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認識本分 明白本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廣西靈陽寺祈禱2007年世界和平念佛七法會實錄

第三天上午 2007年1月31日(農歷2006年12月13日)

認識本分 明白本分

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是念佛第三天了。昨天下午我們講到了認識生命,認識本分還沒有講。為什麼我們念佛要講到這方面呢?因為不懂這些,大家就經常跟自己的生命有違緣。雖然念佛是一種成全生命的能量,但是我們所作所為,又違緣了我們生命的能量,所以不得不講。

明白的概念是理解,有一句話叫做“理解萬歲”,過去有人說 “真理萬歲”,但不可能有真理萬歲。為什麼呢?比如三個人當中就有三個真理,那麼誰認可誰的真理?能有用嗎?所以呢,真理要在得到理解以後,才能產生作用。對某一件事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真正的微妙就在於理解。理解到位了,才能把事情做到位;沒有理解到位,那麼始終不會把事情做到位。把事情做到位,依佛教裡面怎麼說呢?叫做“體解萬萬歲”。“體解”按照現在的語言來講叫做“實踐經驗”。通過實踐,你才明白。比如一本書把開車的技術講得很明白,有個人馬上按照書裡面的講解去操作,沒有老師去教,結果他還是開不動汽車啊,即使偶然開動也會發生事故。所以說,書只能幫你理解,你沒有通過實踐還是不能把事情做好。實踐時間長了,經驗就豐富,所以說體解萬萬歲。我們為什麼叫做凡夫呢?凡夫是喜歡吹牛皮,把話講得一大堆,事卻做不出來。

昨天已經把認識生命講了,那認識本分是什麼?所謂本分,是每一個人在每一階段需要做的事,比如呢,每一個人都有每天需要做的事,我們就有每天的本分;還有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每個場面的本分。所以本分面很廣,可以說,各種場面不同,那本分就不同了。

昨天已經講了,我們的生命是乘父母的愛而來到這個世界。那我們的本分,來到世界有兩種工作:第一種工作是來報恩的,第二種工作是來補漏的。但是我們人呢,來到這個世界沒有按這兩種本分去做。我們經常做什麼呢?做超本分、做過分的事。可以說,該做的事情我們沒有去做,不該做的事情我們反而去做。不該做而做,叫做過分。該做不做叫做不守本分,也叫做不完善本分。明白嗎?該做不做,也叫違緣生命,不該做而做也叫違反生命,這兩種都給生命造成減分。當我們生命減分了,但是陽壽還沒有了的時候,災難、煩惱、痛苦就會產生。

所以我們來念佛應該是念做明白人。念做明白人就是重點在認識生命和認識本分,也叫做明白本分。

明白本分:是明白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報恩而來,是為補漏而來。

什麼叫做理解本分呢?:理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互相成全而來的。

完善本分呢:該做的一定要做到位,不該做千萬不要做,這就叫做完善本分!

那麼發揮本分:就是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到位了,看到有緣的人沒有做到位,自己能幫助別人完善到位,這就叫做發揮本分。

圓滿本分又怎麼講呢:意思是說,別人不但做不到位,而且搞錯了,搞相反了,我們能把他糾正過來,為對方補漏叫做圓滿本分。(掌聲)

我希望今晚互動的時候,你們應該談到聽了這三天的開示,你們有什麼覺受,不光說你們得到什麼靈感。如果大家都沒有一點覺受,等於我在這裡說話是對牛彈琴。比如我們在座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本分,當丈夫有丈夫的本分,當妻子有妻子的本分,當子女有子女的本分,當父母有父母的本分。每一個人在不同階段,沒有把自己本分完善到位,首先就給你的福報減分。在佛教的理念上怎麼說呢?叫做欠債。你做不到位是給你福報減分,搞得過分是給生命減分。大家千萬不能把這個內容忘記,這是非常重要的。做不到位給福報上減分,做過分了給生命上減分。所以儒家為什麼專門講中庸之道?中庸表達不到位不行,過分也不行。那我們佛教哪一部經講這個道理呢?就是《金剛經》。我們在座的諸位菩薩,你們也有人念過《金剛經》,說不定有些人背得很流利,但不一定明白喔。

把我們的生命和本分弄明白了,念佛的功德非常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阿彌陀名號,他的本身作用理念是成全我們生命變得更好。但是我們的思維和行為,偏偏跟這個信號相違背,這樣念佛能有作用嗎?本來阿彌陀佛的信號是給我們去北京,我們偏偏坐去上海的列車,車是往上海方向的,能到北京嗎?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明白了,現在再講到信佛和念佛。佛教有一句話叫“信、願、行”。這三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你不相信等於什麼都不存在,你雖然相信,但沒有念佛和感恩,等於你不認可一樣。即使你相信,也好像沒有接受一樣。行,就是相信了還要有感恩,念包含理解。剛才我講到的“理解”,信佛應當理解佛,理解佛就是念佛,理解佛了再用佛,你不用你怎麼知道他的好處呢?所以佛教有“信、願、行”,我也有一句話:信佛、念佛、用佛,最好最好的是做佛。(掌聲)

我們中國曾經有一部電影《少林寺》,看了以後人人都會講:心中有佛就可以了。說這句話好象很容易哦,做起來並不是誰都能做到。昨天晚上,有一位香客來之後,我們的老法師對他說:“上香嗎?”他說:“心中有佛就可以了”。老法師就試驗他說:“如果你心中有佛那就好,怕你自己騙自己,放屁!”結果對方馬上發脾氣了。如果你們在旁邊,就會認為是老法師做不對。老法師是故意試探他,你心中有佛,看你有脾氣沒有。如果有脾氣,你是羅剎,哪裡是佛呢?你是煩惱,哪裡是快樂呢?你們絕對不知道老法師試驗的內涵。

真正的學佛人應該以做到哪方面為標准呢?——不管人家好不好,但看自己對不對!(掌聲)我們給人家生煩惱,表示我們沒有良心。但是人家給我們添煩惱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做到感恩呢?感恩是表達我們把債償還了。他罵我們表示他來討債嘛,我們笑了就表示償還了。如果我們生煩惱了,等於這份債還未完。我們樂起來了,等於我們把債務還清了。

有的可能會說:“阿彌陀佛發願力,乃至十念決定必生。那我們從今以後什麼都可以做,反正我們決定得往生。”這樣你就是把阿彌陀佛的願力理解錯了。阿彌陀經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不可缺少善根福德因緣”。如果你做惡事,你以為你是違緣阿彌陀佛,其實是違緣你的生命啊!就象我們在苦海裡面,阿彌陀佛都還沒有來救我們之前,我們就跳下海去了,是誰的過呢?所以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包含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喜捨。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是給你隨便去造業的。

從昨天下午到現在我所講的,重點在哪裡呢?——佛肯定成全我們每個生命離苦得樂,關鍵在我們冥陽兩界本身願不願接受佛成全而離苦得樂。我們願意接受才叫做乘佛慈願,我們不願意接受談不上乘佛慈願。我們不願意斷惡,那就等於我們乘羅剎、夜叉煩惱願,不是乘佛慈願。

謝謝大家!(掌聲)

 

 

上一篇:仁煥法師:念佛目的是把命念好
下一篇:仁煥法師:道德是生命的靈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