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修目標對象的選擇
修禅定首先一定要找個目標、對象,就是所緣境。
1、選擇所緣境的原則
這個所緣境要有所選擇。有兩個原則。
第一是能淨惑障的。就是你所選擇的所緣境要能清除你的煩惱習氣。第二是能減弱你強烈的執著,要隨順於真理。事實上,禅定是通內外道成就的。四禅八定,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共同成就的。在佛教看來,禅定只是一種手段,階段性的目標,並不是最終目標,成佛才是最究竟的成就。因此佛教的不同在於它有正見,能夠破除能所執著,這樣才能趨向於解脫。所以所緣境要隨順於真理,要趨向於解脫,要能生起功德。
所緣境要選能產生功德的,不能緣於男女相上。比如一個帥小伙的所緣境是一個美女,那就完蛋了。不但不能夠生起功德,反而產生更深的貪著。因此你的觀想只能緣於佛或其他的所緣境。為什麼要選擇觀想佛陀不觀一個美女呢?這有講究。因為對美女,凡夫本來天生的就有一種貪染心,強烈的占有欲,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而觀想佛陀的相好莊嚴,你的執著會相對減弱,同時生起恭敬尊貴感。由於所緣境的不同,出發點不同,而產生的結果也會大大的不同。所緣境也不能緣在一些恐怖的東西上。
2、所緣境的種類選擇
所緣境有多種選擇,有從外到內的選擇。
比如有些人練氣功,在外抱一個球。有的專盯一個外在的木球,然後就這樣一直死盯,集中再集中,專注於它。有的人是晚上關燈後,點一盞油燈,只有一盞油燈亮在黑暗房中,然後站好姿勢,集中精神專注於油燈上。這是在外面尋找的對象。
還有一種是將所緣境從外物轉移到我們的身體上來,比如修四念處。四念處就是四個要觀察的地方,四個要用心的地方。我們說要安身立命,到底我們的心要放在哪裡?佛教裡說,你可以觀身不淨。觀身是怎麼樣,把心放到你的身體裡來。比如觀呼吸,把鼻子當成一扇大門,呼吸就像進出的人來來往往,你就像看大門的人。有幾個人進來,幾個人出去,你記得清清楚楚。也有觀鼻端的亮點,或者吸氣進去鼻端的清涼感。這樣會讓你的心局限在你的人中這個地方,感受呼吸的進、出、冷、熱、輕、重、滑、澀、流暢、不流暢等各種相。你就這樣清楚觀察呼吸的狀況是怎麼樣的,這個就是把所緣境由外放到內。
還有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丹田,或腳底下,以身體的某個部位作為所緣境。比如我們走路經行的時候,注意腳抬起來,到腳向前移動,到最後踏地,整個過程是怎麼樣的。
這都要培養一種正知,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很麻木無知。佛教就是要培養你的警覺性,覺照性,把注意力提起來,讓你能夠兼顧到周圍所發生的一切。
再有一種,是將所緣境從身體的外面移到內心。你可以觀想佛像,可以念佛持咒。甚至可以觀一個意境或者一個意象,然後把心放在那裡。像佛教裡面念咒,不管是念六字大明咒、大悲咒還是文殊咒。這個咒從心裡發出來,用嘴巴念,然後耳朵聽,這叫心念心聽。聽要用心去聽,把你的心放在這個地方,不要丟掉。如果丟掉了,馬上回來提起。提完以後又丟了,就再提。開始的時候,可能丟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發現了,馬上警覺,提起來。這樣縮短時間,從一個小時縮短到半個小時,從半個小時到一分鐘、兩秒鐘。到了最後,將動未動的時候,都能發覺了,還沒走遠就又馬上回轉來。這是慢慢的收縮,讓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讓它流動、流散。丟了就提,提了又丟……慢慢縮短丟失的時間,你不能離開所緣境。這是一個重復訓練的過程。如果能夠保持在所緣境上,那怕是如波浪狀的強烈起伏,形成S線,也還是修定,只不過這個算散修吧。當然,如果通過對心的訓練,能夠慢慢拉伸壓平到平衡直線,是接近理想的狀態。
這些都是有所緣、有相的修行。六根所對的六塵,都可以作為修定的所緣境。以後如看到有人在修行,你一問就知道是怎麼修行的,是以什麼對境起修的。不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所緣境,還有一種是從大到小。
從大到小是怎麼樣的呢?比如那個木球比一盞油燈要大得多對不對?然後所觀的呼吸比這個油燈又要小,心裡面觀境的微細相有可能就更小了。如果觀的對象越細、越小,心也就會相應跟著細下來,變得越集中、越專注,越明淨。像我們的呼吸,開始可能很粗重,氣喘如牛,比如跑步的時候。然後慢慢地,呼吸若有若無,像空谷的幽蘭一樣。文學作品中,經常把女孩子微弱、細長的氣比喻成幽蘭吐氣一樣,那麼優美。氣息跟我們的心是有關系的,氣越細,心就越細,這個是對應的。就像人騎在馬背上,馬就如你的氣息,心就是人。馬跑得快,人也跟著在馬背上跑得快;如果這個馬跑得慢,心也跟著緩慢下來。所以修行取相有從粗大到細微的一個過程,當然還有反過來的從小到大的取相法。比如取鼻端的清涼感,是小而緊的,隨著深入,就開始慢慢擴大到全身等。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種有所緣與無所緣的選擇。
有所緣是緣於事相的修行方式,無所緣是沒有對象的。我們前面講的是有目標有對象的修法,禅宗多是沒有對象的修法。是無所緣、無所止的,完全圍繞著拆開能所對立這個要害來修的。把你所緣的對象奪掉,使其失去平衡,所謂的耕牛奪走。一個農民在耕田,突然牛被人家趕跑了,那還耕什麼田?或比喻為“奪饑人口中之食”。一個乞丐餓了個半死,好不容易乞到一個饅頭,正要餓狗撲食,搶吞到肚子,被人猛然把它奪搶了。這種意外的畫面出現,他當時肯定會驚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此時此刻,你是否足夠伶俐體會本心,這個就看各人的福德因緣了。“奪饑人口中之食”,就是當時失去了所對的對象。
還有一種有相跟無相。
《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都是一種無相觀。比如你觀一個對象,集中完以後,慢慢擴大。像你觀完人中之後,已經相對穩定了,就要慢慢擴大到全身。全身的每個感覺都要知道,再擴大到房子,擴大到十方,擴大到整個法界……最後還要把這種廣大相清除干淨,到無相。就是這樣從小到大,從有相到無相的修證過程。
《華嚴經》告訴我們一種珠網觀。珠網觀是借帝釋天宮殿裡所裝飾的一張珠網來形容的。像打魚的網,每個網有結,每個結就是一顆透明發亮的珠子。任一珠影都可以投射到其它所有的珠子上去,其它所有的珠子又都攝入到任一顆珠子中。這顆珠子又含攝其它所有的珠子,投射到其它珠子裡去,其他也是這樣。它們是平等的,一切全部頓現,不來不去,重重無盡的。這個觀法就叫無相無盡觀。
你要是掌握了這個原則,別人怎麼修,你一看就知道了。我把原則和對象講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