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龍樹四重緣起 2 四重緣起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龍樹四重緣起(2)

  2 四重緣起觀

  (一)總說

  藏傳的四重緣起觀修,是業因緣起(格魯派稱之為相連緣起);相依緣起;相對緣起;相礙緣起。

  漢傳佛教其實亦有跟這四重緣起相應的傳授,那就是華嚴宗所說的四種緣起:即是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然而華嚴宗所傳,跟藏傳有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華嚴宗並未將四種緣起看成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具一貫性,只將之當成是四個教法不同的緣起見。

  然而這個問題其實很值得研究。華嚴宗的說法,一定有一個來源,這個來源相信跟來漢土傳法的西域僧人有關,倘如能將這源頭找出,就可以明白四重緣起觀何以在漢土會變成四種緣起。若由此研究華嚴思想,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甚至可以研究出華嚴宗的他空見,如何由印度傳入(筆者懷疑,是由密乘阿阇梨所傳)。

  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筆者覺得華嚴宗很多說法,都跟寧瑪派的說法相似,然而卻又不盡相同,所以二者之間一定有相同的師承,而相同之中卻又有相異,這就恰如同一傳承的“續部”(見部)與“修部”的異同。——關於這點,於前面說至尊慈護與岡波巴的教授時,已經說過了。

  對於華嚴的四種緣起,近年有一位唯識今學派的老學者提出質疑,主要是針對真如緣起。明明真如是無為法,怎能成為有為法的緣起呢?這是依照民國初年唯識大師歐陽竟無教法而提出來的質疑。所以他斥之為邪說。

  這位老居士實在言重了,如果他知道真如緣起其實跟相礙緣起的觀修相應,亦即瑜伽行觀修“法”(dharma)與“法性”(dharmata)的不一不異,那麼,他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彌勒的教法。彌勒認為輪回法與 涅槃法不一不異,法與法性不一不異,那為甚麼不可以說真如緣起呢。在《辨法法性論》中,彌勒就說“法性能相謂真如”,真如既然即是“法性能相”,何以不能成為一切“所相”的緣起?

  筆者提出這件事,並非為了替華嚴宗辯護,亦不是故意挑剔,實在是藉這件事來說明一些問題——

  第一、由於四重緣起的觀修在漢土已然變成晦暗,所以才會導致對華嚴宗說四種緣起的誤解。

  第二、由於對華嚴宗緣起法的誤解,才會否定華嚴所主的如來藏思想。

  第三、由於否定如來藏,才會不將如來藏當成是彌勒的教法。

  上述三個問題,關系非淺,因為近世學者多循著這脈絡來評價漢土大乘佛教,結果華嚴、天台、淨土、律宗、密宗都受破壞(這些宗派果應受批判與否定嗎?),他們於破時或以龍樹的傳人自居,或以彌勒的傳人自居,結果恰恰令龍樹與彌勒的教法都受破壞。

  正因為感覺到危機之所在,筆者才決定將四重緣起和盤托出,只不談具體的觀修。在學習時雖曾發誓句不對非根器的人說四重緣起觀修,但誓句中亦有對合根機的人不可不說這一戒規,因此只談四重緣起而不公開實際的觀修,應該亦不算違背誓句。但卻仍然希望學者能從“觀修”這基礎出發,來了解四重緣起,否則便很容易又認為這是邪說了。例如上來說“緣生故有”,若不由觀修的立場去體會,這句話就很難不受誤解。

  (二)業因緣起

  修緣起證性空的第一個層次,是業因緣起的觀修。它的做法是,將一切有為法觀修為由業因而成立,亦即是成立“業因有”。由此觀察有,便可以否定了凡庸的“名言有”。

  這也即是說,在觀修中用由業因緣起成立的有,來對治我們由名言概念執著而成立的有。這亦即是現證了“名言有”的無自性(“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

  關於業因緣起,其實已經不必多講,因為凡學過緣起 學說的人,都知道“因緣和合”是甚麼一回事,而且,在講說《心經》時,我們也談過這重緣起了。

  須要注意的是,“由業因緣起而有”與“名言有自性空”兩個現證,實在是同時完成的,並非先否定名言有,然後才證成因緣和合的業因有。若行者在心的行相中有這先後的分別,那就還不是現證,依然是推理、比度。

  這個觀修,若依龍樹的說法,即是觀修生、滅。

  世間的生滅現象宛然具在,因此我們的名言概念便是——當現象呈現時(生),便說之為“有”、當現象還滅時 (滅),便說之為“無”。

  但若依業因緣起來觀察,這生滅的有無其實還有深一重的意思。

  為甚麼事物可以生起、可以呈現,那是因為“因緣和合”,亦即由於業因:為甚麼事物會亡滅,會消失,那亦是由於“因緣和合”。

  例如人類須要氧氣而生存,所以空氣中含有氧氣,便是人類的生緣;人缺氧就會死,所以缺氧亦是一種緣,可以稱之為死緣(亦可以說為“生緣不足”)。

  若由業因緣起來觀察名言,那麼,在修觀察時,我們就自然能現證一切“名言有”無非只是不實的概念(佛家稱之為“戲論”prapanca)。這時,行者依然見到生、滅現象,但生滅已非由名言而成立,而是由業因而成立。

  所以龍樹在《七十空性論》的第1頌,即便斬釘截鐵地說道——

  生住滅有無 以及劣中勝

  佛依世間說 非是依真實

  所謂“世間說”,便即是“名言”。佛說生滅、有無、劣中勝等,悉依名言而說,非依真實。這即是說名言不真實,是故名為戲論。

  那麼,怎樣才是真實呢?

  《七十空性論》第3頌說——

  一切法自性 於因或於緣

  若總若各別 無故說為空

  這是說,一切法的自性,於因中為無、於緣中為無 (別觀),於因緣和合(總觀)中亦為無,這就是真實了。這個“無自性”(無“絕對、不依作用”的自性),佛家說之為“空”。所以“空”亦即是一切法的真實自性。

  這兩首頌,劈頭即由業因緣起來否定名言,它的否定,並未否定現象,只是否定現象有實自性,因此它其實亦不是否定“名言有”,只是否定“名言有具有實自性”,這就即是證成名言有的空性。

  因此這層次的觀修,若說為“緣生性空”,就應該這樣解讀:修“業因有”緣生,證“名言有”性空。所以我們才說這觀修為“業因有,名言空”。

  同時,這層次的觀修,所現證者其實亦至此為止,並未同時說“業因有”亦空(如第3頌所說,那是另一層次的現證,下來當更說)。所以如果說“因緣和合自然就無自性”,只能理解為“由於因緣和合,所以‘名言有’就無自性”,不足以理解為“因緣和合本身便已無自性”,因為“因緣和合”所無的只是名言的自性,而非“因緣和合”本身的自性。

  這樣分別,有人或者會覺得太繁瑣,其實不是,這分別很重要,因為關系到實際修證的次第。修證次第不容混亂,一混亂,一切觀修皆無法現證。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這層次觀修的決定,是為:由“因緣和合”成立“業因有”,同時否定“名言有”。

  這便即是由業因緣起來超越名言有。如是即便超越一切凡庸見。

  我們再啰嗦一點來說,這觀修,行者的對境是由“名言有”轉變為“業因有”,也即是說,能夠現證對境中一切法的“名言有”為無自性,是藉將對境抉擇為“業因有”(因緣和合而成為有)。

  修習密法的難處即在於此,儀軌中成立一位本尊與壇城,如何能觀修其離“名言有”而成“業因有”呢?這個問題,希望熱衷於修密法的人三思。

  淨土宗的行人其實也一樣,“南無阿彌陀佛”,如何能將“阿彌陀佛”這個名言,提升至業因有的層次呢?

  這樣一提出問題,讀者就應知道,籠統說“緣生性空”的過失。它的籠統,便令觀修模糊,亦由是容易造成對宗部教法的誤解(例如台灣有學者認為瑜伽行中觀理論膚淺,故佛教即滅亡於他們之手)。

  (三)相依緣起

  首先,我們須了解甚麼叫相依緣起。

  龍樹在《七十空性論》中,用“父子”為例來說明。子依於父而生起,可是父亦其實依於子而成立。若人無子,則終身不得為父。所以說:“父子”由相依緣起而成為有,這即是“相依有”。

  多識活佛釋宗喀巴大士《緣起理贊》,則用“母子”作喻,因為子由母體直接生出,所以說“子依於母而生起”,意思就更加直接。

  現在,我們由相依緣起來看“名言有”。

  甚麼叫做“名言有”?人在心識中先有一個概念,然後用名言將這概念表達,這就成為“名言有”了。因為我們覺得概念真實,所以便認為“名言有”真實。

  這情形,其實是相依緣起的關系,心識與對境相依而成立。亦即:心識依對境而起功能;對境依心識而成顯現 (顯現為心識所分別、所認知的狀態)。

  我們亦可以由相依緣起來看“業因有”。

  甚麼叫做“業因有”?一切由名言概念表達的事物,無非都只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這一切法,是由“因緣,而成為有。

  然而,這亦無非是相依。“因緣”與因緣所生果 (法),實彼此相依而成立。由有果法才有“因緣”之名,便恰如由有子而後始有“父”名。因此,若將“業因有”的果法與成立它的因緣,放在相依緣起來觀察,那便依舊是由名言而成立,“父”與“子”相依而成立的是名言;因緣與果法相依而成立的亦無非是名言。

  相依緣起,大致上說的就是這些。

  在《七十空性論》中,第3頌之所說,即是由相依而證成“一切法自性”為“無”。我們再看看這首頌——

  一切法自性 於因或於緣

  若總若各別 無故說為空

  這即是說,一切法(果法)既然依因緣和合而生,所以我們無須直接去研究這些果法有自性、無自性,只須在“因”中找不到它的自性(“別”)、在“緣”中找不到它的自性(“別”);在“和合”中亦找不到它的自性(“總”),分別來找、綜合來找(“若總若各別”)都找不到,那就可以說這些果法是空性了。

  這即是子依於父而生起,若“父”只是一個名言,那麼,“子”自然也就是名言,是故即可以說之為“空”。——在這裡,能證其為“名言有”就可以說空了,因為在前一次第的觀修中,已經由“業因有”證成“名言空”。

  上論第4頌,即證成因緣中無果法的自性,所以這是相依緣起層次的觀修。頌說——

  有故有不生 無故無不生

  違故非有無 生無住滅無

  於因、於緣、或於因緣(和合)中先已有果法的自性,那就不能說能生起,因為已有即非新生:若本來無果法自性,亦不能說能生起,因為既本無,焉得生起呢。倘若說“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那亦不得生起,因為有與無、非有與非無,都是互相違反的狀態,果法的自性不能於這狀態中生起。

  這就是對“業因”的實際觀修了。

  成立“無生”,在相依緣起的層次,是由四邊觀察因緣,從而證成於中都無果法的自性,所以其所現證的,並不是“相依有”的空性,而是“業因有”的空性(觀察因緣即是觀察“業因有”)。

  因此我們可以說,無生、無住、無滅(“生無住滅無”),是由“業因有”無自性而證成,而生、住、滅等現象,則已超越名言與業因,變成由相依而成立——我們稱之為“相依有”。

  在觀修時,這樣的建立十分重要,因為必須有這樣的建立,行者才能觀察止觀的所緣境。

  當觀察凡庸的“名言有”,以及“因緣和合”的“業因有”時,是“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亦即是資糧道上的內觀。因為“名言”根本就依“分別”而成立,而因、緣、果法等,亦無非只是名言,前已說之如父與子,都由名言成立。

  但若超越至相依緣起的觀修時,就開始超越名言了。因為這層次的觀修並非只觀生、住、滅,生住滅只是龍樹用來說明相依緣起觀修的例,行者在修證時,所抉擇的是心識與對境的相依。

  一切對境皆依心識而變現、心識則依對境而起分別,這都是相信緣起所現證的決定。是故在觀修境界中,是“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亦即是加行道上的寂止。這時無論內識與對境都不須加以分別,行人所現證的只是二者的“相依而成有”,而非任何細節。

  所謂“唯識觀”,就是這層次上的修證了。如果不超越唯識,就永遠落於相依緣起——所以彌勒瑜伽行實不以唯識為止境。

  說到這裡,讀者當已明白,說“心識變現”,其實是成立“相依有”(由識變現出來的有)。當這樣成立時,也同時成立了“因緣有”的空性,因為一切說是由因緣而生的果法,無非“心造”、無非“識變”,“因緣”在這時就已被超越。

  不由觀修來證知的人,只由認知出發,便成為籠統。

  他們以為既然說“因緣和合”,那就已經否定了果法有自性,所以說因緣和合便即可證成空性。

  他們又說,因緣與果法是“互相觀待”,由互相觀待而成依存關系,既然是依存,那就當然沒有“自”這種性 (因為只有“依存性”)。

  這兩個說法,若只為了認知,雖或未嘗不可,但其實已經歪曲了教法。

  首先,“因緣和合”並不能證成“和合”出來的事物沒有自性。假如“因”有自性、“緣”有自性,由二者和合出來的事物亦一定有自性,所以便先要證成因法與緣法都無自性。這就要層層追究了。

  事實上龍樹並沒有說過因緣和合所生的果法,由“因緣和合”而無自性,他只是由因、由緣、由因緣和合三種情況,都無生起果法自性的可能,從而說果法無自性。所以認為說“因緣和合”就等於同時說果法無自性,那只是認知者自己的結論。倘若如是籠統而觀修,則連資糧道都不可得入門。

  其次,說既是依存,就沒有“自”性,這亦是籠統。“有子始有母”,所否定的只是“母”這個名言有自性,並不能因此就說那個叫做母親的女人沒有自性。所以,“外境依心識而變現”,亦只能說明我們看出來的對境,是由心識分別而生起的行相,並不足以說明外境本身沒有自性 (因此,才須要進一步的觀修來證成這無自性。)。

  倘如以為依存就必然無自性,那為甚麼彌勒、無著、世親都說要先修證“所取”(對境)無自性,然後才修證“能取”(心識)亦無自性呢?二者依存,一齊無自性,豈不痛快?無奈這實在只是籠統的推理,若如是觀修,則根本連資糧道都不得完成。

  龍樹其實是這樣表達——

  第一、凡庸執實,是執“名言有”為實。

  第二、由“因緣和合”,成立一切法實在是由因緣而成為有,並非如名言而成為有,那就證成了“業因有”而同時證成“名言有”無自性。

  第三、深一層觀察,“業因有”其實亦不可以由因緣即成為有,只是果法依於因緣而成有,外境依於心識而成有,那就證成了“相依有”,同時證成“業因有”無自性。

  籠統者的毛病,是推理得太快,一說因緣和合,立即就同時說“業因有”為空;一說相互觀待,立即就同時說“相依有”為空。這種跳躍,自然不能現行於實際觀修之中,同時亦無可現證,因為一說抉擇(如因緣和合、如相互觀待),他就同時決定了(如和合就自然無“自”這種性;相依就自然無“自”這種性),那在抉擇而後觀修、觀修而後現證的過程中,觀修根本已無立足之處。倘若持這態度來說空性,恐怕亦只能停留在“說”的層次。

  所以在相依緣起之中,所證成的是“相依有”,並不是“相依是故無自性”,它只證成“相依,是故‘業因有’無自性”。

  讀者須如是理解,才能明白“抉擇→觀修→決定”是甚麼一回事。因為一切經論,其實都是循著這脈絡來說法,若不明脈絡,讀經論就很難得解,所得者便變成一堆模模糊糊的概念,於是就永落於名言的邊際,給名言與概念弄得頭昏腦脹。至於賣弄名言,那就更加是違佛之所教。

  (四)相對緣起

  甚麼叫做相對緣起?

  在名言概念中,一切法雖依心識而成立其有,但進一步觀察,我們實在是於相對概念中而成立其為有,所以事物非只由“心境相依”而成立,實在是由概念上的相對而成立。

  譬如外境與內識,我們說之為彼此相依,但實際上所謂內識,我們實指由分別而起的心識行相。例如我們說這氣味香,那氣味臭,所謂香臭,即是鼻識與意識同起作用時的分別,這分別作用即生起一個香或臭的行相。

  因此,“分別”(vikalpa)都是生起一切法的根源。所謂一切法,包括外境與識境中的行相。

  由於分別,是故一切法就落於相對。為甚麼呢?因為所謂“分別”,無非只是比較,而比較則依相對始成比較。

  高下、大小、美丑、善惡等等,無論具象或抽象,都由比較而成立。亦即一切法皆由相對而成立,范圍狹者,如世間日用;范圍廣者,則是將整個法界分別為輪回界與涅槃界。

  若范圍不廣不狹,那就是修行人自己的內心世界。在觀修時,其實即是對內心世界作觀察,因此不廣不狹的范圍,便亦是作觀察的最適宜范圍。

  在觀修中,最重要的境界,無非是清淨與雜染兩個相對的境界。說得再確切一點,便是心識不受雜染與心識受雜染兩種境界。相對而言,前者便名為“如來藏”(tathagatagarbha),後者便名為“阿賴耶”(alaya)。

  阿賴耶並不是“阿賴耶識”(藏識alayavijnana),而是成立阿賴耶識的基礎,這在寧瑪派的教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教法。如果將阿賴耶跟阿賴耶識混淆,有許多法門都無法修證。不過由於即使在梵文的原本經論中,許多時候都將“阿賴耶識”簡稱為“阿賴耶”,所以讀經論的人便須知差別。

  差別在於,“阿賴耶”只是一個境界、一個狀態,即亦只是一個相,而“阿賴耶識”則不是相,而是一種功能,唯識家將這功能說為“受熏持種”,即是既能受熏習,又能持種子,這就不能說之為境界了。

  近世佛學家有過一次著名的诤論,研究《大乘起信論》的真偽問題。這篇論著,是華嚴、天台兩宗所依止的根本論典,一向並無異說,可是日本學者卻提出異論,認為這是漢人所造,托名印度大論師馬鳴(Asvaghosa)。漢土學者接著話題來研究,於是就否定了這篇論著。

  《起信論》受漢土學者非議之處,是因為它說“一心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這個說法,唯識學者認為十分錯誤。

  一九九三年夏天,筆者到加拿大圖麟都,蒙唯識大師羅時憲教授邀約午茶,座上即有羅公的弟子問筆者:“寧瑪派是不是主張如來藏?”筆者說是,問者於是說:“那就即是一心二門了?”筆者答道不是。雖然這樣答,卻依然有羅公的一位弟子,撲一聲站起來,神情嚴肅地說道:“如來藏是極錯誤的思想。”筆者知道,他是受民國初年的唯識家影響了,因為這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答覆的問題,所以筆者當時便只喝茶吃點心,與羅公相對一笑。

  為甚麼會相對一笑呢?因為在這茶局之前,筆者在羅公的客寓曾有長談,由上午十一時談至晚上十一時,談的正是“如來藏”的問題,筆者將寧瑪派的教法告訴羅公,羅公聽得津津有味,本來說午飯後即告辭,結果羅公要留晚飯,飯後還談了一陣子,真可謂相別依依。只可惜,這是我們二人最後的一次長談了,因為其後羅公隨即回港動手術,手術後不久即便辭世。如若不然,相信他的弟子會對“如來藏”改觀。

  現在,我們且就相對緣起,說一說這個容易受人誤解的如來藏——近年日本的“批判佛教”說如來藏違反緣起,真的可謂莫名其妙,因為他們根本不知如來藏本身即由緣起而成立,大概他們以為,凡說緣起,一定要說十二緣起,否則便非佛家思想。

  如來藏是甚麼?上來已說,它無非只是一個境界。凡夫的心識受雜染,因此有業、惑、苦(這即是三種雜染),受障礙(這留待說相礙緣起時再說明);聖者的智境則不受雜染,離諸障礙,這個智境便是如來藏了。

  如來藏有兩種,一是空如來藏,一是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是由修證而轉起的智境(所以可以說是聖者的心理狀態),不空如來藏則是“法爾”,亦即本然狀態,本來如此,自然而然,不由修證而成就。

  上來已說,如來藏與阿賴耶相對,在相對緣起中,這相對是“境相”的相對,亦即相對狀態。由修證,心識便可以由受雜染轉為不受雜染,這即是現證如來藏的過程。《起信論》便將這過程稱之為“熏習”。

  引起唯識家批判,就是這個名言了。因為唯識的“熏習”,一定要阿賴耶識中藏有“種子”(bija),種子受熏習,於是起現行。現在《起信論》沒說種子,是故不能受熏。所以他們認為《起信論》違反唯識,即是違反佛的教法,因此不能承認其所說的“一心二門”,亦不能承認由此而建立的如來藏。至於華嚴宗說的真如緣起,更是“一心二門”的產品,自然更受批判。

  《起信論》沒有梵文本流傳,所以我們找不出“熏習”一詞的原文,由是亦無法說它是誤譯[注10]。不過即使同一名相,在“道名言”的立場,它亦可以有不同的涵義,例如“外境”,唯識家說它是心識變現,而大中觀宗則說它是由相礙而自顯現,相礙外境的不只是心識。這就是“道名言”的建立分別了。但大中觀宗亦不能用自己的“道名言”來否定唯識家所說的“外境”,不能說“不說相礙,就不能說外境”,由是說唯識家違反佛法。

  所以說“如來藏是極錯誤的思想”,如來藏才真叫做無辜,它只是受“熏習”一詞所累,甚至可以說是受株連,因為由“熏習”牽涉到“一心二門”,由“一心二門”牽涉到如來藏,認為“熏習”說錯,如來藏就變成“極錯誤”了。

  其實,即使《起信論》有誤,亦無須判如來藏為“極錯誤”,因為並非只《起信論》說如來藏。說如來藏的有一系列經典,而且唯識宗的祖師,彌勒、無著、世親,無人不說如來藏,那麼,是否佛跟這幾位宗師都“極錯誤”呢?

  牆倒眾人推,一自民初的唯識家質疑過《起信論》的如來藏之後,推翻如來藏的人便相繼而出,他們卻沒有一個人知道,“如來藏”這個名言,其實是為說明佛的證智境界而施設,除此意義之外,他們所株連的都是外加於如來藏的戲論,是故實不能由外加的戲論便從而否定如來藏的成立。

  上來所說,是不得不說,因為若如來藏受否定,相對緣起便又可能因受株連而給人否定,為此,必須要將問題說清。

  龍樹建立相對緣起,指出它跟相依緣起有兩點不同之處——

  一、凡相依的二法,一定同時成立,而相對的二法則可不同時。

  二、凡相依的二法,一定不可離異,若離異則失壞相依的關系,而相對的二法,則可以離異而成立。

  在《七十空性論》的第13頌中,即由這兩點來成立並超越“父子”的相依有。頌言——

  父子不相即 彼二不能離

  亦復非同時 有支亦如是

  這是說十二緣起(十二有支)的相依。如無明與行的相依、行與識的相依等。它們的關系如“父子”,所以“不能離”、“非同時”。在“父子”喻中,父與子自然不能離異,因為離子則無父名、離父亦無子之名:然而雖不能離異,父與子卻非同時而生起,這則已經是常識范圍之內的事,由是“父子”雖是相依,實亦相對。

  《中論·觀染染者品》,即便由相對緣起來討論“染”與“染者”是否有實自性。這一品一共有十頌,若詳引頌文來說,未免過繁,是故不如總括頌義來說明龍樹的破立。

  在這裡,“染”是指貪、嗔、癡等。“染者”則指受染的眾生。對此,青目有詳細的說明,他說——

  問曰:經說貪欲、嗔恚、愚癡是世間根本。

  貪欲有種種名:初名“愛”、次名“著”、次名“染”、次名“姓欲”、次名“貪欲”,有如是等名字。此是結使,依止眾生。

  眾生名“染者”,貪欲名“染法”。有染法、染者故,則有貪欲。余二亦是,有嗔則有嗔者,有癡則有癡者。

  以此三毒因緣,起三業:三業因緣,起三界,是故有一切法。 [注11]

  這裡所討論的便是阿賴耶了。在這裡可以引摧魔洲(bDud'joms gling pa,1835-1904)尊者的《淨治明相》 (sNang sbyang)來說明——

  由無明而令本始基被障者,殆為阿賴耶(kun gzhi)無疑。阿賴耶如瓶中之頑空,無思亦無明相顯現,有如昏睡或失知覺境界。完全沈滯於此境界者,即“癡”之自性,亦即無明之廣大流傳顯現。

  由此境界,業力風息晃動,此即嫉妒之自性,其功用為令一光明於空性中生起,此即阿賴耶識 (kun gzhi rnam shes),住於嗔之體性中。[注12]

  佛家說“雜染”,實在即是說惑、業、苦,在這裡,阿賴耶即是惑、業風即是業、生起阿賴耶識且隨生余七識,由是成立一切輪回法,即是苦。所以阿賴耶即是成立一切苦的根源,然而它並非實體,只是一個有如昏睡的境界,有如瓶中頑空的境界,但境界中依然有業在起用(說喻為“業風”)。

  倘若離昏睡境,離頑空境而無“業風”起作用,那便是如來藏。離昏睡境是故具有“明分”;離頑空境是故具有“現分”;離一切業是故具有“空分”。此即說為佛的證智境界。

  凡夫由修證而成佛,所以要理解的便是阿賴耶而不是如來藏,因為如來藏是現證的境界,於現證時法爾呈現,是故不須研究;阿賴耶則不同,它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是故便須要通達它的機理。佛於三轉*輪時,說法相、唯識、如來藏,即是為令凡夫了知生死而說。

  對於阿賴耶,修行人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能離雜染,如何能離貪嗔癡等雜染相?因此,就有“染[法]”與“染者”問題的研究了。

  在《中論·觀染染者品》中,龍樹用三重破法,來證成染法與染者有實自性。此即——

  先由“相依緣起”破“業因有”。

  次用“相對緣起”破“相依有”。

  復用“相礙緣起”破“相對有”。

  在這破立過程中,相對緣起既為“能破”(能破“相依有”),亦是“所破”(為相礙緣起所破),是故在龍樹的破立中便成為關鍵。

  他破“業因有”的論頌是——

  若離於染法 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 應生於染法

  若無有染者 雲何當有染

  若有若無染 染者亦如是

  這即是說染法與染者實相依而成立,因為離染法即無“染者”之名(離父即無“子”名);離染者亦無“染法”之名(離子亦無“父”名)。

  由不能離異,所以成立“相依有”,亦即染法與染者實非“業因有”,僅藉相依的關系而成為“有”。

  不過,這依存關系亦不真實,因為染法與染者二者不同時,所以“相依有”便亦不能成立。論頌說——

  染者及染法 俱時則不然

  染者染法俱 則無有相待

  這裡說的“相待”,即互相對待,亦即“相對”的意思。

  不成立相對緣起有甚麼過失呢?染法與染者永遠相依而不能離異,那就成為“常”,由是即成實執,而因此無論行者如何修持,終不得離染法而得解脫。

  所以,這是由染法與染者的“相對有”來破“相依有”。

  不過,“相對有”其實亦不究竟,所以在論中龍樹再作破立,現在就暫時不去說它了。

  現在,可以再說清楚阿賴耶與如來藏的問題了。

  行者在資糧道與加行道上,他的心識一定是阿賴耶狀態,亦即心識可受雜染。事實上人生活在世間,貪嗔癡事即是生活,由是於修持與行持時,心識便不可能不受貪嗔癡的影響。然而,貪嗔癡呈現出來亦無非是一個行相,因此,亦是一個與心識相依的境相。那麼問題就來了,行者雖然修學,而貪嗔癡的雜染卻無有了期,與之相依的心識又如何能得清淨呢?這問題若不能得到解決,修學便似乎是無益的事。

  於是乎就變成斷與常的問題了。心識常緣行相,行相對它的雜染便亦是常——當然並不是一個行相永恆於心識中轉起,因此就個別行相而言可說為斷,但行相實相續生起,只要心識的分別功能不斷,行相便從無剎那停止,是故便可說之為常。

  現在我們就可以回到先前曾談過的問題了。中觀家為甚麼要反對唯識家建立“自證分”,正因為“自證分”是相依有,是故中觀家名之為“依他自證分”(這“依他”是唯識家的道名言)。倘如不否定這相依有,上面提出的問題就不能得到解決。所以中觀家說唯識家執實,即是說他們執實相依有。

  這個問題,由否定相依有為實自性,那就馬上可以得到解決,於相對緣起中,成立“相對有”而同時成立“相依有”無自性,此即心識與對境的相依為無自性,由是行者就不須為心境相依,恆受雜染而不知所措。無自性的心識緣無自性的雜染相,是故心識本來就未受雜染,這就即是“心性本淨”,這就即是“佛性”、這就即是“如來藏”。

  所以如果沒有相對緣起,行者就不可能由對阿賴耶的執著,轉為對如來藏的認知。是故說相對緣起是對相依緣起的超越,一如相依緣起是對業因緣起的超越。

  (五)相礙緣起

  頂禮文殊師利法王子。

  在說相礙緣起之前,筆者先作頂禮,因為相礙緣起是入不二法門的階梯,不二法門是佛家的究竟,說不二法門的則是文殊師利。

  所謂“相礙”,意指局限、范限,這是由障礙引伸出來的意思。

  在相礙緣起中,將一切法都看成是在局限中而成立。我們的心識受局限,外境一切事物亦受局限。所以內外一切行相,其實都是在適應局限的條件中成立,無有例外。

  飲茶的杯不同飲酒的杯:讀書用的椅不同閒坐用的椅,諸如此類便是適應。

  我們的思想概念也懂得適應,例如東方人由哈腰行禮改為鞠躬、由拱手改為握手,叫做現代禮俗,其實無非只是適應。

  即使是科學發明,亦無非是適應。適應時代的須要然後才有發明品,而發明的構思實在也須與人類的概念適應。

  由適應局限而成立,佛家稱之為“任運”。這並非“任意運作”,只是“在任何局限中都能生起”的意思。所以離相礙即無所謂任運,說任運,那就已經承認了有相礙。

  在四重緣起中,相礙緣起是最高緣起,所以亦名為甚深緣起。

  說相礙,那就已經包括了相對,因為互相對待,實際上已經是相礙。例如說輪回界與涅槃界相對,可以看成是輪回的局限便妨礙了涅槃、涅槃的條件亦妨礙了輪回。

  又如說阿賴耶與如來藏,那亦跟輪回與涅槃二界的情形一樣。阿賴耶的狀態,不成為如來藏,如來藏的狀態亦不成為阿賴耶。這即可說為彼此相礙。

  說相礙,亦已包含了相依。因為事物彼此依存而成立,這依存關系就即是事物生起的局限。例如人依氧氣而生存,那是因為氧氣就是人類須要適應的條件。在生物發展過程中,不適應氧氣的生物早就受淘汰,例如病毒,它們沒可能在氧氣中生活超過一兩天,因此就不能發展成為高級的生命形態。

  心識與外境相依,亦其實是相礙。心識對外境作分別,即須依外境而成分別的范限,因此眼識只能分別形色、耳識只能分別聲音。外境依心識而變現,這所謂“變現”,便即是外境依人的心理狀態而成立。例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在情人眼裡“變現”為西施的女人,在別人眼中一定有不同的“變現”。

  說相礙自然亦包含了業因,因為在“因緣和合”中,因、緣與和合,三者缺一不成,這三者便即是果法的局限。是故說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實亦可說為一切法受因、緣與和合相礙。

  在四重緣起中,只有相礙緣起可以包含其他三重緣起。但這包含,並不是承認其他三重“緣起有”為有自性,恰恰相反,是為了否定其“緣起有”為有自性的實法。因為說“包含”只是為了方便,實際上是“超越”。

  上來已經說過,成立“相依有”便同時成立“業因有”無自性。這即等於說:你的所謂業因有其實已包含在我的相依緣起中,且已被超越,所以,事物並非由業因(因緣和合)而成立,實在是由相依而成立,由是你的所謂業因有,我即可以說之為無自性。

  這就即是超越同時否定。

  同理,可以由相對緣起否定“相依有”;亦可以由相礙緣起否定“相對有”。

  下來,即談談對“相對有”的否定。

  行者修證相對緣起,主要是觀修阿賴耶與如來藏的相對,由相對否定“相依有”,是故說可以離雜染相,由是才有可能去現證本初的清淨心識,所以一切雜染,是相對而生起的染法。

  但在“相對有”中,並不能證成阿賴耶與如來藏的實相。也即是說,這裡還存在著兩個問題——本來清淨的心識,一旦受雜染後,這心識是否即因此改變了性質,不能再顯露為清淨相呢?這些雜染雖無自性,但它到底是些甚麼性質的事物?

  否定“相依有”,只是否定白布已被染成黑布。那麼,到底是甚麼東西令白布染黑呢?在相對緣起中,這問題未得到解決,只是說,此中非有依存在白布上的染色,黑與白,只是相對的狀態(境界),因此無染可離(不須將看起來是黑色的布漂白)。

  這樣一來,就只回答了前一個問題,即是心識雖受雜染,而其法爾清淨的性質則從未改變,因此說“心性本淨,客塵所染”,所染的只是如過客一般的塵垢,因此對本淨的心性沒有根本性的影響。

  然而,到底客塵是甚麼性質的事物?這問題在相對緣起中實在未有得到解決。

  龍樹在《法界贊》中,以月為喻,說這些“客塵”其實有如月上的影,在陰歷十五日,這些影完全消失,我們便見到光圓的月相了,這可譬喻為見到本初清淨的心性,而我們凡庸的心識,則如陰歷三十日的月,月受影蔽,令我們完全見不到月亮,但這時,月亮其實一樣光圓,只是我們看不見。

  因此,這就即是相礙了。所謂雜染其實並不是染,只是礙。前面說的白布,其實並沒有變黑,只是因為受影蔽而變黑,倘如因此拿它去漂白,實在是徒勞無功的事。有些宗派說這白布是“火浣布”(石棉),所以實不受染,那便是“他空見”,其實依然未說出實相,實相只是受礙。

  所以在見道上的修證,便不是“離諸雜染”,實在是認識相礙,而且,只須認識相礙就可以“觸證真如”了,實不必設法去離礙。為甚麼呢?此如見過月圓相的人,就無論那一個日子都可現證月圓相,即使在三十日的夜晚,當他舉首望天之時,依舊知道有月在天際,而且光圓,這光圓相他曾“觸證”。於是,他就能夠捨月受礙相而證月光圓相了。

  見道所現證,說為“不增不減”,由這例子便可以知道。我們現證月光圓相之時,實在無須為月增加一些功德,亦無須為月減損一些業染,因為月光圓相是本然的存在(法爾),不由造作而成。

  龍樹在《法界贊》中以月為喻,是一個很精彩的例子。他是西元二世紀時候的人,當時的人根本沒有天文學的觀念,但他卻可用月的圓缺為例證,用以說明相礙,真的可以說是“超時代”。在聖者修證的境界中,常起不可思議的行相,這或者即可以作為一例。

  現在我們再總觀四重緣起。

  修行人的實際問題是,如何令心識清淨。起初,將問題歸於業因,是由業力為因而令我們心識不淨:然後是將問題歸於雜染,令心識不淨的是染,而不是有自性的業因法;接著再將問題歸於客塵,令心識不淨的只是作為客體的塵埃,這就容易掃除:再後是將問題歸於相礙(如影蔽),那就根本連掃除都不須要,為甚麼呢?光明生處,黑暗自然同時消失,所以行者所須現證的便只是心性光明。

  禅宗的行人說:“黑桶底脫落”,說的就是見道上相礙緣起的現證。

  在《七十空性論》中,龍樹設問說——

  若無有生滅 何滅名涅槃

  問這問題的人,認為一定要滅去一些甚麼,然後才能現證涅槃。此即如認為要消盡業因、要離諸雜染、要掃除客塵、以至要離一切障礙,然後因“滅”而得涅槃。龍樹對這問題答得很輕松,只說——

  自性無生滅 此豈非涅槃

  接著他解釋道——

  若滅應鹹斷 異此則成常

  涅槃離有無 故無生無滅

  所以一切修證,非滅、非離、非斷,只是現證心識的本淨光明相。

  讀者或問:那為甚麼在說《心經》時,又說修道上九個地位的菩薩都是修證離礙呢?

  這問題要分兩個部份來答——

  首先,須知見道上初地菩薩的觸證真如,只是觸證,這就如人於十五夜觸證月光圓相,所以他只是見過月光圓相,知道月光圓相是甚麼一回事,他並非恆時能見月光圓。

  修道上九個地位的菩薩,所修稱為“離礙”;即是修證如何恆時見月光圓相,至佛地,就無所謂初一、十五、三十夜,因為他已有如坐太空船繞月飛行的人,無時不見月的光圓。

  必須這樣去理解離礙——《解深密經》中說九地菩薩各有二愚一粗重,對於“愚”及“粗重”,亦須這樣去理解。

  其次,菩薩雖說是修離礙,但實際並非在修證中求離開一些甚麼,是故名為離礙,實無具實自性的礙可離。若執礙為礙,則菩薩反而不能離礙,因為他的執著就即是心識的障礙。

  談到這裡,可以一談我們身受的相礙了。

  最根本的相礙,是時間與空間對我們的局限。我們生長在三度空間、一度時間的器世界中,所以三度空間、一度時間就變成是必然的事。因此,我們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無不立體,無不呈現由生至滅的相狀。我們的心識,亦只能接受這有老死相的立體世界。

  所以當我們去觀察太空時,別以為在天文望遠鏡中看到的已經是整個宇宙,不是,絕對不是,我們的眼識跟意識局限了我們,所以看見的仍然是三度空間、一度時間的宇宙。

  天文學家說,宇宙的單元是太陽系,一個太陽圍繞著若干行星、衛星又圍繞著行星,那就是一個太陽系了。由無數太陽系組成一個銀河系,由無數銀河系組成這個宇宙。因此,他們去研究這宇宙有邊際還是沒有邊際。

  然而這個宇宙卻絕對不等同佛說的法界,因為法界超越時空,由是才說為不可思識。

  只是兩度時間就已經不可思議。我們由於是一度時間的世界,時間的運動有如直線,因此時光一去就永不回頭。然則兩度時間的世界應該是甚麼樣子呢?

  我們假設之為一根有來有去的直線,所以時間可以回頭。以此為根據,我們就假定在兩度時間的世界,已無所謂生滅,時光會回頭,老人便亦可以回變成嬰孩。

  但真的是這樣嗎?若時間與空間相依,情形可能是這樣,假如是相對呢?那時候,時間與空間就不是同步的運動,當時間回頭時,空間不回頭,那麼我們就不能由一個“老人時空體”回至“嬰兒時空體”。在這樣的世界中,生老死是甚麼樣的一種現象,我們誰也說不出來,因為我們受自己時空的相礙,是故對異於自己時空者即覺不可思議。

  你看,就這麼一個低元次的二度時間,我們已經不可思議,那更何況是高元次的時空。

  佛沒有叫我們去現證法界的一切時空,因為那是不可思議的事(佛說眾生界亦不可思議),但我們卻須自知,我們實在是落在時空的相礙之中,因此至少要在心識上認知這些相礙,這便即是初地菩薩的現證。

  對於時間與空間,《華嚴經》已有所破,後來華嚴宗的祖師,更花了很大的氣力來辯破方與時。所謂辯破,即是證成時間與空間(名言為“方分”)無實自性。他們說得很艱深,那是因為受到時代的限制。千數百年前,人連時空元次的概念都沒有,因此就很難說明這個問題了。筆者懷疑,寧瑪派以相礙緣起為秘密教授,不得向非根器的人宣說,亦可能由於時空概念難以理解,若隨便向人說,不理解的人斷章取義,反而可能將你的說法歪曲,當成笑話來誹謗,由是才有這禁戒。

  這禁戒亦並非多余,筆者自己就有過一次教訓。

  有人問筆者:是不是一個阿賴耶識只能輪回成一個個體?

  這是在討論為甚麼世界人口會隨時代而增加的問題所引發的。筆者回答道:一般的情形應該是,但假如其身語意業勢力平均時,卻可能不是。因為在輪回時,由最重要的業力取“正報”(成六道中那一道有情身),其余的業力則取“依報”(生在甚麼地方,有何享用,以至智慧、形態、聲音、美劣等等),因此,若身業、語業與意業都平衡地呈現出一個重要的勢力,那麼,一個阿賴耶識便可能成為幾個輪回的個體。例如西藏的親尊活佛('Jam dbyangs mkhyen brtse),他就有五個化身,分別為身、語、意、功德、事業,所以如今代代相傳,每一代都有五位親尊。

  這個回答,居然亦受到歪曲,於是盛傳筆者主張輪回可以分裂,頭成為天人,腳卻下地獄,手又成為人。甚至有人因此向筆者的弟子提出忠告:千萬不可跟這具大邪見的人學佛。

  這就是由於不理解,於是就成為歪曲了。這件事筆者牢記於心,不是為了記恨,而是為了要警惕,因為真的不可以在非根器的人面前說深法。對於連正報與依報都不理解,但卻知道一個阿賴耶識的人,實在不應該說上面的那一番話。

  連這樣一個其實簡單的問題,都要受根器的相礙,更何況是說到涉及“時與方”的相礙緣起?古代的祖師若像筆者那樣說時,又不知會給人怎樣歪曲,傳為怎樣的誹謗了。當謠謗橫生之際,實在是引導誹謗者做惡業,而且亦不利於教法。

  筆者現在說明時空為相礙,且是修行者最基本最深遠的相礙,可能已不妨事,因為這是白紙黑字寫出來,可以澄清歪曲,而且,現代人的時空概念亦應該接受這個說法。如果不接受,或嫌筆者說得沒有哲理,那他可以持著筆者的說法作為提示,去研讀華嚴宗祖師的論著,應該就會沒那麼艱深,同時知道華嚴祖師之所說,歸根實同筆者之所說。

  知道時空相礙為根本相礙,我們就明白為甚麼要建立相礙緣起了。若無此重緣起,見道上的行人便始終受時空相礙,而不能現證如來藏的境界(說名為“如來藏智”),修道上的行人便更沒有修行所依的基礎(而且,那時就根本沒可能有修道上的菩薩,因為已無初地的現證)。

  注釋

  10 學者或以vasana作為《起信論》中“熏習”一詞之梵語原文。但這亦無非是依唯識學所說之“熏習”原文,比附於《起信論》之“熏習”。

  11 大正·三十,no.1564,頁8a。

  12 依許錫恩譯,收《寧瑪派次第禅》(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年),頁56。

 

上一篇: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龍樹四重緣起 1 空性與緣起
下一篇:超然法師:趣品《圓覺經》之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