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禅宗史講稿之概論篇
道堅
概說
譯者印海法師,江蘇如皋人曾跟隨慈航法師及印順導師學習,致力於佛學教育,創辦福嚴、太虛佛學院。創建法印寺於南加州洛杉矶。著有彌勒上生經講記,譯有中印禅宗史、中國淨土教理史、佛教唯心論概論等。印海近譯有淨土教概論、律宗綱要等。
禅
禅的傳統定義 禅是梵文“禅那”(Dhyāna)的簡稱,又音譯作馱衍那、持阿那等,姚秦鸠摩羅什意譯作“思維修”,即運用思維活動的修持;唐玄奘譯之為“靜慮”,即系念專注一境,正審思慮。除此以外,對於“禅”的譯法還有一些,如思惟修習、棄惡(捨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功德叢林(以禅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俱捨論》卷二十八雲:“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義。”又說:“諸等持內,唯此攝支,止觀均行,最能審慮。”以《俱捨論》的說法,禅只是“諸等持”、“寂靜”法的所屬范疇。
禅的現代定義 由於歷史之變遷,禅之一詞也很難用一個精確的詞匯來表述,在此慎以自己對禅的認識而勉強定義:禅是一種神聖的宗教修持,人們經由對它的體驗而超凡入聖,乃至直接獲證涅槃的境界;禅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它令我們超然的面對人生中的順逆境界,並在無常的生命線中發揮最大的生命本能,在生老病死的常態中超越人生,創建出污泥而不染藝術品格;禅是一種積極的人生哲學,以穩建、沉靜、靈活善巧、充滿希望與信心及智慧的特色,為人類提供無與倫比的精神食糧;禅是一種科學的身心鍛煉方法;禅是一種充滿哲思與直觀的潇灑態度……
禅定
禅定,是禅那與三摩地兩個詞的合稱。禅為梵語禅那之略,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即定是心凝住一境而不散亂的心性作用,而禅是靜心思慮的心理狀態。故定的意義比較寬廣,一切息慮凝心等修行方法都名定,禅之名狹,它只是定的其中之一方法而已。今總別合稱而謂之禅定,即對各種凝心修持的總稱。
四禅八定 依據修持次第,禅有四禅之分,定有八定之說。四禅分別與色界的“四禅天”相應,佛教認為修持四禅者依其修持的成就而生於四禅天。由修禅而生起的心境作用,也有八個層面即八定,與色界天相應的四禅定(四禅定是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與無色界相應的四無色定(四空定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因而八定的境界比四禅要寬廣的多,甚至八定中包括了修持四禅所產生的定境。
禅與瑜珈
雖然定的修持范疇比禅要大,然禅定只是瑜珈修持術的一個組成部分。瑜珈,梵文原文為“YOGA”的音譯,意譯為“相應”等義。在印度現存最古老的典籍《梨俱吠陀》中,已經有了瑜珈一詞的出現,其願意為給牛馬等牲畜“套上裝具”,後來此詞逐漸引申為“聯系”、“結合”等意,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生活用語。等到“瑜珈”作為一種宗教修持術的名稱時,這裡的“聯系”或“結合”一詞就超出了普通的含義,特指通過一系列對身心活動的特約,特別是對心理活動的特約與引導,使自己達到與世界本原的神秘聯系或結合,即所謂的“梵我一如”。這種用意在中期的奧義書中最早出現。古典瑜珈以《瑜珈經》為主要標志,此為著名學者缽顛阇利總結前人關於瑜珈修持的理論而成。瑜珈大綱有所謂的“瑜珈八支”,即瑜珈為八個方面: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持、靜慮、三昧,認為由此八法而得解脫。由此可見,禅與定的修持只是瑜珈修持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禅的功德 此為修習四禅的十功德之說,一空,即修禅者沒有強烈的我執與法執之心;二明,三定,四智,五善心,六柔軟,七喜,八樂,九解脫,十境界相應。違背十功能的禅定修持境界則多成禅病。在《三藏法數》中有禅度三行之說:一、安住靜慮,謂亂想不起,深入禅定;二、引發靜慮,謂智慧現前,生諸功德;三、辦事靜慮,謂功行圓成,利益眾生,是為禅度三行。
禅的利益 《月燈三昧經》卷七說有十大利益:一,安住儀式。菩薩習諸禅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是為安住儀式。 二,行慈境界。菩薩習諸禅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安穩,是為行慈境界。 三,無煩惱。菩薩習諸禅定,諸根寂靜,則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是為無煩惱。 四,守護諸根。菩薩習諸禅定,定常當防衛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是為守護諸根。 五,無食喜樂。菩薩習諸禅定,既得禅悅之味,以資道體,雖無飲食之奉,亦自然欣豫。是為無食喜樂,六,遠離愛欲。菩薩修習禅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無染著,是為遠離愛欲。七,修禅不空。菩薩習諸禅定,雖獲諸禅之功德,證真空之理,然不墮於斷滅之空,是為修禅不空。八,解脫魔罥。菩薩習諸禅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之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罥。九,安住佛境。菩薩習諸禅定,開發無量之智慧,通達甚深之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故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十,解脫成熟。菩薩習諸禅定,一切惑業,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熟,是為解脫成熟。
禅的生活化及世界性 佛教徒在對禅的實踐中,從專業性較強的禅坐到生活中對禅的實踐的轉化,最終將禅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實現了禅的生活化。在中國禅宗產生以前,佛教修習禅定采取特定的結跏坐勢,運用觀心調息等嚴格的方法而入於定境(入定)。當修習禅定者停止坐禅時,也就是處於出定狀態,即與平常人一樣地生活,至少在外表上看不出與普通人有什麼區別。中國禅宗的禅則要求在日常的生活中體現禅的修養,如《壇經》對禅定的定義是“外離相曰禅,內不亂曰定”,也就是時刻保持內心的自覺,不再執著於外相的形式束縛。關於禅的世界化流行趨勢,是自古印度佛教後的南北傳佛教的流傳結果,北傳佛教從中國傳入越南、朝鮮、日本等國,現代尤以鈴木大拙為首的日本佛教界對西方的傳播最為得力,因而西方人對禅的稱呼仍是日語“禅”的發音“ZEN”。
禅學
禅宗史料
在中國佛教僧人列傳中,有大量禅宗史料。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別傳。個別高僧的單篇傳記;②類傳。同類高僧傳記的結集,如西行求法的高僧,高逸超群的大德;或一山一寺的僧人和某宗某派的大師;③總傳。屬綜合性的僧傳,它幅度寬廣,時代綿長,收列人物眾多,記述某一歷史時期佛教界代表人物各種錯綜復雜的活動情況。此三種類型的佛教傳記,對佛教的盛衰,經典的翻譯和注釋,宗派的建立,學說的傳播,以及典章制度、寺宇建築、國際間佛教交往等等都有所記述,為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保存了豐富的資料。
《曹溪大師別傳》全稱《唐韶州曹溪寶林山國寧寺六祖惠能大師傳法宗旨、並高宗大帝敕書兼賜物改寺額、及大師印可門人、並滅度六種瑞相、及智藥三藏懸記等傳》。1卷。無撰人名。寫作時間當在唐建中二年(781)前後。記載求那跋摩、智藥、真谛等的懸記;詳述惠能的家世、出家、得法、傳戒,開東山法門以及表辭帝召、臨寂時說傳法袈裟不再傳等事跡。對後來的傳記、《壇經》、燈錄等有較大影響,為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資料。
類傳《比丘尼傳》簡稱《尼傳》。梁寶唱撰。4卷。為中國最早總括諸尼為傳之書。作者博采碑頌,廣搜記集,訊之傳聞,訪之故老,诠序始終而成。起於西晉建興(313~316)年間,終於梁天監十五年(516)。依時代為序分卷,晉代13人,宋代23人,南齊15人,梁代14人。另附見51人,大都是江浙地區的比丘尼,中原和邊遠地區較少。此書所記諸尼未作分類,但從傳中仍可看出有法師、律師、禅師、神力、苦節、經師等區別。《自序》稱全書“不尚繁華,務存要實”。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亦稱《西域求法高僧傳》、《求法高僧傳》等。唐義淨撰。2卷。原題“沙門義淨從西國還在南海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撰寄歸並那爛陀寺圖”。系作者於天授二年(691)在室利佛逝撰成,委托大津送回長安的。依西行年代先後編次,記唐初至義淨訪印期間到印度求法的諸僧56人的事跡。卷末附有永昌元年(689)隨同前往的貞固等4人傳,最後為義淨本人的自傳。求法僧中有不少交州、愛州、新羅、高麗人。以記載他們留學期間的情況為中心,並在《慧輪傳》中詳記當時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的規模、制度等,惜原附在本書的寺圖已不傳,難以窺其全貌。所記去印路線有陸海兩途,所到國家有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阿富汗、尼泊爾、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所學內容有因明、俱捨、戒律、中觀、瑜伽等。記述有關古印度、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歷史、風俗等情況,具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值。有法語、日語譯本行世。
《禅林僧寶傳》簡稱《僧寶傳》。北宋惠洪撰。30卷。主要紀事,亦收錄一些機緣語句,是介於僧傳和燈錄之間的一種體裁。作者不滿意昙穎的《五家傳》,乃博采別傳遺編,參以耆年宿衲的言論,增添嘉祐以後雲門、臨濟兩家的傑出禅師。於北宋宣和二年寫成自五代到北宋政和末81人的傳記。其中屬青原法系的11人,曹洞10人,臨濟17人,雲門15人,法眼5人,沩仰1人,黃龍15人,楊岐4人,其余人法系不明。最初刊本是宣和六年本,有侯延慶序。寶慶三年(1227),杭州刻本有張宏敬序。此書融會眾說,陶鑄成文,自成一家之言,後人多目之為“叢林之扶風龍門”。後來的僧傳、燈錄常加引用。現在通行的是嘉興續藏本、影印續藏經本、南京刻本。
《補禅林僧寶傳》宋慶老(號舟峰庵主)撰。1卷。載法演、悟新、懷志三人傳,傳後有贊。因悟新卒於政和五年(1115),時間最遲,故名補傳。體裁和前傳同,詞章華贍,文字典雅,可與前傳媲美。宋代即附在前傳後面流通。
《僧寶正續傳》南宋祖琇撰。7卷。前6卷載北宋仁宗至南宋孝宗初約100多年間,羅漢南至黃龍震28位禅師的事跡,以機緣語句為主,有的傳後有贊。其中曹洞、臨濟各1人,黃龍、楊岐各13人。第7卷《德山木上座傳》與《臨濟金剛王傳》是兩篇寓言。另有《代古塔主與洪覺范書》是批評《禅林僧寶傳》卷十二《承古傳贊》的。其中正賢、宗杲、道震三人的傳,為後來所增。
《神僧傳》明成祖朱棣編。9卷。《序》曰:“神僧者,神化萬變,而超乎其類者也。”全書采輯中國歷代佛教史傳中所載的“神僧”傳記,諸如梁、唐、宋《高僧傳》、《禅林僧寶傳》、《五燈會元》等,自東漢摩騰至元初膽巴,共208人。在排列次序上,把晉僧群列在齊、周之後,隋岑阇黎列於唐代之後。
《南宋元明禅林僧寶傳》清自融撰。15卷。門人性磊補輯。康熙三年(1664)成書。記南宋建炎元年(1127)到清順治四年(1647)500多年間禅僧97人的傳記94篇(卷二道祖、世奇2人合傳,卷十梵琦、智及、昙噩3人合傳)。其中宋僧45人,元僧15人,明僧37人,絕大部分屬臨濟、曹洞兩宗。自融搜集資料歷時20余年,成傳53篇,性磊補輯41篇。卷末明廣真傳1篇,為此書康熙二十四年重刊後次年拾遺所補。
《居士傳》清彭際清編述。56卷。始寫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成書於四十一年。大都依據正史僧傳及諸家文集、諸經序錄、百家雜說等加以刪削而成。收錄從東漢至清乾隆年間歸佛的居士事跡,有列傳56篇,正傳227人,附見77人。有的傳後有著者和汪大紳等所作贊文。
《善女人傳》清彭際清編述。2卷。成書在《居士傳》後。大部分采自歷代史書、僧傳及諸家文集、諸經序錄、百家雜說等,亦有自己見聞所及。收錄自晉以來至清乾隆年間善女人共正傳138人,附見9人。傳後標有所據原書之名。
《續比丘尼傳》震華編述。6卷。初稿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散失。後又追憶前作,於1939年成書。收錄自梁、陳、北齊、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至民國比丘尼201人,附見47人。所引資料,大都未注明出處,難以稽考;而所收的人,也失之過寬,有欠嚴謹。
總傳《名僧傳》梁寶唱撰。原30卷,序目1卷。今佚。現存有日僧宗性於1235年所錄的摘抄本,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書的目錄;第二部分節錄原文片斷;第三部分為要點的條目。原書成於梁天監十三年(514)。分法師、律師、禅師、神力、苦節、導師、經師七科,每科外國僧人在前,中國僧人居後。其中外國法師4卷,分一般法師和神通弘教二類,中國法師13卷,分高行、隱道和一般法師三類;律師1卷,禅師2卷,神力1卷,不分類;苦節7卷,分兼學、感通、遺身、宗索、尋法出徑、造經像、造寺塔7類;導師、經師各1卷,不分類。正傳記東漢、吳、晉、後秦、北魏、宋、齊七代名僧425人。其中有80余人為《高僧傳》所無。它是最早出現分科的綜合僧傳,對以後《高僧傳》的編纂頗有影響。
《高僧傳》簡稱《梁傳》、《皎傳》。梁慧皎撰。14卷(內《序錄》1卷)。本書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彌綸群言,分科布局,采各家之長寫成。體裁為類傳體。分為譯經、義解、神異、習禅、明律、遺身、誦經、興福、經師、唱導十科。記錄漢、魏、吳、晉、北魏、後秦、宋、齊、梁僧人257人,附見274人。前八科之末均有論有贊,末兩科有論無贊。書末附有王曼穎《與皎法師書》和作者答書。
《續高僧傳》又稱《唐高僧傳》,簡稱《唐傳》、《續傳》。唐道宣撰。30卷。為繼慧皎《高僧傳》之作。書初成於貞觀十九年(645),而其所載實止於麟德二年(665)。自序稱,正傳331人,附見160人。後20年間,又續有增補,成《後集續高僧傳》10卷。隨後兩書合並,卷數仍作30。而所記高僧有正傳498人,附見229人。所據資料較廣,自稱“或博咨先達,或取訊行人,或即目舒之,或討譬集傳。南北國史,附見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舉其器略”。分為譯經、義解、習禅、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等十科。每科之後,有論無贊。《高僧傳》不錄在世人物,此書則將當時名望較高的在世僧人如慧淨、慧休、法沖等均編寫入傳。
《宋高僧傳》亦稱《大宋高僧傳》,簡稱《宋傳》。北宋贊寧撰。30卷。太平興國七年(982),作者奉敕與弟子顯忠、智輪從事撰述,端拱元年(988)成書。至道二年(996)又修理增補,始成定本。作者廣采各方面的資料,尤以碑文塔銘為最多。記述自唐(高宗時)、後梁、後唐、後漢、後周至宋六朝僧人,並補充南朝宋、後魏、陳及隋前傳所遺留的,計正傳531人,附見126人。全書分十科,名目體制與《續高僧傳》同,每科之後有論。其中習禅的篇幅較多,禅宗各派重要人物除雲門宗創立者文偃外,皆有專傳;禅宗內部斗爭事跡,如“南頓北漸”之爭等,亦不加隱諱。對律宗內部南山、相部、東塔三家的爭執,書中亦曾提及。《譯經編》載有譯經六例,譯場的設官分職等,是譯經史上的重要文獻。
《新修科分六學僧傳》簡稱《六學僧傳》。元昙噩撰。30卷。系根據梁、唐、宋三部《高僧傳》重編的一部僧傳。但在分合、次第、歸類上與上述三傳頗有出入。至正九年(1349)開始編輯,二十三年成書。以慧、施、戒、忍辱、精進、定六學分類,與舊的十科分法不同。六學中每學又分二科,合為十二科,即譯經、傳宗、遺身、利物、弘法、護教、攝念、持志、義解、感通、證悟、神化。不計附傳,共著錄1270人。六學下各有小引,說明立科宗旨,每科後有贊言,作為一科總結。
《明高僧傳》亦稱《大明高僧傳》,簡稱《明傳》。明如惺撰。8卷(《龍藏》作6卷)。萬歷四十五年(1617)成書。據稱作者在萬歷二十八年校刊《金湯編》時,涉獵史志文集,見到一些名僧的碑傳,因而隨喜錄出。似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只為南宋至明萬歷間部分僧人立傳。全書分譯經、解義、習禅三科。共正傳112人,附見69人。每科後無“論”,有的傳後有“系曰”一段文字,表達作者的觀點。
《補續高僧傳》明明河撰。26卷。作者遍游齊、魯、燕、趙、湘、贛、閩、浙等地名山古剎,於荒堙殘碣間,搜剔碑刻,並托同學讀徹於兩廣、雲南代為搜輯資料。其後又參閱曹能始的藏書。歷30年,數易其稿;臨終又囑其弟子道開繼承其業。到清順治四年大致告竣。記載唐至明萬歷末的高僧事跡,故名“補續”。全書分為譯經、義解、習禅、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贊誦、興福、雜科等十科。正傳549人,附見75人。在體例上,除附傳外,尚有2~3人合為一傳的合傳體。在習禅一部分傳後有“系曰”,為作者的評論;其他篇中有些傳後有“明河曰”按語,當是准備作“系曰”的底稱;在某些傳後尚有不署名的按語和引用的參考資料,似是道開所加。
《重編八十八祖道影傳贊》亦稱《諸祖道影》、《諸祖道影傳贊》、《祖師傳贊》、《八十八祖傳贊》等。明德清撰,高承埏補。4卷。卷首及附錄各1卷。明代宮中藏有諸祖道影88幀,洪武元年(1368)傳摹供奉於南京牛首山祖堂。萬歷十二年真可禅師請名畫家丁雲鵬臨摹三堂,分置五台、峨眉、南岳等處。後畫家史宷再摹成冊。泰昌元年(1620)德清纂成小傳,各系以贊。崇祯五年(1632)錢應金去其像,以傳贊付梓,但僅77人。十七年,高承埏補寫11人的傳贊,編為4卷。以禅宗大師為最多,並將天台宗十七祖、慈恩宗三祖、律宗九祖、華嚴宗五祖、密宗五祖的名號附在唐代各宗教主的後面。卷二慧遠傳後,還附有蓮宗十祖贊。卷首1卷為各家所寫的序、題辭及目錄;附錄1卷是高承埏所寫祩宏、真可、德清三人和附入的圓信的傳贊。全書除明代數傳外,其他均據燈錄、《佛祖統紀》等編成。
《高僧摘要》清徐昌治編輯。4卷。順治十一年成書。按道高、法高、品高、化高四門,摘要敘述歷代高僧的事跡。道高自東漢至清42人(居士1人不計在內),法高自晉至清43人;品高自晉至清47人;化高自東漢至清41人。資料大多采自4部高僧傳。全書以禅門宗師最多。
《三十二祖傳贊》清世宗撰。1卷。作者自雍正十一年(1733)二月起,每月朔望繪一古德像,並親筆系贊於像的上方,刻石藏於宮內。到十三年去世時,共繪僧肇、寶志、慧思等像32幅,而以禅師為最多。乾隆九年,高宗將像裝潢成軸,賜給武林理安寺。二十四年實月編輯《理安寺志》時將傳贊載在首冊,但未單行。1918年印光始在每一傳前標列名題,刊刻別行。此書以像、贊為主,傳較短小,一般均在500字左右。32人中,除文偃、通琇外,都載有雍正時的封號。有民國揚州藏經院刻本。
《新續高僧傳四集》喻謙編。66卷。1919年應北京法源寺道階等請而編纂,歷時五載,1923年完成。本書以《明高僧傳》為藍本,引用燈錄、傳記、山志、寺志、文集等64種,又參考各省通志、縣志、宋、遼、金、元諸史及各家語錄,資料豐富。但《卐續藏經》中有關史傳的材料均未加引用。記載自宋初至清末近1000年間的高僧事跡,分為譯經、義解、習禅、明律、護法、靈感、遺身、淨讀、興福、雜識十科。正傳771人,附見617人。此外卷首1卷。附有引用書目等。全書在時代排列上把遼、金夾入北宋、南宋之間;傳中人物有重復也有疏漏。有民國鉛印本。
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禅僧語錄寺志,地方史志等史料可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