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另外一種障礙
有時候,讀書也會產生所知障。比如,有人讀了好多關於修行的書,但這些書沒有變成他的營養,反而變成他的枷鎖,讓他無法超越概念、體悟真心的純淨與質樸。那麼就要把這些知識都忘記,把對這些書的執著也破除。
如果要成熟自己的心性並得到解脫,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斬斷糾結之心。所謂“糾結”,就如同繩子擰了一個解不開的結,“糾結心”就是執著的心。所以說一定要斬斷這個糾結心,讓自己的心放松,而不要去執著於名、利或者其他的東西。
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不只小工廠,連一些跨國公司都倒閉了或者面臨倒閉,這時候,曾經的輝煌有什麼用?一切只不過是記憶,一旦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也許能夠留下一個話題,但當再沒人對它感興趣的時候,它連一個話題都不是。它會被歲月的風雨無情地沖刷得一干二淨。許多年之後,這場風暴的“受害人”們回憶過往,也許會說“就像做了一場夢”。人生何嘗不是一場虛幻無常的夢?
房子舊了要拆,有什麼證據證明你在那裡生活過?車壞了要報廢,有什麼證據證明你曾經擁有過它?即使房子還沒有拆,但是它在不斷地腐朽,跟你剛住進去的時候越來越不一樣,這還是你當初買的那間房子嗎?車開久了毛病也越來越多,你還找得到當初開著它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時的那種快感嗎?
當你明白了這些道理的時候,你的妄心就再也無法欺騙你了。反過來講,當你執著於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妄心欺騙,你會以為執著的追求能讓一切成為永恆,因此在你心中,解不開的結就會越來越多。所以說,你的心要像墨水染不了的虛空一樣。當你的心歸於空性,明白諸行無常,世界上的萬物就不會把你污染。
我們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個道理:不是要解開什麼糾結,而是本來就沒有糾結;不是要破除什麼執著,而是本來就沒有執著;不是要解決什麼問題,而是本來就沒有問題。
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無論你執著它還是不執著它,一切都歸於空性。所以,本來就沒有糾結,本來就沒有執著,本來就沒有問題,而一切的糾結、執著、問題,只不過是你迷惑之後生起的分別心。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充滿業障的時候,他就會覺得非常痛苦,而且覺得自己會污染別人,這一點就是“見地”的問題。所以說不要有任何悲觀的東西,因為好多東西都可以隨著自己的心念而改變。心不同,眼中的世界也不一樣,選擇就會不一樣。如果一個人悲觀,他往往不能堅持自己的理想走到最後,從一開始就給自己羅列出很多不利因素,然後不斷放棄,無休止地從零開始。
所以說,不要有那種悲觀或者不悲觀的意念,當那種意念完全不存在時,所有的悲觀就只是一種幻化。但是當他認為那種悲觀是真實存在的時候,它也就真的存在了,因為他的妄心欺騙了他。
有時候,你自認為的那種災難其實並不一定是災難,或許它反而是一種巨大的快樂。就像前面我們曾經說過的,苦難也許就是一種助緣。當一個人的“心性”改變的時候,他的修行也罷,成就也罷,馬上就變了。
我們說的成就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出世間法的成就,明心見性是成就,證得空性是大成就;第二種是世間成就,這不屬於究竟成就,因為你心中還有一個牽掛的東西,你還執著於你所修的東西。當你把修成的那個東西也破除掉,一切歸於空性,才能獲得出世間成就。當你擺脫和超越了一切名相與概念,包括空性的概念都沒有,連“自在”都不在乎時,才是真正的解脫,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所以說,在真正的解脫面前,所有的名相與概念都是障礙。這種障礙,叫做所知障,它是干擾我們明心見性、束縛我們心靈的枷鎖。有時候,讀書也會產生所知障。比如,有人讀了好多佛家書籍,但這些書沒有變成他的營養,反而變成他的枷鎖,讓他無法超越概念、體悟真心的純淨與質樸。那麼就要把這些知識都忘記,把對這些書的執著也破除。
要是我們從經典入手,漸次悟入,明白空性,它跟現證空性還是不一樣。現證空性,就是超越概念,體悟空性。由於智慧、知識和經歷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程度上的智慧差距。因為每個人的知識結構不一樣,各自的理解也不同,“所知”不同,障礙就不同。
比如說,什麼是“舒服”?司機覺得不用長時間開車,回家躺在床上休息就是舒服;但有的人則認為,在空曠的地方開車,最好還是開敞篷車,大風迎面撞來,頭發在空中亂舞的那種感覺才叫舒服。可見,經歷不同,生命狀態不同,對舒服的理解也不同。對空性的覺知也是一樣。
正是由於所知障這種細微無明是很難輕易破除的,所以,我們不知道自己認為悟入時見到的那種空性,是不是真正的空性,是不是無記?是不是頑空?是不是沉沒?是不是生理上的某種輕安?這時候,根本師的印證就顯得非常重要。當然,還有一些修煉方式是專門用於破除此類細微無明的,但我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選自《讓心屬於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