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李尚全教授:佛學與人生修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學與人生修養

——在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的演講稿

李尚全

各位同學:

下午好!我受單強院長的邀請,在團委書記俞芬女士的安排下,現在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佛學。俗話說,佛法無邊。我們總不能在今天漫無邊際地亂侃胡吹一通吧,白白浪費大家的寶貴時間。還是單院長有智慧,他讓我以人生問題為契入點,來展示佛教人生觀,目的在於開拓同學們的視野,為我們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提供一個新的參照物。我想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創舉,因為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只有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聯姻,才是中華民族的現代文化,也才是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三個文明,應該說是有重大現實意義的。下面我們就從“佛學”和“人生”這兩個單詞涵義的界定說起。

一、對“佛學”和“人生”涵義的界定

1、“佛學”有兩個基本的涵義

首先,就哲學社會科學而言,佛學指的是一種哲學思潮,或者是一種研究佛教的學問。

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佛學指的是一種宗教修養的內容,包括戒、定、慧三方面的內容,又叫“三無漏學”。“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意思。戒學就是有關佛教徒的生活方式的學問,屬於倫理學研究的內容,簡單地說,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定學就是有關佛教徒修持的學問,是一種思維活動,用佛教術語來說,又叫“止觀雙修”,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方式,用佛教的話說,就是“自淨其義”;慧學,實際上是一種人生境界,或者說是佛教的價值觀。這三者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佛教修持過程,由戒生定,再由定生慧。我們本次講座所說的“佛學”,就是指這方面的內容。

2、“人生”也有兩個基本的涵義

首先,就哲學社會科學而言,“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或生活方式,就是人們常說的“命”,或者叫“命運”。日本松下電器集團奠基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認為,“在我們的人生中,令人感到好似有一種人的力量、無可奈何的巨大力量,即所謂的命運在起作用”。顯然,松下先生認為,人生即命運,命運即人生。既然人生即命運,命運即人生,人們就對人生問題或者說命運問題,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有的人主張“盡人事以待天命”。但也有人主張“對待命運不應當聽從,應當開拓”。[1] 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根據佛教教義,對“命運”做了這樣經典性的定義,他說:

命運可以說是每一瞬間的行為、精神的軌跡造成的。如果認為是這樣,那幺命運也是可以通過我們生命的機能來開拓的。我主張一方面要承認命運的巨大力量,同時要在我們生命的深層發現和發掘足以改變命運的更大的力量。我認為這幺做是與開拓命運密切相連的。[2]

如果從比較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對人生問題作出深刻反思的是古代印度的知識分子。古代印度人把知識分子叫婆羅門,他們集宗教知識和世俗知識於一身,其社會地位,在印度種姓制度裡,處於最高地位。由於婆羅門首先是宗教家,所以他們傳授的知識以宗教知識為主,世俗知識為輔。因此,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或者所持的人生態度,往往與婆羅門教的祭祀和修煉關系十分密切。也就是說,他們把人生問題等同於宗教問題,或者說用宗教祭祀的方式來改造人生問題,把人生命運押在了神的保佑的賭注上,如果神不保佑,人就會倒霉的,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要舉行許多宗教祭祀儀式,諸如受胎式、求男式、分發式、命名式、養哺式、入門式、歸家式、結婚式等等。[3] 就人的一生而言,婆羅門教認為,人的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謂的“四行期”,即把人生分為連續相貫的四個階段。這就是在7歲的時候,舉行“入門式”,進入人生的第一個時期,叫“梵行期”。所謂的“梵行”就是要過長達20年的禁欲主義生活,學習宗教知識,特別是當時流行的各種世俗知識。實際上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提倡的“梵行”,與現代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歷教育基本吻合,但最近幾年,提倡大學生結婚,這個新興的社會問題還在討論之中,有人贊同,有人持反對意見,但無論怎幺說,現在已經出現了少數大學生夫婦,現代教育的“梵行期”已經被打破,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應該保留現代學歷教育的“梵行期”,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青年學生過早地過家庭生活,似乎對學歷教育不利。人生的第二個時期,叫“居家期”,據說從27歲到50歲的23年間,從事物質生產,培養後代,到50歲就從繁重的家務生活中退休,開始進入人生的第三個時期。第三個時期叫“林棲期”,就是到深山老林裡過隱居的“出世生活”,它是人生的轉折點,也是由感性的人生轉向理性的人生階段。要對“梵行期”和“居家期”的50年感性人生進行深刻地反思,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完成理想人格,就進入人生的第四個時期,叫“雲游期”。[4] 雲游期是人生最寶貴的時期,它以托缽乞食的方式,向過感性生活的人們傳遞人生的真、善、美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夕陽無限好”,“人臨死時,其語也善”。但大約與中國春秋時期相當,在中國的山東出現了孔聖人的同時,也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出現了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的姓是喬達摩,名悉達多,出身的民族是釋迦族,而“牟尼”是梵語音譯的漢字,意思是聖人。所以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聖人。在古印度的文化傳統裡,聖人就是在“林棲期”參透了人生真谛,擁有宗教知識和世俗學問的大婆羅門。但是,悉達多出身於王族,在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裡,屬於二等公民,叫剎帝利,在社會地位上低於婆羅門,高於第三等公民,即吠捨階層。吠捨就是從事於工農業和商業的人們。另外,在古印度的種姓制度裡,還有等外階層,叫首陀羅,這是一個被剝奪了受教育權利、不能過宗教生活的階層,從事屠宰牲畜等低賤的社會職業,稱為“一生族”,而婆羅門、剎帝利和吠捨有受教育和過宗教生活的權利,所以稱為“再生族”。用今天的話說,再生族是沒有剝奪政治權利的人,而一生族是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

悉達多的橫空出世,在於打破了婆羅門教設置的人生程序,他在過完梵行期的學生生活後,剛過了一年的家居生活,就出家過林棲期生活,長達10年,最終參透了人生問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成為徹底覺悟的人,梵語叫佛陀,中國人簡稱為佛。從此以後開始了長達45年(也有人說50年)的雲游生涯,組織僧團,宣傳他的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這就是佛教。

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人生問題,又叫“六道輪回”的問題。

佛教認為,生命有四種產生的途徑,六種存在方式,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轉換。生命產生的四種途徑是胎、卵、濕、化。像人、牛、羊、豬、馬之類的生命現象,就是胎生的生命;像麻雀、鹦鹉、雞、鴨之類的生命現象,就是卵生的生命;像魚、蚊子之類的生命現象,就是濕生的生命;就第一個生命現象而言,基督教認為是上帝創造的,佛教反對這種神創說的生命起源理論,認為第一個生命現象是化生。所謂的化生,就是在具備生命現象產生的特殊環境裡和時間裡,各種有機物質結合在一起,突然產生出來的生命現象。所以佛教是不承認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認為地球上的人類是從叫光音天的外星球遷徙而來的,並不是從古猿演變而來。第一批蚊子、人身上的第一批虱子,是人身上的濕氣所生的生命現象。人是胎生的生命顯現,但也可以轉化成卵生、濕生、化生的生命現象,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人的精神不滅、六道輪回轉世的理論。所以佛教所說的人生問題,實際上是六道輪回轉世的問題。民國時期的佛教改革家太虛大師,就是這樣認為的,他把人生問題稱之為“人生佛教”。他首先對“人生”作了這樣的定義:

狹義說,(人生)是人類整個的生活;廣義說,人是人類,生是九法界的眾生。人類是九法界一切眾生的中樞,一念向下便為四惡趣等,一念向上便為天及三乘等,故人類可為九法界眾生的總代表,也就是九法界眾生的轉捩點。[5]

在這裡,太虛大師所謂的“人”,是指人類,而“生”則指九法界的眾生。佛教所說的九法界的眾生是指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前面的六類為“六凡法界”,就是六道輪回鏈條上的眾生;而後邊的聲聞、緣覺、菩薩和佛四類是“四聖法界”,他們已經超出輪回之苦。所以太虛大師所說的九法界,就是六道輪回的人生問題。在六道輪回的生命鏈條上,人類是六道輪回的支撐點,“一念向下便為四惡趣等,一念向上便為天及三乘等”,這是因為,

全宇宙的一切存在,盡是眾緣所生,由於因緣和合關系相續,流行為宇宙間一切存在的事物。一切存在中,有一部分是有情眾生,是指具有情感意識的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及天等。眾生中的人,是眾生中具有聰明才智的一種,古諺曰:“人為萬物之靈”。因為它太靈活,所以向上也容易,向下也容易,人做得不好就可以墮下,做得好就可以向上。若不能向上,總要保持為人之道,無使墮落才好![6]

可見,在六道輪回裡,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在如何做人的問題上,太虛大師提出了“人生佛教”,指明了人“做得好就可以向上”的路徑,他說:

佛教,狹義說,佛是釋迦牟尼佛,教是釋迦佛所說三藏十二部的學理,故亦曰“佛學”。廣義說,一切眾生皆是佛,一切世間及眾生的思想行為、精神物質、正報依報的一切,總不出佛說的因果法則,故亦曰“佛法”。所以,普泛言之,佛教是一切眾生所依的佛教;切近言之,就是“人生的佛教”。[7]

二、苦:佛教對人生問題的經典結論

剛才我們說過,佛教所說的人生問題,就是六道輪回問題,也就是人的生死問題。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近百年當中,佛教用一個“苦”字來概括。其實,在現時社會中,我們常常聽到上了年歲的人會這樣說,“苦了一輩子,什麼也沒有得到”的人生感歎。這是佛教所說的苦的人生觀的最好例證。佛教關於人生是苦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佛教對苦的定義

大約從5世紀開始,在中國漢傳佛教界流傳著一本叫《成實論》的書,這是一本佛教概論性質的理論著作,它對苦的诠釋是:流轉的現象,流轉的規律。流轉指的是變化。所以,佛教裡說的苦,不光是痛苦的意思,更主要是運動變化的意思。

2、佛教對苦的分類

佛教對苦的分類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苦、六苦和八苦三種。所謂的三苦是指:

(1)苦苦:“苦苦”是能夠感覺到的苦。因為人有身體,本來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再生病,或者意外傷害,就是苦上加苦,所以叫苦苦。

(2)壞苦:“壞苦”是相對於人的快樂心情而言的,意思是說,人在快樂之後,就會產生痛苦。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樂極生悲”。壞苦的“壞”就是變化的意思。

(3)行苦:行苦指的是人生之苦。按照佛教的說法,人是五蘊。五蘊是指人的肉體和心態。人的肉體又叫色,而人的心態則有受、想、行、識四個方面的內容。受是人的感覺,想是人的思維方式、行是人的意志,識是人的理性。人就是物質現象加上精神現象,所以說人是五蘊。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苦,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行苦。

佛教所說的六苦,是指在人的一生當中:

(1)沒有永久的身體

在六道中,人在業力的推動下,或者繼續胎生為人,或者化生為諸天,或者胎生為牛羊驢馬,或者卵生為雞鴨、或者濕生為魚等水族、或者化生為地獄裡的生命體。所以,人的身體是在無常變化之中。

(2)沒有永久的親仇

根據佛教六道輪回的理論,人的親人和仇人也是相對的。佛教經典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佛陀有個神通第一弟子,叫捨利弗。他曾經看見一個人抱著兒子在吃魚,家裡養的一條狗跑過來搶魚骨頭吃,被主人打了一頓。由於捨利弗有宿命通,能夠知道某人的前世,所以他見到吃魚者吃的魚正是他前世的父親,由於他父親生前以捕魚為生,所以死後濕生為魚。狗的前生是他的母親。他懷裡抱著的寶貝兒子,前世正是他的情敵——他妻子的情夫。情敵死後,因其它善業力的推動而胎生為人,但卻因迷戀著他的妻子而轉生為他們的兒子。捨利弗通過宿命通知道了這個吃魚人的前世情況以後,便非常感慨地說:“妻子搶吃丈夫的骨頭,兒子吃著父肉,又在鞭打親母,卻把仇人抱在懷內,輪回真是諷刺啊!”。

(3)沒有永久的幸福和快樂

佛教非常強調物極必反的辯證法,認為人眼前的名利、財產、地位,乃至親友,都是暫時地擁有。

(4)沒有永久的共處

人在死的時候,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都必將失去。

(5)沒有真正的滿足

貧窮和富裕也是相對的。佛教認為知足就是富裕,不知足就是貧窮。佛經裡記載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在古代印度王捨城,有一老婦拾到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老婦發心把這個寶貝贈予國境內最貧窮的人。消息傳出後,全國有許多人都趕到王捨城來看熱鬧,就連國王也來了。結果大家看到的情景是,老婦卻把寶貝贈予國王,並說:“陛下是全國最不滿足的人,所以我把寶貝交給您!”這則寓言說明,就人生而言,貧窮和富裕只是人的一種精神滿足感,而不是占有財富的多少。

(6)重復又重復地轉生

人在六道中,在強大的業力的推動下,身不由己,一次又一次地轉生輪回,周而復始,無法逃出這個生命循環鏈條。這個人生循環鏈條,如果不修解脫之道,它就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尾。

佛教所說的八苦是指肉體上和精神方面的八種痛苦,具體內容如下:

(1)生苦

嬰兒在母胎中,當母親飲食熱的東西時,會感到像被沸水燙一般。在母親進食冰涼的東西時,會感到像在冰水裡一樣。就是在嬰兒出生後,還會對外界感到陌生,並產生極大之恐懼心理。所以,嬰兒的出生同樣是一種痛苦的掙扎。

(2)老苦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體力和精力都在一天天地衰落,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老苦。

(3)病苦

不論年青人還是年老人,在一生當中,誰也擺脫不了病苦的折磨。

(4)死苦

人在死亡的時候,不但肉體會感到痛不欲生,而且心理上會產生種種幻覺,導致精神上的恐懼感。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死苦。

(5)怨憎會苦

在人的一生當中,會遭遇到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人和事。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

在人的一生當中,誰也無法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運,與財物、親友、父母、子女及親朋好友的分離是常有的事情。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愛別離苦”。

(7)所求不得苦

在人的一生當中,任何人都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真正能夠兌現的,應該說是微乎其微。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所求不得苦”。

(8)五蘊熾盛苦

人的身體和精神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這是人生痛苦的總根源,所以叫“五蘊熾盛苦”。

3、欲望:人生痛苦的真正原因

日本松下幸之助先生認為,欲望是人的活力和生命力;有了它人才會活下去。池田大作先生把現代人的欲望概括為四大類,他說:

第一是本能性欲望;第二是由人與人及社會的關系所產生的欲望(我想把它稱之為心情性欲望);第三是有關知識、真理、美、愛等的欲望(我稱之為精神性欲望);第四是人的生命沉浸於產生它的大宇宙生命之中,並與其相融合或企圖與其融合的根本性欲望(我給它起名為宗教性欲望)。[8]

由此可見,人的欲望是在不同層次上的生命沖動,往往是高層次的生命沖動否定低層次的生命沖動。在古印度人的生命層次裡,宗教生命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宗教生命沖動是建立在徹底否定世俗生命沖動的基礎上的。唐代高僧道宣大師就說過這樣的話:

夫欲修道,於三業中,先斷財色二種。若不貪財,即無谄爭;若不貪色,即無熱惱。經曰:“背捨離欲,順菩提分。”當修身觀,精勤一心,除世貪愛,制伏垢惱,令心清淨,以斷財色,成無漏善根,薰本識中,成無貪種子,漸盡惑染,入賢聖位,名菩薩行,名真持戒,名為賢士,名佛弟子。財色二事,相欲似輕,感罪尤重,河沙诳惑,由財色起。此之二過,能壞君臣、師徒、夫婦等,亦壞內外親族、朋友、知識。若離財色,更無世間,人天脫苦,聖凡同贊,諸漏滅盡,進至佛果。為此,先誡財色二種。因色生驕,因財生吝。驕而且吝,雖有余德,亦不足觀。先斷財色,使功行成立,後聽經論,即是入道次第也。[9]

這是站在獨善其身的角度,徹底否定世俗生命層次上的欲望,也就是擺脫六道輪回之苦的生命沖動力。

三、佛教對現代人生修養的啟示

佛教六道輪回的人生理論,是建立在精神不滅的理論基礎上的。這個理論在古代就遭到學者的非議,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更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他所得出的人生是苦的價值觀則是積極的,因為人為了追求高層次的生命沖動,就必然要積極進取,人靠人自身的努力來改變人生命運,從而否定了救世主的存在。佛教的這種人的命運靠人自己來把握的理論,對現代人生修養也具有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

佛教把人的行為稱為“業”、或“業力”。業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裡輪回的推動力。從佛教業報輪回的理論來看,人的生命層次的高低完全取決於人自己的所作所為。佛教把人的行為分為三大綱領十小條目。

(1)第一大綱領:身體行為。身體所造作的三種不善業,分別為殺生、偷盜、邪淫。

(2)第二大綱領:口舌行為。口舌所造的不善業分別為妄語 ( 說謊 )、兩舌、惡口、绮語 ( 說閑話 )。

(3)第三大綱領: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所造的不善業分別為貪欲、瞋恚、邪見。

佛教認為,一個人如果對上述三大綱領十小條目采取肯定的態度,並付諸行動,就要付出死後輪回到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裡;如果采取否定的態度,就會死後繼續轉生為人,乃至升天;如果出家修道,就會擺脫六道輪回,成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換句話說,人的生命層次的高低、生存環境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人自己的所作所為。

2、涵養出健康的心態至關重要

在人的一生當中,事業能否成功,涵養出健康的心態是關鍵。佛教把人生擁有的健康心態叫四無量心。佛教所說的四無量心如下:

(1)慈無量心

慈心就是愛心,它能對治人的瞋恨心。就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他人如何毀謗和傷害自己,也不應該生起瞋恨心。在為人處世時,涵養慈心的目的,在於培養為社會獻愛心,遠離破壞社會和諧的忿怒情緒。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慈無量心。

(2)悲無量心

悲心就是同情心,它能對治人的傷害心。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要與人為善,幫助別人解決實際困難,把別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想盡辦法幫助解決,哪怕是幫助別人時受到各種各樣的欺負和凌辱,也不後悔,更不應該產生傷害他人的心態。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悲心無量。

(3)喜無量心

喜心就是承認別人取得成就的心態,也是見賢思齊的謙虛心態,它能對治人的妒嫉心。在現實生活中,對好人好事要歌頌,而不是諷刺挖苦。這就是佛教所大力提倡的喜心無量。

(4)捨無量心

捨心就是正確評價自己的心態,要給自己正確定位,不要把自己估價太高,要用平常而誠實的心態為人處世,它能對治自己的怨恨心。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捨無量心。

3、樹立遠大的理想是事業成功的一半

孔子在介紹自己的成長經歷時說過“三十而立”的話,意思是說,他在三十歲時確立了人生目標,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這是人生成功的經驗。佛教把這種確立人生理想的做法叫發心,想成佛的理想叫發菩提心,禅宗六祖慧能大師概括為發四弘誓願,他在《六祖壇經》裡說:

善知識!既忏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自性煩惱無盡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自性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在揚州大學講中國哲學史時,經常提醒大學生們,大學生是否優秀,將來是否成材,不是看學習成績,而是看有沒有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就是大學生的理想。有了學習興趣,將來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半。那幺,問題是,理想與現實必然有相當大的差距,如何把理想變成現實,慧能大師提出的佛教四弘誓願,對我們的人生修養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假如我們把佛教徒所追求的成佛目標兌換成我們的人生理想的話,所謂的“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就可以解釋為,既然我們已經確立了人生最高理想,就要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奮斗終身。不要目標已經確立,時而想去經商發財,時而又想去做官留名,這樣不斷變化的理想,就是“眾生”,要把它聚焦到已經確立的人生最高目標上,叫“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盡管樹立了遠大的人生奮斗目標,但是在現實人生當中,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干擾,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質方面,佛教把這種干擾人實現遠大理想的因素叫“煩惱”,所以叫“自性煩惱無盡誓願斷”;光有美好的人生理想還不夠,還要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來鋪墊,佛教把知識叫“法門”,所以說“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盡管追求人生理想的難度很大,但是作為人生的最高理想,也要“自性佛道無上誓願成”。假如在座的各位同學已經確立了自己奮斗的目標,能夠作為終身的追求,必然會有所成就的。無論作哪一方面的專家,都要付出一二十年的心血,朝想夕成的專家,不但過去沒有,現在不會有,就是將來也不會有。所以神童是有的,但神童很難成材,原因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靠小聰明做事的人,終究會被社會所拋棄。

4、為人處世要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

佛教提倡四項為人處世的原則,稱為“四攝法”,目的在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環境,正如《華嚴經》所雲:“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這四項為人處世的原則是:

第一、布施。佛教所說的布施有三種,用錢財、物質、醫藥等資助他人,叫財施;把自己的知識、技術等知識產品傳授給他人,特別是要把佛法傳授給他人,叫法施;幫助別人度過難關叫無畏施。在這三種布施中,佛教特別提倡法布施,因為法布施才能根治貧困、救濟殘弱、使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愛語。佛教所說的“愛語”,並不是讓人們說一些谄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話,而是要講說對他人有利益的話。佛教所說的利益,不但對現在有好處,而且還要對來世有好處,也就是在來世最低的要求是不墮落在三惡道裡。

第三、利行。佛教所說的“利行”,就是捨棄自己的私欲,以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在敦煌壁畫裡有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過去世“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故事。由此可知,佛教所說的利行,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第四、同事。佛教所說的同事,就是要和他人合作,共同搞好事業,把集體的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法華經·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就是對公務員要講為人民服務、對軍人要講愛國,對老師要講師表、對商人要講經濟、對學生講理想,並且要做到身體力行。

注 釋:

[1] [日]池田大作、松下幸之助著,卞立強譯:《人生問答》,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33頁。

[2] [日]池田大作、松下幸之助著,卞立強譯:《人生問答》,第34頁。

[3] 方廣锠:《印度文化概論》,北京:中國文化書院,無出版日期,第46頁。

[4] [日]池田大作、松下幸之助著,卞立強譯:《人生問答》,第35頁。

[5]《太虛大師全書》,第3冊,第240頁。

[6]《太虛大師全書》,第3冊,第240頁。

[7]《太虛大師全書》,第3冊,第241242頁。

[8] [日]池田大作、松下幸之助著,卞立強譯:《人生問答》,第18頁。

[9] 道宣:《淨心誡觀法》。

 

上一篇:李尚全教授:淨土宗在當代台灣傳播的四種方式
下一篇:李尚全教授:漢傳佛教經律論概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