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法雲寺禅三十五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雲寺禅三十五開示

2000/8/29於美國法雲寺

首先,非常的歡迎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到這裡參加禅七。可能各位都拿到了禅七手冊這個小冊子。

我們共同地學習「禅」這件事,這件事究竟是做什麼事情呢?簡要地說,應該說是修學聖道,應該是這樣解釋的。但是這一句話,也還是不太明白,如果換一句話來說,就是破除去我們內心裡面的執著。什麼叫做禅?就是破執的意思,破除去我們內心的執著,這就叫做禅。

但是這件事,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對我們的開示:學禅之前,有一個先決的條件,才可以學習聖道、才可以坐禅的。什麼條件呢?就是我們內心裡邊,要有一個堅定的願望才可以。「願望」這句話,就是我們內心裡面有所求,有所希求的意思。在《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裡面說,「以涅槃為上首!」就是說我們希望能得到涅槃;要有這樣的願望,然後坐禅,那叫做修學聖道。如果你並沒有希望得涅槃,那你的坐禅,不是修學聖道。

願望這句話,我剛才說是有所求,有所求也表示我們內心裡面有所棄捨,棄捨了我們不高興的事情。我們希求成就一個滿意的事情,也就像我們通常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有「欣」、「厭」兩個字;修學聖道亦復如是,也需要有欣、有厭的。

這個「厭」就是不高興的事情,棄捨這個不高興的事情,叫做厭。什麼事情是我們應該棄捨的呢?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裡邊歡喜的事情,我們需要對我們所歡喜的事情,能看見它的過患,它是有過失的,我們不應該一直地希求這件事。

什麼是我們所歡喜的事情呢?我們不修學聖道的時候,我們心裡面都是有一種歡喜的事情,不斷地工作來希求所歡喜的事情。我現在明白一點說,什麼是我們歡喜的事情?就是想要做皇帝!當然,我這樣說,各位同學可能不同意:「我沒想做皇帝啊!」所以對我這句話可能不同意。我用這個字就是代表所有的、所希求滿意的事情,都用「皇帝」這個字來代表的意思;當然,我也同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想做皇帝,這是少數人有這樣的想法。

我現在舉一個例子,表示我們應該棄捨這些迷惑人的事情。《金剛經》上有一句話:「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這一段文,「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當然不是說我們一般的凡夫境界,是說在佛法裡面修學聖道成功了的人。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聖人,他們成就了清淨無漏的般若的智慧,就是無所得的智慧,用這樣的智慧,發大悲心,廣修六波羅蜜,普度眾生;他這樣子做所成就的功德,由這樣的功德招感他清淨功德莊嚴的法身,那個法身是非常高大的,所以叫「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當然那個身體是無漏功德所成就的,不是我們肉眼所能見,我們肉眼是見不到。但是那個身體有什麼好呢?就是永遠是健康的,不會像我們這個身體有老、病、死。我們這個身體,我們自己感覺到很好,很愛著這個身體,但是這個身體,就是令我們不如意,就是老、病、死。但是,這些得無生法忍的聖人所成就的,如須彌山王那麼高大的身體,沒有老、病、死,而且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

說是那個身體,我們若是讀《金剛經》讀到這裡的話,你若作如是觀、作如是思惟的時候,你內心裡面怎麼想?你有什麼感覺?當然,我們很快地會感覺到我們的身體不滿意;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就是剛才說的,這個身體終究是要老、病、死。修不淨觀的時候,就是很明顯地會知道,這個身體是個臭皮囊,我們自己都不感覺滿意。我認為這個世界上,不管是什麼人,對自己的身體都是不滿意的。我們看佛菩薩的清淨法身、無量功德莊嚴的身體,那是令人滿意的。從這裡我們會感覺到,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在這個世界上所希求的一切滿意的事情,完全被老、病、死破壞了!不管你的智慧怎麼大,所有的事情最後都是很苦惱的走了,都是這樣子。

其它的,我們不用一樣一樣的說,就從自己生命體的老、病、死,和佛菩薩永遠健康的那個法身來對比,我們應該生厭離心,對世間上如意的事情,都應該生厭離心;我們應該對佛菩薩所成就的聖道、所成就的涅槃生歡喜心,生仰慕、希求的願,建立了這樣堅強的願,然後我們修學聖道,就名之為聖道,名之為禅。我們先應該有這樣的願。

你有這樣的願的話,你對於世間上令人迷惑的事情,你就能棄捨。在你的理智上,你能逐漸、逐漸地棄捨了,世間上的事情不能障礙你修學聖道,這樣你才有時間來修學聖道的;如果你沒有這個願,你是沒有時間的。所以應該,所有……不管你是在家的佛教徒、是出家的佛教徒,應該建立這樣的聖道的願望,你應該做好這件事。這是我要和各位談話的第一段。

我們有了這樣的願,然後我們再去學習禅。而學習禅這件事,當然我們今天大家集會在一起,是叫做打禅七。按通常的道理來說,我們應該是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也就是明白了什麼叫做「禅」;不是把經論放在藏經樓上喂蟲子吃,給蟲子吃,我們不學習經論,就可以學習禅的,我是不同意這種態度的。我們學習經論,明白了怎麼叫做禅,然後我們才去實踐這件事,拿出時間來學習禅,應該是這樣子。但事實上,恐怕不完全是這樣子,有的人對於經論是學習過,有的人對經論可能學習得不夠,也可能還沒有學習過,那對於禅的學習,可能還是門外漢;那樣子,你打禅七是不及格的。

所以,現在我姑且向各位介紹怎麼樣學習禅。學習禅這件事,在經論上,不管是《楞伽經》、是《解深密經》、是《大般若經》、是《大智度論》、是《瑜伽師地論》,都告訴我們,就是止觀叫做禅,就是修習止觀。

《瑜伽師地論》裡面,對於止觀說得非常的詳細,怎麼樣止、怎麼樣觀,說得清清楚楚的。佛菩薩是知道我們凡夫很笨、很愚癡、沒有智慧,學習佛法有困難,所以他說出來話叫你容易懂、叫你容易明白。所以,我們若想要(知道)怎麼樣坐禅,應該學習《瑜伽師地論》的。

我本人很幸運,一出家就到佛學院去學了天台教——天台智者大師的這些法語,所以我也感覺到,天台智者大師他關於修止觀的書,我們也應該學習。學習它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我們容易知道怎麼樣用心坐禅。我個人的想法,你學習了《瑜伽師地論》,也還應該學習天台智者大師的書。天台智者大師的書,關於止觀說得很多,所以也有人主張,「天台宗可以名之為禅宗」,有人主張這樣,我也同意這個說法。

若學習了天台智者大師說止觀的書,和《瑜伽師地論》對比起來,感覺到彌勒菩薩說的還是深了一點。天台智者大師的書我們若學過,就是在我們現在的程度可以向前邁一步!智者大師的書有這樣的好處。你若讀《釋禅波羅蜜》的話,或者《小止觀》,你就會有這個感覺;你若直接去讀《瑜伽師地論》,你可能還是有一點摸不著頭緒,也還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認為這兩種書都應該學習。那麼說這個話,我的意思是說:我玅境沒有話能向各位說的,我要說的就是根據這些書上來講這件事。

我還是直接說,我們學習止、學習觀。當然止和觀前面就是戒,我們不管是在家居士、或出家的法師都是有戒。在家居士你若想在佛法裡邊有成就,你一定要受戒,最低限度要受五戒、或八關齋戒、或者是菩薩戒;出家以後要受比丘戒,沙彌戒、沙彌尼戒、還有式叉摩那女學習六法、或者比丘、比丘尼戒這些戒,要有戒的基礎,然後修止觀。

這個止,它的目的就是使令心裡面不散亂。不散亂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在自己日常生活的事情,心裡面想,東想、西想,沒有不想的,非常的自由。現在修止,修奢摩他的止的時候,就把這些事情都停下來,不要想,叫這一念心明靜而住。心裡面若昏沉了,就是心裡面不明白了;心裡面東想西想,不是昏沉,但是心裡面動亂。現在不要動亂,不要東想西想,心裡面就是寂靜住;心裡面還是明明了了的,並沒有昏沉,所以叫做明。一個明、一個靜。

我們不用功修行的人,睡著覺不做夢,心裡面什麼也不知道,就是昏沉;什麼也不知道,就是昧。等到睡醒了以後,就東想西想;雖然睡醒以後是明了,但是動亂。睡著覺不做夢,心裡面可以說是寂靜,但是不明。所以,有的時候明而不寂靜,寂靜而不明。現在,我們坐禅的時候,學習奢摩他,叫心裡明而又靜、靜而又明,這就叫做奢摩他的止。

用什麼方法,我們心才能明而又靜、靜而又明呢?智者大師的書和《瑜伽師地論》都告訴我們,要有一個所緣境。

本來是修行人心裡面要離一切境界,我們的心不要有境界,什麼境界都沒有。這個心啊,禅宗有一句話:「不與萬法為伴侶!」就是心裡面一切境界都沒有。這個「伴侶」,所緣境就是你的伴侶。說「現在有老虎來了,我心裡面想這個老虎」,那麼這個老虎就給你做伴;說「我心裡想一個大蓮花」,這蓮花就為你做伴,這叫做伴。現在這個修行人「不與萬法為伴侶」,心裡面沒有所緣境。當然這件事我們辦不到,這件事要聖人才可以,我們一般的人、不修行的人辦不到這件事。

怎麼樣才能夠明靜而住呢?還是要有一個所緣境。要有一個所緣境,經論裡面通常說的,就用我們的出入息作所緣境,出息、入息作所緣境。由鼻到肚臍這叫入息,由肚臍到鼻這叫出息,用這個息作所緣境,這是一個很現成的事情。這樣子,就能夠使令我們的心明靜而住,就能做到。

在「十六特勝」這個法門上,有「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有這兩句話,或者說四句話。我們若用這個出入息作所緣境的時候,你一開始你心裡面默念這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然後你就負責「知」:現在這個息是出,你就知,息在入,你也是知,你就負責這件事,其它的事情都不要管,就是這樣「知息長、知息短」,這樣子。

如果這樣辦不到,可以數數,數這個出入息:一、二、三、四、五。我相信各位同學、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可能很久就學習過這個方法。但是也有人這樣做,做不來,我知息出、知息入的時候,數這個一、二、三、四、五的時候,心就緊張;心一緊張,這出入息就快,就喘起來了,反倒弄得很辛苦,所以也修不來。那麼這樣子就得要改變,改變一個方法。改變方法,怎麼樣改變呢?方法是很多的。

譬如說,我們現在屋子裡面開燈了,這個燈開開以後有光明、燈光,用這個燈的光作所緣境也是可以,也是可以的。怎麼樣做法呢?也可以這樣做:譬如說是黑天的時候,太陽已經落下了,屋子裡面不開燈,完全所有的燈都關了,關了當然這屋子裡面是黑暗的;你用一個手電筒開開向下照,向地面上照,這地面上就現出一個圓的光明,你把這個相貌取下來,取在心裡面,用它作所緣境,心裡面就思惟這個光明作所緣境,這樣也是可以。

或者說,你用一個大碗裝上水,你就看碗裡面這一碗水,水是很清澈的;你把這個相貌取下來,你靜坐的時候,心裡面就憶念這個水的相貌,這個大碗裡面水的相貌,這樣也可以,用水作所緣境。

或者說是,你用一塊土作所緣境也是可以。你在各地方看,什麼樣的土你歡喜,用一個木板,把這個土放在木板上,用水和一和,把它弄平了,放在太陽那裡,不要大太陽,最好是陰涼的地方,它慢慢地干了,就用這個境界作所緣境也是可以。

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很多很多都可以作所緣境。用這樣的方法作所緣境的時候,你心裡面專注在這個所緣境裡面,其它的都不要分別,使令內心裡面可以明靜而住,也是可以。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你坐下來的時候,你心裡面注意你的足,你的腳,從這個足趾,足有五個趾頭,你是兩個足,就是十個趾,你注意這個足的趾頭,這五個趾你都要注意,一個、一個地注意,然後慢慢地向上移動,經過這個膝蓋,然後一點、一點向上移動,到後面的脊骨,前面有肋條骨,乃至到髑髅——這個頭的骨頭,慢慢地向上移動;然後再由頭至足向下移動,連兩個手臂、手指你都要注意,就是慢慢地移動,這樣也可以。我認為這個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止特別有困難的人用這個方法,容易攝心,容易令這個心拒絕、排斥出去其它雜亂的妄想,使令這個心唯獨在這裡注意,這樣也是可以。

這個奢摩他的止,初開始就是由欲界定,欲界定有九心住,我現在不必個別地說,從這九心住成就了,就是欲界定;然後進一步,再繼續用功,就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再進一步,就到色界四禅了。《解深密經》的〈分別瑜伽品〉告訴我們,你靜坐修奢摩他的止,到了未到地定以上,可以名之為「奢摩他」了!在欲界定還不及格,到了未到地定以上,這個止是成功,就可以名之為奢摩他了。當然未到地定的止,在我們初開始靜坐的人來說,那是很好的境界了,但是還不如色界四禅,你若成就了色界四禅,那是更好了,力量是更大。各位可以這樣子修奢摩他的止,用這個所緣境去修止。

現在我再說,為什麼要修奢摩他的止?就是為了要修毘缽捨那的關系。毘缽捨那是觀,觀就是用智慧去觀察。因為若不修奢摩他的止,智慧的作用也受到影響,就不能見到第一義谛;不能見到第一義谛,你就是個生死凡夫。雖然你得到四禅八定了,你能有神通變化,然而還是個生死凡夫,你還是在生死裡流轉,你不能得聖道,你不能解脫苦惱。我們沒有學習過經論的人,看見有神通,很羨慕這件事;其實有神通的人也一樣苦惱,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我們要讀《瑜伽師地論》才知道這件事。我們為什麼要修奢摩他的止?就是幫助我們修觀,去見第一義谛、可以得聖道!目的是這麼回事兒,不是為得神通。

但是我們佛教徒也有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我看多數人都有這個問題,只願意修止、而不願意修觀。非佛教徒我們不說,我們佛教徒多數都是有這個問題,就是不願意修觀,只願意修止。因為修止多少有一點相應的時候,感覺到舒服,感覺到很舒服,所以就愛著這個舒服,所以願意修止。我們很多的佛教徒都有這個問題。但是這個事情是不對的,不應該這樣做,應該也要修觀。

修觀這句話,怎麼叫做修觀?觀是智慧,止不是智慧,止是有一點寂靜住就是了,成功了名之為定,它還不是太理想,要修智慧,修觀。修觀,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有很多種觀。小乘經論、大乘經論都有相同的地方,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不淨觀。因為若想要修學聖道,這個男女的欲一定要停下來;如果男女的欲你不停下來,你的止也成不了、觀也不能成就,就是障礙了你得聖道,非要把這個欲破了才行。那麼怎麼樣能破這個欲呢?就是修不淨觀可以破這欲,所以應該修不淨觀。

這個不淨觀的內容,在《大智度論》裡面說得很清楚,有現成的文句;在《瑜伽師地論》裡邊也有現成的文句。我們把那個文句背下來,你要背下來,然後按照那個文去思惟,就可以名之為修不淨觀了,你不背下來還不行。這是可以修不淨觀。如果各位需要的話,可以請智中法師把不淨觀的文影印下來給你們。你不妨拿那個文搋在兜兒裡面,靜坐的時候也可以拿出來看看,看看,然後你就心裡面想,也可以這樣做,修不淨觀。

修不淨觀使令我們消滅了男女的欲,我們就可以修學四念住、修學聖道。因為這個欲有障道的力量,障礙我們不能修止觀,所以先把這個障礙破除去;然後,我們修無我觀也可以,修無常觀也可以,修畢竟空觀也可以,修唯識觀、修法界觀、修一心三觀都可以。因為沒有障礙了,你的智慧就能發生作用。那麼這是可以修不淨觀。

修不淨觀不能斷煩惱,只能夠調伏,把這個欲調伏了,叫它不要動,有這個作用。它不動了,你就可以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都可以。若是欲心一動,什麼都做不到了,它有障礙作用。所以,修不淨觀雖然不能夠使令我們得聖道,但是能破除障礙聖道的這一切的業障,能破除去,所以應該修不淨觀。當然也有的人生來,雖然他不是聖人,但是他的欲心好像沒有似的,也有這種人;若這樣情形,就不需要修不淨觀,你直接可以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修唯識觀都可以。這是修不淨觀。

其次,我們也應該修無我觀。這個無我觀……,當然我玅境讀的經論少,我讀的經論雖然少,我讀的經論裡面,我感覺到《瑜伽師地論》對於無我觀說得非常的具體、說得非常的完備,使令我們能夠認同無我的道理,是無我的!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可得。所以,也可以修無我觀。

也可以修畢竟空觀。畢竟空觀,就像《中觀論》和《大智度論》的空觀,這當然要學一個時期,不然的話,不知道怎麼叫做空,也是個問題。所以,願意修止、而不願意修觀,也可能佛法學習得不夠、修不來,這也可能是個問題。

修無我觀,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是聖人,你就是聖人了。小乘佛教來說,可以到阿羅漢的境界;大乘佛法,究竟圓滿就是佛的境界,不可以輕視無我觀的。

當然,我們若學習唯識觀,唯識觀我感覺到比無我觀還難一點,你學習唯識可是不容易。學習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自性的道理要明白了,才能夠修唯識觀。

我自己這麼樣虛妄分別,我們佛教徒裡邊,學習唯識的人不是很多,因為什麼這樣子?不容易學!不容易,你不容易懂這個道理,不容易。所以,難,就使令我們學習的人少。而我們佛教徒裡面多數念阿彌陀佛,多數是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比較容易,譬如講《阿彌陀經》也容易講;講《無量壽經》也比較容易,但是比《阿彌陀經》難一點;講《十六觀經》;講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天親菩薩《往生論》我看比《阿彌陀經》難一點;一般講個淨土法門的開示也比較容易。因為它容易,所以我們很多人就念阿彌陀佛,修唯識觀的人非常少,為什麼?就是難的關系。

但是,我們歡喜禅的人,假設你有這樣的意願,你應該不怕難,「你說難,我偏要學習!」應該要這樣才對;說難,「我就退了」,當然這也是你的自由,你願意退就退了吧!

不過,這裡面的意思,修觀,少數的觀也容易講,容易明白,其它的觀比較難一點,那非要經過長時期的修學聖道才可以。有的人:「我不要學習,不要學習經論,我閉上眼睛開悟!」當然那是最好了,你看,不用辛苦你就明白了,那不是正好!但是世間上沒有便宜的事情,沒有人能占便宜的,也沒有人吃虧的,沒有這種事情。那麼這是修觀。

我再多說幾句,有這樣便宜的事情,為什麼不就走這條路?「我就閉上眼睛,不要學習經論,我就可以成佛!」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學習經論呢?你可以提出這個問題。不過這樣的話,釋迦牟尼佛就不要出世好了,那麼世間上自然就是佛了,不是更好嗎?但是事實不是那樣子。要釋迦牟尼佛出世、宣揚佛法,眾生才有希望得聖道,這是一樣。第二樣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已經告訴我們了,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都告訴你了;念佛是誰?釋迦牟尼佛也告訴你了;為什麼你自己還要在那兒想?是怎麼回事呢?你是瞧不起釋迦牟尼佛?他說的不對,你要自己去想,是那麼意思?所以,應該學習佛法,然後修學聖道,這是一個正常的道理。

我說這麼多的話,我不知道對各位有沒有幫助!不知道有沒有幫助。這是修止觀這件事,一個止、一個觀。

我再說一點事情,說什麼呢?各位可能根性都很利,業障也不是那麼重,修止觀可能會容易;但是也有的人有問題,就是修不來,止也修不來、觀也修不來,那怎麼辦呢?可以這樣做,你盤上腿靜坐的時候,你不要先修止;修止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的內心,從久遠以來習慣了是自由的,內心是非常自由的,東想西想,這妄想非常的多,你想要停下來不想,這是很困難,的確是有這個問題。修止非常困難,你就不要勉強修止,你修觀。

修觀,譬如說你歡喜《金剛經》,把《金剛經》完全都背下來最好,不能就背一半也可以,就是那幾段你特別歡喜的,你也可以把它背下來,找這個參考書……,這個參考書也是問題,人有了學問、有點文學的話,寫一本書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金剛經》的批注非常的多。若是你肯學的話,你心裡面就想:「誰說得對呢?」這是一個問題。

我現在姑妄言之,這個《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批注就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是誰作的?就是龍樹菩薩作的。龍樹菩薩在印度佛教、中國佛教,大家共同的都是尊重他,不管是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禅宗都是尊重他是祖師,所以應該是可以建立信心,我們對他毫無疑問,應該是有這個條件的。他這個《大智度論》解釋《大品般若經》。我看《南北朝佛教史》那個作者,他就說出一句話,他說《金剛經》的批注為什麼那麼多呢?因為它短;《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批注為什麼少呢?因為它特別多,你要給它作批注很不容易,因為話說多了就容易說錯,言多語失,就自相矛盾,你就不能夠自圓其說,所以《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批注非常少。《金剛經》它短,就容易作批注;容易作批注,就容易有錯。所以要學習《金剛經》,你要學習《大智度論》,用《大智度論》作《金剛經》的批注,你應該有信心,應該在這裡建立信心。

當然,我這麼說,你現在還來得及嗎?現在要學《金剛經》來得及嗎?這是個問題。假設你學習《金剛經》,你坐下來的時候,就按照《金剛經》的道理去思惟,就這樣思惟:「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修無我觀,要這樣修;「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麼你就是這樣思惟,這就是如理作意。你不要輕視這個如理作意,可以使令你得聖道的,能使令你得聖道。《金剛經》最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也可以,按照這個去思惟也是可以的。思惟了一會兒的時候,就不要思惟,你這時候再修奢摩他的止,就是你自己先要找一個所緣境,心裡面在那裡寂靜住。

說「原先我修奢摩他修不來」,你修一會兒毘缽捨那的觀,然後修止的時候就容易。因為毘缽捨那的如理作意,能為你消除業障,能令你奢摩他的止能好轉;可能會寂靜住五分鐘也就不錯了,寂靜住三分鐘都是了不起,五分鐘、十分鐘逐漸進步,你就有希望了。你止它十分鐘,或者勉強地止它十五分鐘、或者三十分鐘,然後再修毘缽捨那觀。修毘缽捨那觀的時候,還是原來的這個觀法,你不要怕重復!要繼續這樣觀,然後止而後觀、觀而後止,逐漸、逐漸就好轉了,這也是一個方法。

我還想說兩個意思,是什麼呢?你如果只修止,當然你可能,總感覺到這個止的前面有好的境界等待著我、我一直地向前修,這樣也是不錯,但是智慧的增長不是很理想。若是你能夠修觀的時候,你的智能很明顯的會增長。怎麼知道智慧增長了呢?因為你日常生活的時候,在日常的生活裡面,你就感覺到你的智慧增長了,因為什麼?感覺現在的見地和以前不同,和以前的見地不一樣。以前的煩惱很大,現在常常修觀的時候,這個煩惱就輕微,這時候你知道修觀的力量大。

若是你完全不修毘缽捨那觀,如果你只是修奢摩他的止,如果你沒能達到色界定的時候,你心裡面還有欲!你止修到未到地定的時候,雖然到未到地定也不錯了,但是心裡面也還是有欲!你心裡面若有欲的話,男女這一關你過不去!你過不去的。若是你常能用毘缽捨那觀,幫助你的奢摩他的止,奢摩他的止也會幫助你的毘缽捨那觀,那就完全不同。你不但有止的力量,同時還有智慧的力量,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雖然心裡還有欲,但是欲不障礙你,你男女這一關還能過去;過去,你就有希望得聖道,有希望得聖道的。所以應該這樣子去修止、修觀,因為它能增長智慧,幫助你的奢摩他向前進步。你以前認為辦不到的事情,現在思想變了,認為能做到這件事,應該是這樣做。這是一個方法。

其次,在我們的禅七的功課表裡面,不但是靜坐,同時也有拜佛的事情,有忏悔的事情,經行、忏悔。這個拜佛和忏悔實在是一回事,這是做什麼呢?我們是打禅七,為什麼要我們拜佛呢?拜佛來消除業障,你多拜佛的時候,能幫助你修止觀。你忏悔的時候,「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如果你很誠意地念這四句話,然後拜佛的時候,它也有作用,能使令你止觀的障礙,能逐漸地消除,也幫助你修止觀的。

我們也可以念大悲咒,多數的佛教徒都和觀世音菩薩有緣,就是念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有《法華經》的〈普門品〉,還有大悲咒,還有其它的因緣,所以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我們知道的就比較少,所以這個宣傳還是很重要。我們念大悲咒,如果你靜坐的時候,止也修不來、觀也修不來……,當然我們這個止觀修不來,有幾種原因,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疲勞了。譬如我早晨很早起來靜坐,吃完早餐以後也靜坐,吃完午餐也是靜坐,但是到晚間的時候就疲勞,這個心的力量不夠,身體的力量也不夠、心力也不夠,一個體力、一個心力都不夠,這時候修止也修不來、修觀也修不來,也會有這種情形。所以古代禅宗的大德,晚間吃饅頭、吃包子,每人給你一個包子吃。當然這個律師看見了:「啊!你怎麼可以這樣子?這是犯戒!」就诃斥這件事。但是這件事,禅宗的祖師,他就開這個緣,晚間給你吃個包子,這個體力就強起來,到那時候參話頭這個精神也會強一點,那麼我們說修止觀的力量也會有,也有這個情形。不過這樣的情形,不是太難,這個問題不是大問題,因為我們其它的時間精神都是很好的。這是一件事。

所以,若是你止也止不來、觀也觀不來的時候,你可以念大悲咒。假設你《金剛經》能背下來了,你這個時候念《金剛經》。念它七遍大悲咒,或是二十一遍大悲咒以後,精神就來了,精神就會來了,這事情不可思議!

若是我們有其它的業障,我們也可以拜佛、忏悔,也可能這困難就過去了,我們就能修止觀了,這個問題也就過去了。這是我大要地把這件事就說到這裡。

我再說,天台智者大師在《摩诃止觀》上說到幾件事,說到這個身口意。我們打禅七不是一個人,這麼多人在一起用功,我們這個身口意怎麼樣來管理它呢?關於身體這一面有動靜的不同。譬如說我們盤腿在這裡坐,這個身體就寂靜住了,寂靜下來;開靜的時候,經行的時候,就叫做動,身論動靜。口論說默,我們說話,這個口能說話,說話的時候,有說、有默。我們平常自由地說話,現在打禅七的時候,不要自由:只有小參的時候我們可以說話,你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其它的時間,盡量的默然,不要講話。因為講話勞神,也會說錯話,說錯話會引起煩惱;就算是沒引起煩惱,你說話會勞神,你勞了神,止觀修不來,也影響到修止觀,這是勞神的問題。所以盡量的要止語,不要說話。身口意,意論止觀,這個意就是一個止、一個觀,我們靜坐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修止觀;經行的時候,也照樣可以修止觀的,你不妨試試。走路、經行的時候,也可以修數息觀,也能的。若是你歡喜背經,你經行的時候也可以背經,也可以思惟經裡面的義,也可以修止觀的。

這樣子我們這個三業,身論動靜、口論說默、意論止觀,把這個身口意三業把它管理好好的,叫它合乎聖道。這樣子,我們在五個七裡面,有可能會有好消息!如果我們若常常說話,說話就破壞自己靜坐的功夫;你靜坐的時候有一點境界,然後你和人充殼子,那一點功夫都破壞了,所以盡量的不要說話,這是一件事。

還有一點時間,我現在再回來說,我們要開始坐禅的時候,不妨自己在佛前磕頭的時候發願:「我厭離世間上這些可愛的事情都棄捨,我願意修學聖道、能得涅槃!」你在佛前磕頭的時候發這個願,要誠心地發願才可以有作用。你若有這樣的願的時候,就推動自己不懈怠,能修止、也修觀;如果你這個願好像有若無的樣子,好像沒有的樣子,那就不行;一個是不能推動自己修止觀,一方面,就是精進修止觀,你也不能得聖道,因為你沒那個願,不行的。這個外道、非佛教徒他們不相信佛教,也沒有這個涅槃的願,他們能得到四禅八定,但還是生死凡夫,還是流轉生死,而不能得聖道,問題就是在這裡。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願建立起來,由願來推動我們精進地去修學止觀,那麼慢慢就會有成就。

佛法是很淵博的,就是光是止觀兩個字,我們也很難完全畢業。所以,若是打禅七的時候,我們要努力地去修止觀;同時,我們又安排了學習《維摩诘所說經》,我們學習這部經,這部經也是講止觀的。這個止雖然很難修,用功修的時候比較難,但是修觀是很容易,但是觀的道理是很深廣的,不是一下子能畢業的。我們學習《維摩诘所說經》幫助我們修觀,有這樣的好處。

在禅七裡面一方面修止觀,一方面也學習第一義谛;禅七圓滿了,也應該繼續地學習佛法。什麼叫做止?什麼叫做觀?這裡面的道理都是很深廣的,要繼續不斷地學習、繼續不斷地修行,慢慢地才能夠有成就。說是我們不學習,我們只是修止觀,而不去讀經論,還是不行的。你若學習經論,經論,我們說個白話,就是可以「加油」,你修止觀的時候,你有時間去讀經論,能幫助你修止觀的。並且你若常常靜坐的時候,你自己會有一點問題,「我這樣修行對不對呢?」你可能會有這個問題。但是你若常常讀經,「喔!經上這樣講的,這個聖言量是可以相信的,龍樹菩薩這樣講是可以相信的,無著菩薩這樣講、彌勒菩薩這樣講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就給你加油了,你就很平順地向前繼續進步、繼續進步的。

所以,我們一方面修學止觀、一方面也應該閱讀經論。當然現在打禅七的時候,是因為平常用功的時候,現在有一點好消息,現在要加功,增加了功夫,一天常常的靜坐了很多支香,坐一支香、一支香連續坐,就是比平常的功夫增加了,是精進的意思,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平常沒有靜坐的功課,你不能來參加禅七的,因為參加禅七,腿子痛是個問題,你很難忍得住的。今天就講到這裡。

 

 

上一篇:潘宗光教授:著作摘錄
下一篇:潘宗光教授:現代社會中淨土法門的弘揚與實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