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十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上一次跟大家學習了三十七道品,它是修學佛法的次第。又學習了四攝六度,菩薩所修之法門。這些是佛因地所修學的,成佛之後,在果地上就得到十力四無畏。今天跟大家來介紹十力四無畏,佛的果地上的德能,了解後能讓我們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生起無比的信心。同時也能對阿彌陀佛生起無比的信心,因為佛具足這十力四無畏,我們相信阿彌陀佛決定有力量來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的智慧德能是無限的,把它概括一下有十大類,就是十力。它是從佛的智慧當中顯現出這些力量,所以又稱為十智力。一、是處非處智力。佛能夠知道眾生的因緣果報,種善因得善報,叫“是處”。種了貪嗔癡的因,而想到天堂,想到極樂世界那是不可能的,與因果的法則相違背,是“非處”。佛對一切因果法則了了分明,就是“是處非處力”。二、業智力。佛對十方一切剎土的眾生,三世所有的善惡業,有漏的、無漏的,都能夠清清楚楚。三、定智力。有些眾生修世間的四禅八定,有些修學出世間的小乘定、大乘定以及出世間的上上禅定,佛對一切眾生所修禅定的方法都清清楚楚,而且知道其所得禅定是出世間禅定還是世間禅定。四、根智力。佛在果地對一切眾生的根機了了分明。若是修人天的根機,就對他講五戒十善;若是小乘,羅漢、緣覺的根機,就對他講四谛十二因緣;如是菩薩的根機,就講四攝六度;如果是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根機,就講信願念佛法門。佛具足根智力,能夠因機施教。五、欲智力。佛在果地對一切眾生的欲望了了分明,知道眾生到寺院學習佛法的目的。有些眾生到寺院學習佛法是為了求人天福報,升官發財,平平安安,有些是為了追求解脫的。求解脫的又有人喜歡參禅、喜歡念佛,佛對眾生的種種欲望與愛好了了分明,且能介紹不同的法門方便善巧接引眾生。六、界智力。界就是九法界,九法界眾生的特點各有不同,佛對一切眾生所處的每一界,以及每個眾生的根性都清清楚楚。七、至處智力。對於一切眾生修什麼法門,斷什麼煩惱,證什麼果位,佛也能夠了了分明。修五戒十善能得人天的果報,修四谛十二因緣能斷除見思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佛具足這樣的至處智力。八、宿命智力。佛在果地上成就,知道一切眾生的過去世,過去世在哪一道,是畜生道、餓鬼道還是天道。若前世在人道,父母親叫什麼名字,六親眷屬的情況,佛皆能夠知曉。阿羅漢知道過去世八萬大劫之內的事情,佛能夠知曉過去世無量劫的事情,了了分明。九、天眼智力。對一切眾生是哪一道來的,死後到哪一道去,去受苦還是享樂,佛都清清楚楚。阿羅漢也有天眼通,但只能看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事情,他的天眼通不夠究竟。佛的天眼通能夠看到十方無量剎土的事情。十、漏盡智力。漏就是煩惱,修行成佛要斷除三大煩惱,即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都要斷除這三大煩惱,佛即是徹底斷盡三大煩惱的聖人。羅漢雖然也有漏盡通,但他只斷除了見思煩惱,還有塵沙、無明煩惱未斷,所以阿羅漢的漏盡通是不圓滿不究竟的。不但阿羅漢,就是等覺菩薩,像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其漏盡通也不究竟,因為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煩惱沒有斷盡。只有佛才是真正斷盡一切煩惱、一切習氣,稱為“三覺圓萬德具”的大聖人。佛具足這十種智力,就有能力去救助一切眾生。所以大家不要擔心,過去的業不管造了多少,只要當下能夠發起信願心,將來必定蒙佛接引,因為佛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我們要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相信阿彌陀佛有能力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不但具有十種智力,而且具足四無畏:一、一切智無畏。佛於一切法中無所不知,這裡“一切智”無畏不是阿羅漢的一切智。我們知道斷除見思惑證得一切智,斷除塵沙惑證得道種智,斷除無明一切種智現前,佛的一切智就是究竟圓滿的一切種智。佛能夠回答眾生提出的一切問題,十方剎土的一切問題都難不倒佛,因為佛具足了一切種智。我們現在這些業障凡夫就怕別人問問題,一問三不知,非常不好意思。真正到了佛的境界,沒有任何問題難得倒他,所以有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佛斷盡了一切煩惱,斷除了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對兩種生死都無所畏懼。凡夫有分段生死,這一輩子做人,來世說不定就做畜生、餓鬼,對死亡充滿著恐懼。而菩薩有變異生死。佛是徹底斷盡了一切煩惱,遠離兩種生死,無所畏懼。三、說障道無畏。佛對修行路上遇到的一切障礙皆能知曉,並且對去除這些障礙的方法也了了分明。我們這些眾生沒有福報啊,得到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繼而能夠聞到佛法,對佛法生起信心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若能生逢佛世是更加不容易啊,要有大福報。對於我們現在末法眾生來講,還有一線希望,就是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今現在說法”,能夠親聆阿彌陀佛講法,這是多麼殊勝的事情啊。只要大家有信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聽佛講法,親值佛世。佛以一音說妙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四、說苦盡道無畏。佛知曉一切眾生的苦,且能宣說一切苦道的出離方法。六凡眾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阿羅漢有沉空滯寂之苦,執著與空;菩薩有塵沙、無明之苦;藏教佛與通教佛有無明未破之苦;別教佛只斷了十二品無明,也有無明煩惱未斷盡之苦。這些苦佛皆能了知,並之消除諸苦的對應方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這是盡苦之道,能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佛對這些盡苦之道能夠宣說故無所畏懼。如是“等”法,就是除了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十力無畏,還有無量的法門。我們發四弘誓願的時候有“煩惱無盡誓願斷”,有無量的煩惱也就有無量的法門來對治。西方極樂世界眾鳥,皆能宣說無量的法門來對治我們無盡的煩惱。釋迦牟尼佛一生講法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所講之法,西方極樂世界的眾鳥都能宣說,這些鳥其實就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三十七道品是修學佛法的次第,非常關鍵。現在修學佛法的人,特別修學念佛法門的人,根本就沒有按照三十七道品去修,對此不了解。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問佛依何安住,佛陀教導應依四念處安住,但我們現在對佛的這些遺教都忘記了。按照三十七道品修學決定不會走錯,它不但通小乘,而且通大乘教,統攝大小乘一切法。然而眾生根機有種種的不同,所以隨順眾生根機而作種種的開合,開合就是廣說跟略說。若廣說三十七道品,展開來講有無量的修學法門;若略說,歸納起來,佛法的修學次第就是戒定慧三學。每一個法門的名字與義理不同,皆能隨順眾生的好樂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西方極樂世界眾鳥演說如是等法,能令一切聽聞的眾生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裡“佛法僧”不是我們眼前所見的,到西方極樂世界聽鳥兒講法之後,就念起自己的皈依師父了,不是的。佛代表覺悟,法代表正見,僧代表清淨。聽鳥講法之後,能令我們念自性的覺悟,念自性的正見,念自性的清淨。自性的覺正淨就是教我們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就能伏滅我們的煩惱。伏滅,伏是將煩惱伏住,滅是將煩惱滅盡。好比一缸濁水,裡面充滿了泥漿,用淨化劑把雜質全部沉澱下來,就比喻伏住煩惱。但是這個煩惱還會起來的,若要斷除煩惱,就要把水中的沉澱物全部去除,比喻用般若智慧把煩惱徹底斷除,這是滅盡煩惱。在娑婆世界想把煩惱滅除,講心裡話,這個不容易,滅除了見思惑就證得阿羅漢果位啊。我們上次講了見惑跟思惑,首先把見惑斷盡都是非常不容易啊,我們只能用一句佛號將煩惱伏住,轉萬念為一念,就是執持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臨終之時跟著阿彌陀佛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聽經、聞法、經行、供養他方諸佛等等修行,到時候煩惱就能夠斷盡了。

【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禀。一心修證。故念僧。】

這段是說明在西方極樂世界聽鳥說法之後為什麼會念佛念法念僧。“灼見”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到。“慈”是慈悲,“威”是威德,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兩種方式。對那些根性柔和的人就用慈悲來攝受他,對剛強難化的眾生就用威德去折伏他。在娑婆世界剛強難化眾生很多,西方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為何佛還要用威德折伏眾生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其中有些是五逆十惡眾生帶業往生,就是在他即將墮入地獄道的時候有福德因緣聽聞到佛法,聽聞到信願念佛法門,能夠發願念佛,念了不到十聲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人往生以後還有習氣,佛就用威德來折伏他。“慈”就像母親對子女的慈愛,“威”就像父親教化子女般威嚴,極樂世界眾生親自見聞阿彌陀種種慈威教化,體會到阿彌陀佛的用心良苦,於是生起感恩之心,生起念佛之心,通過念佛之心來啟發自性的覺悟,故念佛。聽聞極樂眾鳥為之說法,法味入心,深受法益,法喜充滿,如飲甘露,法味充足,越聽越要聽,因為這些法能對治他的煩惱、習氣,能夠斷惑,通過聽法,能夠啟迪他自性的正知正見,故念法。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相聚一處,共同聽聞阿彌陀佛講經,眾鳥說法,一心修持,更無雜念,根據個人功夫深淺所證得的果位不盡相同,能夠讓自性清淨顯現出來,故念僧。

【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谛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這裡是簡別西方極樂世界的能念與所念,以及三寶不同之相。能念的就是空假中三觀。能念之心本體即空,覓之了不可得,此是空觀。能念之心圓照一切法,了知一切法形成之所以然,是假觀。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寂不二,照寂一如,即是中道。以能觀的空假中三觀之心,觀所念之三寶,自然與三寶相應。

所念之三寶有別相三寶、一體三寶,及在藏通別圓四教三寶也有所不同,三谛權實亦有所不同。別相三寶,是在相上有差別。佛寶就是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法身就像天上的月亮,報身就是月亮所發的光,應化身就是水中的影子,這是三身之間的關系。法身佛就是毗盧遮那佛,報身佛是盧捨那佛,像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屬於化身佛。法寶就是教理行果,教即是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理就是每一部經當中所诠之理不同,行是按照佛在經典中所講的道理去付之於行動的方法,然後依此方法修學而證得果位,即教理行果。僧寶就是三乘賢位,包括小乘聲聞、中乘的緣覺、大乘的菩薩。佛教講“聖賢”,聖人指斷盡煩惱之人,像阿羅漢斷除了見思煩惱,就可以稱為聖人,緣覺、菩薩也可以稱為聖人,佛是究竟圓滿的聖人。已經去惡向善,但是沒有斷盡煩惱的,就稱為賢人。

一體三寶又名同體三寶,是我們自性本來具有的。佛代表覺悟,法代表正見,僧代表清淨,自性當中就具有這三寶。我們皈依的時候,是通過皈依事相的三寶,住持三寶,來啟迪我們自性的三寶,把自性的覺正淨顯現出來。何謂住持三寶?佛滅度後,我們塑造的佛像代表了佛寶;釋迦牟尼佛所闡述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是法寶;剃除須發、著染色衣,這些出家僧人,比丘比丘尼是僧寶。這些三寶是表法的意思,我們看到了佛像,自己要覺悟;看到了經書,自己要具足正見;看到了僧人,只要他穿著僧人的衣服,馬上就想到我要清淨。不要看到僧人以後去找僧人的麻煩、毛病,那就不對了,不但沒有功德而且增加罪過。所以我們皈依是通過皈依事相的三寶來啟迪理性上的三寶。現在有些人說不要去找出家人皈依了,自己在家裡面皈依,這種想法就是不對的,叫執理廢事。像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有人說自性就是彌陀,當下即是淨土,我為什麼還要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但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可求,那你怎麼生起念佛求生之心呢?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不能執理廢事,一定要按照儀規如理如法地舉行三皈依儀式。

按照天台宗的教理,三寶在藏通別圓四教當中也有所不同。藏教佛斷除見思惑,證得偏真涅槃,是不圓滿不究竟的。通教佛寶斷除了見思煩惱,侵斷習氣,證真谛涅槃。別教佛寶不僅斷除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還斷除了十二品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有四十二品,別教的佛斷除十二品無明煩惱尚不究竟。圓教佛寶徹底斷盡了見思、塵沙以及四十二品無明煩惱,永遠遠離了分段生死跟變異生死,證得了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就是圓教佛。藏教法寶是生滅四谛,生滅十二因緣,修學事相六度。通教法寶修無生四谛,不生滅十二因緣,空性六度。別教法寶修學無量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不思議六度。圓教法寶修學無作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稱性六度。藏教僧寶修學析空觀,斷見思煩惱。通教僧寶修學體空觀,對一切色法體察無有自性,能夠斷除見思煩惱。別教僧寶修學次第三觀,斷十二品無明煩惱。圓教僧寶修學一心三觀,斷除十二品乃至四十一品無明煩惱。還有三谛權實之不同,藏通二教屬於真谛三寶,別教為次第三寶,圓教是一心三谛三寶。前三教屬於權,圓教屬於實。

壬二、徵釋略顯

『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這段經文是回答大家疑問的。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有國無惡道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接著又發一願,不但國無惡道而且不聞惡名,“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那我們在經中看到“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這些鳥不是惡道之名不是惡道眾生嗎?是不是與阿彌陀佛所發之願相違背了?經文又告訴我們“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些鳥是阿彌陀佛為了教化眾生,欲令法音宣流,以種種神通力量變化所作。

【徵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诠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我們這個世界的鳥是屬於畜生道的,它為什麼會得畜生道的果報?就是因為前世愚癡,是罪報所生。極樂世界眾生沒有愚癡,這些鳥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那為什麼還有這些惡名呢?這裡通過問答的形式來破除我們的疑惑。極樂世界沒有惡業,這些鳥也就不是惡報,皆是善報感化所生。感化的五陰之身不是惡報之身,其名也不是惡道之名,而皆是善名,白鶴孔雀鹦鹉這些假名,皆是诠顯如來之究竟功德。

【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這裡通過問答的形式來顯示利益。佛講法皆具足四悉檀義:一、世界悉檀,歡喜益。娑婆世界眾生就是喜歡鳥類的眾生,看到鳥兒就歡喜,我們有很多詞語與鳥有關,小鳥依人、鳥語花香等等。所以阿彌陀佛針對我們這些眾生的根性,在西方極樂世界變化種種奇特之鳥,像此地稀有的白鶴、孔雀、鹦鹉、妙音、共命之鳥,還有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的種種奇妙雜色之鳥,讓喜歡鳥的眾生能夠聽聞西方極樂世界生起歡喜心,對西方極樂世界生起信心。二、為人悉檀,生善益。這些鳥不僅能夠發聲,而且聲音非常之妙,宣說三十七道品,並且所說之法能夠隨順眾生根機,小乘根機的人能夠聽到小乘的法,大乘根機的人就能聽到四攝六度法,讓眾生得到利益。還有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覺得鳥能說法非常奇特,我作為人怎麼能不如鳥呢,於是就更加勇猛精進去修學,這樣也能夠生善益。三、對治悉檀,滅惡益。我們在娑婆世界,往往作為人類要主宰整個自然界,覺得畜生道的眾生就是我們桌子上的一盤菜,對畜生道的眾生起下劣想。到了極樂世界,看到眾鳥都能講經說法,這時我們就生起慚愧心,不要對這些鳥起下劣想,瞧不起畜生道的眾生,就能斷除我們的分別心、輕慢心,能夠滅除惡的知見。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眾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極樂世界一切萬事萬物皆是法身隨緣幻化之妙用,體會到法身平等,人與鳥是平等的,眾生跟佛是平等的,一切萬法皆是平等,能夠悟入甚深究竟之義理,契入中道實相,得第一義悉檀,令得入理益。鳥音說法具足這四悉檀之義。

【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這裡標顯法界,直指萬法唯心之宗旨。西方極樂世界的微風,吹到人身上是觸塵,行樹羅網是色香味三塵,鳥語風聲屬於聲塵,色聲香味觸前五塵屬於實法,五塵投射的影子是法塵,為假法。這六塵是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極樂世界眾生就是正報,不管正報與依報,實法與假法,每一法皆是具足如來的三身四德。佛已經徹底證得了諸法實相之理,就能理具事照,隨緣大用,建造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隨拈一法,都具足了阿彌陀佛的三身四德(四德即常樂我淨),西方極樂世界的每一法都是阿彌陀佛的法身變化所現。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上一篇: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十九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