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沈海燕教授:論一心包容宇宙萬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論一心包容宇宙萬法

(沈海燕(上海))

關鍵詞:觀心 天台智顗 具足 實相 相即

提要:和諧社會的建設在相當的程度上取決於每個個體精神上的成就。在佛教的語境裡,個體的成就是通過對心的認識和觀心的實踐而取得的。本文探討了天台智顗旨在宗教救贖解脫的有關心的理論,並指出,個體若明了心的特性,即能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而對於真理的證悟,端在於個體破除因循守舊的僵化教條模式,以使其審視世界的觀念和思想獲得全新的視角。

一個和諧社會的建設始於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而個體靈性修持的成就則是其對建造和諧社會作出貢獻的保證。個人要取得心靈上的成長,關鍵在於觀心,這是因為只有當我們明了心的特性,並具體進行觀心的實踐,我們才能洞見實相真理,以智慧克服無明煩惱,從而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脫。有關心性方面,天台智顗(538-597)的理論至今仍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 心的特性

在心性的問題上,智顗將心視為:(一)、整個宇宙,因為心是諸法之本;(二)、體、宗以及用。

(一)、心之所以是諸法的根本,乃源自於心的作用能產生業,從業而產生苦。同時,心也包含萬法。在智顗的體系裡,十如是和十法界代表了宇宙萬法。在智顗看來,既然整個宇宙不出十法界,而十法界即在一心中,那麼,心即是宇宙。

(二)、心也是體、宗以及用。智顗將能產生業力的心分成三種,謂之煩惱心,苦果心以及業心,具有無明輪回的特性。1、“煩惱心”包括十二因緣中的三支:無明、愛以及取。2、“苦果心”包括十二因緣中的七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以及老死。3、“業心”包括十二因緣中的二支:行和有。當此三種屬於無明煩惱之心與三種修成佛果之德(即法身、般若和解脫)相即認同的時候,它們就成為了實相本體、成佛之宗要以及修行實踐之用。換言之,“苦果心”若與“法身德”相即,便成為“心體”。因為實相是不生不滅的,而輪回之心與永恆法身不出實相的范圍,皆具有不生不滅的特性,故兩者相即。 “煩惱心”若與“般若德”相即,便成為“心宗”。這是因為,行者由觀心覺察惡事而得般若智慧,覺悟真理。初觀心是成佛之因,觀成覺悟是成佛之果,智顗將成佛因果視為佛教宗要,故心為宗。 “業心”若與“解脫德”相即,便成為“心用”。顯然,心是主宰個體沉浮的關鍵,或於輪回道中,或獲得解脫,皆有賴於心的作用。故此,智顗認為,心的作用至為重要,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所以心即是用。他說,當我們有分別心時(聯系佛教語境,即是十二因緣),即有六道輪回(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和天)。這是因為分別心是人有無明煩惱的結果,因此而產生十二因緣之涉三世而輪回六道的次第緣起,令人沉淪其中,不能自拔。然而,眾生一旦與無明遠離,便不再有分別心,於是便能證得四種聖人(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的解脫果位。

二、 觀 心

在觀心的問題上,智顗強調觀心的重要性,謂,通過觀心,可以達到組成“妙”的三個方面,即“體廣”、“位高”、“用長”。這三個方面是放在作為根本教義的成佛因果的語境裡界定的,代表了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作為佛教本體的這一根本教義則可以總攝一切教法和義理,因為它包含了整個修行的開始、過程和結果,指涉的是遍虛空、盡法界的以成佛為宗旨的實相真理。智顗稱這一根本教義為“體廣”,因為它在時間緯度上不只是指向跡門中的近期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釋迦牟尼,更縱深指向本門中的久遠之前早已成佛的釋迦牟尼。這一教義之用所以為長,乃在於此“用”具體指跡門中佛陀施設的種種救度眾生的活動,而此跡門則源於久遠之本門。在這裡,智顗就觀心的內容提出了三種心,是為己心,眾生心以及佛心。

(一)、“體廣”指實相真理的特性,故從己心是否同時具足其它二心而言的,因心體具有包容萬象的特性。故己心若不具眾生心和佛心,便是體狹;若具足,一己之心量廣大,便是體廣。

(二)、“位高”指契入實相真理的智慧,故其標准由是否與最高之佛心相等來決定。若己心與佛心不相等,心性卑劣,便是位下。若與佛心相等,具足菩提心,志向遠大,便是位高。

(三)、“用長”則從空、假、中一體的三谛三觀視角來看。若觀己心、眾生心和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便是用短。若是即空、即假、即中,便是用長。在智顗的實相理論裡,空、假、中三谛是用來界定實相的三個方面的。換言之,一心必須能觀事物同時具有空、假、中三個面相:諸法因緣合和而生,無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故是空;事物雖虛幻不實,卻暫時存在,故空也是假有;事物即是空幻,亦是假有,即空即假,不落兩邊,這便是中道。在智顗看來,無論是己心、眾生心和佛心,皆不出諸法的范疇,故三心一體,同時具足空、假、中三谛。

就智顗的觀點而言,觀心的重要性在於,觀心是契入實相的最直接的方法,因其不但與包容萬象之心相關,也與三谛密切關聯。此兩種聯系證明,觀心是借以契入實相真理的最殊勝的方法。

從智顗的心為諸法之本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智顗是從肯定的視角來把握真理的。而他的相即理論更從超越的高度提出了契入真理的方法。而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肯定,乃超越所有的區別對待,打破人們局限於語言概念的認知模式,進而洞察到萬物終極一體的本質。改變傳統的世界觀是使人們對真理達到充分體認的關鍵。智顗的相即理論旨在訓練人們的心靈,改造人們的思想,使人們的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造力,以防止人們的思想易形成僵化、狹隘、生硬和教條的傾向。

具體的來說,傳統佛教的世界觀是將人生視為苦,而智顗則將無明三道(煩惱道、業道和苦道)與成佛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相即,以契入終極的本體,超越二元對立。也就是說,煩惱道即般若德,苦道即法身德,業道即解脫德。此類概念的相即是對現象世界全體的了悟,是超越事物之二元對立的境界。一方面,苦道和法身對於證悟的行者來說是沒有區別的,實相之境界是離言冥會的,是涵攝一切的。所謂苦道或法身,乃是無明眾生加諸於實相上的片面的概念。既然世間萬象皆是實相的顯現,那麼,苦道即法身,法身即苦道。另一方面,苦道和法身之所以有區別,只因為眾生所處的認知狀態不同。一念明,苦道即是法身;一念迷,法身就變成了苦道。三道與三德的認同可簡單地歸結為超越這兩組概念范疇的束縛,而達到對實相真理的認識。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把煩惱道與暗的含義聯系起來,也就沒有與之相對的菩提智是明的概念;若不把業道定義為縛,也就沒有與之相對的解脫是自在的概念;若不把苦道界定為生死,也就沒有法身是樂的概念。如此,三道的概念就不再具有消極的含義了,而人們也無需用“三德”來破除與其對立的“三道”之消極面了。當人們擺脫了概念的束縛後,“煩惱道”即“般若德”,無需用般若破煩惱;“業道”即“解脫德”,無需掙脫業道才能得自在;“苦道”即“法身德”,無需了卻生死而得成佛之常樂。

三、 結論

智顗有關心性和觀心的理論給我們提供了借以領悟真理的認知上和宗教救贖上的進路,使行者由此能取得心靈上的成長,思想上的改造,精神上的解脫。個人的修行成就對於社會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借由了悟一心無所不包、無分無別的實相特性,我們就能以開放的心態來包容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皆為實相的顯現。通過觀心的實踐,主體便能增長智慧,了悟宇宙真相,從煩惱困惑中解脫出來。面對生死輪回,經由將生死之苦與涅槃之樂相即認同,人們便不會再感到彷徨無助,而汲汲於所謂的脫離世間的離苦得樂,輪回解脫了。此種對人生的洞察能使我們獲得與傳統佛教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使我們能積極地擁抱人生,使我們的心靈寧靜安詳和平,使我們的精神不離世俗而得到升華。如此,我們便不會輕易被激烈競爭的環境影響而緊張焦慮不安,也不會過分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並能化被動地受外部環境左右為主動地去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去創造祥和安寧的氣氛。若每個人都擁有寧靜的心靈,影響所至,整個社會便自然會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則人間淨土的實現亦指日可待也。

 

上一篇:沈海燕教授:論智者大師的時空觀
下一篇:仁煥法師:願冥陽兩界共同離苦得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