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四念處修行要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四念處修行要領》

空海法師  主講

前言:

很難得我們解脫道的學員,又再同聚一堂禅修,這真的要具足很多的殊勝因緣,如果你沒有善根,就沒辦法與解脫道相應;如果褔德不具足,你沒辦法聽聞到正法,沒辦法聽聞到真正解脫的正法;褔德不具足,你也沒辦法來參加禅修;如果因緣不具足,我們的禅修也沒辦法順利舉行;因緣不具足,我們也沒有這麼莊嚴的禅堂,讓大家好好的禅修。

所以不要小看這樣的聚會,不要小看這樣的禅修,真的是要具足很多的善根褔德因緣,今天大家都是為了學佛、成佛,為了解脫而來,學佛就是要學習釋迦牟尼佛,早日解脫自在。在一開始我們都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就是對佛陀的感恩與尊敬,感恩他示現一條解脫之路,讓眾生能夠出離苦海,但是我們不是把學佛當做一個口號,不是把佛法當做佛學在探討、研習而已,我們要具足聞思,進一步要來到實修實證,所以剛才帶領大家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期許大家要有魄力、決心,學習釋迦牟尼佛那一種大丈夫的氣勢。 

佛道無上誓願成,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低估自己,每個人都是未來佛,而這個成佛之路,要多久呢?不是三大阿僧祗劫,不是幾百萬年,也不是幾十年之後,而是這一生這一世、現在啊!此生此世啊!釋迦牟尼佛都是如實的向我們開示,告訴我們涅槃解脫之路都是這一生這一世,要點是你必須掌握到真正的出世間法。

而這出世間法呢,卻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我們能夠在基隆月眉山靈泉禅寺禅修,要知道這已經是醞釀了幾千年之後,才有今天這樣的聚會在這裡一起禅修,不要小看這樣的因緣,百千萬劫難遭遇,要好好珍惜啊!

光是靈泉禅寺一百零三年來,歷經了四任的方丈和尚的筚路藍縷,以及諸多護法菩薩、龍天護法,各種因緣不斷的蘊釀,才能夠有今天的規模、有今天的莊嚴道場,來讓大家專心禅修,這些因緣都是不容易啊!空海〈惟傳〉也是第一次在這大禅堂帶禅修,協助大家深入實修實證,所以剛才講說這是蘊釀幾千年,才有今天的因緣。大家要成佛、要解脫,如果你光是抱著一個法門深入,而身心不柔軟、欠缺慈悲心,修行是不會有所成就的,你的修行也只是在世間法裡面練功夫而已。

在大家剛剛的發願裡面,不要忘了「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有這一種誓度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大願力,你的修行才會有成。要有這樣的魄力、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慈悲心,必須要先回到自己本身能夠深入聞思修證、為法做見證,所以把「佛道無上誓願成」擺在前面。

真正的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上,如果菩薩道沒有建立在貫徹解脫道,所謂的菩薩道跟世間的善法、慈善事業沒有什麼差別。真正佛教的特色是在於解脫道,佛教如果失去了解脫道的骨髓核心,很容易只是淪為方便法、世間善法。大家能夠來參加解脫道的禅修,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今天大家大部份都已經有《阿含解脫道》的聞思基礎,然後進一步認真地實修實證,這就是「我今見聞得受持」,進一步「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些都不是標語,大家要進一步把所聽聞的佛法要實修實證,你才能夠了悟真理實相,才能夠為法做見證。

我們要把平常大家習以為常的發願及開經偈,落入實際的動作,它是動詞、要實際去做,不要只是變成標語、口頭禅,天天在那裡復誦、課誦,但是卻沒有真正落實去做。大家不要忘了「無上甚深微妙法」,佛法真的是與世間法不一樣,佛法是出世間法,不是一般的世間學問。不要以為自己學問高、學歷高,或者社會的經歷很豐富,我是大學生、我是碩士、我是博士、我是醫生…,認為這些經文我都懂了,這些佛法我都懂了,自認為是老參,認為這些我都知道了…,錯了!

除非你是個大安心、大自在的解脫者,否則你沒有真正懂得佛法,你只是從經典、文字、名相上面,去理解一些佛法,但那不是佛法的真精髓,佛法是無上甚深微妙,不要被自己的意思意識所欺騙,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懂了、已經都會了。除非你是解脫者,不然我們通通要歸零,把過去的知見放下,把過去的法門放下,把過去習以為常的論斷、觀念通通放下。

邁向解脫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歸零,如果你沒有歸零,還是會在原地打轉,就像一只瓶子,不是裝得滿滿的,不然裡面就是裝著很多污垢的水;不是裝不進新的東西,不然就是當有新的東西裝進去之後,還是跟那些原來污垢的水混合。所以不要腳踏兩條船,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歸零、放下,一步一腳印的跟隨著佛陀所走過的解脫之路,一步一腳印的去做、去修,這是最快、最安全能夠到達彼岸的解脫之路,空海追尋解脫之路歷經三十幾年了,我今天也是毫無保留的把它呈現出來,跟大家分享,而這一條解脫之路,不是空海所創造的、所發明的,那是佛陀、歷代的解脫者,他們所走過安全又可靠的解脫之路。

大家不要小看這樣的因緣,我們這一次的禅修,要跟大家分享的主軸核心,就是四念處的禅修方法。北傳佛教地區,通常很忽略這個章節,這是我們北傳佛教地區需要補強的地方,這幾天的禅修,我們會逐步、逐次的介紹,修行是有次第、有方法、有步驟。如果你欠缺次第、欠缺方法、欠缺步驟,就如同你要建造一棟高樓大廈,但是你卻沒有建築藍圖,那你怎麼蓋大樓?結果,不是雜亂無章的蓋,不然就是蓋一些違章建築。

這棟高樓大廈的設計藍圖,就是我們的聞思基礎,如果你沒有聞思的基礎,就像沒有設計藍圖,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你光是天天在那裡祈求,天天在那裡幻想要建造一座高樓大廈,能完成嗎?最後往往都只是落入空談,所以修行的次第、步驟,就如同建造高樓大廈,當有了設計藍圖之後,再來就是要好好的把過去那些違章建築鏟除掉、把地整平,這就是歸零。你如果沒有把那些違章建築去除掉,你怎麼建造得起來一棟高樓大廈?如果沒有好好整地,你怎麼建造高樓大廈?

如果你沒有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法門放下,就無法興建高樓大廈,所以除了有設計藍圖之外,再來就是歸零,這已經是實際動工開啟的第一步,當把地整平之後,進一步就是要挖地基。如果沒有深厚的地基,你就急切著要興建高樓,你能夠蓋多高呢?就算你勉強的把大樓蓋起來,這樣會穩固嗎?是沒辦法穩固的,是禁不起考驗的。所以進一步就是要好好的扎根,把地基挖好,你地基挖得越深,地基就越穩固,就越能夠蓋起高樓大廈。越高的大樓,相對的,它的地基一定是越穩固、越深入,請大家不要忽略這個次第、步驟,不要急、不要慌、不要亂,不要馬上想要從果地起修、馬上就要三級跳。

如果地基不夠穩固,你所建造起來的,就只是危險的大樓;如果你沒有打地基,或是沒有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一層的建築起來,你的大樓若不是空中閣樓,不然就是一棟危險大樓,只要一遇到境界的考驗,馬上就會跨掉。你要能夠來到禁得起任何境界的考驗,一定是要有深厚的地基,而且一層一層、扎扎實實的建築,沒有偷工、沒有減料、沒有馬虎,如此建造起來的一棟大廈,就能夠禁得起任何的考驗。

同樣的,在往後禅修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進度,會逐步帶領大家逐漸的深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請大家不要忽略、不要草率,你越實實在在去做,越認真去做,把每一個階段都認真做好,這樣你所建造起來的高樓大廈就會很安全穩固,而且也是最快速。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一步一腳印,按照解脫道的次第、步驟來實踐,以下我們即將每一個階段,一步一腳印的告訴大家如何逐漸的深入。

解脫路上尋尋覓覓:

除了解脫者之外,所有的眾生都在尋找解脫之路,所有的眾生都在尋找出離苦海的方法,不管你有沒有加入宗教,不管你有沒有信仰,每個眾生都在尋找解脫之路。有的人拚命工作,有的人拚命賺錢,有的人熱衷於從事政治活動,有的人熱衷於從事自己理念的實踐,不要忘了!這些都是在找尋解脫之路,當你慢慢深入去了解就會知道,就算你在養兒育女,也是在找尋出離苦海的方法。

有的人熱衷於積蓄很多的金銀財寶,也是在找尋解脫之路啊!因為只要還沒有來到究竟解脫之前,眾生的內心世界一定有苦、有不安、有煩惱、有貪心、有瞋心、有無明,當一個人還沒有真正大安心、大自在之前,內心一定有苦、有不安,也一定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找尋他所認為的安心之路。所以不要以為世間人或是在家居士,他們就沒有在找尋解脫,錯了!包括貴為總統也還是一樣,是在找尋他的解脫之路,只是一般人非常不容易區分出來,什麼叫做真正的苦海?以及這些苦海真正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一般人沒辦法清楚的了解,就算你得一個博士或是兩個博士學位,你還是一樣沒辦法正確而清楚的認識,苦海的形成原因來自於哪裡?

絕大多數的人都在世間法裡面打滾而不自知,他想要出離苦海、想要找尋出世間法,但是一直尋尋覓覓在找尋的,卻都是在世間法裡面打滾,仍然不知道。只是當他打拚奮斗一段期間之後,發現內心裡還是有很多的苦、很多的不安、很多的煩惱,這時候他又會繼續再尋尋覓覓。所以我們要清楚的分辨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這是不容易的,但卻是非常重要。

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智慧,能夠分辨出什麼叫做世間法?什麼叫做出世間法?而整個解脫道的課程,就是要讓大家清楚的了解,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這樣我們的生命才不會浪費在世間法裡面打滾,才不會浪費在枝流末節上面打滾而不知道。曾經跟大家講過,半年的聞思課程,可以讓你減少十年、二十年以上的盲目摸索。其次,就算你進入宗教團體、修行團體,不管是任何宗教、宗派,不要忘了都是一樣要找解脫啊!

每一個宗教,不管是迷信型或是信仰型,一樣都是在找解脫,但是卻很少、很少有人能夠清楚的分辨出來,什麼叫做方便法?什麼叫做究竟法?而每個宗派、每個宗教師幾乎都會跟你強調,他們的宗教、他們的宗派,他們的法門是最好、最高、最快速。在《阿含經》裡列出來的【葛拉瑪經】,都有清楚的敘述,幾乎每個宗教師、每個宗派,都會強調他們的是最好、最高、最快,因為有這麼多熱情的宗教師,在弘揚各種不同的法門,讓眾生也疲於奔命,一個法門學了之後沒多久,又覺得還是苦啊!還是不安啊!

然後又再尋尋覓覓,有的人在一個宗教團體裡面,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然而還是苦、還是不安。因為很多人、很多宗教師,他們很難分辨出什麼是究竟法?什麼是方便法?而他們一樣都會跟你強調這是最究竟、這是究竟法,空海沒有意思要落入那些見诤,我也不想跟大家強調四念處的禅修方法,就是最好、最高、最快、最安全,因為大家已經聽過太多這種話了。

我們只是如實的呈現一條本身走過來,覺得真的是相當好的一條解脫之路,而且也是佛陀他們所走過最安全的快速道路,我們只是把它亳無保留的呈現出來跟大家分享,至於是不是真的非常的殊勝、非常的難得?希望大家不是用信仰層面的就信以為真,而是希望大家能夠拿出科學家求真求證的精神來檢驗、來求證,修行不要馬虎,這樣就是對不起自己。佛陀從來不希望大家停留在信仰層面,而只是這樣盲目的相信。

佛陀都是鼓勵大家要實修實證,你真正證悟到才算,因為唯有你自己吃到東西,吃飽了!你的肚子才會飽;唯有你自己真正喝到甘露水,你的口喝才會消失、才會止息,所以佛陀講的法,是不是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也唯有你真的親證到才算。也唯有你真的親證到,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才會真的止息下來,所以法門的好不好?究竟不究竟?不是從某部經典上面來看,也不是某位大師一直強調,然後就信以為真,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究竟法就是能夠讓你感受到很實用,你一天的聞思、一天的用功,就有一天的效果;你一個月的用功、半年的用功,就有半年的成長跟改變。真正的究竟法,能夠讓你內心的痛苦不安漸漸消失,這都是可以檢驗的。如果你學習某個方法、某個法門,經過半年、一年或是兩年,卻還是沒有讓你有很大的改變、很大的法喜,就要重新檢討。尤其是五年、十年,還無法能夠感受到安心自在、法喜充滿,就要重新評估。

不要忘了!大家的目標是為解脫而來,而不是要成為宗教的信徒,不是要成為宗派的信徒,佛道無上誓願成,學佛就是為解脫而來,所以大家要一步一腳印的去走、去做,拿出科學家求真求證的精神,來檢驗、來實驗、來實修實證,你才會知道空海所跟大家介紹的這一條解脫之路,是不是真的安穩又快速?是不是真的究竟?也唯有實修實證,你才能夠證明,不用空海多贅言。

念處經

在今天泰國、緬甸、斯裡蘭卡…地區,最重視的修行法門、方法的核心就是四念處,但是在北傳地區,卻是對四念處的修行法門非常陌生、非常忽略,到最近十幾年來,經過南北傳佛教的交流,才漸漸有人深入了解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空海是在一九八九年,就到泰國去參訪、去研習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之前在就讀研究所的時候,也就曾經深入原始佛法跟四念處,經過廿、卅年的聞思修證之後,發現佛陀所走過的這一條解脫之路,真的是非常殊勝,讓我得到了很多法寶,所以今天把它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跟大家來分享,所要跟大家講述的,不是講一些頭腦的觀念、知見,而是真的可修、可證、可達。

以下所要講述的四念處課程內容,在仔細聽聞之後,你要認真的去做、去實踐。在北傳的《四阿含》裡的《中阿含》九十八經,就是【念處經】。南傳在《長部》裡有【大念住經】,北傳在《雜阿含》也有記載,但不是很完整。在《中阿含》九十八經的【念處經】,非常的完整、相當好,請大家多珍惜這一經的開示。

只要你按照【念處經】所講述的「四念處」方法,逐步的去修、去做,佛陀跟我們開了「支票」,跟大家保證七年內,你至少能夠證到三果。如果因緣具足,你很有可能可以證到阿羅漢果。不要以為證阿羅漢是不了義、是小乘的、是自了漢,這都是錯誤的觀念、知見,要把那些通通放下。因為佛陀本身就是走過這一條「四念處」,而成佛、成道的。

《阿含解脫道次第》196頁「念處經」

第一節﹝引言﹞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佛陀第一段就開宗明義的跟我們指出,有一條解脫道路,這一條解脫道路能夠「淨眾生」,把眾生內心的貪瞋癡、污垢都淨化掉、洗滌掉;「度憂畏」,你的憂悲苦惱、你的畏懼、你的不安,都可以因為這一條「四念處」的解脫道路,而讓把你內心的憂悲苦惱都消除、消失。「斷啼哭」就是你原來在苦海浮浮沈沈,種種的痛苦、種種的煩惱、種種的不安,能夠因為你實修「四念處」這一條解脫道路,而得到解脫自在,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以及那些啼哭,也都會消失。這是治療我們心病最好的藥,你能夠得正法、見法,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而這一條正確的解脫之路就是四念處。

佛陀已經很清楚、明顯的告訴我們四念處的效果,再來他又拿出歷史上的那些解脫者來證明,說明過去的那些解脫者,也是如實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修行方法,未來的那些解脫者,佛陀也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他們也一定會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包括佛陀本人,他也清楚的告訴我們,因為這不是信仰、不是道聽塗說,如果我佛陀自己沒有走過的話,我怎麼能夠證明這一條路的正確與否呢?所以佛陀很笃定的告訴大家,我佛陀也是如實的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修行道路,而來到無上正等正覺。

這樣的說明夠清楚了吧?!這樣的說明足以讓大家產生信心了吧?!過去的佛、未來佛、現在佛,他們都是很扎扎實實的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修行方法,而來到究竟解脫。佛陀不會打妄語,不會開空頭支票,所以請大家放心!跟隨著佛陀他們所走過的解脫之路,依循著「四念處」所跟我們開示的修行方法,一步一腳印的去做,這是最安全、最快速。

因為我們是在禅修中講解修行要領,而不是在一般的攝影棚室,或是一般單面式的講經說法、單獨片面的诠釋。修行要領是很實用、很實際的,而且是很生動、很活潑的,所以在禅修的時候,講述「四念處」的修行要領,才能夠講出活的那一部份─活生生的修行要領,如果我只是在攝影棚裡面講的話,則其中很多的精華就沒辦法講述出來。況且修行要領是屬於雙向的互動,是一種磁場雙向的互動,你們的精進用功會激發我講出更深的修行要領。

第二節﹝身念住﹞

      「雲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

這個「覺」在《雜阿含》翻譯為「受」,感受的「受」,《中阿含》通常把這個「受」翻譯為「覺」。同樣的,「四念處」是講身、受、心、法,所以「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也就是「觀受如受念處,觀心如心念處」。有的人把「處」讀為處,處在什麼情況的「處」,這樣也是有很深的解釋角度,下面會再深入解析。

「雲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寐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

這一段是修行的重點,以及非常重要的階段,是「身念處」開發的重要提示,也是一個核心重點。不要小看這一段,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這一段,比你讀了好幾十部的大藏經都還更重要。如果讀了很多遍的大藏經,但是卻沒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實修實際的做到,則所研讀的經典都只是一些空論,都只是一些頭腦的知見。研讀了那麼多的經典,不如把這一段好好的消化,然後實際的去實踐、去做到。

「四念處」講的就是身、受、心、法,它是有次第、有步驟的由淺入深,「心念處」講的就是「明心」的階段,講的是起心動念,但因為我們的念頭是非常、非常的快速,而且很微細、很微細。如果你在粗的身體動作、粗的相,看不到、看不清楚的話,則那些微細的相,就更是不可能覺察到,要談「明心」是更不可能的。

因此,「明心見性」之前,必須要「身念處」跟「受念處」先開發出來,「明心」是屬於「四念處」第三階段「心念處」的開發,當「明心」之後才能夠「見性」。「見性」就是第四階段「法念處」的開展。所以「明心見性」是很具體、不會抽象的,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所謂的開悟不是真正的開悟;你所謂的「明心」,也不是佛陀所講的「明心」。

「明心見性」是有次第、有步驟的,現在我們就依循著「四念處」修行要領的課程,逐次協助大家到達「明心見性」的階段,不要小看此次禅修只是八天而已,佛陀在這一經跟我們清楚的講出來,只要真的好好用功,觀念、知見正確,你在七天七夜之內,都有可能開悟、可能見法。所以不要忽略每一個階段,禅修不在於時間的長短,不一定要幾個月才能夠達到效果。如果觀念、知見不正確,再修個五年、十年,你還是在練功夫;你觀念、知見正確,在七天七夜之內,見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現在大家身心柔軟的按照次第、步驟逐步去做,很快就能夠來到「明心見性」的階段。你要「明心」之前,「身念住」的開發就非常清楚具體的告訴我們,怎麼樣能夠「明心」?你的身體必須要清楚的覺察。我們的身體都是活在當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動作,包括講話都是活在當下,但是眾生的心呢?卻都是跑到過去、跑到未來、跑到九霄雲外,你的心很少、很少跟你的身結合在一起,你的心通常都是很散亂、很散漫,很少活在當下。

如果你的心沒有跟身體結合在一起,身心就是分離的,而分離的身心就像行屍走肉一樣,就是佛陀所講的: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如果你的解脫是寄望在遙遠的未來,這也是在構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幻世界。唯有你的身心結合,保持清醒明覺,你才能夠見法,身心才會清靜;唯有你的心,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你的心才可能成為「明心」。當你真的能夠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又能見法,才能夠真的遠離顛倒夢想。

大乘佛教講述很多崇高、美好的境界,真的都是相當好,但是次第、方法卻是相當欠缺、非常疏忽,一講到要實修實證、按部就班,就認為是小乘、是不了義的,是國小的、是小學生的,認為不是很重要。講的都是高談闊論,像這樣就算講再久,都只是空談;講再久,我慢還是看不到,貪瞋癡還是沒有淨化。

真正的解脫是我慢的止息、消失,貪瞋癡的完全淨化,如果學佛修行沒有回來淨化我們自己的貪瞋癡、止息我慢,那都是在佛法的門外、還在枝流末節上面繞。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四念處」是小乘人在修的,它是真正能夠幫助你醒過來,非常重要的法門、重要的關鍵,是百千萬劫難遭遇。

第一個階段「身念住」的開發,佛陀就告訴我們「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寐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立念在身」就是把你這一匹心猿意馬的一顆心拉回來、收攝回來,放在你的身體上面,讓你的身跟你的心對焦,讓你的心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當下,清楚覺察你當下的每一個動作。如果你的心是跑掉的,要拉回來的是這一匹心猿意馬,你最忽略的是這個身,而心呢?都是散亂的心。如果你的身跟你的心沒有對焦,就是活在無明的世界,這一段就是讓我們醒過來的重要關鍵,如果你這個步驟沒有做好,後面的步驟就是空談。

「身念住」怎麼開發呢?「行則知行」,一般眾生平常的走路跟佛陀的走路,有什麼不一樣呢?一般眾生的走路跟覺悟者的走路,有什麼不一樣的內容呢?同樣都是在走路,但是佛陀、覺悟者所展現出來的走路方式是「明行足」,而一般的眾生是「無明行」。

一般眾生走路都是又沖動、又快、又急,趕快、趕快、趕快…,腳步都是很急、很快,然而你的心卻都是在想其他的事情,想東想西、擔憂東、擔憂西,很少活在當下,也很少覺察到自己當下的每一個腳步。而佛陀他們,不管托缽、游行或是其他的動作,每一個腳步都會保持清醒明覺,這不是佛陀這樣做,我空海才這樣講,如果我本身沒有做到腳步的清楚覺察,我不敢要求大家也這樣做,這些修行法要、修行要領,一定是我有經歷過、我有做到,我才敢講出來。包括往後幾天所要講述的內容,如果我沒有證悟到的,我不講;如果我沒有做到的,我不講。不要講述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講述自己沒有體悟到的。

所以「明行」很重要,佛陀他們走路就是這樣,我每一個腳步都很清楚覺察,而且不疾不徐,在走路之中有安祥,走路之中一樣展現三妙行。但有急事要做的時候,不是腳步不可快,一樣是可以快,但是你一樣都保持清醒明覺,走路的修行要領就是把你的腳步放慢一點,跟你原來走路的腳步比較起來,把你的腳步再放慢一點。

再者,隨時保持清醒明覺。當你在上班或是平常在工作的時候,一樣左腳、右腳、左腳、右腳都清楚覺察到,這是屬於在走路方面。當然不只光是走路方面,「行則知行」,不單單只是走路而已,包括手的動作、講話、口行…這些也都是。「行」包括身行、口行、意行,而「意行」是歸屬於「心念住」的開發。

這裡的「行」,是著重在「身行」,不單是腳步的走路,包括你的動作、掃地一樣,當拿著掃把在掃地,當下一樣是在動,這個「行」就是一個動作。動態的時候,諸如:腳的動態、手的動態,或是身體的動態、動作,都要保持清楚覺察。這一點需要大家下功夫去調整過去不良的習性,以往我們很少清楚覺察當下的動作,而修行是要把我們沖動的動作,調整為安祥、柔和,把我們無明的沖動、「無明行」,轉變成為「明行」。

包括在上、下樓梯,都要清楚覺察每一個腳步,當無明、沖動的時候,腳步是很粗重的,上、下樓梯都是啪!啪!啪!這表示我們心的粗糙。如果你的心是微細的、動作是柔和,上、下樓梯都會有一份的安祥自在,走路也都有安祥在裡面,而且會像行雲流水。所以「行則知行,住則知住」,這個「住」跟前面的「行」是一個對比,「住」是你站立、靜止不動的時候,前面的「行」是動態,第二個「住」講的是靜態。當你在靜態、站立、停止下來的時候,一樣保持清楚覺察,你當下的身體狀態,以及當下附近周遭的情況,都能夠清楚覺察,就是「住則知住」。

「坐則知坐」:

   「坐則知坐」,這個「坐」是禅坐、打坐或是端坐。包括你的打坐姿勢,以及酸痛的時候要換腿,當下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如果你的觀念錯誤,打坐就是在練功夫,如果你的觀念是觀念的,打坐會變成很輕松。錯誤的打坐方式,身心會越來越僵化,「我慢」會增長;正確的打坐觀念,你的身心會越來越安祥,越來越柔軟。

一般人提到打坐,通常不是害怕、懼怕,不然就是一打〈上〉坐,就有很多的索求─要求開悟、要求禅相,這是不正確的打坐。提醒大家幾個打坐方面的要點:

一、 打坐的姿勢要放輕松:

   脊椎、頭部、頸部、背部跟腰部,讓它保持自然的垂直,是要挺直但是不用力,這一點很重要,這裡所講的挺直,並不是直直的一條線,而是生理上自然的直線。我們的脊椎、背部、腰部,有一個自然的彎曲度,配合這樣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端坐,這樣會最輕松。如果你刻意去矯正它,有用力的話,你的腰背會很快就酸痛,而且胸部也會悶。所以打坐的坐姿要放輕松,保持正直,頭部不要向前傾,也不要向後仰,要你自己去調整,調整到一個輕松的姿勢,這要靠自己去摸索,調整到一個最適當的角度,你坐起來才會很輕松,而且全身能夠放松。如果姿勢坐不正,當你一放松,很容易就會往前傾,或是彎腰駝背,所以打坐的坐姿,自己要調整一下,記得!腰背是挺直,但是不用力。

二、 打坐的目的:

打坐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強調當遇到腿酸痛時,不可以隨便更換姿勢,你要在那裡熬!熬!如果你硬是要跟腿的酸痛在對抗,這樣很容易形成一種練腿功、練功夫。盤腿方面不要刻意強求,北傳很強調要雙盤,但是泰國他們重視的是單盤,緬甸則是單盤、散盤都可以。所以北傳的佛像都是雙盤的佛像,但是在南傳地區卻是單盤或是散盤。坐姿的重點不在於雙盤、還是單盤,是以你自己覺得輕松、自然為主,當然盤腿比沒有盤腿要好。因為盤腿來打坐,身體比較穩重,也比較容易寧靜下來,打坐的時候,當姿勢放輕松端坐之後,然後按照出入息法,一步一步的深入,讓你的心能夠漸漸的寧靜下來、安定下來。

有些好高骛遠的人認為:打坐不重要,光是動作就好、工作就好,我們修行是要溶入一切…。修行要溶入一切境界裡面是不錯,但是如果你的打坐基礎不夠穩固,你的心會是很散亂的。沒有定力、靜不下來,你還是一樣在苦海裡浮沈,我們當然沒有刻意強調一定要打坐多久,打坐的功夫要多深,但是你要能夠靜得下來,每天要給自己早晚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打坐時間,打坐會讓你的心漸漸的安祥、寧靜下來。

如果你靜不下來,而找很多的理由來忙碌,你是在透過各種忙碌來掩飾自己內心的靜不下來。如果內心靜不下來,你的心怎麼清靜呢?怎麼「明心」呢?你這污垢的心怎麼沈澱下來呢?打坐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寧靜、沈澱下來,所以不要小看這個坐姿,不要小看禅修的禅坐。

有的人很熱衷於行菩薩道、行善布施,一跟他講說要來禅修、要來打坐,就很頭痛、很頭大,認為:哎呀!我坐不下來!那不重要,我們只要好好去行善布施就是了…。但是幾年下來,你還是停留在佛法很膚淺的層面而已,你的身心都沒有沈澱、寧靜下來,也沒有把污垢的心沈澱下來,你還是看不到內心充滿貪瞋癡、我慢十個結。因此,真正的苦因在哪裡?那更是看不到,而打坐就是要讓我們的身心寧靜、沈澱下來,當你有這些基礎之後,下一步的「明心」才能夠開發出來。

在「身念住」開發的階段,不管我們是處在動態或是靜態,在打坐的時候,我的坐姿怎麼樣?一樣要清楚的覺察,有在彎腰駝背,你也要清楚覺察,當腿酸痛的時候,我要換腿可以嗎?當然是可以的,因為打坐不在於強調盤腿功。

當你的雙腿會酸痛的時候,有兩種方式去處理:第一種方式是不理它,繼續你的觀呼吸,放輕松、不理它,不要被那個境界牽引著走。第二種方式是:當你坐久之後,酸痛會不斷的增加,有時候會像針在刺痛,這也很正常,如果你覺得真的很痛之時,會痛到干擾到你內心的寧靜,覺得有在用忍的跟這個痛在對抗的話,這樣就不正常、不正確。當你覺得這個痛會干擾到坐姿,是可以換腿的,但是不要邊換腿、邊抱怨,然後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人家可以一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我坐半個小時就這麼酸痛,是自己業障深重…,就一直在那裡埋怨、抱怨。

這樣你又錯失掉很多修行的觀念、關鍵,不要抱怨什麼,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的。當你的腿在酸痛的時候就換腿,但是重點是在於換腿的過程,在松腿、要換的時候,一樣要保持清醒明覺、清醒覺察,這就是「坐則知坐」。不是不可換腿,而是換腿的時候,保持清醒覺察。一方面不要用責備的心來責備這個腿不好、沒有配合你,或是跟別人比較,覺得他們都坐的一動也不動,自己沒多久就會換腿、就變動,這樣一比較起來就讓自己感到很挫折,這些埋怨、比較的心態,都是在耗費我們的生命。

我們沒有必要跟別人比腿功,打坐的要領要掌握到,酸痛的時候可以更換姿勢,但保持清醒覺察,還要用愛心、耐心善待我們這個身體,用慈悲心善待我們這個身體,為什麼呢?我們這個身體個不是我的,它也是眾生眾因緣聚合而成,我們這個身體也是眾生,你發願要度很多的眾生,能不能先度化身體裡面很多苦難的眾生?包括你的腿會酸痛、身體不舒服,都是我們這個身體的眾生,正在發出痛苦的信號,它們需要你用慈悲心來善待,需要你用愛心來包容它們,所以不要責備它。

這個身體就像做牛做馬一樣承載你,協助你做很多的事情,如果當它在酸痛、發出痛苦的信號,就如同它在為你做牛做馬,但你卻沒有善待它,當它喊叫幾聲的時候,你又在責備它、不讓它吭聲,這樣是很不慈悲的。所以,不要責備身體不聽話,反過來要用愛心來對待它,則你這一期的打坐,會更得力、更順心、更順暢,這是「坐則知坐」。

「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

「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很多人認為修行或是一提到修行,就是要到禅堂、大殿裡面才算,出了大殿就好像是下班、下課了,或是一定要到哪裡去打坐,才算是修行。有的人在自己家裡有打坐的小禅堂,認為預定的時間到了,就進去禅堂裡打坐,這樣才是修行,當時間一過、出了小禅堂,就認為不是在修行,這是錯誤的觀念、知見,記得!真正的修行是溶入一切的境界,每天二十四小時、任何時間都是在修行,你要把整個修行的質量,帶入日常生活之中,每一個歷緣對境都是在修行,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在每一個歷緣對境,你都保持清醒明覺,這是很重要的觀念、關鍵。

每天、每個動作、每個歷緣對境,都保持清醒明覺,就是「置心一處,無事不辦」。「置心一處」就是把我們的心安住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這樣不但有泠靜的思考,而且你會很安祥自在,如此你做起事情來會更有條有理,更能夠把事情處理得好,所以說「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要把修行帶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你一切的動作都是在修行,所以嚴格的講,修行是沒有禅堂內、禅堂外之分,修行是沒有上班、下班之別。

今天的禅修是因為要把基礎打好,在這個打基礎的階段,我們有一間莊嚴的禅堂,來讓大家進行聞思修證,這是很重要、有必要的階段過程,但不是到禅堂來才算是修行,我們要慢慢能夠來到,不管禅堂內、禅堂外都是在修行,所以沒有上、下班之分。有的人如果有上、下班之分的錯誤觀念、知見,就會認為今天我很用功、很認真修行,好了!現在下班、下課了,回到寮房之後,各種覺察都忘掉、忽略掉了。

佛陀跟我們提醒「臥則知臥」,是眾生很容易忽略、疏忽的地方,你一回到寮房,准備要睡覺的時候,在鋪床單、放枕頭、攤開棉被的過程,都要保持清醒明覺。當你要准備到床上,要把鞋子脫下,坐到床上要躺下,包括躺下的姿勢這些,你都要保持清楚覺察,平常很少、很少有人能夠這樣做到,通常都是:我好累!然後一看到床鋪馬上啪!倒下去!沒幾秒鐘之後就打起鼾來了,有的人睡不著就在那裡翻滾。

如果能夠掌握修行的要領,然後把修行溶入在歷緣對境之中,你的睡眠質量也會很好,而且失眠的問題也會解決。「臥則知臥」就是當你准備要睡覺,到睡前的這個過程,都能夠保持動作的覺察跟清醒明覺,如果你躺在床上還沒有睡著的時候,可以把你的覺察力安住在呼吸上面,但記得一個要領:不要用力、要放松。

你躺在床上觀察呼吸,跟在禅堂裡面的觀察呼吸是不一樣的,在睡覺的時候觀察呼吸,你可以把覺察度調低一點,這要你自己去體會。如果你還保持很高的覺察力在覺察呼吸,反而容易形成一個現象,尤其是初學者很容易因為緊張過度,覺察力覺醒過度,太過用力的用力,反而會變成睡不著。

以前倒是容易睡著,一在禅修的時候觀呼吸,反而不容易睡著,這是因為用法不當,還有太過緊張、太過用力所致,如果你有這種情況,記得要放松!放松!所以睡前是清楚的覺察,然後在安祥之中入睡。再者,以後我們還會講到慈悲心的展開,如果你在睡前又有慈悲心的展開、很安祥,你就會睡得很好。

「眠則知眠,寤則知寤」,你在睡覺的時候一樣,睡眠的質量能夠相當好。當你早上一醒過來,記得不要馬上動作很快,像現在禅修期間人很多,就想著趕快要搶第一,趕快要沖到廁所去盥洗,動作要搶在前面或是各種動作都要很快,要穿衣服、做其他的,或是當一切准備好之後,就趕快到禅堂裡面去打坐,這樣你又忽略了每一個當下。

當你早上一醒過來的時候,不用馬上起床,你可以觀察當下的姿勢,當開始要動作的時候,一樣要清楚的覺察。要下床,清楚的覺察;要摺棉被、要收臥具,過程一樣都清楚的覺察,這就是「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的幾個要點,以上所講的這幾個要點,如果你能夠清楚的覺察、好好的去做,你就能夠掌握到「身念住」的修行要領。

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當你真的好好認真去做,就會知道不簡單。做沒多久,你心就跑掉了啦!不要自己不做,然後就認為:很簡單、那個沒什麼!因為你沒有在做,所以才覺得這很簡單。不過,也不會很困難,不會比登天還困難,不會!只要我們一步一腳印的去做,心跑掉了沒關系!有耐心的把它拉回來,用愛心來包容它,然後再拉回來,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以上所講的這幾個步驟,是「四念處」開發很重要關鍵,希望大家好好的下功夫,現在就開始去做。

今天在這裡所講解的「四念處修行法要」內容,將來都會流通到世界各國,所以空海所面對講演的對象,不只是在座的各位,面對的是整個無量無邊的法界眾生,空海講經說法,一定是對天地負責、對宇宙負責、對眾生負責。所以,真的,我們就講真的;對眾生有益助的法,我們就毫無保留的把它呈現出來,跟眾生分享。

「諸比丘,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這兩行真是修行的要領,你每天都要練習、都要做的,而且你每天一定都有這些動作,修行是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阿含經》、《四部阿含》,佛陀一開始講經說法,所有的對象都是以比丘僧為主,整部《阿含經》都是針對出家眾為主,出家眾代表的是佛教的僧團,以及專業的修行跟弘法的人才。所以要知道佛陀講比較高深、較專精的這些法,都是針對專業修行跟弘法人才的比丘、出家人而言,原來歷史上的事實就是如此。
   整個佛教僧團的骨髓、核心,都是扣住《四部阿含》來深入聞、思、修、證,但是演變到後來,《四部阿含》竟然都被冰凍下來,很少人去探討、很少人去研究,解脫道也就因此漸漸荒廢掉了。今天在場的是在家居士占多數,雖然出家眾也有,但比例比較少,這正是代表北傳的現象,出家眾反而比較少人去研讀真正的解脫道,比較少人去重視《阿含經》,。反而是在家眾更能夠有無限的視野、無限的胸襟,能夠去深讀、研討《阿含經》,講這一席話也是勉勵我們所有的出家眾,真的要好好重新對待《四部阿含》,不要低估它,那正是解脫道的核心、佛法的核心。

佛陀處處都是跟這些專業修行人,深入講解「解脫道」的,至於怎麼樣繼續再深入呢?要「正知出入」,不管你是出去或回來,所有的進退舉止動作,都要保持正知、正念、善觀分別,你的身心要結合在當下,對於你的言行舉止動作,都要能夠善觀察、要有覺知。你當然要有分別,不是一開始就沒有分別心,很多修行人常常強調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如果沒有善觀分別的話,你沒辦法來到真正的沒有分別,所以要善觀分別。包括說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你要清楚分別,有沒有瞋恨心?有沒有嫉妒心?現在的心量有沒有狹窄?都要善觀分別。

「屈伸低仰」,我們四肢的屈伸,或是身體的低仰,你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在動態之中,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儀容庠序」,你的身、口、意或是威儀都要展現一種三妙行,從容不迫、行雲流水,而且在這之中,都要保持正知正念。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僧伽梨」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就是當你要「穿九衣」的時候,或是要拿衣缽出去托缽的整個過程,都要清楚的覺察。我們一般人呢?你要穿衣服、卸衣服,都要正知正念,你要吃飯、要盛飯,都要保持正知明覺。

「善著僧伽梨」,以目前佛教制度來講,講的就是九衣,出家眾的三衣是五衣、七衣跟九衣,「僧伽梨」是褡九衣,適用正式講經說法的場合穿著。如果依照戒律、制度來講,今天空海在這裡講經說法,是要穿上九衣,褡九衣代表講經說法的時候穿著,但是因為北傳的制度跟原始佛法有些不同。我們現在穿的是北傳方面的短褂、中褂、長褂,在正式場合的時候,看情況一樣有穿上五衣、七衣、九衣,還有後來的紅色祖衣,像現在很多住持在穿的紅祖衣,那是中國人再創造、增加出來的,原來原始佛法裡面沒有紅祖衣的,所以這是隨著時空的演變而增加出來的。

如果以空海個人而言,我是覺得不要穿紅祖衣比較好,因為那個太亮麗,很容易長養一個人的我慢,有的人就會問出家人:你們為什麼要穿大紅的祖衣呢?白聖長老就回答說:因為眾生需要啊!穿給眾生看啊!眾生也覺得穿這樣才莊嚴,我認為這樣的回答是對一半而已。事實上,如果佛教沒有制定這樣的戒律、儀式,你沒有穿這樣出來,而用其他的儀式或方式展現出來,眾生也未必一定要出家人這樣穿,看起來才覺得莊嚴。今天的南傳比丘,沒有一個人穿紅色袈裟,穿的都是咖啡色系的,現場有一位南傳比丘,穿的就是今天南傳比丘他們所穿的袈裟,都是這一色系列的,不管是不是國際大師,都沒有人在穿紅色的。

但是我們中國大乘佛教地區,在大場合都是穿紅色的,我個人覺得入境隨俗是可以,但是紅祖衣很容易變成在無意之中,長養我慢的情況。當然我們尊重儀式、尊重現在這樣的制度,但是我們真的要回到實質的弘法、利益眾生,而不是在穿什麼袈裟才代表什麼身分、權威,如果依照這個制度來講,你要正式講經說法,是要穿「僧伽梨」,也就是說要穿九衣,但我是覺得穿那一件之後,有很多的動作不方便,所以我想說可省就省,就穿我們的北傳認為比較莊嚴的長衫來講經說法,這樣而已。所以這也不是說我們隨便,而是覺得簡單樸實就好,歷史上的佛陀也沒有穿紅色的,他就是穿著簡便、莊重、莊嚴,這樣就好。

因為我們北傳現在是形成這樣的一種儀式制度,當然我們也是尊重,我個人以後會不會穿著紅祖衣?我是隨順因緣,如果說因緣需要穿著的時候,我也會穿,只是能夠不穿的時候,原則上我是不穿,假如以後因緣情況需要,我也會隨順因緣、入境隨俗。回到原始佛教來講,是簡單、樸素、莊重就好,真正重視的是實質的內涵、實質的內容,讓大家能夠真的聞法受益是最好,我們重視是實質的效果。但我們重視實質的效果,也不必要跟傳統的儀軌制度在對抗,很多方面我們要展現柔軟、展現入境隨俗。

我們講經說法是不希望長養眾生對於外相的執著,而是真正引導眾生對法的珍惜,所以空海個人對外相、對穿著方面,是覺得可以簡化就簡化,簡單樸素就好,也協助眾生反璞歸真。如果在家居士的話,當你要穿衣服、你要褡衣,在這整個過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

「及諸衣缽」,「衣缽」就是出家人要出去托缽,《金剛經》前段有講到佛陀要吃飯的時候,他是「著衣持缽」,出去托缽回來,我們現在呢?是在五觀堂用餐,記得!在這整個過程,也都是要保持清醒明覺,吃飯的時候也是一種修行。

有的人認為在吃飯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吃、吃啊!這沒什麼!吃飯哪裡能修行?認為自己是業障深重,我才需要吃飯,吃這些是無奈的。或是說趕快吃完,吃、吃!等一下要到禅堂,或是去經行才算是,認為吃飯太麻煩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又浪費掉很多修行的大好時機。

你真的能夠掌握到修行的要領,包括吃飯都是非常好的用功修行機會,而且裡面一樣處處可以見法,吃飯怎麼修行呢?當你准備要用餐的時候,一方面要看到我們有沒有貪念?當我們拿衣缽要去盛飯、夾菜到碗盤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欲貪?還有,在這個過程、這些動作,有沒有清楚覺察到?你有沒有安住在當下?當你盛好飯菜回到座位,你在吃飯、在夾菜,以及吃飯把飯菜送到口中…,這些過程,你有沒有清楚的覺察到?

真正的修行是這整個過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所以你在夾飯、夾菜、送到口中的整個過程,伸手夾菜一樣都保持清楚覺察,把飯菜送到口中、在咀嚼的時候,一樣都保持清醒明覺,飯菜在你的嘴巴變化、變化,從比較粗漸漸變成比較細,然後變成很細膩,在這變化的過程有沒有清楚覺察?再來,當要把飯菜吞咽下去的時候,這個過程你有沒有覺察到?一般人都是吃得很快、很快,動作也很快,吞咽也都是囫囵吞棗,這就是處在「無明行」的情況。

不要以為佛陀他們吃飯是吃假的,只是做樣式給大家看而已,以為他們吃飯好像有在吃,又好像沒有在吃一樣,是沒有覺受的,錯誤了!佛陀又不是木頭人,有的人就要練習練習到在吃飯菜的時候,不能夠有任何覺受,以為有覺受就會有貪愛,如果你吃飯都沒有覺受,第一、你像木頭人,第二、你的胃腸消化系統會很不好,因為你沒有覺受的時候,包括吃這個飯菜,你都會認為好像是苦的,你唾液的分泌會不夠,因為你心情不是開朗的,你唾液分泌的不夠,包括吃飯的時候,你沒有喜悅的心、沒有感恩的心,所以你吃下去的飯菜,消化也會不良,過沒多久,胃就會出問題。

所以,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輕松、明覺、愉快,正知明覺每一個過程,我們手部的動作,口、舌頭的動作,你都保持清醒明覺,你不要以為這沒什麼,修行真正的功夫是點點滴滴累積下來,不是到禅堂打坐幾個小時才算,真的是點點滴滴都要用功、都要累積,這樣你才能夠覺醒過來。

不要把成佛想得很抽象,佛就是覺悟者、覺醒者,佛陀就是覺醒者,「佛陀」只是個聲音的音譯而已,真正的含意是覺醒者、覺悟者。你要覺悟宇宙的真理實相,活在覺醒的世界,第一步的功夫就是要醒過來。一般人是活在無明的世界,活在不知不覺的世界裡面,我們今天要醒過來,就是把我們的身和心結合起來,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所以修行不是只有禅堂裡面,而是日常的工作、歷緣對境,包括吃飯,你都要能夠保持清醒明覺,這樣點點滴滴的累積,你才能夠真正的醒過來。醒過來之後,你才能夠進行深度的止觀雙運,也才能夠開智慧而成為覺悟者,這都是有次第、有步驟。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以前佛教徒吃飯的時候,都是先有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有這種供養之心是不錯,但是一般人卻很欠缺感恩的心,包括吃飯在內,如果欠缺感恩的心,你的生命不是很苦,不然就是在我慢的世界裡打轉,如果你吃一餐飯能夠有感恩的心,你的生命質量會不一樣的,為什麼吃飯要有感恩的心?如果你能夠先有感恩的心,然後再有供養的心,你的整個生命會不斷的脫胎換骨。

*吃飯的修行過程--感恩的心: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在每餐之中,如果你懂得用功要領,真的可以把修行融入日常歷緣對境的一切境界,尤其是吃飯,真是非常好修行的時機,包括吃飯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欠缺感恩的心,認為是憑著自己的勞力去努力奮斗去賺錢買來的食物,這是我能、我能夠、我是、我能,為什麼要感恩呢?這是我行,但是這裡面是含有我慢。

有的修行人會認為接受別人的供養是正常的,是理所當然的,但如果是這樣的心態,也欠缺感恩的心,則不容易生起慚愧心。如果沒有慚愧心,身心不會柔軟,就沒辦法見法,也沒辦法展現三妙行,這些都是環環相扣。你的頭低不下來、腰彎不下來,身心容易僵化,以錯誤的心態來修行,很容易在修行的過程,無意中一直在長養我慢,你這樣錯誤的觀念、知見,跟解脫道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就會變得越修越行、越修越厲害,認為自己修行很有成、境界很高,接受別人的供養是理所當然,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當點點滴滴有所區別的心態不一樣,慢慢累積下來就會有很多的不同,為什麼吃飯要有感恩的心呢?因為我們吃這一餐飯,要具足多少世間的因緣,沒有農人的耕作,沒有社會上很多人士的付出,包括很多菩薩的護持,我們哪來這一餐飯可吃呢?我們的色身需要大自然提供給很多的營養食物,要有很多因緣的具足,我們才有這一餐飯可吃。

就算我有錢,如果很多的因緣不具足,你一個人到沙漠地區,縱使身上帶有再多的錢,你要吃什麼?當一個人漂流在大海、漂流在荒島,你有再多的錢,你能吃到什麼?我們能夠有這些食物可以吃,要慢慢去體會背後是具足多少的因緣,我們才有這一餐飯可以吃。

所以,以前佛陀時代的這些出家眾,他們實行拖缽乞食的生活,就是要消除掉那些我慢的心態,消除掉那些應該的心態。不是別人應該供養我們,乞食裡面是含有乞討的那種心,我們要一口飯、要一碗水,都要向世間乞食、向大自然乞食,如果以這種心態,你的我慢很快會消失,而且慢慢你會體會到有這些水可以喝、有這些飯菜可以吃,你內心就會真的充滿著感恩。

有了感恩的心,當你在弘法、所做的,你是以一種知恩、報恩的心來回饋世間,你的弘法也是以一種反饋的心在弘法,而不是我是、我能、我慢,認為自己多麼行、佛學多麼豐富、多麼會講經說法、辯才無礙…,這些都是我慢。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解脫之路,是來自於我們的慈悲心、感恩的心、柔軟的心,弘法也是以一種反饋的心來回饋世間,以報恩的心來回報世間、回報眾生。

所以,吃飯的時候,我們能先有感恩的心,而今天有這一餐飯菜可以吃,我也願意跟法界眾生分享,會有一種供養的心,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你先有感恩的心再來供養,供養裡面的質量會非常好,如果你欠缺感恩的心,則只是一種供養的話,這裡面會有兩種情況,那種很微細的心態中,你還是會有這種:我行啊!我賺很多錢、我拿很多食物、我來供養…,這裡面還是有我慢。認為我供養的東西比別人多,裡面還是有微細的我慢。

再來,當你在供養的時候,你又會認為這是有功德的,在潛伏的心態裡面還是有求功德的心,如果跟你說:供養沒有功德,你馬上會把那些供養品收回去,沒功德我為什麼還要供養什麼?!達摩一句話:沒有功德!多少人就翻臉了!從此不供養、不布施。事實上達摩那一句話真的是很高標准的要求,你要布施,真的要有三輪體空的布施,《金剛經》裡面清清楚楚的講明:你有所求的布施,功德就不大了。當真的能夠做到無所求、三輪體空的布施,那才是真正的法布施,而且才是真正的功德、很大的布施。所以,包括吃一餐飯,都是非常好修行的時機,不要錯過了這個修行的好因緣。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眠寤語默的修行,講話要怎麼樣修行?「口行」的修行是非常重要。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這裡講到內身、外身,《雜阿含》裡面一樣有講到內身、外身、內外身,但是很多人都沒辦法正確清楚的了解內身、外身。「內身」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每一個人的五蘊身心就是我們的內身,不是身體的內部。「外身」不是身體的外部,你的身體內、外加起來,個人五蘊身心稱為「內身」。「外身」就是我們的法身,這個含意很深,簡單的講就是,除了個人的五蘊身心之外,外面其他的這些,統統都是我們的法身。

講個比喻,其他的,你們可以以此類推,在座的各位都算是我的外身。慢慢的再擴大,你的體悟有多大,你的法身就有多大,所以說「法身無量無邊」,如果你能夠體會到所有的眾生,跟我們是同一個身,這時候你所有的界線就會消失。而且你會以愛己之心愛護每一個眾生,你會以尊重自己之心來尊重每一個人,你會將心比心去體諒每一位眾生,如果你能夠真的體會到內身、外身是一體,你的貪心會消失,你的瞋恨之心會完全的消失。瞋心的消除不是來自於用對治,不是來自於壓抑、不是用忍的,瞋心的消失,來自於我們正確的聞法、正確的理解,事實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存在,只是你不了解而已。當有一天你了解到這樣一個事實存在的時候,你大徹大悟,深層的瞋心、我慢之心,就會真的完全的淨化、完全的消失。

當你能夠體會到內身、外身合一,內、外身一體的時候,真的來到一體的世界,你會以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善待一切眾生,就是佛教所講的解脫涅槃世界,沒有瞋心,內心十個結縛完全淨化、消失的世界,沒有任何的我慢、也沒有任何的自卑,那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世界。不要小看經文裡面所跟我們分享的,裡面含意都很深,但我們一步一步地去做,有一天你就可以體悟到那不是幻想、想象的世界,是實相實際的存在。如果你覺得跟眾生有對立、有隔閡,這個人很看不順眼,你看不順眼,是你個人的問題,你個人的心量狹窄,個人的智慧眼沒有打開,是你在自討苦吃,你容不下別人,是你在塑造你自己的苦海,真的一切眾生跟我們都是同胞、同一體,佛陀就用內身、外身來比喻,慢慢要體會到內、外身都是一體。

我們在講經說法的一開始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對部分的人是比較生鮮,有的人甚至還不太能夠適應,如果以空海個人而言,我是站在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的立場來弘法,真理實相本來就是超越宗派、宗教,你可以不用貼上宗派、宗教的標簽,因為真理實相就是法爾如斯,是超越任何宗派、宗教的,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要念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呢?這是對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留下足跡,而大慈大悲示現一條解脫之路的智慧者,我們心懷感恩之心。這是一種感恩,如果有的人認為不希望接受佛教這種儀式,信仰的是其他的宗教也可以,或是你喜歡稱的是其他佛、菩薩的名號也可以,你心裡一樣可以默念所想要念的名號都可以,因為這釋迦牟尼只是一個人類的智慧者的代表,我們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也是對這些智慧者的慈悲、大智慧,以及普度眾生的這種悲願,我們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所以大家不用在意我們念的名號是什麼,因為這是一個感恩跟紀念。

出入息法:(「阿含解脫道次第」197頁)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這一段經文看起來是很簡短,在佛陀講出來之後,包括到後來輾轉變成文字,又翻譯成漢文的整個過程,裡面很多的修行法要都遺失掉了,所以其中的精髓、精神很不容易看出來。如果光從經典文字上看,你不覺得這一段很重要,而且這要實際去修、實際去做也不容易做到。這段確實講得很簡短,但實際操練、實際練習起來,可沒那麼容易,而且因為翻譯得很簡短,你要真正清楚的看出來也沒那麼簡單。因此,我們在解脫道課程裡面,有跟大家補充從南傳的<清淨道論>所摘錄「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的十六階、十六個步驟,在此次的禅修也會講述到,然後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如何去體悟、練習。修行打坐要配合「出入息法」,你的心才能夠寧靜、深入,而逐漸的清明微細。佛陀所講的種種修行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一種治病藥物,不是越多越好、越貴越好,而是能夠對症治療最好,所花的錢最少、又有效果的最好。

所以,不要在法門上面較量誰的高下,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把身心安定下來的法門,當下對你來講就是最好的。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這些法門是幫助我們把身心安定下來,不要又以方便為究竟,一直執著在那個法門上面,這樣就是本末顛倒了,。便法讓我們把心慢慢的寧靜、穩定下來之後,進一步是要止觀雙運,所以「出入息法」是既簡單又很實際,這個方法到哪裡都可以用上,又不用花費錢,不必浪費很多錢要去設立一個好好的壇城,都不用這些;也不用花很多的錢去買很多的法器、法寶。

「出入息法」是不管到哪裡,這個工具都是隨身攜帶、隨時可以應用法門,而佛陀在指導弟子應用各種方法裡,其主軸、核心最重視的還是「出入息法」,包括佛陀本人也是一樣,常用「出入息法」這個方法。

﹝安那般那念﹞

「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習與多作時,實為寂靜,殊勝,純粹與樂住,對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法,當多修習、多做這個法門的時候,你的身心很快就會寧靜下來,會覺得法門很單純、很殊勝、很純粹,而在且修習沒多久,你的法喜就會產生,所以就能夠樂住。

「對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在修習「出入息法」之後,當你的身心安定下來,「諸惡不善法」會漸漸的遠離。當你的身心寧靜下來之後,就有止觀的能力,這時要斷諸惡容易,斷諸結縛也容易,各種纏縛、結縛,你馬上就能夠有力道去照見而淨化、斷除。

「世尊這樣贊歎之後又說:,然而諸比丘,,雲何修習安般念三摩地?,雲何多作,,實為寂靜、殊勝,不雜與樂住及-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諸比丘!,茲有比丘,去阿練若,,或去樹下,,或去空閒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一〉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二〉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

為什麼佛陀會稱贊這一個方法呢?因為「出入息法」很殊勝的地方,是不用浪費錢而且很簡單、很單純,只要能夠把我們的疾病治好,不用花費很多錢、副作用又少,這個藥就是最好,這個法門不用花費很多錢、沒有其他副作用,你攜帶又很方便,到哪裡都可以應用,就是最好、最殊勝的方法,而且不用其它道具的配合、很單純,這個寶藏人人具備、每個人都有,不要浪費你這與生具有的寶貴資源,因此「出入息法」是非常殊勝的。

我們該怎麼做呢?佛陀就告訴我們「諸比丘!茲有比丘,去阿練若,或去樹下,或去空閒處」。「阿練若」就是能夠讓我們專修的道場,就如同今天能夠到靈泉禅寺的禅堂打坐  、專心用功,這就是來到「阿練若」的地方來專修。「或是去樹下」,大家在聞思、體悟之後,再實際去練習,有時候到戶外打坐,就是到樹下打坐。「或是去空閒處」,在比較安靜、寧靜的地方打坐;「正直其身」把打坐姿勢調好了之後;「置念面前」,注意這幾個字:「置念面前」,打坐不是在那裡打妄想,不是在那裡求禅相,不是在那裡枯坐,這時候要把你的念頭、覺察力、覺知,放到你的面前,這不是很抽象。

「放到你的面前」就是把念頭、覺察力、覺知拉回到當下,而主要的力量放在你的臉部、你的面前,就是把覺察力收回來。本來你的心是心猿意馬,到處東飄西飄、跑東跑西,現在把你的覺察力收攝回來、拉回來,覺察力只要放在你的臉部面前、具體的地方,就是放在鼻腔、人中、上唇附近。「置念面前」就是把你的覺察力放在面前。

「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這個「念」就是覺察,清楚覺察你的入息或是出息,出入息法的總要領。至於實際怎麼做呢?是由淺入深,由粗而入深、入微細,十六個步驟是環環相扣、逐漸的深入。包括到後面的十三到十六階都是見法的階段,現在我們把這一章節摘錄出來,就是「出入息法」跟「四念處」的完整結合。

「出入息法」十六階,第一階到第四階這四個步驟,就是屬於「身念住」的范圍,第五階到第八階是屬於「受念住」的范圍,第九階到十二階是「四念處」的第三階段--屬於「心念住」的開發階段,而十三階到十六階是屬於見法的階段,也就是「四念處」的第四階段--「法念住」,這都是完整的結合。所以,大家在這段禅修期間,要好好應用這個法門、逐漸的深入,你的身心很快能夠穩定下來,而且很快就能夠見法。

實際上要怎麼去做呢?在此,沒辦法在半小時或是一小時內把全部講完,必須要逐次、逐漸分段的講解。首先介紹第一跟第二個階段怎麼樣去練習?

第一個階段:(一)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二)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

*「安那般那念」的第一、二階段:

在禅修的第一、二天,大家在打坐的時候,先把這第一、二個階段先練習好。這第一、二的階段要練習好、做到了,後面的第三跟第四個階段,你才能夠做到、才能夠深入。第一階段「出息長」,跟第二階段「出息短」,就是第一階段在你打坐的時候,觀察我們正常的呼吸,如實觀察呼吸的進出。吸氣的時候,清楚知道我現在正在吸氣;呼氣的時候清楚知道我現在正在呼氣,而你覺察力的重點,第一個階段是放在人中、上嘴唇的地方,或是鼻腔附近,因為這是你的氣息必須進出的要道、關卡。

把覺察力放在這重要的關卡,一方面你容易攝心,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你見法。所以第一個階段,當你坐下來的時候,你就仔細清楚的覺察現在呼吸的進出,第一個階段的呼吸是比較粗糙、比較粗,稱為長呼吸。當慢慢打坐一段時間之後,你的心會漸漸寧靜下來,身心也漸漸的安祥下來,你的呼吸就會漸漸進入比較微細,微細,慢慢也會拉長,所以微細階段的呼吸,就是所講的第二階段--短呼吸的階段。

有的人把呼吸的長短,變成刻意在那裡拉長,或是刻意急促的呼吸,除非你在昏沈而須要予以對治,你才造作的有意拉長或縮短,不然要讓它放松,回復到自然的呼吸。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你才能夠維持長久;如果你的呼吸有用力、有造作,很快就會覺得呼吸困難或是胸悶,所以覺察呼吸的很重要觀念,就是觀察自然的呼吸,我們只是一個客觀的覺察者,就只是保持清醒明覺。

吸氣…嗯!我知道現在氣息正在吸進來;呼氣…喔!清楚知道我正在呼氣;長呼吸,清楚的知道我現在正在長呼吸;呼吸很微細,我也清楚的知道現在呼吸很微細;當吸與呼之間,如果有停止,我也清清楚楚的知道現在處在停的階段。把覺察力放在第一、二階段的時候,你的心很快慢慢會收攝、寧靜下來,如果加上你能夠懂得放松的要領,你的身心很快就會輕安起來。所以第一、二個階段,須要大家多花點時間去練習,但一般初學者很容易產生用力或是緊張,就好像小孩子在練習騎腳踏車,總是抓得很緊,或是大人在學開車,總是把方向盤抓得很緊。

當要觀察出入息的時候,通常一開始都會繃得比較緊,但也唯有你去做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放松?什麼叫做緊?一定要去練習,不要怕失敗、不要怕挫折,沒有經歷過錯誤,不知道什麼叫做正確。

觀察出入息的時候,覺察力第一個所要放的重點,就是在鼻頭,如果你沒有懂得放松的要領,就會繃的比較緊,而且在練習一段期間之後,你的氣血甚至會往上沖。因為你的覺察力在上面、又緊的時候,氣血會往上沖,所以有的人會修的火氣大,造成滿臉的青春痘或是滿臉通紅,這都是因為用力加上聚集在一點,所產生的一些副作用,所以我們自己要調整。

其次,覺察的著眼點,除了鼻頭、人中附近之外,自己可以看情況移到腹部丹田,如果你覺得在鼻頭覺察一段期間之後,已經能夠清楚覺察到了,就把注意力轉移到我們的丹田腹部,它會隨著我們的吸氣而膨脹,隨著我們的呼氣而收縮。丹田的覺察反而更容易,因為它的起伏幅度會比較大,曾經有不少學員質疑,腹部丹田的縮收,還是不容易覺察到,為什麼會不容易覺察到呢?因為你沒有放松、繃的很緊,只要你一放松,腹部一定會隨著你的呼吸而起伏。

如果練習了一段期間,你還覺察不到腹部的起伏,要記得提醒自己放松、放松,覺察不到是因為你的緊、你的僵化,讓腹部自然的起伏被壓抑下來,只要你一放松,它就會自然起伏。看看小孩子或是嬰兒,他們腹部的起伏都很明顯,因為他們的身心很柔軟。所以,你可以把覺察力放在鼻頭,也可以把覺察力放在丹田腹部,這兩個點可以隨著你的情況而調整、更換,覺察力可以放在上面或下面,兩個步驟視情況在調整,你也比較不會把氣血凝聚在一個地方,而產生一些副作用,這是可以有調整的作用的。

注意一點,隨時要提醒自己:呼吸要放輕松、放松,因為很容易在無意中又會繃緊。再來,當打坐一段期間之後,可能會覺得怎麼又胸悶呢?如果你有呼吸胸悶這種現象,兩個主要的原因有:第一、當坐姿有彎腰駝背、不正確的時候,我們胸部有受到壓迫,也會產生胸悶。第二、因為太用力,要觀察出入息是很輕松、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你因為不熟悉,而變成不是一個客觀的覺察者,很快就會加入主導、主宰,當你有主導、主宰的時候,它就會產生用力,進而干擾到呼吸的正常進出,沒多久就會覺得不順暢而產生胸悶。所以,如果你有這種現象,請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有這兩種情況?自己就要調整、檢查。

再來,你在打坐而身心漸漸寧靜下來之後,沒多久可能會容易陷入昏沈,這時候可以用兩種方法來配合:第一、如果覺得呼吸不容易覺察到或是容易陷入昏沈的時候,你可以深呼吸幾次,深呼吸幾分鐘、幾分鐘,當下深呼吸就又是變成長呼吸,清楚觀察我現在深深的吸氣,兒身體胸部的變化情況,你也清楚覺察到。深深的呼氣,你也清楚觀察呼氣的情況,以及胸、腹部的變化,這是深呼吸,這也可以驅除掉你的昏沈。

就算你沒有昏沈,但是當它漸漸的微細,你的心也很容易跑掉或是覺察不到,甚或是忽略了,沒多久又變成在那裡只是枯坐、空坐,這時候請你配合四個字--「生、滅、變、異」的要領來修行,這四個字含意很深,除了能夠幫助我們攝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你很快的見法。

「生、滅、變、異」怎麼樣跟呼吸配合呢?當在吸氣的時候,就在自己內心配合默念一個「生」;當呼氣的時候,就配合默念「滅」,因為呼氣就像一個現象生起來,然後消滅,所以我們配合這個「滅」字。再來,當吸氣的時候,又配合變化的「變」,默念「變」字;在呼氣的時候默念異常的「異」,所以在一吸一呼、一吸一呼,兩次的呼吸之間,你就默念這四個字--生、滅、變、異。

記得!是現象發生之後,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你才默念那個字,而不是用你所理解的那個字去引導呼吸,不是用你的意念去引導呼吸,不是用覺察力去引導、去影響它。看到現象我們才默念,先默念這四個字除了能夠幫助攝心之外,也是要幫助大家見法。就像小孩子先背唐詩三百首,最初朗朗上口的在背、在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直到他們很會背,但還不了解真正的意思。但是當慢慢他長大,就可以很快體悟到:哦!原來那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所以,「生、滅、變、異」這四個字,只要你身心寧靜下來,又有聞思的基礎,你很快就可以體悟什麼叫做「無常」法印?什麼叫做「無我」的法印?在這個簡便的方法裡面,已經隱藏著協助大家見法的要領,不要小看這些步驟。不要想一些奇奇怪怪的法門招數,例如持一些咒語或是念一些佛號、符號,或是一些奇怪的修行法門,認為才算啊!認為剛剛以上所講的好像很單純,沒什麼特殊、沒什麼稀奇。

宇宙最奧妙的真理實相,都很平凡、平實、平淡的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真正最奧妙的,它是用最平凡、平淡的展現出來。真正最好的法門是很簡單、很單純、很樸實無華,不會嘩眾取寵,不必耍花俏、不必耍花招。跟大家講的都是干淨利落的修法,不用花什麼錢,又很快速、很有效果。

出入息修行的第三和第四個階段,要等實際去做練習之後,才能夠進一步跟大家分享,所以後面的階段,下一次會再跟大家分享。

*經行的要領:

「經行」就是走路,不要以為走路,就覺得我已經會走路啦!怎麼還須要練習呢?誰不會走路?!這太簡單啦!就是因為你認為太簡單,所以忽略了。是因為你忽略了,因此你還處在「無明行」的世界,能不能把我們無明的沖動轉為「明行」、「明行足」?不要以為很容易就能夠成為「明行足」,這是佛陀十個法號之一,也是解脫者、覺醒者的特征、特色。所以,不要小看「經行」,經行是有次第、有步驟的,不要以為這很簡便、我都會,這樣很容易被自我意識所欺騙,被自己欺騙都不知道。大家要歸零,從不會、從現在才開始學習,這樣最快、最安全,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會了。

經行,掌握幾個要領步驟:第一、把你的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本來的腳步都很沖動、很快,而且又急、又粗重,你都沒有覺察到,這樣你的覺性沒辦法開發出來,要學習佛陀那一種「明行足」。看佛陀或那些解脫者在走路,覺得他們如行雲流水在走,好像沒什麼,但是你必須要開發,然後你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明行」?

講個比喻:如果有位打太極拳的高手,他比一招、劃一招,把整套的十八式、廿四式,或是六十四式的這樣打一遍給你看,這樣行雲流水的打過,你覺得:哇!很好看、很不錯!當他打一遍過了之後,問你:你會了嗎?還不會?好!再打一遍給你看,然後你說:我看第二遍,嗯!我會了啦!或是你跟著他依樣畫葫蘆,再比幾次、再學幾次,這樣你就能夠把太極拳學起來嗎?不要說全部十八式或是二十四式從頭打,現在只要一招,從頭這樣表演一次,然後你也依樣畫葫蘆,以為這樣我已經學會了,但是有那麼容易嗎?

如果沒有經過分解動作,沒有經過一個動作、一個步驟去學習,表面上好像會依樣畫葫蘆,會一樣在那裡比劃,但是其中的精髓、核心,就是展現不出來,也許似乎會比個架勢,但是你有沒有力道?明眼人一看都很清楚啊!包括你要開車或是要學習其它的運動,都是要從分解動作開始。

所以,現在要把「無明行」轉變為「明行足」,請大家從分解動作開始,這是最快的。怎麼分解動作呢?當你在走路的時候,現在慢下來,在經行的時段盡量慢下來。首先,要先站立好,之後就默念,先有口令再有動作。第一、「提」,下達「提、移、落、觸」口令,你的腳步才跟著動作,當下達「提」的時候,你的右腳才提起來,提起來還不要馬上往前沖動。提起來,當你下達「移」的時候,你的腳掌才向前移動,下達口令「落」,你的腳掌才往下落下來。

再來「觸」,你的腳掌才觸地,觸地之後,你本來的重心是放在左腳,現在重心要轉移到右腳,你的身體才能夠往前,在重心轉移的過程,你的右腳腳掌觸地之後,重量會慢慢的增加,請你去感受腳掌觸地,以及重量增加的過程,包括你腿部的一些變化。腿部、腳部從承受五公斤、十公斤,到廿、卅、五十公斤的重量,看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已經是「身念住」跟「受念住」的開發。

再來,當把重心轉移到右腳之後,然後你再下達口令:「提」!左腳跟才提起來;「移」!左腳再往前移;「落」!腳掌再往下落;「觸」!腳掌再觸在地上。當觸地上之後,同樣的,再去感受重量的逐漸增加,你左腳整個重心轉變的過程,你的雙腿有什麼樣的變化,這些都要去感受到。當重心移到左腳之後,再提、移、落、觸,右腳同樣的再按照這個方法繼續練習…。

練習這些是讓我們的覺察力,清醒明覺、活在當下,而且它會開發出你的覺性,讓你逐漸地覺醒過來。為什麼我們要先下達口令才有動入作呢?因為平常我們身體的各種動作,都是有先下達口令,後面才有跟隨動作,就好像計算機要先下達指令,才會隨著你下達的指令而工作、而動作,我們的身體、身心,都是意念在前引導,都是先有起心動念才會有動作,但是因為平常連結得太緊密、沖動的太快,所以你看不到意念在前引導、起心動念。

通常你都是不斷的在沖動、沖動而已,你要把這個沖動慢下來!因為你一開始不容易看到意念在前引導,所以希望大家做慢動作、分解動作。當這個階段熟悉之後,下一個步驟再協助大家深入,如實去觀察到意念在前引導。但是對於第一個步驟,你不可以馬虎,一定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練習,我們現在只是把本來就存在的現象擴大,就好像把它放大看得比較清楚。

本來就是意念在前引導身體,我們只是把它強化或是放大,讓大家清楚看到,一方面幫助大家攝心,一方面幫助大家去看到實相,當你現在認真去練習、去做到之後,再來就能夠協助大家進一步去開發更深層的「明行足」。所以,告訴大家的這些方法,都是很簡便、很實在、很實用,是無價之寶,都已經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好好的練習、認真的去做。當再過幾天逐漸深入的時候,你就能夠體會到修行深層的骨髓,以及甘味,到時候你要開發出「明心」就容易了。

*「安那般那念」的第三、四階段:

當你進入到第三、第四階段之後,會慢慢進入禅定的世界。禅定是後面的第五到第八階段所敘述的,是屬於禅定的世界。

「安那般那念」的第三階段:(三)『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學。(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學。這個「學」,一方面除了學習之外,你還要有覺知,最主要是你能夠清醒明覺,「學」是包含有覺知、覺察。第三個階段是來到『覺知全身我出息』,就是在吸氣的時候,能夠清清楚楚的覺察到吸氣跟全身是有密切關系的,怎麼去體會呢?當吸氣的時候,要去覺察到身體有什麼樣的變化?身體有沒有稍微的膨脹?

第二個階段是觀察丹田,當在吸氣的時候,丹田會隨著你的吸氣而浮起來,在呼氣的時候,丹田會隨著我們的呼氣而凹下去。現在要把覺察的范圍再擴大到全身,在吸氣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隨著吸氣而稍微膨脹一點?在呼氣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隨著呼氣而稍微收縮一點?身體有沒有像汽球這樣,吹氣的時候它膨脹一點,消氣的時候它稍微收縮一點,要去清楚覺察到全身的變化,你的呼吸跟全身有沒有連帶關系?要如實客觀的去覺察,也就是把我們的覺察力從原來鼻頭、人中這一點,慢慢地擴大到丹田,把覺察的范圍慢慢地擴大,然後就像覺察丹田一般的覺察全身的變化。

如果以呼吸的四個階段來講,就是點、線、面、空間。從點,鼻頭這個點來到丹田這個線,然後再慢慢擴大全身這個面,你一定要逐步把你的覺察范圍,一開始是要先縮小到一點,然後慢慢地,再以這樣清醒明覺的質量,再把覺察的范圍慢慢擴大、擴大,然後再慢慢地擴大到全身,這是一個滿重要的階段,當這個階段做好了,你才能夠進入到後面第四個階段--溶入虛空。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做到,或是你的覺察、你的修行、觀出入息,幾年來都還只是守住一點,你的覺知范圍沒辦法擴大,沒辦法來到溶入空。

修行、覺察范圍一樣是有次第、有步驟,從點、線、面、空逐次的擴大,現在協助大家的是來到點、線、面,面的階段。把我們的覺察力,從原來鼻頭、人中這一點擴大到丹田,現在再把它放大到全身,當全身都很放松的話,就會慢慢體會到那股波動、脈動,我們的呼吸,會影響到我們全身、我們的脈動,一樣你可以清楚的覺察到,這必須要你的身心寧靜下來,就可以清楚覺察到我們的呼吸跟身體的密切關系。

再來,進一步去體會、去覺察到,我們的心律、心跳、脈動跟全身的密切關系,全身不但有隨著呼吸的韻律在收縮膨脹,也隨著我們的脈動在起伏、起伏、波動,慢慢地你會看到,我們的身體就像個海洋,我們看大海、海浪一直在波動、波動、波動,在流動、流動,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小海洋,它也是在波動、在脈動、在流動,而我們這個身體的小海洋不是單獨的存在,它是跟整個法界完全密不可分,跟整個大自然完全密不可分,就像海裡面的魚牠能夠活著,不是魚單獨能夠存在,牠是跟整個大海有完全密不可分,大家慢慢去體會。

這已經逐漸地協助大家把身心寧靜下來,然後慢慢要去見法,這引導方式都是協助大家,當身心寧靜之後,進一步就是要來止觀雙運,去開悟、去見法。如果你的打坐基礎跟寧靜度不夠的時候,第三階段『覺知全身出息』,你一樣可以用隨息的方式,吸氣的時候從我們的鼻頭開始,然後你就想象它從鼻頭進來、進去,到經過胸部、腹部到丹田,就一個管道。呼氣的時候,空氣從丹田、腹部、胸部到鼻腔出來,就像一個呼吸的全程,這也是第三階段的另外一個含意,全身的意思,也就是呼吸的全程,這樣也可以讓你的覺察力更加穩定在你身體上面。

吸氣,你的覺察力隨著吸氣進來到丹田;呼氣的時候,覺察力從丹田、腹部、胸部到鼻腔,這樣你會更加能夠攝心。當你能夠這樣攝心的時候,就把全身放松,把你的覺察放在全身,這時候慢慢地穩定下來之後,就會進入到第四個階段『安息身行』,這時候你的身心會很柔軟,身體會很穩定,而且慢慢地法喜、喜悅就會出來。第五個階段的喜覺支就會慢慢地出來,這都是有關鍵、有訣竅、有步驟。

出入息法的第一階段是長呼吸的練習,第二階段是短呼吸,也就是微細呼吸的熟練,第三個階段是來到學一切身息入,也就是覺知呼吸跟我們全身的關系,大家要逐次的去練習,從點、線、面、空慢慢的擴大,前面最重要的是點、線、面要好好的熟練,至於第三個階段,怎麼樣從點、線,也就是從鼻頭、人中移到丹田,然後再擴大到全身,把我們的覺察力放開、放大而已。

你覺察的范圍,從原來一個小點再擴大、擴大,如果你沒有一個根據地,你的覺知會很散漫、很散亂,你從一個點開始,逐漸的擴大,它有一個中心點,從這個中心點再擴大,這樣你會很穩定,不會散亂掉,就好像在大海之中,航空母艦是那些飛機的著力點、休息點,有這樣一個航空母艦的一個根據地,它就可以飛翔,如果你有這個點可以讓你的心安住,你的心就能夠可小、可大、可進、可退。

所以凝聚力、覺察力要集中從一個點開始,然後慢慢再擴大、擴大,現階段擴大到全身。從丹田到全身,有一個訣竅就是可以把全身當作是丹田,當作是小腹、腹部,腹部,它起伏比較明顯,全身收縮膨脹比較微細,但只要你心寧靜下來,就可以覺察到。當你能夠掌握到放松的要領之後,你很快就可以進入到第四個階段,就是你的「身行」會止息下來,身行的沖動都會止息下來。當止息下來的時候,就是漸漸的進入初禅,也就是第五階段喜覺支就會呈現了。

*初禅五支、禅定:(「阿含解脫道次第」197頁)

如何入禅定?「阿含解脫道次第」197頁中間幾行,很多人在打坐、在修行,但是不容易入禅定,一方面因為觀念不正確,或是方法不正確,導致打坐好幾年、修行好幾年,但還是沒辦法入禅定,或是有的人一打坐,雖然能夠入定,但是他內心渴求的就是禅相、異相,這些是不正確的,也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所導致。《阿含經》裡面,佛陀對禅定有相當具體的界定,告訴我們初禅是怎麼樣的情況?二禅、三禅、四禅是怎麼樣的情況?只要你熟練了初禅,懂得進入初禅的要領,然後你又熟練了初禅,則後面的二禅、三禅、四禅,你就知道怎麼樣進入了。

當你能夠進入四禅,則你也知道五定到八定怎麼樣進入了。關鍵是在於你怎麼樣能夠進入初禅?進入初禅必需具備五個條件,以現代的翻譯是:尋、伺、喜、樂、一心,以前早期《阿含經》的翻譯,都是翻譯為覺、觀、喜、樂、一心。如果你能夠具足這五個禅支,這樣就可以稱為進入初禅,經文裡面講的很簡短,如果你光看經文而沒有實修實證,你還是看不懂禅定到底講的是什麼?怎麼樣入禅定?你還是看不懂。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定生喜樂」、「無喜生樂」、「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游…」,這裡所描述的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但講的很簡短。

*修習禅定:

「阿含解脫道次第」廿七章--「修習禅定」,在《雜阿含》,佛光版是三百四十六經,大正版是三百四十七經。

佛陀對初禅到四禅的界定是怎麼樣?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禅。」

初禅的界定就是這麼的簡單。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禅。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禅。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禅。」

這是初禅到四禅的敘述,經文是非常的簡短,因為太簡潔扼要,所以很多人看不懂,要深入禅定真的不容易。你只要懂得初禅五支,怎麼樣進入初禅,後面的二、三、四禅就能夠清楚了解。《阿含經》講的初禅五支就是覺、觀、喜、樂、一心,以現在的翻譯,覺觀翻譯成為「尋伺」,有尋、有伺、喜、樂、一心。當你具足這五個條件,稱為初禅。二禅,是前面的覺、觀停止了,無覺無觀,所以意思就是剩下後面三個禅支,喜、樂、一心,這叫做二禅。三禅呢?把喜覺支也捨下,剩下樂跟一心,就是來到三禅的境界。四禅呢?再把樂的禅支再捨下,剩下一心、捨念清淨,就是來到四禅的境界。

簡單的跟大家講初禅到四禅的重要區別,這是相當重要的說明。初禅五支怎麼樣去修?怎麼樣去做?「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禅」,佛教常講三界,一般眾生在滾滾紅塵裡面,稱為欲界;你離開欲界之後,專心用功、禅修,然後能夠進入初禅,這叫做進入色界;進入色界,你能夠經歷初禅到四禅,然後進入五定到八定,就是進入無色界。在禅修過程,你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是在欲界打滾?還是已經來到色界?還是已經可以進入到無色界?

如果你沒有禅修的基礎,這些都會只是變成一種名相而已,「離欲、惡、不善法」是非常重要的條件,你要離開欲界才能夠進入色界,進入色界就是進入初禅到四禅的境界,你要得到禅定、要能夠進入初禅,先決的條件是你要能夠離開欲界,所以第一個條件就是離欲,就是離開欲界。離開內心種種的欲求,包括對名、利的欲求,對很多事情的放不下,如果你放不下、離不開的話,你就沒辦法進入初禅,如果你能夠離開滾滾紅塵的種種吸引,不在那裡打滾、追逐名利,就是離開欲界。

離開種種惡法、離開種種惡念,如果你帶著對某個人懷有瞋恨之心,你的內心有惡念,就一定不可能入禅定,因為你還在跟欲界的眾生糾纏、打滾,如果你的瞋心還在,有惡念、有惡心、有陷害別人之心,有嫉妒之心、有瞋恨之心,你就沒有辦法進入禅定的。所以惡念、惡行那些要放下,這就是離欲、惡、不善,那些不善的行為、不善的念頭都要放下,因為欲、惡、不善是屬於欲界的是非、善惡、好壞,種種拉拉扯扯、名利的追逐,這些如果你離不開、放不下,心就定不下來,就會很煩躁,你身在禅堂,心呢?卻是在滾滾紅紅塵裡打滾,心靜不下來,離不開欲界就沒辦法進入禅定。

現在大家聽聞了「解脫道」,也有心要追求「解脫道」出離苦海,所以大家「離欲、惡、不善法」。有方法、有次第、有步驟,透過出入息法的觀察,讓大家有覺有觀,這個有覺有觀一定要透過「有為法」才有辦法,如果你沒有正確的理解,你的覺、你的觀會是偏差的,而且那個「觀」會是自我意願的投射、自我意思的投射,那不是如實觀。你要保持清醒明覺,如果你還在很昏沈的話,一樣沒辦法入禅定,所以覺性要開發出來,有覺、有觀,這個「觀」的內容是要建立在聞思的基礎,以及建立在正知正見的基礎上,所以「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因為你這時候一心一意的用功,「有覺有觀」就是一心一意的循著某個方法深入用功,當你身心漸漸寧靜下來,也離開欲界的牽絆了,沒多久,漸漸地你就會產生法喜、喜悅,這時候,「禅悅為食」的那一種喜樂,就會產生出來。喜覺支、樂覺支就會自然的產生出來,這時候就可以稱為你具足了初禅,因為你一心一意的在用功,就具足了覺、觀、喜、樂、一心,所以當你能夠來到初禅境界的時候,你的內心不會有任何的煩躁、不會浮動不安,身心是很穩定而且很喜悅的,那一種喜悅不是幾十萬-幾百萬所能夠買來的,內心的安祥是由心靈裡面自然的流露出來,整個法界,就像在幫你按摩、慶祝,這時候你才會體會到放下世間欲界的抓取,竟然所得到的卻是整個法界的慶祝,所以那一種喜禅支、樂禅支會自然的泉湧出來。你要能夠放下手中的抓取,才能夠得到無限,這好像是矛盾的,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當你能夠離開欲界的執取,才能夠得到色界禅定的快樂、安祥。

尋、伺、喜、樂、一心,「尋」就是尋找,為什麼要經過尋、伺的階段呢?因為一般人平常在欲界裡打滾,你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牽掛,想過去、想未來、想別人很多的對不起自己,內心很多的不平、很多的埋怨,很多的牢騷、很多的怨歎,這樣一個凹凹凸凸不平的心,怎麼能夠寧靜下來呢?如果沒有方法,你這顆心是靜不下來的,為了讓這一顆心能夠寧靜下來,就像幼兒園的小孩子,為了讓他能夠來到學院裡面上課,幼兒園的老師就要設計很多的玩具,設計很多的方便法來讓幼兒園的小孩子,能夠喜歡到學校裡面來讀書。小孩子是這樣,國小學生、大學生還是一樣,包括大人也是一樣,都要有很多的玩具、很多的方便法引導你逐漸的深入。

修行也是一樣,要修行、把這顆心定下來,談何容易啊!本來是可以不用方法,但是不用方法、無為法、沒有方法,你的心就是靜不下來!所以不得已!那些智慧者、解脫者就大慈大悲,告訴眾生怎麼讓這顆心能夠定下來。為了能夠讓這顆心能夠定下來,佛陀針對不同的眾生,講解很多不同的方法,稱為八萬四千法門,包括現在時下普遍流行的念佛、持咒、禮佛、拜忏…,都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其中之一,目的都只是為了讓大家把這一顆心安定下來!

這顆心就像心猿意馬,如果沒有透過某個方法讓心定下來,它就是一直東飄西飄、東奔西跑、靜不下來。要知道種種方法都是方便法,種種方法都是對治的藥物!因為我們的心靜不下來,從某個程度來講,就是心有病變、有病態了,你的心有病,要讓這個心能夠寧靜下來,就是要透過一些方法來對治,透過一些藥物來治療啊!

我們所選用的方法,負作用最少,所花的錢最少,最經濟、最簡便,就能夠把我們這個心安定下來,不是最好嗎?但是你要能夠來到單純的方法,能夠安住在單純的方法,不容易喔!因為眾生很喜歡奇奇怪怪五花八門的法門,愈能夠迷惑眾生的,眾生愈覺得神秘、奇怪的,眾生愈好奇,也唯有你學過、經歷過很多的法門,然後你還覺得不能夠讓你的心安定下來,你還是在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到後來你才會安止在一個很單純、很簡單的方法上面。在這個尋覓的過程,不只幾年,有時候要幾十年,甚至要幾百世。

所以,第一個階段的「尋」,就是代表你在尋尋覓覓的過程,在尋覓一個能夠讓你的心安定下來的法門,在尋覓一個能夠讓你的心病治療好的良藥。「尋」就是不斷在尋找、尋找、尋覓,這是對「尋」方面的廣泛解釋,現在大家能夠有因緣、有機緣進入到「解脫道」,然後用「出入息法」逐漸的深入,這表示大家已經經歷過相當多人間的尋尋覓覓了,覺得這個方法很單純、很有效、相當好,你願意安住在這個方法上面。經過尋找、比較之後,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效、相當好,能夠很快讓心安定下來。因此,第二個階段你就會安心、安定在這個方法上面,把心定下來,叫做「伺」。

就像一艘航空母艦、一艘大船在海中航行,有時候遇到大風大浪需要停止下來,要找一個可以讓它穩定、可靠的樁,讓它系下來、安定下來。不斷的尋找、尋找,也許這裡有一棵樹,然後把船系縛在岸邊的樹上,但是沒多久,這個船一晃動,那一棵樹就連根被拔掉了,就是因為這個方法沒辦法讓這艘船穩定下來,那個方法、法門,沒辦法真正讓你的心安定下來,所以你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不是很理想,然後又會再繼續尋找、尋覓。

現在尋尋覓覓來到「出入息法」,很單純的出入息法門,然後把心定下來。當你的心定下來之後,再來是換比較狹小范圍的尋覓,最初是協助大家在鼻頭、人中,這裡就像固定的一個樁,這個樁讓你把心能夠系在上面,但是你這一匹心猿意馬、你這個心是飄動不安,沒多久又會跑走,你有有耐心的把它拉回來,系縛在這個樁上面。沒多久,它又會跑走,只要你有實際禅修,就會知道,告訴你一個法門之後,做一做沒多久、觀呼吸幾下,沒多久,又打妄想去了、又昏沈了。

所以,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不容易降服下來,在這個尋尋覓覓跟安定下來的過程,是這樣不斷的拉扯、拉扯,拉回來沒多久又跑走。跑走,在這個階段,很多人會修行的很挫折,很多人也會修行的很火大,因為他會發現:奇怪!為什麼到禅堂打坐,經過了兩天,心怎麼還是這麼的浮躁呢?妄想怎麼還這麼多呢?妄念還這麼多,內心還這麼的不穩,他有時候就會起煩惱,有時候甚至會打退堂鼓,這都是很正常的過程。

各位的心路歷程我都走過,內心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我都走過,所以我可以了解你們內心的情況,但是在這時候請大家用愛心、耐心,來包容這個調皮的小孩,那一匹心猿意馬就像個調皮的小孩,因為它以前放蕩慣了,現在要讓它安定下來不容易,要給它有個適應期,給它有個過渡期間,如果一下子讓它有太大的壓力,它的反彈會很大。

這一匹飄動不安的心猿意馬,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需要你用愛心來包容它,需要你用耐心來引導它,所以這時候跑掉了,沒關系!,覺察到就再把它拉回來,不要責備,因為那些責備對它來講,會有更大的挫折,就像一個浪人、流浪漢,浪子回頭金不換,在這浪子回頭的過程中,一些舊有的習氣、習性還會偶而發作出來,你要包容它。包容它,它會有慚愧心,它會改進的。如果在它回頭的過程,當它有稍微犯錯,你一嚴厲責備它,它又會很挫折,甚至又會逃走。

在降服這一匹心猿意馬的拉扯過程,我知道是很辛苦,我知道會很心浮氣躁、不安,很多的煩躁都會產生,但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後面的禅定、喜悅不會產生出來的。你就算再修個十年、二十年,還是一樣,只是用一些方便法門,然後不斷地在那裡吃麻醉劑、吃止痛藥這樣而已,吃一些安慰劑啊!就像一個人要戒毒或是戒煙,在那個階段是會很苦的、會有不安的,但只要我們耐心的協助他成長、包容他,他一定會改頭換面。

請你用無量的包容、無量的空間,容許這個調皮的小孩讓他慢慢的習慣下來,慢慢的安定下來,這個禅堂夠容納你的心的紛飛啦!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你,所以希望你也能夠有足夠的空間,讓你這一匹心猿意馬慢慢的能夠穩定下來,不要責備它、不要挫折,給自己鼓勵啊!今天你能夠有因緣來參加禅修,這已經是相當不容易,在很挫折的時候,給自己多鼓勵,當你能夠慢慢的讓自己有無限的空間,包容自己的那些妄念或是煩躁。

當你能夠用愛心去消溶的時候,尋、伺的這個階段,就會慢慢的穩定下來,當尋、伺穩定之後,因為你懂得放松要領,在這尋、伺拉扯的過程是很辛苦,但是你有愛心之後,它心會定下來,之後再配合一個很重要關鍵要領,就是你要懂得放松、還有用愛心,來鼓勵自己、關懷自己。懂得放松又有愛心的情況之下,這個小孩子很快就會成長,這時候「喜覺支」能不能產生出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記得!就是要放松,用慈悲心、用愛心來協助它,這個心定下之後,只要你能夠放松,「喜覺支」就會產生。

當「喜覺支」產生之後,「樂覺支」就會跟隨而來,而「喜覺支」跟「樂覺支」的最大區別,在於「喜覺支」的頻率比較高、比較大,「樂覺支」的頻率比較小,但是它比較緩慢而持續性比較長,就如同現在我敲這個磬的聲音讓大家體會,什麼叫做喜覺支、樂覺支?一開始敲下去的聲音比較大,一開始的前面幾秒鐘是代表「喜覺支」的過程,慢慢的余音繞梁,就是一個「樂覺支」的情況。

現在請大家去體會「喜覺支」跟「樂覺支」不一樣的地方,到現在還有余音繞梁,一開始敲下去,當你「喜覺支」一產生的時候,禅悅一產生的那一種法喜、那一種喜悅,它是會湧現出來,就像剛敲下去的頻率振動比較大、比較強,但是後面的一種持續,它會持續下來,到現在我這裡還可以聽到余音,這就是「喜覺支」跟「樂覺支」不同的地方。

如果「喜覺支」跟「樂覺支」兩個相比,喜是比較粗,當你禅定到一種情況之後,你自然會慢慢的寧靜下來,會慢慢的放松、放下,你一心一意鎖定在一個方法上用功,有尋、有伺,然後慢慢的「喜覺支」又產生、「樂覺支」又產生,一心一意的在那裡用功,你就浸泡在法喜、喜悅裡面,這時候就是在具足初禅的世界。

如果大家對初禅能夠了解清楚,初禅五支怎麼樣進入,然後每個禅支都清楚了解之後,再來後面的二禅、三禅、四禅就容易了。因為禅定是這樣,初禅的五支是由粗到比較微細、比較細,然後漸漸微細,到後來是很微細,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希望安祥、寧靜、祥和,如果內心越安祥、越寧靜的時候,你不需要強烈的刺激,希望的是越來越柔和、越安祥的那種氣氛、情況,就好像以前你需要靠抽煙提振你的精神,但是當一段期間之後,你覺得煙味不好,我不需要靠抽煙就能夠很快樂。當你內心越充實、越安祥的時候,你不需要靠煙來刺激,就可以很安祥、很快樂,因為你內心越寧靜啊!

初禅的五支是由粗,也就是刺激量是比較大的,當你的內心漸漸寧靜之後,會自然的放下前面的那個尋、伺,也就是覺、觀你會自然的放下,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那一匹心猿意馬經過你拉回來、拉回來,跑掉、拉回來!一段期間之後,己經漸漸地習慣了、穩定下來了,它不會再跑掉了,你不用再費力氣去拉那些。所以,這時候尋、伺,也就是有覺、有觀,就可以自然的放下。

當你穩定之後,覺得己經不需要在那裡拉扯、很穩定,而且「喜禅支」、「樂禅支」就出來了,這時候很自然地進入了二禅。你會覺得前面的尋、伺、前面的覺、觀,都是屬於比較粗糙的,所以放下這些,然後就進入了二禅。二禅的時候,是還有喜禅支、樂禅支、一心,當喜悅一段期間之後,會自然的、慢慢的穩定、祥和下來。再一段期間之後,喜禅支也會放下來,因為已經不需要那麼強的興奮、刺激,安祥、柔和就好了。

此時,就會進入了第三禅,就是「樂覺支」跟「一心」。但是「樂覺支」還是有興奮度,還是有一種頻率存在。一段期間之後,「樂覺支」也會很自然的放下,就是內心很安祥─捨念、清淨、寧靜。

這時候是進入到第四禅,內心很祥和,沒有什麼煩惱,沒有什麼苦,沒有什麼不安,身心很穩定、很柔軟,而這些希望大家逐次的去實踐、去修行,你可以經歷過的。

 

 

上一篇:李富華教授:略談如何弘揚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四念處修行法要(福建閩南佛學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