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陳兵教授:佛法與現代人的“心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與現代人的“心病”

陳兵

  佛法講心身不二, “ 心惱故眾生惱” , 心理上的煩惱, 能引起身心失調, 導致疾病。《佛說醫經》列舉十種病因, 中憂愁、嗔恚二種為不良情緒, 純屬心理原因, 淫佚(縱欲)也與心理有關。現代醫學和心理學證明, 過度的緊張、壓抑、抑郁、悲痛、焦急、孤獨、恐懼等心理反應, 能通過對大腦神經系統的損害, 導致神經哀弱、失眠、焦慮、瘾病歇斯底裡、恐怖症、強迫症、疑病症、神經性厭食嘔吐等神經症,及精神分裂、抑郁症、人格異常、性心理異常、更年期情緒異常、老年性癡呆等精神心理疾病, 這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發病率,在近幾十年以來呈不斷上漲之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全球抑郁症患者已達二億多人, 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左右, 專家們預言到2020年, 抑郁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的人類第二殺手。精神心理疾病在發達國家現代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的城市人中, 比例偏高。據統計, 世紀年代,美國公民中, 有的人曾經和正在接受精神病院的治療, 近年來抑郁症的發病率競高達12.5%, 患焦慮性失調者占15%,65%左右的就業人士不滿現狀、疲憊焦慮等消極情緒占上風。聯邦德國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現在和過去患有一種心理疾病(1975)。日本、加拿大等國的精神病發病率也居高不下。
  近十年來, 隨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也在不斷增長。衛生部負責人披露精神障礙在國內疾病總負擔中已排名首位, 目前各類精神病人達多1600多萬,從世紀年代到現在, 精神病發病率約增長了5倍, 大約每年翻一番, 全國每年因精神問題自殺者達20萬人。有關部門對國內城市人口的抽樣調查發現, 23.2%的被調查者有明顯的抑郁症症狀,60%的人說自己近來“ 有點煩” 。北京市對在校學生的調查表明的16·5%大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因病休學者中, 以精神病為最多, 其中研究生的比例最高。35%的中學生和30%的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不穩定、學習焦慮、沖動、膽怯、人際交往困難等心理問題。上海一個中學對名學生進行調查, 發現心理異常者高達28%, 其中有嚴重精神障礙者達5%, 有孤僻、怯弱、說謊等個性缺陷者達12·5%, 因學習緊張而厭學、恐學、逃學者高達34%。據不完全統計, 長春市心理障礙患者占該市總人口的5%以上, 其中高學歷者患病偏高。美國某心理學學預言隨著中國向商業化社會的發展, 人們面臨的心理問題對自身的威脅將遠遠超過生理性疾病, 將會出現擁有數百萬人員的龐大的心理治療和咨詢系統。此言非無其據。
  精神心理疾病中, 最常見的抑郁症, 最具“ 現代病” 特色。患者對世間的一切興趣減退,全身疲乏, 感到活得無價值, 極度悲觀, 不願與人交往, 懷有自殺念頭, 一般都失去工作能力,嚴重者以自殺告終。過分地用好動、工作狂、設想更高目標來轉移精神壓力, 也是一種抑郁病。精神分裂瘋癫則更為嚴重, 思維、情感、知覺皆發生錯亂, 完全失去理智, 或狂燥, 或澹妄, 或偏執, 或陰郁木僵, 或極度興奮, 生活不能自理, 甚至做出自殘性、攻擊性、破壞性的舉動。即患有較輕的心理障礙如強迫症、焦慮病、疑病症、失眠、神經官能症、神經哀弱、人格異常、性心理異常、心理疲勞等, 也多嚴重影響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僅自己痛苦不堪, 而且給家人、親朋帶來苦惱和負擔, 給社會造成損失, 對他人形成干擾。據統計, 全球僅用於抑郁症的費用, 每年即高達600億美元。精神心理的不調, 還能通過免疫系統的損害, 引發多種心理性的疾病。有關研究發現不同的情緒過激和失調可能引起不同的疾病, 如情緒激動易引起心髒病, 情緒壓抑易致癌, 過分畏懼死亡引起肺癌, 母親與子女的對立、女性與別人的矛盾可引起乳腺癌, 工作業務上的糾紛引起直腸癌, 感覺生活的茫然可引起骨癌, 與家人的不和能引起胃癌, 與水有關的矛盾能引起腎癌長期緊張、負擔過重導致慢性疲勞症個性偏激容易使鈣沉積在心髒動脈血管上而患心血管疾病。即便是最常見的感冒, 也多與心理原因有關。對照組研究表明情緒低落者患感冒的機會比正常人高2一3倍。現代醫學稱由精神、心理原因及主要由精神、心理原因導致的疾病為“ 心身病” 或心理生理疾患” , 此類病有癌、消化性潰瘍、過敏性結腸炎、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哮喘、皮膚病等多種。據有關統計, 在當今所有疾病中, 身心病略占泰半, 或百分之七八十的疾病與心理病因有關, 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精神心理原因還通過不良行為致病。由於精神空虛, 現代人中淫亂、酗酒、吸毒、賭博、搓麻將、沉迷網絡以自我麻醉者日增。眾所周知淫亂傳染瘟疫般泛濫的愛滋病, 吸煙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等疾病, 全球每年因吸煙致病因死者多達300萬人。酗酒成瘾引起慢性酒精中毒, 導致心髒病及記憶減退、偏執、澹安、幻覺等精神病, 嚴重者死亡。吸毒的害處更大, 會使人很快變成名副其實的“ 鬼” 。迷於賭博、炒股、搓麻將, 易因過度刺激、疲勞而導致心髒病乃至心碎死。暴食、貪吃、食肉過多導致肥胖病和腸胃、食道癌。有關研究發現, 以常懷敵意、具攻擊性、爭強好勝、行色匆匆、無耐心、急躁、暴躁易怒、言行快速而莽撞等特征的型行為模式者, 患心髒病的發病率要比與之相反的型行為模式者高出一倍過度克己、強行壓抑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郁悶、退避交往的型行為者, 患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倍, 患心髒病死亡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倍。長時間迷醉於電腦的“ 網迷” , 易患近視、暈眩、失眠、手指關節痙攣及至癌等疾病, 會變得情緒化, 疏離家人和親友, 發生人際關系障礙,形成表情冷漠的“ 電腦臉” , 患精神病的機會比常人高出一倍, 近年來已頗見有網迷少年碎死電腦前的報道。從深層次講, 心理因素導致疾病的根源, 可以說於信仰的喪失和崩潰。自古以來, 為人們提供信仰支撐的宗教, 起著調節心理、撫慰痛苦、緩解死亡焦慮的作用, 解決人賴以安身立命的意義、價值、終極關懷等問題。心理學家、人類學家認為死亡焦慮盤踞在每個人的無意識中, 是人產生積極進取的熱情、不同層次的信仰和消極有害的壓抑、憂慮、緊張、悲觀、痛苦等負面情緒的深層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地緩解、消解死亡焦慮, 人的潛意識就可能給自己制造出身心疾病。近世以來, 宗教貶值, 意義喪失, 許多人沒有了足以安身立命的可靠信仰, 導致價值失范、自我迷失、精神空虛, 使心靈退化、庸俗化、脆弱化, 沒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應對外界的種種誘惑、刺激和干擾, 各種心因性疾病因而泛濫成災。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 擁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 精神壓力較低, 社交關系比較活躍, 飲食習慣比較健康, 因而身心較為健康, 反之則有損健康, 該國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 與因吸煙而死亡的人數相近。榮格認為, 現代人心理疾病的增多, 與宗教的衰落有關,他在《尋求靈魂的現代人》一文中說我已經觀察出一種有人引導的宗教生活, 比起一種飄渺的生活要好得多、豐富得多,而且健全得多了。心理學家們
  普遍認為, 宗教雖然以使人得到拯救為目的, 也能起到心理治療、促進健康的作用。信仰,包括宗教的祈禱、誦經、坐禅等修行方式, 被認為有治療心理疾病的頗佳療效, 被采用、改造為心理療法
  20世紀中期以後新興的第三、第四心理學, 明言有為現代社會提供宗教替代品以醫治心靈疾病尤其是嚴重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等, 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藥物, 但心理治療也被醫學界普遍采用。即便用藥物治愈, 如果精神心理的病根不除, 還很可能復發。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 無疑是治療嚴重心性疾病的最佳途徑。研究表明心理治療後的復發率比藥物治療要低。心理治療的廣泛運被認為是繼外科手術和抗生素之後的又一次醫學革命, 西方的心理治療方法目前估計已達500種左右。但多數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 對人心的觀察尚較膚淺, 只是就病論病, 沒有追究
  到導致心理疾病的最深根源,無視也無力解決死亡焦慮、終極關懷的問題, 因而其治療耗時甚多而療效有限。
  佛教向以“ 醫治眾生心病”為己任, 佛陀號稱善於醫治眾病尤其是心病的大醫王。佛法從終極根源上追究一切疾病之因, 指出病起於業, 業起於心。《維摩經· 問疾品》說疾病從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從執“ 我” 而生, 從有攀緣生, 欲除疾病, 須以二無我的正見斷除煩惱、妄執、攀緣之“ 病本” 。藏傳佛教《四部醫續》之一《論述醫續》說所有疾病的根源是我執及因未覺悟而產生的貪、慎、癡等煩惱, 貪引起風大失調, 導致下半身病、寒病慎引起膽汁不調, 導致上半身病、熱病癡引起郭液不調, 導致頭部病、寒病.。
  人言“ 心病還須心藥醫。”佛法的理論和修證體系, 都是引導眾生以如實知見的智慧自治其心、自淨其意, 從而從根源上解決一切心病的“ 心藥” 。佛法教人理性地認識人生的意義、價值, 設有許多對治、轉化煩惱, 斷除病本的技術, 更有三學、六度等被稱為“ 精神體操”的鍛煉自心的修持體系, 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超健康的心理狀態。西方心理學家也認為佛法的技術和策略能用來復原或治療失調的情緒和行為, 佛法的技術和整體立足點可以幫助預防心理的失調。治療由心理原因導致的各種身心疾病及用佛教心理療法治療生理性疾病, 解現代人的病苦, 進而醫治導致身心疾病的病態社會,是佛法義不容辭的責任。

 

上一篇:陳兵教授:學佛修行自塑人格
下一篇:界诠法師:持戒與持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