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心法師:見性就是成佛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見性就是成佛嗎?

    首先我們要清楚,“見性”是禅宗的說法,經教之中一般不這麼說的。我現在把“見性”分為“性”和“見”兩方面來說。我們知道,見性所說的“性”指的就是佛性,它是佛與眾生共有的本體覺性,是眾生可以成佛的重要依據。一切佛法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
    見性所說的“見”指的是發現、明了的意思。是通過聞思定慧的方法,可以觀照到自己的佛性,這就是見性了。所以古語有“了了見自性”的說法。可見,見性是發現自性的功夫。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一旦見性,就已經成佛了,與釋迦彌陀無二無別了呢?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困擾修學的問題,也是區別禅者與狂禅的分水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是圓教的觀點。也就是說,學佛不能僅僅停留在見性上,還應該依性起修。將佛性的妙用全部體現在實踐修為中,這就是“全性起修”。所有的身口意法,舉心動念,都攝入佛性大海,這就是“全修在性”。見性之後,還要修性,還要證性。
    見性只是見道位。依性起修,才是修道位,其中需要經過四十二位菩提道次第,都屬於修道位。修道圓滿了,才能稱為覺行圓滿、淨法滿足,這才是證道位,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佛了。
    按照菩薩道的修行次第,別教初地位的菩薩以及圓教初住位的菩薩,是真正的“見道位”,可以八相成道、百界作佛。他們是可以現佛身說法的,也就是“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菩薩可以現佛身,說佛語,行佛事。
在此之前,都不可以現佛身、說佛語,否則就是“大妄語”。殺、盜、淫、妄是四根本戒。未見言見,未證言證,就是大妄語。
    也就是說,在佛法中,除了佛陀本人以外,是不是還允許其他人現佛身、說佛語、行佛事呢?答案是可以的,那就是證到別初地或是圓初住菩薩果位的人可以用佛的口氣說法,因為他們是可以“現身百界作佛”,可以“八相成道”的。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那麼按照教下修行位次的規定,我們可以理解為真正可以稱得上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成就者,也應該就是證到了別地圓住境界的菩薩果的。他們是可以代佛說法的,可以在一百個四天下世界中“作佛”的。
當然了,盡管這些別地圓住的菩薩已經可以現身百界作佛了,但離圓滿究竟的妙覺佛果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初地不知二地事,二地不知三地事”,這裡說的就是這個階段的境界。
    所以說,“性”是不變的,因果和境界是隨緣的。不變的“性”隨緣就會成為各種法界因果。在佛法界之而言,自性顯現為佛性;在人法界,自性顯現為人性;人畜生法界,自性顯現為畜生性。見性也好,修性也好,證性也好,抓住了“自性”,也就是抓住了修行的根本。
    這就象看電視,不同的頻道演的是不同的節目,電視機卻只有一個。電視不變,但不能說明大家看的都是一個頻道,得到的是一種受用。人在看恐怖片,有人在看喜劇片,心情和受用都是不一樣的。眾生性與佛性都出自同一個“自性”,但是全性起修的時候,全部顯現為各種不同的境界了。因此,見性起修更為重要,成佛必須建立在事修上,建立在改變因果軌跡上。理上成佛,不修也是佛。事上成佛,才是究竟成就。
    四十一位菩薩果位,在佛法位次中稱為“分真位”,既然是分真,必然與佛的“一真”是有區別的。菩薩與佛的果報差別,對我們而言應該是非常遙遠的事情,我們總希望自己馬上就和佛一樣,來個超佛越祖,來個十地頓超。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好好體會了這句話,就不會犯上述的錯誤了。打個比喻:總統和乞丐,都是人,都有人權,都有人的尊嚴。但是,千萬記住,總統不是乞丐,乞丐也不是總統。誰在現實中搞混了,誰就會吃苦頭。世間法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出世法?
    乞丐雖然有人權,但乞丐卻不能要求有專機、專列,不能要求出行一級保衛,不能要求很多很多,這就是“自作自受”事修非常重要,只有事修,才能改變因果的軌跡,事修就象長征一樣,是一次戰略上的徹底改變,理悟的作用,只是為了弄明白長征的意義,明白了意義,不去做,什麼也改變不了。同樣,見性不修性,也是什麼也改變不了的,當然,真正見性的,是不可能不修的。那些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的人,其實也是不可能見性的,只是拿人家的話來當自己的口頭禅而已。
    新學,你能做的只有:一、多讀經教,廣集資糧;二、隨緣安分,盡心人事;三、歸心淨土,帶業往生。這就夠了。末世學佛,不可求開悟,不可求神通,不可求了生死,不可求度眾生。心有此念,心魔便生。因為末世人障重,只能求臨終往生。如果不到臨終時,佛來迎也不去。這樣就不會被魔所擾了。

 

上一篇:妙心法師:多聞與實修缺一不可
下一篇:蔡禮旭老師:力行孝悌仁義喚醒心中的本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