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吳甘霖老師: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學 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學(五)

吳甘霖

從“生活在別處”到“活在當下”

淨慧大師有句名言:“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放棄每一個當下。既然迷惑是在當下,解除迷惑的方法——禅,也在當下。”

我們很多管理者喜歡放眼未來,忽略當下。可是,在大德高僧看來,成就我們的,恰恰是我們毫不關注的當下。因此,要想將禅和管理結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從“生活在別處”,回歸至“活在當下”。

2006年3月末,我在杭州講了一次課。課程結束之後,那家培訓機構組織大家一起去西湖游玩。當時正是草長莺飛的季節,景色十分宜人。沒想到:才發現那些走出課堂的企業家們,正三五成群地談論生意,時而慷慨激昂,時而眉頭緊鎖。

恐怕走出西湖時,你問他們:“西湖水是什麼顏色的?”他們也未必答得上來。

我信步向前走著,無意中聽到一位企業家感歎道:

“游西湖難得一次,談生意什麼時候都可以,這些人啊,怎麼不懂得生活?”

我這時環顧四周,見只有那位發出感歎的企業家在認真欣賞著西湖美景。後來,我通過了解才知道,這位懂得欣賞風景的企業家,是所有學員裡將企業做得最成功的人。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他說:“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永遠不要生活在別處。只有你生活在當下,你才能對當前的環境做全面的理解和了解,才能把握好面前的機會、躲避面前的陷阱與危機!”

正如臨濟義玄禅師所言:“隨處做主,立處皆真。”當你生活在別處,你就很容易與失誤和錯誤相伴。當你生活在當下,你就會更好地擁有成功!

在每一個念頭上做主

佛語有雲:“一念之間三千世界”,而這個三千世界的制造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善念惡念,都在你的掌握間。這對於管理者來說也非常最要,一個小的善念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一個小的惡念同樣可以毀掉一個大企業。

所以,學禅的一個關鍵,就是要能夠在每一個念頭上做主。種下一個善念,就會成就一段善緣,得到一個善果。相反,一念之差,就可能葬送事業。

“八佰伴”曾經是日本非常有名的百貨公司,可是這樣一個企業卻在頃刻之間就不復存在了。

這源於公司董事長和田一夫的一念之差。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關注中國市場,為了做好這個市場,他將日本公司社長的職位交由弟弟和田昌晃擔任。

但就在他一心在亞太市場開疆破土時,八佰伴的日本母公司卻出現了危機:公司第一次出現了財政赤字。當他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震驚,他意識到:

日本八佰伴是八佰伴集團的核心,如果日本總公司出事,八佰伴集團就不可能幸存!為了平息這場災難,他想到了更換社長,因為只有更換一個更有能力的人才能扭轉這個局面!,才能保住八佰伴內部的穩定。就在這時,和田昌晃專門坐飛機趕來,懇求哥哥再讓他干一年。

看到弟弟誠懇的眼光,想到弟弟多年的努力,和田一夫心一軟,放棄了自己的想法,答應了弟弟的請求。同時他又想:

既然弟弟都有拼一拼的想法,為什麼多年都爭第一的我要放棄擴張呢?

於是,他將自己所有的個人財產作為抵押從銀行貸款,繼續進行在亞洲的擴張計劃。第二年,日本八佰伴出現了盈利。正當和田一夫感到慶幸時,緊接著傳來了八佰伴的財政丑聞。原來盈利只是和田昌晃“粉飾太平”的結果,其實公司依然在賠錢。

這一丑聞被揭露後,日本輿論嘩然,和田昌晃锒铛入獄,緊接著八佰伴破產,抵押了個人財產的和田一夫也變得一貧如洗。

事後,和田一夫感歎道:

“如果早一點更換社長,八佰伴就不會落到破產的地步。”

“如果我能夠聽從銀行的建議,更不會如此。”

“如果早一點就好了”,“如果按我開始的想法就好了”,很多管理者在失敗後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但世界上沒有一種後悔藥,可以醫治“一念之差”。

作為管理者,肩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命運,有時候還是整個企業的命運,一起心,一動念,往往事關企業的發展。如果不能對每一個念頭做主,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解脫和超越中不斷成長

2005年春節,我與一些管理者在柏林禅寺禅修。其中一名管理者講述了一件非常令人震驚的事:前不久,他們單位一位高級管理者跳湖自殺了!

自殺的這位管理者,在別人眼裡是非常優秀的,他學歷很高,很有才干,家庭也很美滿。可就是這樣一個別人看來功成名就的人,卻以不可思議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關於這件事,明海方丈有一段精彩的評述:

“之所以痛苦,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只因為他心裡面有一個結,甚至是個死結。”

我不禁問:“人為什麼有這個結甚至是死結呢?”

明海方丈的回答是:

“只因他對某些問題太在乎。”

於是,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很深的感悟:

“在你最在乎的地方,有著你最大的結。”

太在乎就是太執著,執著之毒甚於癌,學佛學禅就是要破執著。

對於執著,我在參禅的時候,曾經有一次深刻的感悟:

平常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做“拿得起,放得下”。而我卻突然感覺:人生其實應該是“放得下,拿得起”。而且,只有徹底放得下,才會完全拿得起!

只有把自己放下,才能擺脫所有的執著,才能拿得起更多的東西,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解脫成見才有創造!解脫占有才有自由!解脫小我才有大我!時刻歸零才能時刻超越!松開的手比緊握的手擁有更多!

 

上一篇:吳甘霖老師: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學 四
下一篇:吳甘霖老師:從“生活禅”到“禅生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