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溫金柯博士:略述佛教的死刑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略述佛教的死刑觀:
 
提供給2007年2月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廢除死刑大會的資料
 
(一)前言
 
佛教曾經在歷史上對亞洲有過巨大的影響力,她的教義仍然深植人心。台灣的研究發現,佛教經典中,有著明確而堅決地反對死刑的態度,並且它的教義在歷史上對一些國家的刑罰政策產生過實質的影響。在當前國際人權團體推動「廢除死刑」的世界潮流中,佛教能夠提供若干傳統的思想及信仰的資源,推促尚未廢除死刑的亞洲國家,重新反省他們對於死刑的態度。
 
(二) 佛教反對死刑的態度對歷史的影響
 
佛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明確反對死刑、主張廢除死刑,並且在佛教流行地區,產生實際影響的宗教。
 
西元前3世紀,由於阿育王的皈信,佛教成為流行全印度,甚至傳播到亞洲各地的國際宗教。佛教的死刑觀,透過阿育王的推廣,逐漸在印度,乃至其他佛教流行地區形成影響。
 
在5世紀到8世紀的從中國到印度旅行的佛教僧人,在他們的傳記中都提到了當時的印度完全沒有死刑的情形。
 
在佛教主要的傳播地當中,中國雖然沒有廢除死刑的記載,但是許多王朝經常因為宗教或慶典的緣故,而進行赦免、減刑活動。日本從810年到1156年,有長達346年間沒有執行死刑。西藏從1349年開始,確立了佛教式的法律制度,廢止了死刑,且一直延續到現在。
 
(三)佛教反對死刑的教義與實踐
 
佛教認為,一個追求心靈絕對自由的修行者,首先應該持守不傷害其他生命的戒律,其次應當抱著慈憫的態度,救護其他生命免於傷害。在這個原則之下,發展出反對死刑的態度。
 
佛教反對死刑的根本原因,是持守「不殺生戒」。殺生的行為,包含三個要件:一是知道對象是有生命的,二是有意殺死對方,三是實際上殺死了他。在此三條件下,無論是親手殺、下令殺或是對於殺生表示認同、欣慰或是嘉許,都是都是犯了殺生罪。
 
佛教認為,殺人犯、劊子手和判決死刑的法官,同樣都犯了「殺生罪」,同樣使他們來生必須進入痛苦的地獄。
 
在這一信仰的影響下,佛經中的故事,提到了古印度賤民階級,在信佛以後,堅決拒絕擔任劊子手,不願處決犯人,甚至為此而殉道。
 
佛教反對死刑的態度還包括,當佛教徒作為凶案的當事人,或被害人家屬,仍然堅持不要對凶犯處以死刑。著名的目連尊者被打死而不求報復的故事,是非常有名的。
 
佛教反對死刑的態度,不僅表現在反對「由我」,或「為我」執行死刑,更表現在對於死刑犯的救贖。
 
佛教的創教者釋迦牟尼佛,他的傳記當中,至少有三段記載,都提到他救贖臨刑的凶犯,使他們免於死刑,並教導他們成為佛教的聖者阿羅漢。
 
受到這個啟發,在大乘佛教中,「不殺生戒」不僅包含對殺生行為的禁絕,也包含了對生命的救護。在大乘經中,救援死刑犯成為菩薩誓願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
 
在所有救護死刑犯的菩薩當中,最為一般佛教徒知悉的,就是觀音菩薩。經典中說,犯人只要稱念觀音菩薩的名字,劊子手的刀會斷掉,枷索會脫落。這是遍及亞洲的觀音信仰中,一個普為人知的內容。
 
佛教的世界演進史還認為,人類社會開始有諸種罪惡與痛苦,是從以刑罰殺戮懲處盜賊而產生的;而世界淨化的開始,停止殺戮是必要的關鍵。廢止死刑、停止殺戮,才能啟動社會的淨化。
 
佛教的政治理想,也就是所謂「轉輪聖王」的理想。轉輪聖王的表征是他「行十善道」,「十善道」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
 
由此可見,佛教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沒有死刑,以善良教化世間的社會。近代以來,從西方司法人權思潮中,逐漸發展出來的廢除死刑運動,同樣都是出自人類對社會良善的期待,與理想的堅持。(2007/1/16)
 

上一篇:溫金柯博士:何謂在家佛教的建立
下一篇:仁煥法師:生日感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