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韓廷傑教授:《茜藏佛教認知理論》中的因明量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茜藏佛教認知理論》中的因明量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 韓廷傑

《茜藏佛教認知理論》,原由茜藏格魯派喇嘛拉谛仁波切口述。他曾於1976年3月至1977年5月任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對蔣悲桑佩格西撰寫的《當代格魯派的認知理論》進行口頭注解,這就是本書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根據拉谛仁波切的解釋及其他兩部認知理論著作所作的簡介。一部是普卜究·強巴嘉措所撰的《對境、有境與認知理論的解釋》,第二部是蔣央協巴的《認知理論》。由美國E·那貝爾(Elizabeth Napper)譯為英文,又由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廖本聖先生譯為漢文,由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印行。

茜藏佛教把全部佛教分為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和中觀宗四宗,經部宗又分為隨教行經部宗和隨理行經部宗二派,本書觀點屬於後者。茜藏佛教中的認知理論,對於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而言,大同小異。所以本書所講的認知理論具有普遍意義。

所謂“認知”(英consciousness,梵jnana),在佛教經典中又譯為“覺知”(梵buddhi)或“明知”。“覺”為覺察,“明”(梵 vidya)為知識或學問。

認知理論的研究對象是眾生的心識,以及心識認識事物的過程。關於認知理論的研究,主要依據古印度唯識學家和因明學家陳那的《集量論》、法稱的《釋量論》和無著的《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前兩部的內容是因明量論,第三部的內容是關於心識問題。除印度佛教原典以外,茜藏學者繼承並發展了這一理論,如薩迦學派的薩迦班智達的《量理寶藏論》等。陳那或法稱只提到四種認知形式,即現前知(pratyaksa,現量)、比度知(anumana,比量)、猶豫知(samsaya)、顛倒知(viparyaya-jnana),茜藏佛教則發展為七項,又增加了再決知(paricchinna-jnana)、伺意知(manah pariksa)、顯而未定知(aniyata-pratibhasa)。現將七類認知分別說明如下:

(一)、現前知。即現量,系指“已離分別且不錯亂的認知。”(本書第81頁)只是“根知”,而非“意知”,還沒有加進第六識意識的分別活動。“不錯亂”,是說這是正確無誤的認知。如果根有毛病,其現量則為似現量,即錯誤的現量。“不錯亂”是指根健全的一般 情況,此時的現量為“真現量”,即正確的現量,“真”字可以省略。

此中所說的“錯亂”是由四種錯亂因引起的:1、存在於對境當中的錯亂因。如把快速旋轉的火把看成是火圈的認知;2、存在於所依當中的錯亂因。如因患眼疾而把一個月亮看成是二個月亮的認知;3、存在於場所當中的錯亂因。如當一個人坐在船上或汽車當中,看見樹在移動;4、存在於等無間緣的錯亂因。當一個人被嗔心籠罩時,見一切事物均成紅色。

現量分為四種:1、根現量。亦稱根現前知,即五根現量。包括見色的根現前知,即眼根現量;聽聲的根現前知,即耳根現量;聞香的根現前知,即鼻根現量;嘗味的根現前知,即舌根現量;碰觸的根現前知,即身 根現量。

這些現量的產生需要三個條件(緣):所緣緣、不共增上緣、等無間緣。如眼識緣色的時候,它的所緣緣是色境,不共增上緣是眼根,它的等無間緣是其前一剎那的認知。

根現量不能給所緣的境命名,也不能思考它們,都是由根現前知所引生隨後諸剎那的分別知所完成。

2、意現量。亦稱意現前知,“由自己的不共增上緣---意根---所生的已離分別且不錯亂的明知,就是意現前知的定義。”(P145)格魯派認為,在根現前知結束的時候,會有一剎那的意現前知產生,這就是意現量。因為時間過於短暫,所以一般 人無法覺察 ,只有深層次修行且有神通的人,才能覺察到。

意現前知分為二類:“此處所說的意現前知”和“不是此處所說的意現前知”。“此處所說的意現前知”,就是當緣取色、聲、香、味、觸五境 的時候,眼、耳、鼻、舌、身五根對境的任何一個“根現前知”所引生的“意現前知”。“不是此處所說的意現前知”,是指通過修行所引生的神通等“意現前知”。

3、自證現量。亦稱自證現前知,經部宗、唯識宗及瑜伽行中觀自續派認為有自證現前知,毗婆沙宗、經部行中觀自續派及中觀應成派則否認他的存在。自證現前知的功能,是讓我們記憶先前的認知。

4、瑜伽現量。亦稱瑜伽現前知,在唯識修行五位中,只有見道位、修道位和無學道位的聖者才有瑜伽現量。瑜伽現量的不共增上緣不是眼等五根,而是止觀雙運的三昧。這是我們禅修的主要目標,能夠認知無常、無我等佛教義理,能夠對治使眾生輪回的顛倒。

如果從“所依”來分,瑜伽現量可以分為三種:聲聞的瑜伽現量、獨覺的瑜伽現量和大乘的瑜伽現量。如果從“體性”來分,瑜伽現量又分為見道位的瑜伽現量、修道位的瑜伽現量和無學道位的瑜伽現量三種。

(二)、比量。即比度知,這是一種分別知,只有推理達到頂點時才能產生,必須以現量為基礎,現量只能認識事物自相,比量則能認識事物的共相。比量不容置疑地了解外境 ,是一種值得信賴的認知形式。比量分為三種:

1、信許比量。如佛教徒認為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等;

2、共稱比量。人們普遍承認的推理形式,如有月必有兔等;

3、事勢比量。如由“所作 ”推知“無常”等。

(三)、再決知。本書說明如下:“現前知的第一剎那是透過經驗之力了解其對境,而比度知的第一剎那則有賴於正因了解其對境。對於這兩種形式的覺知而言,在同一個覺知相續當中的隨後剎那,仍然了解同一個對境,但是已經不再需要依賴經驗或正因,而僅需透過第一剎那(現量或比量)的力量所引生即可。這些隨後的剎那被稱為再決知。”(P89)由此可見,“再決知”是現量或比量之後對同一外境的再認知。

(四)、伺意知。正在仔細考慮的過程中,所以它不是一種值得信賴的認知形成。分為三種:無因相的伺意知、不確定因相伺意知和依賴相似因相的伺意知。

(五)、顯而未定知。因為沒有作意心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就是“顯而未定知”。雖然某些事物已經顯現在面前,因為自已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吸引,使我們無法確知顯現於我們面前的事物,故稱“顯而未定知”。這種認知可以區分為三種:屬於顯而未定知的根現前知、屬於顯而未定知的意現前知和屬於顯而未定知的自證知。

(六)、猶豫知。其定義為“透過自力對於兩端躊躇不定的明知。”(P226)猶豫知分為三種: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非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和等分猶豫知。

(七)、顛倒知。對外境的錯誤認識。分為二種:1、無分別的顛倒知。如患眼疾,看到二個月亮;2、分別顛倒知。認為有實我等由於虛妄分別而產生的錯誤認識。

這七種認知形式又可以分為三類:把共相作為所緣境 、把自相作為所緣境 、把不存在的事物作為所緣境 的無分別錯亂知。又可以區分為二類:量知、非量知,分別知、無分別知,錯 亂知、不錯亂知,意知、根知,遮遣趣 入境、成立趣入境,心法、心所法。

上述關於認知形式的七種、三種、二種分類,引伸出因明量論。所謂“量”,就是“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P245)新的排除再決知。“不受欺诳”,就排除了顯而未定知、伺意知、猶豫知、顛倒知四種認知形式。“明知”,排除毗婆沙宗“根是量”的主張,也排除了外道主張“補特伽羅或吠陀之聲是量”的觀點。

關於“量”的分類,眾說紛纭:唯物主義的順世論只承認現量。數論則主張三量:現量、比量、聲量①。正理派則主張四量,除上述三量以外,再加譬喻量②。耆那教主張六量,除上述四個量以外,再加無體量③和外除量④。勝論派的一個分支匝日嘎派(carika)主張 有十一個量,再加隨生量⑤、不可得量、世傳量⑥、內包量⑦和假設量⑧。

法稱認為“所量二故量為二”,因為所量只有自相和共相二種,所以“量”只要有現量和比量這二種就夠了,沒必要設那麼多量。聖教量和信許比量相同,譬喻量可以包含在事勢比量當中,它們都是比量。

“量”又可以分為自定量和他定量。如我們看見遠方有個像火的東西,因為太遠,看不清楚。是不是火,不能確定。等我們走近時,依賴一個隨生的量,才能確定是火。所以,最初的根現量不是自定量,而是他定量。

自定量又分為五種:串習外境的根現量(如兒子心續中持有父親容貌的根現量)、顯現有作用的根現量(看見火有燃燒的根現量)、自證現量、瑜伽現量、比量。

他定量也分為三種:由自己決定表象而由其他量決定實際情況(如上述例證,是否是火,因為太遠,不能決定。)、由自己決定總相而由其他量決定別相(實際上是無憂樹,因為太遠,卻以分別心懷疑它。)、不僅實際情況由其他量決定,甚至連表象也由其他量決定(如自己看到的本來是青色,卻由於某種原因起疑心)。第三種情況只是徒有虛名,實際上這是上述“顯而未定知”。

還有另外一種他定量的三項分類:最初的現量、不專注的意、具有錯亂因者。

以上是關於“量”的論述,“量”的反面是“非”量,即錯誤的認識。“非量”的分類就是上述七項認知的後五項:再決知、伺意知、顯而未定知、猶豫知、顛倒知。

注:

①聲量,原譯為“聲生量”。

②譬喻量,原譯為“透過實例而了解其對境的量”。

③無體量,原譯為“語境量”。

④外除量,原譯為“了解‘前五量所了解的對境之外的對境’之量”。

⑤隨生量,原譯為“推論量”。

⑥世傳量,原譯為“共稱量”。

⑦內包量,原譯為“存在量”。

⑧假設量,原譯為“有點類似猶豫的量”。

 

上一篇:韓廷傑教授:《韓鏡清佛典翻譯手稿》序
下一篇:韓廷傑教授:略談“格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