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說《心經》 1 般若的體性與修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說《心經》(1)

  1 般若的體性與修證

  釋尊說般若波羅蜜多,結集成為一系列般若經典,這些經典,可以分成兩類,一說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一說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證。此正如釋尊所雲:有說、有修、有證。恰恰是正法時期的典范。

  依照阿底峽尊者的說法,《般若》三廣本及三中本,根本說修證而隱說體性;《七百頌》等,根本說體性而附帶說修證;《心經》則全說體性。

  所謂三廣本,即般若《十萬頌》(Satasahasrika)、《二萬五千頌》(Pancavimsatisahsrika)、《一萬八千頌》 (Astadasasahasrika)。分別相當於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第一、二、三會。

  所謂三中本,即般若《一萬頌》(Dasasahasrika),此無漢譯;《八千頌》(Astasahasrika),相當於玄奘譯的第四會;《寶德攝頌》(Ratnagunasamcayagatha),相當於法賢譯的《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七百頌》(Saptasatika)等,即所謂三略本。《七百頌》,相當於玄奘譯的第七會;《五百頌》 (Pancasatika);其余一本則有異說,或說即《百五十頌》 (Adhyardhasatika),相當於玄奘譯的《般若理趣分》;或說即《金剛般若》(Vajracchedika);阿底峽則以為即是《心經》。

  《理趣般若》,專說修證,由彌勒為上首菩薩;《金剛般若》,專說體性,相當於漢譯的《金剛經》。此雖未被普遍承認列入印度所稱三略本范圍之內,但卻實為般若系列的重要經典。

  至於《心經》,阿底峽說它專說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可是這也並非籠統地唯說空性,他解釋無垢友的釋論,指出無垢友其實是依循著五道的修證,來說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

  佛家的五道,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在見道位,行者觸證真如,便成初地菩薩,這時候,他已現證了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如是即為登菩薩地,所以見道名為登地,而資糧道以及加行道則名為地前。

  菩薩於觸證真如之後,重重離礙,即是由二地以至十地,總共九個層次。此中的關鍵是第六地,由此地開始叩深般若波羅蜜多的門。經歷第七地,至第八地才能現證深般若。

  第六地名為現前地,即是指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開始現前;第七地名遠行地,是指行者經歷一段漫長的心路,解脫心性而入住法性,並從此可不再變異生死,是故名為遠行;至第八地,行者已穩住於法性,因為他已走完了漫長的遠行心路,再無變異,如如不動,是故名為不動地。

  菩薩及至十地圓成,即入無學道(佛道)。在無學道中,有一個佛的因位,稱為無間道,此即修金剛喻定,無間而成佛。《心經》之所言,即由資糧道說至無間道,此已為經中大部份正文,超越無間道的佛道,則相對地說得簡單一些。[注1]

  (有弟子告訴筆者,香港有一套電影,名為《無間道》,流行相當廣泛,其實取義於“無間地獄”,而誤用佛的因地無間道之名,他們認為,筆者應該在這裡附筆澄清,以免初學佛的人混淆,是故即附筆於此。)

  上來的介紹說得很簡略,因為目前只能這樣簡單地說,下文將有詳盡的解說。

  無垢友這樣解說《心經》,是印度的傳規,因為在藏譯的經論中,還有幾篇印度論師的《心經》釋論,大致上都遵循著五道的修證來诠釋這本經典,只是沒有說得無垢友那麼深刻。例如在西藏佛教史中有一件大事,印度的蓮花戒(Kamalasila)跟漢土的禅僧摩诃衍,在藏王座前辯論佛說的“無分別”義,據說是蓮花戒獲勝。這位蓮花戒也有一篇《心經》釋論譯為藏文,他即明說是依五道的修證來诠釋《心經》。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唯依五道的修證來說,才能明了《心經》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體性,否則即易籠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面,我們即將依無垢友和阿底峽兩位尊者的說法,解釋《心經》的主要段落。

  不過這樣解釋《心經》時,卻不能完全依照如今流行的玄奘譯本。玄奘譯的是略本,而且有些譯文值得商榷,所以有時候我們要依梵文本及藏文譯本來解說,因為無垢友講解《心經》時,用的是詳本,而且有些解釋,只能依梵文來解,從玄奘的譯文則看不出有這些意義。

  為了方便讀者,筆者已輯譯了無垢友講解《心經》時的引文,並參照目前可見的梵文本與藏譯本,整理成為一篇《心經》,以便讀者參考。

  注釋

  1 “無間道”(anantarya-narga),亦有譯作“無礙道”,有共義與不共義。“共義者”,如阿底峽尊者於其《般若心經廣說》所說,乃指佛的因地,行者入“金剛喻定”究竟離一切礙,圓證無上正等覺、現起平等覺而現證佛果。本書亦取此義。

  “共義”者,則通措圓滿加行道後以至成佛前之道位。《成唯識論》、蓮花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等論,則取此“共義”。

 

上一篇: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前言
下一篇:超然法師:趣品《圓覺經》之十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