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其它:楚山禅詩一首解讀(王紅濤)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楚山禅詩一首解讀

編輯:王紅濤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楚山和尚是一位詩僧,他有大量的禅詩流世。對這些禅詩進行解讀,可以加深普通讀者對楚山禅法的理解。本文就是對其中最重要的一首禅詩進行解讀。

  關鍵詞:阿黎耶識  真如  覺  自性

  作者簡介:王紅濤,河南洛陽人,四川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

  文獻上記載楚山和尚的材料並不少,特別是佛偈眾多,但仔細研讀後,發現有一首偈子最能體現楚山和尚的禅法要旨:

  萬物厥初無不善,一心萌動便差殊;

  但將善惡俱拈過,自性空空體自如。

  這首偈短短四句,便涉及了楚山禅法的本體論、緣起論、方法論、境界論等多個方面,現進行逐句說明:

  一、“一心萌動便差殊”——心性論

  “萬物厥初無不善”:是講人性論與本體論。這裡的“萬物厥初”指的乃是事物的本體,“善”不是指與惡相對的善,而是指超越的絕對的善。因為“厥初”的時間在“一心萌動”之前,在差別分殊之前是指無分別的本體,而無分別的本體是沒有世俗所謂善惡的分別。

  “一心萌動便差殊”:是說明本體界與現象界的關系。佛教禅宗認為本體與現象不二,本體即真如,也稱作“佛性”,是眾生本具的,《大乘起信論》雲: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雲何?以示二門不相離故。1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與此心顯示摩诃衍意,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诃衍自體相用故……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2

  這裡的“一心”指的就是“眾生心”,即一切眾生所有之心,也叫如來藏心,它通過“和合”、“不和合”二門而通於染淨。真如門指本體界;生滅門指現象界。由現象界念念生滅故歸入生滅門,“二門不相離”就是說本體與現象不二,真如不是獨立於現象界之外,脫離現象界而存在,而只能處於它所變現的現象界諸物之中。六祖慧能說得更清楚:

  向者三身在在自法性,世人盡有,為迷不見,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色身中三身佛……此三身佛,從性上生,何名清淨法身?善知識!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3

  佛不是外在與身心的,而是在自身法性之中,所以求佛不能去心外求而是自心。禅宗有雲:“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東坡居士亦有詩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4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教界認為閉關修行的最佳地點就是在深山中,既能避開塵世的煩躁,又可日夜與草木花石相處,仔細領會天籁妙音,啟迪開悟。所以楚山和尚在《語錄》卷一中說:

  諸法平等,三際一如。十方世界,都盧個無孔鐵錘;萬象森羅,總是片廣長舌相。無說而說知音者,領在聲前。言即無言,靈利漢聽於耳外。個中音響,不墜工商。石女點頭,木人撫掌。遮藏不得處,落花點點笑無言。注解分明時,幽鳥喃喃頻舉……

  又說:

  香風匝地花語飄空,頑石點頭,木人撫掌,山光水色,頭頭彰出佛真機,鳥雲韻松聲,法法演圓常妙偈,所謂:目前無法,意在目前,非耳目之所能到。

  這裡,“諸法平等”指的是人與自然界諸物如石頭草木等,“總是片廣長舌相”是指一切萬物皆有佛性,皆有說法的可能,能否聽到,關鍵看你是不是“靈利漢”。那麼,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真如是怎樣緣諸法的呢?《大乘起信論》中解釋說: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5陶靜這裡的“阿黎耶識”不是唯識學所說的阿賴耶識,而是指“如來藏清淨心”與“七識染法”和合在一起,既不是同一個東西,又沒有本質的區別。它有兩種功能:覺與不覺。當它不覺時: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直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直覺自相可說。6

  這裡的“不覺心”指的是對萬物無分別之心,“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就說出了真如顯現萬法的情況:分別之心起則無明妄念生,只要人有分別之心,妄念就會顯現,“念無自相”是說妄念沒有自己的體,所以離不開“本覺”心。《語錄》卷一中有公案記載:

  一堂,舉仰山摘茶次,沩山曰:“終日只聞子聲,不見子形,仰撼茶樹。”沩曰:“恁麼,子只得其用,不得其體。”仰雲:“師如何?”沩良久。仰雲:“恁麼,師只得其體,不得其用。”沩曰:“放汝二十棒”。仰雲:“師之棒,弟子當吃,只如弟子之棒,令誰領受。” 沩曰:“放汝二十棒。”仰禮拜。

  這個話頭體現的就是體用關系,沩山認為仰山整日在茶林中,心思被茶林吸引,所以說他只得其用(假有),不得其體(性空),應挨打。仰山卻認為沩山看不到自己的形體,就認為師父只看到體(性空)卻看不到用(假有),也應該挨打,所以也要回敬師傅二十棒。沩山卻認為仰山沒有認識到形體只是因緣和合之假象,並非真實的存在,故堅持要打仰山二十棒,仰山終於悟得,故禮拜。

  二、“但將善惡俱拈過”——方法論

  “但將善惡俱拈過”:指的是方法論。既然千差萬別的世界是因眾生“有分別心”而變現出來的虛幻之物,所以要識得本體就必須去掉分別心。“但將善惡俱拈過”就是說對世間一切差別相(我法二執)都破除掉,具體做法楚山和尚不可能在一句詩中說得很清楚,也不需要說得很清楚,因為這一點正是《壇經》中的總持門: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無相?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維摩經》雲:“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這就是楚山所說的“三學法門中,菩提心戒為首”。無相是強調心不要對假相作分別,並不是離開相去談無相;無念是說不能對前念、今念、後念起諸如後悔、怨恨、貪愛等執著。也不是離開念去談無念;無住是指不要在一個物、一件事上掏空心思、機關算盡、患得患失。也不是離開住去談無住,即不是反對做任何事情,而是強調要在做事情時不要太執著。否則,就是所謂“淨妄”,這反映的正是從《起信論》中繼承下來的寶貴的辯證法思想:真如與現象不即不離;真心與妄心不即不離;覺與不覺不即不離。因為本體之所以是本體就是針對現象而說的(它能產生現象或顯現現象),離開了現象就無所謂本體,真心就是針對妄心才成立,離開了妄心則無所謂真心;覺就是針對不覺才有意義,離開了不覺則無所謂覺:“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7

  無論是無念、無相還是無住;無論是覺還是不覺,說的都是“心”。楚山和尚拋出各種話頭,目的就是引導弟子,告訴他們悟是心的悟,要注意發明本心,佛性不在別處,就在自己心中:

  令本性頓悟,若不能自悟者,須覓大善知識示道見性……三世諸佛,十二部經,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取外求善知識,望得解脫,無有是處。識自心內善知識,即得解脫,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救不可得……8

  《楚山和尚語錄》卷一所舉的公案說的就是這一點:

  上堂,舉仰山住東平日,沩山使人送一枚鏡至山,按得即集眾登座,提起鏡曰:“此鏡若道是沩山鏡,卻在東平手裡,若道是東平鏡,又是沩山送來,道得則不撲破眾。”無對,破眾。平曰:“恁麼則撲破去也。”師召眾曰:“汝等當時,若在合作麼?……老僧當時若在,見他舉鏡之際,便與一喝,待伊鋒芒微露,拂袖便出,看他如何。”

  在這個公案中,楚山和尚認為仰山向眾人詢問鏡子到底屬誰,本身就已經對鏡子的歸屬起了分別之心,故而要在他舉鏡之際,大喝一聲,當仰山“鋒芒微露”(即心有微怒)之時就馬上離開,實際上是告訴仰山,你要的答案在你的心中,鏡子本為虛幻之物,何來歸屬?在他舉的另一個公案中,說得更清楚:

  達摩大師初見梁武帝,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度僧,有何功德?”摩雲:“此是天人小果,有漏之因,非真功德。”帝雲:“如何是真功德?”摩雲:“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雲:“如何是聖谛第一義?”摩雲:“廓然無聖。”帝雲:“對朕者誰。”摩雲:“不識。”由是與武帝不锲,遂折蘆渡江矣。

  這裡達摩告訴武帝,其在世間的“造寺度僧”等行為,是有貪求的有漏之因,而功德乃是無漏之淨果,故而欲求功德,應該拋卻各種執著,獲得般若智慧。當武帝問第一義時,達摩實際上在告訴他只有自己的心是廓然無礙的,佛就在自己的心中,在自己的心面前,一切人都不是聖者。可是武帝並未理解這一點,反而譏諷達摩:站在我面前這位到底是誰啊?敢說佛也不是聖人?難道你比佛還偉大嗎?達摩的本意是說佛也是在發明本心以後才開悟得道的,所以佛是覺者,武帝啟而不發,達摩只好作罷。

  楚山法門的第二點是強調學佛要知道“言不盡意”的道理,所以不能拘泥於文字,重要的是自己的親身體悟,做到“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如果死摳佛經裡的字眼,就會陷入新的執著,這點在楚山和尚的語錄卷二中說得更清楚:

  聲前有句,開口即差棒下無私,翻身已錯……夫近世以來,人心不古正法,離祖道荒涼,魔說炙盛,禅學之士不務真參實究,唯市事廣解,采妙究玄,資益談柄,故圓覺經雲:“末世眾生希望,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是知心地,法門在乎真參實悟而已,故不可依他,作解障蔽,心光埋沒……豈不聞達摩西來,不立文字,見性成佛,斯言豈欺人哉?

  三、“自性空空體自如”——境界論

  “自性空空體自如”:說的是開悟後的境界。“自性”是緣起諸法自性本空,為因緣和合的虛幻之物,所以唯一真實的存在就是心之本體,只有它才有自性,能在性空的假有(六塵)間來去自如而不為其所染,這就是所謂“體自如”:

  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明澈,識自本心,若識本心,既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既是無念。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頓法者,至佛地位。9

  楚山和尚在語錄卷二中對“體自如”有另一種說法:

  故諸佛出世蓋為一大事因緣……一大事因緣者又何?乃自心全體之謂也,所謂一心者,離心之外,了無一法可得,故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真,萬物得一以遂成。”所言大者,即心之全體也,事者即心之妙用也。大哉!心體廣闊無際,泛應無窮,寂寂虛靈,含具眾理,能應萬事者矣……

  心體“廣闊無際,泛應無窮,寂寂虛靈,含具眾理,能應萬事者矣……”連諸佛出世也只是作為先知向人們宣說這個道理,而眾生修行也就更離不開修心:

  若夫阿羅漢得之,具五神通位登四果;辟支弗得之,出無佛世度有緣人;諸菩薩得之,行願資智悲齊運;佛世尊得之,萬行圓融,十身滿證。至哉!此法無一理而不統,無一理而不該,物物全彰,頭頭顯露,塵塵葉妙,法法歸源。

  總之,楚山和尚作為明代巴蜀禅系的領軍人物,他的有關文獻基本上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禅宗的面貌。他本人對佛法有較深的理解,又經常開場講法,是受人尊敬的一代名僧。今借助剛剛整理出的資料對他的禅法進行分析,無疑於窺豹一斑,不足之處,請方家不吝賜教。

  〔1〕馬鳴著,真谛譯,高振農校釋:《大乘起信論》,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16頁。以下引文若非特別注明,均出自本書。
  〔2〕《大乘起信論》,第12頁。
  〔3〕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9頁。以下引文若非特別注明,均出自本書。
  〔4〕《贈東林總長老》。
  〔5〕《大乘起信論》,第25頁。
  〔6〕《大乘起信論》,第44頁。
  〔7〕《大乘起信論》,第26頁。
  〔8〕《壇經》,第59頁。
  〔9〕《壇經》,第60頁。

 

上一篇:正淨法師:安心淨土(二)
下一篇:麻天祥教授:印順佛學思想解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