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弘學居士:淨土探微 作者簡介 前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探微

[作者簡介]
  弘學,重慶南岸人氏,1938年生。不吃“皇糧”的佛教學者,瑜伽菩薩戒居士。1957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藏語文專業,受教於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民族學家吳澤霖先生和他的夫人馬時芳先生;問學於梁在農(智慧法師)先生和密悟格西;是佛學家正果法師的正信皈依弟子。從50年代起研飛佛教典籍,對漢藏佛學和儒學都有相當的造詣。曾執教於空林佛學院、寶光佛學院和四川省佛學院。著述甚豐,公出版有《佛學概論》、《藏傳佛教》、《人間佛陀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淨土探微》、《佛典入門》、《佛教圖像說》等,並有其他多種著述內部流通,發表論文若干。 
 

  前言

  我國佛教的淨土宗,是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的宗派,為我國佛教十三宗之一。淨土乃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即清淨功德莊嚴之處所。又因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淨土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稱極樂國土為蓮邦,淨土宗亦故稱蓮宗。又因為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借彌陀本願之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故又稱念佛宗者。

  西方淨土思想乃依據釋迦牟尼於耆阇崛山所說之《無量壽經》、王捨城說《觀無量壽經》、祗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佛經》等三經。佛陀入滅後約九百年,世親所造之《往生淨土論》,以及馬鳴、龍樹諸大師贊述以上三經之要義,弘傳此宗。北魏永平元年(508年),菩提流支來華,授昙鸾《觀無量壽經》,傳承完備之淨土經論,使我國之淨土法門有劃時代之發展。至唐代經道綽、善導之發展,淨土思想方始成為一佛教宗派。但是,淨土宗和佛教其他宗派有所不同,沒有法統的傳承,而只是一種宗教的實踐法門,和佛教各宗融合在一起而風行於教界。雖然如此,我國的淨土宗也有三種教系:一是廬山慧遠大師之系統;二是道綽、善導等之系統;三是慈愍三藏之系統。三大教系,各有其特色。

  第一,廬山慧遠大師的教系。它是依靠般舟三昧之法,期待見佛和往生為目標。慧遠之師是道安,道安之師是佛圖澄,這是中國淨土思想的第一傳,大約是在公元310年左右。慧遠和這一系的史跡極其鮮明,也有著作流傳,種種的念佛結社,在當時社會占有相當地位,高雅之士結社甚多,慧遠一代的名風,培育了不少的門徒,這個感化的力量是不小的。可是,慧遠一系的教化對象,都是高人隱士,其教學態度,是以知識義解為目標。此系的淨土觀是把彌陀淨土看成應土的,凡夫往生的地方是事淨粗國,也就是事淨土,沒有辦法到相淨土和真淨土,因為這種見解裡,把淨土看成是業報所感的思想,所以慧遠一系的教學是常識性的理論派。後世的唯識系統的諸家,都把彌陀淨土看作“別時意說”,三論、天台、華嚴、唯識諸宗的學者都有這種見解,這也是由理論所展開的當然結論。

  第二,善導等之教系。善導之師是道綽,道綽之師是昙鸾,昙鸾受法來自菩提流支,這是第二傳,大約在公元508年左右。他們都鼓吹往生淨土,倡導由如來的本願力而往生和連得不退等果。由於慧遠大師所傳下來的淨土觀是學理性的,缺少大眾化和超越性的宗教特色。體解信仰的佛智,理智固無不可,但是要從大悲心出發。善導教學的根本立場,就是以佛的本願為基礎,強願緣起論是淨土思想的根本世界觀,彌陀淨土是由佛的本願所成的莊嚴國土,是報土而絕不是應化土,這個“是報非化論”很深刻地反駁了淨影慧遠、天台、嘉祥等諸師的觀點,善導說“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阿彌陀佛所以是報佛,報佛所住的國土應該是報土,凡夫也能往生這個報土。古來的諸師判土低調,甚至不許凡夫二乘的往生,其中雖許報土,也唯知通報的分齊,不知別報的因由。淨土思想成立的原理是在“願力成就”,淨土的本質就是“土體是涅槃,其證果是無為法性”。善導一系的思想,有人生罪惡觀、凡入報土論,指方立相論等,確立了淨土思想的特色。這種思想一出,大家都有生報土的希望,社會民眾由此而踴躍信仰,把殿堂宗教普及到社會的現實之中,使人可以得到現實的救濟希望,因此而發揮了淨土思想的本懷。善導的淨土思想的普及,發展出忍苦的世界觀、創造光明的世界觀、業報的世界觀、報恩的世界觀等,大眾的精神生活因此而得到許多安慰。

  第三,慈愍三藏之教系。慧日法師是公元748年前的人,他游學印度十八年,親受印度三藏之法,這是第三傳。他倡導教淨一致、禅淨一致、戒淨雙修的思想。他的思想為歷代大師所繼承發揚,延壽、袾宏、法照、元照、智旭等都是這一系統的大德。慧遠教系的淨土思想之法益,是吸收上流社會的,或者說是上根;善導教系的淨土思想之法益,是普及民眾的教義,當屬下根;而綜合上、下根的淨土思想就是慈愍三藏教系的禅淨合一的淨土義,這一系當然就是中根。淨土宗在歷史上說是上、中、下三根普被,就是由此而演變形成的。

  淨土思想在我國佛教史上的發展大致如此。隨著佛教的昌盛,人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淨土行者亦不局限於單純的稱名念佛,三根普被而各有各的特別發揮,淨土行者亦有各自的選擇,都希望能更多地了解淨土思想的淵源及其在我國的發展,故爾筆者力不從心地編撰了《淨土探微》一書。盼得到佛教界的大德和學術界的仁者之教正。

  弘學謹識

 

上一篇:其它:陸九淵的佛教觀(劉立夫)
下一篇:正淨法師:念佛三昧摸象記淺釋(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