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心靈的故鄉
昨日,正值東方山弘化禅寺水陸法會,北京東方華太建設監理武漢有限公司員工到弘化禅寺參觀訪問,贊歎了法會的盛況,在參觀了寺廟之後,我為其做了簡短的開示。
佛教的音樂很慈悲很平和,也是有張力的
行也禅,坐也禅,語默動靜體安然。如果我們能去提煉生活和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那就是智慧了。所有我們要學會做一個用心的人。佛是大智慧,佛教的音樂很慈悲很平和,也是有張力的,是一種內涵。而我們也要有張力,要有一種氣勢。
人最重要是快樂。送給你一座金山你不快樂,你要它干嘛。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我們要善於調整我們的心態,就像佛教裡講的要轉念。很多人以為出家是逃避現實,並不了解出家做什麼。煩惱即菩提,有了煩惱走出它,升華它,這樣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念頭很重要。一要有方向,要知道自己做什麼。二是要專注,要提起正念。認定前方,不回頭。機遇稍縱即逝,要有信心。過去心不可得,機會就真的過去了。
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能改變心情,即日日是好日
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要閃爍著佛菩薩的智慧,讓我們的人生時刻洋溢著快樂的細胞,每天生活在五彩的世界中。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心情,這要靠我們調和。每天醒來都是嶄新的一天,《禅說》中說,“日日是好日”。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短暫的人生如何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用在生活和工作之中,這樣我們才願意去工作、樂意去工作,做的時候就會很開心。這就是生活中的智慧。
企業如何打造優秀團隊?
我們佛教有叢林,有佛教的清規戒律,還有寺院的制度,釋迦牟尼開連鎖店是最成功的。全國都是一個版本,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念經,都要打坐。香港中文大學冼日明教授寫的《中華智慧與現代管理》中有“心經與管理”一章,可以拿來看。企業管理的內涵就是文化,需要一個團隊,要做就做百年老店,要有一個長遠的思路去貫穿,也要踏踏實實地去做。
佛教有超然的心態,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再苦再累對我們出家人來說是甘心情願無怨無悔的。星雲大師講出家是條不歸路,我們有信仰,我們是佛的弟子,有這種理來貫穿,我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對別人有幫助的,慈善是我們致力於做的事情,這也是企業延伸發展的一個方向。
只是過客
人生長不過百年,我們都是在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過客而已,我們在留戀什麼,做什麼。名和利,佛經上講,就像燒香一樣,等你得到的時候,香快燒完了。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世間的名利就像刀刃上的蜂蜜一樣,世人貪圖短暫的甜蜜卻不小心把嘴巴弄破了。我們再忙,也要給自己留點時間,讀書,四處走走,讓自己的心靈放松一下,這樣會讓我們走的更遠,會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更高,大家也會更加地快樂起來。
不要操心,要用心
佛教是個大學問,但是把握很難,進不來是門外漢,進來了就離不開它,就像長夜中的明燈,指引你的方向。因緣很重要,比如《了凡四訓》就是明代袁了凡給子女寫的書,現在大家都能看到,我們都要珍惜它。一個人不要操心,操心就老了。要用心,你的心態反而改變了你的人生。當我們開始珍惜自己的人生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就發生了變化。我們拜佛佛保佑自己,更重要的是拜佛的時候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心態變了,命運就變了。
成好心,說好話,做好人,是佛教的三好運動
佛法提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布施,有言語上的布施,和顏悅色就是布施,有物質上的布施,精神上的支持也是布施。第二是愛語,我們要多贊美別人,別人快樂你也會得到快樂。第三是利行。利於自己利於別人,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廟裡做後勤的都是義工,她們付出都很快樂,是很難得是事情。她們做的是種福田,培福報的事情。佛教裡有這樣一種精神力量,引導佛教良性的發展。四是同事,同船共度,前世所修。大家在一起共事,要珍惜,要感恩。
佛教裡講要修福報,修智慧。沒有福報,做事很不順心,阻礙很多。就像去銀行存錢一樣,越積越多,福報是積來的。沒有智慧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有智慧就沒有方向,沒有理念指導自己的人生。佛法是每個人受用的。貢唐倉大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成好心,說好話,做好人,是佛教的三好運動。
人生是一種修行
我們都是修行人,呵呵,其實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修行就是改造我們的行為,把不好的東西去除掉,這就需要調整好我們的心態。修行也是一種回歸的過程,在迷失中找到自己。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珍惜擁有的一切。前段時間有位朋友,她在慈湖禅院哭得一塌糊塗,說當時為什麼沒有孝敬一下父母,總是在忙,覺得很慚愧。有時我們忙也把自己忙丟了。藥師佛就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提起正念,我們的心是亂的,工作也做不好的。成佛之道也不是平坦的。人要學會感恩,不要覺得父母所作的是理所當然的。佛教講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們要這樣面對生活,否則我們就變得面目全非,不知道我是誰,誰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