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
 
前言
 
我出家以來所住的寺院,沒有不結念佛七的。聽老法師開示念佛法門的殊勝功德,也的確受到了感動,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但因學習聖教,未能無間斷地精進念佛,頗以為歉!近三十年來,也時有主持佛七,為人開示念佛法門。今年四月初,在一處念佛七中,講《佛說阿彌陀經》時,談及持名念佛一心不亂,是否即是念佛三昧的問題,當時直述內心所思而已,今再參考經論,草成此篇,分為四節。
 
正文
 
甲一、明持名念佛一心不亂三
乙一、引經文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大正一二.三四七中)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說:
 
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即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大正一二.三五○上)
 
乙二、引余釋
 
文中「一心不亂」之義,天台智者大師《阿彌陀經義記》說:
 
若能七日一心不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以宿願力,化佛迎接,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用心懇切,即當得去也。(大正三七.三○七上)
 
慈恩寺窺基法師《阿彌陀經疏》:
 
執持名號,誦念無忘也;若一日等者,行所經時也;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大正三七.三二五下)
 
乙三、結一心不亂非念佛三昧
 
上引二大德所釋一心不亂之義,似皆意指未到達三昧的程度。奘譯本,臨命終時還須大聖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始得往生;而什譯亦隱含此意。若是解為執持名號至於愛見煩惱均已淨盡名為不亂,自應無論何時正念分明、心不顛倒,不須如來慈悲加佑,才合道理。
 
《大毗婆沙論》雲:
 
一切預流,薩迦耶見已斷已遍知……,若有身見已斷已遍知,具五功德……,五者,臨命終時,心神明了。(大正二七.六五二下)
 
須陀洹果只斷見惑,尚且臨命終時心神明了,何況愛見二惑均已淨盡之人住最勝捨?故知臨命終時還須佛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則平時執持名號的一心不亂,只是專注不散而已,應不出於欲界定、未至定之間,尚未能達到色界初靜慮。
 
何以得知?觀吾人之內心所以顛倒者,為有欲的緣故。初靜慮以上已離欲惡不善法,則平時或臨命終時,何有顛倒之事?若解為已入聖境,未免太過了!故有誠意念佛之人,念到似乎不須作意,其心自然念佛名號、一心不亂,應唯是欲界定,或未至定的境界。
 
 
甲二、正明念佛三昧之行法二
乙一、以五陰等為所緣二
丙一、引經釋二
丁一、標問
 
隋‧達磨笈多譯之《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正觀品》: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诃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者,彼菩薩摩诃薩應當親近修習何法,能得成就思惟三昧耶?(大正一三‧八五六下)
 
(以下未作注之經文為同一出處)
 
此是不空見菩薩請問念佛三昧的修行方法。
 
丁二、佛答二
戊一、決定信願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薩摩诃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诃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欲得常睹一切諸佛、承事供養彼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住正念,遠離邪心。
 
第二節佛答之中,先標行者所願,共四句。初句總願成就念佛三昧。次三句別願:一願常遇善友,二承事供養福圓滿,三得大菩提慧圓滿。
 
「當住正念,遠離邪心」,此是立願之後,建立信心。劉宋《菩薩念佛三昧經》譯為:
 
應當安住決定之心,又應永捨不決定心。(大正一三‧八一五下)
 
又劉宋譯本中說:
 
時明相佛告微密比丘:菩薩有二法得此三昧……。何謂二法?菩薩應當信於如來所說經典,此大方等諸佛行處;菩薩具足此二法者,得此三昧,當疾成佛。(大正一三‧八二○中)
 
在達磨笈多譯本《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神通品》中亦說:
 
汝應當知,有二種法菩薩摩诃薩具足修習,即便得此菩薩念佛三昧,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信諸如來不生違逆;二者,信佛所說不敢謗毀。作如斯念:「是為諸佛廣大境界不可思議。」(大正一三‧八六三上)
 
與上來所引三文對而讀之,可知:信佛、信法決定無疑,永捨不決定心,名「住正念」;於佛不生違逆,於法不敢謗毀,名「遠離邪心」。
 
戊二、發起正修
 
〈正觀品〉中續言:
 
斷除我見,思惟無我。當觀是身如水聚沫;當觀是色如芭蕉虛;當觀是受如水上泡;當觀是想如熱時焰;當觀是行如空中雲;當觀是識如鏡中像。
 
「斷除我見,思惟無我」:此下由決定信願,發起念佛三昧正修,謂修無我觀。此二句是標。
 
「當觀是身如水聚沫」;正釋無我觀。我執有二:一、即蘊是我,二、離蘊是我。常恆住不變易、有主宰作用的實體,是所執我的體相。今觀如水聚沫的五陰身,無牢無實,無有堅固的常恆住不變易法,故無有我。此破即蘊是我。
 
《雜阿含經》二六一雲: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作如是言:『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阿難!雲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識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識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大正二‧六六上)
 
此文所诠之義,謂計我論者皆是「即陰計我」,若陰不生,無色受想行識處,即不於中計我,亦即是破彼「離陰計我」之義。應如是修習五陰無我觀。〈正觀品〉中續言:
 
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诃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當應成就奢摩他、毗缽捨那。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發廣大心。常念觀察三解脫門,常念先生三種正智,常念斷滅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诃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此勸修念佛三昧之人,應當尊重波羅提木叉,嚴持戒法,以為修無我觀之基礎。
 
「當應成就奢摩他、毗缽捨那」:奢摩他是止,毗缽捨那是觀。前文已說五陰無我觀,而未說止,故今具足說之。為什麼要修止?若不修止,觀則無力成就念佛三昧。止是觀的依止,於觀有大助力,故不可不修止!
 
「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因種種妄想執著落於二邊。而邊鄙而不中正的倒見,名為邊見,此中舉出斷常二邊見。今以《勝鬘經》二番釋之:
 
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心相續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大正一二.二二二上)
 
一、「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行是有生滅法,如五陰。凡夫見有生滅,見生者必歸於無常滅,不了五陰無常相似相續,於是生起斷見,以為終歸無常則不免一死,什麼都沒有了。
 
二、「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凡夫外道厭生死而求涅槃;因為凡夫不能真知涅槃,僅是比對世間無常,而推想離世間無常的涅槃是常住的,這樣的常見還是不正見。凡夫於諸行無常起斷見,於涅槃起常見,由於妄想的取著,而作如是的執見。
 
「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有情身分的前五根:能見的眼、能聞的耳,乃至到能觸的身--分別思惟,於現法中見它壞了。現法即現在,現在生中的諸根一旦壞了,不能再起作用。或部分壞了,或完全壞了,如人的死亡。這類凡夫專在物質所集成的諸根著想,於是見諸根壞了,就以為有情不再存在。他對於三有相續的事理不能明見,所以執為什麼都沒有了,起於斷見;由於不契真義,但憑妄想的執見而如此。
 
「於心相續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有一類凡夫於心相續的真義愚暗不解,心雖是相續的,但以愚癡暗昧而不能如實了解,不知剎那間生滅的意識境界,所以起常見。唯心論者執有精神的常住,他們以為眼等諸根壞了,心是真實常住而不斷的,不知道心 --意識是剎那剎那生滅的相續,如火焰、如流水,是前後相續不斷的,但並不是常住。於心相續所起的常見,也是由於妄想見而生起的。故欲修念佛三昧的行者,當遠離如是斷常二邊之妄見。
 
「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應如是修行念佛三昧。
 
「發廣大心」:此意有二。一、無上菩提是佛陀的廣大境界,今勸行者建立希求成就之大願。二、所有一切流轉生死苦海中的有情,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具足二意,是名「發廣大心」。
 
「常念觀察三解脫門」:《瑜伽師地論》卷二八中,解釋三解脫門: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雲何建立三解脫門?謂所知境略有二種:有及非有。有,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系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大正三○‧四三六中)
 
前文但說我空觀,此中又兼說修諸法寂滅相--法空觀。
 
「常念先生三種正智」:言三種正智者,應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此中前二種智,應在修習止觀之前學習成就,故雲「先生」。而止成就時,修毗缽捨那,即名修慧。或行者初學習時,作如是念:「由聞思修得念佛三昧!」故雲「先生」。「常念斷滅三不善根」:此是修念佛三昧者時應覺察,不可輕忽之事。
 
「常念成就諸三昧聚」:上文奢摩他與觀同說,而觀之內容已見之於前文。此中說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其意應是已成就未至定,而意猶不足,還想進修四禅、四無量心等,故雲「常念」。而「常念」句,亦含有誓在進修之意。
 
修習念佛三昧者,為何要常念成就諸三昧聚?釋尊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是在色界第四靜慮中,思惟緣起而得無上菩提,今行者亦應在三昧中,得念佛三昧。《大智度論》卷二○雲: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禅等是助開門法。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禅定。(大正二五‧二○六上)。
 
今行者欲得念佛三昧,亦應如是學,故雲:「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又三昧聚者,三昧(四禅等)是功德叢林,諸菩薩摩诃薩依此一一三昧出生無量三昧,聲聞、緣覺不達其名,故名三昧聚。又行者欲成就念佛三昧,同時亦願成就其余三昧,如百八三昧等,故雲:「常念成就諸三昧聚」。
 
「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此是行者大慈悲心,常念眾生愚癡無知,常念依平等心以法光明而啟示之。
 
「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文行者雖是不忘眾生苦,而自身道業猶未成就,故還須勤修念佛三昧,亦即是四念處,義無差別。以下經文甚多,恐繁不引。
 
丙二、結釋
 
上來所引經文,修習念佛三昧的方法,原是信、戒、三慧,遠離邊見為先,精進修習止觀,於三昧中斷滅三不善根(我法二執),進而證入三解脫門、諸法寂滅相,定慧力莊嚴,是名念佛三昧。其義蓋為:「如來者,諸法如義」、「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名念佛三昧。
 
上來念佛三昧義如是。再對讀《佛說阿彌陀經》所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蒙佛加佑,令心不亂、不顛倒之文,會感覺到《佛說阿彌陀經》未施設法性寂滅之止觀行法,與《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之念佛三昧文義懸殊,極為明顯。
 
乙二、以佛菩提為所緣二
丙一、引經釋二
丁一、地前加行位
 
前來所引念佛三昧之文,是此經〈正觀品〉中所說。又此經中〈思惟三昧品〉復略有不同的修行方便。其文雲: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摩诃薩念欲成就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者,雲何思惟而得安住?」佛告不空見菩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诃薩,必欲成就是三昧者,先當正念……,彼如是心念一切三世十方世界中,是等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天降成就、入胎成就、住胎成就、出胎成就、出家成就、諸功德成就、諸根成就、諸相成就、諸好成就、莊嚴成就、戒品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四無畏慈悲成就、喜捨成就、慚愧成就、威儀成就、諸行成就、奢摩他成就、毗缽捨那成就、明解脫成就、解脫門成就、四念處成就……無礙利益成就、為他利益無礙成就、一切善法成就、清淨色成就、清淨心成就、清淨智成就、諸入成就、金色百福成就。」(大正一三‧八五八中)
 
(以下未作注之經文為同一出處)
 
此說修習念佛三昧者,先學習作觀,文為二:初觀後止。觀,是觀想佛陀所成就的自利利他無量功德。
 
時彼菩薩念諸如來如是相已,復應常念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心無動亂,亦當安住無所著心。心無著已,彼復應作如是思惟:「是中何等名曰如來?……菩提如是,亦無有心,無有觸對,不可見聞,不可知證。此心如是,雲何能得成就菩提!」
 
此中初句結束前文。次「復應常念」以下,贊佛心無動亂而常念;「亦當安住無所著心」句是向佛學習心無動亂。無著即是無亂,即是修止,故雲「安住」。
 
其次是學習空觀,文中「心無著已」句,謂行者之心已安住於止中,為時或長或短以後,又於止中起觀,故雲「如是思惟」。此中文有二節:初節觀如來不可得,後節觀菩提不可得;前文觀佛無量功德,如幻而有,此則般若將入畢竟空,入不二法門。
 
丁二、地上聖位及如來位
 
佛言:「不空見!然彼菩薩常應如是觀察思惟,若能如是觀諸法時,即得安住於正法中,心無遷變,不可移動。當知爾時,具足菩薩摩诃薩法,自然遠離不善思惟,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平等真實法界。」
 
觀前二段文是地前加行位,此文即證聖之十地菩薩及如來圓滿位。文為二:初佛陀勉勵加行位菩薩無間斷修,故雲「常應如是觀察思惟」。「若能如是」以下,先說初地至七地的斷證。初句牒前世第一菩薩止觀「正法」,即是真如;「安住」即是根本無分別智,不緣一切法,圓證真如之相。「心無遷變,不可移動」即是斷除惑染,證不退轉位。
 
「當知爾時」以下,是由八地至佛地的無功用道,故雲「自然」。「遠離不善思惟」約隨眠說,是斷惑。「正覺平等真實法界」即是證真。如是由初地,繼續修習妙止妙觀寂滅法性,廣度眾生,入不二法門,進趣無上菩提,是名念佛三昧。
 
此文以佛功德、無上菩提為念佛三昧之所緣境,前文以五陰為所緣境,後文亦有令修不淨觀文,境雖有異,無非證入寂滅真如念佛三昧之旨。
 
丙二、引余證
 
《大智度論》卷一雲:
 
復有菩薩修念佛三昧,佛為彼等欲令於此三昧得增益故,說般若波羅蜜經。如般若波羅蜜經初品中說:「佛現神足,放金色光明遍照十方恆河沙等世界,示現大身清淨光明,種種妙色滿虛空中。佛在眾中端正殊妙,無能及者,譬如須彌山王,處於大海。」諸菩薩見佛神變,於念佛三昧倍復增益,以是事故說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大正二五‧五八上)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三〈三次品〉雲:
 
菩薩摩诃薩從初以來,以一切種智相應心,信解諸法無所有性,修六念,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須菩提!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念佛?菩薩摩诃薩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識念。何以故?是色自性無,受想行識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無所有。何以故?無憶故,是為念佛。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诃薩念佛,不以三十二相念,亦不念金色身、不念丈光、不念八十隨形好。何以故?是佛身自性無故,若法無性,是為無所有。何以故?無憶故,是為念佛。(大正八‧三八五中)
 
以上二文所說的念佛三昧,一是如幻緣起,一是法性寂滅;觀緣起法即是寂滅,雖是寂滅而緣起宛然。與前文所引《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文義無異。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六,第二分〈漸次品〉雲:
 
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學佛隨念?謂菩薩摩诃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以色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受想行識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色乃至識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為佛隨念(大正七‧三五六上)。
 
此是奘譯,與前文什譯可以對讀,當有助於理解其所诠之義。
 
甲三、別明念佛「三昧」義
 
三昧即三摩地。《阿毗達磨俱捨論.分別根品》雲:「三摩地,謂心一境性。」(大正二九‧一九上)。《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四:「令心無亂,取所緣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大正二九‧三八四中)。由等持的力量,能令其心於一所緣境上相續不散亂,明靜而轉,是名三摩地。若無等持之力,心性掉動,不能安住一境,不名三昧。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二○又有不同的解釋,茲引其文如下:
 
問曰:「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觀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答曰:「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復次,是道異一切世間,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語。復次,諸禅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問曰:「今何以故名解脫門?」答曰:「行是法時,得解脫到無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無余涅槃是真解脫。」(大正二五‧二○六上)
 
此解三種智慧與定相依之義,甚為明顯。若但有三慧而無定力的攝受,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所以三慧須要禅定的增上。若但有禅定,無淨慧的觀察,禅定會失壞,還流轉於生死中。若定慧相依於一心中,則能斷惑證真,滅除生死大苦,入無余涅槃,得真解脫。龍樹菩薩如此解釋三昧,即應唯是聖無漏禅,才可以名為三昧;凡夫所得禅,未能斷惑,不得名為三昧。
 
今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念佛「三昧」者何?上文所引《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之念佛三昧文義,與龍樹所解之三昧義會而觀之,若以念佛三昧為有漏禅,是大不敬!是大錯誤!今讀《佛說阿彌陀經》所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否可以稱之為念佛三昧?思之當知!
 
甲四、持名念佛法門的重要
 
佛陀大慈大悲教化眾生的本願,乃為解脫有情生死大苦也。吾人本應修習念佛三昧,直悟無生法忍,以滿如來本願,然而佛法流行諸方國土,展轉傳至今日,能修念佛三昧者極為鮮少。大約六種人不能修習念佛三昧:
 
(一)未學習教義者,不知如何修習念佛三昧。
 
(二)學習佛法而中辍者。
 
上述二種人在我們漢文佛教中,為數幾何?
 
(三)願修習其它法門,無意願於此法門者。
 
(四)障深重者。
 
(五)無轉凡成聖之志趣者。
 
(六)懈怠之人。
 
上列六種人中,除了後四種以外,前二種佛教徒應如何完成其解脫生死,成就聖道之大願?唯有持名念佛法門最為適宜。其理由有:
 
(一)法門容易學習,讀淨土三經一論,能通達大義即可。
 
(二)開始修習之時,若能具足信、願、行三種資糧就行。
 
(三)不求決定斷惑證真,只要平時一心不亂念佛,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四)若能往生阿彌陀佛國,見佛聞法以起行,或遲或速,終必見寂滅性而得果。
 
能修念佛三昧之人是利根,吾人不能修念佛三昧是鈍根;然而若能真誠念佛名號、求生彼國,成功之時,見佛聞法,得無生忍,與彼利根亦無差別,所以也不必自卑自棄。
 
今日佛教徒,能修念佛三昧之人是極少數否?奉行持佛名號法門者是極多數否?極多數人由此法門得度生死大患,所以此法門是太重要了,應努力弘揚贊歎!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金陵刻經處與近代居士佛教
下一篇:林克智居士:蕅益大師的九華山勝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