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現證
問:什麼是修道的現證?
答:修道上的菩薩,依於相礙緣起而作修證,漸次能離緣起,但這時他反而有所怖畏。最典型的是第五地菩薩,《解深密經》說他們的兩種愚是:“純作意背生死愚”,以及“純作意向涅槃愚”。背離生死而趨向涅槃,不能說不對,可是,這就始終是有分別的所緣境,正由於持著這分別,五地上的行人才會怖畏生死,希求涅槃,佛認為這也即是顛倒。
因為在這種有分別的所緣境中,五地菩薩正由於分別性相用而分別生死與涅槃,是故未能現證性相用三無分別的法爾。
對於大平等性,許多人都忽視了其重要性,以為眾生平等,便是平等性了。這樣理解平等性,實在依然落入世俗的層面,以為佛現證的平等性,有如我們所說的一切眾生平等,這是根本上曲解。諸佛現證是周遍法界大平等,是周遍法界無處不具生機。這所謂周遍法界,已不同於初地菩薩,由分別性相用來周遍。初地菩薩的周遍,是用三種觀點來周遍,對事物由觀察其性而認知,對事物由觀察其相而認知,對事物由觀察其用而認知,所以即可觀察一切法而無遺,所以說為周遍,但這周遍卻不平等。
若分別性相用來觀察,這觀察可以周遍,但一定不平等,佛所現證的,都是平等的周遍。
平等的周遍,是對性相用三者無分別而理證,所以不能從寂滅相來定位佛,不能從顛倒相來定位眾生,佛與眾生都無非只是法性中的自顯現,也不能從功德與業力來分別定位佛與眾生,因為這也是法爾,佛性與具足功德,眾生則法爾具足業力,所以才說佛離因果,而眾生則受因果定律的支配,因此大平學性,不可思議,是佛內證的智境,不能用我們的名言概念來加以形容,每一地位的菩薩漸漸離障礙,才能悟入這大平等性。所以在佛地無間道上的菩薩“極微細礙愚”,所以可知離相礙緣起而滅有怖畏,並不是容易現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