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巖文叢》前言
道堅法師
《華巖文叢》緣起
中國佛教的三個優良傳統。第一是農禅並重的傳統。第二是注重學術研究的傳統。第三是國際友好交流的傳統。這三個傳統是中國佛教徒在二千年來的佛教活動中,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發展起來的。其注重學術研究與文化教育事業,是佛教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之一。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受到了以士大夫為首的一些佛教徒的重視,刻苦鑽研佛教的教義理論成為他們一生的偉大事業;在佛教界內部,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獨立創見的僧人在不斷地研討佛教教義,或者翻譯著述,或者講經說法,等等。如果沒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學繁榮,中國佛教就不會出現隋唐佛教民族化的宗派,我們所熟悉的歷史上對佛教學術文化有卓越貢獻的道安法師、慧遠法師、玄奘法師、宗密法師以及各個宗派的創始人,如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法藏法師、律宗的道宣法師、法相宗的玄奘法師等都是熱心於佛教學術文化的中國文化巨人。禅宗被佛教史認為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宗派,但這個派別的祖師造出的語錄和文字最多,所以正是由於有了這樣一批熱愛佛教學術文化事業的先輩,才使佛教的思想文化日益深入人心,佛教才能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生全面影響,最終與儒家和道教鼎立,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
一
巴渝地區的佛教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巴渝地區處於南方絲綢之路的范圍。兩晉之後,由於長江中下游湖北地區佛教發展迅速,處於水路聯系緊密的重慶地區,自然也會受到這一佛教形勢的影響。隋唐時代是整個中國佛教大發展和鼎盛時期,巴渝佛教也在這時有了大的變化。這時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貢獻的僧人如玄奘大師、馬祖道一等人都來過重慶。玄奘取道重慶到湖北荊州。馬祖在渝州從圓律師受戒。巴渝佛教石刻藝術發達,以大足地區為中心的佛教造像,成為重慶佛教的最重要特征,並為以後的佛教發展奠定了基礎。大足石刻是巴渝佛教徒自己設計和雕造的佛像,不僅數量多,達數萬軀,而且技法成熟,代表了中國佛教雕刻最成熟時期的作品,在中國佛教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代,民間流傳“上朝峨眉,下朝寶頂”的說法,“峨眉”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西蜀佛教的重鎮。“寶頂”是大足寶頂山石刻,被譽為川東明珠。明末清初,破山海明從浙江天童寺回重慶以後,在梁平雙桂堂高樹法幢,巴渝佛教開始出現新的生氣,進而在全國各地產生了影響。近現代,重慶佛教一直活躍在中國佛教界中,特別是在20世紀上半葉,因受抗日戰爭的影響,這裡曾經一度成為全國佛教的中心,以太虛大師為首的一大批高僧在重慶領導了全國的佛教事業。1987年5月,原來屬於四川的重慶市,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升格為直轄市。重慶成為現在我國城市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一個城市。現在重慶佛教已經形成了注重教育、行持和慈善的獨特體系,在全國佛教界和巴蜀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有豐富人文資源的重慶佛教,本應該是學者能夠充分利用的資糧,但是到現在為止,嚴格地說,我們對重慶佛教的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氣候。從2005年重慶佛教文化節期間舉行的“華巖佛教文化論壇”學者提交的文章可以看出,只有為數幾篇文章是談論重慶佛教的。而且談論的重點還是在當代的佛教,對重慶古代佛教基本上沒有涉及。雖然大足石刻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研究大足佛教時,聯系到重慶佛教的歷史與藝術,寫出不少的文章與專著,但是這些文章的成果主要是集中在佛教藝術與石窟研究的領域,對重慶佛教的歷史與思想,以及人物等,還沒有全部展開。與當今全國每年都有數千篇佛學研究文章發表,數百本佛教專著出版的形勢相比,重慶佛教的研究真可謂寥寥無幾,這與重慶作為一個直轄市,作為一個人口大市的情況的確是不相稱的,這一局面應該盡快改觀。
研究重慶佛教的意義在於,首先,重慶是我國省際地域最大的地區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對於這麼重要的一個大省,佛教肯定在這一地區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研究重慶佛教,就是想說明重慶佛教的歷史與文化現象,展現重慶佛教的風采,闡述重慶佛教在歷史和當今所起的歷史作用,也為重慶佛教在中國佛教的格局中所處的地位作一個很好的說明。其次,重慶佛教的內涵豐富,資源眾多,研究重慶佛教,是研究重慶地方文化現象的重要內容。重慶的文化有自己的特點,重慶的佛教也具備了自己的特點,充分挖掘重慶佛教的特點,不僅為過去,也為現在與未來的重慶佛教發展,將會有一個很好的定位。再次,研究重慶佛教是為了發展重慶的經濟與旅游,以及文化事業的最好途徑,重慶佛教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像雙桂堂、華巖寺、漢藏教理院等都是對中國佛教作出貢獻的重要寺院,在佛教史上也值得濃重寫上一筆。整理這些寺廟的歷史與文化,發掘它們的內涵,不僅可以促進重慶的旅游經濟發展,直接為重慶經濟發展作貢獻,而且也可以推動佛教界自身的發展,與旅游經濟互動,取得雙贏的局面。第四,研究重慶佛教是重慶佛教界自身發展的需要。重慶有眾多的佛教徒,通過研究重慶佛教,讓重慶的佛教徒了解重慶佛教的貢獻,促使他們更加關心和熱愛重慶佛教,體現了愛國愛教的精神,為重慶佛教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重慶華巖寺,因寺南側有一華巖洞而得名。傳說古洞中石髓下滴成水花,故稱華巖,或曰清初僧人聖可掛錫於此,夜夢五色蓮花大如車輪,因有華巖之名。明清兩代歷有修建。華巖寺巖高百丈,形狀如笏,雄偉壯觀。環寺崗巒起伏,群山如蓮,又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萬嶺松濤等八景。全寺由大老山的大雄寶殿、接引殿和華巖洞三部分組成,建築總面積近萬平方米,寺院占地70余畝,有房300余間。殿閣巍峨,山水依傍,茂林修竹,泉水潺潺,被譽為巴山靈境、川東第一名剎,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裡留存清人龔晴皋及趙熙等名人題寫的匾額和碑石,供人們瞻仰。
華巖寺自創建以後,一直把辦文化教育事業作為寺院的主要任務之一。開山祖師聖可大師,受乃師破山海明的影響,重視佛教教育與文化的建設。他曾經撰寫了《禅林寶訓順硃》一書,以宋宗杲、竹庵所編《禅林寶訓》為藍本,對其順硃填墨,進行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疏釋,以之作為當時僧伽教育的教材。援易儒道以正面開示禅道,強調長老、住持以至學道僧人以悟道修德為大體和根本。聖可認為,叢林乃悟道修德之所。“同建法化,互相酬唱,令法久住”,“共同建立法幢,興隆教化。或抑或揚,互相酬唱。令諸佛法,久住世間。”叢林乃薰化聖凡之場。“所謂叢林者,是何說也?乃是陶鑄凡愚,以成聖哲。撫養鞠育人才美器之地。教令法化,鹹由茲出。” 僧材的使命乃“克紹洪規,如當家種草”。德玉釋之曰:“種草言繼業。好人為好種草,猶好田出好種草也。”“能續大法洪規,為擔當佛祖家業的好種草”。此乃昌盛門庭、丕振僧教之肯綮。對叢林僧材的诠選。聖可诠釋說,“羅致收拾東西南北英靈俊秀衲子,隨順其器具量度,或淺或深,並才力性情,有能無能,開發而選用之”。廣攬四方英俊讷子,開發以行道。關於教化的對象,他指出“凡一切人之性情,本無一定可守,隨人教化而改移。”所謂“衲子無賢愚,在宗師誘致”。關於叢林教學方法,他說:“道尊然後人知敬學”,教人“時時刻刻,以戒忍為牆籬。定慧為甲冑。常自防衛。”以“感動於人”、“感服於人”。“衲子無賢愚,在宗師誘致”。因材施教、觀機說法。《順硃》非常注重悟道修德的首要地位。“道德乃叢林之本,衲子乃道德之本”,“空無作無相之道,布施愛語利同之德,乃叢林之根本。英人哲士,又乃道德之根本。”“叢林保護衲子,衲子保護道德,兩相保也。主法人讵可無三脫、四攝之道德耶?無則叢林必廢無疑矣。”《順硃》對悟道修德的諄諄勸導,仍然對現代叢林培育僧德、僧格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在現代叢林教育中,應當成為現代僧人涵養德性、磨砺人格的龜鑒,可以成為現代僧人日弦夜誦、精進勵行的范本。他還撰述《道德經順硃》、《梵網戒順硃》、《百頌》等專著,開重慶地區佛學研究之先河。
聖可圓寂300年後,中國社會進入了民國時期,華巖寺經過了不少磨難,到了覺初和尚任方丈的時候,寺院開始有了起色。覺初和尚是一位致力於推動佛教教育與文化的僧人。他畢業於四川法政學校,因念世亂將興,人生虛幻,遂入佛門。覺初研精教律,兼修禅觀,慨佛法凌夷,僧徒失學,昏歧無燈,曾經在成都文殊院創辦佛教小學。在華巖寺創辦華巖小學,兼收僧俗二眾。又曾東渡日本,考察佛教。他被推任華巖寺方丈,先後八年傳戒七期,倡議發起創辦漢藏教理院,辦川東聯合佛教會,創川東聯合佛教中學部,對中國佛教系統教育有積極意義。覺初和尚將一生的心力全部投入佛教教育之中,認為教育不力,佛教不興,所以他不僅辦教育,而且還做文化,當時在寺廟裡面設立了刻經處,雕版刻經,印刷流通,華巖寺的刻經享譽西南地區。可惜的是,覺初和尚因操勞過度,過早地離開了塵世。
覺初辦佛教教育與文化的的遺志是由宗鏡來完成的。宗鏡大和尚曾在寧波觀宗法社從谛閒和尚學習天台教義,又應寧波七塔報恩佛學院之聘,教養學僧。1932年,原設在報恩寺的川東佛教聯合中學部,遷移華巖寺,改組天台教理院,宗鏡曾經在教理院任教授。1935年8月,宗鏡被推任華巖、報恩兩寺住持,極力維護教理院之發展,1837年將教理院改為華巖寺佛學院。其中得到了著名學者王恩洋先生的支持。宗鏡禮請王恩洋先生來寺講經,“商將本寺佛教小學堂擴充,改辦佛學院,敦聘大德講授,更輔以本寺諸師和合共事,敢信其必有成也。”認為“以叢林之基礎,建法王之勝幢,五年十年,乃至百年,務期學風淳厚,教義丕揚。”所以宗鏡和尚主寺以後,做了二件大事,一件是力提僧綱,嚴肅威儀。二是創辦了華巖佛學院。華巖寺得以中興。人稱:“故華巖自可師開山後,丈席之任代有薪,傳至宗鏡上人來寺住持,革故鼎新,振聾發聩,肅僧綱嚴,戒律宗風為之一振。復建立佛學院,顯揚聖教,利益有情,時人號中興焉。”
自宗鏡大和尚之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華巖寺再度迎來了黃金時期。1987年,心月恩師主持華巖,1991年正式舉行升座法會。1993年,華巖寺組建了三年制的中專僧伽學校。1995年,重慶佛學院由羅漢寺遷入華巖寺,與僧伽學校合並,是年9月1日,正式命名為“重慶佛學院”。惟賢法師與心月法師分別任正、副院長。2004年12月,重慶佛學院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升級為國家高等宗教院校。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慈雲寺方丈惟賢法師親任院長,道堅法師任副院長。2005年5月,重慶佛學院舉行隆重的成立授牌儀式。重慶佛學院以“戒、定、慧”三學為綱,以“智、行、悲、願”為院訓,堅持“學修一體化、生活叢林化、管理科學化”的辦學方針;旨在培養愛國愛教、弘法利生、解行並重、德才兼備的現代僧才。該院的學制為:預科二年制,本科二年制,研究生三年制。現有法師、講師總計30多名,聘請社會其它大學兼職教授9名。現已畢業六屆學僧,共計400多名,分赴各地寺院管理,或佛學院任教,各地佛教協會任職,更有不少優秀學員到北京等地繼續求學深造,或到各地弘揚佛法。佛學院現有弘法樓、覺初圖書館,收藏各種書籍30000多冊,建造教師樓、學生宿捨等。重慶佛學院還於2005年12月舉辦了以佛教教育為主題的“重慶華巖佛教文化論壇”的學術討論會,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學者60余人參加了會議,提交論文45篇,收入在《重慶華巖佛教文化論壇論文集》裡。
三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新世紀的佛教文化和佛學研究事業,仍然是佛教界和學術界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是各個寺院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寺院將成為發展佛教文化和學術研究的主要力量,對佛教文化和學術研究的工作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寺院經濟的發達與佛教學術文化的發展呈一致的趨勢。華巖寺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祖師大德前賢注重修持,開辦教育與弘揚佛教文化的傳統,為此倡議出版發行《華巖文叢》叢書。這套叢書的落腳點在西南地區的佛教,重點是扶持重慶佛教文化與學術研究事業,此外還兼顧其它與佛教內容有關的著作,最終形成出版多層次、內容廣泛,有影響的佛教著作文叢。
最近黨中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張,其中把“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放在了顯著的位置,說明了黨中央關注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把處理好“宗教關系”列入五個重大關系之中,要求“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這是對我們宗教界要發揮正面積極作用的充分肯定。要建設和諧文化,離不開傳統文化的作用,宗教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特別是作為社會道德組成部分之一的宗教道德裡的催人向善,熱愛和平,反對暴力的基本價值觀,是我們今天仍然要弘揚與發展的倫理思想,黨中央的決定為宗教界人士提供了大有作為的天地。
《華巖叢書》的編纂與出版,是重慶佛教界及華巖寺的一件文化大事,我們熱切希望佛教界和學術界人士關注重慶佛教,研究佛教的歷史文化,研究當代佛教,並將你們的將研究的成果交給“叢書”發表,讓重慶佛教的百花園發出芬芳,提升重慶佛教文化的品位。
是為序。
釋道堅
20006年12月15日於重慶華巖寺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