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何謂名色分界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何謂名色分界智?

一般人都只容易看到有形的東西,對於無形方面的就不容易體會到、看到。比如說,大家都覺得有風、有空氣,但是因為空氣是介於「色界」與「無色界」之間,一般人看不到自己明明是有在呼吸、有空氣進來了,然而這個風是屬於「色界」,氣還是屬於「色界」,空氣還是屬於「色界」,但是它已經是介於「無色界」了,所以一般不容易去體會到空氣的存在、以及它的重要性。

如果以醫學的角度而言,在我們的身、心部份,中醫不只是重視身體、肉身方面,它還重視精神、重視這個氣。幾十年前的西醫,只是著重在肉體方面,因為在醫學解剖上,把身體解剖開來,是找不到這個「氣」,因此以前的西醫對中醫的針灸、以及氣的理論是很排斥的。但是,現在慢慢、慢慢的打開領域、藩籬之後,他們已經漸漸去發現到,真的!尤其是中國的針灸的氣感,讓他們感受到不能以他們以前所認知的,身體就只有器官、只有這個肉體,其實精神、無形的氣是存在的。

但是,因為人類的儀器不夠精良,或是你的感受不夠敏銳,就會變成只是重視這個身體,還會偏頗一方的落入「唯物論」。修行方面也是一樣,我們這個有機的身體是由身跟心的組合,物質跟精神的組合,一般人不容易去覺察到無形的心靈這方面,所以只有著重在肉體。當你著重在這個肉體,很容易形成你認為你的生命就只是個肉體,因此很多人就認為說「這一生這是死的,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一了就百了,什麼都沒了…」那都只是很片段、很狹窄的來看這個生命,他看不到、感受不到這個無形的心靈。

所以,「名色分界智」就是要讓你清楚的看到,你要去清楚的分辨出來,而且不只是具有身跟心這兩個領域,更重要的你要看到,你這個身體的所有動作,都是「心靈」在主導,「名色分界智」就是要讓你去看到心理的運作,以及是它在主導你這個身體的動作。因此,什麼是「主」?什麼是「客」?如果沒有經過「名色分界智」這個階段的開發,你不知道,你就會被這個身體帶著走,於是就只有在追逐物質的欲望,在滿足這個身體的欲貪、欲望。如果你沒有著重在「心」、「心靈」領域的開發,都只是在想要穿得更好、住得更好,開的車要更大…,都要物質的享受,就只有著重在這個層次。

「名色分界智」是要幫助大家去看到我們心靈的這個領域,而且去清楚的看到你的身體的動作,都是「心靈」、「心念」在主導。「心念」是它在起作用,所以「名色分界」出來之後,你才不會成為這個身體的奴隸。一般人、一般眾生,生命常常是成為身體的奴隸,為了吃更好、為了住更好,為了更滿足感官方面的享受,因此成為身體的奴隸。

如果你的這個身體感覺到有人侵犯到你,你就起貪、起瞋,因此很多的沖突都沒完沒了,而看不到這個心靈領域,它無形的在那裡顛倒夢想,因此「名色分界智」是很重要的。如果「四念處」要修得好,不能光只是在「身念處」、「受念處」階段,一定要深入到「心念處」的階段。所以,你要進入到「心念處」的開發,一定要經過「名色分界智」這個階段;如果沒有經過「名色分界智」的階段,你就是含糊的、胡裡胡塗的。

比如說,海水裡面有鹽分--氯化鈉,但是如果你沒有把它提煉出來,你不知道它裡面有鹽巴的存在,因此一般人都只是看到海水,但是不容易看到裡面的氯化鈉,看不到裡面的鹽分。但是經過曝曬之後,水份蒸發了,那個鹽分就存留下來。因此,「名色分界智」就是讓我們深層的看到我們的身體跟心靈是有交集,然而這個心的領域是更大。我們五蘊身心的范圍是比較小,但是心的領域是更大,至於大到多大呢?是無窮大。

你的心量本來是可以無窮大,如果你了悟真理實相、了悟生命的實相,你的心量、本來面目、你的本心、你的佛心、你的佛性,它本來就是無限大。但是眾生卻是不知不覺,變成只是在狹小的五蘊身心裡面,於是心量就變成很狹小、很狹窄,很可惜!所以「名色分界智」就是讓大家能夠清清楚楚的去看到,我們的生命是由身跟心這兩個部份所組合的,大致的區分是這樣。

至於「思想」跟「覺受」的區分,在恢復到我們最純淨的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之下,就是回復到清淨的本心的體悟之下,他是保有空、明、覺的特征、特性,是有覺性的、是有覺知的,你的心是有覺知的能力,它就好像是一個燈泡,燈泡是個「體」,我們的心、本心,在還沒有起作用的時候,它是一個「體」,它可以起作用,就是它能夠有覺知。如果它開始進一步的發射出那個磁場的頻率、波動出來,就會形成起心動念、思想。

「思想」就像那個燈泡,或是日光燈所放射出來的燈光,「燈光」是日光燈或燈泡起作用之後,放射出來的,它起作用,這叫做體、相、用。由「體」然後產生作用出來,所以當你在起心動念,記得!你的起心動念,是由你的明覺的心、由你的「心」起作用,放射出來的念波。它要起作用,一定要透過波動,透過波動在傳達,因此你的念頭也是一個波,我們的念頭就是一個波。

物質界、現象界的一切存在,它都是波動的存在。聲波、光波都是波動性的存在,這個波動本身就有一個變化,它就是一個流體、流動,因此我們講「入法流」。

這個波動本身就是上上下下,有小的波動、有更大范圍的波動,這裡面就是佛教所講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一個變化波動。所以,我們打坐不是為了練功夫,修行不是越修越厲害。事實上,打坐就是讓大家的身心漸漸沉澱下來,進一步是要開發我們的覺性,因為當覺性越開發之後,才能夠越清楚的明覺到真理實相是怎麼樣。

如果你沒有開發覺性,就會像一個麻醉、麻木的人,更嚴重的情況,就像一個植物人,不了解大自然界所產生的真理實相,而一般眾生常常都是盲盲目目的過一生,看不懂、然後也這樣不知不覺的過一生,於是就在苦海裡面浮浮沉沉,成為境界的奴隸。

開發覺性就是讓我們越來越清楚,因為你的覺性越高,才能夠清楚的看到、去感受到、去體悟到,宇宙的真理實相、宇宙的運轉法則。這時候,才會逐漸遠離過去的錯誤的觀念知見,才會遠離過去的顛倒夢想。所以,大乘佛教會講很多很高深的佛法、佛理,問題就是這個很重要的階段--怎麼樣去開發我們的覺性,卻是很被忽略的一環。

所以,就是要把「四念處」銜接起來,「四念處」就是要不斷的深入,由淺入深、由粗到微細,不斷的去開發我們的覺性。整個解脫道的課程,就是把整個的聞、思、修、證都告訴大家,清清楚楚的一條路,然後你按照這個步驟,逐漸的深入去聞、思。聞、思,正知正見知道了,然後方向就清楚了,再逐漸透過「四念處」的禅修,不斷的開啟我們的覺性。當覺性開啟了,你才不會活在被催眠的世界裡面。

(空海法師講述,由學員發心文字匯整)

 

上一篇:張尚德教授:達摩大師最重要的四句偈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如何解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