,還要多布施;如果從今開始不偷盜,又懂得布施,命運很快可以改變,而且可以把功德回向給爸爸媽媽,讓爸爸賺錢順利一點,如果他不喜歡布施,你替他做,一杯水也可以,一塊錢都可以呀。所以從今開始,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因為你拿別人的東西,不但使人起煩惱,自己也會窮,而且生生世世遭小偷;我們保護眾生的財產,也等於保護自己的財產。

  第三條,各位現在慢慢長大了,會不會偷看小男生?會不會偷看漂亮女生?會不會有欲望?會,有欲望能不能犯戒?不行!以後女生也要注意,慢慢長大了,有機會交男朋友,男朋友說我們去睡旅館,可不可以?不行!還有人上網偷看,想要有性行為,這好不好啊?不好!如果不小心懷孕,就想要去墮胎,那等於殺人,殺自己的兒女一樣,要下地獄的,所以千萬不行,除了成為正式的夫妻之外,其他關系統統不行。即使將來作了老板很有錢,能不能去外面找女人?不行。現在把不邪淫戒守好,將來婚姻快樂,感情、家庭,一切美滿。那我們出家人守什麼戒?不淫欲,他們小和尚出家,一輩子都不能談戀愛的。

  第四條,講話能不能騙人?不行,騙人使自己心行不端正,信用破產,再也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作業有寫就講有寫,沒寫就講沒寫;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叫不妄語。受持不妄語戒,生生世世聲音好,口才好,能不能利益眾生?可以。佛經有個故事,有一個人得了痲瘋病,心理不太平衡。有一天他懷疑太太有外遇,他太太說:「我以從小至今不騙人的功德,願你的痲瘋病趕快痊愈,讓我們夫妻的關系變好。」她拿了一杯水灑在先生身上,痲瘋病真的消失了,這才知道他冤枉了太太,你看,講真話的力量大不大?所以各位要知道,不殺生很容易,不騙人難不難?難呢!所以不騙人的功德力更大。

  第五條,不要喝酒,各位腦筋好不好啊?有些同學很愛哭,脾氣又不好,都跟喝酒有關系,喝酒以後你會殺生、偷盜、抽煙、吸毒,什麼壞事都做。所以不但不要喝酒,也不要賣酒,不倒酒給人家喝,酒是毒藥,傷害理性的毒藥。我們不要說,為了做生意要喝酒,其實都是借口。只要把品質做好,為什麼要跟人家喝酒?大可不必去喝酒應酬,這麼一來,腦筋永遠清楚,不用越喝越愁。

  這一次大家皈依又受戒,進一步,我希望各位發起所謂的菩提心,希望成佛的大願。真實的發願成佛有四個大願,請跟我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無量無邊眾生要不要幫助他?要;再來,「煩惱無盡誓願斷」,自己無量無邊的煩惱,以及眾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要發願斷除;第三,「法門無量誓願學」,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我們都要精進學習;再來,「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之道很辛苦,但是很有意義,最後我們把這個功德回向世界,回向一切眾生,回向一切父母,願大家離苦得樂。

 

◎《優婆塞戒經》雲:「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行,自在無礙不失財物,然得無量無邊福德。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皈依之利益,略說有八:

一、能遇佛法,趨入內道。

二、若出家能作法師,為眾所依。

三、昔作惡業,皆悉清淨。

四、不為人與非人等障礙所損。

五、一切所作,皆得成辦。

六、常具廣大福德之因。

七、不墮惡趣。

八、速證菩提。

 

世︱法︱世︱范─不平等的愛

  今天大年初一,中國佛教將這一天訂為彌勒菩薩的聖誕,其中是有典故的。根據《景德傳燈錄》記載,在五代時期的奉化縣,出現一位長相奇特,舉止怪異的和尚。他身材肥胖,大腹便便,出門總是用禅杖背著一個布袋,隨身物品都放裡頭。乞食的時候,不管是酸魚鹹肉,一拿到就往嘴裡送,吃不完的就放進布袋,因此人人稱他為布袋和尚。怎麼知道他是彌勒菩薩示現的?由於他經常以獨特的方式教化世人,處處顯出不凡的心境,尤其在他圓寂的當天,他只身來到岳林寺的東廊,在一塊大石頭上端身正坐,說了一首偈子:「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之後,安然而逝。從這一首偈所透露的玄機,人們又回想他平常種種不凡的行誼,因而認定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從此之後,佛教界便按照他當時的模樣塑像,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在寺院的四天王殿所看見的彌勒菩薩像。

  布袋和尚生前曾經留下二首偈子,到現在依然脍炙人口,我自己也很喜歡。一首是「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另一首是:「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大家不妨好好體會其中的深義。另外我們要特別跟各位介紹彌勒菩薩的德行,他為什麼受到後人的尊敬呢?因為他隨時帶給眾生歡喜,人人喜歡他,他的頭頂可以讓人走過,耳朵可以讓小孩子玩耍,但始終笑口常開,絕不生氣。不但如此,他還曾經發願寧可斷骨、挖眼、挖骨髓,絕不傷害眾生乃至吃眾生肉,絕不直接或間接使一切眾生受苦。今天大年初一,各位來到這裡過年,最好也能效法彌勒菩薩的慈悲,發願從今開始不吃肉,好不好啊?如果你要帶給眾生快樂,又要吃它的血肉,這就無法與彌勒菩薩的精神相應了。所謂「彌勒」,中文翻譯為慈氏,這是以名字昭顯其平等無二的大慈大悲。凡夫眾生有沒有慈悲心?有啊!但凡夫的慈悲是有條件的,不平等的。

  底下跟各位說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這件事情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因為它曾經帶給我刻骨銘心之痛,一輩子很難忘記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個星期假日,正在家裡作功課,突然聽見外面街上有人嚎啕大哭,聲音很淒厲,我好奇的推開大門向外望去,左鄰右捨也探頭探腦的,觀看街上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已經僵硬,臉色發黑的小孩屍體,一路哭回家,她一邊哭,一邊喃喃自語:「怎麼那麼傻,才講你一句就這麼聽話⋯。」我雖然聽不懂她說什麼,但幾乎一眼認出那個悲慘的女人正是同學的媽媽,剎那間,一種冰冷的感覺直沖腦門,呆了五秒鐘才開始感到恐懼,慢慢恢復思考:「既然那是同學的媽媽,那她手上抱著的是誰?阿興?不會吧!昨天才和他玩了一下午,不會的。」雖然心裡抗拒這個事實,但終於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不久,媽媽提著菜籃回家,一進門迫不及待的告訴我這件事情:「你一個同學跳河自殺了,喔,不是跳河,是用走的,走進河裡去尋死,只因為媽媽罵了他一句:『去死啦!』他真的那麼聽話,自己去死!」我這才明白阿興的媽媽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在社區裡,大家議論紛紛,都說我同學實在「夠聽話的」,當時雖然年紀小,但是看見街上這一幕,心裡起了個大問號,為什麼只有阿興的媽媽哭,別人都不哭?當然這個問題不難,我也很快有了答案,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不是我兒子。」

  接連幾天,阿興的媽媽哭得死去活來,她後悔說了氣話而造成不幸,自責不已。那一天之後,我也變得郁郁寡歡,心裡盤繞著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只有阿興的媽媽哭?」世間太不公平,我暗自立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阿興的母親,但自己摸摸腦袋,能做些什麼呢?後來偶然間聽人說起,過世的人可以知道陽世間的人心裡想什麼。當時年記小,也不管它是真是假,人家隨便說,我也隨便相信,從此我認真的利用可以獨處的時間,躲在房間裡,專心輕呼同學的名字,想象他在我面前,然後一再告訴他:「阿興,阿興,趕快托夢給媽媽,說你現在過得很快樂,不然,媽媽搞不好也要自殺了。」

  回想當時這一些舉動,不免覺得幼稚,但或許因為童心純真,幾次之後,沒想到真的靈驗了。一天,我去探望他媽媽,她雖然憔悴不堪,但平靜多了,也比較不哭了,她告訴我:「阿興昨天托夢,說他在淡水河裡作了海龍王的女婿,過得很好,叫我不要難過。」聽了她這麼說,我心裡舒坦多了。最後一次與阿興做心靈對話時,我告訴他:「還好你很孝順,不然你媽媽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世間的事情如夢似幻,真真假假,但童年的心靈不會想那麼多,只要能幫助朋友,誰管它真假!平常一放學,我都跟阿興、另一個姓鄭的同學,三個人一起回家,自從少了他之後,好長一段時間心情很低落,甚至害怕走那一條平常上學的路,久而久之,沒心情上課了,每天跑去淡水河邊呆坐,望著河面空想:「阿興去了哪裡?」天天如此,從早上坐到傍晚,爸媽都不知道我逃學了,但只要遇到考試,我還是乖乖上學,成績還不錯呢!那一段日子可以說是孤僻,而寂寞的童年。

  幾年之後,我家先後搬遷了幾次。就像平常人一樣,我也歷經了人生必經之路,求學,考試,就職,成家立業。而與平常人不太一樣的是,三十五歲那一年,正當事業如日中天,家庭幸福美滿之際,我放棄世間人夢想擁有的一切,走上出家之路,紅塵往事也漸漸在記憶中褪色,但那一幕悲傷的母親抱著兒子屍體,一路哭回家的景象,仍然偶爾在腦海中出現。促使我出家的因緣中,相信這一段往事占有相當大的份量,它似乎不斷提醒我:「一切法苦、空、無常;如夢、如幻、如泡影。」尤其這幾年來,從事弘法布教的過程,總是有信眾抱怨身為父母的無力感,小孩不聽話,不知道怎麼教育;或為子女的病痛憂心,課業憂心,點點滴滴,數不盡的憂心⋯⋯。我總是勸勉這些父母敞開心胸,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心情會快樂一些。如果他們實在聽不懂,最後我總會問他一句話:「如果那不是你兒子,你會這麼憂心嗎?」

 

世︱法︱世︱范─天下父母心

  等一下我們要傳授三皈依,各位盡量把心靜下來,最好作觀想,用意是為了使自己從此以後對三寶的信心更加堅定。當我給各位灑上甘露水的時候,你要觀想這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十方諸佛所匯集的功德,淨除了我們無始劫以來一切的身心業障。不但淨除業障;同時,皈依的戒體也融入到身心世界中,得到諸佛的護持。要知道諸佛菩薩憫念眾生的悲心是平等清淨,無窮無盡的,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不是世間凡夫那一種煩惱雜染的愛所能比擬的。

  說起父母疼愛子女的情形。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大哥發高燒,全身虛脫,手也扭曲了,眼白往上翻,當時父親一緊張,竟忘了自己有車,直接背著他沖往醫院,好像賽跑選手一樣,這一幕情景印入我腦海中好深好深。長大以後,只要和大哥一聊起童年,這一段往事總是不會遺漏。我常告訴他,從那一次可以看出來,爸爸實在愛你。大哥自己也了解,所以他特別孝順,但二哥有時候心裡感覺不舒服,總認為爸爸對他沒這麼好,長大之後才明白,父母親一定對那個身體有病痛的小孩最心疼,因為我也曾經出過狀況,所以這一點絕不懷疑。我高中二年級時,有一次負氣離家出走,沒有拿家裡的錢,在外面流浪了好幾天,雖然已經是陳年往事了,但老爸只要講到這一段往事,總是忍不住傷心,老淚縱橫。年輕的時候,不懂這些,直到自己有了小孩之後,才感受到身為人父的心情。

  有一次,兒子頑皮,我忍不住打了他一下,他哭了起來,現在只要回想起這一段,就跟父親回想起往事一樣,心裡好痛,好後悔。父親的性情一向溫和,我們兄弟從小到大,沒有挨打過,家庭氣氛一向平和,記憶中,只被媽媽打過一次。小學五年級時,有兩個同學欺負我,雖然我很生氣,但不知道怎麼應付,他們離開以後,我氣得從地上撿一顆石頭往天上丟,發洩發洩也好,但那顆石頭好像長了眼睛一樣,一落下來,不偏不倚砸到欺負我的那個同學頭上。放學後,同學的媽媽氣呼呼的拉著他找上門來理論,媽媽哭得好傷心,她從小教育我們不能傷人,沒想到兒子這麼不受教,天曉得,我確實不想傷人呀!但同學頭上腫一個大包,使我百口莫辯。記得當時弟弟還小,抱在她手上,她一手拿著竹棍子打我,我痛得大哭,她也哭,兩個人哭成一團。

  那一次之後我就發願,這一輩子絕不再傷人,不再讓父母傷心,只是多年來一直想不透,哪有那麼巧合的事情?直到學佛之後才知道,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一切法唯心所現」,念頭的力量何其大!那顆石頭雖然沒有生命,但是它傳達了我內心的憤怒。所以各位,比如朋友打電話給你,說他人在美國生病了,沒關系,你在這裡拜藥師忏回向給他,只要你用心專一,他絕對收得到。念頭無論是好是壞,都有作用的。

  偶爾回憶童年往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反省過去的言行。佛弟子在道業上,每天思惟,觀察,決定是不可或缺的功課,釋迦牟尼佛當初也是從觀察思惟中見到世間的真相。他八歲的時候,看見父親帶著百姓耕田,天氣那麼熱,人們為了食物必須這麼辛苦,社會階級不平等,眾生之間弱肉強食,牛被農人鞭打,耕田的時候,蟲被挖出來,然後鳥吃蟲,蛇吃鳥,老鷹又吃蛇。他坐在樹下思惟世間為何如此殘酷,想一想,竟然入定了。佛經上說,他的身體飄浮於半空,天上又飄來一片雲遮蓋著他。淨飯王看到這一幕,跪了下去,他知道兒子一定不是普通人,一定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各位,一切事情,一切現象,都可以借著靜慮思惟而認清真相。例如這個身體,各位或許現在五十歲,慢慢到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接下來,死亡,輪回。這身體現在對它這麼好,一日三餐,每天沐浴,種種保養,治療,美容,數不盡的擔憂,最後不是被火化就是自動腐爛,天底下最忘恩負義的,除了它還有誰?所以大家要學著看破放下,不要太執著。曾經有位菩薩問我:「師父,母親往生之後,我將她火化,然後將骨灰揉了面粉,灑到大海喂魚,我這樣為她作功德,她應該高興才對,但我怎麼夢見她臉臭臭的看著我。」我問他:「你要把媽媽火化再喂魚,有沒有經過她同意?」,「沒有!」,「難怪她回來瞪你。」各位要注意了,不是說人死了,屍體可以隨便處理,雖然人死了,他可能還很執著身體。

  曾經有位信徒臨死前把我找去,非常慎重的拜托我:「海濤法師,請務必幫我作證,我死了之後,不要讓兒子媳婦把我燒掉,我怕燒了會痛,要用土葬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慎重轉達了這位母親的請托,請他兒子切記,但最後還是燒了,只因為兒子堅持火化。各位要知道,人如果沒證得空性,必定是有執著的,最好隨順他;你可以為自己作主,但不能強迫家人。後來我跟那個兒子說:「要向母親好好忏悔,告訴母親,是我沒有遵照您的吩咐,是我不對,但既然已經燒了,也給魚吃了,我盡量為你做功德,希望你不要再執著,不要再罣礙了。」

  還有一次,是我親身的經驗。曾經有位信徒一直鬧自殺,已經有好幾次自殺不成的經驗。我對他好說歹說,一直想幫忙,但似乎沒有發揮作用,一年後聽說又自殺了,因為他決心尋死,所以這次成功了;不久,老婆也改嫁了,世間人的感情很不值錢的,說變就變。我本來不知道這件事,一天突然夢見這位自殺的信徒站在我面前,臉臭臭的,醒來之後,感覺一定有問題,打了幾通電話詢問才有人告訴我:「師父,你不知道啊!他太太最近跟別人結婚了。」這下我才明白,難怪他一副不甘心的樣子!各位聽了這些事情,自己要有所警惕,不要嘴巴上說學佛學佛,心裡什麼都放不下,人死了,心還沒死。這樣下去,憂悲苦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世間之恩有其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我今略說於少分,猶如蚊虻飲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見︱賢︱思︱齊─玉帝的德行(一)

  佛教有所謂齋天的儀式,用意是對護持佛法的諸天表達敬意。對諸天、鬼神,我們必須抱著不卑不亢的態度,以恭敬心看待才是應有的態度。台北的內湖有個太陽齋堂,裡面供奉太陽公公、太陰娘娘。沒學佛以前,有一次和朋友去拜拜,進到大殿,我先向太陽公公上香,他有三只眼睛,臉紅紅的,代表太陽;然後走到後殿拜太陰娘娘,祂代表月亮,就在香煙袅繞之間,竟然看見太陰娘娘眨眼睛,一方面覺得驚訝,一方面又有一種被關愛的感覺,從此以後我按時報到,上香拜拜,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與神明有感應。還有一次,我到羅東的三清宮上香,拜太上老君,當天晚上就夢見神君,胡須很長,很莊嚴,身體發亮,說要收我當徒弟,叫我再去拜三十六拜,這是第二次與神明的交流。後來學佛之後慢慢了解,這一些神祇屬於民間信仰,祂們的存在多少有安定民心的作用,但無法從中契入真理,也無法透徹生命的意義。

  嚴格說來,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種教育。佛教為什麼重視教育?因為世尊叮囑佛弟子必須透過理性的思惟,觀察實相;必須自依止、法依止、不異依止;必須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世尊在經典中一再提出這些基本認知,以免我們落入邪知邪見。其實,我在國高中時期是個基督徒,剛接觸基督教的時候,聽他們常說一句話:「耶稣基督告訴我⋯⋯。」我常覺得奇怪,耶稣基督是怎麼告訴你的?牧師怎麼老是這麼講?耶稣基督怎麼從來沒告訴我什麼!雖然心中有疑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而且變得更虔誠,參加團契,唱聖詩,種種活動,不久之後,真的有感覺了。耶稣基督好像告訴我應該如何如何‧‧‧,總是有些特別的念頭,而且次數愈來愈頻繁。學佛、出家之後,聽說有些佛弟子也有類似的經驗,大概是所謂的心誠則靈吧!例如有人告訴我,他每次開車出去,到了中午吃飯時間,想找素食店,不知道往哪個方向開,往左?還是往右?他只要心裡默念觀音聖號,一到路口自然有直覺,屢試不爽,不但如此,又經常預先知道很多事情。各位如果也有類似的直覺,不難相信,諸佛菩薩確實用盡各種方法護念眾生,使大家安心辦道。

  我這一次去印度的途中轉機,一群人趕著坐飛機,一到機場,哇!飛機停飛,白跑一趟。一群人無可奈何的走出機場,一出大門就看見兩只小狗死在路邊,這時心中浮現一種直覺,這一趟路趕這麼急,原來是為這兩只小狗來的,不是為了搭飛機。無巧不巧,白芥菜子、金光明砂都放在身上,好吧!相逢即是有緣,大伙當場為這兩只小狗做了簡單的超度,再將它們掩埋,入土為安,雖然沒有搭上飛機,也總算沒有白跑,一切自有因緣。所以各位必須懂得隨順因緣!今天無論往哪個方向去,自有其因緣,世尊要我們不要用主觀意識,也不要憑自己的喜好判斷事情,不是沒有道理。《四十二章經》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這個意思。在還沒有斷除煩惱,證得聖果以前,我們多用聖言量,多發好心,自然會遇上很好的因緣。

  各位應該聽說過,釋迦佛的過去生曾經受生為各式各樣的眾生,有時候在畜生道,有時候在人間行菩薩道,有時候作忉利天的天主,也稱為帝釋天,也是民間所說的玉皇大帝。今天我們要講講帝釋天的故事,讓大家知道祂在過去生中是因為什麼德行而生為玉皇大帝的?

  無量劫以前,帝釋天曾經是一個婆羅門青年,家世很好。當時有個婆羅門團體,成員是三十二個青年,他們相約每個月聚會一次。每一次開會,婆羅門青年總是比別人早到,整理場地,鋪上座位,主動服務,使後來的人不用麻煩。他的德行受到大家的尊重,因此被選為會長。他說,我不喜歡作領導人,我是來服務的,但如果一定要我作會長,可以,但大家必須跟我一樣,孝順父母,疼愛妻小,不邪淫,不傷害眾生,不欺騙人,乃至不侵占別人錢財,為了保持清明的念頭,絕不喝酒,如果大家遵守這些道德行為,我可以答應作領導者。聽得出來嗎?他講的是什麼?持五戒,是不是?他說,假如我做了會長,而大家不守規矩,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損害團體的清譽,這對大家,對社會都不好。他還說,我們都是婆羅門種,算是富裕人家,但社會上有很多可憐人,我們應該多幫助他們,不分階級,多布施,讓他們免除痛苦。

  因為他建立了規矩,大家都想加入他們,慢慢的這個團體越來越大,導致地方上有個貪官心懷怨恨,因為一些商會的會長、有錢人不再巴結他,轉而投靠婆羅門的團體。一天,這個貪官向國王報告:「國王啊!地方上有個婆羅門青年帶著三十幾個有名望的人,還有很多老百姓,准備叛變篡位,國王啊!你的王位快保不住了。」國王非常恐慌,也很生氣,竟然有這種事!立刻派兵把他們抓了起來,指控他們預謀叛變,判處死刑。怎麼行刑呢?國王從王宮牽來二十幾頭大象准備踩死他們。三十三個人被綁在地上,心裡很苦,他們又哭又喊:「我們一輩子沒作壞事,為什麼落得這種下場?」大家怨聲載道。這時婆羅門青年提醒大家:「不要怕,大家現在心裡想著,我們曾經一起遵守五戒,幫助貧窮人,孝順父母,心裡要念著我們做過的善法,不要怨恨也不要怕。」大眾被提醒之後,生起正念,慘叫聲也少了許多。

  奇怪的事發生了,二十幾頭大象走到他們面前停住了,後面的士兵拿著鞭子抽打,大象動也不動。不久,國王聽說行刑的過程出了問題感到奇怪:「這些人是什麼妖怪?還是下了毒咒?竟然大象都不敢動他們。」於是下令抓來審問,國王問他:「你究竟下了什麼毒咒,老實講,不然我不但殺你,也將你滿門抄斬。」婆羅門說:「我下的咒是,我們一輩子決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這就是我們的咒語,它使我們生命有保障。當我們這麼一念以後,大象也同情我們,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叛變。」國王一聽非常感動,立即下令松綁,進一步了解實情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被貪官陷害了。國王想把貪官抓來治罪,但婆羅門為他求情,請求國王赦免他,原諒他一時糊塗。國王接受了求情,又請婆羅門協助治理國家,三十三個人全都受到重用。

  婆羅門所領導的團體普遍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就像我們今天看到慈濟功德會,或其他的慈善團體一樣。當這個團體的名望越來越大的時候,依靠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婆羅門進一步與大家約定,除了基本的五條戒律——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外,更要圓滿七德行,讓國家更安定,哪七個德行?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講話柔軟,不背後批評,講老實話,慷慨布施,不動氣,這就是玉皇大帝的過去生所奉行的七德行。

 

◎不殺亦不盜,不淫不妄語,遠酒避花香,高床過中食,聖人皆遠離,如是等八戒,汝等應受持。持此受齋功德,不墮三途,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恆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輪,得無上菩提。 《受十善戒經》

◎持十善業戒者,有五事利益:一、能制惡行;二、能作善心;三、能遮煩惱;四、成就淨心;五、能增長戒。若人善修不放逸,八萬四千無量戒品皆悉在十善戒中。《大寶積經》

 

見︱賢︱思︱齊─玉帝的德行(二)

  婆羅門所領導的慈善團體,人數愈來愈多,大家也都遵守相關規定,社會一片祥和。這時候有人提議,不要在郊外開會了,應該建設一個適合聚會的場所,以免風吹日曬。經過討論,大家一致同意,而且決定只讓原先的三十三人參與,不再引入其他資金,更不能讓女人參與,古時候重男輕女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當時有兩個女人因為經常親近菩薩,聽見消息之後也表明想出一份資金,共襄盛舉,但菩薩婉拒了她們的好意。

  好意遭到拒絕之後,兩個女人非常失望,但其中一個女人不死心,而且她很聰明。印度人蓋房子,最頂尖的地方需要一根特制的木頭撐著,這女人看准這一點,把市場上可以找到的這根木頭全買了回來,她想,房子蓋到最後,你們必定要找我。果不其然,當房子蓋到最後,工人發現市場上買不到這根木頭,遍尋不著,必須被迫停工。大家正發愁的時候,這女人出現了,她說,如果你們真的需要,我不但免費奉送,而且選最好的給你們。大家無計可施,只好乖乖接受,這女人終於圓滿了布施的心願。另一個女人說,你們房子蓋得這麼莊嚴,但外面沒有整理,不好看,我幫你們挖個水池,種樹,讓外面有樹林,有水池,有涼風,那該有多好,於是她也圓滿了布施的心願。

  另外有一個女人,她看見兩個朋友做好事,心生嫉妒,不但不隨喜,還亂講話,當然,以後她們三個人各有不同的際遇。婆羅門帶著三十二個人作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情,年紀大了之後,一個個陸陸續續捨報了。菩薩是最早捨報的,因為他生前守持五戒,廣作布施,又圓滿七德行,因此捨報之後成為忉利天主,也就是玉皇大帝。另外三十二個人也都成為忉利天的天子,所以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中間是玉皇大帝。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這三個女人的遭遇,發心提供木頭蓋房子的這一位,雖然沒有正式加入團體,但因為她守持五戒、七德行,所以捨報之後成為帝釋天的太太;另一位發心建造水池的女人,捨報之後也投生在忉利天的一個歡喜園,享用天福。但另外一個女人,不但沒有守持五戒,沒有七德行,也不想布施,於是投生為一只白鶴。玉帝知道自己生天了,但是看見過去的朋友變成畜生,覺得好可憐,也很想度化它。有一次玉帝出現在這只白鶴面前,告訴它:「我是你前世的朋友,現在我們三十幾個人,包括你兩位朋友都在天上享受,而你卻在人間作畜生,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你上輩子沒有守五戒,所以你現在作白鶴,整天殺生吃魚。」「我告訴你,要吃魚可以,除非那只魚已經死了,才可以吃;如果是活的,千萬不要吃,不然又造殺業了。」玉帝說完之後,白鶴掉下了眼淚,悔不當初。

  玉帝還是不放心朋友,想試試白鶴是不是聽話?恐怕它將來墮入地獄。於是他變成一只魚躺在湖邊,白鶴走過來想吃魚的時候,魚的尾巴跳兩下,白鶴一看,哎呀!還活著,不能吃,我要聽玉帝的話;這一只魚立刻變回玉皇大帝,很高興的說:「白鶴啊!你這樣持續下去,老實守戒,以後絕不會再當畜生了。」白鶴因為沒有吃東西,不久就自然捨報了,雖然不再投胎當畜生,但因為沒有布施的功德,因此投生當一個窮女人。各位知道,玉皇大帝的一天等於人間一百年,所以他在一天之中看盡過去的朋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他看見白鶴投生在窮人家,還是想去度他,怎麼度呢?這次玉皇大帝變成一個老人,帶著五個大冬瓜來到人間。瓜那麼大,每個人都搶著買。老人說:「我的冬瓜不隨便賣,除非你守五戒。」那時候因為沒有人守五戒,大家好奇的問:「什麼叫作五戒?」突然窮女人從人群中出現,興奮地說:「我有守五戒!我出生以來就知道這五條戒。」老人一聽很高興:「好!你有守五戒,五條冬瓜通通送你,免費。」又說:「依我看,你一個人吃一條足足有余了,其他應該拿去送給更需要的人才好。」菩薩不但教她五戒,又教她布施,這女人好歡喜,不久便無疾而終了。

  所以有些人短命,不見得不好,為什麼?或許他是來受報的,當他忏悔以後,業報提早結束,再轉世的時候,身相更莊嚴,甚至直接生於淨土,所以不能用世間的長短壽命來評論好壞。女人捨報以後投生哪呢?因為她這一世守五戒,布施,於是投生成為阿修羅王的獨生女。阿修羅王有受戒,有布施,但嫉妒心、猜疑心重,獨生女長大後,想結婚了,爸爸問她:「你這麼漂亮,想嫁誰呀?」她說:「爸爸,不然你把全國的男生都找來,我牽誰的手就嫁給誰。」玉帝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他用神通把自己變成最帥的阿修羅神,英姿煥發,鶴立雞群,公主遠遠一看,立刻過去拉他的手,就這樣成了玉皇大帝的太太。

  玉皇大帝有個習慣,他很喜歡聽佛法。那時世間有一尊佛大轉*輪,弘揚正法,玉帝經常化成凡夫的樣子混在人群中聽法。阿修羅太太問他:「老公!你為什麼經常晚上出去?」,「我到人間聽佛說法,不是去玩,你放心。」阿修羅太太始終不放心,有一天她下到凡間找人,這一天玉帝正專心聽法,忘了旁邊坐了許多男男女女。所以各位,男女生最好分開坐,比較安全一些。阿修羅女一看,醋勁大發,原來老公藏在人群中約會,當場發飙,大鬧會場,回去又跟爸爸告狀:「老公欺負我,在外面找女人。」阿修羅王一聽非常生氣,立刻帶領軍隊攻上忉利天,這段故事在經典中有記載。阿修羅軍隊攻上須彌山頂,忉利天被打得很慘,玉帝不得不駕車逃命,阿修羅的軍隊在後面追殺。玉帝帶著兵眾從須彌山下的叢林經過,看見一些金翅鳥的鳥窩擋在路中,他生起一念慈悲,立刻停下馬車。他想,無論如何不能殘殺生命,哪怕是小鳥也不行,於是下令大軍掉頭。大軍轉頭以後,阿修羅王起了疑心,他懷疑玉帝已經討到救兵,或有什麼計謀?疑心一起,立刻亂了陣腳,兵敗如山倒,阿修羅兵眾各各四處逃散。各位,這也是守不殺生戒所發生的奇跡。玉帝回到天宮以後,又把忉利天建得更高,使阿修羅不能輕易攻占。

  很多人問佛教徒為什麼要齋天?佛教徒齋天的意思,是對護法諸天的一種尊敬,希望他們永遠護持佛法,完成淨化世間的宏願。

 

見︱賢︱思︱齊─麻雀變鳳凰

  有一次,一對夫妻看見佛陀托缽經過門前非常高興,做太太的立刻端了飯菜供養佛陀,佛陀說:「你們的功德好大,我永遠贊歎你們。」,「世尊,這不過是一碗飯菜,不算什麼!」佛陀指著旁邊一棵大樹,問他們:「你們看這一棵大樹高不高?」,「高啊」,「但你們要知道,當初它不過是一顆小小的種子而已,你們雖然只布施一碗飯,但是將來的功德就像這一棵大樹一樣啊!」先生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時佛陀又為他講了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個國王,有一天出門看見一只金色的貓,從東北角跑到西南角,鑽進洞裡去了,他覺得奇怪:「怎麼有金色的貓呢?」立刻命令部下挖洞,想把那一只貓挖出來,洞口愈挖愈深,愈挖愈遠,結果沒有找到貓,反而挖到好多錢財寶物,滿滿的有三層。國王以為是作夢,心想:「哪有這種事情?一只金色的貓帶來五裡路的錢財。」國王很想知道其中的因緣,便向迦旃延尊者請教這件事情,尊者告訴他,過去九十一劫前,有個比丘出外托缽,他停在路邊,把缽放在石頭上,逢人便說:「我這邊有個堅牢倉庫,若有人願意把財物放進去,他的財寶生生世世不會被水、火、盜賊、敗家子搶奪,因為這是堅牢庫。」不久有個窮人經過,他賣了一天的木柴得到三文錢,聽比丘說有個堅牢庫,他想:「我這麼窮,應該改變命運才好。」決定之後便將一天的收入放進缽,在回家的路上,滿心歡喜,心情愉快,從那個地方走回家裡,必須走五公裡的路,一路上他心一直想著這件事情:「我布施了三文錢,放進了堅牢庫」,回到家門口還在高興,又朝著師父的方向跪下頂禮,感恩師父讓他布施,讓他得到堅牢的財寶。迦旃延尊者講到這裡,告訴國王說:「國王,你就是當時那個窮人,因為用了恭敬心、歡喜心供養那一位比丘,所以你現在作了國王,不但如此,又讓你挖到五公裡的金銀財寶。」

  各位,你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會不會影響未來?會!反過來說,你今天亂丟東西,影響別人,害人走路跌倒,會不會五百世都跌倒?會!五百世你的腳都不太好喔,真是如此啊!各位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必須隨時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思想行為。接著我們再說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故事。

  在捨城,有個有錢的婆羅門,叫耶若達,他擁有廣大的花園及田園,每個花園都請一個婢女照顧,其中有一座花園,叫末利園,是一個黃頭發的婢女負責照顧,她為什麼頭發黃黃的?可不是染的,是因為家裡窮,也沒什麼洗頭,太陽一直曬,就把頭發曬黃了,所以叫黃頭婢女。她負責看守田園,一步都不能離開,每天早上,另外有僕人到每個田園送便當。

  一天早上,黃頭婢女拿到便當,正准備用餐,剛好看見佛陀跟阿難尊者經過,她想:「難得看見佛陀和出家人,不要錯過機會,這個早餐拿來培植福田好了,希望可以改變婢女的身份,不然一輩子守在這裡做奴隸,好苦啊!」佛陀接受供養之後,歡喜地說:「今天你供養我,不久必當改變身份,因為你供養福田了。」這一天下午,波斯匿王帶著隨從出外打獵,隨從看見獵物之後開始追逐,留下波斯匿王一個人,他覺得無聊,就到處走,剛好走進末利花園,來到樹下休息。

  黃頭婢女一看,怎麼有長相這麼莊嚴的人!她立刻迎上去服侍他,又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鋪在地上,讓國王坐下,又給他倒水,又拿毛巾給他擦臉。國王想,這個女人真不錯,這麼會照顧人。這時候,國王的隨從回來了,他立刻下令將花園的主人找來,不久,耶若達長者來到國王面前,國王說:「長者,你這 婢女值多少錢?我要買她回皇宮去。」,「國王,她是下女,值一百兩不到,若是你喜歡,送給你好了。」國王說:「不行,這樣有損我的威名,無論如何請收下一千兩黃金,我要買下婢女。」國王把婢女帶回皇宮以後,婢女變成什麼?王妃呀,後宮嫔妃的首座,而且還賜她一個名字,叫末利夫人。末利夫人想:「我怎麼突然得到這麼大的福報?像作夢一樣。」她才想起來,原來我早上用一個便當供養了佛陀,下午就碰到了國王,一轉眼,變成了王妃。

  各位想不想改變命運?想,那你要供養佛陀,到哪去供養?家有沒有佛像啊?你每天早上起來,媽媽給你兩個包子,你就拿一個去供佛;不要認為那是假的,只是你眼睛看不見而已。佛陀說,只要有佛像的地方,或是你念他的名字,他必定來到你面前接受供養。曾經有這麼一個傳說:有個女人拿了一朵花進到佛寺供佛,供完以後,她問旁邊的小師父:「師父,你能不能告訴我,供一朵花的功德有多大?」小師父不敢回答,只好去問老師父,老師父說:「等一下告訴她,請施主在外面等一等。」這女人一等等了三個鐘頭,心想:「我問供一朵花有多少功德,奇怪,三個鐘頭了,還不跟我講。」她等得不耐煩,正想離開,老和尚出來了,他說:「施主,我剛剛為了問你這個功德,跑到天上問彌勒菩薩,他說現在還在算,還沒算出來功德有多大!」

  所以各位,佛陀是不是福田?這個世間最圓滿的德行,最慈悲的是誰?佛陀!所以佛陀是我們的福田。各位在家有爸爸媽媽,阿公阿嬷,他們是不是福田?是呀!爸爸媽媽對我們有什麼功德呢?第一、生下我們;第二、養我們;第三、給我們錢,給我們衣服;第四是什麼?讓我們讀書,讓我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第五、最重要的功德,各位今天來這邊,爸爸媽媽讓你來是為什麼?讓你聽聞佛法,讓你可以離苦得樂,所以大家也必須將父母當作我們的福田,盡心孝順才對。

 

◎《大智度論》雲:若人布施修福,不好有為作業生活,則得生四天王處。若人布施,加以供養父母、伯叔、兄弟、姊妹,無瞋無恨,不好诤訟,又不喜見诤訟之人,得生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

◎《發菩提心論》雲:樂施之人,獲五種名利。一、常得親近一切賢聖;二、一切眾生之所樂見;三、入大眾時人所宗敬;四、好名善譽流聞十方;五、能為菩提作上妙因。

 

見︱賢︱思︱齊─龍施女的決心

  好久以前,有個非常精進,而且持戒清淨的出家人。一天,他坐在樹下背誦佛陀的教法,他誦經的聲音非常好聽,無論是經過的人,甚至鳥獸聽了都很歡喜。這一天有個七歲的小孩正在附近牧牛,他聽見誦經的聲音受到吸引,不知不覺來到比丘前面;出家人看見小朋友也覺得歡喜,感覺他不太一樣,所以特別為他講解《心經》,當比丘解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時,小朋友突然開悟了。什麼叫開悟?了解宇宙的真相。小朋友提出了許多問題,比丘竟然不能回答,小朋友知道比丘答不出來,便主動解釋,比丘一聽,心想:「不得了,這小孩子真的不是普通人!」

  小朋友突然想到,糟糕,我的牛不知道跑哪兒去了?他趕緊到處找牛,結果在追牛的過程不幸遇到一只老虎,就這麼被咬死了,因為他死前聽聞了《心經》而法喜充滿,因此投生在一個大富人家。大富長者的夫人本來不太喜歡講話,自從懷孕以後,很奇怪的自然懂得誦經。長者心想:「完了!我太太不知道得了什麼鬼病,說的那些話我一句也聽不懂。」後來有個比丘經過他家,聽見有人誦經,好奇的進門問:「你們家誰在講經啊?」長者說:「哎呀,我太太得了鬼病,喋喋不休的,我一句也聽不懂。」比丘知道事情不是那樣,他告訴長者:「不要誤會,你太太不是亂叫,她說的是佛陀的無上甚深妙法,我們出家人就要聽這個啊!」

  幾天以後,比丘又帶了更多的出家人來拜訪長者夫人,夫人坐在台上為這些比丘們說法,一連講了好幾個月。十個月之後,小孩子生下來了,他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自己跪在地上背《心經》,媽媽楞住了,兒子一出生就會講話。比丘告訴長者夫人說:「這小孩子不是普通人,希望你們好好教育他,他將來一定成為眾生的導師,我們都可能蒙受他的恩澤。」

  小朋友長到七歲時,佛寺有任何經典,哪一個字寫錯,他都可以糾正,這個小孩子是誰呢?釋迦牟尼佛的前生。佛說,他前世做一個窮小孩,只因為聽人家誦《心經》而開悟,以後生生世世做利益眾生的事情。那一位精進比丘是誰呢?大迦葉尊者,所以尊者生生世世跟佛陀結了好緣。所以各位,以後上課前先念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家只要聽見就有功德了。

  再講個故事。在一座山上,有一個老師父和小沙彌。老師父對小沙彌要求很嚴格,每天要他背誦經典,背不完不能睡覺。不久,老師父生病了,小沙彌很孝順,每天下山為師父托缽,一邊托缽,又一邊背經。一天,有個長者看見沙彌這麼用功,又知道他目前的狀況之後,心裡非常佩服,他說:「這樣好了,從明天開始,你不要下山了,我請人每天送兩份飯菜上山,讓你可以安心背經,也可以照顧師父。」小沙彌聽了之後非常歡喜。

  各位,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都是佛陀的侍者阿難聽了佛陀說法,他記下來,而後又宣講出來的,他只要聽一次便能記住,佛陀講了四十五年的佛法,在阿難的記憶中能一字不漏宣講出來。佛告訴大眾,那位長者就是阿難尊者的前世。各位如果希望記憶好,會讀書,要多幫助讀書人,讓人家可以專心讀書。佛又說,那位老師父是誰呢?定光如來;小沙彌是誰呢?釋迦牟尼佛。這位長者因為供養小沙彌,讓他能專心背誦經典,所以獲得記憶殊勝的果報,小沙彌又因為得到護持而快速成就佛道。

  再講個故事。有一位須福長者,家很有錢,家宅有七層樓高,而且有個長得很漂亮又聰明的女兒,叫龍施女。龍施女十四歲的時候,一天早上,佛陀和他的弟子經過他家門口,佛陀刻意放光照遍長者的家宅。龍施女發現家裡突然變得明亮,她跑到頂樓一看,發現原來是佛陀放光,非常歡喜,又看見佛手上的缽是空的,龍施女想,今天我一定要供養佛陀和這些出家人,願我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廣度眾生,直成佛道。

  她發了大願以後,天上的魔宮開始震動。各位,如果有人要修大功德,天上的魔王等於少了一個眷屬,魔宮震動;魔王住在欲界第六天,比玉皇大帝還高,所以魔王波旬想阻礙她,他變成龍施女的爸爸,趁她准備供養佛的時候出現了。假爸爸說:「女兒,你做什麼?」,「爸爸,我要拿飯菜供養佛陀」,「哎呀,不用了,別人會供養的,不要供養,不要供養」,「爸爸,我供養佛陀,我要修菩薩道,將來可以成佛度眾生」,「成佛太苦了,修成阿羅漢,了脫生死就不錯了」,「爸爸,阿羅漢的功德像小小的灰塵,佛的功德有如大太陽,不能相比,我當然要成佛!」

  魔王眼看著阻止不了她,便用刺激的語氣說:「哎呀!女人連做國王都不行,還想成佛,不可能的。」但龍施女堅定的告訴他:「我今天不但要供養佛,而且發願要女轉男身,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這時魔王起了壞心,祂說:「如果你真的下決心成佛,不然你跳下樓去,表明你的決心。」龍施女說:「爸爸,謝謝你,我今天看見佛陀放光好高興,我發願成佛,你又教我如何表明決心,謝謝你。」她爬到七樓頂,向佛陀表明心志:「佛陀啊!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決心成佛,廣度眾生,如果我說的話真實不虛,願我像天女散花一樣,平安飄落地面。」話講完以後,縱身一躍,從七樓跳了出去,人還沒落到地上,她已經變成男生,好像海棉一樣,平穩地站在佛陀面前。

  這時佛陀從口中放出五色光芒,照遍三千大千世界,大家都很好奇,想知道是怎麼回事?佛告訴大家:「這女生,不是一般人,千百億劫以來,她已經供養了無數諸佛,她今天發大菩提心,女轉男身,將在七億六千萬劫以後成佛,佛號叫作龍盛。龍盛佛將以一大劫的時間廣度眾生,即使涅槃以後,佛法依然盛行於世間,度化許多人出家,正法延續了很久。」龍施女現在變成什麼?龍施男,他跪在父母面前說:「爸爸媽媽,我已經女轉男身,你們答應讓我出家好嗎?」就這樣,他出了家,很快證得阿羅漢,並且一路走向成佛之道。各位,今天你要想改變命運,只要發真實的願都可以成就,心中只要有真實的願力,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心︱靈︱飨︱宴─人身難得

  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種感受,哪有真的呢?絕不要將十年前的痛苦還帶在身上,歹命喔!各位要了解,佛陀說空性,是為了破我執,破煩惱,但空性不離大悲。正因為眾生有苦,所以我們要積極、精進,發起成佛的菩提心,以空性淨化自我,以大悲幫助眾生。

  佛陀希望佛弟子一開始修行,要將自己的心歸於正法,要經常思惟四件事情: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善惡果報,輪回過患。各位若常常思惟這四件事情,能生起出離心,使我們有個生命的目標。我們的身體是最大的寶,父母給了我們這麼好的生命,我們卻將生命浪費在賺錢,享受,買房子,旅游上面,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要知道,時光就是命光,不能浪費的。

  一,人身難得。出生在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利用自己寶貴的人身造作惡業更糟糕的事,所以絕不用這個身體做壞事。再者,我們借著自己的身體修十善業,六波羅蜜,自利利他,來世能投生善道,修學戒定慧,證得解脫涅槃,圓滿佛道。所以我們對身體的使用必須有個決定。今天給你一百元,你可以拿去吃肉,可以拿去打電動玩具,可以拿去買兩百只虱目魚,或拿來印書;各位,印這一本書多少錢知道嗎?十七塊,一百塊可以印六本,與人結緣。同樣的,你的身體也和這一百塊一樣,用在何處,要想清楚!

  二,要思惟死亡的真相。死亡是必經之路,我們在場的哪一個不會死?只是何時要死還不知道,這叫無常,醫生可能隨時跟我們說:「某人,你現在已經第三期癌症。」你要說:「多謝,因為我早已體悟無常,所以什麼都沒關系!」你不能一聽就昏倒了,一星期吃不下飯,狂瘦十公斤,或許醫生又打電話來說:「不好意思,看錯了。」結果你自己徒增煩惱而已。所以各位,無論真的、假的,都沒關系,自己的心態最要緊。

  三,若對無常生起深刻的認知,便能了解忙於瑣碎的活動跟事業,毫無意義。若各位現在有房子了,也沒欠錢,甚至有點存款,若還想賺錢給兒孫用,那叫「欠兒女債」,完全不必要,夠用就好了,要將大部分時間拿來修行。人為什麼有痛苦?因為有我執。各位要常思惟,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罵也好,贊美也好,快樂也好,都是幻化的,希望大家能看破這一切的虛假。

  四,不修行的人,不只將過去累積的福報享盡了,又無法創造未來的幸福,這句話影響我很深。以前,如虛長老告訴我:「黃居士,你一直在吃陳腐的食物。」因為我在家的時候,公司就在慧日講堂旁邊。他說,你現在享受的都是你過去的福報,所以環境比人家好,事業順利,這不是你這一生努力得來的,你這樣會浪費福報,而且沒有未來的幸福。一想,確實如此,那時候整天玩,打麻將,整天浪費生命。

  五,要常懷善念,能為長遠的未來做准備。快樂的根源不是肉體,而是來自於精神上的平靜及自心的轉化,轉化什麼?欲望,怨恨,這就是常懷善念,也是自心的轉化。各位今天來到這裡受持八關齋戒,沒有在家裡享受,但是內心平靜,一點罪惡感也沒有,因為沒有浪費時間,懂得消業障,懂得創造無量的功德。

  六,自稱為佛教徒還不夠,應該不斷思考佛法真正的內涵與意義。有信仰,進一步要有思想;我們不只拜佛,進一步要想,拜佛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不是拜祂的身體,而是拜祂緣起無我的真義,這種真理才是我們要拜的。佛在世間的大悲流露,救眾生苦,才是我們要拜的。

  七,常存利益眾生的心。各位皈依三寶,不代表從此以後不墮落,只是下輩子比較好命,這樣的發心並不圓滿,皈依三寶是為了利益有情,幫助眾生。有利他的發心,叫作發菩提心皈依三寶。從此,我們一切的所作所為,將成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累積功德的淨因,也是成佛之因。所以各位,布施多少,重點在於發心是否正確?不是用錢多少來衡量。

  八,善因緣讓我們生起對無常的驚布,同時認知三寶帶給我們的庇護。雖然你福報大,很好命,很快樂;但是看到眾生受苦,我們要覺得害怕,一生起這種恐怖心,便能精進,不起驕慢。因為害怕貧窮,所以要懂得布施;因為害怕生病,所以要多放生,多吃素。痛苦的原因來自於不善業的累積;若想得到快樂,必定要斷除惡業,而且要下定決心。

 

◎修行若能存八念,則收效良深。這八念是:

一、念佛:意指修禅觀的人,若遭恐怖障難的時候,應念諸佛慈悲,救濟眾生,功德無量,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得以消除。

二、念法:法力廣大,通達無礙,能滅煩惱,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三、念僧:僧是佛之弟子,能修正道,能證聖果,為世福田,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四、念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能遮諸惡,得安穩處,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五、念捨:捨有二種,(一)施捨,能生大功德。(二)捨煩惱,以此得大智慧。

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六、念天: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報清淨,利安一切,這樣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就能消除。

七、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氣,為治散亂之良藥,入禅定之捷徑,如是念念不已,則心不馳散,怖障就能消除。

八、念死:死有二種:(一)自死,即報盡而死。(二)他緣死,即遇惡緣而死。

此二種死,從生以來,常與身俱,無可避免,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就能消除。《大品般若經》

 

心︱靈︱飨︱宴─生命的目標

今天希望與大家共享法樂。以下是我從書中撷取的重點,希望與大家分享。

  一:在輪回中,在不斷起起落落的痛苦當中,我們一遍又一遍走過生老病死的折磨,一點依靠都沒有。在輪回中,出生時是獨自一人,死亡時也是獨自一人。所以必須經常思惟,我們生生死死無數遍了,究竟要依靠什麼?金錢?感情?還是世間的名位?這一切全然虛幻不實,偏偏我們都想抓一點什麼。

  二:為什麼在生死輪回中,受盡苦毒折磨?因為無法斷除妄想。接近善知識,親近法師,才有從事修行的好機會,但願自己能用心聽聞佛法,不在五欲中越陷越深,必須淡化俗情,淡化感情的執著。

  三,由無明妄想所聚集的色蘊及心蘊,引導我們經過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使我們在未來世仍然遭受痛苦的困擾,所以一定要祈求精神上師,帶領我們從污垢染著的五蘊中解脫。

  四,世俗那些吸引我們愛戀的事事物物,其實都是帶給我們痛苦的。諸受皆苦,一切情緒、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根源,不要去愛戀執著,要放得下現世擁有的一切,隨緣盡力,不要執著;多關注自己來世的種種際遇,來世的因果種種,守戒律、多布施,這樣至少有美好的未來。要堅定信心,把持住在三寶門中學到的價值觀,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污。

  經典中有個譬喻故事,有一個國王,因為好久沒下雨了,很煩惱,於是請一位占卜師來占卜。占卜師說:請國王放心,七天以後一定下大雨,七天之後,真的下起大雨,國王好歡喜。這時占卜師又說:恭喜國王,再七天,下的不是雨,而是金銀財寶,哇!國王簡直不敢相信,七天之後,金銀財寶果然從天而降,老百姓欣喜若狂,舉國歡騰。有一天,占卜師又跑來告訴國王:「糟糕了,再七天以後下的雨,叫詛咒之雨,喝到這種雨水會發瘋的。」國王一聽,趕緊通知老百姓儲存用水,但老百姓已經沈溺在金銀財寶的歡樂中,沒人相信這件事情,結果七天以後,老百姓喝到了詛咒之雨,全都發瘋了,只有國王一個人沒喝,大家反而說國王發瘋了,國王不知道怎麼帶領他們,干脆自己也喝雨水,大家一起發瘋。

  這意思是說,世間人都自以為是,喝了詛咒之雨,自己瘋了,還以為自己是對的,於是教人去爭權奪利,教人娶妻生子,教人拼命賺錢,就是那個意思。各位哪天若看見一只雞坐在椅子上燙頭發,你會說瘋子!但想想,自己不也一樣,也坐在那裡燙頭發。各位今天回去若看見你先生將兒子剁一剁,煮一煮,吃下去,你會當場嚇死,你會說他瘋了;但是你一天到晚吃魚吃肉,不也是瘋子,那是你過去的老父老母呢!

  有一次我去馬來西亞,聽說有一只鳄魚咬死了一個孩子,全村發動要抓那只鳄魚,抓到之後,大家剖開它的肚子,扛在街上游行。你看,一只鳄魚吃死一個孩子,大家要殺死那麼多鳄魚;若人去吃雞,雞不能報仇;老虎吃人,我們說老虎凶殘,人吃老虎卻很正常,這就是顛倒的世間所做的顛倒行為。

  五、必須激發可以看破一切現象的智慧,一切都是夢,好像在沙漠中看見海市蜃樓一樣。看清楚一切現象才能明白一切事物沒有真實存在的本體,千萬不要有個期待:他與我的關系永恆不變,我坐這位子永遠不變,我的身體不變,這些期待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每次聽見有人說:「師父!某人生病了」,我都說:「正常!」哪有可能不這樣子,生、老、病、死很正常的。有錢一定有貧窮的一天,在一起也一定有分開的一天,你只是看見真相而已。

  六,什麼樣的對治能根除妄想執著呢?必須結合靜慮禅定。各位要常培養洞察事物的智慧,所謂「洞察」,好像爬進洞一樣,爬到最深處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哪一天你想出家了,先生說:「不行!」,「為什麼不行?」,「我愛你呀!」你要問:「你到底愛我什麼?眼睛?鼻子?既然愛我,要讓我快樂啊!」要一直跟他分析,到後來,可能他先出家了。就像釋迦牟尼佛問他爸爸:「父親,你愛我否?」,「我當然愛你」,釋迦佛說:「你既然愛我,怎麼無法讓我不老、不病、不死呢?」他父親講不出話來,當時的悉達多已經有這樣的智慧了。對他而言,做國王又如何?世間的感情欲望全是假的,而且是苦的根源。所以,要培養清明洞察的智慧,不光是讀書而已,有人很能讀書,但永遠看不清楚真相。各位,這房子假設價值兩千萬,現在送你,好不好?你覺得很好,很歡喜,兩千萬!兩千萬!有一天得了癌症也還在想:「我有一間房子,有一間兩千萬的房子。」只是一直放著養蚊子。有智慧的人懂得利用金錢作功德,不是執著什麼是我的。你若有個「我所」的想法,立刻被煩惱戰勝了。

  七、解脫之道包括三種層次的修行。第一、以德行作基礎,我們講德行就是戒律,不去傷害眾生,不說是非,這叫以德行作基礎。第二、以禅定作輔助,有了德行,心裡踏實,因為沒做壞事。母親正在生病,你沒去孝順父母,心就不安,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你去做,心怎麼安?所以,以德行、以戒律作基礎,以禅定作輔助,才能安住自心。

  八,激發智慧,徹底排除妄想。將佛法的實踐變成一種習慣。世間的美丑,男女的感情,母子的親情,這些都要分析清楚,尤其要排除妄想心所現出來的虛幻不實的境界,但大部分人都活在感受的世界中。

  九,靜思慈愛,消除瞋怒。多利用時間修習慈悲觀,真實的對一切眾生好,如果你經常這麼做,慢慢的瞋恨不見了,面相也變了。若先生對不起你,不要老想著:「等你下班回來,我要罵你什麼什麼⋯⋯」,結果人沒罵到,你已經罵了自己一天,那叫修習瞋恚。早上他出門時候,看你還是美美的,回家一看,奇怪!怎麼變丑了,他不知道你起了一天的瞋心,把自己變難看了。各位想想,只是對著水說好話,水的結晶自然變漂亮,對水說壞話,結晶就變壞了,何況你怨恨了一天,那還得了,身體有百分之七十的水份,你的面相怎麼會好看?所以要養成習慣,坐下來就修慈悲觀,面相一定不一樣。許多人的面相好像石頭一樣,面無表情,我們笑,他也不笑,他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這一點請各位多注意。

  十,靜思不淨可消除貪欲。有人貪戀自己的面貌姣好,身材不錯,要知道痛苦都是從這些地方來的。所以我很感恩師父要我修不淨觀。有一陣子我跑到泰北,去看骨頭,看不淨相,又照相加強印象,這有什麼好處呢?以後不會愛照鏡子,不會太關心自己,保持身體健康就不錯了,零件能用就好。女性喜歡整天照鏡子,這邊抹,那邊塗,習慣了。有一次我去看一位信徒,她得了癌症,到了醫院樓下,她女兒告訴我:「我母親請你稍等一下」,「不是叫我來嗎?」,「她要化妝一下」,「不是已經掉頭發了嗎?」,「她現在戴假發。」各位,得了癌症就快死了,還這麼執著身相。一進去看她,我也知道那是假發,結果一張臉畫得像鬼一樣,但無論如何就是要顧著形象,真沒辦法,人愛美的習氣竟然比死還要緊。

  十一,為了攝心,觀照實相,要多修數息法。數息法可以使自己身心輕安,但不只為了這個,是為了攝心,然後思惟真相。這三項要認真做——修慈悲觀、不淨觀、數息或念佛觀。發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唯一法門,你若想成佛,一定要發菩提心,要發菩提心,先要對治自己的缺點,貪愛、怨恨、散亂種種。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今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華嚴經》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梵網經》

◎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慈悲為根本。《大日經》

◎己身如得教,則教他不難,欲教他人,先須自教。《佛治身經》

 

心︱靈︱飨︱宴─生命的價值

  今天有一部份人發心要皈依三寶。這樣的發心,基本上已經認定佛法僧是生命真實的依止。如果不是依止三寶,而是依止其他,俗話叫「依靠」,免不了濃厚的執著,例如依靠我先生,我的錢,我的身體,乃至一份感情,殊不知這是痛苦的根源。佛說世間人有三種堅固的執著:一、執著我不會變;二、執著我是單獨存在的;三、執著有個永恆的我。但若經過審慎思惟,世間哪有永恆又單獨存在的事物?眾生因為不透徹此一道理,執著有我、我所,因此輪回不休。輪回不代表死後的輪回,而是眾生因「無明所縛,愛結所系」,生起貪、瞋、癡、我慢、懷疑、嫉妒等等煩惱,當下現起的六道境相。例如起貪心時,現起的是餓鬼;起瞋心時,現起的是地獄;愚癡心現起畜生;阿修羅的特色是嫉妒。再者,世俗人一旦享有尊榮,必定生起慢心,這代表天道的我慢。人道的特色呢?種種煩惱匯集,善惡交雜。簡單說,眾生依煩惱的不同而有六道輪回,所以佛要我們轉心,轉變我們的心念,因為萬法以「心」為本。

  為什麼要皈依佛?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他行於中道,止於中道,稱為「正」;依於中道之清淨、平等,稱為「正等」;依於中道之覺悟,稱為「正覺」;他所證悟之真理,與十方三世之諸佛等同,換句話說,他所證悟的法,不再有更超越的了,稱為「無上」。世尊成佛時同時具有三種能力——遍知,大力,大悲。佛為什麼遍知一切?因為他徹悟一切法的本質是空無自性的,因此具足大智慧而遍知一切,不但如此,他那種依於空性而生起的大悲心,清淨無染,平等無二,這是世俗心所難以企及的。

  曾經有位居士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師父,萬一他兒子被綁架,人家要求一千萬的贖金,又沒錢給怎麼辦?」我問他:「那你有多少?」,「我可能有五十萬!」,「那你用五十萬去買雞放生好了!」他又問:「師父,萬一雞放了,兒子也被殺了呢?」我說:「如果你有信心,有平等心,一只雞的生命跟你兒子的命是沒有差別的。五十萬元可使五千只雞的生命獲救,你以這樣的功德回向兒子,也回向那些歹徒。」當然我們不希望發生這種事情,如果多思考可以發現,我們從來沒有過真實的平等心,一般人寧可湊五百萬元救自己的兒子,也不願意拿五百元救五只雞。你看,我們國家要花多少錢才蓋一個漂亮的監獄,就為了這些造惡之人,但一般人不願意花五千元在自己家裡蓋個小房子,收容動物,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平等悲心,但釋迦牟尼佛有,十方三世諸佛皆有這種平等大悲的特質。

  想離開痛苦的輪回,各位也要想一想,在無量的輪回中,哪一位眾生沒有作過我們的父母,所以《梵網經》說,一切男子都作過我們的父親,一切女眾都作過我們的母親。你若殺眾生,吃眾生肉,等於殺父母、吃父母肉。我們今天找到離苦得樂的方法,皈依三寶,能夠究竟離苦得樂,但是過去的父母都還在輪回,我們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而皈依三寶,這叫發菩提心,因為發起利益眾生的菩提心,才可能體證空性。

  所以各位,不要把你太太看作垃圾,也不要將丈夫當作笨桶。修大乘佛法必須轉化想法,我丈夫一定是阿彌陀佛來的,我太太一定是哪一尊佛母來的。修菩提心的佛弟子必須如此,不然怎麼可能將凡夫當作佛呢?在密續的修行觀念中,再差勁的人都是佛,因為一切法唯心所現,你內心怎麼看,他就變什麼樣子。如果具備此一觀念,活在世間也將無怨無悔。唉呀!我先生是阿彌陀佛,太太是觀世音菩薩,大兒子是文殊菩薩,那個小的是大勢至菩薩,開除我的那個老板是地藏菩薩,他替我消業障啊!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磨練心性的絕佳時機,唯有如此,才能使心性超越,發起大心。

  中國佛教中有許多大德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例如各位都知道的玄奘大師,他發願到印度求法,經歷八十一種苦難,難得來到那爛陀大學。他想:生命如此難得,好不容易來到印度,經典這麼多,又要翻譯成中文,怎麼能睡覺?所以他怎麼辦?他點油燈,油燈故意弄歪歪的,讓油一直滴在身上,燙自己,使自己保持警覺。他精進不懈,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想,這麼好的經典再不譯成中文,中國人哪能得救?你看,一個中國人跑到印度,居然當起校長,還作了五年,他把一天當一輩子用啊!再看看當前,有些信眾我覺得很可惜,接觸佛法那麼久了,八關齋戒也受了,菩薩戒也受了,一忙起世間的事情,還是丈夫、孩子、妻子擺前面,佛法忘光光。表示他內心的執著完全沒有放下,學佛只是休閒活動而已。

  記得當初我想出家,家人反對,那時候師父正要建設慧日講堂,他告訴我,頭期款少了三千八百萬。我算一算,如果將我兩棟房子賣掉,正好夠這個數目,不過結婚當時已經跟太太說過:「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全部財產都用你的名字,我落得輕松自在。」這時候後悔了,我想房子若是我的該有多好!立即可以布施。一番思考之後,想了一個權巧方便的辦法——找我太太交換條件。我說:「這樣好不好,你把兩棟房子賣了,布施給師父,我答應你不要出家。」周旋了半天,最後還是沒拐到,我想算了,出家吧!不能滿足布施的心願,心裡一直不太舒服,兩間房子能作什麼?留這麼多錢干什麼?能幫助生命的苦嗎?

  經典中提到,末法時期的眾生不容易修行,我一路走來,從種種所見所聞中,自己也深有同感,從此更確定必須依靠念佛,眾生才能得救。各位,不必等到死後,只要看破放下,一心念佛,必定與阿彌陀佛相應,甚至感應。只是大家會想,我還年輕,還沒玩完,還有什麼什麼,一旦放不下,就有障礙。所以佛要我們思惟人身難得,生死無常,不要再對世間有任何執著了。

 

◎布施者,於六度中最易修習,是故先說。譬如世間諸所作事,若易作者先當作之。是故先說布施波羅蜜多。六度彼岸,布施為門;四攝之行,而為其首,猶如大地,一切萬物依之生長。以是義故,先說布施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诃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先行布施波羅蜜多。《發菩提心經論》

◎貪人多積聚,得不生厭足,無明顛倒心,常念侵損他,現在多怨憎,捨身墮惡道。是故有智者,應當念知足。《大薩遮尼揵子經》

 

上一篇:海濤法師:認識文殊菩薩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