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修行法要
時間:2003年10月14日
地點:福建閩南佛學院
主講:空海(惟傳)法師
閩南佛學院教務長
引言:
日前邀請空海法師莅臨,為我們閩南佛學院舉辦一場題目“修行次第簡介”講座,獲致熱烈回響,尤其是法師講述到有關「四念處」修行的這一部份,要我們先從自己的身心,還有自己的感受,與對法界的觀察做起,從自身出發去觀察我們整個身心的活動狀態,然後培養我們的正知正念。其實,我們身為人,經常是妄思、妄念,而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但是如果能夠具足時時提醒我們的這種正知,明白當下我的動作、明白你的心態、明白你的覺受,包括你跟外面接觸的狀態如何,我們都應該清醒明覺。而所謂的「明覺」其實就是正知,也是修行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我們能從此處著手,就能夠開發出正知,然後再從正知一直往上提升,此是學佛修行一個最起碼的基礎。
如果我們連這點基礎都無法建立起,則妄談如何契入空性、如何達到有覺無知、超越能所,則有若「緣木求魚」,甚期契入空性的境界就更不用談了。茲因空海法師是透過親證的實修過程,而認為修行以「四念處」而行,並依循【阿含經】為本。法師與【阿含經】具足深厚的因緣,當然我們每一個修行佛法者,所依循方法的因緣各有不相同,卻是可以互相切磋探討,日前那場講座學員所提出的問題相當多,約有五、六十個問題之多,但因時間有限,就只回答了幾個問題而已,我認為既然大家有很多的問題,學院內部就召開一個座談會,如此可以藉此培養一個氣氛,學員若有不同的看法,或對法師所講的有不清楚、甚或有質疑之處,都可以提出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覺得這種充分交流討論的氣氛應該要多多培養。
在知見上的堅持方面,我曾對北京幾個中國佛學院的幾派想法上提出一些質疑,造成很多人對我的極其不滿,覺得我是跟他們過不去,專挑他們的刺〈吹毛求疵〉,包括向前法師也對我很不滿,我就告訴他們說:以佛法而言,是寧可破戒如須彌山,但不能夠破見如芥子,因為「見」是非常重要的。在佛教來說,推倡「見、修、行、果」,「見」本身就是放在第一位,不管你的行為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一舉一動中都是受到「見」的引導,因為你抱持著什麼樣的觀點,你就會有什麼樣的態度,也就有什麼樣的行為。
其實,針對這一點,在我們漢地這邊是都忽略掉了,造成我們很多東西學起來的,都是含糊、不清楚的,沒有得到一種辨析,即無法辨析清楚。因此,你若在「見」上是不清楚的話,修行就不可能修得上去,這一點是太重要了,我們都應該大力宣揚、提倡,尤其更是不能讓步。當時,因為有幾百個人在場,其實我也是在期待著會不會有人能提出問題,但是卻沒有人提出。本來身為一位教贊及評委職務,在態度上是不應該如此激烈,但那次的激烈是一點也不過分,藉此次的批判、爭論,可以澄清了很多問題,以免造成很多人因此中毒。中了毒之後,要再排毒就太難了,這種病毒是起碼比SARS還厲害,因為會影響到以後的修行。
誠如【永嘉禅師證道歌】裡面所提及的,不是老僧增是非,而是恐怕「修行人落斷常坑」。在修行理念上有了質疑,就必須探究求證;該堅持的,一定要有所堅持,而培養陽剛氣勢。在知見上也要有所確立及建立,如果你放棄了這一點,修行是沒法修的,因此我們今天邀請空海法師來與我們做一個交流,同時也請法師就「四念處」這一部分,為我們再深入的講解,尤其是「觀法」方面,如何觀「四聖谛」、「三法印」?空海法師所講述的「四聖谛」,我在聽聞之後,覺得是相當正統,也能契合我們的基礎,我們不能因為學了大乘佛法,就覺得那是基礎而否定之,我們必須要具有這些當做基礎,才可以一步一步的走上來,我們包含了它,但是同時沒有它,你也爬不起來。
我今天所講的,就像一個寶塔,你光有塔肩、不要塔基,這樣是不行的。整個塔基支撐著塔肩的,要是沒有塔基,要嘛懸著,要嘛掉下來,變成不倫不類的。還有,我們要虛心的學習,今天主要是針對研究生,因為研究生是學習階段,在研究、做學問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同時我們部分法師,也是一起參加我們的討論,非常歡迎!
空海法師非常的辛苦,這兩個月來每天都跟大家講課,真的是為法忘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這種精神。法師近來老是提倡發菩提心,而且非常在鼓動、在吶喊,但是我們不要光是吶喊,不要喊了幾次,心力就喊完了,而菩提心的關鍵要在行,行得起來這才是最關鍵的,但是要如何從哪裡入手或者做起來,這是我們都應該去思維的方向,不然我們就經常會被別人罵了,說我們學了大乘,行的是連小乘都不如,隨時經常都會給別人罵,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反省。
我們現在就請空海法師,給我們對「四念處」做深入的開示,而我們再針對他的開示,或那天聽了有問題,我們再提問或交流。
*空海法師開示:
在今年二月下旬,第一次與我們教務長交談時,就覺得他是滿敢談的,滿有自己的看法見解,覺得他有那一種道風、道骨,希望能夠說對的、就說對,不對的、就說不對,不會和稀泥,就是有具備那種求真求證的精神,這是很好!這一次有因緣來到閩南佛學院,跟大家做一番互動之後,由於那天晚上大家所提出來的問題也滿多的,因為時間的關系只做部分的回答。今天再有因緣跟各位法師,以及研究生們互動,我想是可以再深入更具體的討論,你們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像【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就有提到「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所以,剛才教務長有跟大家提過,我們修行真的不要和稀泥,修行是真的要求真求證,不是馬馬虎虎,這樣什麼是究竟法、方便法,大家不知道、不清楚,那修行也是這樣沒辦法分辨出來。在中國的禅宗裡面,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一方面他的歌詞是非常美,這要有相當的文學基礎,包括都要有唐詩、宋詞的這些基礎。再來,最重要的是他裡面所說的都是實修實證,是屬於證量方面的,裡面可以說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句是抽象的,都沒有空洞的,裡面講的都是實相、實際的。
問題是,你怎麼樣才能夠來到「絕學無為閒道人」?怎麼樣才能夠來到「動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像我以前在讀這些的時候,都覺得非常好,很向往大禅師那種灑脫自在的禅風,問題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到?所以,後來就不斷的去找尋,我怎麼樣才能夠來到他們所體會的這種境界?就方法方面是非常重要。一般人很容易就把【四部阿含】或是「四念處」,認為說「這是很基礎的,這是小乘的」事實上,那樣的界定是不正確的。如果你沒有那些基礎,沒有那些逐步「有為法」上來,你要體悟到【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所體會的境界,幾乎幾乎是微乎其微啦!所以,包括永嘉大師他這一樣有講,他以前也是一樣下過很多很多的工夫。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如果以前有閩南佛學院研究所,他也會補上一句話-「我在閩南佛學院研究所研讀過、深造過」。以前也是一樣,經歷過「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诃責。數他珍寶有何益」這裡都是他過來人的那種心路歷程。我們再看「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但是,記住這幾句話,「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诳惑」。
像他那種證量,也都是經過實修實證,下過很多的工夫,才能夠上來啊!如果你沒有基礎、功夫不夠,真的只是流於空談。禅宗到了後來,漸漸的變質,變質到成為口頭禅,或是有的成為诳禅,都是疏忽了那個基礎,疏忽了很多這些扎扎實實的功夫。因為禅宗所講的境界,可以說是來到那種飛天鑽地的境界,問題是,如果你是走路都還不會走,沒辦法一步一腳印的走,你在談那些飛天鑽地的境界,都是在「數他人珍寶」啊!所以,不要一刀兩斷,把南傳的或北傳的就截然劃分,認為說南傳的是小乘的,我們北傳的才是大乘的,這樣的劃分很不好。
我以前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但是我到後來才發現:這兩者要做完整的結合。真的要做完整的結合,才能夠真正把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特色發揮出來,而且佛法才能夠完整的結合。北傳一樣有北傳的優點,也有北傳的缺點;南傳一樣有南傳的優點,但一樣有南傳的缺點。這兩方面,我空海經歷過廿幾年的摸索之後,到後來發現兩方面的優點要把它們綜合起來。但是,所謂的綜合,不是透過頭腦的思辯思維,而是因為我很重視實修,因此是透過修行證悟方面,發現原來這兩方面,他們到最後是要來到溶合的。
先講說我們北傳的優點在於:在般若系統方面,境界方面講得都非常高、非常好,正是佛教裡面那種精華、精髓,不可言說的那一部份,正是把它闡揚出來、敘述出來,像龍樹的大智度論,都是在闡揚【阿含經】裡面很深的地方,都在闡揚【阿含】的深義啊!真正早期大乘的經典,都是在闡揚【阿含】裡面的深義。因為原始佛法裡面,是經過靠大家背誦,於是都盡量越精簡越好,而真正很重要的地方,事實上佛陀講到很重要的地方,都是三言兩語、幾句話啊!再加上大家的濃縮背誦,就變成都很精簡。
一方面很精簡就不容易理解,一方面這些都是來自於佛陀實修實證的功夫,如果你沒有透過實修實證,就算你會記錄、會背誦,那個精華、精髓方面,你還是沒辦法留傳下來。所以,雖然【阿含】有那樣的紀錄,把佛陀的一些言行錄下來,但是裡面很多的精華、精髓,你是可以看到文字記載,但是就象是你把玉蘭花的種種特征、特性都寫下來,但是經典裡面就是沒辦法把真正玉蘭花的香味留在裡面,這就是「捻花微笑」的深義,就是禅宗所講的「不立文字」的深義。真正佛法的精髓,沒辦法留在語言文字堆裡面,那是要來到實相、來到實證。所以,後來我發現北傳所講的,尤其是般若系統方面的,正是要把佛法裡面很深的這一部份闡揚出來,就像【心經】、【金剛經】、【大般若經】這方面的。
包括禅宗所講的,都是直接要契入那個核心。問題是,北傳所講的這些次第方面,就比較欠缺詳細的一個步驟。南傳原始佛法裡面,因為佛陀以前帶領大家,都是有次第、有次第的上來,當然面對一些老修行,你的根基已經很好了,就像說包括捨利佛、目腱蓮他們,已經是用生命在修行了,像這樣基礎相當好了,佛陀只要跟他們講很重要的,就像六祖惠能,他有相當好的根性,當五祖一跟他講一些重點核心之後,他們很快就開悟。但是,自古以來,能夠具有這樣的智慧、具有這樣德行的人,不多啦!真的不多。包括永嘉大師他都承認,他自己也是一樣,都是用功夫這樣累世修來的,都是實實在在這樣修過來的,絕沒有投機取巧的。
所以,南傳所流傳下來的次第步驟就很清楚、很明顯。後來當我在這兩方面深入去探討,然後結合南傳的這種實修,一步一腳印的這樣上來,到後來慢慢的再體悟到北傳所講的這些,真的作完整的結合。今天在此也希望大家放下宗教、宗派的那種框框范疇,我們大家在研究所研讀,就是要有這種研究、求真求證的精神。像我以前在學院裡面就是這樣,因為在我還沒有進入學院以前,就已經有很多的疑惑、很多的困惑,為什麼我所了解的佛法跟當今佛教界所展現出來,讓我看到的,竟然有那麼大的落差?
這是在1981、1982年左右,等於說是在22年前,那時候就發現為什麼我所了解的佛法,跟今天佛教佛法所所展現出來的,會有這麼大的落差?內心除了對制度方面懷疑,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再來,包括對教理方面,這裡面一定有很大的問題。如果沒有很大的問題、沒有很大的流變,不會有這麼大的落差的。所以,很好奇!然後到學院之後,不斷的去研討、不斷的去研究,不斷的去找尋很多的問題,這時候慢慢的揭開很多很多的問題。因此,我學佛修行是這樣,就象是一條長江下游,因為我們在台灣所接觸的,都是我們這邊大陸所流傳過去的,我在經典論點裡面,包括現行的制度裡面,一樣會有很多的疑惑,所以我那時候就有那種求真的精神。
我是覺得說,今天就好像我們在長江下游,我覺得這些水質,不是最初佛陀所講的那些水質,不是最初的那些法味,因此我就去探討:為什麼今天長江下游的水質,會變得這樣的受污染?慢慢地往中游、一直往上去探討,來到中游的時候,發現中游的水質,已經要比下游的水質要純淨多了,然後覺得這樣還不夠,繼續的往上探討、往上去探討,想要追本溯源。我要到佛法的源流、原始源頭,就是有這樣不斷的求真精神,從佛教的歷史上面,從中國佛教史…。
我們以前最初研讀的是「中國佛教史」,但是我發現這樣不對、還不夠,不是說不重要, 而是要繼續再往上,印度佛教史到底是怎麼樣?然後再深入去研究印度佛教時,很多的疑問當然破除。但是,發現為什麼印度的佛教、早期原始的佛教,跟中國的佛教會有這些的落差呢?然後再繼續去探討,後來再追溯到西域佛教。關於西域佛教,很多人、包括在台灣,很多人都疏忽了這個環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圜,一個轉變的過程。所以,後來也繼續再追溯到西域佛教,從中國佛教史、西域佛教史、印度佛教史這些,去了解整個的理路脈絡,包括制度上面,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變革?然後在教理方面,台灣的印順長老有兩本書,一本是「印度之佛教」,另外一本是「印度佛教思想史」,有因緣可以拿到的話,這兩本大家一定要看。
「印度之佛教」是從佛教史這方面來解析;「印度佛教思想史」是從佛法的流變,怎麼樣從量變到質變?他都有做過滿深的解析。所以,從佛教史以及思想史方面去了解之後,才發現很多的疑問就破除,知道什麼才是佛法的核心?什麼是究竟法?什麼才是真正我們所要掌握到的根本核心?後來我就一直深入到【四部阿含】原始佛法上面,當然經過這一番的聞思之後,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麼樣來到實修實證?如果我們沒有透過實修實證,我還是一樣啊!看得到、吃不到,肚子還是一樣饑餓啊!如果你畫餅充饑,真正的饑餓還是沒辦法解決。所以,後來就繼續再把聞思與實修實證方面做結合,當然這個過程又經歷過十幾年。
現在就跟大家介紹「四念處方面的修行法要」。以前我都會仔細去思考,為什麼六祖惠能聽到一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生起很大的那種震撼?他就要去求法、找法,他為什麼從這句話就能夠有所很深的體悟?【金剛經】裡又特別強調,你要來到「無所住而生其心」。包括以前在1985年,那時候常接近北投農禅寺,他們門口也寫一句話要「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些話對我來講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問題是我怎麼樣去做到?我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做到這麼樣的一個境界?我不希望這只是形成一個口頭禅,包括【心經】所講的,你要來到「沒有苦集滅道」的境界,你要來到體悟到「五蘊皆空」,你要來到「遠離顛倒夢想」,當我在頌讀【金剛經】時,我是覺得這樣的境界是很好,問題是我怎麼樣才能夠做到?什摩時候才能夠做到?
所以,當我接觸到大乘佛法所普遍流傳的這些經典之後,一方面贊歎,一方面不斷的在找尋方法。現在就跟大家介紹:為什麼「四念處」的修法非常重要?在「念處經」裡面,這在【四部阿含】裡面是有,我們這一本書裡面,把它集中在第廿四章-修四念處。在北傳最具代表的【雜阿含】,當然也有好幾經,但是【雜阿含】所講的,比較沒有那麼詳細,【中阿含】九十八經講的就很詳細,【中阿含】的九十八經是「念處經」,在大正藏或佛光版的都有。如果你有「阿含解脫道次第」這本書,是一百九十六頁,「念處經」就是南傳的「大念處經」,這裡佛陀就很清楚的講出來。
一、「身念住」的開發
「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就是有一個解脫道,它能夠「度憂畏」,所有的憂悲苦惱、所有的畏懼、所有的苦惱這些,包括你所有哀傷、不安,「斷啼哭」都可以幫助你。這一條解脫道,他可以協助你來到大安心、大自在,讓你能夠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得到正法;而這條道路就是「四念處」。佛陀再繼續補充「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如果大家從佛教史上面去了解,就會知道事實上【四部阿含】,在所有經典最早出來的是【雜阿含】,再來是【中阿含】,再來是【長阿含】,再來是【增一阿含】。在【四部阿含】全部編集出來之後,這是在第二次結集,後來慢慢的再經過一些時空的演變、流變,其他的經典再陸陸續續的出來。所以,大家要了解一點,如果沒有【四部阿含】,就沒有所謂的大乘經典,就像說沒有父母親,就沒有你的存在,就這樣。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說【四部阿含】是屬於小乘的,絕對不是這樣。我們要重新來認識它,歷史的實相是這樣,我們不要道聽塗說,別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而是歷史的事實、實相是這樣,我們要讓它澄清出來,呈現出歷史的原貌,這是中外佛教學者、歷史學者他們,都有去考證這些源流、演變,如果你不相信,你要下工夫,也可以下工夫去探討,去追本溯源,看是不是真的這樣。
我只能夠跟大家講說:我所探討、體悟過來的,就只是這樣,我直接跟大家講這歷史的事實,沒有【四部阿含】,就沒有所謂的大乘經典,就好像沒有你的父母親,就沒有你的存在,就這樣!不能以你的存在、你的輝煌成就,而否定父母親。在最早期的【中阿含】裡面,佛陀就很清楚的跟我們講,過去的如來、過去那些解脫者,他們所走的解脫之路,是透過「四念處」、「修七覺支」,然後才能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佛陀也預判未來真正走在正確解脫道的那些解脫者,那些大徹大悟的人,他們也一樣會經歷過這條「四念處」、「修七覺支」的。
而且佛陀本身也講:「我今現在如來」,我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也是「斷五蓋、心穢、慧羸」,而且「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才能夠得到「無上正盡之覺」,這都是佛陀一方面以身作則,而且他本身也預言,不管未來什麼再高的成就者,如果你是走在究竟解脫之路上面,你一定是會經歷過四念處、七覺支的。
至於「四念處」要怎麼樣修?第一段就是跟我們講說,像前面這些都是告訴我們「四念處」的這些修行,「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注意!這都是要用功的地方。「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者僧迦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以上的這幾行,是修行「四念處」非常重要的關鍵,也是你要覺醒過來很重要的一個基礎,如果你這個基礎沒有打起來,你要來到無心、無境,你怎麼無啊?你只是嘴巴在說無啊!因為你內心裡面,還是處在無明裡面。你在無明的情況,是看不到你內心裡面在起貪、起瞋、起我慢。所以,這一段就是在告訴我們「身念處」修行的要領,怎麼樣掌握這個要領呢?
「行則知行」,大家從現在開始,你的行、住、坐、臥,當下的比較明顯動作,你就要保持清楚覺察。在走路的時候清楚的知道,你在走路的這些情況、狀態,可慢、可快,慢的時候一樣清楚覺察,快的時候一樣要清楚覺察我現在正在快,每一個腳步要覺察到。再來,你各種動作呢?如果走路不是很明顯,包括說各位是當老師,當你在上課,這時候你沒有明顯的走路,你有可能要寫或是要講,如果是寫的時候,一樣你清楚的知道我正在寫的是什麼。如果你在講的時候,一樣清楚的知道我正在講的是什麼,這個都是身行、口行,這個都要正知、正念啊!
「住」就是你站立、靜止、停在那裡,不動的時候你也一樣要保持清楚覺察。坐,包括你現在的坐姿,或是說你在打坐的時候,你也都清楚的覺知到你當下的狀態,行、住、坐、臥,包括睡覺,也都是要清楚覺察。你要上床、要睡覺的整個過程,動作都要保持明覺。你不要認為說「這個太麻煩了啦!這個太慢了啦!」太慢?我要告訴各位:這是最快的,這是個很重要的基礎,是讓我們醒過來。我們的心雖然是無形,但是這個心卻是跑東跑西,平常很少跟這個身體結合。
記得!我們的身體都是活在當下,我們的色身都活在當下,但是我們的心呢?卻都跑到過去、跑到未來。今天「身念處」的修行,就是讓你這一匹心猿意馬跟你的身對焦,讓你的身心合一,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要領,你的身體也是一個修行的工具,它也是一個舟楫,一個船、一個舟楫,它可以渡你過河,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個修行的工具。如果說還有其他什麼的法器,其他很多的壇城、法器、道場那些,現在假設你認為說我們紫竹林的大殿,才是你專修的道場,其他地方不是,變成你要進到大殿裡面,你才覺得有色身,才覺得有禅修的效果,當你出來了之後,你就覺得沒有。
但是,這個大殿你帶不走,因此當你出了大殿之後,你就認為已經離開了那個地方。現在假設大殿是一個淨土,當你出了大殿之後,你就覺得其他地方不是淨土,你的心就會有苦、有不安。很多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就是這樣,進到大禮堂、大教堂,才認為是到大殿;出了那裡之後,就覺得不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真正最神聖的大殿,第一個最神聖的大殿就是你的色身,你的色身就是第一個最神聖的大殿。如果你的心能夠安住在你的這個色身上面,你到哪裡都是處在很莊嚴的大殿裡面,你到處都可以用功。
這是初步,因為初步這個最能夠掌握。再來,第二個真正無形的大殿,是整個法界。但是你要來到整個法界,我走到哪裡都是莊嚴的法堂,都是莊嚴的大殿,這個必須要具足前面的這些工夫、基礎。那些大禅師,為什麼能夠來到灑脫自在?因為整個山河大地、整個法界大自然都是他們的大殿,都是很莊嚴的地方啊!所以,前面這些「身念處」的基礎,你要逐步從這裡開始,把你的心安住在此神聖的大殿裡面,我們是來到珍惜而不抓取。
記得!對我們這個色身呢?我們感恩、珍惜,因為它們是協助我們渡向彼岸的一個很重要的舟楫,但是我們不抓取它,如果你珍惜、善用它,它就像一匹馬,幫助我們、協助我們邁向彼岸。所以,「身念住」的開發,因為身體是活在當下,當你身、心結合,活在當下的時候,把你這個攀緣的心、心猿意馬,系縛在這個身體上面之時,慢慢的,你那個不良的習性就會漸漸改變,漸漸變成良好的習性。一顆心猿意馬跑東跑西,我們稱為是「不良的習性」。當你這不良的習性,慢慢的把它安住在這個身體上之後,它就會轉變成「良好的習性」,這是很重要醒過來的第一步。
如果你沒有安住在這個很重要的基地,我們講說航空母艦,那些飛機必須要有一個基地,人類要發展外太空,一樣都需要有一個基地。你要來到以整個法界、整個宇宙為舞台,你也要有一個基地。佛陀就告訴我們:要自依止、莫異依止。「自依止」就是來到以你這個身心為基地,這是你最重要的基地,不要把你的所依去系縛在一個大師身上。當然在學習的過程,我們是要向大師學習,但是不要把你的所依,系縛在一個大師身上,不要把你的所依系縛在外境,那就叫做「心外求法」,這樣知道嗎?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如果你的所依,你的心是系縛在外境,這個就叫做「向心外去求」,這樣就沒有來到「自依止」,包括大殿也是一樣,最神聖的大殿就是你自己,你的色身、你的身心結合,這是一個最完整、最神聖的大殿。所以,把你的身心作結合之後,然後當下你的身體在做什麼樣的動作,你都清楚的覺察。當你有清楚覺察的時候,你的心就會漸漸從粗糙、煩躁不安的境界,慢慢就會安止在當下,心就會慢慢的安靜下來。從一匹心猿意馬,到處奔跑的野馬,它會慢慢的乖巧下來、溫馴下來。
「身念住」方面就是你的心漸漸的靜下來之後,才能夠從無明的心,慢慢轉為漸漸覺醒過來的一個過程。
二、「受念住」的開發
當第一步做到的時候,你才能夠覺察到第二步「受念住」。我身體的苦受、樂受,我內心隱隱約約的不安,隱隱約約的苦,那種靜不下來,那種微細的恐懼…,你才能夠真的看到。學佛,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是看不到我們深層潛意識的那種不安。一般眾生遇到這種深層潛意識不安的時候,他又怎麼樣呢?又會找其他的各種理由來讓自己忙碌;心靜不下來,但是他會找其他各種的理由,來讓自己忙碌,因為繼續忙碌下去的時候會掩飾,等於說你內心裡面有痛苦,你繼續吃一些興奮劑、吃一些麻醉劑,讓你掩飾掉你內心的痛。
所以,不是說行菩薩道不好,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然後在一直在忙碌,行善、菩薩道方面,很多你要靜下來去看,是不是自己停不下來、靜不下來?因此,如果我們能夠靜下來去觀察,很多人他是透過忙碌;當自己有空閒的時候,就找一些事情來讓自己忙碌、攀更多的緣,表面上我好像忙得團團轉,我很重要、我很忙,但是卻不知道,很多都是因為靜不下來,然後去攀一些事情,讓自己忘掉內心的痛苦,忘掉內心的不安,然後因為不知心歸何處,不知道究竟皈依處在哪裡,不知道來到「自依止」。
那個心,一方面向外攀緣的時候,他就是要去抓個所依,抓個心外的境,讓他能夠有所安心、有所系縛、有所依靠。但是,就算心向外,一樣沒辦法安下來的,沒多久!那個麻醉藥還是會消失,興奮劑還是會消失,你的苦、不安還是會存在。所以,關於「受念住」,大家要慢慢靜下來、去覺察,你身體的痛苦、你心裡的痛苦,都會透過這個感受來傳遞信號,「受念住」就是我們身心的反應,反應出來啊!它會發射出那個信號,告訴你「喔!我現在裡面是有苦、有不安啊!」就象是說小孩子、嬰兒,在他還不會講話的時候,他會透過哭啊!這個哭就是小孩子的語言。
當父母聽到小孩子在哭的時候,就知道有什麼不舒服,不是肚子餓,不然就是尿布濕了,他不舒服了。所以,這個「受念住」,你要去看到、要去覺察到,你身體當下裡面有什麼樣的狀態,是苦受?是樂受?是不苦不樂受?要清楚的覺察。你是在喜?還是在樂?你內心裡面是在煩躁不安?你內心裡面是有所恐懼?你都要去覺察到,因為它都會有信號在告訴你的,它都會發出信號的。
三、「心念住」的開發
因為你前面這兩個步驟有做到之後,才能夠來到第三個步驟-「心念住」的開發。這就是禅宗所講的「明心」階段,現代的心理學也是要幫助大家去了解這個心,這個心是無形、無色、沒有形狀,但是他卻能夠起作用。那個心雖然是無形,但是一般眾生的心卻是很僵化、很僵硬,如果你的觀念很固執、很執著,就是你的心很僵化的展現。佛教所要來到的不老、不病、不死,講的是你這個心,不是色身啦!佛陀的色身一樣會老、會病、會死,但是修行人所追求的是要來到這個心,他是不老、不病、不死,他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
什麼叫心不老、不病、不死呢?有的人雖然很年輕,年紀才廿、卅歲,但是當他落入宗教宗派的框框裡面時,或是落入很艱深的信仰、迷信層面時,他的很多觀念未必正確,但是你要讓他改變觀念,或是要讓他接受他們宗教不同的一些理念,他就很排斥、沒辦法接受,因為那種很強的宗教宗派框框把他框住,只要跟他們宗教宗派不同的那些理念,他就認為你是錯的、認為你是不對的。一個人雖然是在廿、卅歲的情況,但是你的心是老化的,這個心是僵化的,你沒有彈性、沒有流通、沒有柔軟,叫做心的衰老、僵化。
一個人雖然是到了五、六十歲或是六、七十歲,他還是充滿著好奇心,還是身心很柔軟、會虛心學習,能夠照見自己的不足,然後抱著一股赤子之心、虛心的學習,雖然他外表的年齡是五、六十歲,但是他的心呢?卻是很年輕的、很活潑的。我們修行就是要來到不死、不病,所謂的「不病」是講你的心不生病啦!你的心不要老化,不老、不病、不死啦!如果是落入斷滅空,你的心就死掉啊!如果是落入頑空,心就死掉啊!落入那些很錯誤的觀念知見,你的心就死掉啊!就嚴重的生病啊!
所以,佛法所要醫治的,都是我們最深層的心啊!你要來到「明心」的階段,才能夠真正見法。如果你有透過「四念住」身受這些的慢慢薰習,你慢慢又覺察到當下的各種心態,你的心就會越來越清明,而且會越來越柔軟,因為你的覺察力、覺性越來越高,明覺度越來越深。以前看不到,都是粗心大意,你現在呢?因為你現在有對焦了。
現在講到「對焦」,我就再講一個比喻。大家知道「活在當下」,它的效用、它的力道,就像陽光在外面普照,我們正在曬著很多的經書、很多的木材,當你在陽光下讓它曬著這些書、這些木材,它們會不會燃燒?不會燒起來嘛!一些水分可以曬掉、曬干,可是這些木材、這些經書不會燒起來。但是,如果我們拿著一把放大鏡,再把它放在書本上面聚焦,把陽光聚焦之後,紙張會怎麼樣?它就會燒起來。如果你把它照射在樹葉上,沒多久!那個樹葉就會燒起來。
這裡的比喻是要讓大家體會:如果你的心是跑東跑西、很散漫、很散亂,你的心就沒有力道、沒有觀察力,你的智慧眼、法眼不會開發出來,因為你對事情的看法是很模糊的、朦朦胧胧的,你的心沒有聚焦,因此那個力道不會發揮出來。如果把你原來瞻前顧後的心,透過「四念處」的「身受」這些修行,慢慢這顆心就能夠聚焦過來了,活在當下!所以,我們強調「四念處」的修行是要來第一個步驟,是要能夠來到清醒明覺、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就是要讓你這顆心慢慢的聚焦、慢慢聚焦,當它聚焦之後,就像你把陽光聚焦之後,那個力量就出來了,心的力量、智慧眼就會打開了,因為你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對事情的洞悉力、觀察力就不一樣,明覺的心就開發出來。如果我跟大家講說無常法流、無常法印是遍一切處都存在,為什麼那些祖師可以看到,你卻看不到?因為你的心沒有聚焦,智慧眼沒有打開,力量沒有發揮出來。所謂「溪聲盡是廣藏舌」,為什麼那些開悟的人可以聽得懂,而我卻聽不懂?我為什麼聽了很久,還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廣藏舌」?那是因為你的智慧眼沒有打開。
當你透過這些身、受、心、法的開發之後,因為你的心那個覺性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明朗,你的心是觀察越來越微細,你能夠明察秋毫。所謂的「明察秋毫」,不是說變成小心眼,當你的心有聚焦能力之時,你是可小可大,心是可以收放自如,我可以小到放在鼻頭的一點,我也可以放大到整個宇宙虛空。所以,當你慢慢透過這樣的一個身、受的開發之後,「心念住」它會不斷的一直提升、提升,當你的明覺度越來越高,你的心就會慢慢來到「明心」階段。
當你來到「明心」的階段,這時候還沒有來到大徹大悟,你這只是一個開發,因為當你的心漸漸清明之後,你潛意識裡面的那些心態才能夠看得到,一般眾生是看不到你潛意識裡面那個微細的起心動念,很不容易看到啊!禅宗所講的你要「參話頭」,不是參一句話的話頭,不是去參一句話啦!「參話頭」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參」是要去看到,看到你要說話之前的最前頭,也就是你一開始的起心動念。一般人都不能看到啊!在生氣、罵人的時候,跟你最初在源頭醞釀的時候,已經差得很遠了。你是在罵人之後,才知道你在生氣;但是在你還沒有醞釀到罵人之前,你在內心深層裡面已經在醞釀很多、很久了,這個距離、落差,看你什麼時候可以把它補起來。
如果你沒有透過這身、受、心、法的開發進去,裡面你是看不到的,你還會掩飾自己啊!「我在貪、瞋、癡我都知道啊!我在罵人我都知道啊!…」你還會用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掩飾自己。事實上,一個真正的解脫者,在貪、瞋、癡止息的時候,他是真的沒有瞋心。跟你點出說你還有瞋心,然後你卻還在那裡掩飾自己說你罵人也知道,那就是沒有慚愧心,是無明啊!我慢啊!如果你的「心念住」這些可以開發出來了,你當下潛意識裡面有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幽微的心態,你當下就可以覺察到。
看到人家的好處(優點),我有沒有起忌妒的心?看到人家發表一篇論文,表面上說「喔!你這篇論文不錯嘛!喔!你下很多工夫,很好!」但是如果我們表裡不一,你有沒有看到我們內心裡面,80﹪在說人家的好處,但是心裡面的20﹪有起忌妒心,你有沒有看到?這個忌妒心裡面有含有「我慢」喔!你不服啊!所以,這是很幽微的潛伏心態,如果你的「心念住」沒有開發出來,你是看不到的。所謂「心念住」的開發,包括說今天的心理學方面,都沒辦法來到這麼深。
真正要來到「心念住」的開發,通常不只是停留在聞思,聞思也沒辦法真正來到深層「心念住」的開發,你的聞思只是一個基礎,然後一定要有機緣來到實修實證,有機會讓大家沉澱下來,讓大家慢慢的把身、心作個結合,再繼續沉澱、沉澱下來。就像一個原本動蕩不安的水,漸漸的沉靜下來;就像一個污垢的水,讓它沉澱下來。當你的心慢慢沉澱下來之後,你的潛意識各種裡面,有沒有我慢、瞋心?心量有沒有狹窄?你就可以清楚看到。所以,你內心各種造惡業的惡因方面,就自然的、逐漸的減少。
眾生的惑、業、苦,就來自於你沒有清楚看到你的內心,你以為你是善意的,但是事實上潛意識裡面是含有惡的種子,你都不知道,這就是「無明」。真正的「無明」,就是你不了解你真正潛意識裡面的那些心態。「無明」有兩個重點,第一個「無明」,就是你不了解、你不清楚,你潛意識裡面的所做所為是含有惡因,但是你不知道。第二個「無明」,就是你沒有真正活生生的看到些「三法印」。「無明」真正兩個含意講的就是這個。
所以,「明心」就是要破除真正深層的無明,最深層、最難破除的,就是「無明結」。「明心」就是讓你越來越深層的下去,看到我們潛意識裡面的種種結縛。當你能夠深層的看到之後,你的這些結縛就會不斷的破除、去除,於是你那種惡的因、惡的種子就會越來越少,善因、善種就會越來越多,而且因為當你「心念住」越開發之後,你越來越能夠將心比心,慈悲心就越來越流露,你會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當你「心念住」這樣開發出來之後,你的智慧眼就打開了;當智慧眼打開,就能夠來到「法念住」。
四、「法念住」的開發
所謂「法念住」,首先就是能夠徹證「三法印」,真正深層裡面的那些結縛要破除,一定是要來自於透過體證「三法印」。第一個就是「無常」,佛經裡面處處都是在講無常、無常,幾乎每一本經典都在講「無常」,問題是,「無常」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個觀念、不是一個理論,它是實相實際的存在。我們的身、心、內、外,不管你從多微細的到多大的,你都要去觀察,是不是這些現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符合「無常法印」?「無常」告訴我們:現象界一切的存在,它都是剎那生滅變異、生滅變異、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因此「無常法印」是大家要去親證,然後你一方面見法,一方面要回來反觀,我們有沒有在對抗「無常法印」?我們有沒有在抗拒「無常法印」?
(一)體證「無常法印」
你的真正深層的苦,是來自於:第一個就是你在抗拒「無常法印」。為什麼你會抗拒「無常法印」?因為你沒有徹證、沒有了解「無常法印」,有的人他認為說「我知道、我知道『無常』啊!」你的知道只是頭腦裡面的一種知見而已,而不是心的體證。佛教講的是要你來到深入你的心靈的體證、證悟,才算是叫做證悟到,頭腦的思惟只是知見而已,知見方面沒辦法解決你深層心靈裡面的問題;而心靈的問題,必須要來到用心靈去親證。當你心靈裡面去親證「無常法印」,你才漸漸的不會去對抗「無常法印」,你的苦才會漸漸的消失。
(二)體證「緣起法則」
第二,你要好好的深入去深觀、去體悟,什麼叫做「緣起法」?緣生、緣滅,現象界的一切存在,現象界的形成,它都是來自於緣起、緣生,佛陀提出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則,大家要去親證,親證這些「緣起法」。當你能夠親證「緣起法」,才會體會到佛教所講的,為什麼佛教是「無神論」的?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話?佛教是「無神論」的,有聽過嗎?真正佛法講的是「無神論」,但是所謂的「無神論」,不是一般人的認為說「這樣就是否定那些佛菩薩的存在」,佛教所講的佛菩薩他們是覺悟者,他們是智慧很高的人。
佛教所謂的「無神」,所要否定的那些神,是說:因為佛陀用他的智慧去觀察宇宙人生的實相,他發現沒有一個背後的大力神在主宰、在創造、在掌控。有的宗教他們會認為說背後有一個大力神在主宰、在掌控、在操控,但是佛陀深觀這些之後,他發現:沒有!當然空海也是一樣不斷的去求真求證,發現佛陀所講的是真的,而能夠證明「無神論」的,最重要的法則就是「緣起緣生法則」,現象界的存在、現象界的演變,它是因緣具足而產生,緣生緣滅啊!在我們整個上課的次第裡面,包括那些我們都有提到,整個現象界這是怎麼形成,也以一些幻燈片來讓大家看、讓大家了解,什麼叫做「緣起性空」。
所謂「緣起性空」,事實上就是在告訴眾生:什麼叫做真正的「無神論」?當你真正能夠體會到這些,你的生命、你的命運才能夠跳脫原罪啊!才能夠超越那些原罪啊!你才能夠來到解脫的境界啊!「無神」並不是說「那這樣一個人體悟無神之後,他就會來到狂傲自大,認為他就是最偉大…」絕對不是的!如果你真正能夠體悟無常、緣起,本身你的「我慢」就會大大的降服、大大的消失啊!就不會落入所謂「我慢」的長養,不會有這些的。
所以,「緣起法則」一方面在破除有神在操控、掌控的那種思想,一方面也在破除你落入宿命論裡面,而且「緣起法則」告訴我們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此有故彼有」,「緣起法」讓大家很有信心,我將來要得到什麼果,我現在好好掌握嘛!我現在好好播種因嘛!所以,你真正的了悟緣起法,你會很有信心,我當下好好播種成佛之因,將來很自然的就能夠來到究竟解脫啊!因此大家要好好去體會「緣起法」、善用「緣起法」,才能夠破除很多宗教的那些迷信,才會放下那些迷信。
還有,如果你真正了悟緣起法、了悟無常,才能夠從「被催眠的世界」裡面醒過來。對不起!這句話很深。當你真正體會無常、體悟緣起、體悟到無我,你才能夠從「被催眠」的世界裡面醒過來;當你醒過來,你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見法要深,深入到你真的徹證法之後,你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當我們還沒有真正遠離顛倒夢想之前,就是有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
(三)體證「無我法印」
第三,要體悟、體證的就是「無我」。「無我」法印是建立在「無常」及「緣起」,當你體悟到「無常法印」、體悟到「緣起法印」之後,才能夠真正徹證到「無我法印」,我們在經典裡面有提到:如果這個「我」要存在、要成立,必須要符合哪些條件?必須要符合哪幾個條件,這個「我」才能夠存在?要符合「常」、「一」、「主宰」,簡短的講就是要符合「常」、「一」、「主宰」,這個「我」才會成立、存在。
但是,大家要客觀的去檢驗:能不能維持「常」?能不能維持這個「一」?能不能維持「不變」?你能不能主宰一切?這個「一」的含意很深,包括你認為說「我不需要眾生,我只要靠我一個人就能存活;我不需要外界,不需要大自然的養育,我不需要大自然的空氣,法界、大自然這些我都不需要,我一個人單獨存在就可以活著;我不需要喝水、不需要吸空氣,我不需要踏在大地上,我不需要太陽,我不需要這些外援就可以活著…」這個叫做「一」。你可以不需要外面各種因緣的相輔相成,而你能夠單獨存在、活著,這個叫做「一」。你可以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就能夠過得很快樂、活得很安詳,這個叫做「一」。
空海以前也都有仔細去探討、去分析,當一解析之後,發現我每天都要有很多眾生的因緣協助,我才能夠活著啊!我需要法界-地、水、火、風、空的支撐養育,我才能夠活著啊!這是佛經裡面跟我們講: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風、空所組合而成,那不是抽象啊!「地」就是大地,流水、陽光、空氣、虛空,需要有這些因緣具足,我每天都需要這些條件,我才能夠活著啊!所以,你能夠去體悟「緣起」,你的我慢、自我才會真正的消失。要徹證「無常法印」,那個「常」、「一」、「主宰」的「常」才會破除掉,「無常法印」是可以徹證的。
眾生我所要抓的那個「常」,這不是說可以去破除啊!而是說你要「抓常」,你要知道那是顛倒夢想,你可以去檢驗、去求證,就會知道說「無常法印」遍一切,原來要「抓常」的那種幻想就會破滅掉,你就會來到:知道一切都是「無常」,本來是我慢很厲害、很大,你認為說「我『一』啊!我一個人啊!都可以靠我一個人;你看我寫這一篇論文,我寫出這一本書,我多麼的厲害,你看我的智慧有多高,這樣以後我可以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啊!…」那個「我」喔!就認為說「我一個人很厲害啊!如果我把大家打下去,就更顯現出我的厲害啊!」但是,他看不到他的存在,要有背後很多很多因緣的相助、協助、形成,他才能夠存在。如果一個人能夠體會到那個「我」能夠存在,是要靠眾因、眾緣的支撐、協助,「我」才能夠存在,當他有這樣深層的體會,他那個「一」、「我慢」,才會消失、才會止息。
所以,「常」、「一」,再來「主宰」,要深入去破除,你認為你能夠主宰一切,你認為你很厲害,但是慢慢的當你去深觀之後,你就會發現:包括自己的頭發,你都不能夠主宰讓它不長出來啊!我的指甲,我也沒有辦法主宰讓它不長出來。如果你能夠主宰,就念個咒語,讓你的頭發不長出來,這樣不是很方便嗎?都可以不用理。或是你要什麼形狀,你就念一念,它就固定成那個形狀、就不會變,你能夠主宰嗎?如果你能夠主宰,就可以讓你的色身不老、不病、不變化,你能夠主宰什麼?如果你那麼厲害,你就把你的鼻子捏起來捏幾分鐘,你不呼吸的話,看你還能夠主宰什麼?你不呼吸的話,看你還能不能夠活著?
所以,所謂「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緣起,你要去徹證「無常」、「緣起性空」,還有「無我」,要一一的去解析、一一的去徹證。當然,當我們平常在聞思、靜下來的時候,一樣可以去體會。但是,如果你要更深層,有透過禅修、實修,你的身心會更沉澱,你的體悟就會更深入。因此,隨著個人體悟的深淺度,以及你體悟的越深,你斷的結縛就越多,你的身心就會更柔軟,這是見法的深度。
於是佛陀就訂下:向初果、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謂「向初果」、「四雙八輩」,就是我們見法深度的一個過程,當你見法越深,你斷的結縛就會越多,你的身心就會越柔軟。當然在這個過程還是有學位,不是說「喔!一開悟、我見法,一了就百了了…」不是這樣。當你開悟、見法之後,還是一樣,有時候你又會退回去,明覺又會退失掉,一方面你的明覺度、穩定度還不夠,這過程就是在「有為法」的階段,有修、有證的階段,當你慢慢的聞、思、修、證,越來越深入的時候,你的穩定度就會越來越深,廣度也會越來越大,深度也會越來越深,慢慢的、慢慢的用功,日積月累之後,就會真正徹證。當真正徹證「三法印」,就能夠體悟到什麼叫做「涅槃寂靜」,那是見法非常深的地方。
所以,「法念住」見法兩個重點,一個是體證到活生生的這些「三法印」,然後你又能夠在歷緣對境中,回來反觀、回來照見。因為你真正有見法,內心又有保持清醒明覺,於是就能夠看到我們內心有沒有在打結?有沒有在顛倒夢想?有的話,你就知道怎麼樣去除。「見法」第二個就看到我們內心有沒有五蓋?在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有沒有在打結?有沒有在起貪啊?有沒有起嗔啊?有沒有忌妒心啊?這都是見法非常重要的地方。
如果你認為說「我開悟了」,你認為說你見法開悟了,但是你的我慢卻沒有減少,表示你是走在錯誤的方向,你的開悟不是真正的開悟。真正的開悟、真正的見法,一定是他體悟到活生生的佛法,而且最重要的檢驗標准是當你真正見法,你的身心是會越來越柔軟,越來越懂得感恩,這是很自然的,而且也會越來越慈悲。如果你真正見法,你不會去跟別人比高比低、比大比小,你有沒有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這些都是可以檢驗的。為什麼說你證到幾果,佛陀可以知道?因為這都可以有概略的一種檢驗標准,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你自己呢?有沒有越來越進步?你也自己可以檢驗啊!
如果你來到四果阿羅漢的境界,來到真正無為、無修、無學的境界,佛陀就講的很清楚,你是可以來到自知、自覺、自做證。像這些都是我們大家可以參考的一個指標。你真正的見法,真正走在解脫道上面,真正的來到大安心、大自在,你是可以自知、自覺、自做證。為什麼呢?就像說你肚子饑餓,你有沒有吃到飯?你有沒有吃飽?難道還需要問別人嗎?!當你口渴,我喝了水之後,我的口渴有沒有止息,難道你還需要去問別人嗎?!所以,如果你是來到真正四果阿羅漢的境界,真正的了悟生死大事、了悟這些真理實相,你來到安心自在,你的內心裡面安不安,你很清楚啦!你裡面還有沒有「我慢」,你也很清楚啦!
當然,所謂的「清楚」,很多人也會有假的,也會自欺欺人,因為他沒有經過「明心見性」的過程,因此他就會如此展現。但是,如果你是假的,如果是假的,一樣啊!不管你的嘴巴是多麼會講,你的苦、你的不安,也還是存在的,你可以欺騙得了一般眾生,你欺騙不了明眼人。
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對自我負責,我們要來到真誠真心如實面對自己,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過程,大家只要能夠不斷的這樣,很實實在在的聞、思、修、證上來,如實面對自己,我們各方面真的就會不斷的成長,它會幫助你的修、證、聞、思的正確。剛才教務長也有提到,「正見」是非常重要的,當你聞思正確之後,你的修證才會正確。你的修、證增一分之後,會幫助你的聞思的透視力會更深,於是聞、思、修、證就會不斷的水漲船高,因此大家要把「解、行」做一個完整的結合,解、行要合一。
何謂「涅槃寂靜」?
所謂的「涅槃寂靜」,一樣又有兩方面,一個是法界大自然的「涅槃寂靜」,都是無時無刻存在的;但是,很重要的「涅槃寂靜」就是你的貪瞋癡、我慢要止息,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這些通通消失、止息,這時候你內心裡面沒有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內心裡面也沒有貪、沒有瞋、沒有不安、沒有痛苦,你的內心才能夠來到大安心、大自在,這時候你體悟到什麼叫做「空」,體悟到什麼叫做法界的涅槃,也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你的內心才會真正來到涅槃寂靜。
內心要來到「涅槃寂靜」,沒有那麼容易的。如果你還有二元對立的思想觀念,當你還在二元對立,你的內心裡面就會有沖突、就會有磨擦,還有對立、還有沖突磨擦,就不會真正的寂靜啦!如果你還有貪、還有瞋、還有我慢,你的內心就不會有真正的「涅槃寂靜」。所以,「涅槃寂靜」講的都是很深的境界,【心經】所講的就是直接敘述涅槃寂靜世界的境界,【金剛經】所講的,是從三果邁向四果,以及四果的境界。所以,佛教所講的「涅槃寂靜」,不是死板板的。
一般因為很容易跟「大般涅槃」連在一起,很多人一提到「涅槃」,就會認為說要到死後才稱為「涅槃」,或是坐得要像如同木頭,這樣才叫做是涅槃。大家對「涅槃」都有很深的誤解,認為說「『入涅槃』的人,他就到達彼岸去了,就不回來此岸來度眾生啦!他這樣就不慈悲啊!」因此在台灣有一些很有名的大師,都還在勸人家不要入涅槃,認為「入涅槃」是小乘人的修行。拜托啊!這麼有名的大師,你後面有多少人、幾百人、幾千人在追隨你,但是你竟然還勸人家不要入涅槃。
如果大家好好研讀【阿含經】的內容,佛陀都有講說是為了協助眾生入「涅槃」而講經說法,這一本「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裡面,我們有搜集出來。「入涅槃」就是說佛陀是為了眾生來到遠離顛倒夢想,把我們的心病都治好,來到健康、自由自在、解脫,就叫做「涅槃」。佛陀是為了這樣的一個目的而講經說法,因此大家對於「涅槃」的理解,真的不要存有過去的觀念知見,要重新來認定。
當然,你要真正來到「涅槃」,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一定要具有前面的基礎,因此佛陀也有跟我們交代,你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你要經過初果、二果、三果,才能夠來到四果阿羅漢的境界;你要先經歷過有為、有學、有修、有證,才能夠來到無為、無學、無修、無證的境界。大乘佛教所講的,大部分是偏重在後面無為、無學、無修、無證的境界,【心經】是最具代表,所講的是來到「無苦集滅道」。所謂「無苦集滅道」,縱使你從文字上再怎麼去解析,還是解析不出來的;或許可以會有一大堆的解析,但是你解析不到什麼是真正的「無苦集滅道」,那都是實證的境界,是來到真正遠離顛倒夢想、涅槃的境界。
所以,我們大家就是重新來過,好好的深入聞、思、修、證,一步一腳印的去做,這是邁向解脫最快的方法。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就到這裡,再來就是讓大家問問題互動。
教務長開示:
針對剛剛法師所講的「入涅槃」,以我的理解可能是不完全同,「入涅槃」如那些老參老論講的,就是進入涅槃可能是要做的,解脫生死、煩惱止息可能是要做的,而他們的意味可能就是說你進入了空性,或是進入了涅槃之後,而不住在空性或是住在涅槃上,不躲在尊貴處,而應該是說從空性或境,去緣起、去起悲心而渡化眾生,他可能是有這樣一個勸的意味,這句話可以是這樣去理解,不是說不要進涅槃,認為進了就出不來了,不是啦!那是一般人對涅槃的誤解。一般人認為死後才是入涅槃,絕對是誤解的,我們不會這麼想,對於老參的話,看我們用什麼樣的角度去解釋,剛剛我對這些的理解,應該是不住在裡面的意思,因為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在某種境界…當然到那時候應該是沒有境界才對,有了境界也不對了,那也是落入能所的狀態當中。
【問題回答】
「剛剛法師所講的,『修行要落實於對當下清醒明覺,然後把身體作為我們的基礎,作為殿堂來修行,而不要向外求法』這一點是對的,還有一種是我們把身體當作殿堂,把法界也當作殿堂,我想請問的從我們身心的殿堂如何廣大,擴大到法界的殿堂?在這一步是怎麼樣跨越的?是怎麼廣大的?請法師為我們開釋一下」。
法師回答:不愧是教務長啊!第一個就是,我們修行是要從點、線、面、空間,你這個「點」能夠清楚覺察明覺,然後我們修行的層面要慢慢的擴大、擴大,覺察的范圍要慢慢的擴大,點、線、面、空。如果你能夠慢慢擴大到「空」的時候,就能夠以整個法界為殿堂,但是這個覺察力必須要從清楚的覺察這個「點」開始,如果身心能夠來到「四念處」的開發穩定、明覺、清醒,你能夠清醒明覺,才能夠來到「空」。當擴大到「空」,這時候事實上你是來到能夠見法的力道,你也去體會到法界大自然跟我們身心的關系,這時候要體悟到活生生的佛法。
如果你沒有體悟這活生生佛法,你沒辦法來到以法界為殿堂,你要體會這個小我、 這個色身,跟法界大自然有什麼密切的關系,佛經裡面所講的「無常法印」,在我這個色身裡面,我能不能去徹證?在法界大自然之中,我能不能在一花一草一木,在溪聲、在風聲、在雨聲、在鳥叫聲裡面,我能不能去徹證「無常法印」?所以,我們說要聞法,聞法第一個要聽聞無常法音,要徹證無常法印。我在這個身心裡面,也要去證明無常法印,這個不是別人在跟我們暗示!而是你要去求證啊!佛陀講的,那是佛陀的事,我能不能推翻呢?只怕你是沒有去認真求真求證、不願意求證,你就否定,那就還是沒辦法真正了悟啊!你要去求證。
佛陀講的無常法印,我在五蘊裡面,去體悟是否真的無常嗎?我能不能找到常恆呢?再來,你從五蘊裡面去找了之後,慢慢的在范圍要擴大,難道只有這個五蘊身心才能找到「無常」嗎?所以,「四念處」裡面一樣有講到,內身、外身、內外身,你都要去體悟啊!內心、內法、內外法,內心、外心、內外心,內受、外受、內外受,都要去覺察啊!外身、外心、外法、外受,這個就要慢慢去擴大到整個法界大自然。真正的法印,你要遍一切處,都要去體悟、去體驗啊!所以,這就是從修行的覺察力、明覺度,從一個點開始,然後慢慢的點、線、面不斷的擴大。
教務長:「法師是說從一個點觀察之後,再慢慢的空間擴大,覺察的范圍不斷的擴大,逐步的往外擴,但法界實在太廣大了,我們這輩子是否能完成?」
空海法師答覆:像我們在台灣引導大家來參加禅修的,都要有上過這套課程,也就是說他們都要有聞思基礎的才來上課,有一次我們帶一場【永嘉大師證道歌】的一系列禅修,因為這是來到比較高級的禅修班,他們前面的這些聞思基礎、見法基礎也都有,然後帶領比較高級的禅修班時,有到戶外禅修,有告訴他們何謂「法身」,什麼叫做「外法」,什麼叫做「外身」,什麼叫做「外心」、「外受」。只要你具有這些基礎之後,然後你去看、去體悟,很快!很快!不是說一樣一樣的去看、去檢查,你很快的就會看到什麼叫做「法身」,什麼叫做「虛空」,什麼叫做「遍一切處」。
所謂大小乘的分別,一般都是來自於理解,來自於經論的說法,我所講的是來自於體悟、體證,是實際的,我講的不是空洞、不是空談,不是用經論在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