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談 

董群

一、佛教的道德特色

對於做人的原則,不同的意識或制度形式,如法律、(世俗)道德、宗教道德,有不同層次的要求。法律強調不應做什麼,是消極的善,體現出強制性的他律。道德強調應當做什麼,是積極的善,體現自覺性的自律。但能否實現應當?倫理不做具體討論。佛教道德則對消極的善和積極的善都加以重視,是自律和他律相統一,且承諾能夠實現道德理想。實際上宗教道德都有這樣的特點。

倫理和道德,也有一些區別,如黑格爾說,道德是主觀的,倫理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從另一層角度講,道德以規范的形式存在,倫理以關系的形式體現。道德是內在的,倫理是外在的,道德與個人相關,倫理與社會相關。

作為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的佛教,本質上講是覺悟的宗教。“佛”,梵語、巴利語buddha 之音譯,意譯覺者、知者、覺。覺悟真理者之意。佛之覺,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是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菩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等,是求道、求大覺悟者,菩薩之覺,具只自覺、覺他二者,聲聞、緣覺二乘也追求覺,但所達到的覺,只有自覺一義。至於凡夫,則全無覺之三層境界。

那麼倫理道德對於覺悟的有什麼意義呢?佛教作為解脫的宗教,覺悟的宗教,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要眾生知道如何做人。成佛就是成人,成就完善的,有道德的人。佛教的覺悟,重要的內容在於道德境界的實現。眾生對於人生、社會、自然之本質的了悟,也要通過道德認識和行為體現出來。具體體現為,人與佛應當如何?人與人應當如何?人與社會應當如何?開與神應當如何?人與自然(山河大地、植物、動物)應當如何?乃至宗教之間應當如何?


佛教明確地說明其道德特色,去惡行善淨意就是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句經·述佛品》)這一“七佛通戒偈”正揭示了這一意義。所謂“諸惡莫作”?指習佛人“不以修惡而得至道,皆習於善自致道跡”(《出曜經》卷二十)。所謂“眾善奉行”,指“普修眾善,唯自璎珞,具足眾德,見惡則避,恆修其善”(同上)所謂“自淨其意”,因為心為行之本,如何習佛人能夠“人執志自練心意,使不亂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同上)或者就是去惡行善,“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俱捨論》卷四)

那麼,佛教如何解釋善與惡?善惡問題是佛教倫理的基本問題,對於善惡的解釋,大小乘佛教有所不同,小乘佛教強調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善,反之為惡,大乘佛教強調發揚慈悲心,利他為善,反之為惡。唯識宗講是否順益於(有利於)此世(現世)和他世(來世)並且最終順益於來世的樂果為標准,“要令此、他二世順益,方名為善。”(《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

佛教將人的行為區分為三個方面,身、口、意,相應地,善惡也有此三方面的區別,行為的善惡、語言的善惡,思想的善惡。

佛教特別提出無記的概念,它表示非善非惡,“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俱捨論》卷二)“於善、不善益損義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成唯識論》卷五)這不是用中道來討論善惡,而是有一類事物的價值取向,不能記為善或惡,既不具有善的特性,也不具有惡的特性。

善的不同分析,人天教之善,如五戒善,十善,二乘人之善,以自利為目的,菩薩之善,以慈悲為核心,佛之善,圓滿的善。依五位百法的分析,在心所有法(心產生的作用或現象)中,屬於善的方面,就有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惡,最基本的三種,貪、嗔、癡。與五戒善相反的是五種惡,與十善相對的是十惡。依五位百法的分析,在心所有法中,屬於根本煩惱(惡的一種表現)的方面,就有貪、瞋、癡、我慢、疑、惡見,屬於隨煩惱(從煩惱中派生出的惡)的方面,就有忿、恨、復、惱、嫉、悭、诳、谄、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二、眾生本來如何

眾生本來如何,實際上要“原人”,追問人的本性,也就是禅宗常要追問的本來面目。從本性上說,人本來或先天具有清淨、覺悟、智慧的本性,具有佛性。心的這種本原性狀態,表現為無善無惡,所謂無善無惡是心之體,但從價值的角度看,又是指向善的。佛性本身就是至善的境界,因此也可以說,眾生本性為善。

眾生本來清淨。是為心性本淨。清淨一般的含義,是遠離惡所產生的各種煩惱。“一切眾生心性本淨,性本淨者,煩惱諸結不能染著。猶若虛空不可沾污。”(《大正》T13p.11.3)

眾生本有佛性,包括斷絕善根的一闡提人。“世間眾生本有佛性,故佛性常住。”(《大正》T34p.506.1) “一切眾生皆本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 ”(《大正》T39p.526.3)

一切眾生本有智慧,這種智慧稱“自性根本智慧”,又稱無師智,自然智。依此智慧觀照自心佛性。

眾生本來覺悟,是為心性本覺。“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為眾生之本。” 《大正》T8p.837.1) “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 (《大正》T9p.368.2)


三、眾生實際如何

在現實生活中,眾生的實際道德狀況,許多人並沒有達到本來狀態,具體表現為染、濁、迷,陷於痛苦之中,甚至居苦而不知。處在非道德狀態,違背倫理道德而不知,以為這就是當然的生活。

染,或者染污,也就是煩惱,常常和不善之法或惡法相關。濁,即不淨之法,有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迷,即迷失真性,不知真理,執著於錯誤。

四、眾生煩惱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於無明。不了解人生、社會、自然的真相。特別是不了解佛法真理,愚昧無知,無明具有障覆功能,掩蓋本有的清淨自性、本覺之性,“一切有情本智如日,無明覆蔽忍光不現。” (《大正》T8>>p.908.2) “眾生界自性清淨,為彼客塵煩惱所覆。” (《大正》T3p.343.3) “有情本性清淨,客塵煩惱之所覆蔽,不能悟入。” 《大正》T7p.937.1) “佛性常恆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大正》T12p.523.2)

五、此種原因的作用原理

無明為何能如此起作用?這就要涉及到佛教的元倫理學的一些內容。

首先是因果律。因果律的一般原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必產生善果,稱為善因善果;惡因必產生惡果,稱為惡因惡果。眾生由於無明而造作種種思想、語言、行為方面的惡業,此類業為因,必然導致相應的結果,自作自受。

報應的時效理論,有三報論之闡明。一是現報,現世所作業,現身受報。二是生報,此生作業,來生受報。三是後報,過去作業,此生報,或未來無量生中受報。

三世論。與三報論相關的基礎理論之一是三世論,即生命存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生命在三世中流轉,相對的是肉體,永恆的是靈魂。世表示時間。

十界論。與三報論相關的基礎理論之二是十界論,即生命在十種層次中升沉。十界即六道(或六凡)四聖,一地獄界,二餓鬼界,三畜生界,四修羅界,五人間界,六天界,七聲聞界,八緣覺界,九菩薩界,十佛界。界表示空間。從空間的角度看,這十界是自下而上的。十界也是生命的十種存在境界。地獄界為最低層,分為八寒八熱的牢獄,其中八熱地獄,每一個地獄又包括16個小地獄,稱眷屬地獄,共136個。無間地獄又稱阿鼻地獄,是八熱地獄中之最底層者(無間道:無間隔地進入解脫之道)。只有犯上品之惡,五逆、十惡,才生於其中,受無窮苦。

如果不能超出六凡界,稱為六道輪回(去阿修羅道稱五道)。前三者稱三惡道。

以十二因緣為例,可以看出在無明的作用下,眾生如何流轉生死,不能解脫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所緣之行,是“愚夫”因為無知而生起的各種世俗行為。行引起具有分別作用的“識”,一起投胎,進入“中有”或“中陰”,即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間之識身,從過去世走向世。識所緣的名色,即在母胎中精神(名)肉體(色)的生長。六處,指胎兒六種認識器官的成熟,即將出生。觸,指嬰兒出生後的童年階段,認識器官和外境的接觸,首先由觸覺的產生,並產生不同的感受,比如說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由感受產生貪愛,人生進入青年階段。由愛而產生執著與占有的行為(取),人生進入壯年或成年階段。由取而產生果報之存在(有)。由此進入來生階段,由於果報的作用,導致來世生命的再生,是為“生”,有生就有老病死。

其中構成三世兩重因果。無明和行是過去世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是現在世的果,愛、取、有是現在世的因,生、老死是未來世的果。


六、眾生應當如何

這是講應然問題,應當問題。倫理學就是關於應當的學問。眾生應當如何呢?應當由迷轉悟,由染轉淨。離苦得樂,超越輪回。實現道德理想。


七、能否實現道德理想

宗教倫理與世俗倫理的不同之一對於是否有此承諾。佛教倫理承諾:人能夠實現佛教的道德理想。實現的標志是成佛,

理由之一,心性論的依據。本有佛性,本來覺悟,本有智慧觀照自性。“本有佛性以為佛種。若無佛性。雖說一乘教及發菩提心。終不得成佛。” (《大正》T34p.506.1)

理由之二,佛性的永恆性,佛性是常。佛性只會有隱顯之別,不會消失。“一切眾生雖復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 (《大正》T12p.562.3)“眾生佛性亦爾,雖處五道受別異身,而是佛性常一無變。” (《大正》T38p.18.1)

理由之三,煩惱的相對性。煩惱有生滅,可以通過修習而消除。


八、如何實現

如何實現道德理想之境,做一個有道德的高尚的人?這就涉及到佛教倫理中的道德認識和道德修行論。最基本的是信解行證,進一步可以再從兩個層面說明,一是小乘的層面,修習三學,對於大乘佛教,修習四攝和六度,體現慈悲濟世的大乘倫理精神。


信解行證,信樂佛法,了解佛法,身體力行,證悟其果。

三學的方法,持戒、禅定、智慧。

大乘四攝與六度的方法。四攝,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

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禅定,六智慧。


九、美德體系

佛教倫理也是一種美德倫理。美德主要是一種私德,對於個人德性的培養。

最基本的美德:五戒善,在家男女應受持的五種制戒。即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邪YIN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

更深層次的美德: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身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語業)、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意業)

以空觀為基礎的美德:無我,利他。作為空觀的無我和作為美德的無我。

以佛性為基礎的美德:平等。眾生平等。

以利他為基礎的的美德:慈悲,與樂曰慈,拔苦曰悲。

戒律中倡導的美德。小乘戒分為兩大部分,止持戒和作持戒,以止持戒防非制惡,諸惡莫作,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都屬此戒;以作持戒勸善,眾善奉行,二十犍度屬於此戒。


十、社會倫理

美德倫理更多地注重的是個人的私德,但社會的存在要求人們有一種公德,佛教倫理也是一種社會倫理,對於社會生活,提出相應的道德准則。

經濟倫理:守法、節儉(少欲知足的消費觀)、物質財富不是目的。

政治倫理:平等、民主、非暴力等。


家庭道德:孝、報父母恩、慈養、教育、貞節、惜緣。

職業道德:精進,敬業,不懈怠。

文化道德:提倡先進文化。

生態倫理:緣起性空為基礎的深層生態觀。

生命倫理:尊重生命,提升生命價值。


十一、覺悟之境

人們實現了道德理想之後,如何來描述這一境界,如何百盡竿頭更進步?從人的覺悟過程來說,這裡的覺悟是一種究竟覺,人本來具有覺悟的本性,稱本覺,但實際上處於不覺狀態,經過修行,由始覺而過到根本性覺悟,是究竟覺。

這種境界,也是道德審美之境,體現為法喜禅悅。又是道德自由之境,任運自然。

但達到此境之後,還應當回向眾生,這一回向,有“覺他”的意義,最後才能達到覺行圓滿,這才是佛教倫理的最高境界。

這一境界的圓滿實現,也就是人間淨土。

結語:佛教倫理的基本原則(人本、平等、慈悲、利他等)和普世意義,佛教倫理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相適應。

 

上一篇:能弘法師:博大精深的佛教 佛教乃無上徹底的真實
下一篇:能弘法師:博大精深的佛教 殊勝地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