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原始佛學的主要思想與特點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始佛學的主要思想與特點是什麼?

  原始佛學是指釋迦牟尼及其最初的弟子所傳的佛學,主要內容有四谛、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以及緣起、無我、中道、種姓平等說,等等。
  四谛是原始佛教對人生和世界的現狀、原因、本質以及超越世俗痛苦的方法與境界的總的論述。主要指:苦(世間苦的本質)、集(苦的原因,即貪愛)、滅(苦的熄滅)、道(滅苦的方法,即八正道等)。五蘊是原始佛教關於人的主要構成要素的理論,包括色(物質,如地、水、火、風)、受(感受,如苦、樂,不苦不樂)、想(思想觀念)、行(遷流造作)、識(一切精神現象的總稱)。十二因緣是原始佛教對人生現象因果變化的分析。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因緣,從無明向後觀察,每一支為後一支的因,若從老死向前觀察,每一支為前一支的果。三法印是印證是否為真正佛法的三個標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原始佛學的許多基本理論和主張都是與婆羅門教針鋒相對的。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將“緣起論”和“無我說”作為全部思想學說的理論基礎,以反對婆羅門教關於有萬能的造物主(大梵天)和不死的靈魂(神我)的說教。針對婆羅門教的“梵我一如”論,早期佛教提出了“無我”的觀念,認為一切事物都沒有一個不變的最高實體。不僅宇宙沒有一個作為萬有實體的“梵”,人的生命現象中也沒有一個作為意識、情感主體的真實的“我”。“無我”理論是佛教區別於古印度其他各種宗教派別的最根本之處。在關於世界與人的形成及其實質的問題上,早期佛教鮮明地提出了“緣起論”,認為包括人生現象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種要素或條件構成的,這些要素或條件被稱為“緣”。眾緣構成的事物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作為第一因的東西,在一定情況下,事事都可為因,事事也都可為果。宇宙人生乃至佛法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緣起論”是整個佛教理論的基石。原始佛教在古印度思想文化的土壤中產生,它吸收並改造了不少婆羅門教的思想,如“輪回”與“解脫”理論。佛教講輪回是要引導信眾行善,作為體證真理的必要准備和基本條件,其根本目的不是要人們達到相對好的輪回狀態或者回歸某個本體,而是要引導人們超脫輪回,正確認識事物和人生的本質,具體來說就是消除無明,達到涅槃。
  原始佛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重視對人生問題的探討和對人的解脫的實際追求,而並不重視對抽象哲理的研究。佛教的創立雖然與當時印度的社會狀況以及活躍於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宗教文化現象密切相關,但其最直接的動因則是釋迦牟尼對人生問題的思考。釋迦牟尼有感於現實人生的種種痛苦而致力於追求永超苦海的極樂。他創立的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用緣起論來分析生老病死等人生現象,說明人生無常,一切皆苦,並揭示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擺脫痛苦的途徑、方法與境界,強調通過宗教實踐獲得人生解脫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原始佛教這種重人生問題和人的解脫的基本精神在後來的部派佛教乃至大乘佛教中雖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更多地是從思辨哲理方面被抽象地加以發揮了。而這種精神在重視現實人生問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卻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原始佛學雖重視人的解脫,但突出智慧的作用,最終把人的解脫歸結為心的解脫,這是它的又一個重要特點。原始佛學的解脫論是奠定在“慧解脫”之基礎上的,它強調無上智慧(菩提)的獲得,追求大徹大悟的理想境界。這種境界的實現,實際上就是主觀認識的根本轉變,是內在精神上的解脫。由於古人往往以“心”代指主觀精神,因此“心”被視為解脫的主體。原始佛學把人的解脫歸結為心的解脫的特點,早期佛教鮮明地提出了“緣起論”,認為包括人生現象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種要素或條件構成的,這些要素或條件被稱為“緣”。眾緣構成的事物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作為第一因的東西,在一定情況下,事事都可為因,事事也都可為果。宇宙人生乃至佛法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緣起論”是整個佛教理論的基石。原始佛教在古印度思想文化的土壤中產生,它吸收並改造了不少婆羅門教的思想,如“輪回”與“解脫”理論。佛教講輪回是要引導信眾行善,作為體證真理的必要准備和基本條件,其根本目的不是要人們達到相對好的輪回狀態或者回歸某個本體,而是要引導人們超脫輪回,正確認識事物和人生的本質,具體來說就是消除無明,達到涅槃。
   原始佛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重視對人生問題的探討和對人的解脫的實際追求,而並不重視對抽象哲理的研究。佛教的創立雖然與當時印度的社會狀況以及活躍於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宗教文化現象密切相關,但其最直接的動因則是釋迦牟尼對人生問題的思考。釋迦牟尼有感於現實人生的種種痛苦而致力於追求永超苦海的極樂。他創立的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用緣起論來分析生老病死等人生現象,說明人生無常,一切皆苦,並揭示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擺脫痛苦的途徑、方法與境界,強調通過宗教實踐獲得人生解脫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原始佛教這種重人生問題和人的解脫的基本精神在後來的部派佛教乃至大乘佛教中雖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更多地是從思辨哲理方面被抽象地加以發揮了。而這種精神在重視現實人生問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卻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原始佛學雖重視人的解脫,但突出智慧的作用,最終把人的解脫歸結為心的解脫,這是它的又一個重要特點。原始佛學的解脫論是奠定在“慧解脫”之基礎上的,它強調無上智慧(菩提)的獲得,追求大徹大悟的理想境界。這種境界的實現,實際上就是主觀認識的根本轉變,是內在精神上的解脫。由於古人往往以“心”代指主觀精神,因此“心”被視為解脫的主體。原始佛學把人的解脫歸結為心的解脫的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重人的內在精神的提升和道家追求人精神的逍遙自由有相契合之處,從而提供了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互補的重要契機。
  原始佛學還確立了貫穿佛教發展始終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論基礎——中道。在與婆羅門教及各種“外道”的斗爭中,釋迦牟尼摒棄了在當時印度社會中比較流行的享樂和苦行這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提出只有“離此二邊取中道”才能最終達到涅槊解脫的聖境。這種不偏不倚的合乎“中道”的宗教修行方法,以平和的態度回歸自心以求主體精神的根本轉變,挺立出了佛教與眾不同的特質,並因此而增強了它的社會適應性,使之易於為各種不同的人所接受,這也是佛教創立以後很快得到廣泛傳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始佛教的“中道”立場不僅成為其修行方法的出發點,也成為後來大乘佛學的基本方法。
  原始佛學的基本特點還表現在它主張的“種姓平等觀”上。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四種姓說”,原始佛教打出了“種姓平等”的旗號,強調種姓並不是先天由神確定的,而是後天的,應該以人的德行而不是以出身來劃分人的等級,認為人生來並沒有高低貴賤之不同,任何種姓在宗教解脫面前都具有平等的權利。這種理論得到了除婆羅門之外的大多數人的支持,它是佛教很快興盛發展起來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原始佛教的理論學說主要保存在“經”與“律”中。釋迦牟尼入滅的當年,由大弟子迦葉召集五百名比丘在王捨城附近的七葉巖畢波羅窟集會,共同憶誦佛說,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又稱“五百結集”或“王捨城結集”。在這次集會上,佛陀的大弟子阿難陀和優婆離分別根據記憶誦出經、律二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確定了現存《阿含經》的基本內容。“經”有兩大類,北傳的叫“阿含”,南傳的叫“尼柯耶”。兩者共同的四部是長部、中部、雜部、增一部,不同的是北傳還有一個“雜藏部”,南傳還有一個“小部”。“律”的基本內容是戒條,以後附上緣起故事的廣釋、諸事及附注。現在流傳的“經”與“律”,都經過了後來各部派的增減,已帶有部派佛教的色彩。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

 

上一篇:聖嚴法師:聖嚴法師談祈願·發願·還願
下一篇:其它法師:淺論僧團中的說戒儀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