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楞嚴經說約 第九卷虛字集(陸西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九卷虛字集

  精研七趣品第二十八

  獄趣

  鬼趣

  畜生趣

  人趣

  仙趣

  天趣

  前於世界顛倒中所說十二類。單示欲界因果之相。尚於界趣。說而未周。今復蹑前精研七趣。夫真如妙心。本來周遍。則法界一真。萬物一體。宜無諸趣之異。其如今之見有以。故阿難問言。此趣為復眾生本有。為是眾生妄習。佛言。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內分積情。外分發想。(心動於內曰情。意緣於外曰想)當其未捨暖觸之時。一生善惡俱時頓現。莫不從業分趣。隨其情想輕重而感變焉。下從地獄。上至非想。業銷福盡。互有升沉。獄趣則六交有報。本乎十習之因。十習者。本於十惑。習成惡業也。六交者。因乎六根。交起惡報也。受報罪已。遇物成形。入諸鬼趣。鬼業既盡。方與世間。冤對相值。化為畜生。填還宿債。酬足復形。乃生人道。人則有修。或有不依正覺。存想固形。別得生理。隨其功行。成十種仙。是為仙趣。或有未能成就禅那。但能疾斷愛欲根本。勤行十善。命終生天。故有天趣。天趣者。隨其功行。相蹑增升。若欲界六天。雖出塵勞。微有欲想。相視相抱。亦稱暫交。色界則以禅定感生。不生愛染。都無想念。超生三梵。名曰勝流。故有梵眾梵輔大梵。為初禅三天。二禅則湛寂生光。故有少光無量光音三天。三禅則通於寂滅而生淨樂。故有少淨無量遍淨三天。如是一類。安隱心中。歡喜畢具。但能自利。未得利他。增升至於四禅。則有四根本五不還。是為凡天。四根本者。兼修慈悲喜捨。利他之心乃出生。諸禅三昧之本。故曰根本。是天粗重相滅。淨福性生。故有福生福愛二天。從是天中。有二岐路。直趨廣果。纡往無想。直者不帶異執。直修禅定也。纡者雙厭苦樂。灰冷捨心也。此四勝流。三患不至雖。非無為真境。而有為功用亦已純熟。復有五不還天。則下界九品惑盡。不復欲界受生矣。此不還天。彼諸四禅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然尚有色質。未盡形累。至無色界。則滅身歸無。乃定性聲聞之所居。或無想外道之別報。或捨厭天人之雜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蓋從有頂色邊際中。分岐超出。一為回心大阿羅漢。言以捨心修定。發明無漏知慧。慧光圓通。斷盡塵惑。便出三界。不住小果。入菩薩乘。故名大阿羅漢。二者隨定趣入。或厭色而依空。報生空處。或厭色空而依識。報生識處。或有空色雙亡。識心都滅。報生無所有處。雖能窮空。不盡空理。幽幽綿綿。若存不存。似盡非盡。報生非想非非想處。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隨趣受生。名數取趣。故有補特伽羅之稱。是皆凡夫業果酬答。答盡人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者。隨行權應。寄位升進。 

 

上一篇:其它法師:念佛與修行漫議
下一篇:其它法師:和諧社會談覺之教育(釋隆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