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麼是相礙緣起?
答:相礙緣起是入不二法門的階梯,不二法門是佛法的究竟。
在相礙緣起中,將一切法都看成是在無限中成立。我們的心識受局限,外境一切事物也受局限,所以內外一切行相都是在適應局限的條件下成立,無有例外。
由這樣的適應局限而成立,佛都稱為任運。任運並非任意運作,只是在任何局限中都能生起的意思,所以離相礙無所謂任運,說任運就承認了有相礙。
問:為什麼四重緣起中,相礙緣起是最高緣起,名為甚深緣起?
答:相礙包括了相對,因為互相對待就是相礙,如輪回界與涅槃界相對,可以看成是輪回的局限妨礙了涅槃、濕槃的條件妨礙了輪回;又如阿賴耶與如來藏,像輪回與涅槃二界的情況一樣。阿賴耶的狀態不成為如來藏,如來藏的狀態也不成為阿賴耶,即彼此相礙。
相礙包括相依。因為事物彼此依存而成立,依存關系即事物生起的局限。
心識與外境相依,也其實是相礙,心識對外境作分別,即須依外境而成分別的范圍,因此限識只能分別形色,耳識只能分別聲音。外境依心識而變現,所謂變現,便即是外境依人的心理狀態而成立。
相礙包括業因,因為在“因緣和合”中,因、緣與和合,三者缺一不可,這三者便是果法的局限。所以說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實也可以說為一切法受因、緣與和合相礙。
在四重緣起中,只有相礙緣起包含其他三重緣起,但這並不是承認其他三重緣起為有自性,恰恰相反,是為了否定其緣起為有自性的實法。
相依緣起包括業因有,在超越的同時否定了業因有有自性。修證相對緣起,主要是觀修阿賴耶與如來藏的相對由相對否定相依有,所以說可離雜染相,所以才有可能去現證本初的清淨心識,所以一切雜染,是相對而生起的染法。
問:相對有中不能證成阿賴耶如來藏的實相,那麼本來清淨的心識一旦受雜染,心識是否因此改變了性質,不能再顯現為清淨相呢?這些雜染雖無自性,但它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否定相依有,只是否定被染,到底是什麼東西被染呢?
答:在相對緣起中,這問題未得到解決,只是說,此中非有依在被染的體的染色,只是相對的狀態(境界),因此無染可離(不須將看起來是被染的色遣除)。
這是因為心識雖然受雜染,而其法爾清淨的性質則從未改變,因此說,“心性本淨,客塵所染”,所染的只是過客一般的塵垢,因此對本淨的心性沒有根本性的影響。因為所謂客塵有如月上的陰影、天上的雲,陰歷十五月影散去,我們便見到了光明圓月了,而暫時我們認為的雜染、陰影、浮雲就是所謂相礙了,這裡的雜染實並非是染,而是礙。所以見道上的修證,便不是“離諸雜染”,而只是認識這些暫時在我們認識上的相礙,此礙不必去除,因為本不存在,更無實際蔽障真如本性。
見道所現證,即是不增不減。如《心經》中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我們修行的實際問題是如何心識清淨。起初,將問題歸於業因(是因為眾生俱先無明,執著能所二取相,造種種業,而不見本來真如佛性,生死輪回)一切是由業力為因而令我們心識不淨;後是將問題歸於雜染,令心識不淨的是染(熏習)而不是有自性的業因有,接下來再將問題歸於相礙,如幻影,就根本連遣除都不需要,因為光明生處、黑暗自然同時消失,須要現證的只是心性的光明,所以一切修證、非滅、非離、非斷,只是現證心識的本淨光明相。如同寧瑪派大圓滿的見、修、行、果的理趣是:“無修無證、無破無立、無取無捨”,“一切法在菩提心中本來具足圓滿。”
見道上的初地菩薩的初證真如,只是初證,只是初見圓明光,未許朗照,此時的阿賴耶識只是初初的安住,一時不起分別作用,一有風吹草動,無始劫來阿賴耶識的業力習氣又會翻起。
修道上九個地位的菩薩,所修稱為“離礙”,即是修證如何恆許朗照的圓明光源頭,即月光圓相,至佛地,就無所謂初一、十五之夜了。到了圓明光恆許朗照,由證智光明在法界光明中無余顯現(窮盡光明顯現),一切法大平等性無有分別、無有障礙,阿賴耶識轉識成智、阿賴耶成如來藏,法身與法界一體無離合,大悲光輝周遍法界即如來藏,隨緣眾生利益有情,示現種種,同時成就報、化二身。
菩薩離於相礙,實也無離於什麼,因為陰影、浮雲本無實性,實蔽障不住心性光明,所以若執礙為實礙,則菩薩反而不能離礙,因為執著就即是心識的障礙。
問:最根本的相礙是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我們生存在一度時間的世界,時間的運動有如直線,因此時光一去永不回頭,那麼兩度時間的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呢?
答:這些問題是我們打破一切有相執著,應多思考的。因為如果時間可以反轉,時間與空間相依,我們今天看到的時間,如果是相對的,時間與空間就不是同步運動了,修持的觀想、感悟又會是什麼樣呢?
這些問題深入思考了,對於你的修持解脫是有大幫助的,因為知道時空相礙為根本相礙,就明白為什麼要建立相礙緣起了。若無此重緣起,見道上的修行者便始終受時空相礙,而不能現證如來藏周遍的境界,修道上的行人便更沒有修行所依的基礎。
以上概略地介紹了一下四重緣起。下面我們依四重緣起再回來理解《心經》中的經文和觀修般若,就會更進一步的深入了。
學習觀修般若須深入“大乘起信論”,特別是通過四重緣起。
《心經》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即無生無滅無垢無離垢。
無生無滅,不是說一切法不生起,不壞滅,只是說一切法的相可以呈現出生滅現象,可是這些現象,其實是無相(並無所謂生滅相)。
所以由決定“無相”來現證無生無滅,是加行道上行人的第一重寂止,又即無生法忍。
問:什麼是加行道的寂止,為什麼必須寂止,而不是觀呢?
答:因為這時已得“空性無相”的決定,且以此決定為基礎來修證,一切法都空性相,那就不必再加以分別(由分別而決定空性無相,是資糧道行人的修證)。
在這個加行位上的修持,密乘中有“生起次第法”(包含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在這裡不做具體介紹。加行道上行人的第二重寂止,是修證“無垢無離垢”。這一重寂止,已經超越相依緣起,進入相對緣起的層面。相對緣起稱為深緣起法,所以在這裡不做詳細介紹,只須說明,在唯識學中,相對緣起也名依他,因為凡相對法都有自與他的分別。所以研究唯識學,不可將依他只看成是籠統的對待,因為對待也有不同的對待,若不知此差別,就很難理解一些經論。
垢也是相,這些雜染與障礙,相對於本體而言,才可以稱為垢。
在相依緣起中,說眾生的心識起作用時,恆常執持名言概念,這名言概念便是外加於事物的垢,也可以說是心識的垢。
加行道上所修證的兩重寂止,當修證“無生滅”時,主要以外境所緣,但當修證“無垢無離垢”時,主要的所緣境恰是我們自己的心識。
由於“無垢無離垢”因此諸佛並非否定阿賴耶,肯定如來藏,更沒有將如來藏看成是一個實體(具有真實體性)。同時,假如行者執持著“離垢”來修證,如行者執著於空性來修證,這種執空的心理便也是垢,因為空也無非是,外加於事物之上的概念(事物的實相無可說,是故才加一個空的概念去形容)。所以能夠無垢無離垢,行者才可以說是證中道,也即既不偏向於垢的一邊,也不偏於離垢的邊來認識事物的本來。
如來藏並不是一種虛無的心理狀態,它只是自然而然的離垢心識,其中對離垢也不執持。加行道上的修行應修證的,便是現證這種心識境界。
加行道上的行人開始進入這種境界,便開始登上一條漫長的旅途,其地便是,現證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