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永本法師:天台小止觀 二十五方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二十五方便
 
天台宗是以「一心三觀」作為修持止觀的最高行法。止觀的修持,具體的實踐方法,含四種三昧、十乘觀法與十境。而修止觀應有的身心條件,就是修行的前二十五方便。
二十五方便中的「呵五欲、棄五蓋、行五法」的三個項目,是出自於《大智度論》;「具五緣」是在《禅秘要法經》、《禅要經》、《坐禅三昧經》、《遺教經》及《成實論》等內容基礎上所構成的。而「調五事」,是天台慧思大師,對當時禅師的行法,所歸納出來的要點。到了智顗大師,就將「二十五方便」作為天台教學體系的一環,無形中也構成智顗大師對「二十五方便」實踐的宗教意圖。
 
「二十五方便」中,「具五緣」是修止觀的基本條件。要能正修止觀,除五緣外,身心必須作一個良善的調整;即是要除惡、生善。「除惡」指外在的五欲要擯除,使內心起煩惱的五蓋,更要丟棄。生善指:讓身心能得到適當的調節的「調五事」,以及讓行者精進不懈的「行五法」。具足這五五方便,才能有資糧,克期深入禅定。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項「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餐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這五項是修止觀的人,外在的因緣上,所需要的根本條件。持戒不清淨,不易入定;缺乏衣食,不能安頓身心;不能處於安靜的地方、不能放下雜務外緣,是無法收攝心念;沒有善知識指導,又如何辨識定境的邪偽?所以,「具五緣」是修止觀受法的條件。
諸欲望中最能誘惑人心的,就是色、聲、香、味、觸的「五欲」,初學坐禅,要修攝身心,必須離棄這五種對物欲的貪求。貪欲、瞋恚、惛沉、掉悔、疑等「五蓋」,它是染污心性的,對修習止觀障礙極大,所以也必須去除。「呵五欲」主要是去除修觀時,前五識所產生的障礙;而「棄五蓋」是使第六識心不起諸多煩惱。
 
修禅要入定,身體必須要四大調節,心念能夠專注一處,呼吸的息相,能達到調和,使身、心、息三事和合,方能達成;此即「調五事」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必須積極的讓自己的心念,持續安住在正念上,讓心中生起修道的善法欲、精進心,即「行五法」。
 
上述二十五方便,是實踐任何禅定的方便法,也是初學行人,不可缺少的修持觀法,若能如實修持,必然能依此方便,趨入清淨的解脫境界中。{4}            
            2004.04.07
 

上一篇:永本法師:天台小止觀 止觀的關系與重要性
下一篇:永本法師:天台小止觀 持戒與禅定的關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