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國達居士:中觀無自性之研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觀"無自性"之研究

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通,

形相不斷地轉換,鮮活而豐富,不是任何東西可以局限的;

可是當自性見生起時,猶如水結成冰,

一塊一塊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

黃國達

中觀對於諸法實相的探討,乃綜合了般若經與阿含經的空義,闡發緣起性空的中道正見。如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觀即是不落偏執的、對立的思考和認知模式,直觀事物的真實狀態。空即是無自性,其中對於自性見的破除,更是不遺余力。而無自性空,在般若經常以空、無相、不可得、無所住、緣合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在阿含經中則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離、斷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而中觀則以緣起觀來把握。

「緣起」是什麼?「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切法因緣和合即生,因緣離散即滅,「因」指主要因素,「緣」指其它眾多因素,沒有一法可以例外。我們每一剎那所見聞覺知的現象都是緣起,大至宇宙、星辰、山河大地,小至人體的細胞、分子、原子、量子都是緣起,遠至他方世界、天堂地獄,近而鄰裡居室、身心活動,無一不是緣起的展現。

如何分析緣起?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因果關聯的分析:例如一個公司由集資創立、招募員工、購置設備、經營業務而成為信譽卓著的公司,可以分析它有今日成果的主因和助緣。二、相待(相對)關系的分析:沒有大就沒有小,沒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沒有煩惱就沒有覺悟,沒有評量就沒有分數。當因緣條件改變則事物隨之改變,如前述的例子,若公司經營不善,則形象破壞;評量標准提高,分數就會降低;覺悟事情的真相,煩惱就會減少。若不能透過智慧看到因緣條件,而只是以合理化的心態看待事物,則不容易看到真相。而一般人由於預存許多見解,以致沒有辦法真正的看到事物全然的風貌。

那麼「自性見」又是什麼?「自性」指自己成立、自己存在有實在性,固定化、單一化的性質,不從緣起。「自性見」就是覺得雖然有些事物是緣起,而有些事物是有自性的。對事物有實在感、固定感、單一感。各式各樣的預設觀點、主觀認定,也都是自性見的表現。而無自性就是沒有絲亳的「自性」可得。一切法從緣起,所以無自性,既然無自性,就只有依緣而生滅,沒有任何非緣起的存在。破除自性實有的執著,對事物即不再有主觀的投射和對立的偏執,而能見到事物真實的呈現。

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通,形相不斷地轉換,鮮活而豐富,不是任何東西可以局限的;可是當自性見生起時,猶如水結成冰,一塊一塊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

自性見的生起並不會改變事物的「無自性」的基本性質,自性見只會使我們的心扭曲、蒙蔽,以為事物如自己所以為的那樣,是個別存在、孤立、單一而有實體的。這種錯誤的認知使人不自覺地認定有一個實在的自我要維護,有實在的東西可以讓人快樂或痛苦,所以也就有實在的擁有或失去;而這種錯誤的認知正是使人陷入煩惱的根本原因。當一個人智慧開啟,明了無自性,破除自性見,則能明了緣生緣滅的真相,不再去執取那些無法捕捉的幻象,放下即是自在,行所當行,受所當受。心靈即呈現明覺、柔軟、開放、寧靜、喜悅的品質。

一個人如果對於金錢有自性見,就會以為金錢是實在的,有了它才會快樂,沒有它就一定很痛苦!常常不自覺地積聚財富,看到銀行存款數字愈來愈多,想了就陶醉;若是金錢損失或收入減少,或即將失業,就惶惶不可終日。

依緣起的智慧,觀照到金錢的無自性,明白金錢只是一套世間法的交換機制,可以將每個人的勞力、腦力、資源、物品透過彼此認可的方式換成金錢,當需要時再由這些金錢換成自己想要的勞力、腦力、資源、物品。所以這整個過程就是緣起。

由此可知金錢是流動的、緣生緣滅的,有來也有去,重要的是透過什麼因緣得到,用在什麼因緣上,如果正當(正命)所得,用在家庭日用、儲備或保險、布施供養、經營事業,那是不致於生煩惱的。因為有智慧,知道金錢的無自性空,所以不會被金錢綁住,成為金錢的奴隸;量入為出,生活簡單,樸實無華,自然不需強求高所得;或收入比別人少而自卑。因為高所得和低所得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而金錢只是流通系統的中介而已,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有此認知,就可以接納當下的因緣。積聚而不知運用,等於沒有用,妥善運用金錢,才能夠發揮金錢的價值。對於金錢的正確認知就是智慧,有智慧就可以消除煩惱,而布施、供養,更能增長福報,因果循環,果報(回饋)就是金錢不虞匮乏。

其次,如果對於愛情生起自性見,也會以為愛情是實在的,有了它才會快樂,沒有它就一定很痛苦、終生遺憾!因此,年輕人憧憬愛情的浪漫,一旦失戀,就萬念俱灰!其實,愛情也是緣起無自性的,人們心中總有一幅理想對象的圖像,當與對方接觸時,她(他)的面貌、動作、笑容、言談剛好符合這幅圖像,於是立即來電(心動)了,愛情降臨了!可見愛情也是因緣所生法。

同時,愛情也是相對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主觀的投射,沒有絕對性。既然如此,一旦因緣改變,如心境、想法改變,或習以為常,失去新鮮感,不再相互吸引,感情就要變質了!這時就得受苦了!有智慧的人觀照愛情的緣起無自性,愛情的發生是大自然的驅策力,由於荷爾蒙的分泌和內心的想象而生起,當這些因素消褪,愛情隨之消褪!愛情只是一種感受和互動關系,如果把它當成一樣東西來追求,那就沒有看到真相。愛情沒有實在性、固定性,也無法由整體的生命中分割、孤立出來,只是雙方人格與經驗所產生的子投影、幻相罷了!有什麼可以執取而放不開、捨不掉的呢!明白好感只是好感,當意見發生爭執時,生活習慣有沖突時,就會覺得討厭。無自性空,沒有絕對性,這就是真相。

沒有執迷、沒有幻想,回到真實的當下。以柔軟心、珍惜心、關懷心,活在當下的互動中,沒有煩惱,內心喜悅、自在,這就是中觀智慧的展現!

 

上一篇:黃國達居士:中觀般若的特色
下一篇:衍慈法師:盂蘭盆的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