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龍樹四重緣起 6 《中觀口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龍樹四重緣起(6)

  《中觀口訣》

  阿底峽尊者 造論

  邵頌雄翻譯

  梵名:Madhyamakopadesa-nama

  藏譯:dBu ma'i man ngag ces bya ba

  (藏譯者敬禮)

  頂禮世間怙主

  (造論者敬禮述意)

  誰之語光明 令我愚昧眾

  綻開心中蓮 頂禮最勝士

  此[論所說],乃大乘中觀之口訣。

  (資糧道)

  初,我等當先了知,於短視之凡夫而言,世俗諸法皆因果等一切建立,如其顯現而為真實。然於勝義,或於真實,則凡世俗所顯現諸法,若以諸大因分析而了知,連發尖百分一之微量亦不可得。

  (加行道)

  下來,即於舒適之座墊上結跏趺坐,如是片刻,[觀修如下]:

  (一.業因緣起)

  [執以為]實事(dngos po)者分二:色法及非色法。此中諸色法為極微塵聚。彼若依方分(phyogs cha)之差別作分析,則最極細微亦無身,極無顯現。[注1]

  (二.相依緣起)

  非色法者,即心也。彼亦如是,過去之心已止已滅;未來之心未生未起;現在之心亦難如是觀察。以其無色、離形、如虛空,故不成立。抑或以其離一與多、或以無生、或以彼自性光明等正理之利刃,而作觀察、分析,可悟知其不能成立。[注2]

  (三.相對緣起)

  如是,若於一切事法之體性,既不成立,且唯無有,即彼妙觀察智亦不成立。譬如二木彼此磨擦而生火,職是之緣,二木盡焚成無有之後,即彼能燒之火亦自熄滅。如是,若一切自相法及共相法唯成立為無有,則智慧亦無顯現,任何光明之體性亦不能成立。[注3]

  (見道——相礙緣起)

  [如是觀修已,即應]去除種種昏忱、掉舉之過失。於彼[離沉掉之]空隙,心識不作尋思、亦不執持[妄想],斷除一切思念與作意。乃至於相,或分別心等敵、賊未現起之前,當盡量將心識安住於如彼[之無分別境界]。[注4]

  (修道)

  適時若欲出定,即緩緩散跏趺坐而起,當以如幻之心境,盡己之能作種種身語意善行。若如是恭敬,且長時堅持不斷修習,諸具緣者將於即生現見勝義谛,且能不假功用、無須勤修,自然現證諸法有如虛空壇城(nam mkha'i dkyil)。[注5]

  (無學道)

  出此[定]之後得,即了知諸法如幻等。於現證金剛喻定已,後得智[與根本智之分別]亦不具,恆時皆於三摩呬多(samahita)之中;若非如是,[佛]與菩薩有何差別焉?此等教理,本論不贅。[行者應]為利益有情,於無數劫中積集資糧,發起正願,以此之力,將如應調伏一切所度有情。此等經教義理固亦不少,是以本論亦不贅。[注6]

  此雲《中觀口訣》者,乃阿阇梨燃燈智(Acarya Dipamkarajnana)所造。圓滿。

  藏譯跋:印度之親教師與主校譯師戒勝比丘(Tshul khrims rgyal ba)於拉薩大昭寺(Rasa'phyud snang gtsug lag khang chen)翻譯及校訂。[注7]

  漢譯後記

  此漢譯主要依據北京版《西藏大藏經》(no.5324)而翻,譯時亦有參考德格版(no.3929)作勘訂。本論尚有般若解脫(Prajnamoksa)所造的釋論(Madhyamakopadesa-vrtti),收北京版《西藏大藏經》no.5327,讀者可作參考。

  釋如石法師亦曾譯出本論,刊於《西藏研究會訊》第十期(台北:西藏研究委員會,1990),其後收入《菩提道燈抉微)一書(台北:法鼓文化,1997)。如石法師於其譯文前之導論,舉出阿底峽尊者於本論及《菩提道燈釋難》(Byang chub lam gyi sgron ma'i dka'gel),有幾近完全相同的段落,述說一觀修次第,並謂此修習次第“其實就是從龍樹傳承下來的修觀口訣”。這實在值得我們注意。

  此中所說的“修觀口訣”,分四次第:初,行者遠離對外境之種種分別,悟入一切外境非實有;次,悟入一切法唯識變現;三,由證知所取境唯識變現而非實,由是悟入能取識亦不可得,是即“唯識”(vijnaptimatrata)亦不可得;四,行者迷離能所二執、離諸分別(vikalpa),證入真如。上來所說,即“五道”中加行道之修習,亦即暖、頂、忍、世第一四位(見《大乘莊嚴經論·教授品》)。依《辨法法性論》(Dharmadharmatavibhanga)之建立,此則為“四正加行”之所攝,分別為“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及“無得有得加行”;於中觀的系統,此即為“四重緣起”的觀修。若深入而言,緣起四重義的現證,實即修習彌勒瑜伽行“四正加行”所依之抉擇見;依“業因緣起”抉擇,行者修習“有得加行”,悟入一切外境皆非實有;復依“相依緣起”抉擇,修習“無得加行”,現證一切法唯依心識而變現、心識亦依於所變現之外境而起分別;復次,依“相對緣起”抉擇,修習“有得無得加行”時,行者開始證入離雜染的清淨境,是即離於能取識之執著,開始證入離二取的境界;最後依“相礙緣起”抉擇以修習“無得有得加行”,即證入無分別、離思量之法性境界,是即觸證真如。由是可知“四重緣起”教授之可貴,將中觀的緣起義納於實際觀修,而非徒將龍樹的教法視為哲學分析。若龍樹的教法僅為對外道及小乘的辯破、分析諸法如何無自性等,又焉能令學人“善滅諸戲論”、離諸分別、“不受諸因緣”而現證涅槃?由此亦可知“瑜伽行中觀”之教授,實非勉強把中觀與唯識合流,而是依瑜伽行次第修習而現證中道的法門,非只是知識上的認知緣起。

  瑜伽行派稱此加行道之觀修次第為“轉依”(asrayaparivrtti)。行者由識境證入智境,這“轉依”是一非常重要的修行過程。然而,“轉依”亦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者,即如上來所言之加行道四次第修習;“廣義”者,則攝加行道、見道、修道、最後無間道四位,此亦即所謂“究竟轉依”(可參閱安慧論師(Sthiramati)《大乘莊嚴經論釋》(Mahayana-sutralamkaravrttibhasya))。專說“轉依”義理之《辨法法性論》,依“四正加行”說“狹義”之轉依;於“廣義”之轉依,則依“抉擇”、“觸證”、“隨憶念”、“通達其體性”四位以攝其義。瑜伽行派的論典中,亦依asrayaparivrtti及asrayaparavrtti兩個不同的梵文來說“轉依”。高崎直道曾有論文對此作專題研究 (〈轉依——Asraya-parivrttiとAsraya-paravrtti〉,認為 asrayaparivrtti著重於真如、如來的顯現,而asrayaparavrtti則著重阿賴耶識的消滅。這兩個梵語的差別,當亦即兩重轉依義的差別。筆者當於另文再作深入探討。

  本論亦同樣可見廣、狹兩重義的轉依。是故筆者於翻譯本論時,亦依兩重轉依義而略作科判。此中資糧位之修習,乃依經教如理作意,抉擇一切法之體性;加行位之觀修,具如上說;行者於見道位觸證無分別境界,亦即觸證真如、法性、智境界;修道位則以行持為主,於此道位反覆憶念前所觸證之法性,分十地離諸垢障;至無學道之無間道,行者入金剛喻定,遠離一切分別,即輪理涅槃、法與法性、根本智與後得智等分別亦不具,恆時皆於三摩呬多(samahita)中。如是亦即“究竟轉依”、究竟現證“中道”義。持本論再讀寧瑪派四重緣起之教授,益覺傳承之寶貴,以此實為引導行者由“外中觀”入“大中觀”、由識境入智境、由“法”入“法性”之橋梁也。

  癸未仲夏邵頌雄於多倫多

  注釋

  1 依教理而言,此即了知諸色法皆因緣和合而成,故非如其顯現而實有;於實修而言,藏傳佛教無上密之修習,則有觀想一切外境皆為明點聚 (極微)之修法,以此為方便,由是現證諸色法為現空雙運(方便果)。此修法須從師授,於此不贅。此中所謂“極無顯現”(shin tu snang ba med pa),非遮撥一切世俗顯現而入斷滅空,其意僅指無有實有之顯現,亦即否定一切顯現為“勝義有”,然此並沒有否定諸法之緣起世俗有。詳見阿底峽尊者的《入二谛》(bDen pa gnyis la'jug pa)。

  2 於外境觀為明點聚,於內識則觀心之來、去、住。此即無上密部“覓心”之修習。由此修習,即可現證內識與外境之相依。於實際觀修中,此實修念念之去來住三無分別,由是住於念與念之間,是即所謂“念念分明”。此有次第觀修教授,在此不贅。此觀修可由加行道修至無間道。

  3 此中說“任何光明之體性”,亦即瑜伽行派所說之種種“心光”。《大乘莊嚴經論·述求品》(依波羅頗蜜多譯)雲:

  “種種心光起 如是種種相

  光體非體故 不得彼法實”

  無著釋此言:

  “……種種心光即種種事相,或異時起,或同時起。異時起者,謂貪光嗔光等;同時起者,謂信光進光等。……如是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相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

  本論舉二木相擦生火之例,應出自《寶頂經》。經雲:“迦葉,譬如二木相揩即能生火,火生之時還自燒木。兩木若盡,火亦無依。”(依真谛譯《佛性論》中之所引)。

  4 見道之所觸證,為離能所二取之如如境界,此亦為初證入無分別境界,離一切世間的言語思維、分別及戲論。於藏傳大圓滿法門及保唐無住一派之禅宗修習,皆有教授於念念之間悟入此無分別境界。參談錫永導論,《寧瑪派次第禅》,頁97—98(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宗哈巴於其《根本中論釋·正理大海》,說“相連”、“相依”及“相對”三重緣起,未有說至“相礙緣起”,此或因為“相礙緣起”已入見道位,為“觸證真如”所證之“無分別”,而此“無分別”義,實非《正理大海》之論旨。

  5 “虛空壇城”,即離邊復離中之意。清淨憶念輪涅一切明相自顯現為無間、離邊,為行持之所依,詳見龍青巴尊者(Klong chen rab'byam)《實相寶藏論》(gNas lugs mdzod)。修道位主要以行持為主,反覆隨憶念見道位之所觸證而次第離諸垢障。

  6 此等經論,委實不少,大乘佛經如《楞伽》(Lankavatara-sutra)、《入無分別總持》(Avikalparavesa-dharani);密續如《密集續》 (Guhyagarbhatantra);論典如彌勒五論等等。

  7 依德格版,於藏譯跋之後尚有兩偈頌。今引釋如石法師譯如下:

  “拉薩神變大寺中 峨地善慧尊啟請

  願學吉祥燃燈智 我於從旁做翻譯

  上座吉祥燃燈智 向我那措戒勝說

  常憶三士道教理 慎莫行入險歧途”

 

上一篇: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龍樹四重緣起 5 《七十空性論疏》
下一篇:聖嚴法師: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以《大乘起信論講記》為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