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清淨法師:內心解讀 前言 目次 引子 十型人格示意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內心解讀

釋清淨 編輯

山東佛教在線印經處

 

佛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

已與中國文化融然一體。

而我們卻對佛教一無所知,

甚至有著種種的誤解和偏見。

 

你想知道佛教怎樣看待世界和人生嗎?

你想知道世界上為什麼這麼多人信仰佛教嗎?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嗎?

你想獲得人生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嗎?

你並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卻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從此書中得到利益,那麼讀完後敬請將此書送到佛經流通點,或者推薦給您的親人、朋友、有緣者,讓他們同沾法益。寧傳閱至破,勿束之高閣。

前言

性格影響態度,態度決定命運。解讀內心世界,完善生命品質。菩薩潛質,又名九型人格、性格型態。是在生命的輪回相續中,由今生或者多生形成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因為性格形態為強大的業力也就是習氣所形成,如果不靠佛法的真實修證,眾生很難改變久已延續的九種基本人格類型。但如若能真實體驗佛教的禅定和空性,將習氣格式化,則完全可以遷善和重塑人格形態,進而覺悟圓滿為第十種性格。

人的不同習性在嬰兒時期即開始流露,是內心世界的反應。包括:活躍程度;規律性;主動性;適應性;感興趣的范圍;反應的強度;心景的素質;分心程度;專注力范圍/持久性。了解了性格就讀懂了內心世界。性格形態學是一個近年來倍受美國斯坦福等國際著名大學MBA學員推崇並成為現今最熱門的課程之一,近十幾年來已風行歐美學術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強企業的管理階層均有研習九型性格,並以此培訓員工,建立團隊,提高執行力。

彌陀稚子:釋清淨

於2010年11月吉日

 

目次

引子:很久很久以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一、總持分:自性的現代解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二、色空分:人格形態和菩薩潛質……………………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三、本來分:洞悉內心世界……………………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四、法用分:真空妙有 共與不共……………………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五、果德分:一切都是合理的……………………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證知分:十種性格和十波羅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七、秘密分: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引子:很久很久以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本經為唐朝三藏法師玄奘大師由梵語翻譯為漢語,共260字。

“摩诃”: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道與廣義的命。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脫掛礙的意思;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可聯想比如蜜蜂采花釀蜜,能融合眾多不同來源成分而歸納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

“經”: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借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先講個人類起源的故事:

在遙遠的星系,一艘光音天(色界十八天)太空船正在四處漫游,由東往西,從南到北,穿梭於宇宙星際,希望能找到無人到達過的地方,探索出新的文化、資源和思維。

某一天,太空船來到太陽系的某個星球,遠遠看去,星球很美麗,山青水綠,色彩缤紛,船長於是命令太空船駛近一點。

用先進儀器探索一番後,結論是這個星球有水、泥土、樹木、動物,可以支持生命,是個很不錯的地方。船長決定派遣船員做先行部隊,到地面上探索該星球是否適合居住或殖民。然而船員人才濟濟,該派誰去?

(1)開路先鋒8號。

船長打開一幅關於船員的九種性格地圖,發現8號的人生使命是保護、帶領,特質是從不害怕、有謀略、目光長遠、懂得保護身邊人,想方設法解決困難、有力量有沖勁去克服問題。要開山劈石做先鋒,建立長遠目標,他們是最佳人選。

於是,船長派遣了一群8號來到星球上,先建立一個橋頭堡,並為進一步發展作鋪路。8號盡責地策劃了很多方案、目標,不過由於工程浩大,工作繁多,8號無法一一應付,便向船長求救,要求派遣一些人來幫忙。

(2)支援之選2號。

船長再度打開船員的性格地圖,發現2號的人生使命是成就他人,盡力協助他人成功,最適合做支援工作,於是又派遣2號去支援8號。不過,問題依然存在。8號只顧看長遠目標,不能兼顧細節;2號只懂支援策劃,卻不會自行多走一步。欠缺真正勤奮辦事的人,迫使船長再考慮加派他人去協助。

(3)忠心隊員6號。

打開地圖,船長發現6號是團隊型的人,團結、忠心、安全、最適合作士兵,於是派遣他們前去。這時,一個國家已初具規模,有皇帝(8號)、宰相(2號)、士兵(6號)。不過6號太重視安全,在探索時遇到危險便退縮,8號又認為需要增派將軍來帶領士兵。

(4)勇字當頭3號。

3號正是將軍的人選。他們的人生使命是達到一個目標,然後再達到另一個目標。3號喜歡有成就,勇字當頭,可以披荊斬棘,不怕痛楚,不受感情拖累,決定去做一件事時,無人可以阻礙他。3號來到星球上,跟從8號的指引,帶領6號向前沖,令太空船的勢力急速擴大。

不過,由於3號為求目的,有時會不計成本,橫沖直撞,不惜犧牲士兵,導致怨聲載道,於是8號又要求太空船派人幫忙,以制約各方,取得平衡,同時能規劃各種行為上的細節。

(5)長於規劃5號。

太空船這次派來的是5號。他們理性,不會沖動,人生使命是收集資料和作出分析。一抵達,他們就收集了所有問題的資料,逐一研究,建議解決方案,建立真正細致的拓展藍圖。有了藍圖,3號便可以根據規劃帶領6號去沖鋒,探索新大陸、修橋築路等工作變得更安全。

果然,有了5號的規劃,工作變得順利得多,只欠一點:3號有時為了急於求成,會不顧一切,沒有跟從5號的規劃方法去做。不跟從的後果,是工作效果不夠好,時有遺漏,或質量欠佳。

(6)監督使者1號。

為了保證質量,太空船於是再派1號來做監督,確保所有人按著標准去做。因為1號的人生使命正是跟從標准、原則。由於1號很有判斷性,是非黑白分得清楚,頗能收監管之效,令團隊運作開始暢順。

可是不久之後,留在星球上的人又覺得有所缺乏。因為平日只有工作的份兒,沒有玩樂,也欠缺士氣。這次,太空船派了7號前來。

(7)娛人先生7號。

7號的人生使命是創造可能性,最怕悶,怕不開心。為了常常保持自己開心,他會不停地娛樂自己、娛樂他人,設法帶給每個人歡笑和享受。有了7號,星球開始變得豐富,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8)心靈詩人4號。

不過,本身擁有高度智慧和深度的太空人,並不願意看見留在星球上的一群滿足於吃喝玩樂這表面、膚淺的娛樂方式,更害怕他們只顧向外發展,忽略了心靈空間,忘卻本來靈性。

太空船長於是派遣4號前來。4號的人生使命是憑感覺做事,他會創作歌曲、詩章、雕塑、藝術品、畫畫,透視人的內心感受,帶動所有人重投靈覺的懷抱。

(9)和平大使9號。

至此,星球似乎什麼都有了。不過人一多,紛爭、沖突便出現。為了維持和平,船長把最後一種人(9號)派來。9號的人生使命是維持和諧。他本身沒有野心,又愛調解其他人的紛爭,能夠維持和平,制造凝聚力。

當九種人同時在星球上共存時,一個最完整、沒有缺陷的團隊誕生了,這九種人共同合作、互相制衡,堪稱真正的夢幻組合。九種中,沒有哪一型是全然屬於“男人的型”,而哪一型又是“女人專屬”。沒有哪一型比較好,哪一型比較差的絕對價值觀。事實上,每一型的人都各有其優缺點。

(10)超凡入聖10號。

但當團隊中一個人覺悟生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在他身上同時顯發完善了這九種性格,功德圓滿,福慧具足。於是,他就成為佛,覺悟的聖者,這就是第十種性格:圓滿型。

這個星球,就叫做“地球”。

十型人格示意圖

 

這只是個方便我們思維的寓言故事。事實上,佛教《起世經》最後一品是《最勝品》,又稱《天地成品》,准確的描述了人類的由來。

佛教認為,人類最初是從光音天來的。因他們一念貪心起,品嘗了地球上的“地肥” ,身體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貪吃過甚,結果身體沉重得無法飛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來,即成為人類的祖先,這就是佛教中關於人類的起源。

在《世紀經》中,佛陀首先說明光音天上的生命狀況:

“諸比丘,世間轉已,如是成時,諸眾生等,多得生於光音天上,是諸眾生,生彼天時,身心歡愉,喜悅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勝色,年壽長遠,安樂而往。”

接著說明地球形成之後,空無一物,光音天人開始下凡到地球的狀況:

“諸比丘,爾時世間轉壞已成,空無有物,諸梵宮中,未有眾生。光音天上,福業盡者,乃復下生梵宮殿中,不從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娑诃波帝即為“世界主”,意為地球第一人,他不是從母胎降生,而是因緣聚合,變化而降生。爾後下凡到地球的光音天人更多了:

“爾時,復有諸余眾生,福壽盡者,從光音天,捨身命已,安於此生,身形端正,喜悅住持,以為飲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騰空而行,身色最勝,即於其間,長久住持,彼諸眾生於是住時。無有男女。無有良賤。唯有此名。名曰眾生眾生也。”

這些降生地球的天人,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身體煥發出自然奪目的光明,不須吃食即能維持生命,其生命的能源來自自生的喜悅。因有神通力,他們不需要宇宙飛船就能自在飛行,並且壽命長久。這些從天而降的人,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也沒有種族、貴賤、貧富之分,人人平等,名為眾生。

當時的社會,猶如後世所尋求、企盼的共產主義的大同世界。

不過,好景不長。不久,地球上長出“地肥”,從此改變了早期地球人的一切:

“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復於後時,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漸如鑽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猶如上蜜。”

“爾時眾生其中忽有性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試復嘗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

“時彼眾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齊一節,沾取地味,吮而嘗之,嘗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三,即生貪者,次以手抄,漸漸手掬,後遂多掬,恣意食之。”

“時彼眾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時,復有無量其余諸人,見彼眾生如是食噉,亦即相學,競取而食。”

“諸比丘,彼諸眾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漸漸澀惡,皮膚變厚,顏色暗濁,形貌致異,無復光明,亦更不能飛騰虛空,以地肥故,神通滅沒。”

以上引述描寫地球形成之初,尚無生物,最早的地球生命是從光音天下來的,當時他們有神通,可是當吃了地上的物質之後,便整個改變,神通消失,變成難看的原始地球人。天人本來具有的與神溝通的能力,後因食用地肥之故,此能力漸漸消失,成為不能飛騰虛空的上古原始地球人。

在《天地成品》最後,也就是《起世經》最後,佛陀用很大篇幅細說地球人演化的經過:

“諸比丘,劫初眾生,食地味時,多所資益,久住於世。而彼諸人,若多食者,顏色即劣;若少食者,光明便勝。……地味便沒,續生地皮,色味具足……彼諸眾生,皆共聚集……食於地皮,亦久住世,多食色粗,少食形勝……地皮復沒,便生林蔓,形色成就,香味具足……割之汁流,猶如淳蜜……林蔓已沒,有粳米出,不耕不種,自然而生,無芒無桧,米粒清淨,香味具足。”

以上詳述地球表面的變化,以及地球人吃食的演化。但在吃了粳米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地球人知“愛欲”。這種與西方《聖經》中描述亞當、夏娃吃了蘋果之後,知男女之別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彼時眾生,食是米已,身分即有脂髓皮肉筋骨濃血泉脈流皮,及男女根相貌彰顯,根相既生,染心即起,以有染故,數相視瞻,既數相看,遂生愛欲,以愛欲故,便於屏處,行非梵行不淨欲法(男女之欲)。”

這一段很詳細的點出食用粳米之前及之後的差異。在食粳米之前,甚至食地味之前,從光音天來的生命,可以飛翔在地球上空,那是上古人類仍具有超能力的時代,而且生命的能量場仍較高。之後地球人隨年代隨飲食而退化,到吃了粳米之後,進入了有男女之別的時代,身體更有了皮肉筋骨,退化到只能行走地面上。更麻煩的是,猶如夏娃與亞當受蛇的影響吃了“果”一樣,進食後,光音天人不僅有了男女不同的身體,並且有了男女情欲。他們彼此觀看後,便有人心生愛欲,並到屏靜無人處,行男女之欲。由此產生了人類的最大墮落。

但在當時而言,行男女之欲的僅是一部分人,而許多人由於天人的高尚清淨的習氣尚存,還不能接受這種墮落行為,不僅紛紛指責這些偷吃禁果的“先驅者”。這時行欲之人(男)心生慚愧,便得“波帝”之名,“波帝”是墮落之義,墮即成丈夫、夫主。

其後,同行欲者之婦人送飯食來,以共進食,而諸波帝(丈夫)以墮於諸惡法之故,羞惱不快,見彼婦人,即言:“汝有墮也!汝有墮也!”遂立名為‘婆梨耶’。婆梨耶,乃“飯食”之意,即是“婦”之意。這時,人類第一次產生了“夫妻”稱謂。

如《起世經卷第十》雲:“諸余眾生,未行此者,見已告言:咄!汝眾生所作甚惡,雲何如此?時彼眾生,即生慚愧,墮在不善諸惡法中。便得如是波帝(丈夫)名字。時彼眾生,以墮如是諸惡法故。同行欲者(行欲之女人)將飯食來,共饷遺之。語彼女言:汝有墮也!汝有墮也!因此,立名為婆梨耶(婦)。”

尚未行男女之欲的優秀人類,為阻止此類行為發生,決定將墮落男女驅趕出擊,被驅趕者開始試圖返回,但均被拒絕。後來,被驅趕者便干脆建立了家庭,人類的婚姻家庭和私有制由此產生。如同經雲:“先舊下生諸勝人等,見於世間夫妻事出,心生惡賤,左手捉取,右手推之,令離其處。時彼夫妻,或復二月,或復三月,去已還來。即以杖木土塊、瓦石而打擲之,作如是言:汝善隱藏!汝善隱藏!是故今者諸女嫁時,或擲諸花,或擲金銀衣服羅阇(羅阇梵語即是熬稻谷為花者)。作如是咒願之言:願汝新婦,安隱快樂。諸比丘:如是次第,往昔眾人,用之為惡,今時諸人亦如是作,用之為好。以是因緣,諸眾生等,於世法中,行於惡行。如是次第,乃至起作種種捨宅,為彼惡業,作覆藏故。”

“時彼眾生,即生慚愧,墮在不善諸惡法中。”此種退化可以視為上古人類的墮落。

這時光音天的天人由於福報、壽命享盡,紛紛投生於地球,所有殊勝神通,出生全無;並且由於入胎的緣故,生來就帶有了貪欲的習氣。這樣,人類不僅數量大增,而且貪愛染欲成了社會風氣。如經雲:“有余眾生,福命業盡,從光音天,捨身來下,於母腹中,受胎生身,以此因緣,世人漸多,非法漸增。”這時地球人愈來愈多,以前先民不用耕種,土地自然出生粳米,不用燒煮即可食用,並且隨采隨生。但由於夫妻家庭的出現,人心開始貪婪,不少人開始貯藏糧食,粳米便不再隨采隨生,而是必須耕種,才能漸次長大,成熟後方可收獲食用。人類必須付出較多的勞動才能生存下來。

如《起世經卷第十》雲:“諸舊勝人,先生世間,彼諸眾生染馀福力故,不須耕種而有粳米,自然出生。若有須者,日初分取,於日後分尋復還生。日後分取,日初還生,成熟無異。若未取者,依舊常在。後時眾生,福漸薄故。……於是稻谷便有分段,叢聚而生。”

 

先聖對於十種性格的發現,不是依據統計局的民調數字,而是依靠禅定和般若的真實證得。在世間,只有般若波羅蜜才能發現諸法平等。

我們了解十型人格不僅僅是一種精妙的性格業力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個人修養與自我提升、歷練提供深入的洞察力,了解自己,包容他人。與當今其它性格分類法不同,十型性格揭示了人們內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注意力焦點,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為的變化所影響。 它可以讓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幫助人明白自己的個性,從而完全接納自己的短處、活出自己的長處;可以讓人明白其它不同人的個性類型,從而懂得如何與不同的人交往溝通及融洽相處,與別人建立更真摯、和諧的合作伙伴關系。

 

 

上一篇:劉先和居士:都市一僧人
下一篇:劉先和居士:為甚麼要學佛 學佛有甚麼利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