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夢參法師:平等因果與成行因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平等因果與成行因果
上夢下參老和尚

  “平等因果”是說普賢行、如來出現。人人都具足了普賢行,人人都可以修;人人都具足如來果,但是還沒有顯現。所以從你開始信,這個信堅固了,不退了,登了位。初住位的菩薩叫發心住,發什麼心呢?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跟我們現在發的菩提心,含義不同。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的菩薩。修到登地了,分證佛的法身,初地菩薩也要發菩提心。乃至於成佛,像善財童子參等覺菩薩之後,又發菩提心。菩提心是重重無盡的發,不是一發心就圓滿,這是不可能的。最後還是我們現前這一念心,這一念心經過千錘百煉,像真金似的,越煉光明越大,越麼越光。
  前面說普賢行的時候,就說“因該果海”:一發心,登了初住,就能示現八相成道,跟佛一樣。這個因,還是在因位之中,但是把佛的果德都“該”到了,“該”是攝的意思,一發心即成正覺。  《華嚴經》講初發心的這個心,跟成了果德的毗盧遮那佛心,如是二心,初心難啊!發菩提心難。為什麼呢?你發了心一定能成就,但是沒發心,永遠也沒機會,所以發心難。你一旦發心了,順著這個心修行起來,就能成道。我們入了佛門,跟沒入佛門,兩者有天淵之別。入了佛門,下管我懈怠也好。不管爾後有多少障礙,業障有多重,定能成佛,這是佛說的,因為你入到佛門就是你的苦根種下去了,這個種子  定要發芽。不過,還是精進點好,懈怠太久,時間拖得太長,受的苦難就太多,精進一點,縮短苦難的歷程。這叫“因該果海”。
  成佛了,為什麼還要發心?“果徹因源”,就是成佛了又回去重頭學。這就是第二個生解分,生起這種智慧,才能夠平等,才能知道“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從初住就“該”了,所以你一行普賢行,就是“因該果海”。如來出現,就是一切眾生跟他平等平等,不然怎麼叫平等。“果徹因源”,釋迦牟尼佛看眾生平等平等,跟他一樣。
  差別、平等。這兩個都叫“修因契果生解分”,這兩分合成一分,這兩周合成一分,五周四分。
  第四分,“成行因果周”,“托法進修成行分”。托法,寄托在法上。什麼法呢?圓融之法,法界之法。什麼是法界呢?一真法界。《楞嚴經》講的是“妙明真心”,《占察苦惡業報經》說“實際理體”、“理實世界”,通通都是這個心,名詞不同,道理一個,就是圓滿的圓融之心,一心即一切心,那是觀想的。
  所以依《華嚴經》修行,能立地成佛的原因就在此,看你的心力有多大,不講福報,而是讓你自己去做。《行願品》跟你說功德,誦《普賢行願品》一定能生極樂世界,而且是上品上生,但是有個條件,去了就得回來度眾生,“蒙彼如來授記已”、”不違贍養入娑婆”。
  “位位交羅”,“羅”是相交叉、普迢的意巴。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你隨便說哪一位都可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度眾生,他自己是眾生位,他示現跟我們一樣,生老病死都有,這是示現的,但是“位位交羅”,一位就具足一切位,具足一切位就沒有“位”的名字、就是圓融的修行法。
  《地藏經》說:“是人既發大悲心”,“一切請願速成就”  你的心要是與地藏菩薩的心相通了,當然就滿願了。滿誰的願?滿你自己的願。這是圓融的修行法,念一個咒就是念一切咒了。我們不同,我們要念很多咒,這個咒是這個咒的功德,那個咒是那個咒的功德,這部經是小乘,那部經是大乘。我要念圓滿的,我也是這樣子,心裡頭起分別。但如果把這些所念的融入法界,就圓滿了。“托法”就托這個法。“進修”,就是精進的修行,這樣就成普賢行了。

 

上一篇:江燦騰教授:當代人間佛教思想的領航者——釋印順法師
下一篇:江燦騰教授:一個新禅學思想家的誕生——賀性廣法師的“人間佛教禅法”新書問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