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三衣的緣起、用途和功德(躍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衣的緣起、用途和功德
躍志
閩南佛學


  前言
  本是西方一納子,願著如來三頂衣。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
  每當我想起順治皇帝這首詩時,心裡熱乎乎的,腦海裡仿佛見到,一排排,一行行身穿海青,披著袈裟的僧人,在大雄寶殿裡,一心不亂地誦經禮佛,是多麼莊重肅穆的場面。在他們心目中,是多麼自豪與驕傲啊,每當他們去誦戒時,自己雙手捧著袈裟,一步一步走進法堂,如珍寶一樣護持袈裟。他們不會忘記在受戒時,是非常清淨光榮的亊,是走向清淨解脫之路,當時他們披著三衣,登上盼望已久的戒壇,戒和尚向他們問話,心裡又高興,又膽怯,生怕答不好,知道從今天起,自己不是佛教的門外漢了,是四眾之首,真正的僧人——比丘了。”可以依教奉行,以戒為師。因此他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生動的一幕。然後開始學習戒律,把寫在書本上戒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淨化自己的身口意,對戒體更加注重,對三衣更加愛護倍至。正如《十誦律》雲:“佛言,護三衣如自皮,護缽如眼目,所行之處,與衣缽俱,無所顧悉,猶如飛鳥。若不持三衣而入聚落俗人處,犯罪。”這三衣既然如此重要,那麼三衣的緣起,用途、功德,是如何?下面就一一來說明之,供大德參考!


  一、三衣的緣起
  據《四分律》卷四十記載這樣一段生動的故事:在兩千多年前,在印度靠近恆河的一座古老的城市——王捨城。城市居民們從城門來來往往,車水馬龍,好一派繁榮富裕的景象。在過往的人群中,走著一前一後兩位僧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高丈六,紫色金容,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眾不同。他那一雙慈悲的眼睛,象是能容萬物的大海,無限關懷地看著眼前的景色。走在後面的是一位年輕的僧人,中等身材,細眉朗目,齒白唇紅,來往的人群不時地轉臉望一下這美貌的僧人。他們一前一後不停地向南方走去,不知走了多遠,一片漫無邊際的稻田展現在他們面前,那濃郁清香飄進他們的鼻中。那田埂把這片稻田分成許許多多的小方塊,如棋盤一樣,讓人看得非常整齊優雅美觀,使人心曠神怡。走在前面的那位比丘突然想起了什麼,回過頭來,對走在後面的年輕比丘說:“阿難,你看見這片田地了嗎?’阿難回答:“我見到了,世尊。”這一問一答的兩位比丘,就是流芳千古的佛教創始人,一位是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佛。一位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他們是往南方度化眾生。佛陀又問阿難:“你能為諸比丘作這樣的衣服呢?”阿難閃動著他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滿有信心地回答說:“能。”佛陀對阿難說:“你現在就回精捨,教授諸位比丘。”阿難聽了佛陀的話,馬上轉過身來回到了王捨城。佛陀望著阿難背影,滿意地點點頭,就獨自向南方走去,度化更多的眾生。
  阿難回到精捨,把大家招集起來,傳達佛陀的話,開始教他們如是割截衣,他那悅耳的聲音傳到每個僧人的耳朵之中,靈巧熟練的雙手在布桌上不停地跳動著。
  告訴大家:“此是長條,此是短條,此是葉,此是第一縫,此是第二縫,此是中縫,此是條葉兩向。”經過阿難的精心設計,第一批袈裟終於問世了。僧人穿著合體的割截衣,走在王捨城的街道上,心裡非常高興。從此釋迦僧團的僧人與外道僧團的僧人區別開了,我們是佛陀的弟子,明師之徒,級別比別人高。這時世尊在南方弘法歸來,回到王捨城,見到很多比丘穿著整齊的割截衣,心裡非常高興。對大眾說:“阿難非常聰明,有大智慧。我對他簡單地說一說,他就能制作這樣好的衣服。你們應知,過去諸如來的佛弟子,都著這樣的衣服,象我們現在一樣。未來世諸如來的佛弟子,也著這樣的衣服,象我們現在一樣。割截成沙門衣,不被怨賊所劫,從今以後諸比丘都要穿著這樣的衣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過了許多歲月後。一天,世尊在王捨城與1250位徒眾又到人間弘法,長長的隊伍象一條巨龍緩緩地向前移動,佛陀率領養這支整齊的隊伍。不一會兒,來到了恆河邊上,河水花花地流著,遠處的山峰倒映在水中,周圍的環境顯得更加幽靜。當地的居民看到佛陀的隊伍來到恆河邊上准備渡河,他們紛紛送來帆船,供養這支隊伍過河。佛陀乘船很快來到恆河的彼岸,回頭望著對岸,諸位比丘,他們有的把衣擔在肩上,有的將衣頂在頭上,有的將衣纏在腰間。
  心裡想,我為這些比丘制衣多少有極限,過了這個極限不能蓄。這時諸位比丘已經全部渡過了恆河,謝過了當地的居民,隊伍又繼續向前趕路。
  佛陀率領他們不知不覺來到婆阇國。這個國家處於群山懷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位置。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衣根豐足,眞可稱為天肘之國。這裡的百姓早巳耳聞佛陀的聖號,今日夢想已久的佛陀終於到來了,到處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人們都覺得非常榮幸。隊伍到達了毗捨離這個地方,接受庵婆羅婆提大居士的一-天供養。此刻,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琥珀色的晚霞漸漸地從天邊退去,世尊端坐在院中進入了禅定。到了初夜,一天的長途跋涉,人們漸漸地進入夢鄉,但是偉大的佛陀並沒有睡覺,仍在打坐。夜裡,一輪明月,灑下清涼的銀光,樹木、天空、溪谷——這一切,都象是睜著眼睛在睡覺,佛陀穿著一件割截衣坐在那裡,更顯得莊嚴神聖。到了中夜,圓月已升到房頂,象是剛剛脫水而出的玉輪冰盤,不染纖塵。佛陀覺得天氣有些寒意,即刻披上第二件割截衣,身體覺得暖和一些。又繼續打坐,不知不覺,又到了後夜。一陣輕飄飄的涼風,從西北角上沙沙地掠過來,輕輕地翻起佛陀的割截衣,搖動著樹上的綠葉,給佛陀又增添上一絲兒寒意,於是又加上第三件割;截衣,身體頓時覺得更暖和些。於是佛陀心裡想到比丘不忍寒冷,聽蓄三衣足。到了第二天清晨,東方出現了瑰麗的朝霞,揭開人們夢裡的面紗,把斗大的金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托了出來,捧上天空。佛陀召集大家,制定了“蓄三衣,不得過屍的戒律。從此僧團的比丘再也不為衣服憂慮,更加安心地走上解脫之路


  二、三衣的用途

    1、五衣,梵語安陀會,亦譯日作務或譯下衣,中著衣等,割截衣持,受一長一短。言作務衣者,謂居寺中,房室行道,及曠野往還,或作諸雜務時,均服此衣故。言下衣者,在七條衣之下故。言中著者,與內衣同著在內故。《戒壇圖經》雲:“五條下衣,斷貪身也。”
  2、七衣,梵語郁多羅僧,亦譯入眾衣,或譯上衣,中價衣等。割截衣持,受二長一短。言入眾衣者,禮拜誦經齋會等,大眾會合之時,必服此衣,從用得名也。《資持記》雲:“入眾語通,謂齋講禮誦渚羯磨事,並著七條。”言上衣者,.披在五衣之上,僧伽梨因少用,今言常服中,最在上故。言中價衣者,就價言則居三衣之中故。《戒壇圖經》雲:“七條中衣,斷瞠口也。”
  3、大衣,梵語僧伽黎,譯雲雜碎衣,以其條數最多故。或譯重合衣,以割截而更重合故。或譯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必服此衣故。於三衣中,此衣最大,故稱為大衣。有下中上三品:(一)下晶:.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條,下上品十三條,皆二長一短。(二)中品;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皆三長一短。  (三)上品: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皆四長一短。長多短少,表聖法增加,凡俗之染已減故;  《資持記》雲:“大衣,雜碎衣,王宮聚落,生物善故,及說法受戒,亦須著之,示尊相故。”又入裡乞食,降伏外道,當著此衣。《戒壇圖經》雲:“大衣上衣,斷癡心也。”


  三,三衣的功德
  衣又叫解脫服,解脫是離惑業之系縛,縱任無礙,遠三界之苦果,塵累不拘,任運變化,於法自在。言解脫服,又曰解脫幢相衣,袈裟之異名也,謂袈裟卽為求解脫人所服,而不為邪所傾動。因穿此法服,當於生死速得涅槃。此衣有自他俱利,種種功德,故名福田衣。福田衣是袈裟的德名,因為袈裟條相如田地一樣,田以生長為義,是故若自若他均獲善利。
  《增輝記》雲:“田畦貯水,生長嘉苗,以養形命,法衣之田,潤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養法身慧命。”福田有五淨德:(一)發心離俗,謂出家之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習佛菩提,而能懷佩;妙道,為世福田,是初淨德。(二)毀其形好,謂出家之人,剃除須發,毀壞相好,脫世俗之塵衣,穿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為世福田,是第二淨德。(三)永割親愛,謂投佛出家,割絕父母親愛之情,一心精進,勤修聖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福田,是第三淨德。(四)委棄軀命,謂出家之人,能委棄身命無所顧惜,惟務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福田,是第四淨德。(五)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脫一切有情,為世福田,是第五淨德。《悲華經》雲:“如來於寶藏佛所發願,願我成佛時,袈裟有五功德:1、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四眾,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記。2、天龍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3、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4、若眾共相違反,念袈裟力,尋生悲心。5、若在兵陣,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大集經》亦雲:“謂剃發著袈裟,不持於禁戒,乃至毀犯盡,但持袈裟片,假名為比丘,是人猶得能為諸天人示渾盤道,勝於一切在家俗人,是為天人應當供養。”在佛經中,贊歎袈裟的功德不勝枚舉,讓佛門四眾對袈裟要多多珍重,寧捨生命,不捨袈裟。
  上面已經介紹了三衣的緣起,用途,功德,目的是讓出家人對三衣更加愛護,在解脫的道路上好好修行,以戒為師,以德為主。讓在家人能夠虔誠地信仰佛法,尊重寺院的出家人,增長善根,開大智慧,更好地了解佛法的甚深道理,共同把佛教弘揚光大。   


 

 

上一篇:周叔迦居士:唯識研究 第十四章 唯識學的宇宙觀
下一篇:周叔迦居士:唯識研究 第十五章 佛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