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孝法師:關於禅修竅訣和金剛誦的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關於禅修竅訣和金剛誦的開示
 
如孝法師
2012年4月17日晚
於白馬招覺院為六位比丘尼師父的開示
 
        貪欲是很難調伏的,世人有生死都是由貪欲來的,它是一個俱生的我執,非常的細微,很難調伏。雖然難調伏,我們現在不和它硬干。當然,對於持戒的人來說,先樹立起一個正念的城牆,出家眾就比較容易,好修,貪、嗔、癡的根雖然沒辦法去掉,但是現行基本上不會超越,那這樣就好,這樣你就有一個用功的基礎,有一個戒嘛!
 
        怎麼樣突破它呢?突破它還是要在生命的原始層面去突破,即所謂的地、水、火、風、空、識,這是下手處。我們禅宗用功是在識上用功,參這個念頭就是識大。但是在密乘不用這個,因為這個識大很飄渺,而且力量還比較猛,有時候粗,有時候細,不好用功。密乘主要的一個立宗呀,就是說方法。“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至究竟”,所以它是有一定的方法,就方便能夠到達究竟,它是這麼樣來理解這個問題。
 
        在這方便當中,六大當中哪一個好用呢?去掉地大、水大、火大,就剩下風大、空大和識大。識大是禅宗下手處,我們不用,因為那個規律性不強,深一腳淺一腳,像直升飛機。那只剩下空大和風大了。空大難以體會,不可捉摸,還是要省略,實際上最後就剩下風大了。
 
        風大在原始佛教中經常用,實際上它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呼吸。你看看我們生命的結構,每一個煩惱出現的時候,它都和風大有關,風大是它的動力。你看我們情緒一來的時候,呼吸首先變化,所以說呼吸就叫風大,這裡就是下手處。所以原始佛教就是數息觀。這個呼吸有了心,基本上就會正念現前,就會把所有的煩惱暫時地鎮服,雖然沒有把它的根分解掉,沒有用證到的空性的智慧把這種我執斷掉,但是可以暫時地有效地掌握它、控制它,所以這是風大。所以你的心就是你的識和你的風兩個融合於一起,意守人中的時候就是這兩個融合在一起。
 
        我們意守人中,心和風合到一塊。那平常的散亂是什麼——心,平時我們的五大、六識,這些都是互相障礙,心想往這邊去,地大、火大想往那邊去。因為物質的層面速度慢,心的速度快,心的速度大概相當於物質的速度的5-6倍。所以你看我們心念很快,心一動,心所生的色法就在合成種種東西。你的嗔恨開始只是一個心念,但是嗔恨是一個心法,它會讓色法按照這個嗔恨的密碼程序進行組合,物質的程序接到這個指令組合以後,它再反過來讓我們做這種習性的判別,產生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然後說話,一系列行為就出現了。聲音本身就是物質的一個展現,是心被放大了很多倍以後的一個展現。這個時候,你知道這個心就是風,這就是禅修的方法。
 
        怎麼樣知道你的心就是你的風呢?你要放松。當你放松的時候,其他的幾大它們就處於冬眠的狀態,不能干擾你的心事。這時候我們的身、心、五蘊、十八界都暫時的休眠,這時候心和風合作的很好,它們是生命的核心層面。當你越放松,風進入你身體的程度就越深。所以說上座的時候,你一定要把身體的坐姿調整好,如果你坐姿調整不好,它就沒辦法入,不但你修禅得不到受用,還會得禅病。所以不在於坐的時間長短,你坐的時候一定要放松、專注,一定要如法地去坐,還要生起勝解和願力,如《百法明門論》當中講的,你要有一種熱心,你要有一種願力,為了解脫要發願,要修好這一坐法。你的心就會提起來,提得不松不緊,剛好能夠把這個心力用起來,這時候你的風大它也就變得特別的穩定而有力量,你就具備了第一個修法的禅坐的基礎。但是你的心同時又是放松的,這個放松是通過一些方便去調整的。
 
        我們要慢慢地用鼻子呼出三口氣,會得到調柔,這時候你會發現氣沉丹田,你以後慢慢地去感覺,身心非常的柔,但是非常的有力量,心變得很敏銳,好像你的心和你的風和你的整個身體就融為一體,這樣的時候氣沉丹田,以一種正面的心態——智慧的、無我的、對諸法了解的、知道諸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時候內心的這種理念是非常的清晰,這代表了你內在的氣脈、你的每一個地、水、火、風的粒子都在受到這種心力磁場的波動,它們就在轉化。所以當你這個時候以這種心態去念的時候,這個聲音是從丹田發出來的,雖然很低沉但是有穿透力,就好像穿透了內在的煩惱,穿透了外在的宇宙一樣,你和生命外在的一切清淨對接,這就是諸佛的法身。如果我們不知道諸佛的法身遍一切處,那我們就沒辦法修行,我們會落入外道的見地。你會對這種感受生起歡喜,你可能還會崇拜,以為是什麼樣,那你這是錯誤的判斷,來源於正見的不足。
 
        所以說,你能夠把心這樣調整的時候,它本身就是為正見所攝持,為善法所攝持,這就是說,如諸佛的法身一樣不動相應,這就叫瑜伽念誦。這個瑜伽念誦,它是現量地讓你覺察,讓你在你的內心真實的當下生起來對諸法的一種體認、一種近距離的感受,但這種感受還是粗的,你再用正見把它剝離。那就是什麼呢?你這樣子念誦,你生起任何的覺受,你都知道它是無常、無常、無常!我們這時候無常的作意是正念的,非情緒化的,它代表了你的內心對生命的最正確的理解,諸佛所說法的真氣呀無常等等,代表的是什麼呢?你的心不會被境帶走,雖然生起來的境是正念,但是你不會被它帶走。所以當你把這種內心的光明不斷地在時間當中延伸的時候,止觀的作用就發揮了。這時候止觀就會把你的這種覺性、對生命正面的覺受就會延長,它反過來會讓你在諸法的這種體驗上更加地清晰。所以你通過金剛念誦,你會震開氣脈,感覺到渾身通透,但是在這種渾身通透當中,你不可以對這種境生分別,心還是放松,還是專注地念誦,它讓你拉長、拉長,就好像金屬很僵硬,但是你把它做成金屬的線條以後它就變得很柔軟,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心拉長,這就叫用功,這就叫方法、方便。
 
        修行一定是無數次的重復,你一定要具備出離的決心,而且更要有一個長遠心和平常心。對於你修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任何一個正見去把它剝離,在沒有達到最後一個對於諸法不可動搖的體證之前,你不可以有任何的情緒。當任何的情緒在你下座的時候生起來的時候,你就要體查到它無常、無常、無常!當我們超越情緒的時候,我們的這個功夫就會達成,不會被擾亂,這個十年已經是最快的了。但是對我們人生來說,對我們修行人來說,我們很有福報,我們現在有十年的機會,所以計劃一定要長遠,不可以自己跟自己打閒岔,用功就是這樣子。這個業障它是很不可思議的,不要因為自己有一點點的體驗就高興,沾沾自喜。業力就是通過念頭來展現的,你就知道我們所得的就會失去,我們的正見被煩惱、我執有所污染,所以要警惕。似是而非的不是正覺,正念不及就是過患,過猶不及。所以這就像一個母親呵護小孩一樣,你要非常仔細地去照顧你的道業,照顧你對修行的體驗。這個小孩沒長大成人之前,你一定要時時刻刻地關注他,否則他就會夭折。就是要有這種決心和這種信心,你的這種堅持總有一天會得到豐盛的回報。
 
        所以沒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做,生命就是拿來修行的,特別是對修行人來說,沒有正知見、沒有慚愧心就很難。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去培養這些善品,不要怕難,這個難就是讓你在積累某一種經驗;不要氣餒,有一點點的挫折就不能從自己的感受中出來,實際上那只是一個感受,你要歡喜,你生起這些感受的時候你一定要歡喜,因為你在積累某種經驗,一種歡喜心。所以在適當的時候你要讓自己歡喜,現法樂住,平平常常的心,平平常常地做事。有時候用功你覺得不好用,不要著急,做做飯呀,打掃打掃衛生呀,培福呀,忏悔呀,就是修這些的時候到了,所以一定要有輔助的。把你的生活就當作修行,穩穩當當的,這樣子修行就不會出事,不會發生多大的問題。有的人過於精進,或者道心特別的切,特立獨行的,不和人合群,這些都是性格方面的業力,這絕非福報,這只是障礙。
 
        修行人千萬不能偏激,偏激絕非佛陀所教導的悟道,不要片面地用概念去理解佛法,要尊重它,要用自己的生命和它細細地對接。這麼粗的一個胳膊和手指頭一樣的腿怎麼去對接,你這個手術怎麼做?所以佛陀的法不能夠拿自己的意識去理解,那是很危險的,要經過無數次的錘煉,你才會知道佛陀說的這句話是說的哪一個境界,他是在說你修行上的竅訣呢,還是在說你的知見呢,還是在說你的運用呢?一定要分清楚佛陀這句話的用意。佛陀的說法當然有诠有釋,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下結論,你要從自己的生活修行當中慢慢地把它體驗出來。就好像什麼呢?我們用一把尺子量這段距離,每量一次的結果都不一樣,量無數次都有誤差。這個東西本身就是這樣,你為什麼會有誤差?實際上我們對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次的理解都不一樣,那如果是這樣子,那都不接近真實值,那你現在認為就是這樣,那是不是已經有些盲目了?任何事情都是有些彈性的,特別是在實踐上,你對自己所了解的東西,一定要持一個慎重的態度。所以這個當然也就破了你的我慢。
 
            一切的煩惱都經不住細化,一切自己性格上的盲點也經不住細化,每個人的性格這就是修行中的障礙。所以一定要尊重旁邊同行的善知識,這就是你最大的一個資糧,無論是傷害你的,或者是成就你的,傷害你的它也在教你某一種東西。所以你的平常心、平等心慢慢地就會生起來,這都是非常重要的資糧。如果你拿不到這些資糧,你對這個法就永遠只能望洋興歎;你拿到這些資糧,就可以自己做一個船,度過這個生死的彼岸。所以平等心、感恩心,這些是非常非常地重要的。
 
        無論我們修行當中,遇到任何的生命的威脅,乃至於別人的不理解,你都要默然。這是很正常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說明你沒有真實地修行,所以不要求順緣,要多求違緣。
 
        (比丘尼:師父,就是說這個修法在坐上修,還必須得在生活中應用,才能夠成為一體的?)
 
        生活不管復雜不復雜,畢竟都是在人的團體當中,你不能夠應用的話,那你肯定會執著方法,執著那個清淨嘛,而失去了錘煉它的一個機會。坐上修來的都是毛糙的,念頭從那個裡面出來你都忘了,那你說怎麼辦?最起碼在生活當中不能讓它漏掉,要護念它,一張一弛。
 
        (比丘尼:坐上的修行,它的功用就是表現在坐下嗎?)
 
        但是問題是什麼呢?你下坐有下坐的正念護持它,有時候你坐上用功用得好,下坐以後或者特別地敏感、或者特別地煩惱。因為什麼呢?氣脈入到智慧脈裡面以後,智慧脈會主動地排斥外面的場。所以你可能坐上用功,越用功坐下脾氣越大,這都是修行的一個正常的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用下坐的正念來護持它,要覺察,就是要用生活中粗的理念去打理,不要用坐上的理念去打理,那個打理不了。
 
        (比丘尼:師父,您剛才講的金剛念誦的時候就是現量地去感受,念的時候數量是不是一定要很多?)
 
        這個不著急,原則就是專注呼吸,放松,正確的坐姿,氣沉丹田,自然地讓它出來,這就叫金剛誦。那你說,金剛誦可能人人都不一樣,為什麼我念的和你念的不一樣,這說明我們的心還沒放松,但同時也說明我們還有一個實踐的過程。所以這個不要著急,就是放松,多誦幾遍經驗多了自然地就出來。它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如果你的心沒有放松,那你就沒有辦法金剛誦。所以你就通過自己對自己聲音的觀察,就會知道自己現在的心是不是緊的。心是緊的還是松的,實際上人不知道的,所以人才會自然地緊張起來而不覺知。
 
        (比丘尼:金剛誦和禅宗的參話頭?)
 
        很多人喜歡參禅的原因,是意識。我們現實生活中用的都是意識,所以你會覺得這個功很好用,“念佛是誰”這不就跟平常說話一樣。所以有的人是在唠嗑,他不知道他根本就沒用上功。參禅的那個功夫很微細,你根本都不知道是不是用上功。參禅大概也經歷過幾個階段,一個就是念話頭的階段,這個心一定要捨,先把這個話頭念好,能夠起疑情那是後來的事情,你千萬不要覺得一開始我就能夠起疑情,你的定力都不足。那些禅師,真正用上功的,一個話頭還沒起來,“念——佛——是——誰”,天亮了,四個字沒念完呢,天亮了。念話頭都念到這種境界,何況參呢?參呢,就可能一個“念”字都沒用上,一輩子就過去了。所以你要真正地知道參話頭是在參什麼?現在禅宗的大德太少了,沒人提攜,從這個角度來說,真的是要仔細思維,自己對法門的信心是從哪裡建立的。這個不能靠碰,那你完全是盲目的,一定要從自己的根性當中去發現。真正的禅宗人,比如六祖大師,他是“由慧而定”,他就用“應無所住”這一句話,夠用一輩子。怎麼夠用一輩子?他這個“應無所住”是拿來用的,能夠在每一個念頭的當下,把他的念頭都給它封緊。如果你光是提起這個話頭,你等於是把賊關在家裡,你自己拿個大棒子站在門口不開門,你覺得沒有賊。而他那個不是的,他那個是躲在門背後,讓賊往外走,從背後攻擊賊。他用得好,他會用,這是差別。“應無所住”這句話,中國人的思想當中都特別地會用這句話,都是剎那的。
 
        當然禅宗的法本來也好用,但你就是“慧照現前”,它叫“一念無生”。一念無生是什麼境界?一念無生實際上一切都在你的心裡顯現,但是你的心能守住本心,心也能和境相剝離,這就叫一念無生。就好像很多客人從你的身邊走,你從來都不會拿正眼去看他,更不會拿你的眼光跟著他的脊背往前走。這就是有覺有照,有心有境,這就是通過見分相分,達到了自證分的一種安住。
 
        (比丘尼:呼吸必須守在人中嗎?不能再矮點嗎?)
 
        呼吸守在人中,這當中有竅門。鼻孔裡面到嘴唇上面這是個三角區,這個區域通腦神經,通中樞神經。所以心在這裡的時候,心馬上會變得非常的安穩,會從狂躁的情緒當中會獲得一個轉身的機會,這個轉身的機會也等於你修無量劫了。
 
        (比丘尼:意守人中,守得比較高,那不會上火嗎?)
 
        那你一定是沒用對。你要了解意守人中,心放在這裡,心不動。心不動,心放在這裡,你怎麼知道心在這裡呢?呼吸通過它你知道。為什麼只是這個區域呢?過了嘴唇你就不管它了,所以說只是這個區域。它只在這,它看著它的呼吸,就像一個旁觀者看,不會用心地去看,就好像我們用眼角的余光去看,心不要太緊。你的心是漂浮不定的,心在感受、感覺,感覺就是通過這裡的摩擦,你才知道。它非常地輕微,根本不會上火。這時候你會體驗到什麼呢?心會打妄想。心打妄想怎麼辦呢?那你就回來嗎,回到人中,心浮氣躁的那個東西馬上就脫離了。這裡是一個港灣,全身唯一的一個地方,所以佛陀數數教導我們要數息。
 
        在走路的時候,你往前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什麼?走路的時候心特別散,心很不容易收攝。那你往前看的時候,特別往腳下看,你要明白,這是地大和水大在起作用。地大和水大是非常頑固的,你看水往低處流嘛,所以它兩個是很難被化掉的,很難產生空性的覺受。但它培養定力,你的心念又入得太深,修時間長以後,昏沉很容易產生,心不清明。因為不平衡,昏沉才會增加。
 
        你按密法的這個理,你們去覺察自己的境界,很容易推。地、水、火、風、空,這幾個一定要平衡,空大可以捨掉,就是地、水、火、風的關系。地、水、火、風彼此互相限制,哪一個稍微出頭一點,就有現行。地大稍微出頭一點,馬上是愚癡;水大稍微出頭一點,馬上是貪欲;火大稍微出頭一點,馬上是嗔恨。這些煩惱一旦現前,你的心念就化不掉了,所以一定是在它沒有現前之前,你的心要站在中間。心站在中間的時候,你把地、水、火、風它們四個都能看見,它們四個就像個小偷,你看著小偷的時候,小偷就沒有機會偷你。所以心要站在中間,不偏向哪一個,煩惱現行就會被制止。
 
        (比丘尼:如何解“應無所住”後面的“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不是拿來說的,是拿來體驗的。你說我“心無所住”,你就得到一個住在這個“心無所住”的這個上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那個心是個什麼心?那個心一定是住在那裡的。《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心是空性、智慧、光明的心,你沒有體驗過這個,那你怎麼住它?實際上這個在哪裡呢?就在人中。意守人中的時候,一念光明,四個力量雖然都有,但是都消失了,互相抵消了,這就叫做應無所住。你會體驗到“定慧一如”的心,你在它上面安住,這就叫口訣,千萬不能可以拿理解去套,那就完了。你在你的身當中都不能體驗光明自性、這種柔軟,雖然我們可能也難以避免這個嫌疑——是意識心,但是你在這個安住的時候,這個意識心就純粹了,“識”就轉化成“智”了。就好像一個刀把,你有了這個刀把,就把全身、整個身心都控制了,你自然能夠轉換它,用你的智慧、用你的專注,去轉換它了。這些話非常重要,正邪之別。但是這些話也不能拿理解去說,一定要你有了這個體驗說這個話才有用。
 
        回過頭來說,下手處在哪裡?下手處:意守人中。
 
        沒有止就沒有觀,沒有定就沒有慧。所以在理論上,由慧而定,但是從事相上,你一定是由定而慧——漸修。你想想,在千年之前的人都是這樣漸修的,你看禅宗分為五家,為什麼分成五家?就是在實踐上、在事相上慢慢地因漸修而產生差異,為了保證每一個漸修的方法,所以才分成五家。千年之前人的根基都是這樣的,甚至在六祖大師出現之後,也就兩三代的人知道這個“由慧而定”是怎麼慧。我們千年之後的人,如果心氣太高,不能夠漸修的話,又沒有人指導的話,一輩子瞎耽誤工夫,只會成為狂慧,完全是意識上的慧,不要說生死來的時候,就是一點點煩惱來的時候,都轉不了,和人說的都是紙上談兵。所以功夫是真的,容不得一點點的意識,“識”不能轉化為“智”,誰都沒辦法。“識、智”是一家,但你轉的是什麼,不轉是什麼,這不是說捉迷藏,我理解了它就轉了。那你不想捉迷藏,就得老老實實地用功,這是非常重要的。
 
——結束——
 

上一篇:如孝法師:三乘並護 顯密圓融——初談三乘教法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