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修習聖道的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習聖道的功德

妙境法師

甲一、引頌略說

佛在世時,有四位年紀很大的人來出家。出了家以後,四個人在一間寮房裡住,時常散散亂亂地說閒話,談到得意處就哈哈大笑。佛陀天耳遙聞,就前來說了四句偈:

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呵斥他們後,就離開了。

「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我們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如在猛火裡燃燒那樣苦惱,如何不急求離苦得樂,還在喜笑?有甚麼事情值得喜笑呢?

「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如何離苦得樂,追求光明?如人生活在黑暗中,為幽暗所蒙蔽,不曉得一失足就會墮大苦坑中,思惟之,真是身毛皆豎。何謂「幽暗」?即是愚癡也。何謂「光明」?般若智慧也!譬如有了太陽的光明,能看見這是平坦的道路、那是危險的歧途,我們可以選擇安全的道路往前走,心情安樂自在。

誰能覺悟世間生死流轉的眾苦,出世聖道的安樂?唯有般若堪能通達如是勝義,解脫如是大苦,成就如是功德,故雲「何不求光明」!

 

 

甲二、詳釋其義三
乙一、為何修習聖道三
丙一、應知人生苦二

為什麼要修學聖道?簡單地說,就是為了離苦得樂。有的人福報好一點,生活自在、衣食無缺,一切都感覺滿意,好像不須要離苦得樂。但是佛以智慧觀察,一切世間上的事情無非是苦,就算有種種令你滿意的境界,也都是無常的,隨時會變化,一轉眼就不滿意了,到頭來還是苦。

「苦」,經論常說三苦、八苦或無量苦,《阿毘達磨雜集論》說有世俗谛苦、勝義谛苦的分別。什麼是世俗谛苦?一般人不須要學習佛法也能夠覺知是苦,這包括三苦中的苦苦和壞苦,或八苦中的前七苦。另外五取蘊苦或行苦的境界微細,一般凡夫不能覺知,唯有聖人才能認識,故名「勝義谛苦」。

丁一、世俗谛苦

病苦:我們都知道,社會上的醫生很忙,因為病人特別多。病人多,就表示我們的健康靠不住,隨時會失掉,就算醫生把病治好了,轉眼間又有病了。我們在病苦裡生活,如同在猛火的燃燒中一樣!

老苦:誰喜歡老呢?但是,沒有人能不老!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機能衰退、眼睛花了、耳朵聽不清楚了,種種行動都不那麼輕便時,就是老苦到來了!

死苦:生離,還有可能聚會;死別,不但與親愛的人不能相聚,同時與辛苦經營的財富、權位亦分離了,心裡苦不苦?

愛別離苦:失掉種種親愛的境界,那也是很苦的。

怨憎會苦:和有怨恨的人在一起而不能分離,為苦不苦?

匮乏苦:《瑜伽師地論》中還說到「匮乏苦」,即是求不得苦。匮乏,就是有所不足;有所不足就會努力去追求,但求到了仍然感覺不足。這有所求及有所不足都是苦。

生苦:此是眾苦之本。如果不生,也就沒有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這麼多的苦。以上是八苦中的前七苦。

苦苦:當不如意的境界最初出現時,我們就感覺到苦;而苦繼續下去不中斷,我們也就繼續地感覺苦。所以,兩個苦字連續起來,名之為苦苦。

壞苦:如意的事不可能永久存在,但它不壞時,感覺是樂而不覺是苦,等到忽然間這個境界被破壞,痛苦就來了。凡夫總是努力追求自己所歡喜的五欲境界,認為是快樂的。但是,佛以大智慧觀察告訴我們,其實那只是在追求壞苦!以上是三苦中的前二苦。

應再進一步去認識,苦究竟從何而來?佛問比丘:「樹林裡的樹葉被人偷走了,你心裡有什麼感覺?」比丘說:「沒有什麼感覺。」佛又問:「你所穿的衣服、吃飯用的缽被人偷走了,你心裡有什麼感覺?」比丘答:「我依賴它生存,被偷走了,我心裡不舒服。」佛就問:「為什麼樹葉被偷,你心裡沒什麼感覺;而你的衣缽被人偷走了,心裡就感到不舒服呢?」比丘不知道怎麼回答。於是佛說:「因為你對那棵樹、那些樹葉沒有愛,所以別人把它偷走了,你無動於衷。但你賴以生存的衣缽被偷走了,你心裡痛苦,是因為你對它有愛的緣故。」

佛陀的話非常真實!觀察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苦,的確是如此。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有病了,我心裡感覺痛;若是無關系的人病了,乃至死了,我心裡沒有特別深刻的感受,這就看出來苦的因由是愛。但是世間上的人不能不愛,這就非苦不可了!

如果不學習佛法,苦來時雖然也想離苦,有時可能辦得到,但大多數的時候是不能,只有承受這個苦,無可奈何!

丁二、勝義谛苦

行苦:「行」是向前進的意思。從時間上說,心剎那剎那地向前進,終究要遭遇到苦--不是苦苦就是壞苦,所以行是苦。這是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行苦比苦苦、壞苦更深細。不論壞苦或苦苦,它的體性都儲藏在行苦裡面,一旦遇到因緣就會發動出來。就像汽車有了毛病,雖然還能在路上跑動,但是毛病一旦發動出來,就不可收拾!

我們這一念心中儲藏了很多苦惱的因,還沒遇到觸發的助緣時,我們不知道裡面有問題,一旦因緣具足,發作起來就苦惱了。不但人間的人如此,天人亦復如是。欲界天人不老也不病,但有死亡的問題;而色界、無色界天人有禅定的三昧樂,神通比欲界天人廣大,壽命也特別長,但這個果報終究還是有結束的一天。佛在世時,有許多外道認為得到色界、無色界定就是得涅槃了,但是佛說那還是行苦的境界,不是不生不滅的寂靜涅槃。

 

 

丙二、尋求真安樂

一般人如果對生活感覺到滿意,就不可能發心修學聖道,必須對離苦得樂有認識,才會願意遠離一切苦惱。

《佛本行集經》記載:佛十九歲結婚,二十九歲出家,享受了十年的欲樂。他發心出家時,老病死都還沒有到來,同時他的父親用很多殊勝的欲樂境界來系縛他;但他在這個時候就已經體認到人生是苦,縱使做了國王也不能解決苦的問題。於是,他就在這個特別富貴而沒有苦惱的生活中,放棄了將要得到的尊貴王位及種種勝妙五欲的享受,為了追求真理、解脫一切苦而出家為沙門。

我們平常人可以說都是很鈍的,苦惱來了還不希求解脫,或者想解脫也不知道出離的方法。但是現在想要修學聖道,就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人生是苦!追求榮華富貴的時候很苦,得到了之後更苦;因為得到了還想繼續求發展,同時還得費心保護它令不失壞,如果失掉了就痛苦得不得了。而越有成就的人苦惱越多、疑惑心也越大。有錢的人出門要有保镖隨身保護;大畫家用手畫畫,就要為手買保險……。所以,佛陀說「常在燃燒中」是真實不虛的!所有的人都是在苦惱中生活,卻常是身在苦中而不知苦。

若是靜坐有一點相應,縱然尚未成就聖道,或者也還沒得到輕安樂,但是多少已經能從自己的身心上,體驗到修行帶來的自在安樂。不靜坐的人不太明白什麼是身麤重。如果靜坐一個鐘頭能有半小時明靜而住,沒有雜亂的妄想,身體就會感到輕松自在。下了座,走路時腿子很輕,身體也不感覺重。一旦懈怠不靜坐就不對勁了,身體又會恢復到原先麤重的感覺。這就是苦!

若能靜下心來認真思惟觀察這些問題,就會同意佛陀的話--世間是苦!我們應該去尋求沒有生老病死苦的安樂境界,得到常、樂、我、淨的涅槃。「我」就是自在--永久的安樂、永久的自在、永久的清淨。小乘佛教是指初果以上到阿羅漢的聖人,大乘佛教則是從初歡喜地乃至八地以上的菩薩。當然,到佛的境界是最圓滿的了。

丙三、超凡入聖德二
丁一、得大自在

聖人是大自在的境界,凡夫是不自由的。一般人多認為大權在握的人很自由,可是他有許多問題擺不平,也有許多敵人在窺伺他,找機會叫他垮台。這是苦惱,不是自由!

佛教講因果。在造作因的時候,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得果報時,無論多苦都沒有選擇的余地,就是非受不可!前文說苦是由愛來的,你若不愛就沒有苦。凡夫因為有愛,所以都是不自由的;聖人愛見煩惱皆斷,故是大自在的境界。當學習佛法有點進步時,漸漸地人情就淡了,有些不信佛的人因而厭惡佛教,認為佛教不合人情。事實上佛教也講人情,但是不用情、不用愛,而是慈悲。慈悲也是愛,但又有差別。慈悲是清淨的,是廣大無邊的愛。我愛我的父親,也愛你的父親,乃至一切眾生我都愛,平等無差別,這就是慈悲。廣大而深刻的慈悲,有深意在裡面!

譬如兒女要出家,你反對。你感覺出家有什麼好呢?在社會上的學校讀書,然後做事、組織家庭,這是很快樂的、是正常的。然而,這樣的生活真實是好嗎?說起來就是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苦惱境界!你愛你的兒女,卻要他們去受這種苦,這個愛對不對?

如果出家修學聖道,就能夠解脫一切苦惱,到大光明、大自在的清淨世界去,一切時、一切處心情都是自在安樂的,不會在人天及三惡道受苦。但若是發了無上菩提心,有大悲心,還會回到人間來度化眾生。他累劫的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都在人間,所以他要回來救護他們。而他內心沒有執著,在塵不染塵,苦惱不能威脅他,心裡時時是清淨自在的。

在出家剃度的儀式上有四句話:「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捨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善哉大丈夫」:這是贊歎發心出家的人,不論是男是女,能放下世間五欲的享受而出家,就是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所以要出家,是因為覺悟世間上的一切是無常的,就算有能力拿到榮華富貴,同時也是拿到很多苦,並且總有一天會失掉,又增加了很多苦,所以願意放下。放下之後要做什麼呢?「捨俗趣泥洹」:將塵勞的事情通通棄捨,想要到最極安隱、眾苦永寂的涅槃那裡去。「希有難思議」:這件事情是特別希有的!世界上的眾生這麼多,有幾個人願意出家呢?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佛贊歎出家的前途是光明的、是決定能成功的,不會白辛苦。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但只要肯不斷努力,所栽培的善根終會發生作用,就成功了!

丁二、無有執著

凡聖的關鍵在於執不執著。什麼是不執著?心與無我慧相應,叫作不執著。凡夫在一切如夢的境界上,不知道是虛妄的,執著是真實的、有我的,所以就有痛苦。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自述過去生行菩薩道為忍辱仙人時的事跡:「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為什麼忍辱仙人能不動瞋心?因為不執著有我,凡聖的差別就在這裡。

我們的生命體是生理、心理的組合。有神經組織周遍全身,就是我們的心普遍到全身都有感覺。得了聖道的聖人也一樣有心識,亦周遍全身皆有感覺,但因為修無我觀、法空觀成功了,同時還有初禅以上的定力,幫助他的無我智慧發生作用,正念提起時照見五蘊皆空,不執著這個臭皮囊,就不苦了。

我們修學聖道希望離苦得樂,就必須學習不執著。「不執著」不是一句口頭禅,必須經過長時期修習止觀,成就定慧,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凡夫有煩惱、業障、有種種的苦惱,完全是惑業苦的境界;聖人則安住在無漏戒定慧的大解脫境界。這凡聖的不同,其中的一個要點就在於執不執著,也就是在現前的這一念心中,於一轉念間就有了差別!

可知,凡夫除了惑業苦,另外什麼也沒有,是很苦惱的境界;而聖人則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三明六通,三昧辯才等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是非常值得欣樂的。如《維摩诘所說經‧方便品》所說:「此可厭患,當樂佛身。」

 

乙二、如何修習聖道三

如何修習聖道?佛菩薩說得非常合乎人情,我們能辦得到!不必說得太高太廣,就從我們現前這一念具足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心,開始向前進!

丙一、發菩提心

首先,要殷重懇切地建立修學聖道的意願,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有聲聞菩提心、緣覺菩提心、佛菩提心三種不同;這裡指的是發佛菩提心。必須先從內心至誠地發起希望成就佛菩提的願,然後才能修六波羅蜜,回向無上菩提。

《顯揚聖教論》有發菩提心的儀軌。行者要在一位善知識面前,向他頂禮、長跪,然後說:「長老憶念!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诃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然後再頂禮一拜。

雲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者,願也;就是在現前這一念心裡誠懇地發出得無上菩提的願。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以智慧為最第一。所以,簡單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希望成就佛的智慧。從此以後,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以及智慧,都是為了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做同樣的善事,動機不同就有霄壤之別。以布施為例:冬天看見乞丐受饑寒之苦,我布施他衣食,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菩薩行。若發動一點慈悲心救護貧苦,是為了將來能生天享福,這就只是人天善法而已。

所以,動機非常重要,若想修學聖道,就要發無上菩提心。究竟地說,如果真實信仰佛法,懇切地歸依三寶,在歸依時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了。因此,「歸依」的意義是很深的。現今歸依三寶的人很多,但真實發無上菩提心的有幾人?

丙二、具前方便五

修學聖道要有准備階段,叫作「前方便」。天台宗說修學聖道之前要修二十五方便,《瑜伽師地論》則歸結為五種:

丁一、持戒清淨

此中要義是什麼呢?就是相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深信做了惡事將來會有後患,就不敢做惡。當你相信善惡有果報,對於做惡事有了恐怖心時,就可以受戒、持戒了。

持戒,主要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在家居士是不邪淫)、不妄語等。受了戒,能不放逸、持戒清淨,並且做種種利益人的事,靜坐就容易得定,也容易開智慧,對於修學聖道有大幫助。如果你放逸或傷害他人,則障礙聖道的修學。

修學聖道,前方便一定要做好。有人嫌麻煩,不願意受戒,這就會妨礙靜坐。什麼道理?依世間一般生活情形來說,你以前的行為記錄會影響你的現在和未來。例如:有人買了很多房子出租,有房客來住,業主要調查新房客的品性和在別的地方住的情況,如果紀錄不良就不接受。修學聖道也是如此,過去的思想、行為會影響現在的修學,所以一定要持戒清淨。

丁二、修根律儀

什麼叫作「根」?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於識取境有增上力,故名為根。修習正念,防護六根,遠離一切惡不善法,令心清淨,故名根律儀。

丁三、悎寤瑜伽

悎寤瑜伽就是適當的睡眠。在印度,關於時間有兩種劃分方法。一、將一天分成晝三時、夜三時。這六時用二十四小時計算,一時是四個鐘頭。夜三時中間的這一時--中夜,就是晚上十點到二點,是合法的睡眠時間。二、依《瑜伽師地論》的說法,是白天四時、夜間四時,共八時,每一時是三個鐘頭。初夜、後夜二時不要睡眠,中間的二時有六個鐘頭(晚間九點到凌晨三點)可以休息,其余則盡量爭取時間精勤用功,不要睡太多,多睡會使令頭腦遲鈍。

世親菩薩的《遺教經論》上說,由於三個原因須要睡眠:一是放逸。二是習慣,每天在同一個時間睡覺,到時候不睡不行。三是飲食,吃飯後,血液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頭部的血液減少就會想睡覺。修行人也須要吃飯,所以由飲食而來的合理睡眠時間,是四到六個鐘頭,其它由習慣和放逸而來的睡眠,則必須用方法來對治。

得到四禅八定的人可以不睡眠,但還是要常常入定,否則只要一吃飯就會有睡意。若是沒得定的阿羅漢,照樣非睡不可。而《瑜伽師地論》中還有個開緣,就是你特別用功修行有點疲倦的時候,可以小小打個盹兒,叫作「解勞睡」。

丁四、飲食知量

修學聖道的人飲食應知量,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太少。吃多了不容易消化,而且病從口入,食品中有微毒,累積多了排洩不出去,就容易生病。因此取量適中,容易消化,不會昏沈,精神也會好。

丁五、正知而住

這就是八正道中的正業。「正業」是指這個修行人從早晨起來到晚間休息,不管在什麼地方--佛殿、藏經樓、或者到城市裡去,行住坐臥、飲食、睡眠等,不論做什麼事,一切時、一切處都正念分明、內心清淨。

 

 

丙三、得無生忍三
丁一、聞所成慧

佛說此世界上的人,修學聖道的次第是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為何要聽聞佛法?佛大慈悲、大智能,用種種語言文字來表達所證悟的真理,我們也就從文字上去學習這個真理。

學習有兩條道路:一是依止善知識,一是自己閱讀經論。初開始聽善知識講解比較容易;久了,程度進步,就可以自己獨立學習。依循語言文字而得智能,通達第一義,即聞所成慧。

丁二、思所成慧

經過聽聞、學習,明白什麼是佛法第一義谛後,就要閒居靜處、專精思惟。孔夫子也主張「慎思之!明辨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世學尚且如此,更何況佛法的修習?佛陀開示我們,聽聞佛法之後要專精思惟,同時還要閱讀經論,閱讀經論之後再專精思惟。這樣不斷地增長,就超越了聞所成慧,對佛法第一義谛有更深入的理解,即思所成慧。

丁三、修所成慧二

第三個階段修所成慧,就是靜坐修止觀。修奢摩他成功後,在禅定裡思惟觀察所理解的第一義谛,就能證悟第一義谛了。

戊一、修止

學習坐禅,動機要端正。在佛陀慈悲的開示中,靜坐是為了得聖道,不是為了身體健康。病痛,多數是因為內心有煩惱而引起,如果每天靜坐,保持內心清淨,自然也會減少病痛。

學習止是為了得禅定,但是一提到禅定,可能會有二種誤解:一、誤認禅定就是聖道。二、願意有神通,因此而產生很多問題。得到禅定以後,必須在禅定裡修神通才會有神通,如果不修,多數是沒有神通的。有些人前生有一點特別的功德,帶來的果報就有一點異能。一般人容易誤會這是神通,實在不是。這種異能有時候靈,有時候不准,不是決定的。就算是大阿羅漢,其神通多數是准,但少數也有失靈的時候,更何況不是阿羅漢?當然,佛教徒有神通,弘揚佛法會有很多方便。但是神通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佛說:「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光明就是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有般若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智慧非常重要。但是智慧也要依靠禅定,所以佛教徒應該修禅定,同時也要學習般若波羅蜜。

天台智者大師說的《釋禅波羅蜜》講到如何修止,依他所提示的方法去學習,容易成功。《瑜伽師地論》則說得更詳細。我主張這兩本書都要讀,對於修奢摩他有很大的幫助。

修奢摩他成功了,叫作「止成就」,但也有深淺的不同。未到地定是淺,色界四禅到無色界四空定是深,這都須有前述的「前方便」作基礎才容易成就。年紀越輕越易成功,若年紀大,心力體力都衰退了,靜坐就坐不來,但如果身體健康還有希望。另外,修行還未成功的人,對於修行的環境也要有所揀擇。禅修的處所必須寂靜,空氣新鮮、光線好等等。

初學靜坐,最難調伏的就是妄想。對治的方法可以修數息、隨息而達於止。依六妙門的次第說,數息與隨息略有程度上的不同;初開始先借著數入出息來對治雜亂的妄想,當寂靜的力量有點進步時,就可以修隨息,否則還是容易有妄想。另外,在修止尚未成功前,也可以藉修觀來對治妄想。

戊二、修觀三
己一、觀不淨除障

譬如坐一個鐘頭,先修數息十五分鐘,讓心寂靜住,之後就可以修觀了。首先,男女欲的問題是修學聖道的障礙,若不先排除這個障礙,聖道修不來!《瑜伽師地論》詳細說明凡夫辛苦劬勞追求欲,因此引生災難、病痛。頗多的顧慮,根本不能修學聖道。

生在欲界就有欲的煩惱!唯有降伏欲心才能獲致內心的平靜,故佛開示我們要修不淨觀來破除欲。修不淨觀要將不淨觀的文背下來,譬如《法句經》偈:「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決非常存者。」或《大智度論》中說到三十七道品,其中提到四念住,可以一方面背這些文句,一方面思惟文裡面的義,久而久之成為自己的思想,就能遇境心不動。佛在世時比丘們多數是這樣修習,所以能得聖道;現代的人也應該這樣學習,先不要說「業障重」!

不淨觀雖然不能斷煩惱,但是能降伏欲。破除了欲的障道力量,然後修無我觀,就能得聖道。以小乘佛法來說,即是得初果,大乘就是無生法忍。

己二、觀如夢悟空

或者可以思惟《金剛經》的法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修如夢觀可以分兩個次第:先觀夢,然後觀如夢。用這樣的智慧觀察自己的身體,乃至觀察一切苦惱的境界,皆如夢幻,虛妄不實。作夢時似乎真有這麼一件事,但夢醒之後,夢裡的人事物根本不存在,是假的、是空的。能常常在靜坐和日常生活中如是思惟觀察,一旦奢摩他有成就時,就能在一切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如水中月的正憶念時,與空相應,與散亂思惟是不同的。

我們修觀不要直接觀空,要先觀假,然後從假入空。這不是智者大師的法語嗎?譬如夢中的事是有,而醒了之後纔知道那是假的、是空的。依這個次第作觀,由假入空。當你作如是觀時,心就住在空,而不住在有上了。聖人觀察一切因緣生法是假有,而假有即是自性空,這個過程就是由假入空。

己三、觀無我證聖

另外還要修無我觀。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中觀論》,了解到只觀一切法空而不修無我觀,還不能得聖道,由此可見修無我觀的重要。

《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和〈菩薩地〉都說到三三昧。〈菩薩地〉的三三昧是大乘佛法,〈聲聞地〉的三三昧通於大小乘。三三昧中,第一是空三昧,第二是無願三昧,第三是無相三昧。空三昧就是在禅定裡,觀察色受想行識中,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什麼叫作「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溝通思想,常常用到「我」這個字,但是並沒有特別注意「我」的定義。在中國哲學裡,雖然孔夫子在「子絕四」中也提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但究竟這個「我」是怎麼回事也沒說清楚。

而在印度的其它宗教中,認為在這個生滅變化的生命體裡,有一個東西是堅密、永久的存在,這就是「我」。所以外道主張有色、受、想、行、識、我。執著識是常恆住、不變易的,是我的本體。執著我的住處是色、我的感覺是受、我的知識是想、我的行為是行。在死亡時,只是色受想行壞了,但「我」的體性還是常在的--或者到天上、或者到人間、或者到地獄;在六道中輪回的「我」,是常恆住、不變易的,永久也不死的,這是外道的有我論。然而,佛教中的修行人也可能有我的執著,以為一切因緣生法是空的,而我的靈明之心是真常不壞的,這便入於邪知邪見的外道中了(請讀《楞伽經》)。

佛教是無我論,佛說這個生命體就是色受想行識等因緣和合而有的,另外沒有我,這就是無我義!《金剛經》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全經從前至後都是說明無我的深義。我們學習《大智度論》、《中觀論》、《瑜伽師地論》,也通通是無我論。我們中國傳統佛教雖然歡喜讀《金剛經》,一方面卻仍然是有我論,彷佛看不見其間的思想沖突。

若從事實看有我論、無我論的利弊:有我論的短處是自私,因為有「我」就有「我所」,我權力所及的地方別人不可以侵犯。你不侵損到我,我尚可容許你的存在;你若損害到我,那就非得要消滅你不可。假設執著有我,則不妨犧牲你以保護我;如果要犧牲我來保護你的利益,不可以!不能改進有我論的弊端,正是中國佛教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我論者,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任何行動都碰不到我。因為沒有我可得,這才能發起大悲心犧牲自己,普度眾生。可見無我論才是圓滿的,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無诤,沒有個人利益,只有團體的利益,無我論能做到這個程度。所以,從事實來看,修無我觀是大悲心的基礎,是真實能發起大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如果你表面上說修菩薩行,而實際上還是執著有我,你的私心終究不能放下。

聖人絕對是無我的。如《大般若經》說:「色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羅蜜多。」這樣觀察純熟,逐漸達到「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就是聖人的境界了。如《法華經》說:「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受」者,執著也。如果有我可得,就會有受,有受就有執著。但初開始若不能修無我觀,可以先修如夢觀,觀察這個身體是假的,然後再修無我觀,就容易契入。

 

 

乙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二
丙一、令身心清淨自在安樂

修習聖道的功德是太多了!《金剛經》上說:「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凡夫總感覺世上的榮華富貴是可愛的,值得努力去追求;佛說,你做再多的功德,得再多的榮華富貴,還不如受持此經四句偈!

「聖道」是沒有苦惱的大安樂境界;榮華富貴有欺诳性,是令人苦惱的!歷史上歷代的皇帝雖然擁有很大的權力、很多的財富,但是心情都不快樂,還不如一般老百姓活得安樂。不要說做皇帝,就是一般有大財富的人,亦多是苦惱人。我在報紙上看到某個擁有很多樓房的有錢人,他天天吃胃藥仍然消化不良,還不如一個光著膀子、在路邊攤上呼噜呼噜吃碗大魯面的窮漢子快活。可見世間的榮華富貴都是虛有其表,你羨慕富貴的人,富貴的人還要羨慕你啊!

簡單地說,修學聖道有了成就,一切時、一切處內心都是自在安樂的。世間上這些虛妄的事不能動搖他,他自己有獨立的世界,他是清淨自在的,這是真實的財富!

丙二、依悲智交融弘法利生

現在雖然是末法時代,但是,佛所說的文字的正法還在,如果好好學習還是來得及,還是能有所成就!如果肯依佛菩薩的教導做好前方便,從聞思得到佛法的正見,並且修習奢摩他,修毗缽捨那--不淨觀、如夢觀、無我觀等。今天也修、明天也修,恆常不放逸地修,今生一定會有好消息的。

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上說到四證淨,其中的「隨念正法」叫作「現見」,意思就是只要肯努力,現在作如是觀,不待來生,現在就能成就!就像木匠制作椅子,把所有的零件都准備好了,之後一組合起來就完成了。佛法的學習亦復如是!把所有該學習的一樣一樣地都學清楚了,然後坐下來就這麼去思惟觀察,有止、有觀就能夠成就,其實並不難!

得了聖道就有苦、空、無常、無我、一切法畢竟空的智慧,此時發大悲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你的一舉一動就有佛法的精神在裡面,十方佛菩薩都會嘉許贊歎說:「這是我的好徒弟!」如果你沒有修四念住,內心的貪、瞋、癡煩惱都在,只憑著自己的福德因緣而多少有點善行的活動,佛菩薩認為這個弟子是不及格的!

因此,各位應發菩提心,學習止觀、修學聖道。煩惱伏斷了,有了清淨的智慧,這時候依大悲心去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自利利他,這纔是莊嚴的境界。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道濟師與其獨特的語錄
下一篇:林克智居士:金陵刻經處與近代居士佛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