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二)

  起點既是終點此岸既是彼岸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大家好!師父好,我們會更好,世界會更好!好 好好我本來想說禅修期間可以不用問候,不過又想到還是要慈悲一點,因為你們禁語,禁一天哦,還是要讓你們能夠大聲的講出來,憋在裡面的氣可以發洩出來。
  好,來,現在回答一些學員所提到的問題。因為方法方面,修行的方法,我們每天上午下午都會有不同的進度,來協助大家逐漸的落實實修,也協助大家逐漸的深入,在七天之內我們會把整個四念處的修行要領以及將來離開禅堂之後,怎麼樣去活用遍用到一切,我們都會陸續跟大家來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夠學到現在就很實用,將來也都很實用的活生生的法。
  這裡有人問到,他說:感情很豐富的人是否不利於修行,修行應該注意什麼?
  感情很豐富的人是否不利於修行,你們認為呢?沒關系,好,沒關系我就可以講。因為我本身也是感情豐富的人哪,如果我感情不豐富的話,我們沒有這樣的因緣同聚在一堂。但是,大家不要錯用,我現在先講真正那些所謂的菩薩心腸,大慈大悲大愛那個都是充滿豐富的感情啊,導駕慈航那個都是因為有悲心悲願,那這個悲心悲願就是他充滿豐富的感情。只是你的感情有沒有智慧,這個才是重點。如果你的感情沒有智慧的話,那你的感情是一種愛著、粘著、貪愛抓取,或是自我的發洩,那如果有智慧就不一樣。所以像男女之愛诶他們都是感情很豐富啊,最初在戀愛的時候都是感情非常的豐富啊,問題是那一種感情他是含有抓取執取,後邊導致很多的痛苦。再來,如果欠缺智慧的話,容易感情義氣用事,還有容易憑著當下的感覺、感動然後就跟著走,進入宗教狂熱、信仰狂熱、迷信都不知道。所以並不是說感情覺受方面有問題,而是有沒有智慧那才是關健。所以在修解脫道的過程,當下如果你沒有感情你就不容易長養出真正的慈悲心大愛的心。你的修行很容易變成很冷冰冰,很冷酷,然後逐漸的僵化都不知道。所以,問題不在於感情,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逐漸的開啟智慧。
  再來,這裡有人問到如何保持清醒,有時頭腦昏昏沉沉不清醒怎麼辦?
  不清醒哦,你可以,當然平時的時候,我們就要做聞思的基礎工作了。那最重要這種不清醒跟昏沉,還有想要睡覺疲倦這個也都有關系。通常一般人平常太過忙碌,太過勞累,讓身體、體力透支,這個也會容易形成精神體力不擠而形成昏沉。像這種情況,平時我們就要減少攀緣,尤其要禅修,我們要讓我們的身心要寧靜下來,你才能夠把那個昏沉真正的消化掉。如果昏沉你沒有消化掉的話,他會形成五蓋,昏昏沉沉的蓋住。所以為什麼跟大家講,你要心要靜下來要減少攀緣,要收攝六根,那個都是避免大家的心散亂跟昏沉。如果你下到禅堂還是會昏沉,一方面要看我們的睡眠夠不夠,如果不夠,我們睡眠方面要充分。如果覺得睡眠已經夠,但是睡眠品質不太好,那都是因為平常胡思亂想太多。這個平常就要去注意,然後讓我們心逐漸寧靜下來。如果在禅修的時候你覺得我生活起居都正常啊,那有時候是因為空氣比較悶,我們要注意空氣的流暢。還有,有時候如果你覺得昏沉,去洗個冷水,涼水也會清醒,或是做一些柔軟的活動,運動,血液通暢也比較不會昏沉。
  再來,這裡有人問,正信、修行、解脫成佛是好事,但不被家人、同事、同學、朋友理解,甚至對其有一定的傷害,如何對待?如何處理?
  正信修行,解脫是好事,這個要分兩方面,不被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所理解。如果我們走的確實是真正在追求心靈的成長,智慧的開啟,我們確實沒有去傷害別人。那我們確實有崇高的理想,希望了解生命實相,真理實相,希望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希望我們的生命不同於一般的昏昏沉沉。當你有崇高的理想,去追求你的解脫之路。這樣通常不容易被家人或是同事所了解,這是很正常很普遍的情況。那如果你是這一種發心正確,也是走在追求真理,然後又是慈悲去善待眾生,沒有跟任何人起沖突,沒有去傷害別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別人不了解,那你一樣都可以很坦然的去面對。別人了解不了解無所謂,你了解自己,你清楚知道我要選擇什麼,我在走什麼樣的路。這才是最重要。別人了解不了解無所謂。
  就比如說,依我個人而言,我是從青少年就在追求真理之路,解脫之路,智慧之路。但是我的家人他們不了解我在做什麼,他們只知道我很認真讀書,我很用功,他們就只知道這樣。那也知道我的人緣也還不錯,因為我從來不去跟人家打架,也不會跟人家吵架,所以他們知道我在各方面我沒有去跟人家沖突。那也沒有看到我去學壞,看到我很認真在奮斗,那至於真正我在學佛,我在追求真理這方面的追求解脫之路,我父母親,我的兄弟姐妹,哥哥姐姐他們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那頂多他們只知道說我有在學佛,就這樣。那他們不了解,我沒辦法跟他們,當然親情之間的流露可以。因為有親情,血緣的關系,有一份那個親切家人的感覺。但是真正心靈裡面想談的那些法語,卻沒辦法能夠跟家人來討論,來分享。所以往往都是很孤單的走自己在追求的解脫之路。
  那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一樣啊,朋友同事他們也不太了解,我真正在追求是什麼,他們頂多只知道說這個人在學佛,在修行,就這樣。他們只知道一個概略的觀念,那至於我具體在追求的內容是什麼,他們不了解。也沒辦法真正的談心。所以一樣啊,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但我清楚知道我在找尋什麼,追求什麼。不過通常會比較孤單,孤獨一些,但是我的內心卻是很充實啊,我內心卻是很安詳很快樂啊。內心不斷的這樣充實,然後,覺得視野各方面不斷在開啟,所以你在各方面你所做所為你會不同於一般人,但是你也不會產生我慢瞧不起別人。也不會顯現出很怪異,然後認為自己是修行人要別人也要怎麼樣,不會啊。所以這要分成兩方面,依我個人的情況讓大家可以參考。
  那如果我們在強調我們自己要修行,然後該盡的責任我們沒有去盡責,甚至還自認為自己是修行人,然後瞧不起不跟你共同理念的親戚朋友甚至家人。你瞧不起他們,或是勉強,常常勉強他們要跟你認同,這樣產生很多的拉扯痛苦。或是侮辱別人,認為他們不修行然後就是下賤,或是什麼業障深重。你這樣的話本身就不斷的在制造分裂,對立,傷害。如果我們以前在成長學佛的過程對家人對親戚朋友有造成傷害,我們要坦然去面對,該道歉的我們要道歉,能彌補的我們要彌補。從現在開始我們用具體的身心的改變,具體的成果呈現出我們已經不同於過去,就算別人不諒解也沒關系,你誠心誠意的來善待當下的每一個因緣,能彌補的我們彌補。沒辦法彌補的也沒關系,我們就從現在開始,點點滴滴的播種善因,結善緣。把我們聽聞正法我們的淨化,我們的改變,我們的成長,把這些果實呈現出來,來跟家人分享。他們了解不了解,諒解不諒解沒關系,我們就是誠心誠意來善待,就這樣。只要你真的是誠心誠意來善待,用愛心去善待,終有一天會化解,再深的恩怨都會化解。
  所以記得愛的力量最大。用愛去化解我們過去所造成的傷害,用愛去包容原諒傷害我們的人,用愛來化解所有的沖突對立。宇宙中最偉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佛陀沒有用任何一兵一足,佛陀沒有去傷害任何人,佛陀沒有用任何武力,佛陀只有用慈悲大愛,就這樣。所以大家要好好去體會。慈悲大愛的力量,那是宇宙最偉大的力量。希望你們能夠學到這些真寶,善用他,你的人際關系各方面都會逐漸的化解。
  好,再來,這裡有學員問到:弟子平時一打坐,坐下來進入松靜狀態後,就見一些禅相,不能再深入深定,達不到止觀雙運,不能再向前突破,怎麼辦?請師父開示。
  這裡就是他提到的,當他打坐松靜下來之後,就是一些禅相不斷的出現,像這種情況通常是,也許你在還沒有學解脫道之前,你對於修行方面你就有很多的想像,很多的幻想。或是比如說,你覺得說,我念佛就是要求生什麼世界,然後你要觀想什麼相,然後你要觀想怎麼樣的境界,或是說你一念佛,或是一修行,一持咒,然後你就內心裡面會有想希望看到什麼樣的世界,看到什麼樣的境界。通常是因為你內心有想要看,看什麼,看什麼,結果那個相就容易出現,我們內心裡很多的欲望,他就會投射出來。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淡化我們的念頭,要淨化我們的念頭,這是從根本,我們是要淨化我們的意根,而不是在那裡要看什麼相什麼相,修什麼相。所以第一個就是要先淨化我們的意根。簡化、清靜我們的念頭。再來明覺度要提高,明覺度要提高。當你明覺度提高的時候,那些相它就比較不會產生,就算產生也不會干擾。再來,如果你一靜下來,比較寧靜之後,禅相會容易出現或是產生困擾干擾,那你可以練習靜坐中的動中禅。靜坐中的動中禅他可以讓你再繼續提高明覺,開發覺性。如果還會有一些干擾,那你可以睜開眼睛,再來,再閉起來,然後稍微睜開一點點,眼睛不要全閉,這樣就比較不會有那些禅相。那有了定力明覺,你就可以進行止觀雙運。
  再來,這裡有學員提到:當我們禅修到了空明覺,體悟清靜本性,當體空寂之後,是否此時就到了像禅宗裡講的即而保任,但保任需要到何種程度視為解脫的彼岸?
  不錯,這時候是當你能夠真正來到開發出空、明、覺,超越那些二元對立,善惡止息,這時候我們的清淨本心會逐漸的流露出來,當下空起。那這時候就是需要我們繼續,所謂的保任就是說需要把這樣的空明覺的程度穩定度逐漸的讓他擴大穩定。那不只是在打坐的時候我們能夠有空明覺,出了禅堂下坐,走路,徑行,做其它事情,我們一樣都能夠維持這樣一種空明覺的心靈。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說明覺不嫌多,因為我們要來到遍一切處,我們都能夠處在明覺的情況。那至於說要到何種程度視為解脫彼岸,因為並不是說空明覺當下就是解脫,而是你能夠處在這種情況的話,那因為我們的心靈清靜,而且敏感度越強,所以這時候呢,你容易去體悟到三法印,容易去見法,容易開啟智慧眼。所以,並不是說我寶任,寶任在這樣的情況就是了。不是,就好像說明心,明心下一步你要去見法,你要去體悟三法印,你要去如實觀生命實相,真理實相。甚至有時候證思維,止觀雙運那是很重要的。因為要透過空明覺進行止觀雙運,你才會真正的開啟智慧。
  如實觀,你一般,如果你沒有開發出空明覺的話,你是用意根,意念在推想,在想像,這個不叫做如實觀啊。所以你要來到不帶成見,清靜的心來看,這時候你才能夠來到所謂的如實觀。但是往往是你情況好的時候你可以很客觀的看,但沒多久你又開始打妄想,或是帶著用著個人的成見,個人的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見在看、在論斷,你又不知道。你離開了那個空明覺,離開了那個客觀你都不知道,所以為什麼說又要隨時回到開發我們的明覺,然後讓我們回顧到很清靜的心,不帶污染,不帶成見。那這時候是要來止觀雙運,你才能夠真正如實觀,你才能夠看到真正的真理實相,你才會真正開啟法眼,智慧眼。
  所以不是只是這樣一直保任,不是這樣而已,那是一個過程。那至於強調說,不是,只是一直在保任,而是要進一步來到止觀,來到如實觀,因為如果,講到這裡就要講一點,很多貪求快速的人,他們就認為,我們就是這樣啊,開發那個明覺之後,然後就保任哪,就保任哪。你不知道下一步要去止觀雙運,結果,很多的觀念,因為這方面我遇到過不少,遇到過很多,很多人這種情況,當他處在空明覺的情況之下,然後他常常是背著一把銳利的寶劍要去跟人家較量,要去砍別人。他就認為我保任,我保任功夫多厲害呀,那你這個都還算,就是水准都還很差的。真的這個就是變成你處在那一種,實事上一直處在保任的情況你還是有張力的,如果你沒有進一步去止觀雙運,真的很容易就停留在還是在世間法裡面的明覺的情況。
  所以很多貪求快速的人,他就是一直只是我想,我只要打坐就好啊,我只要怎麼樣啊,我只要保持那個空明覺這樣就好啊。所以為什麼說要有逐漸的深入聞思正思維,要有深厚的聞思基礎,你才知道下一步,你現在停留在什麼樣階段,下一步應該再怎麼樣的深入。那你才會知道怎麼樣回來反觀,怎麼樣回來淨化我們自己,不然那個空明覺,他很容易又形成一個張力,然後把我們內心的結縛,污垢又把他遮障住。然後背著一把劍到處要去跟人家比量,比劍,比高下,設法要把別人比下去。這個就是如果你的聞思觀念沒有深入不正確的話,很容易形成狂禅,又容易走入狂禅。
  好,再來,來回答一位學員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好。所以我今天也准備一些材料來解答,這個問題幫助大家可以更具體的了解。這位學員問到,如何體悟每一個當下,他是過程也是目的,每一個當下他是起點也是涅槃彼岸的終點。
  這位學員很認真的在聞思,不錯。以前這些我是有提過,都有講過,但是這位學員他希望如何體悟到。希望能夠更具體的講出怎麼樣去體悟,這樣給一個深義。
  每一個當下他是過程也是目的,每一個當下是起點也是涅槃彼岸的終點,這是一個很好,也是非常深的問題。你要真正了解這個問題,你要有一些聞思基礎。這個問題他是可以深入到最高等的智慧,這個問題是觸及到最高等的智慧,甚至涅槃智,這裡面都有觸及到。因為這個蠻深的,希望大家好好體會。
  我現在設法從幾個角度來講,一般眾生看事情的角度都是很片段、很片面,只看到片段片面然後就下論斷。就象他看到那個花開,哦!他覺得好漂亮很美麗,然後看到花要榭,他會覺得好可憐,要死亡。眾生很容易他只是從一個片段然後就下論斷,好壞然後就下論斷。而不容易看到他整個連貫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很神聖,都很莊嚴,眾生如果用這個自我出發去看,他就是看不到整體,看不到整體。他看的很片段,而且看的是他要看的那個角度。
  好,我們現在就來進一步來解析,什麼叫做每個當下是過程也是目的,每個當下是起點也是涅槃彼岸的終點。我現在為了講解這個問題,我還去買道具,然後還用一些什麼,哦,這好幾樣東西呀,教學用啊,為什麼說剛才這個問題他觸及到很深的涅槃智。因為,這個問題如果你要真的了解,你會了解什麼叫做大圓境智,當然是要先了解,然後你要來到做到證悟到,這個又是有一個過程。但你了解之後就比較容易。佛陀他成佛之後會開發出幾種智慧,除了無畏智,平等智,還有大圓境智,大圓境智就是在這裡的呈現。我現在拿這個道具讓大家好好去體會。在這個圓,現在它是個圓球嗎,在這個圓裡面你說那一點是起點,那一點是開始,啊?你這邊看,你說那這個是起點,好了,那你起點你會開始走嗎,那你說終點是那一點?那你這邊說,你看這一點起點哪,我們現在把你認為最高的那一點認為是起點好了,你這邊看的最高點是這一點,他那邊看的最高點是這一點。好,那你如果堅持說這一點才是最高點,才是起點,我這個可以轉那,他圓他就是會轉呀。所以你認為的,好,我們現在假設,上面這一點它是最高點,我們說,哦,修行到境界最高、無上。好,你這一點,地球還是會轉那。十二小時之後換你在最低呀,如果你有上下高低之分的話,他就這樣啊,他就會變得相反呀。
  所以不了解的人才會在那裡,我這一點才是最高,我的法門才是最好,我的上師才是最偉大,我們的教主才是最偉大,你在這裡誇贊你的。他在這邊誇贊我們的宗教我們才是最高,我們的教主才是最高,我們的宗派才是最好。就在這個圓裡面,眾生他,如果你視野沒打開,你就是守著某一個點,然後你看他旁邊這個平平的,他旁邊這個比我們低呀,所以見诤就不斷。所以你看啊,你強調你的最高,他也強調他的最高,他們也強調他們的法門最高,他們的宗教最高。這個就是,你視野沒打開的話,你就是一直在戲論的世界裡面見诤不斷。這樣知道嗎?
  那如果你能夠把視野拉開,來看,哦,原來我們都是在一個不可分割的大圓裡面,這個圓如果你真的有智慧眼去看的話,你會看到那一點最重要,那一點不重要,啊?都平等,都同樣重要。所以你真正開啟智慧眼去看的時候,你才會開啟,哦,已前顛倒夢想的時候,認為這一點最高,這個是低賤的,已前認為,哦,我們住在地球北方的人,我們這才叫上方,那住在南半球的人,他們就住在下方,南半球的人他們絕不這樣認為呀,所以當你把視野打開,智慧眼打開之後,你才會去體會到,什麼叫做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平等智他就會開發出來。
  再來,所謂無上正等正覺,你不了解的時候你才認為說這一點最高,哦,這一點最重要,但在實相上面呢,那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呀,實相上面都是平等呀,都是平等。好,那你說我這一點我是起點,那你終點在那裡,你說另外那一邊那是終點那是彼岸,那也是你的虛妄分別呀。因為,比如說這邊叫做東邊,這邊叫做西邊。那東邊的人他們要求生西方,所以他們拼命的撓撓,要跑到西方去。那住在這邊的人,他們要求生東方,所以他們就跑跑跑,又跑到這邊來,就是這樣呀。所以,大家要從圓裡面去體會到,圓裡面每一個點都是神聖的,每一個點都是平等的。每一個突出點都完全是平等的,所以我們會尊重我們的存在;我們也會尊重其它點的存在;我們會尊重我們的宗派;我們也會尊重其它人的宗教信仰;我們會尊重我們的口味;我們也尊重別人的口味。你要從圓裡面去體會出什麼叫做平等智,什麼叫做大圓境智。
  已前是有狹窄的時候,認為哦,上面這個叫做三善,三善道,因為從這個自我出發去界定嗎,哦,這個叫三善道,然後下面這個叫三惡道。從自我出發,他就會做這樣一個界定。有一天當你醒過來,打開視野看,看實相,看到總體。把視野拉開之後,你去看,看到,哦,原來過去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做那些虛妄分別。所以永嘉大師他就講到夢裡明明有六道,醒後空空無界限。那就是開啟智慧眼之後去看到實相,你心胸狹窄,視野狹窄的時候,你才在小范圍裡面,在那裡不斷诤執了。當你真的開啟法眼,看到實相之後,戲論滅呀,無诤啊。所以你會看到,每一個點他是起點也是終點,每一個點是起點也是終點,
  再來,每一個點他是過程也是目的,已前我也有講過,每一個當下他都可以是句點,也可以是起點,那這個我們用另外一個來講,所謂的因跟果。每一個當下他是過程也是目的,你看哦,如果過程的話,如果你只看到認為他是過程,那目的是在遙遠的未來的話。那你在這個過程你都會走得很辛苦,也很緊。因為你認為你還沒有達到你的目的,你的目的是在遙遠的未來,遙遠的他方,或是來世。所以你很難輕松自在。
  這個我再用另外一個比喻,大家就容易了解,為什麼說起點也是終點,終點也是起點。這個就是,因就是果,果也是因。如果我們把那個果當做是目的來講,因為你到達這個目的,哦,我已經到達那個目的了,但是要知道那是下一階段的起點,因又開始。所以每一件事情他當下,他可以是果,也可以是因,我這樣講大家還不太容易了解,也許概念上名相上你們可以了解,但實相上你還是不太容易了解。所以我要讓大家進一步體會,我就會用不同的道具來跟大家解釋。
  我這裡有一個,這是什麼,蓮蓬嗎,好,你說他是果還是因?啊?怎麼樣?大家好好去體會,我現在所以,如果我可以稱他是果,我也可以稱它是因。如果我稱它是果,那是從過去看到現在,他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果,是一個終點。但他現在,如果我從現在往後推的話,他又是一個因。所以他同時當下是果,也當下是因,他是終點,也是起點。這樣可以了解嗎?
  我再把這個伸展開來,為什麼說當下他也是個因呢,實事上一般人認為說這是開花結果嗎,這是果出來嗎,但是我把裡面的這個種子拿出來,當然如果實際要種的話,是要留比較熟一點呀,要留到黑,然後他才成為種子。因為外面買來,這個是要直接現在就吃,他當下也就是要成為因,那我現在,我們現在要解釋整個蓮花的過程。好,我們現在把這個種子,把他剝開,拿出來。我們把他剝開拿出來,那你說他是果還是因,當下是結出來的果,當下他又是因。因為我把這個種到泥土之中,他就是個種子,就是個因。因就是種子,這個種子開始,所以他當下面對未來而言,他就是個因。好,所以他是果,然後當下又是因。
  再來,我把這個種子種下去之後,他開出,他開始長出幼苗,長出那個荷葉出來,那荷葉漸漸長大,長到成為比較高大的荷葉。那高大荷葉之後,再來,他又會從旁邊冒出那個蓮花苞,蓮花苞又會繼續成長,然後開出很美麗的蓮花出來。好,開出美麗蓮花出來之後,然後他又會結果,那結果他又會這個呈現出來。但是下一次的呈現出來的那個蓮子跟原先的那一粒呢,有沒有相同?不相同,不同一個了。但跟前面那個種子有沒有關系?有關系。佛教講的那個不依不異跟這個都有關系。
  那現在,好了,他整個生命實事上,你說那一點是起點,你說那一點是起點?你說現在這個種子是起點嗎?如果他是起點的話,那他怎麼來,所以要知道萬事萬物他是綿延連續不斷的在變化,變化,變化,他不是一個截然化分開來的。什麼這個叫做起點,那個叫做終點,不是這樣,那是限性的思考,那是僵化的思考,那是二元對立的思考。你一個木條,你拿出來你才說這個是起點,這邊是終點,但我可以反過來呀。
  再來,那一種單純的思考他就是限性的思考,但實相存在他是個圓。所以每一個點他都可以是起點,也可以稱為他是終點。你種下去他現在是因,但是他對於長出那個荷葉而言,他的果呈現出來是荷葉,但生命不是就此告一段落啊,因為有青翠的荷葉不斷吸收陽光,所以那個荷葉他又是下一個階段要長出蓮花苞的很重要的因。那因為有各種因緣條件形成,然後會結出,會生長出那個蓮花苞出來。好,到蓮花苞出來,這個他也可以成為前面的所形成的那個果出來。但是這個蓮花苞他又是下一個階段的因,所以他會繼續開花,開花之後,他花會榭。花榭就比如說代表就好象說一個人年老,甚至認為說是死亡,但要知道死亡他只是個幻象。我們用花榭來代表一般人所認為的死亡,但花榭他是真的死亡嗎?不是死亡,他花榭,但是他卻結出很多的果實出來,因為有花榭,所以才有這麼多的果實又出來,你說花榭好不好?沒有不好啊,只是人類從很片段的角度去看,認為說花榭他就好象死亡啊,所以認為說死亡就很不好。那對於實相而言呢,整個生命他有沒有終點,有沒有終結,他一樣繼續在演化,繼續再下去。所以一個人為什麼我已前講過沒有所謂的死亡,你從很片段看,你才認為說這個花榭叫死亡,但你要把它,視野要拉開,他正因為有花榭的因所以才有我這個果實出來,如果花他不凋謝的話,那我這個果實沒辦法呈現,所以花謝他也是一個你說終點也好了,是個終點。但是終點他並不是真正生命的斷滅呀,他是下一個階段的起點呀,那下一個階段的起點有什麼不好,為什麼一直要執著在那個花上面,然後為什麼一直要執著,為那個花調落而悲痛傷感。所以要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每個階段他可以是起點也是終點,他是此岸也是彼岸,這樣你們可以了解嗎?真的了解了哦?
  好,那你說我們現在把他分成幾個階段,蓮子的階段,還有長出綠色荷葉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就是綠色荷葉;第三個階段就是蓮花苞的階段;第四個階段就是花盛開的階段;第五個階段是結出蓮蓬果的階段。好,我們現在把他分好成這五個階段,你說那一個階段最重要,啊?都一樣,每一個階段都重要,每一個階段都很神聖。如果你能夠了解這個實相的話,你就會安住在你每一個當下,你每一個生命的階段。蓮子,綠色荷葉,蓮花苞,盛開的蓮花還有結出蓮蓬果實,每個階段都是很神聖的。每個階段你都可以稱他是起點,也是終點。每個階段你可以稱他是終點,也可以稱他是起點。每個階段都是同樣的重要。如果你能夠了解生命實相的話,好,不管我在什麼階段,我都體會到我當下生命的神聖、生命的莊嚴。不管我處在任何的一個點,當下都是涅槃彼岸,也是起點。如果你能夠了解實相,不管你到那裡,你都是處在淨土,極樂的世界,這樣可以了解嗎?
  問題一般眾生的問題就在於累計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不願意去接受全貌;不願意去接受生命的實相;不願意去接受變化。一般眾生你的憂悲惱苦就在於你不願意接受全貌,那個自我一出來,他就是有很多的虛妄分別。我一定要比別人高,別人怎麼可以跟我平等呢?我一定要受到肯定受到重視,我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所以那個自我,他就是要設法要強調我才是最高,我才是最好,我的宗派最好,我的宗教最好,我怎麼樣我怎麼樣,然後否定其它的。這都是虛妄分別呀。
  再來,好,在你生命的過程之中呢,你也是一樣啊。比如說蓮子,還有綠色荷葉,蓮花苞,在這五個過程呢,一般人會這樣哦,如果我是個,當我是綠色荷葉的時候,然後你就會在那裡想,別人人家都開那麼美麗的花,我都沒有?我都這樣沒有什麼花,別人好莊嚴,我這個,我怎麼只有二片葉子?人家比較莊嚴神聖,我這個差太多的了,我們要趕快求呀,求呀,求呀,我業障深重啊,所以我才沒有象人家開那個蓮花,那麼漂亮蓮花,不斷的在否定當下的自己,然後奢望著早日能夠開出美麗的蓮花出來。所以當下你就沒有很腳踏實地的安住在當下。好了,等到有一天,當你開出蓮花的時候,長出,開出蓮花的時候,你的問題憂悲惱苦就解決了嗎?為什麼沒有?啊?對,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本來以前一直盼望早日開出蓮花,以前活的很自卑,覺得我們不如別人啊,人家都有那麼漂亮的蓮花,那些游客過來都是看蓮花,也不看我一眼。所以那個荷葉,他就在那裡自卑呀,然後求啊求,希望早日能夠開出蓮花。好了,等到有一天輪到它開蓮花的時候,輪到它開花的時候,他下一階段的憂悲惱苦又來了。啊,旁邊那個蓮花怎麼又調謝了,那我這一朵蓮花沒多久就會調謝了。無常啊,真的我業障深重,才會來這個五濁惡世出生啊,別人蓮花都已經調謝了,那沒多久就輪到我調謝了,我這個蓮花我業障深重。好了,以前覺得這個蓮花很神聖很漂亮,很好,結果現在覺得這個沒什麼,這個不要,這個不重要了。我要,我希望啊,我能夠到往生到一個那個蓮花不調謝的地方去了。結果該盛開蓮花的時候你又活得很自責,很不安,所以你的生命就沒辦法燦爛的開花。然後用很多的觀念把自己又捆綁,然後心裡面又盼望能夠那個不調謝的,能夠來到一種不調謝的那個花朵。他認為說花調謝就代表死亡,代表衰老,代表死亡。所以一直的在抗拒,當下一直在抗拒演變,抗拒無常流動變化,那因為他的生命鎖定在某個階段,才是最好,才是最神聖。好,當有一天你真的來到這樣的情況之後,你又更多的煩惱又出來。
  所以每個階段,如果你真的沒有開啟智慧的話,你兒童時期有兒童時期的煩惱;青少年有少年維特的煩惱;不結婚有不結婚的煩惱;結婚有結婚的煩惱;不生小孩,努力要生小孩,拼命要為國生產,生不出小孩子也憂悲煩惱。好了,生了小孩之後,又是煩惱一大堆。好了,再來,小孩子在成長,長大了,哦,覺得,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結果怎麼小孩子又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再來,結婚之後憂悲惱苦,生了小孩憂悲惱苦。然後有一天小孩子結婚了,娶媳婦了,我們這邊稱娶媳婦嗎,跟台灣那個名詞不一樣,台灣這娶老婆,娶太太啊,好了,結婚之後,然後小孩子結婚之後,本來盼望著一家合樂圓融啊。結果哇,怎麼小孩子結婚之後,又是搬到其它地方去了,根本不理我們啊,然後老年又有老年的憂悲惱苦。孫子出來一樣又有孫子的憂悲惱苦,然後再來又煩惱死亡的階段,你真是沒完沒了,你真是很無聊。
  所以這就是這樣,如果你沒有開啟智慧的話,你人生的每個階段你都有每個階段很多的憂悲惱苦,然後這個就形成不滿足啊,就是不能夠安住在每個當下。那總是一直在看著未來,寄望著未來,然後當未來的那個情況出現之後,又是發現跟當初所想的又有很大的落差。因為你當初你都有很多的那個想象啊,投射啊,我希望我結婚的對象是白馬王子啊,我希望我結婚的對象是白雪公主啊。那知道白雪公主來了,要天天要我幫她洗腳。白雪公主來了,天天要我泡牛奶,還要說她要很多牛奶,因為她都是泡牛奶才成為白白,讓你當僕人,還讓你花費很多錢。娶了一個象白雪公主這樣的,以為自己很滿意的,糟糕怎麼,旁邊很多那麼多的男人又在叮著她,沒完沒了的。
  所以,為什麼說解脫道一直強調開啟智慧,不是叫你一直的逃,一直的逃,一直的向外追,一直的向未來追。那是沒完沒了的。如果你的目標是在遙遠的未來,你一直在向外追。你永遠都處在不斷的追尋,不斷的追尋,然後不滿足,不滿意當下,然後否定當下,否定生命。然後常常背著很多罪惡的觀念。如果你能夠好好的聽進解脫道所要跟大家分享的,靜下來,靜下來去看清實相,看到起點就是終點。每個點都是平等,每個地方都是神聖,每個地方都非常重要。平等心出來,大圓境智出來,了解每個起點就是終點,每個因也是果,每個果也是因,每個階段都是很神聖。這時候不管你到那裡,不管你處在什麼階段,你都能夠很灑脫,很自在,很快樂,很安詳。這就是所謂的涅槃彼岸。真正的涅槃彼岸不是外面空間距離,是我們的顛倒夢想什麼時候消失、止息。體會到了啊。
  因為你們的認真用功,然後激發出這個問題出來,然後也讓空海比較詳細的跟大家做一些回饋。如果你真的能夠好好的去,進一步去證思維,去止觀雙運、正思維,你如果真正了解這個問題,那你生命的品質就會和過去大大的不一樣。你能夠安住在每一個當下,珍惜每一個當下,你會珍惜當下的因緣,不抓取不抗拒。你的生命能夠真的來到灑脫自在,又充滿慈悲心,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你的自卑跟我慢會削失,很快的消失。真正的平等心,大圓境智出來,平等智出來,自然就沒有那些虛妄分別,沒有那些我慢。所以大家好好去體會,什麼叫做真正的淨土,OK!
  好。我們現在大家一起打坐十分鐘。希望大家好好把握每一天的殊勝因緣,好好的珍惜禅修的因緣。讓自己好好的寧靜、沉澱下來。寧靜下來,你能夠真的靜得下來,你對於萬事萬物的看的深度、廣度就會不一樣。如果你靜不下來,你一定看不到實相。所以大家要靜下來,慢下來,停下來。
  今天跟明天,希望大家好好的觀呼吸,主要重點在觀呼吸,徑行方面的以後再開發。你現在重點就是禅堂內,禅堂外,隨時都覺察到你當下的一吸一呼,一心一意的觀呼吸。走路知道自己在走路,但重點還是可以回到觀呼吸。當你的心能夠真的寧靜下來,你可以進一步去體會所跟大家分享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心真的寧靜下來之後,不帶成見的去體會,止觀雙運。你心越寧靜,越清靜,你體悟的深度就會越深,開啟的智慧也會越高。心越寧靜,越清靜,你就具有穿透力。
  希望大家繼續嚴格遵守禁語的規定,要好好的遵守禁語,收攝六根。話越少越好,收攝六根,禁語。好好的讓自己真的靜下來,慢下來,停下來,你才會真的看到實相。你才不會一直盲目的往前沖,你也才能夠早日遠離顛倒夢想。你所要找尋的一切請向自己的心內找,淨化心靈,你所要找尋的一切要從眼前當下去找,所以,為什麼要強調,靜下來,慢下來,停下來。好,大家好好遵守禁語的規定,然後身體的所有動作要柔軟,輕柔,OK,准備下坐。比較晚了,所以就沒有到大雄寶殿那邊,大家好好的收攝六根,好好的活在當下,OK,晚安!

 

 

上一篇:空海(惟傳)法師: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三)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