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荊三隆教授:談佛教自然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談佛教自然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荊三隆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可持續性發展的保證,我們時刻都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惠,陽光、風雨、森林、草原,無垠的大地、遼闊的海域、爭奇斗艷的花草、形態各異的昆蟲、飛翔奔跑的鳥獸,我們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如同靈魂與肉體、思想與言行一樣密不可分,因此他們的生存狀況,對我們來說息息相關。這就是佛教緣起論中一切自然現象形態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基本思想。所謂此生故彼生,如風吹水,自然成紋,一切都是有聯系的整體。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一即融攝一切,一切蘊含於一,圓融無礙。如果我們傷及生命乃至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就會傷及到我們自身。正是在這個對世界整體認識的緣起論的理論指導下,佛家對於生態的保護和對自然的尊重,也就成為順理成章、自然成趣的自覺行動。緣起學說與當代環境保護學說的系統論、整體論,理論趨同,不謀而合。

佛門的生態自然觀不唯是獨特的,而且極具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不獨有龐大的理論體系,而且有十分豐富的生態實踐。值得注意的是,以歷史角度審視佛家自然觀的實踐效果,可以說佛門是自然環境保護的楷模,是綠色環保組織的前驅。從現實角度觀察,其所具有的示范性作用,也堪稱人類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放眼華夏大地,幾乎所有的佛教文化場所都是重要的旅游資源,以至於有人一度戲稱國內旅游的特征,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白天看廟,晚上睡覺。想想這“廟”有什麼可看的呢?其實大有看頭,大致可以分為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兩個層面。

從人文景觀來說,“廟”是佛教的修持之地,是宗教活動場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諸如:歷史沿革、教義宗派、建築雕塑、造像繪畫、人物事跡、文化典籍,其中的奧妙常常難以勝數,此略過不談。

從自然景觀上來看,佛家勘破塵俗,身隱泉林,“廟”自然也就多居山林。不僅“天下名山僧占多”,而且這些名山古剎,也是千百年來佛教徒努力建設和精心呵護的地方,其保護下來的優美的自然景觀足以使人流連忘返,更是文人墨客吟詠景致的“物像”勝境,從來都是代不乏陳,難以計數。

何以“廟”大多都是內蘊優雅之地,景色迷人之境呢?這就不能不和佛教獨具的世界觀、完整的生態自然理論和豐富的宗教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怡情山水間

佛教自然觀的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關系是和諧、統一,而非沖突、對

立。其自然觀的特點是雙向互動,皆為心識,皆由心生,物我平等無二。在這種理論指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僅是和諧互動,還是互俱互有,即物即真,故表現出來的意境、情味,不同凡俗。不管是花開、荷綻、葉萌,還是花謝、荷凋、葉落,本真不變,因而是和諧的統一體。

1、感悟山水

佛家對山水的觀想認識,素有公案可考。從中國佛教對山水的體悟中,可以略見禅家對自然萬象的審美感悟。可謂郁郁青山,皆見般若;清清溪水,滿目菩提。考察佛家自然觀,知其思辨路徑,方可有行到水窮處之悠然,感悟認識法門,則可有坐看雲起時的澄澹。惟信禅師法眼觀自然,山水別有境,謂之: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禅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修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1)繼而又發問:“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

法師所言,是禅修三十載,對佛理參悟的心得,反映了佛教認識世界的方法論和自然觀,義趣所在,以山水喻萬法,心識定權衡,將所見、所識、佛家之覺,用山水托出,揭示了人境俱在,澄心自在的本來面目,以及萬境圓通,超越物我的禅機,使一切隨機自處,花是花來花自香,水是水來水長流。

第一層見解,“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客觀的反映論。因山之高,謂之山,因水之流,謂之水,是山水自然形態的表述,與常人無異。這一層見解,即“妄有”之境。佛家認為山之高、水之流,是各種因緣組合,今日之山,大抵是昨日之水,一切無常,由眼觀而成識,萬法唯心。

第二層見解,“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唯心的認識論。因山之高,水之流,依因緣而成,緣滅則物消,知此由心造,心消水自無。故山水則依心而變,是主觀唯心之論。禅師以此比喻修證過程中的“知迷”,即萬法皆空,山、水、我之識,皆妄的開悟。這一層見解,是執於“兩邊”的迷惑,主客分離,有無對立,以心識為主導,但又落入“惡處”、“惡空”的境地,用來比喻修證中的“初解因緣”的境界,是初悟始覺。

第三層見解,“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是主客圓融、山水一體的整體論,是佛教靈性的開悟論。所謂談空不礙論有,心隨境生,隨起隨滅,了無掛牽,心識無塵。這一層見解中的自然山水,稱之為山,謂之為水,山有水,水含山,我與自然山水,萬象形態皆入於心,是靈性的覺悟。

因此,我們可以做一下簡單的歸納:佛教的山水自然觀是物我雙融、隨緣自在的統一體,即心中有山,山中有心,水裡含山,山中寓水,即水即心。觀山、觀水,與觀心同在。體察此心,與體察彼山水無異,本自清澄,主客皆忘。從而,使佛家法眼看山,山更綠,觀水,水自清。因此,大乘佛學的生態自然觀,是物我圓融,和諧互通,沒有物我關系的區別,沒有法我之間的對立。從而人與自然的關系,在認識論上看,互為因緣,本自一體,相互交融,妙法真如。

2、珍愛自然

禅家以青山為居,碧水作伴。江天皓月,草木魚蟲,塵埃水聲,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它不僅是美的,而且是神秘的,是與參悟者的心靈相知相連的。珍愛自然,猶如赤子吸吮乳汁,親密無間、渾然一體。佛家以自然萬物為機,開覺化悟,隨機成趣的內容十分豐富。其吟詠山水、怡情自然、體物寄情的禅詩,自有其細膩、獨到之處,表現出意境輕安隨意,意蘊深幽,語簡句潔的特征。如“夢幻水月,芭蕉野馬。深山之響,皆悉自然。”(《光贊經·卷八》)一切皆以本來面目呈現,貼切而真實,沒有固定的模式,如同空中飛雁,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常在掠過無痕中翻出新意。悟空得覺,隨有隨無,方得一份逸趣閒情。正是:“山悠悠也水悠悠,一杖雪深任自游。樹杪松花堪作食,秋迥荷葉可為裘。”(《五燈全書》卷一百五補遺)清心絕欲,淡飯粗茶,以樹之梢、松之果為食,秋之葉為榻。心澄而情自真,無欲則景更美。於回環往復的吟詠之中,使人蕩氣回腸。觀物查心,塵我兩遷。

二、眾生平等,生命成因的理論

佛家認為生命平等,萬法皆妄,萬物本自圓滿無際,反對一切執“我”的妄念,這就從理論上顛覆了人類是“萬物之靈”、“世界主宰”的觀點,打破了人類自我在自然界的優越感,抨擊了人類中心論的認識,形成了萬物本一體,人類一濁物,本自皆妄有的認識。佛家一切平等的生態自然觀,對於當今全球生態和自然保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十二類眾生的成因

佛家認為一切眾生,本自“妙圓平等”,由妄有之心,形成了種種差別,由業緣牽引,引發性動,心性動則妄有生。心有而一切皆有。在一切無常,但人心執有的形態上,形成了現實世界以及一切眾生靈。由妄有輾轉生發,積染而成業,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妄有時空的作用下,窮通變化,形成十二種眾生。

由於一切生命和自然現象,皆由妄有區別之心產生,由人之所見、所聽、所聞、所嘗、所觸中,產生了愛欲、貪戀,並衍生不絕,充滿世界。佛教認為一切有情、有形、無情、無形的現象形態,本自一體。十二類眾生,本無高下,都由緣而生,都是平等的。這就從觀念上徹底否定了人在自然“唯我獨尊”的地位,否定了人對萬物自命不凡的“妄有之見”,體現了人與自然互為依存,共處一體的整體論認識,成為佛教獨具的生命理論,為人類處理與自然和諧相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

2、無情有性,物我同一

無情有性學說是由唐代中國佛教天台宗九祖湛然所倡導,其理論的核心是佛

性與法性不二,論證佛心遍宇,山水無別。人們所認為的沒有情感和意識的事物,諸如山川草木,一瓦一石,包括遼闊大地的“萬法”,即一切事物,其實都是佛性的體現。這是中國佛學的一大創造,其佛性論從對於人是否有佛性,是否能成佛的認識,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這一步就是由人及物,論證萬法塵緣是否有佛性,這在理論上就進入到了物我同一的范圍。其意義在於:人對於物,本自湛明,物對於人,清澄不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破除了物我之間的界限和二元對立的觀念。這樣人與自然同為一體,愛護人類與珍愛自然無異,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本身。

由於佛教的自然生態觀的視域范圍極為廣大,遍及萬法,包括整個自然界。把人與萬物的共存共榮完全統一起來,從而與當代生態學中的大地倫理學說相吻合。佛學的萬法皆有佛性說與大地倫理學的天地萬物都有其尊嚴性的理論,在認識上不謀而合。“無情有性”學說,展示了大乘佛學佛性平等、萬物平等不二的自然觀,眼界無量,含攝一切,胸襟無量,包容萬法。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十界互具”,“一念三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佛教對世界的認識,極大地開拓了人類保護自然環境的眼界,對擯棄人類中心,戰天斗地的狹隘生存觀念,有顛覆性的作用。從而體現了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包括大地、天空、江河湖海以及一切生命,就是保護我們自身的思想。這裡僅對“無情有性”學說作扼要介紹。

(1)、佛典中的“四大”和合、物我同一理論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靜本然”,“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2)且:“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住。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薮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3)即:

火升而水降,相互作用,形成堅硬的物質形態。低濕的匯成大海,干燥的就形成了陸地以及沙丘。由於水火生發的道理,在大海中常有熱焰升起;在陸地上有江河奔流不息。在水的力量不及火力的地方,凝結成高山,所以山石撞擊就形成火焰,山石融化就成為巖漿;土地之力弱於水力之地,就生長出草叢樹木,所以草木遇火就燒成灰土,扭曲絞壓則有水出。交替的妄念產生了各種現象形態,形成了產生一切現象的原因,以地、水、火、風為因緣,使世界日升月落,相互接續不斷。

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四大”即地、水、火、風這些種因交替轉換,由各種條件的結合而形成的。如水為海的種因,土為草木的種因。比如人,地是人骨肉形成的原因,水是人身一切津液形成原因,火是人之體溫形成的原因,風是人的呼吸形成的原因,這些物質的結合,互為因果,成而為人。而“四大”都是由心中產生的妄念相互結合而產生的現象形態,本幻不實,在無常中不斷變化。因此,由“四大”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一切動植物,物我同一,“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4)一切事物,實相真如,本自清靜,平等無二。

(2)、禅宗談無情有性

唐代禅師南陽慧忠,認為無情識之物,佛性不失。“善惡不思,自在佛性”,(5)認為:“牆壁瓦礫,無情之物,並是大佛心”。(6)參話頭:(7)

問:“承和尚說,無情說法”,“乞和尚垂示”。答:“汝若問無情說法,解他無情,方得聞我說法,汝但聞取無情說法去”。

又問:“只約如今有情方便之中,如何是無情因緣?”答:“如今一切動用之中,但凡聖兩流都無少分。起滅便是出識,不屬有無。熾然見覺,只聞無其情識系執”。

以上的問答將法師“佛我無二”、“物我無二”、“有情無情無二”的認識全然托出。一切執有與無、聖與凡、物與我之心,都是妄有之心的“執著”。所以“無情說法”之論的提出,徹底打破了物與我分別的“我執”妄念,在自然觀上就成為“物我同一”,平等理念的基礎。

(3)、天台宗“無情有性”的理論建樹

天台宗湛然,繼創始人智顗之後,進一步完善了“無情有性”的學說。他是針對中國佛教的另一宗派華嚴宗,不承認無情之物有佛性的佛性論有感而發的。為此撰《金剛錍》,宣揚自己的學說。“金剛錍”原指治療眼疾的一種鋒利工具,湛然法師借此意批判華嚴宗人,為“無明”所蔽,不知佛心周遍法界,法眼不眼,需去妄開眼。色法、心法,萬法唯心,“若不立唯心,一切大教全為無用”,“故知一塵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何獨自心之有無耶?”(8)且“我及眾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是故須雲無情有性。”(9)

明確指出佛性圓滿的世界,是教義和佛國信仰國土的理論基礎。一念、一塵、一投足,皆由心生,心性本真,如實不妄,所以佛心遍及一切,所謂佛法無邊,佛性亦周遍。這就大大拉近了物我的距離,形成了二者互具,本自無二的認識論。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對立的界限被取消了,完全融合為一體。這就是佛教的有情之人與無情之物平等無二的自然觀。

3、業力不失,因果有報

業力果報學說是大乘佛教世間法的重要內容,同時在長期的世俗教化過程中,成為佛教自然觀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業”,意為造作,常指一切身心活動。一般分為身、語、意三業。通常“業”與“報”合用,並稱指人生的各種苦樂之果皆由善惡的業力而發。人與人的區別和各種社會差別,也是由業來決定的。就是說由身、語、意三業的善惡之因,必將得到相應的果報。所謂“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果報未實現,業力則不失,是說業力上通過去,連結現在,下接未來。而且業報有分為善、不善、無記即不善不惡。《成實論》卷七有“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無報。”這是業報的法則。“業”不但是“受身因緣”,而且萬事萬物,究其根本,皆從“業”出。“業”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亨通發達,機遇命運,並稱此為“滿業”;所得到的現報、未來報則稱為“別報”;導致共有的特性,如生在富裕地區或貧困地區,稱之為“引業”,所得果報稱為“總報”。此時的“業報”等於因果。

“果”,指果異於因而成熟,故又譯為“異熟”,泛指依業所造而得的報應。果報通常有兩種解釋:一指“因”變為“果”,但果的性質與因不同,所謂“因”有善惡之分,而“果”無善惡之分。因善得果,稱善果;增加添上的因善而得之的果報,稱增上善果。二指“因”與“果”必隔世而熟,或“變異”而熟,即業之因必須在以後的歲月中得到果報。

在業力果報學說的影響下的佛教自然觀,就反映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前人種樹之“業”,則帶來後人乘涼之果。如人們共同種草植樹,就可以治理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從而數十年堅持下來,使“引業”帶來環境改善的“總報”。如果人類無視環境保護,濫殺動物,濫砍濫伐,那麼,就會由惡之“因”,招致來惡之“果”。諸如全球溫度變暖,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熱浪橫掃歐亞大陸。一人搞好自己生活的小環境,自己受益,家人受益。同理,人類共同搞好環境,人類受益,子孫後代受益。善業不失,依得果報,依愛得愛,愛一切眾生,愛大自然,那麼,一切生靈、大自然也會回報你的關愛。藍天、白雲、綠水、清風,隨處無礙,平等無際。佛教的業力果報思想,反映出它對人類自然環境、生存環境,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永久關注。

總之,佛教眾生平等、物我同一、無情有性、業力果報的認識是佛教自然觀的思想基礎,對當代自然保護思想有借鑒意義。佛教生態觀還具有極其豐富的實踐內容,它是中國佛教在當代力行的人間佛教的重要活動之一,對促進人類進步,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進一步弘揚其優秀的思想資源,倡導知行合一、重在躬行實踐,以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同樣是當代禮佛思想的體現,有關這一方面的探究,容當另論。

參考資料;

(1)    《五燈會元》卷十七

(2)、(3) 《楞嚴經》卷四

(4)《圓覺經》卷上

(5)、(7)《五燈會元》卷二

(6)《祖堂集》卷三

(8)《金剛錍》,《大正藏》第46冊,782頁下

(9)同上書,784頁下
 

 

上一篇:如瑞法師:與清淨願
下一篇:如瑞法師:思惟無常 遠離貪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