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佛恩寺禅七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恩寺禅七開示

2001/4/13於台中佛恩寺

貴佛恩寺,大和尚慈悲,監院法師,維那常在法師慈悲,及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阿彌陀佛。

不管是出家的法師、或者是在家居士,只要是佛教徒,我們應該是有共同的意願,就是涅槃為上首!大家都應該是修學聖道的。當然這件事,在我們佛教徒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事情。可是,大家在佛法中的願望,是得無上菩提、是得涅槃的,但是涅槃的門是怎麼回事情呢?我感覺到,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徒可能不是太熟悉。涅槃的門,就是修學聖道,明白一點說,就是修學止觀。修學止怎麼修、修學觀怎麼修,我看少數人可能會明白多少,多數不是太明白。我想,現在簡單地說一說,我們應該怎麼樣學習止、怎麼樣學習觀。

怎麼叫做「止」呢?「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我們要選擇一個所緣境,將我們的虛妄分別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安住在所緣境,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停止一切虛妄分別,這是第二個意思。我們在這裡學習禅、修學止這件事,要記住這兩樣:安住在所緣境、停止一切妄想,要記住這件事。

我們安住在所緣境,容易犯的過失,就是忘掉了所緣境,這是一種過失。為什麼忘掉了所緣境呢?就是有其它的妄想來了,其它的妄想來了的時候,我們就隨著妄想去了,這是錯誤的。要記住,若是有妄想來了,應該趕快地把這一念心收回來,安住在所緣境這裡,應該這樣辦。

我應該在這裡多說一點。這個所緣境,什麼叫做所緣境?什麼叫做所緣境呢?我們從經論上看,多數是告訴我們,佛菩薩告訴我們,以出入息作所緣境。「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我們先念這幾句話,就加強我們的注意力,注意這個息的出、入、長、短,應該是這樣做。

但是,也有的人若注意自己的出息、入息不合適,有的人相應、有的人不相應。如果不相應的話,怎麼辦呢?就是另外再選一個所緣境。另外什麼所緣境呢?在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裡面,告訴我們以臍輪作所緣境。臍輪,就是我們的腹部這個肚臍,作所緣境。作所緣境,可以你在你私人的住處,解開褲腰帶看一看,看一看這個臍輪的相貌,然後你靜坐的時候,把這臍輪的相貌分明地顯現在你的心裡面,可以這樣做。這樣做,臍輪這個地方它本身有一個相貌,但是另外又有一個相貌,是什麼呢?就是有起、落的相貌,或者說有起、伏的相貌。就是我們的氣息吸進來的時候,我們的腹部就會膨脹起來,會起;這個氣息呼出去以後,我們的肚子就落,落下來;有起、有落。所以你注意臍輪這個地方,臍輪本身有個相貌,同時有起、落的相貌,你注意它的相貌,就把其它的雜念都停下來,就這樣做。

如果你的內心能夠安住不動,那就這樣做。如果還是有妄念出來,不能夠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那怎麼辦呢?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起、落的時候,你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們的腹部或者是膨脹起來、或者是落下來,你或者數起、或者數落。通常數落比較好,數起也有好處,數起能補氣,醫生給我們吃藥,這藥能夠補,能夠使令我們的氣力強起來。肚子這個地方膨脹起來,你就數一,落的時候不要管,再起的時候再數二,再起的時候數三,這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起。

但是也有的人數起的時候有問題,就感覺到這個氣在肚子裡面有點脹,脹就不舒服了。所以,你若不舒服,你就應該要改變,就數落。氣息呼出去的時候,肚子落下來,落下來數一,再落的時候數二,再落數三,這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如果數到十,你就停下來,再從一開始,這樣數也可以;或者是你從十開始數,十、九、八、七、六,乃至到一,這樣數也可以。如果你不願意這樣數,你願意數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乃至到一千、一萬,如果你感覺到相應,這樣數也可以。這樣子,你的心沒有其它的雜念,一直地、相續地數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就是很好,這樣辦法就表示你合適了。

假設這個方法也不合適,還有其它的方法。其它的什麼方法呢?就是可以用光明作所緣境。什麼光明?這燈光也可以,你在你自己的私人的寮房可以取這個光明。私人寮房,假設是天黑了的時候,太陽落下去了,你屋子裡面的燈完全關掉,屋子裡面是黑的。黑的時候,你用這個手電筒,開開了,向地面上照,地面就現出一個圓光來,你把那個相貌取下來,你靜坐的時候就思惟那個圓光,也是可以的,這個所緣境,這樣也可以的。

如果這個方法也不合適的話,可以觀水,用水作所緣境。我姑且說是一個大碗,裡面裝滿了水;你看,把這個相貌取下來。然後你靜坐的時候,就思惟在地面上有一碗水。若是我們坐在平地上,坐在坐墊上(不是禅凳),你就思惟面前有一碗水,這樣也可以。或者是你認為不合適,你把水放在你手上,你這兩個手,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這手上面有一碗水,實在是沒有,只是心裡想而已,那麼這也可以作所緣境。如果這個所緣境相應的話,你就這樣子做。如果不相應的話,也可以在水面上出這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字。你先寂靜一會兒,觀這個所緣境,寂靜一會兒,然後水上面出現一個一,一、二、三、四、五的一,觀一會兒的時候,這個一沒有了,就出現個二,二過一會兒就出現個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乃至到一百、一千、一萬都可以。但是前一個字和後一個字的距離,由你自己決定,你願意時間稍微長一點也可以,願意短一點也可以。

總而言之,用這個方法把我們這一念虛妄分別的心把它綁住,叫它不要亂,主要目的就是叫我們的心寂靜住,是這樣意思。我們這樣做,用這個所緣境……,所緣境是很多的,我們姑且就說這麼幾種,就用這個方法,你繼續地做,這個顛倒妄想的分別心應該是停下來了,安住在所緣境。

安住在所緣境,從這裡開始,就是欲界定。這個欲界定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九個次第,名字叫做九心住。這個欲界定以後,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以後,就是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無色界的四空定。欲界定是很膚淺的,很不容易成就,成就了很容易就失掉了,欲界定就是這樣子。到未到地定稍好一點,但是你若不努力,它也會失掉的。再進一步到色界定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失掉了,成就了以後不容易失掉,因為它的定力高了、深了,不容易失掉。

不容易失掉的原因在那裡呢?就是成就了色界四禅以後,心裡面沒有欲,沒有欲了。我們成就欲界定、未到地定的時候,我們心裡還有欲,還有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還都是有,但是比沒有定的人輕一點,但是還是有欲的。到色界四禅的時候沒有欲了,沒有欲,所以得的定高深,而不容易失掉;它還是有可能失掉的,你若放逸,也會失掉。從色界定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更深了。這樣說,由欲界的九心住,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無色界四空定,這是我們修止由淺而深的次第。

我再說一句話:因為我們漢文佛教,很久以來也不提倡這件事。我們就是提倡念南無阿彌陀佛,很多的大德,不管是學天台宗的、學華嚴宗的、學禅的,大家都是念阿彌陀佛,就不提倡修止觀這件事,所以這件事我們感覺到很生疏,很生疏。

但是現在,佛恩寺的方丈和尚說要打禅七,要在這裡學習禅,學習禅,那我們就講止觀。什麼叫做禅?止觀就是禅。止觀是什麼?就是四念處,四念處就是禅。當然我們說四念處,你不要誤會我是南傳佛教講四念處;南傳佛教是講四念處,但是北傳佛教也是講四念處的。四念處是通於大小乘的,這名字是相同,內容不是完全一樣的。這個我們暫時不說,我現在把九心住說一說。

這個九心住,第一個是「內住」。我們原來的分別心是向外攀緣,外面有很多便宜等著我們去撿,非要注意不可,要向外攀緣。但是現在開始修學禅的時候,外邊沒有便宜可撿,我把心收回來,安住在內裡面,安住在內裡面這個內就是所緣境,安住在所緣境這裡不要動,不要向外攀緣,這就叫做內住。

第二是「等住」,等住也名為「續住」。等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前一剎那、前一秒鐘、或者前一分鐘,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次一剎那、次一秒鐘、次一分鐘、次兩分鐘,也一樣地安住在所緣境,所以叫做等住。若說相續的續,也是一樣,前一念你安住在所緣境,次一念也相續地安住在所緣境,這叫做續住。等住和續住的意義是一樣的。

第一是內住,第二是等住,第三是「安住」;內住、等住、安住。安住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能安住一秒鐘,我能安住五秒鐘、安住十秒鐘,都不容易,安住了二十秒、安住了三十秒、安住一分鐘,不容易。但是終究我們沒有得禅定,心裡就是還是要跑,又跑到外面去了,跑到外面去了,你趕快再收回來,還是安住在所緣境這裡,這叫做安住。

內住、等住、安住,近住,第四是「近住」,近是遠近的近,行住坐臥的住,近住。近住是什麼意思呢?約我們內心說,你靜坐的時候,你心裡面時時地要願意接近這個定,與定相親近。我們原來心裡面散亂,我現在靜坐,我希望我趕快地能安住不動,心裡面不散亂。你在靜坐的時候,內住、等住、安住的時候,心裡面時時要有這個心情,「我的心不要妄想,繼續安住在所緣境不要亂」;你時時有這個心情,就會幫助你心不亂,容易幫助你心不亂的,所以叫做近住。這是約自己內心的願望說的。我們一定要有這個願望,如果沒有這個願望,很容易心就跑了。

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第五個是「調順」。調順是什麼意思呢?說我現在靜坐或者是一個鐘頭,或者是半小時,或者是一個半鐘頭,或者兩個鐘頭。我們初開始學習靜坐,不能一直在這兒盤腿坐,一定要起來,起來跑一跑,或者是經行,或者有事情到別的地方去了。去的時候,還是要調順,這時候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接觸到色聲香味觸的時候,心裡面要調心,不要在色聲香味觸上胡思亂想,要調。我若要在那上面胡思亂想,就傷害我安住不動的學習,會有障礙,障礙我得定,要調,這是叫做調順。要調這個心,我雖然沒有靜坐,我的眼耳鼻舌身意我還要約束它不要放逸,是這個意思,要調它、要約束它、要管制它的。

這件事,我們說起來,人都是歡喜自由的,我願意怎麼地就怎麼地,這樣感覺自在,不自由毋寧死;現在要管制自己,這個事你歡喜嗎?這是個問題。

調順,寂靜。「寂靜」是什麼呢?就是我出去辦事,或者是出去經行,要有時間的嘛,不是永久在外面跑,回來要靜坐了;靜坐了,這時候前五識應該是不動了,我眼睛也閉上了,不去看外面的事情,耳朵也不聽其它的聲音;外面有境界,有什麼境界、有什麼聲音、有什麼味道,我都不要管,把這個心攝收回來,第六意識要安住在所緣境,第六識不要再想色聲香味觸法的事情,不要,這叫做寂靜。

調順是不靜坐的時候、在外面的時候,你的眼耳鼻舌身要約束它;在靜坐以後,你的第六意識要約束它:我身體在這兒坐,我這個心跑到紐約去了,這是不可以,不可以。把這第六意識管制住,叫它不要去貪瞋癡。如果我們「我是想要這樣,但是不能自主,我心裡還是要跑到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去放逸」,自己要诃斥自己!要诃斥自己,要思惟我若這樣做有過患,有大過患!違背我們原來的菩提願!思惟這樣做是有過患,這樣子調順、寂靜。你若去诃斥,它就有力量,自己诃斥自己還是有力量。別人若诃斥,你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但是自己诃斥自己,如果你真是用誠心诃斥自己,它就有力量,心裡面就會調順、寂靜,這個妄想就減少了。

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經過了調順、寂靜的訓練,這個時候,我們靜坐的時候就和以前不同了,就是最極寂靜。「最極寂靜」是什麼樣呢?就是靜坐的時候,假設你靜坐一個鐘頭,這一個鐘頭內,這雜念一生起你就知道,它才要生起你就知道,就是立刻地把這個雜念消除了,能達到這個程度。我們初開始靜坐,心裡頭有妄想了,很久還不知道,很久還不知道;維那開靜了,「哎呀!我打妄想了,我沒有靜坐。」但是若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妄念若一起你就知道,能達到這個程度。妄念一起,就是立刻地叫它不要起,不要生起妄念;那麼這個時候,你這一小時的靜坐、或者兩小時的靜坐,頂多有一回、或者頂多有兩次這樣的情形,另外心裡面完全是明靜而住的,最極寂靜是這樣子。

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專注一趣」的這個境界的時候…,最極寂靜,我們若努力地靜坐以後,就會又進步了,就完全沒有妄想了,完全沒有妄想。坐在那裡,若坐一個鐘頭、坐兩個鐘頭、三個鐘頭、四個鐘頭,乃至坐八個鐘頭,心裡面完全是明靜而住的,一個妄想也沒有。說「我坐那麼久,我腿會疼。」我們初開始的人有這個問題,腿很痛,很難忍受,到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問題,沒有腿痛這個問題。沒有腿痛這句話怎麼講呢?不是腿不痛,不是不痛,它還是有點痛;痛,但是你不介意,不管,這件事你不介意,不在乎這件事;有一點痛,你不介意,但是過一會兒也就不痛了,慢慢會有這種情形,和初開始靜坐不一樣。而這時候一點妄念沒有,一點妄想雜念沒有,心裡面完全是明靜而住的。明就是不昏沉,心裡面很明了,又很寂靜,沒有其它的妄想,這個時候是這個境界。

這個境界,這個時候有什麼感覺?有可能別人說是:「你現在去作生意,這一筆生意能賺一百萬美鈔!」這一筆生意,你可能都不願意去,「我願意在這裡安住不動四個鐘頭」,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兩個想法完全不一樣。初開始叫他去靜坐,心裡面不能寂靜住,有可能有人說:「現在去看電影好嗎?」就放腿子去看電影去了。但是若到專注一趣這個時候,外面有什麼便宜都放棄,「我不願意!」願意在這裡寂靜住,感覺到快樂,就是思想會轉變了,思想會轉變,這叫專注一趣。

最後,第九個是「等持」,等持這個時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專注一趣的時候,你要特別注意,心才能夠明靜而住;你若放松就不行。現在這個時候,你還要精進地去靜坐,就能進一步,不需要特別注意,自然地明靜而住,自然的,所以這又不同,和前面專注一趣還不一樣,不一樣,這叫做等持。

「等持」這兩個字,我解釋一下。這個等持怎麼講呢?「等」是平等的意思,平等是對不平等說的;約不平等,就有平等。什麼叫做等(平等)?什麼叫做不平等呢?我們先解釋不平等。我們靜坐沒有成功的人,心裡面的相貌,就是散亂和昏沉。睡著覺了什麼都不知道了,或者作夢。若是不睡覺的時候,睜開眼睛就是東想西想,上下古今無所不想,非常的自由,這叫做散亂,一個散亂、一個昏昧,這是我們心的相貌。我們不靜坐、靜坐不成功的人,內心的相貌就是這兩個相貌,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這兩個相貌,這就叫做不平等,散亂和昏沉叫做不平等。

現在我們靜坐的人要求我們自己的心,也不散亂、也不昏沉。我們靜坐的時候沒有打瞌睡,心裡面很明了,明而不昏,明了而不昏沉。我們原來是散亂,現在我們靜坐的時候,要求自己的心不散亂、寂靜住,靜,靜而不亂,寂靜而不動亂。加起來就是明靜而住,這就叫做等。

所以,我們靜坐的時候怎麼樣叫做相應呢?怎麼樣叫做合適了呢?就是心裡安住在所緣境明靜而住,那就是相應了。你明靜而住有三分鐘都不容易!由三分鐘到五分鐘,又到十分鐘,忽然間三十分鐘我明靜而住,很好了!如果我們這一天靜坐幾支香,其中有一支香你能夠明靜而住,你就很了不起了。「我只有一支香」,這一支香就表示你會成功!你就會成功。你就這一支香,一支香假設三十分鐘,你三十分鐘明靜而住,你就有希望八小時明靜而住!八小時明靜而住。

你看那個種子放在土裡面,施肥,常常的有水,施肥、除草這些工作,它就生芽,逐漸逐漸就長得很高,就長出個蘋果來。我們用功修行亦復如是,初開始的時候,「哎呀!我腿疼,心裡有妄想!」感覺到好像沒有希望,得禅定沒有希望;你不怕,不要緊,你繼續坐,終究有一支香,你明靜而住了,那就表示你將來一定會成功的。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你要努力!你不要怕腿疼,腿疼很容易就過去了,不是難事;就是心要它明靜而住,這件事你要努力,其它的不是難事。

成就了這九心住,這叫做欲界定,就是我們欲界的人有這樣的境界。若是我們成就了等持,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成就了這個境界,若靜坐能達到這個境界,有什麼好處?就是將來有可能會生到天上去。我們這個身體,不管你是年輕人、是老年人,大家都一樣,非要死掉不可。我們這個身體,不管是年輕人、年紀大的,這是沒有疑問的,自古皆有死,沒有一個不死的。死了以後到那兒去呢?如果你這個欲界定成就,你能夠生到欲界天,欲界的空居天,而不會到三惡道去的,能達到這個境界。

欲界天有什麼好呢?我們人間的人,我們現在在欲界裡面生活,我們自己知道很苦,小孩子可能不懂事,年紀稍大了一點就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很快樂嗎?我看這個世界不快樂。有大智慧的人、有慈悲心來領導我們的國家,希望怎麼怎麼好,我們非常要感謝我們的領導人。但事實上,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是誰能做到令我們滿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方法,若我們肯做,我們將來會滿意;假設就是欲界定我若成功的話,我將來離開了人間的苦,可以到天上去。天上有什麼好處?也不老、也不病。你看,這個身體永久不老、還沒有病痛,你看有多好?壽命也長;另外一個好處,不用找工作,不需要找工作,這衣食住是自然的,有這種境界。這是欲界定。我們再說一點未到地定。

到了欲界定成功了以後,你還要繼續努力地靜坐。欲界定成功了的人,不應該參加禅七。什麼地方舉行禅七,欲界定成功的人他來參加禅七是不合適的。怎麼不合適呢?欲界定成功的人,他一坐可以坐五個鐘頭,坐六個鐘頭、七個鐘頭、八個鐘頭都可以;我們打禅七,隔一會兒就開靜了,那怎麼行呢!那對那個人來說是不合適的,是不合適的,所以他不能參加禅七。參加禅七是我們初開始內住、等住、安住、近住的人,是我們這個程度很低的人才參加禅七的。

雖然他靜坐的功夫比我們高得多,九心住都成功了,但是還是要努力的。他若繼續努力,就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有什麼不同呢?他有輕安樂,心若寂靜住的時候有輕安樂。我們只是在欲界定裡面,欲界定的相貌就是明靜而住,就是只此,沒有輕安樂,當然也感覺到舒服一點,但是沒有輕安樂。若是得到未到地定,還是心裡面明靜而住,但是明、靜、樂三個字。我們在欲界定就是明、靜兩個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有樂,明、靜、樂三個字,那比我們好得多。他這個身體,心裡面一寂靜住的時候有快樂,有快樂,那是完全不同了。有快樂的時候,他會更精進,更願意常常靜坐,那他靜坐的功夫時間更長,可以坐十個鐘頭、坐十二個鐘頭、十八個鐘頭都可以,他睡眠也少;不像我們要睡八個鐘頭,有的人睡覺要睡十二個鐘頭,你們可能聽說了!我聽說了,感覺到很奇怪,睡這麼多,睡十二個鐘頭。但是我們常常靜坐,睡眠會減少,我們也應該主動地減少睡眠,爭取多靜坐。當然這個事又不容易,你若不到Office做工嗎?也是個問題。

若成就了未到地定的時候,有輕安樂,有快樂,這個快樂就是強過我們的欲樂,這叫做三昧樂。我們沒得禅定的人,沒有三昧樂,心裡面就是貪著欲樂。我曾經問一個人,我說:你們的生活,一個在家人(是一個建築師),我說:你們的生活是怎麼情形?是不是就是努力地工作,然後努力地享受,就是這樣子嗎?對不對?他說:是的。就是努力地工作賺錢,然後就是享受。享受什麼?享受欲樂,就是這樣子。

但是我們佛教徒,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告訴我們,有更高明的樂:三昧樂,好過欲樂。欲樂,你自己身體沒有什麼樂,要假藉外緣的合作,你才能有樂,不然這樂沒有,沒有樂。但是若是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不需要外緣,只要你心裡面寂靜住,快樂就來了。這個樂不需要一塊錢,都不用;只要你成就了,你一靜坐,心裡面攝心不亂就有樂。有了這個樂以後,有什麼好處呢?減少病痛,不可能說沒有病,這是不可能的,能減少病痛,增加健康,煩惱也減少。因為這種人對於欲樂的希求,這個人還有欲,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心裡還是有欲的;還是有欲,但是因為有三昧樂,這個欲樂輕,沒有也可以。他就是常常入定、常常靜坐,他就知足了,就不會為欲所苦,不會有這件事。

這個未到地定,在《解深密經》的〈分別瑜伽品〉告訴我們,告訴我們一件事,就是我們靜坐到了什麼程度才可以名之為奢摩他、才可以說是止?就是從未到地定以上才叫做止。欲界定還不能稱之為止的,還不能,到未到地定以上才算是止。成就了未到地定,還有一個好消息,什麼消息?很容易得初禅,初禅就是色界定了。這個未到地定還沒到初禅,但是它和初禅很接近,很接近。接近有什麼特別呢?就是很容易就得初禅。我們現在靜坐的時候,初開始靜坐,叫你心裡明靜而住很難,感覺難;但是到那個時候,你想得色界初禅很容易,不感覺難,因為很容易一攝心就入定,所以不感覺難。所以那個時候,你要再加一把勁,就能得初禅。得了初禅會怎麼樣呢?得初禅可是不得了!得初禅也很容易得二禅、三禅、四禅,得到色界的四禅。

佛在世的時候,很多的佛教徒得聖道,得聖道不是在散亂心裡面得聖道,都是要在未到地定、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這裡面得聖道的。釋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那裡得?在第四禅,在色界四禅裡面修緣起觀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羅漢的人,有的可能是在未到地定裡面,也可能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辟支佛這個聖人也可能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禅裡面得定,得聖道,不是散亂心能得聖道的。我們佛教徒初開始有可能不知道,但是經過長時期地學習佛法,我們就知道佛教徒是應該修學聖道,要做聖人,「我不願意做凡夫了!」應該是這樣子。但是你若不學習佛法,「我就這樣就好了嘛!還有什麼事情?」你心情就是這樣。當然,我們若不學習佛法就不知道這件事。得聖道這件事,就不是凡夫了,就是聖人了。我剛才一開始說,我們佛教徒應該發出離心,就是感覺到生死是苦、不是樂,應該發堅定的意願,希望能夠得聖道,應該是這樣子。

這個止,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多事情應該說,但是現在的時間已經到了。我現在再簡單地說觀,這個止就說到這裡。

觀,我先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佛教徒,如果你有聖道的願望,應該修不淨觀。修不淨觀,觀察這個身體是污穢、是不清淨的,九孔常流不淨,對於身體的愛著心要把它降低、降低,最後沒有欲心,應該這樣子。因為有欲心有什麼問題?有欲心能障道,障礙我們修學聖道,這是一個。但是我們人都是有欲,你要斷這個欲,這個事情很有問題,就是不容易,不容易發這個心來斷欲。若不能斷欲,想要修學聖道很困難,所以得聖道的人不多。

佛在世的時候的人善根深厚,所以他們能夠斷欲,就算是不修不淨觀,但是他的心裡面也沒有什麼欲,他就沒有障礙,修無我觀、修無常觀就得阿羅漢道了。而今天的佛教徒,誰是聖人?怎麼知道這個人得聖道?怎麼知道這個人沒得聖道?你沒有修學聖道,怎麼能得聖道呢?我們佛教徒誰修學聖道了呢?在家居士我們姑且不問,就是我們出家人,誰修學聖道了?我看…。

說我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在這裡得聖道不容易。念阿彌陀佛是往生到阿彌陀佛國去,你的目的就是這樣,你沒有想得聖道。因為弘揚淨土法門的大德也告訴你,就是你心裡面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然後至誠地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國;沒有說「我在這裡要念阿彌陀佛得聖道」,你根本沒有這個願嘛!但是到阿彌陀佛國,若真是能往生到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再給你講《金剛經》,也可能講《楞伽經》,總而言之,這些經論,在阿彌陀佛國還是講三十七道品、講三解脫門,講這些聖道的法門,在那裡修學聖道,修學聖道成功了,得無生法忍了。我們從小本的《阿彌陀經》上看,到阿彌陀佛國的人,那阿彌陀佛國裡也有阿羅漢,那可見也是一樣,修四念處,或者修小乘的佛法,小乘的法門,或者大乘佛法的法門,從這裡得聖道,小乘佛法也是能得聖道,大乘佛法更能得聖道,還是這樣子!這樣說,念阿彌陀佛的人,你根本沒有想得聖道,你在這個娑婆世界你沒想這個事,只想求生阿彌陀佛國,那你在這裡怎麼能得聖道呢?

所以我們說,譬如說我念大悲咒,念大悲咒這也是聖道,是的,也是聖道,但是你念大悲咒的目的是什麼?可能是我希望發財;念大悲咒回向我希望我能發財,我希望身體健康,希望我沒有病痛;我有病痛,病痛好了;你心裡是這樣意思。你念大悲咒是願意得聖道嗎?你有這個願望嗎?我看,都沒有。說「我是跟仁波切學一學咒。」學咒,你目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誰是聖人?只要你沒修學聖道,你就不可能是聖人,不可能是聖人。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人得聖道,因為他修學的是聖道,就是戒定慧,修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修這無相的般若法門,所以他能得聖道。他是修聖道,才能得聖道。我們今天的人,沒人得聖道,就是沒修學聖道嘛!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是興盛嗎?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我說,接近滅亡的邊緣了。我們對於佛法的信心都不見得很堅定,都不見得很堅定,至於聖道完全談不到!

所以若是說我們修不淨觀,能夠降伏我們的欲心,能夠破除障道因緣,然後我們修無我觀、修無常觀,修這個般若波羅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這是《金剛經》上的話,「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修無所得觀,那這是聖道。這樣子,對於一切法心裡面無所執著,不受一切法,得無生法忍!這是聖道,我們要作如是觀。

修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這是聖道;我們若作如是觀,就能得聖道。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們能夠修三三昧嗎?能得聖道嗎?我感覺現代的人和古代的人一樣,無差別。但是其中的關鍵,就在乎你自己,在乎你自己:你要籌備、准備學習聖道的資糧,要做這件事。資糧准備好了,你能夠安心地修止、修觀、修三三昧,一樣可以得聖道。但是你自己說,「哎呀!我業障重!」那你就沒有希望。其實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對於你自己有信心,「我能得聖道,我肯努力。」那你就可以得聖道。如果你自己說,「我不行,我怎麼地。」那你就不能。所以能不能都是你自己的分別,不是決定能、不是決定不能,事在人為,就是這麼回事。

而學習佛法這件事,你深入地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可以,深入地學習《維摩诘所說經》也可以,深入地學習《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深入地學習,這些都是佛菩薩的智能,都是般若的智能,你深入地學習,慢慢、慢慢你的思想就改變。你原來說:「我不行!」這時候,自然你心就明白,「我能得聖道!」你這個信心就出來,會出來的。不是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他善於說話的,「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挾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

我們今天的佛教徒,因為我們的祖師,我們的祖師大概是大慈悲、大智慧境界,看見這些人都是鈍根人,只好念阿彌陀佛吧!我這句話說出來,念佛的人認為我輕視念佛法門,其實不是的,不是輕視念佛法門。但是事實上就是這樣子,就不提倡修止觀,就提倡念阿彌陀佛,求生阿彌陀佛國。但結果,我們今天的佛教徒多數不願學習經論,願意念阿彌陀佛、願意念咒,很容易嘛!只要記憶力好一點,這咒一定很容易就念會了,天天念咒。但是念了多少年,我再說一句話,好像我不恭敬了,我們傳統的佛教上早晚殿,早晨念楞嚴咒、念大悲咒、念十小咒,念了幾十年了,你怎麼樣?你怎麼樣?你這個貪心有沒有調伏?你的貪瞋癡有沒有調伏?我看,貪瞋癡都不能調伏。

若是你修不淨觀的話,你這個貪心立刻可以得到調伏;若是你修三三昧,愛煩惱、見煩惱都能調伏,而且慢慢可以斷煩惱、可以得聖道。你常常這樣學習、這樣修行,你的信心會增長,你的思想完全轉變了,「我能得聖道!」和以前完全不同。但是我們對於佛法的學習,淺嘗辄止,「好了,我可以寫文章了,我也可以講經說法了。」這樣不行。你一定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那個時候,你自然有信心可以得聖道。

我剛才這一段話,這個止,也有一些話應該說還沒說;觀,我也等於是沒說,但是時間到了。但是各位可能是知道,我們學習《維摩诘所說經.觀眾生品》,應該是准備好了吧,那上面是說觀,怎麼樣修觀,就可以補充今天說話的不足。我就說到這裡。

 

 

上一篇:潘宗光教授:現代社會中淨土法門的弘揚與實踐
下一篇:其它:物理學步入禅境-緣起性空(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清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