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蔣維喬居士:佛學綱要 第十章 佛家的修行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章佛家的修行方法

第一節戒定慧三學

前文第四章裡,曾說過釋迦的根本教法,是苦、集、滅、道四谛。我們既已知道人生是苦果,今生所以結成這苦果,是前生所造的業和煩惱聚集成功的;我們如果聽其自然,順著生生死死去輪轉,也就罷了,倘若要超出這苦海,解脫生死的苦痛,就不能不講修行方法,這方法就是四谛中的道谛,叫八正道(見本書第四章第二節)。要實行這八正道,有一定的下手次序,就是戒、定、慧三種學問。

【戒學】什麼叫戒學呢?人們的動作,總不外乎身、口、意三業,戒就是防止惡業而定的規條。釋迦在世時,因為防止弟子們有作惡的行為,立下種種戒條。釋迦滅度後,優波離誦出戒律(見第五章第一節),成為定制,就有律藏。以後分派愈多,條文細密,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成了專門的學問。但是戒條盡管繁多,都從根本的五戒推演而出;所以我們只要知道創立五戒的本意,就得到戒學的要領了。五戒名目:第一,是不殺戒。人類和畜生,同是生命的動物,如今為貪自己的口腹,殺害他物的生命,來滋養自己的生命,論情論理,都說不過去;然而人們競因向來習慣,視為固然,豈不可怪。昔顛雲禅師有雲:『數百年來碗裡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何等痛切。動物被人類宰殺,不過力量不敵,無可如何,懷恨報復的念頭,何嘗沒有。這是佛家第一要戒殺的意思。第二,是不盜戒。物各有主,不是我的,何可妄想竊取;這理人人都易明白。但是立戒的本旨,是對於他人之物,絲毫不生一點妄取的念頭;譬如公家的物件,無論一張紙、一枝筆,不是公事,也絕不濫用,這就不容易了;這樣方算是不盜。第三,是不邪淫戒。我們投胎做人,就是因為父母的淫欲而來,所以淫欲是生死的源頭。如今要超脫生死,當然要在根本上解決,所以要戒淫。出家人簡直斷絕淫欲,立戒格外的嚴,就叫不淫戒。若是在家人,都有妻室,不容易立刻斷除,故立下不邪淫戒;就是除自己妻室外,不可對他人妻女,有邪淫的行為,叫做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戒。離開事實,妄造虛言,這種顛倒是非,诳惑眾聽,是最不好的行為,也是人們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要立這戒。第五,是不飲酒戒。飲灑足以亂性,令人昏亂,就是照現在衛生家說話,飲酒也是有害無益的;再推廣的說,釋迦在世時,還沒有吸煙的風俗,所以不曾立不吸煙戒;照現在的習俗,應該立不飲酒不吸煙戒才是。

前文曾經說過人們的根本煩惱,是貪、瞋、癡(見第四章第一節),一切煩惱,都從這而出,所以叫三毒。三毒先以意思做動機,然後發現於身的方面,而為殺、盜、淫的惡業;發現於口的方面,而為妄語的惡業;發現於身口兩方面,而為欽酒的惡業。可知五戒,就是對症發藥,治這三毒的毛病。不殺是戒瞋的,因為凡是殺念,總是由瞋而起的。不盜所以戒貪,凡盜念總是由貪而起的。不淫所以戒癡,男女的欲,總是由癡而起的。不妄語是兼戒貪癡,大概妄語無非是想隱藏自己罪惡,或想詐取名利;隱藏是由癡而起的,詐取是由貪而起的。這貪、瞋、癡三毒,是人們有生以來,本性固有,對此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四戒,是治本性的病,所以這四種叫性戒;至於飲灑雖和貪、瞋、癡也有關系,但是因後天的欲望而起,不是本性所固有的,所以欽灑一戒,叫做遮(禁也)戒。

人們果能實行這種戒學,自然煩惱慢慢減輕,去惡進善,自有把握,所以學佛第一要從戒人手。

【定學】什麼叫做定學呢?定是治心的最要功夫。人們的身心苦果,既然是業和煩惱所聚集的因造成功的,可知要解脫這苦果,先要斷這苦因。業和煩惱,無非從心發生;試返觀我們的心,是怎麼樣情況?那是前念去,後念來,念念相續不已的無數妄念就是了;於此可下斷言,人們生死的根本(因),就是這個妄念。既已明白這理,所以治心功夫,是最要緊沒有的了。戒學既除掉身口方面的惡業,定學就專從心的方面下手。下手方法,大概可就預備及實行二段,略說一說:

(1)預備:以環境為先,當擇寂靜的地方,免得紛亂心意;所以出家人住的寺院,多在名山;我們在家人,不能入山,但在家中擇一間淨室,也就可以得到相當的環境。然後先用調身調心的功夫:身的方面,飲食宜有節,不宜多;睡眠宜有一定時間,大概以八小時為度;平時舉動,勿可粗暴,使氣血平和,肢體愉快。心的方面,妄念用事,從吾人有生以來,就是這樣,所謂意馬心猿,要它調伏,真是不易;然不可怕難,慢慢做去,久後自然有效果。須知我們的動作,不外行、住、坐、臥四種威儀。除臥時我們沒有把握外,其余行、住、坐三威儀,我們要時時刻刻留意,不要聽他胡思亂想;如治亂麻,耐性徐徐理之,自有頭緒。

(2)實行:就是每日早晨或晚上,到靜室中去打坐。這也要在身心兩方面注意:身的方面,應置一方櫈,上鋪厚軟的墊子,臀部再墊高一二寸,然後盤足端坐於上,或用右腿加於左腿,或用左腿加於右腿,都可隨便;左右手交握,安於小腹的下方;腎囊要懸空,勿使受壓。心的方面,就要一切放下,把妄念掃除干淨,只存一個正念,猶如明鏡,不染一塵。初學的人,於這種功夫,最難下手,但有一種簡便方法,就是數息法;鼻端的氣,一出一入,叫一息,入坐以後,怕心意散亂,就可留意一出一入的息,第一息數個一字,第二息數個二字,如是一直數到十字,再回轉來數一字,循環默數,自一至十,一點不亂,念頭全注在數字上,紛亂自然可免。況且息是屬於身的方面,數是屬於心的方面,今用這法,可使身心自然合而為一。這法是初習定學的人,最合式的。要知道定學的詳細情形,可參看我的因是子靜坐法續編。

【慧學】什麼叫慧學呢?這慧字極難說明,因為是定力所生的大智慧;到這地步,就能斷妄惑(妄念自然不生、證真理;不是我們平常的小智小慧;我們沒有由定生慧的功夫,要來說這慧學,如何能明白呢!然而不說義不可,姑且略說它的本體,再用譬喻以為證明。原來我們的心,固然是妄念用事,然而我們的真心,是不動的,不過被妄念遮蔽,真心就不能發露了;譬如明鏡,被灰塵所遮蔽,好像失掉照物的作用,其實鏡的本體,毫無欠缺,只須把灰塵拂拭干淨,鏡體就仍舊發光,照物無遺了;真心也就像這樣,當妄念用事時,如鏡被塵蔽,真心完全隱藏;我們若用定學,掃除妄念,歸到一個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脫落,真心的靈光,自然顯露,這時也如明鏡照物無遺,這就叫做慧學。

戒、定、慧三學,是佛家的根本功夫。三藏中的律藏,是講戒學的;經論是講定慧的;小乘從四谛用功,道谛中的八正道,就是戒、定、慧;大乘菩薩的六度(見第四章第二節),也是戒、定、慧。今用表示之如下:

第二節 禅觀

禅是靜慮,觀是觀心,實在就是定學;但各宗都依據定學,各倡本宗的禅觀方法,禅宗並且專以禅觀成為一宗,所以應另立一節,加以說明。

各宗的禅觀,如三論宗的實相觀,法相宗的唯識觀,天台宗的正觀,華嚴宗的法界觀,倘若一一詳說,恐占篇幅。況且三論、法相兩宗的觀法,現在已無人能修,近乎失傳;就是天台、華嚴兩宗的禅觀,實際上也很少修習的人。如現代宏揚天台宗的谛閒法師,所傳教義雖是天台,自己修習,也從參禅得力,晚年且專修淨土,並未從事止觀;現在宏揚華嚴宗的應慈法師,所傳教義雖是華嚴,他率領弟子在禅堂用功,也完全是禅門方法。可見現在只有禅宗,尚有歷代祖師相傳的禅觀,遺風未墜。著者專就禅宗說禅觀,也是事實上應該這樣,不單為減省篇幅而然。

【小乘禅的傳人中國】禅觀自漢末到現在,也經過多少變遷,漢末安世高所譯許多禅經,都屬小乘禅,其中所說的法門,大致不出四念處、五停心等類。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種。我們既要脫離這苦果,應該返觀自身,內儲糞穢,外多汗垢,徧體是不干淨的,就生厭離思想,這叫觀身不淨。我們感受順境就快樂,感受逆境就苦痛;仔細觀察,完全為外境所轉移,實則各種感受,無非是苦,這叫觀受是苦。我們的心,一念生,一念滅,相續不已,沒有一秒鐘停止,這叫觀心無常。世間一切事事物物,都是生生滅滅,了無主宰,這叫觀法無我。五停心就是多貪不淨觀、多瞋慈悲觀、多散數息觀、愚癡因緣觀、多障念佛觀五種。人們貪、瞋、癡等煩惱,各有偏重,五停心是就各人偏重的煩惱,對症發藥,叫他停心作觀。如多貪淫的人,叫他做不淨觀功夫,觀男女的身,都是十分不干淨,貪念自然漸漸減少,所以說多貪不淨觀。如多瞋怒的人,叫他自已返觀,我與眾生,都是平等,既然平等,何可發怒,損害他人,慈悲的念頭就會起來,所以說多瞋慈悲觀。人們要進靜室,用打坐功夫,起初大都心意散亂,不能入靜;下手方法,莫妙於數息,前文講定學時已說過了,就是多散數息觀。對於世間的事事物物,不曉得它是內因外緣湊合而成,了無實在,總以為是實在有的,因此就生執著,不肯放捨,這是愚癡;治這愚癡病,要他知因緣湊合的道理,所以說愚癡因緣觀。還有一種業障深重的人,想要修行,就生出種種障礙,叫他修不成;這種人自己力量不夠,要仰仗佛力來幫助,所以說多障念佛觀。這種小乘禅法從漢末流行到東晉,因為方法上面多冠以四五等數字,就通稱為禅數之學。

【大乘禅的傳入中國】到東晉時,佛陀跋陀羅,譯出達摩多羅禅經,姚秦摩羅什,譯出坐禅三昧經、思惟略要法等,大乘禅就傳入中國,以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畢竟是個空相,從這著力以修禅觀,比小乘進一步,故也稱為菩薩禅。六朝劉宋時,菩提達磨到中國,倡不立文字的禅觀,從此禅觀就自成一宗了。達磨教弟子既是以心傳心,所以他的方法怎樣,難於詳考。傳到第五祖弘忍,他的門下有兩大弟子,名禅秀和慧能;神秀才學很高,大眾佩服;慧能並不識字,在碓房裡工作,身操賤役。有一天五祖令弟子各依自己見解做一偈文,看看他們的功夫怎樣?神秀就做一偈道:『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拿此偈貼在大眾共見的地方,眾人個個歎服。剛剛慧能從碓房走出,問眾人議論的什麼?眾拿此偈文讀給他聽。慧能說這偈不好,眾都笑他,他就口頭改成一偈說道:『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照他的見解,真合達磨直指人心的本旨,所以弘忍就傳法給他,稱為第六祖(見六祖壇經)。神秀的用功方法,慢慢地拿心中妄念拂拭干淨,是漸進的;慧能的用功方法,豁然悟到妄念本來沒有,用不著去拂拭,是頓悟的。後來神秀的漸法,行於北方,稱北漸;慧能的頓法,行於南方,稱南頓;禅宗就分南北兩派;南禅後來又分五派(五派的名詞,見第七章第三節)。

【坐禅與參禅】禅宗的禅觀,無論小乘禅、大乘禅,起初都拿坐禅為主;坐禅是盤膝端坐,心中不思善,不思惡,脫卻迷悟生死的妄念,達到安住不動的境界。到宋朝臨濟宗盛行,改用參禅的方法,叫做參話頭;就是抱定一句沒有意味的話頭,如『念佛是誰?』或『父母未生我以前的本來面目?』不論行、住、坐、臥,總是咬定這句話頭,絲毫不放松,極力參究,自有豁然貫通、心境開明的一天,就是悟道。這種禅觀法門,簡單直捷,所以到如今,我國臨濟宗的大叢林,還是沿用這法。

禅觀的悟道境界,究竟是怎樣?這難以筆墨形容得出;大概功夫到純熱時,知情意的作用均不復起,一切妄念頓然消失,鼻端呼吸氣息,也幾幾乎斷絕;這時唯有一片光明,內面看不見身心,外面看不見世界,悟道的光景,就是這樣。

第三節 念佛

念佛是淨土宗的法門,但是現在天台、華嚴各宗,都注重念佛;就是禅宗,也要禅淨雙修;這可考見禅淨兩宗,最適合於我國社會,比較他宗獨盛的緣故;所以念佛方法,也另立一節來說明。

【定心念佛與別時念佛】淨土宗在東晉慧遠初創立時,也兼用禅觀,並非專念阿彌陀佛的名字。有所謂定心念佛、別時念佛法門:定心,是心中默想佛的相貌、佛的威德,就是禅觀;別時,是指一定的時間,白天三時、夜間三時,於這一定時間,心想佛在面前,口唱佛名,由此想到將來往生西方佛國;這是慧遠傳下的念佛法門。到唐善導大師,專為接近下級人民,所以單用持名(口唱南無阿彌陀佛)的方法;越簡單,越容易普及,一直傳到如今,全國學佛的,差不多十分之八九都用這法。

【觀想的方法】我們要說明這方法,應該拿觀想和持名兩種分別來說:觀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經中,有十六種觀法,說觀想最為詳細。今節錄於下:

第一,日想。正坐西向,谛觀落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觀。第二,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瑠璃想;此想成已,見瑠璃地,內外映徹,是為水想觀。第三,水想成時,觀之明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土,是為地想觀。第四,次觀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坐諸妙華,湧生諸果;見此樹已,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觀。第五,八功德水想。(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饑渴,八飲後能長養諸根。)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水中,有無數蓮華,是為八功德水想觀。第六,國土之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不鼓自鳴;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想觀。第七,於寶地上,作蓮華想,一一葉上,皆放光明,其光如蓋,徧覆地上,此蓮華台,眾寶真珠,以為校飾,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是為華座想觀。第八,次當想佛。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身作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觀。第九,當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眉間白毫(白毫光),右旋宛轉;佛眼青白分明;彼佛圓光,徧照十方世界,是為佛真身想觀。第十,次應觀觀世音菩薩,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以手接引眾生,是為觀世音菩薩想觀。第十一,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紫金色,亦如觀世音,有緣眾生,皆悉得見,是為大勢至菩薩想觀。第十二,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即盤膝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想觀。第十三,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第十四,上品生觀。第十五,中品生觀。第十六,下品生觀。

【十六種觀分四個段落】這種觀心方法,就可為淨土宗的禅觀。十六觀中間,可分四個段落:從第一觀到第六觀,是第一段,此觀想極樂國土。這國土在西方,所以先從落日觀起;國土在池水上,故從落日而觀到海水,由水而冰,漸漸變成瑠璃地,是極樂國土,已現在前面;然後觀樹,觀水,觀佛所居的樓閣,這極樂世界,就完全現前了。從第七觀到第十一觀,是第二段,是觀極樂世界中的佛菩薩,佛菩薩都坐在蓮華座上,所以從下面觀起,先見華座;再想我們習見的佛菩薩塑像,坐在華座上面;觀想明了,然後移到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真身觀。第十二觀到第十三觀,是第三段,就是想自己往生極樂國土,趺坐在蓮華中間,起初蓮華完全閉合,如在母胎,到蓮華一開,有佛光來照,眼目開明,看見佛菩薩,這就是往生成功,華開見佛;然後重復觀想佛菩薩,在池水上,或在十方,變化自在,普化一切眾生。第十四觀到第十六觀,是第四段:因為修淨土的人,根器有利有鈍,功夫有深有淺,所以往生西方,也分上中下三品;每品中間,又分上生中生下生三品,共有九品。這最後觀想,是令修行人知道往生的品有高下,可以格外努力的意思。

【持名的方法】次說持名。執持阿彌陀佛名號,方法雖簡單,然而也有好幾種。

就念佛的方法而說,有覺性念、觀相念、持名念三種:覺性念,就是念佛時,回光返照(即閉目觀心)自己的本性,本來同佛沒有兩樣,念到一心不亂,念念相應,這心就是佛了。華嚴經兜率偈贊品『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這四句文,是說心中拿佛做對象,一心專念不歇,久久就能看見真佛;一眾生念佛,得見一佛;多眾生念佛,得見多佛;見佛的數目,和眾生心的數目相等,這叫做覺性念。觀相念,就是依觀無量壽佛經的觀法,觀想佛身淨妙,佛土莊嚴,心中觀想,口中念佛;或是初學的人,直用塑像,或畫像,對之作觀,專精念佛,這都叫做觀相念。持名念,就是不作觀想,專持佛名,也有高聲持、金剛持、默持的分別:發出高聲,朗朗持誦,最易提起精神;默持剛剛相反,單是心中默誦,完全不動口舌;金剛持介乎高聲和默誦的中間,單動口而不發出聲音。這可就各人的性質所近,或時間和地方的關系,合宜於那一種,就選用那一種。這叫做持名念。就念佛的聲音而說,有和緩念、追頂念兩種:和緩念,聲音是長而且緩的;先要拿心中一切妄念,統統放下,然後提起一個念佛的正念,鼻端一呼一吸的時間,念一個「南」字,再一呼吸,念一個「無」字,如此逐字念去,聲音極和極緩;倘若旋繞佛像,一面行走,一面念佛,可以一步念一個字;雖然和緩,而一字一字,綿密不斷,這叫做和緩念。追頂念,是念南無阿隨陀佛一句剛完,第二句立刻追頂上去,中間不許有間斷,妄念就無從發生;或預定一天,自早至晚,念個不歇,功夫純熟,可延長到兩天,更加增至七天、十四天、四十九天,念到妄念脫落,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一法不立,方算得手。這法非精神強健、勇猛刻苦的人不能用,用時也要留心,不可十分高聲以傷氣,不可努力默誦以傷血。這叫做追頂念。 就禅淨雙修而說,有禅定念、參究念兩種:禅定念,是坐禅而兼念佛,當澄心靜慮,寂然不動時候,靜極而覺,就拿這覺心,默念佛號。坐禅三昧經有雲:『菩薩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自得三昧。』(三昧就是定。)就是說禅定念佛。這是最上最穩的方法。參究念,是參禅而兼念佛,於參究念佛是誰,並參究這念佛的心,怎樣生,怎樣滅,怎樣去,怎樣來,參到盡頭,妄念逼搾干淨,豁然開悟,同前文所說悟道境界,是一樣的。

大凡有知識的人,對於念佛法門總要懷疑,以為近乎宗教的神話;著者在三十余年前開始研究佛學的時候,也是這樣;後來明白了淨土宗的道理,方才覺到從前的懷疑,全然錯誤,如今拿這道理簡簡單單說一說。原來我們這個身體,是無明妄心所造成,是虛幻的;這身體所憑依的環境,大地山河也是妄心所造成的幻境,何以見得呢?如果不是幻境,是真境界,應該不生不滅,常住不變,方算得是真;現在我們的身,從嬰孩到少年,到壯年,到老年,到死,是沒有一刻不變化的;心中前念去,後念來,也沒有一秒時不變化的;大地山河驟看好像是永久,實則也在那裡刻刻變遷,不過人們不能覺察,必要到火山噴火、地殼震裂、陵谷變遷以後,方才知道罷了。這等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的幻境,既然都是妄心所造成,可見妄心是有生有滅的;而妄心所依而起的本體,那是真心,真心卻是不生不滅、常住不動的實境。學佛是什麼作用?就是返妄歸真。既然一切幻境都是妄心所造,那麼學佛下手方法,應該先來移動這個妄心,叫它慢慢地轉到真心;所以各宗的方法雖然不同,而掃除妄念,歸於正念,是共同一貫的。念佛方法,就是收攝眾念,歸於一念,念到一心不亂,真心發露,我們現在所住的惡濁世界,就立刻會變成極樂世界;一切唯心所造,絕對不是虛言。至於前文所說十六種觀想,就是慢慢移轉妄心妄境,歸到真心真境的法門,目的和念佛是同一的。古來念佛功深,臨終得往生西方的人,歷史上不少實例;就是現在知友親戚中間,念佛得到往生西方的人,耳聞目見,也不在少數,可見這法門的巧妙,能夠普及全國,實非無故。

第四節 持咒

【咒字的意義】咒是密宗所用的修行方法,梵語叫陀羅尼,譯為總持,有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的意思包含在裡面。佛法沒有到中國以前,本有一種禁咒法,能發神驗、除災患;傳布密教的番僧,有時持誦陀羅尼,也能發神驗除災患,和禁咒法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翻譯為咒。大智度論卷五雲:『陀羅尼者,秦言(這論是姚秦時鳴摩羅什所譯,故稱華言為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這是說持咒的力量,可以進善止惡;止惡作善的功夫,是修行下手最重要的。佛地論卷五雲:『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這是說持咒最後可以成佛的功用:念是念頭,慧是智慧,持咒必定一念注定咒語,持誦既久,能發生智慧,所以增上念慧是增加正念和正慧;念慧既然增加,就能擔任保持無量佛法,令心中永久,就不致忘記遺失,最後就可以成佛了。

密宗的持咒,對於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矩:每一咒,都有用手指結印的方式,名曰手印,是為身密;口中誦咒文,句句分明,毫無錯誤,是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薩的對象,心中觀彼菩薩的種子字,(以佛菩薩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代表佛菩薩的本體,叫種子字,如大日如來的種子,為阿字之類。)是為意密。因為修行的人身、口、意三方面,同入於秘密的境界,妄念自然可以不起,功夫久久純熟,就可以即身成佛的;這是密教修行和顯教不同的地方。然而顯教的經典中,附有咒語的也很多,如普通所念的大悲咒、往生咒等等,它的功用,和密宗沒有兩樣;不過顯教修行,是拿持咒做助力的,密宗是拿持咒做主體的;並且密宗的咒有手印,有觀相,必定要阿者梨(軌范師)親口傳授,方有效力;顯教持咒,不必一定用手印觀相,可以隨便傳授,這是顯密兩教持咒方法不同的地方。

問題

一 戒、定、慧三學的內容?

二 性戒、遮戒怎樣分別?

三 定學如何預備?如何實行?

四 小乘禅和大乘禅怎樣分別?

五 禅宗南、北兩派何時所分?

六 坐禅、參禅的分別?

七 定心念佛、別時念佛的分別?

八持名的方法如何?

九觀想法有幾種?

十十六觀分幾個段落?

十一咒字是何意義?

十二顯密兩教持咒如何不同?

 

上一篇: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願經 10
下一篇: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願經 11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