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玄奘的偉大長征
唐文化與玄奘的偉績
松 本 到了公元7世紀,中國的唐王朝繼隋之後,統一了國家,建立了絢爛而強大的“大唐文化”。在唐代,所謂中國佛教也迎來了黃金時代。而對唐代的佛教興隆起著重要作用的人物,不論怎麼說還是玄奘。
池 田 唐文化不僅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是在世界歷史上也可以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劃時代的文化。當時的首都長安完全像一座國際城市,呈現了一片繁榮盛況。日本等許多鄰近國家都派來了使節,學習唐文化。
在這樣的唐代的中國,看一看佛教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玄奘三藏的偉大長征,後來被編寫成小說《西游記》,為許多中國人所愛讀。玄奘至今仍被譽為中國的民族英雄。
野 崎 評價歷史上的人物時,往往由於時代或歷史觀的不同而有各種各樣的褒貶。比如像秦始皇,由於他“焚書坑儒”,以前被看作是反文化的暴君。但最近又當作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國家的人物,而且打破了奴隸制,建造萬裡長城,鞏固了北方的防御,是一位排斥儒家、采用法家的君主,高度評價了他的革命政策。
想到這些歷史評價的褒貶,玄奘至今仍被當作“民族英雄”,還是由於他完成了了不起的偉績吧。
池 田 是的。玄奘在前後長達17年的長途跋涉中,見聞了138個國家,帶回的梵文佛典657部,據說搬運這些佛典就用了22匹馬,數量十分龐大。而且在回國後近20年的期間,沒譯經論多達75部、1897卷。當然,對這個數字也有不同的看法。但玄奘作為一個譯經僧,也完成了足以和鸠摩羅什等人並列而被稱為四大譯經僧的事業。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詳細情況將在以後具體討論。總之,玄奘無疑是做出了一般人不能做到的、只能說是非凡的偉績。
松 本 對玄奘的評價,當時就已經說他是漢民族所產生的巨人。這種說法是極其自然的。完全可以理解的。特別是日本,前後總計派出了2000多名遣唐使,有的學生成了玄奘的弟子,所以早在玄奘在世時,他的入竺求法的壯舉就已經傳到日本。
在西歐的世界,《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唐玄奘的旅行記,由其弟子辯機編寫成12卷。作為見聞印度、西域138個國家的地志,有利於了解當時的佛教情況以及地理、風俗、傳說、產業和政治等。近代西歐的西域研究也以本書的翻譯出版為契機,並受到高度評價,都是出於以上的目的。1857年尤裡安(S.Julien)的法譯本出版。1884年和1904年分別出版了畢爾(S.Beal)和瓦達斯(T.Watters)的英譯本。]在19世紀就有了英譯本、法譯本,在中亞和印度的研究家以及絲綢之路的探險家中間,至今仍是須臾不可離手的名著。
池 田 玄奘確有作為一個偉大的探險家的一面。在公元7世紀交通極其不便的時代,勇敢地進行了那樣偉大的旅行,這本身就值得驚歎的……
不過,從佛法正統學派的天台學的立場來看,玄奘結果只停留於法相宗。這一點暫且不說了。重要的是不能忘記玄奘完成這樣的偉績,完全是出於尋求佛法的頑強的一念。在當時的中國,有著一種度過無邊無際的沙漠、越過巍峨險峻的山嶺、踏上無路可走的旅程也要尋求佛法真理的熱烈氣氛。正是這種熱情驅使年輕的玄奘邁步走到萬裡之外的彼方。
忽視了這一點,玄奘的旅行記就會僅僅局限於單純的史料價值。如果說它被利用為西歐列強統治殖民地的研究資料,作為玄奘來說,這決不是他的本意。受到這樣的利用,我想他生前恐怕連想也沒有想到過。
野 崎 是的。是這樣的。這麼一次艱苦的旅行,卻被當和殖民主義的向導。如果地下的玄奘有知,一定會非常悲痛的。
池 田 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豐功偉績,最重要的是為了什麼目的。許多商人從遙遠的羅馬、波斯,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他們都是做著“一攫千金”的黃金夢的商隊。另外也有人像漢朝張骞那樣,有志於經略西域的國是,到這一地區來探索。其目的是為了統治異民族的戰略,是為了這一目的冒險旅行。
在懷著各種各樣的動機和遠大的目的在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的人們當中,有從西向東來傳播大乘佛教的人,也有從東往西去尋求佛法的人。這兩種人是純粹的宗教家。
前面已經說過,要記住玄奘的遠征是抱有這種入竺求法的堅定的目的。下面讓我們以《大唐西域記》為向導,來巡視一下西域,月支和天竺各國。
去天竺的動機和背景
松 本 那麼,我想首先看一看玄奘去印度的動機。
池 田 玄奘不是單純的旅行家、探險家,而始終是一個尋求佛法的求法僧。這一點是明確的事實吧。
松 本 是的。例如彥悰編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為玄奘的弟子彥悰(生卒年月不詳)以慧立(615-676)所編的《慈恩傳》5卷為基礎,增補編寫的玄奘傳記,共10卷,垂拱四年(688年)完成。《大唐西域記》是以地志為中心。本書是以玄奘的行傳為主體,並收入回國以後的傳記。1853年出版了尤裡安的法譯本,1888年出版了畢爾的英譯本。]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玄奘出生時,他母親夢見法師穿著白衣,向西方走去。當然,這也許是後來編造的故事。母親問道:“汝是我子,今欲何去?”法師回答說:“為求法故去。”據說這是他是以後西游的先兆。
野 崎 這樣的故事很多往往是後來附加進去的。特別是像玄奘這樣的人,回國後甚至讓大唐的朝延都歸依了佛教,當然會宣揚他的非凡,甚至會追溯到他的幼小時期。
池 田 這一點確實有必要注意。
不過,從另一面來看,這位彥悰肯定是玄奘的弟子。那麼,也可以想象玄奘自己會把自己的出生一直到決心去印度的動機等等,多次說給弟子們聽過。
松 本 彥悰還說過,玄奘訪遍了當時的眾師,對他們各持己說感到懷疑。
野 崎 這是可以相信的。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唐剛剛取代隋不久的激烈變動時期,政治上還不太穩定,新的首都也正在復興的過程中。年輕的玄奘為了求道,和出家的哥哥長捷一起長安去了蜀的成都,然後又獨自去了荊州,再向北去相州待了八個月,又從這裡到北方的趙州待了十個月,就這樣在各地輾轉。
池 田 玄奘為了尋求良師,在廣闊在中國大地上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又向北,這麼到處奔走。他的心中早已充滿了求道精神。也許玄奘的性格本來就不能安居在一個地方。但從另一種觀點來看,也可以說中國的狀況已經找不到一良師可以滿足年輕的玄奘的心中燃燒的求道熱情。也可以認為當時中國佛教界的狀況已經不能滿足玄奘的大器。
松 本 玄奘和哥哥長捷在成都待了四年。據說他20歲受了具足戒之後,就感到已經沒有什麼可學習的了。而且兄弟倆的聲譽已經遠近聞名。
野 崎 在他們兄弟倆性格的差別中,清楚地表現出兩人求法的態度。哥哥長捷是學究型,據說除了佛教外,還精通儒學和老莊之學。相反,弟弟玄奘一心只鑽研佛教,而且為尋師求道,不停地外出旅行,總的是一個行動型。
池 田 兄弟倆作為年輕的求道者,可以說都是前途無量的。哥哥落腳於成都,由於學識廣博,為當地的人們所敬慕。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重要的人生態度。
另一方面,玄奘不滿足僅過平靜的學究生活。他不顧哥哥的勸阻,甚至冒犯法規也要踏上旅程,完全是一種行動型的性格。如果說哥哥是學問僧的類型,弟弟可以說是一個走實踐道路的人。
松 本 玄奘重返長安時已經23歲,他周游各地,遍訪高僧,但對佛道還沒有達到堅信的境地。
據前面彥悰所編寫的傳記說,由於各地的眾師之說各有異同,對照佛典一看,發現多少都有差異,因而產生了懷疑。
野 崎 因此,他終於決心要去天竺,特別是想獲得得《十七地論》的原本。《十七地論》在梁的時代曾由來自印度的真谛三藏譯成漢文,但是摘譯。玄奘認為如果能得到原本,自己的疑問就會完全解開。
池 田 總的來說,玄奘是想鑽研無著、世親體系的唯識思想。《十七地論》據說是彌勒菩薩所說、由無著整理的。由於論中闡明了瑜伽師所行的十七地,所以又名《瑜伽師地論》。玄奘後來回國後,確實就這個論題譯出了100卷,一直流傳到今天。他拼出自己的一生,終於實現了青年時代所描繪的理想中的一個理想。
當然,想獲得《十七地論》恐怕只是直接的動機。前面已經說過,他決心去天竺,還是想要親眼看一看佛法的發祥地印度,在那裡尋求大乘佛教的真髓。也可能還想仿效以前的法顯,做出像他那樣的偉績。
踏上文明的十字路
松 本 玄奘決心入竺求法,於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秋八月從長安出發。也有人說是貞觀元年、玄奘26歲時動身的。但這裡我想根據彥悰的記載來進行我們的對談。
野 崎 在出發之前,玄奘首先同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提出要求去西域的請求書。這是因為當時中國西邊是以玉門關為界,國法禁止同關外交往。但他們的請求書即被駁回。其他人都因此而斷念。唯獨玄奘又再次提出了請求,仍未得到敕許。但他仍不氣餒,最後決心沖破國禁,實現入竺的夢。
池 田 真是一個信念堅定的人!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須要有對崇高的目的的火熱的一念和可心粉碎巖石般的堅強的信念。
不過,小說《西游記》卻寫著唐太宗召見了法師,出發時發了通關文牒甚至還賞賜了一個紫金缽,兩名陪同遠行的侍從和一匹白馬。實際情況完全相反(笑)。還寫著天子親自來餞行。實際上玄奘動身時是一個初秋的早晨,誰也沒來送行。
野 崎 西行到秦州時是和一個叫孝達的僧人一起。從那裡到蘭州、涼州和旅客、送官馬回去的人同行。在涼州被都督叫去,命令他立即回長安。玄奘偷偷地逃出,繼續西行。到達瓜州時,很快就傳來了通緝令。在官吏的關照下,匆忙出發,趁著黑夜出了玉門關,設法通過了沙漠中的五座烽火台。
松 本 沖破了這樣嚴密的警戒網,接著好幾天又在流沙的沙漠地帶忍受著饑渴之苦,繼續西行。真是“危難萬千,不能備敘”。關於西域旅行實際經歷的困苦,在前面的“求法的旅程”中,已參照法顯的《佛國記》,詳細地談過。這裡我想只談一談玄奘所走的路線。
野 崎 從第一個西域國家伊吾國到達高昌,在那裡受到國王曲文泰的供養。據說這位國王是熱心的佛教徒,這個國家有數千僧侶。玄奘在講說《仁王般若經》[《仁王般若經》,姚秦鸠摩羅什譯,2卷,正式名稱為《仁王般若波羅密經》,略稱“王經”。內容是佛為了給16個大王國護國,使其平安穩定,宣說應該受持般若波羅蜜。與法華經、金光明經合稱為“護國三部經”。另有唐不空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但用的人很少。]時,國王和大臣、高僧們都來聽講。國王親自趴在地板上,讓法師踏著他的脊背登上講台。
池 田 從《大唐西域記》來看,玄奘所到之處,都描寫了這樣的佛教盛況。西域的綠洲國家都是小國,是人口稀少的共同體社會,大概國王一旦帶頭信奉佛教,舉國都成了信徒。
玄奘接著經過的阿耆尼國和下一個屈支國,據說都是用印度的文字直接讀誦印度傳來的經文,看來佛的教義已經成為他們的共同體社會的規范。佛法在這些西域國家廣宣流布的情況同以前法顯紀行時完全一樣。
松 本 這裡所說的屈支國,就是三百來年前鸠摩羅什出生的龜茲國。據說城門口掛著佛像,奏著美妙的音樂來迎接玄奘。畢竟是佛教文化的精華所在地啊!
野 崎 以後玄奘進入現在已成為蘇聯領土的西土耳其斯坦地區,渡過中亞高原的錫爾河,到達撒馬爾罕。據說這裡從國王到一般平民都信波斯教——即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傳說是瑣羅亞斯德(公元前7-6)世紀創立的古代波斯的宗教,亦稱拜火教。從公元前6世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就已經傳布到整個伊朗,薩珊王朝時代最繁盛,定為國教。7世紀薩珊王朝滅亡後,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而迅速衰落。]。不過也有兩座佛寺。
從這裡往南走,出鐵門,渡過阿姆河,進入現在的阿富汗領土。
池 田 從這裡以南,是以前稱作“月支”的地方。這些興亡頻繁的地方確實是名符其實的“文明的十字路”。
松 本 玄奘終於進入了大雪山——即現在的興都庫什山脈。在山高谷深的山嶺上,在盛夏也結冰的無路的凍土上,他順著峽谷往前走。那裡盜賊橫行,好像隨時都有妖魔出現,走了600多裡,眼前出現了梵衍那國。
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說,這個國家東西二千余裡,南北三百余裡,位於雪山之中。佛寺有數十處,僧徒有數千人。國王親自把玄奘迎入宮殿。讓玄奘特別吃驚的是立在王城東北山角裡的一座佛像。這佛像高一百四、五十尺,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池 田 這座金色的佛像被8世紀至9世紀入侵的伊斯蘭教徒剝去顏面,一副悲慘的形象至今仍在那裡遭受風吹雨打。13世紀又殺來了成吉思法率領的蒙古大軍,把梵衍那(巴米安)城塞斬盡殺絕,寸草不留。這裡現在被人們稱作“死谷”、“鬼都”。
過去曾經作為佛都而繁榮的地方,隨著歷史頻繁的變遷,後來竟然變成這種樣子。這恐怕是玄奘從未預想過的。
野 崎 玄奘就這樣越過了庫都興什山脈,終於進入了他向往的天竺——北印度。時間一般認為是貞觀四年的冬季。玄奘從濫波國到健馱羅國,接著渡過信度(印度)河,從中印度進入東印度。
松 本 可是,曾經產生過“健馱羅美術”[健馱羅美術,指以健馱羅地方(現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帶)為中心,在公元後幾個世紀期間繁盛的佛教美術。這種美術以希臘主義的手法來表現佛教的主題,對印度、中亞、中國的美術產生過影響。]的一大佛都中心,在玄奘到來的時候,千余座佛寺、佛塔都已經腐朽傾倒,早已看不到昔日的面影。這裡過去曾經是無著、世親兄弟和脅尊者[脅尊者(Parsva),2世紀初出生於中印度的說一切有部的首老,付法藏第十祖。據說他出家時已經年老,非常努力,曾起誓如不得阿羅漢果,脅(腋下到腰部)不著度,三年大悟。還說他曾勸說迦膩色迦王舉行了經典結集。]活躍過的地方,玄奘恐怕不無感慨、沮喪吧。
池 田 印度的佛教這時已經日益衰落。剛剛經過的西域國家,有些地方佛教還相當昌盛。而在他那樣向往印度,大多地方僅僅殘留下一些遺跡。不要說是玄奘,就是知道一些過去情況的佛教徒,都會同樣感到悲傷吧。
松 本 實際上據說後來玄奘訪問摩揭陀國時,來到釋尊成道的尼連禅河畔——現在的佛陀伽耶——的菩提樹下,五體投地,悲傷懊惱。據彥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說,當時玄奘哀歎不已,自言自語說:
“佛成道時,此身在何處度生。而今像法時代,渡萬裡來此,想此玄奘業障何等如此深重。”
據說正當他這樣為佛法的衰微而悲泣時,恰好因夏安居而會聚來的遠近數千僧人,看到了的樣子,都跟著哀哭起來。
野 崎 以後玄奘被迎進王捨城北郊的那爛陀寺,住在那裡,受到最好的待遇。
這座那爛陀寺裡,主客僧有數千人,主要學習大乘佛教 。據說是當時印度規模最大的寺院,不僅學習其他部派的教義,還研究古典吠陀、因明、聲明、醫學、數學等各種學問。自創建以來已經歷700余年。每天有100多個講座,洋溢著勤奮好學的風氣。
池 田 要說創立700年,那和現在的牛津、劍橋就差不多了。歐洲的這些大學,原先都是以基督教的神學為中心,近世以後神學研究已經銷聲匿跡了。當然,時代演變的速度有所不同。但是,認真研究佛教的傳統持續了700年,這也是很了不起的了。令人感到佛法哲理真是深遠宏大。簡直就像是一座佛教大學的學府啊!
那裡有一位正法藏戒賢[戒賢(Sila-Bhadra),生卒年月不詳。王族出身,屬婆羅門種姓。入那爛陀寺師事護法,後來統管那爛陀寺,人們稱他為正法藏。貞觀十年(636年)玄奘就學於該寺時,據說已經106歲。]法師,是一位年過百歲的碩學,玄奘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據說聽過他講說的瑜伽論三次,純正理論一次,顯揚、對法二論各一次,中論和百論各二次,因明、聲明、集量等各二次。俱捨論僅作過質疑問難。此外,玄奘還熟練地掌握了古代梵文和佛教時代的梵文,讀了很多梵文書籍。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度過了五年的歲月。玄奘當時30多歲。我想他是盡最大的可能把當時天竺佛法哲理的精髓刻印到自己年輕敏銳的腦子裡了。
松 本 以後他踏上旅程,在廣闊的印度次大陸東行、南下。曾經想坐船去僧伽羅國(現在的斯裡蘭卡),結果未能成行。接著又西行到過阿拉伯海的海邊,在印度河下游渡河北上,從那裡踏上了歸程。
野 崎 據說到達東邊的迦摩縷波國的時候,一度曾想通過西藏去四川。但因道路艱險,有毒蛇毒草,十分危險,才放棄了這個想法。於是又再次越過興都庫什山脈,然後穿過帕米爾高原,經西域南路,終於在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故國。前後共17年,當時玄奘44歲。
池 田 有人說玄奘歸國是正月初七,當時46歲,還有的學者認為這次長途旅行的時間是19年。
總之,這是一次極其艱難困苦的行程。只有直接閱讀《大唐西域記》和玄奘的傳記去實際感受。已經完成了這樣偉大的事業,一切艱難困難都成為生命的寶貴財富,有時反而會變成愉快的回憶。對玄奘來說,據說他把這次偉大行程的收獲當作唯一的財寶和驕傲,在他回國後的20年期間,一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為止,都沒有放下他翻譯經典的筆。
進入宗派時代
松 本 我們在前面談過布施浩岳先生把中國佛教史分為五期的觀點。根據這個觀點。玄奘歸國的那一年——即公元645年,則是第四期所謂“宗派時代”的開始。這樣的時代劃分意味著什麼呢?從布施先生的觀點來說,就是認為玄奘的歸國具有這樣巨大的意義。也就是說,在中國的佛教史上,玄奘是帶進“宗派思想”的核心人物。
野 崎 玄奘後來確實被人們看作是法相宗的始祖。看來他在生前就已經是具有重大影響和實力的人物。例如拿佛典的漢譯來說,他曾上奏皇帝,要皇帝承認在他以前翻譯的許多經典全都稱作“舊譯”,把自己翻譯的稱作“新譯”。
總之,玄奘是把他通過這次“偉大的長征”所獲得的名聲和唐太宗極大的政治權力當作後盾,君臨於唐代極其隆盛的佛教界之上。因而在後世的佛教徒中間,對玄奘的評價反而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池 田 是呀。就拿剛才所說的“新譯”、“舊譯”的名稱來說,玄奘的翻譯中確有優秀的,但總的來看,未必能說“新譯”都比“舊譯”優秀。很多學者認為還是鸠摩羅什的翻譯、陳的真谛的翻譯優秀。
另外,在教義方面,從中國佛教史巨大的潮流來看,有的學者認為玄奘還是有點兒倒退了。比如我們最初就談到過,他對攝論宗義產生了疑問,為了解明這些疑問而去了印度。但是他在回國後,主要遵循的是他所師事的、繼承護法[護法(Dharmapala),印度僧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據說6世紀中葉出生於南印度德拉維達國大臣的家庭,在與國王的女兒結婚的晚上逃走出家。後來精通大小乘教義,住那爛陀寺講說大乘唯識,培育很多弟子。29歲時入菩提寺,專心著述。32歲去世。著有《成唯識論》、《大乘廣百論釋論》等。玄奘的法相宗對他很尊崇,認為唯有護法傳達了世親的真意。]傳統的戒賢的唯識說,而不是歷來的無著、世親的唯識學,因而攝論宗雖然同是唯識學派,還是衰落了。
松 本 詳細情況省略不說了。攝論宗在唯識論上說到了阿摩羅識(第九識),而玄奘等人的法相宗義只承認到第八識的阿賴耶識。
池 田 另外,玄奘等人的法相宗義主張“無性不成說”的“一乘方便說”。認為沒有佛性的惡人不能成佛;三乘是真實,宣說一乘是方便。
從剛才所談的中國佛教史的潮流來看,這些也是大倒退。江南佛教早已認為沒有佛性的惡人也可以成佛;三乘是方便,一佛乘才是真實。這一點早在天台出現以前就已經被看作是佛教徒的共識。現在又把它拉回去了。
野 崎 把法相宗當作一個宗派建立的是玄奘的弟子慈恩大師窺基。[窺基(632-682),京兆長安(陝西省)人。俗姓尉遲,字洪道。又稱慈恩大師、大乘基等。據說身材魁偉,身長八尺。17歲出家,為玄奘的弟子。23歲時入大慈恩寺。後來與其師玄奘合譯《成唯識論》,並以此論為中心,創立了法相宗。著作很多,如《法苑義林章》、《成唯識論述記》、《法華玄贊》等,有“百本論師”之稱。]。他作為《法華玄贊》的作者也是很有名的。但這部書顯然是針對天台的法華解釋而寫的。這也是一種倒退。
另外,玄奘的門下出現了很多人對其師譯的《俱捨論》作了解釋,後來成立了俱捨宗。
池 田 關於世親與《俱捨論》,我們在這套對話叢書的第二部《我的佛教觀》中已經提到。我們在那裡已經談論過,《俱捨論》是小乘阿毗達磨佛教的基礎教典。因而出家修行者有一段時期學習它是理所當然的。但由此產生獨立的宗派,是和本來的做法不符的。
野 崎 您的意思是說,《俱捨論》始終是“論”,而不是可作依據的“經”。
池 田 是的。就佛教來說,所謂宗派說“宗”,本來是從以什麼經“為宗”、或什麼是基本上可以尊敬的經文的意思而產生的。如果這是法華經、涅槃經或華嚴經,就應該稱作法華宗、涅槃宗或華嚴宗。也可以說,在釋尊的一代聖教中,根據某個人認為哪部經文最重要而決定該人的宗派。
可是,玄奘及其門下所開創的宗派,不論是法相宗或俱捨宗,都是從學術上對教理的解釋而產生的。這裡似乎有一個重大的陷阱。
野 崎 那麼,玄奘經受那麼多的苦難,到印度去尋求佛法真理,為什麼會掉進這樣的陷阱呢?
池 田 這就需要更詳細地了解當時中國佛教界的情況。首先,我想可以把我們剛才所談的情況作出以下的結論。
年輕時代的玄奘,確實勇敢地進行了可以說前無古人的長征,這種入竺求法的精神和行動應該給予高度評價。但是,問題是在他回國之後,盡管有著身體健康已受到損傷的具體情況,還是令人感到他缺乏弘通佛法真理的實踐行動。
大凡所謂宗教的生命,可以說是在不斷弘教的實踐。為著盡可能濟渡沉淪於苦惱的民眾的布教活動一旦停滯,也就不可能有宗教的生動活潑的繁盛和發展。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歸國後的玄奘確實受到大唐以太宗皇帝為首的朝廷的尊崇,獲得了眾多的弟子,勤奮地翻譯經典。但也可以說這是帶有貴族佛教色彩的,已經過遠離了真正的大乘佛教的精神。
松 本 另外,《大唐西域記》裡也寫過。玄奘來訪時的印度,佛教早已日薄西山,極其衰落。這一點也是有影響的。
池 田 對照印度和中國的佛教,我認為以無著和世親出現的4世紀為界,在此以後,中國佛教比印度佛教處於優勢。在中國,特別是5世紀至6世紀,江南佛教隆盛,在南岳、天台出現以後,這一比重令人感到明顯地逆轉過來。
所以,到7世紀玄奘去印度的時代,中國佛教已經達到很高的層次。玄奘帶回的佛教法理之所以看起來大大地倒退,也是由於有著這樣的情況。
野 崎 有道理。是有著這樣的背景。
池 田 不過,從現代的佛教徒的立場才可能這麼說,當時的人們恐怕是不可能理解的。就拿玄奘來說,他在踏入印度之前,是深信那裡有“佛陀之國”而去的。回國之後,他如果能更徹底地研究一下天台三大部等,也許能產生另外的觀點。
松 本 順便說一下,據說玄奘臨終時,曾經低聲地說:“啊!看見了白蓮華啦!多大多美的花呀!”這話意味著什麼呢?一向沒有定說。這裡所說的看到了“大白蓮華”,也可以考慮是指梵文法華經題名中的“芬陀梨伽(梵文pundanka)——即“白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