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父母之愛 第二篇 激發孩子的潛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父母之愛

鄭石巖

第二篇 激發孩子的潛能   

  提要

  每一個人都擁有很大的潛能,根據心理學的看法,通常一個人最多只發揮了三分之一的潛能。因此,你千萬不要為孩子的資賦不如人而頹廢,更不能以孩子的成績很好而自滿。孩子將來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事業的成敗,都決定於能否應用潛能。

  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需要許多條件配合,才能發揮出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特殊能力,需要有效的指導和協助,才能真正顯露他的光芒。本篇主要在於介紹潛能的觀念和引發孩子發展潛能的原則。

  我們都希望下一代比自己能干,希望他們能發揮潛在的能力,做一個有用的人。但是人類真有偌大的潛能尚未發揮嗎?這一點,心理學家的看法並不一致,有人說我們只用了總能力的四分之一,有人說只用了三分之一,也有人說只用了十分之一。但無論如何,人類的確有很大的心智潛能尚待發展,是心理家們共同的看法。

  做父母的人,當然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有個成功幸福的未來。但對於啟發潛能則所知甚少。本篇要從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提供一些激發潛能的觀念與線索,幫助你提高教導孩子的新知與技巧。

  關於潛能的發展,以人文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和超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討論得較多。人文心理學家傾向於發展人際關系,自我的醒覺與實現,藝術的陶冶及情感的發展、感受性訓練等。他相信這方面的教導和陶冶,有助於創造力的發展和潛能的實現。超心理學家則朝另一個方向尋找答案,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一個系統理論,更沒有確定的范圍。他們相信,要從心靈活動的多面性去發展,才能啟開人類潛能的奧秘。不過,到目前為止,他們似乎有點眉目,因為他們把重點擺在內在我(subjective self)的發展。認為它是創造力的動力核心,是直覺的根源,同時也重視超覺和非感官的經驗(unusual human experience)。他們相信,情感的非理性活動有助於創造力的啟發,練習超覺靜坐與直覺的靈感,鼓勵想像力的表達,均有助於創造潛能的發展。

  此外,心理分析學家也提出了潛能與創造力的觀念。他們認為想像力是創造力的來源,不過想像力是潛意識發出來的靈感,它是心理動能的衍化。如果想像力和懼怕結合,就變成焦慮和心理上的不良適應。它如果與現實待解決的實際困難相結合,就成為創造力。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避免抑制孩子的情緒或心力。

  現在我以通俗的觀念,綜合各派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你教育子女和激發潛能的觀念與原則。

  

第五章  潛能發展的條件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很大的潛能,其未發揮的部分,遠超過他所使用的部分。因此,只要經過適當的教導與培養,潛能就可獲得發展。心理學家漢特(J·M·Hunt)在他所著的《智能和經驗》一書中,詳細討論啟發孩子潛能的重要性。他說,孩子在貧乏的環境下生活愈久,智能發展愈差,潛能受障蔽的情況愈嚴重。反之,生活環境愈多變化性和挑戰性,對潛能的發展愈有幫助。

  心理學的研究已告訴我們,孩子的智能並非固定不變。現在我們已不再為兒童的智能束手無策,因為它可以透過適當的培養則改進。我們對天才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因為天才事實上是教育的結果。教育的目的無非是使每一個人的潛能得到啟發。教育不是在發掘天才,而是在促進孩子潛能的發展。

  父母親必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人,不應該拿他跟別人比較,而是把他的潛能引發出來,實現他自己的能力。人文心理學家認為,發展孩子的潛能,至少要注意良好的生理條件、學習的機會、人本需求的適當滿足、自我觀念的發展和適當的接受挑戰。茲分別討論如次。

  健康的生理條件

  健康的身體是維持良好精神狀況的基本條件。孩子們是否活潑、好奇、興致勃勃不斷的探索,與其生理狀況關系密切。疲憊或生病的孩子,學習動機很弱,專注力很差;精力旺盛的孩子,好奇心強,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與活動。就發展潛能而言,健康的身體是重要的一部分。

  許多父母親為了鼓勵孩子多讀書,卻忽略了孩子生理上的成長和需要,把孩子當作讀書的機器,整天與書本為伍。另一方面,生活在都市裡的孩子,由於活動空間狹小,父母親又沒有時間多帶他們做戶外活動,生理上的發展顯然受到限制。我實在很擔心下一代孩子的體能將有所不足。他們胖而不實,虛有其表,活力不夠。肥胖已經成為現代兒童的一種病症,根據調查,都市裡有百分之五的孩子,體重超過標准。另一方面,城市孩子的近視比例,到了國民中學階段,已高達百分之六十,高級中學則高達百分之八十。這是值得現代父母特別注意的問題。

  人類的眼睛,就原有結構而言,是用來看遠處的東西,例如逃避危險,尋找獵物。但由於人類文明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不斷做近距離的視覺活動:看書、看電視、寫字或辦公室的活動。更重要的是,由於城市建築有如雨後春筍,孩子們似乎已失去遠望的環境。

  最近,孩子重聽的現象也愈來愈嚴重。父母親似乎除了特別重視學業和盲目補給營養之外,沒有什麼新的省悟。

  我要鄭重地告訴現代的父母:要想孩子將來生活得好,能發揮其潛能,首先需要有好的生理條件。因為它是生活的本身,是活得有朝氣、帶勁兒的基元。同時也是學習生活於世界中種種必要能力的條件。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缺乏這個條件,健康的身體似乎被誤會為“不生病”,這是教育上最大的不幸,也正因為如此,孩子的健康才會受到疏忽。

  健康的生理,至少應解釋為具有充沛的體能,飽滿專注的精神,敏銳的知覺與感受能力,迅速的活動力及穩定快樂的情緒。良好的生理條件,支持孩子不斷發現問題,好奇的探索和嘗試尋求答案的意志。

  目前衛生與保健的觀念雖然普遍,但我們仍然未將醫學上的知識,充分地應用於養育孩子,以致對孩子的健康仍然相當疏忽。我們給予孩子太多功課,使他們過著勞頓乏味的生活。食物方面,我們不注意選擇,過量的精制食品如餅干、糖果、合成果汁,幾乎代替了自然食物。這些食物營養的分配並不均衡,而電視裡對兒童零食的廣告,似乎不斷地在加強食品營養上的錯覺。

  父母親究竟應對孩子的飲食注意些什麼呢?美國有一位醫生叫畢勒(Henry G·Bieler),根據行醫數十年的經驗和記錄,寫了一本書叫《食物是最好的醫藥》(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生活情報源叢書(1)),從這本書裡,我們可以歸納幾項重要的原則如次:

  ·要多吃新鮮的食物,少吃精制的食品如鹵肉、白米飯(以胚芽米為佳)、蜜餞、精制面包、冰淇淋等等。

  ·均衡攝食各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孩子維生素和礦物質。

  ·能生吃的蔬菜、水果,應以生吃為宜。

  ·孩子發育期間,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等須適量的供應。

  ·偏食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很大。

  ·生乳和酵母是好的食物,也是醫藥。

  ·過量吃鹽有害健康,食物應少加鹽和調味品。

  ·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菸草、酒精,對孩子健康有害。

  ·疾病是長期不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致。

  適當的食物不但有益健康,而且可以治療疾病。影響孩子健康的因素很多,食物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此外,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的運動、情緒與心理生活等,都足以影響孩子的健康。特別是運動,父母親最好能陪伴孩子,學習一些不受空間限制的運動,以期天天運動強身,如太極拳、彈腿、跆拳道、八段錦等國術活動。

  學習的機會

  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是孩子潛能的得以充分發展的第二個因素。孩子內在的心靈世界,與其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父母親唯有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引導他做多方面試探與學習,否則很難把真正的能力引發出來。許多父母親以為自己的孩子天賦不如人,而產生消極的念頭,終止了對孩子的悉心教導,以致孩子得不到他應有的發展。事實上,就孩子的能力發展而言,後天的學習與教導,只有絕對的影響力。

  兒童心理學家凱利(E·Felly)曾說:“父母親要隨時注意兒童的學習與經驗,時時提醒自己,孩子們天生完美,我們有責任提供其發揮完美潛能的機會。”在我們的社會裡,仍然有許多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學習機會。比如說小家庭的子女,父母親早出晚歸,除了在學校的時間以外,顯然缺乏親子間的交談和溝通。甚至有些父母親,一有空閒便坐在電視機前或麻將桌上消磨時間,而不與孩子談話,因而造成語言發展上的障礙、人際感受性的貧乏,甚至在智能和情感上亦受到影響。

  科學和經濟的高度發展,原可以提高生活的水准,使孩子受較好的教育。但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社會變遷的快速,使得父母忙於他們的競爭與工作。結果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又剝奪了兒童學習的機會。

  佛羅裡達大學教授戈登(I·Gordon)曾做過幼兒多方面學習的試驗。父母親經過指導,運用家裡各種事物,隨時對六個月大的嬰兒提供學習機會(逗著玩、說話、觀看玩具或圖案)。實驗的結果發現,學習愈多,智力的發展愈好。貧窮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

  教育心理家布魯姆(B·S·Bloom)研究亦發現,兒童到了四歲,智力已達到將來成熟時的一半。因此,孩子早期所得到的學習機會,及其造成智力的成長,可以決定孩子智力成長曲線的仰度與高度,他指出,出生後頭四年內智力成長程度,與其以後十三年成長度大致相等。由此可見,提供兒童學習的機會,尤應重視四歲以前的學習。

  四歲以前的孩子,究竟要提供他什麼學習經驗呢?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指出,逗孩子玩、跟他說話、展示物體景象、引起好奇、增加他的見聞、玩弄各種玩具等等,都有助於幼兒智力的成長。有一篇報導指出,孩子即使是有好的智力遺傳,如果不提供學習機會,一樣會被埋沒。美國若干沒有得到教導或愚笨的兒童,竟是大學研究所研究生的子女。其原因是研究生研究學問,不能每日提供較多時間教導孩子。

  父母親提供越多學習性刺激以啟發孩子,越能促進智能的發展。茲建議提供孩子學習機會的幾項原則如次:

  (1)對於幼兒要多逗著他玩,跟他說話,跟他一起玩玩具和有規則的活動。

  (2)及早學習語言。父母親要多跟孩子交談,念故事給孩子聽,並學習正確的表達和邏輯思考。

  (3)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事物中練習分辨、歸納、推演和探究。

  (4)幫助孩子學習閱讀。

  (5)要在兒童有興趣和樂於學習下,提供學習機會。

  人類的能力用進廢退,若不提供機會讓兒童應用資賦,潛能便胎死腹中。在教導過程中,如果一味提供死板而缺乏挑戰性的學習活動,孩子便會對它覺得乏味,那麼所提供的學習機會便失去意義。

  許多家庭對孩子的教導,一直沒有打動兒童活生生的求知欲望,也談不上開放兒童的經驗世界。執著於死板教材的填鴨,是教導上的最大缺憾。

  心理需要的輔導

  影響孩子潛能發展的另一因素,是教師和父母對孩子的人本需求是否重視。人的一生是一直都在追求“需求”的滿足。人類的需求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叫做基本需求,如食、衣、住、行的需求。其二是心理上的需求,如追求安全感、認同、歸屬、自尊、愛、自我實現等。人類的行為與生活現象,都因需要而起。需要驅動了行為,行為的結果又形成了新的誘因和動機。

  孩子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便開始尋求心理上的需求,這些需求被人文心理學家們稱為人性需,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k Fromm)指出,滿足人性需求的手段,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循理性的創造以及愛、美感和真理來獲得滿足。另一是以非理性的暴力、毀滅、退化和麻醉來逃避需要。由於後者徹底違反了生命的生長,在逃避背後,仍然存在著緊張和焦慮,而使自己更陷於墮落,無法自拔。

  父母親在孩子尋求心理需求上,應做積極的輔導。培養孩子以愛、同情、美感和理性來滿足其心理需求,從而產生一種精神力量和價值觀念,建立倫理意識和社會生活規范。

  孩子的人性需求經過父母親的愛、溫柔、興趣、同情的感染,最後成為一種健全的精神力量。這是保證孩子不學壞,而能積極上進的契機。

  孩子所以有不良適應、愚行、犯罪等等,都源自於人性需求上的匮乏。換言之,孩子的人性需求若得不到滿足或纾解,罪惡便隨之而起。心理家家馬斯洛(Abraham H·Maslow)方:從不良適應者的乖異行為,可看出孩子追求人性需求失敗與挫折,對心靈的戕害至深。心理疾病是無法滿足“為獲得生長及健康所由生的需要”所致。孩子是在不能滿足這些心理需要及自我實現時,才铤而走險。

  許多孩子正因為無法獲得人性需求的滿足,例如被動的學習(上學)、師生間的疏離、親子間缺乏愛與親密、破碎的家庭所造成的不安、學業上的失敗、不能在學校裡發揮所長等等,而使心靈成長受到嚴重的傷害,造成心理上衰退並發症狀,而潛能也就被抑制了。

  孩子心理需求的滿足,大部分要靠家庭來維系。家庭的氣氛一定要和諧,父母親一定要付出愛,否則孩子就要陷於心理需求的饑渴。所以我特別建議正打算離婚的怨偶,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將來,不要意氣用事。請注意!幸福是創造出來的,不是尋找得來的。

  教育家辛格(D·Syngg)曾批評當前的教育說:我們提供過多孩子未曾接觸的課題和答案,忽略了人性的教導,過於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成就期望,而造成教育上的失敗。許多孩子心裡正嘀咕著,“沒有人喜歡過我,接納過我,了解過我”。孩子如果處於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會有興趣向學,主動去探索和求知?

  父母親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無心地抑制了孩子的自發活動,把活潑誤會為頑皮,把好奇當無知,把發問當多嘴,把熱心當多事,而給予一連串抨擊。然後把主動做事當應該,把勤勞當本分,把成功視為當然,而吝於分享他的愉快以及適當的贊美,使孩子在人性經驗上,變得貧乏和蒼白。這樣孩子的生活力和上進心就會受到障蔽。

  如果父母親要求孩子做的,正是父母親應該指導孩子去做的,這就好似醫生告訴病人說,“等你的病好了再來看我”一樣的矛盾。父母親對孩子犯過和失敗,不從人性經驗去做誘導,反而責罰、體罰和凌辱孩子,往往使孩子失去成長與實現的積極性。

  孩子獲得較多尊重與誘導,便會自動自發;獲得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便會有信心;獲得愛和關懷,當然有較高的安全感;獲得成功的經驗,就能奠定自我實現的初基。孩子的人性需求如果獲得重視,孩子就能積極上進。

  自我概念

  孩子未來潛能的發展,與他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關系。因為它深深地影響“自我世界”(theworld of self)的擴充。自我概念是孩子對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則從其父母、師長和四周的朋友對他的看法中得來的。因此,父母和家人對孩子的看法,及使用語文或表情所表現出來對孩子的評價,將深深影響孩子的自我觀念。孩子被父母親經常評價為“愚笨”、“拙於人際關系”、“不得人緣”等等,孩子就因此而形成了那樣的自我概念。

  孩子為了維持自尊,不願接受壞的自我觀念,但又無法從“自卑”中超越出來而有所突破時,孩子就可能走幾嚴重的不良適應,采取暴力、犯過和敵視來防衛他的難堪。

  自我概念是孩子面對種種生活挑戰時,能否勝任愉快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行為品質決定於自我概念。一個人相信自己如何,其表現就會如何。它影響一個人的處世態度,內在的情緒與情感,以及判斷和知覺。

  父母親必須特別謹慎,孩子的自我概念是父母和周圍的人對其觀感的投影。那麼,就不難了解:得不到愛的孩子他的自我概念如何?在學校學業不斷遭到失敗的孩子,而從不給予某些成功的經驗來補償,他的自我觀念又如何?要知道,在幼小心靈中,如果挫折太多,受到的凌辱又太過分,那麼孩子的感受會如何呢?那種表為之黑,地為之暗的遭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不幸。

  我常常發現,許多孩子因父母的離異而得不到愛,父母的任何一方都在批評對方的卑鄙,而造成價值的混亂和認同上的失敗。接著,孩子無心念書,功課一落千丈,“失敗者”的自我概念,像惡魔般地把他推到無法自拔的困境。

  智能在某些層面上,也是自我概念的函數。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嘗試,能克服困難,其思想達觀,接受挑戰的機會較多,經驗的累積使他更有能力應付待解決問題。

  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有了不當的自我概念,他的潛能發展便會受到障礙,甚至需要輔導和治療才能挽回。茲建議父母親培養孩子良好自我觀念的原則如次:

  (1)孩子的自我概念應切合他自己的能力與條件,自我概念應建立在自我了解,而不是建立在父母親或師長所給予好的或不好的評價。

  (2)不要給孩子灌迷湯。不切實際的評語容易造成錯覺,或對父母的抗拒。

  (3)協助兒童解決問題,建立適應能力,從而培養自信心。

  (4)適時給予成功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長,要在成功的經驗鼓舞下,發展更多的特長。

  (5)支持和接受孩子主動解決問題,是培養自我概念的最好方法。

  自我概念是孩子憧憬未來和創造自己前途的動力。你一定要細心地培養他,讓他有好的自我概念,因為它是命運的守護神,它是引導一個人克服萬難,不斷努力上進的思想。

  情感的發展

  孩子生活中的情感表現包括情緒、感情、人際關系等等。這些情感不但影響其心智的成長,學業成績,更嚴重的支配個人的心理健康。柯曼(J·Coleman)曾經研究過影響孩子學業成就的因素。他發現“孩子的態度”對其學業成就影響最大,它包括對學校的興趣、情感、自我概念、情緒控制等。何特(J·Holt)則從研究中發現,焦慮是孩子走向失敗的原因。柯柔(J·Kozol)則更具體的說,情感上的障礙是孩子挫敗的開端,而強調少年時代情感生活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注意,情感上的經驗,是一個人“情感我”的根源。特別是少年時代的種種經歷,對人格具有決定性影響,並支配一個人的興趣、想像、適應方式和態度。茲對孩子的情感教育提出一些原則性的建議如次:

  (1)協助孩子從自發活動中,獲得主動做事的滿足感。

  (2)重視孩子在藝術(美術、音樂、舞蹈)、夢、幻想及編寫故事上所展釋的想像力,並且跟孩子交談與討論,以激發其創造力。

  (3)重視姿態、表情、語調等不屬於理性活動的溝通與回饋,透過它才能使孩子表達其情感和態度。

  (4)跟孩子游戲和歌詠,以變化孩子的氣質、陶冶其心志。

  (5)以小組或團隊活動的方式,認識人際關系,培養負責及互助的精神。

  (6)父母要重視孩子個性的發展,欣賞其優點,接受他的弱點。

  (7)不宜強迫孩子說出秘密,揭穿他的隱私。

  情感的發展與智能的成長,乍看之下是兩個不同的心理活動,但就一個人潛能的發展看,它卻相輔相成的。就成功的生活來看,是一體之兩面。最近完形心理學家提出所謂完整的教育(con-flluent education)就是為了教導健全的下一代,把情感范疇(感情、情緒、態度和價值)和智性的范疇(如智能和認知活動)加以整合編訂課程,相互配合教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人類的天賦,過創造性的生活。

第六章 創造力的引導

  你希望你的孩子有很好的創造力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再問你,你認為孩子的創造力是天生的嗎?你可能會說“是!”因為你認為創造力這種無從捉摸、無從理解的靈機,確實難以學習。但是心理學家則告訴我們說,不要悲觀,它雖然無從學習,但卻可以培養。現在我們來討論父母親應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社會不斷地進步,但是待解決的新難題仍然層出不窮。因此,每個人似乎只有發展創造力,才能把自己帶向成功,否則就要面臨挫敗和適應不良。

  創造力並非只表現在科學研究上的發現,或發明新的技術或產品上。它同時也是處理日常事物的智慧。簡單的說,生活上林林總總的問題,都需要創造力來處理,才有圓滿的結果。

  一般說來,創造是指新的創作和發現,它並不限於特定范圍。因此,畫家作一幅畫,音樂家譜一首曲子,武器專家發明一種殺人的武器,科學家發明現新的科學理論,心理學家發現新的人際關系歷程,乃至家庭主婦發明了新的醬油,孩子寫出第一篇創作小說或童時,有效處理一件偶發事件等等,都是一種創造。

  心理學家羅吉斯說,創造是一種突然的發現和新創作,其過程是一方面來自創造者內在特有的本質,另一方面是生活中人、事、物及環境的啟示與激蕩。現在我們創造的動機、內在條件、創造行為及促進創造的條件等方面來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的動機與心理條件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股好奇的沖勁,它引導孩子實現自我,並發展其潛在的能力。它逐漸引導孩子發展與成長,增強他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創造力可能因為受到嚴格限制,而蒙上一導心理防衛機制,不敢表露出來,而使它銷聲匿跡。不過創造力並不因此消失,只是在等待著適當的時機和條件而展釋出來。也就是說,當孩子對環境重新調整其關系時,又能表露出創造力。

  創造是一種開放的心胸中進行,一個人是在沒有成見和壓抑下才能創造。正因如此,創造者本身必然是清醒的,創造的本質就是一種建設性。創造對於一個人而言,是一種喜悅,也是一種追求自我實現的自然表現。

  孩子本來就具有創造的天性,他們經常敝開心胸,毫無成見地去感受周遭的事物。他們沒有權威的壓力。沒有既成事實的成規,於是一種自由追求實現的好奇心,點燃了他的創造活動。孩子總是有許多新穎的想法,不管他是對的或是錯的,都是追求自我實現的表現。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好奇心加以壓抑,限制他去嘗試,或直接告訴他答案,那麼孩子即刻從創造活動的歷程中潰退下來。

  父母親不妨上孩子有自由嘗試的機會,只要孩子的嘗試不危及安全,要多多鼓勵創造性的試探。

  孩子進行創造活動有其心理條件。父母親若要引導他們從事建設性創造活動,必須注意以下原則:

  (一)引導孩子不受成見束縛。固執成見,使孩子失去創造力所必要的心理情境——醒覺。如果我們經常教孩子只做判斷與評價,而不引導他去觀察、比較、分析、感受與探討,孩子就很可能以判斷代替分析與發現。如果我們只要孩子記憶原則而不教導其過程,孩子就失去開放已有的經驗,去接納新經驗的態度,從而阻礙思想的延展性。比如說,我們常常告訴孩子,葉子是綠色的,因為它含有葉綠素。考試的時候老師問孩子,葉了是什麼顏色,孩子毫無疑問地答“綠色”。當然,老師和父母都人說對,事實上也對。但是樹葉都是綠色的嗎?有沒有例外?為什麼?此外,同樣是綠色的樹葉,為何顏色深淺不同?為什麼?從這個例子,我們很清楚地了解成規與成見障蔽了孩子的參透悟性。

  (二)不要把孩子管得太死板。受限制太多的孩子,失去了好奇心。此外,也不能讓孩子感染太多的懼怕。懼怕往往抑制創造的主動性。

  (三)養成孩子內控的價值觀念。也就是說,孩子需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果孩子以“追求別人的贊美,逃避別人的批評”為價值導向,便容易失去創造力。創造力是在感受與行動中展現出來,而使自己感受到實現的滿足。孩子如果養成為接受贊美與逃避而附和的習慣,創造力就無從發揮。

  (四)養成“把玩”事物形成的因素、緣由和變通觀念的習慣。這樣才能使孩子整理假設、發現問題的症結、顯露其趣味,並掌握問題的變化與多面性,從而看出事物的端倪。

  孩子的創造力受內在的心理動機與心理情境的影響很大。我們無從教他創造或發現什麼,我們唯有順著好奇與自我實現的天性,加以誘導,從而培養其創造性的思考和態度。孩子的創造行為有其特殊的醞釀過程和內在活動,是在自己的內在經驗與外在經驗相互激蕩下,開始進行創造活動。創造活動本身具有一種選擇性,他在許多因素當中,選擇了他屬意的因素,那是他對真實現象的感受。這種感受屬於他自己特有的選擇。孩子是在選擇的因素上,發現新的原理,創造新的事物。

  父母親如果經常牽著孩子的思考方式走,創造的行為也就受到限制。教育學家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用自己靈感的觸須去品解真理是有其原因的。反之,把死記原則視為真理,必須阻礙孩子創造力的成長。

  創造者往往有一種孤獨又能自我肯定的感受。他會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已發現!”“這就是我想表達的!”這種肯定中帶著孤高的感受,似乎要從自信心中去培養。你要給予孩子自由摸索的機會,要有雅量去接受並肯定孩子的發現,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創造。也許孩子的發現在大人看來是錯的,不過,我們應否定其創造的事實,而要鼓勵他多做嘗試。事實上,創造的玄機就藏在你認為錯,別人也認為不可能,而創造者卻認為可能的情境中。

  孩子的創造與發現,總希望跟別人溝通。但他又不得不忍受自己別人看法不同的焦慮感。因此父母親不妨教他把發現和意見記在自己的筆記裡,讓他跟自己溝通,從而自己鼓勵自己做更深入的思考。

  激發創造力

  我們已說明了創造的本質,並提出幾點建議。現在我們要從心理需要與生活情境來討論激發創造力的條件。這些條件,正是父母必須注意安排給孩子的生活情境。如果我們把創造力比喻為種子,那麼這些條件就是孕育種子發芽成長的土地。根據羅吉斯的研究,發現創造時有兩個重要的外在條件,其一是提供孩子心理的安全感;其二是保持孩子心理上的自由。具體的說,父母親提供孩子的學習環境與氣氛,必須能維護孩子心理的安全與自由。然而,父母親要怎樣提供孩子安全感呢?羅吉斯提出了三個原則:

  (一)毫無成見地支持孩子處理事物的意見。孩子有其主觀的發現和看法,若予以抹殺或壓制,創造行為可能中斷。比如孩子繪畫,把狗的頭畫得比身子大,那可能是一項主觀的傑作。你只要誠心去欣賞他、接納他,就可以引發下一次的創造。如果你嫌棄他、批評他,創造行為即會停止。創造行為是在孩子發現事、物對他的意義時才顯露出來的。

  (二)保持不做評價的氣氛。父母親不宜用自己的觀點來批評孩子。因為批評會使創造的動機停頓下來,並且造成一種防衛心理,把真知灼見或難得的發現予以扭曲壓抑,而附和一般的常識。批評如果來自具有權威的人,更容易引導孩子放棄己見,討好批評者。例如孩子布置自己的書房,可能有不符合父母親的意思。但是如果你了解到孩子是在用心創造就能保持不評價或批評的氣氛,而增強孩子的創造活動。不過,父母倒可以對它表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因為父母表示喜不喜歡,是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並沒有否定孩子的創意。

  (三)充分了解你的孩子。了解孩子可以提供孩子安全感。父母親只有接受孩子的創造顯然不夠,必須積極了解孩子,共同感受某些觀點,進入孩子的內在世界,引起共鳴。這種氣氛能建立安全感,促進創造的動機。

  心靈上的自由,是導致孩子熱中創造活動的重要條件。孩子心靈上的自由,受外在生活環境的影響,通常父母親能給予自由思考和表達情感的機會,就能引發他的創造力。當孩子的自由表達受到社會規范的限制,而不能任其發揮時,父母親可以采取象徵性的自由表達。比如說讓孩子從表演戲劇中摧毀討厭的對象,用繪畫表示他的反叛。允許他自由地做象徵性表示,有助於心靈自由與思考的啟發。

  給予孩子自由,並不是對孩子妥協,也不是放任。其實妥協與放任導致創造活力的枯萎。自由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他竭力想實現夢寐以求的目標而無懼於冒險,那就是責任。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必須忍受失敗的打擊,那就是毅力和恆心。自由的心靈,不但孕育了孩子的創造能力,養成了負責的態度,也發出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性靈的陶冶

  人類不是只有生活在現象界裡,同時也生活在性靈的世界裡(nonhsymbolic level)人類不只要創造事功,而且要善待自己。能善待自己的人,對於創造活動也必大有幫助。因此麻省理工學院(MIT)開始重視性靈的陶冶和人性的陶冶。

  科學和工程的教育是現象界的領域,但是我們卻生活中雙重世界裡。我們除了活在現象界裡,同時生活在非現象世界裡。非現象界的性靈生活,卻是我們體悟安身立命的所在。

  我們為了使孩子能生活得幸福,並適應這兩個生活世界,我們一定重視非現象層次的教育。它是一種不屬於語文的生活范疇,是人類想像、情感和種種感受的組合,同時也是創造力的來源。

  我們知道,許多能力不是用語言能傳遞的。比如說,你教給孩子許多道德規范,卻往往不能引發實際的道德行為。又比如說,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失去控制,而生活在孤寂、煩躁、怨恨、仇視和嫉妒之中。我們何嘗不想從心理生活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但是往往辦不到。因為我們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淨悟超越的能力。

  在佛經裡頭記載著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有一次上壇講道,他一語未發,只是手中拈了一朶花。這時全場聽眾不知何意,只有大迦葉對這位聖哲報以微笑,而釋迦也回以微笑。聽說就因為師徒間這場微笑,傳授了禅悟的道理與方法。這個非語文的性靈教學,所傳遞的是一種非語文的智慧,是一個醒覺——自己的醒悟。從禅的起源,不難了解禅學何以要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禅學法則。

 人需要有一個淨悟的能力,它使我們參透現象蜀復雜的表面,直接看到事態的真相,並使自己保持清醒。這樣就能帶給自己心靈的自由,產生活潑的創造力。茲建議啟發孩子的性靈的原則如次:

  (一)給予孩子純樸的生活環境。它有助於孩子的淨悟能力的陶冶。

  (二)給予孩子表現天真活潑的機會。多陪伴孩子歌唱、吟詩、舞蹈、美勞和運動,從而表現其純真,敏銳的感受性也可藉以培養起來。

  (三)懼怕、堅強和心理的不安,往往使一個人的感受性受到蒙蔽。不要威脅孩子,制造緊張與不安。和諧民主的家庭,對孩子性靈的啟發最為有益。

  (四)練習禅定、冥思或超覺靜坐,對孩子性靈的提升與精神統一確有幫助。但這必須經過專家的指導。

  (五)生活中人際關系的相互回饋,有助於人際的醒覺,彼此分享人性的經驗和如溫柔、愛、恬淡、喜悅、同情,有助於孩子情感生活的醒覺。

  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同時注意內在心智反應與外在種種現象的醒覺。父母親在這方面,仍然必須透過對孩子施行感受性訓練,才有達到目的。

  內在我與創造力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內在我,也稱為主觀我。它是每個人發動情感、認知、意識的動態性力量。它主動引導一個人在生活中做各類回應,並以靈感、夢、直覺和幻想等方式表現出來。

  內在我是屬於非理性心靈范疇。它被宗教家視為真我,或者把它當作神秘啟示的來源。但根據心理分析學理論來看,都認為它是心理活動的事實,其與文化、社會及個人以往的經驗,有著不可分的關系。

  內在我經常主觀地影響自己對周遭世界的感受與認知,因此使每個人對不同的遭遇和事物,產生不同的認知和判斷。內在我具有非理性的神秘功能,因此有些心理學家稱它為內在心理領悟的根源。它是導引一個人產生精辟的見解,或驚人的預感和觀察力的主使者。因此內在我被許多心理學家認為與創造力有關。

  根據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巴容(F·Barron)的研究,創造性的人具有下列三種內在我的特質:

  (一)具有以簡易繁,以條理馭繁雜的傾向和興趣。創造者特別喜歡復雜事物的挑戰,並且很樂意去發掘其理則。有時他們也會被難題弄得滿頭霧水,但他仍然會有一種統整的想像去處理雜亂無章的現象,而理出端倪。

  (二)他們的心靈經常保持開放,並且拒絕驟下結論。心理學家榮格(Carl C·Jung)指出,通常人們處理事物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方式,其一是采取知覺的態度,把事情弄得一清二楚,其二是采取判斷,對事項做個評斷。判斷者采取有秩序和審慎的計畫性生活,其思想閉鎖。知覺者采取開放心態,接納自己內在世界的想像和外界的事象與經驗,能產生自發創造性思考。

  (三)創造往往基於直覺、預感、靈機或不可思議的感受。創造源自不可思議的非理性層面。理性的思考和邏輯只是整理發現事象的工具,並予以證實。根據巴容的研究,科學家百分之九十的發現是來自直覺。

  就巴容的看法,內在我是創造力與內在心理生活世界的核心力量。因此,孩子的內在我應予以培育,不過怎樣才能培育良好功能的內在我呢?我參考了一些超心理學的研究報告,建議如次:

  (1)對內在我的培育,不是來自精密的教材和練習,它無法急就章,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陶冶。

  (2)讓孩子接觸多方面的學習經驗,豐富他的內在我。

  (3)注意思想的過程,而不應強調知識的記憶。

  (4)提供孩子自行嘗試與摸索研究的機會,引發他思考想像和創造。

  (5)協助孩子做些獨立學習和自動學習的工作。

  (6)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

  最後,我要提醒一件事情。創造力是在自由的心靈、安全感的呵護的良好的想像活動中出現的。不過,這只是直覺,直覺是創造的先鋒,在直覺的後頭,必須有扎實的智能訓練和知識。沒有邏輯與知識,直覺給我們的“點子”無法被證實,也無法變成有用的發明。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已經把學習與創造說得淋漓盡致。

  

第七章   想像力的培養

  奇想和想像是人類心靈深處所發出的重要而微弱的訊息,它稍縱即逝。如果我們不特別去留意它,便無從了解它。當然它也就無聲無息地消逝了。奇想和想像是一種超覺經驗,如果我們能保持心靈的清淨,不受焦慮、懼怕和不安的干擾,它就會源源不絕地提供你生活智慧和精神力量。因此,父母親對孩子的奇想和想像,不應加以遏阻,相反地,要做適當的啟發。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超覺經驗,特別是奇想像,應列入教導上的重點。因為它使認知與內省結合,發出最聰慧的靈感。心理學家紐曼(Newman)指出,對於超覺經驗的啟導,不僅能引發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同時也提供了自我了解和創造力的契機。孩子能了解從心靈深處捎來的訊息,對其心智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對於孩子超感經驗的教導,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引發而非灌輸,是醒覺而非傳授。父母在教導時,只要能欣賞他的想像,分享他的奇想,就能導致良好的發展。

  培養想像力最好的教材就是孩子本身,並隨時以他的生活作為題材進行教導。當然,也唯有以孩子自己和生活作為教導的題材,教導才會變得生動有趣,對心智發展有益。茲從想像、夢、奇想、冥想和直覺等方面加以說明,提供意見作為教導之參考。

  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我們讓自己靜下來,我們就會發現雜念不斷地浮現出來,其實這些雜念與想像很難分得開來,兩者都是一種內在浮出來的訊息。許多新的觀念和發現,都是由內在浮現出來的。所以心理學家把這種內浮升出來的臆想,稱為一種世界語言或臆想語言,也是人類智慧與創造的寶庫。心理分析學家榮格則將它稱為潛意識語言,它表現成夢、幻想及各種冥思。

  對想像力的重視,是現代教育學家的共同看法。因為它確能引發孩子活潑的創意和靈感。例如許多國民小學采取藉詩作畫的教學活動。孩子在讀過一首詩之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內在世界的影像。或者有些學校使用神往的方式,讓孩子想像自己就是某種動物或對象,寫出自己的感受。

  我們經常看到小學教師在作文課時,以“雲的自述”或“小鳥的自述”為題讓孩子作文。這類題目對孩子想像力的陶冶具有很高的價值。

  對於年級較高的孩子,我們可以用想像訓練來加強思考與創作能力。比如說,孩子的作文題目是“論民主政治”,這對於一個普通的孩子往往發生思路困竭,寫不出文章來。但如果應用了想像力,把民主比喻為自己的身體,就可能想像成一個有系統的思路,例如:

  個人(想像)   民主的社會(想像後得到的線索)

  1、健康     健全的制度和功能

  2、細胞     個人

  3、器官     分工合作

  4、學習     教育

  5、行動規范   法律與秩序

  6、幸福     富裕的社會

  7、疾病     失調與改革

  根據這些思路,孩子就能寫出一篇相當水准的文章。許多發明和創作都是從想像中激發出來的。比如說,愛因斯坦想像自己以光速飛入太空,這個想像促使他完成了相對論的某些要點。而法拉第是電磁學的發現者,他經常想像自己是一顆受壓力的原子,因而看透了電解的原理。

  對孩子而言,想像自己未來的成功,有助於提高學習的動機。一個人做功成名就的想像,會促使他發揮創造力去實現心中的目標。

  不過,父母親必須了解,創造力和成就動機固然源自想像,但並非所有的想像都能化為創造力。這裡有一個原則必須鄭重告訴父母:想像如果與懼怕結合,就會變為強烈的緊張與焦慮,對心理健康有害。反之,想像若能在悠閒中神馳,配合針對某一待解決的事實,創意就跟著出現。正因為如此,我一直強調,不要制造孩子的懼怕。

  夢也是教材

  你相信夢可以學教材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跟孩子討論夢,不但有趣,而且能促進想像力和心理健康。父母親在早餐的時間,或者在空閒的時候,傾聽孩子說說自己的夢境,由孩子自己去解答夢裡頭的許多有趣問題,既能了解孩子,又能促進孩子的思考。

  父母親不是專業的心理學家,用不著去為孩子解夢,也不必瞎猜,更不要把它跟一般迷信扯在一起。你唯一要做的是,讓孩子說下去,表示你也很有興趣,引導他把心中的話說出來,孩子自然會有自己的深度領悟。這種領悟可能導致兩種很好的結果:一,增進孩子自我了解,由自覺中發現自己,激發創造力。其二,把受壓抑的情意纾解出來,有助於心智的成長。

  夢,在許多心理學家的眼中,認為它是極豐富的智慧資源。根據心理分析學的研究,夢的本質有三:第一,所有的夢對作夢的人來說,都具有意義和價值。第二,夢藉著象徵式的語言來表達,不受現實邏輯和時空支配,而受熱情與聯想所左右。它很給直接了解,但透過作夢者的思索和聯想,自己可以領悟個中的心理動機和自己洞察事物的創造力。第三,夢不但表達了非理性欲望的滿足,同時也表達美好的理性思考和道德意識。基於以上的理由,心理學家克拉克(F·Clark)鼓勵父母親要重視孩子的夢,利用它來啟發孩子的意識世界。

  根據弗洛姆的研究分析,夢具有下列幾種意義或功能:

  (一)預見事物的功能。在睡眠時繼續思考白天的問題,因而預見問題的答案或結果。許多學生都有在夢中解答數學題的經驗,他們清楚地做了解答。不過有些人沒有及時記下來,到了第二天又遺忘了。

  (二)價值判斷的功能。在作夢時以夢的方式做了道德的判斷,告訴自己是否做得對。不過這一類的夢,經常以象徵的方式出現。必須在親子輕松的談話中去自行領悟。父母親不能替他做推斷或下結論。

  (三)洞識的功能。這是夢中的創造活動,例如苯環(benzinc ring)的發現者卡克爾(Kekeul),是十九世紀德國化學家,他對苯的分子式百思不解,最後在夢中夢見一條頭咬著尾巴的蛇,醒來時領悟到苯的分子式是一個環。

  (四)欲望得不到滿足的補償。例如受到饑餓的人,會經常夢到食物。渴望到到某種玩具的孩子,會在夢中得到它,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父母親知道這些夢的功能之後,便應該重視孩子的夢,多鼓勵他們記下夢境,多聽聽他們的美夢或惡夢。不但能幫助你了解孩子,也增加許多學習討論上的情趣。茲建議幾項原則供你參考:

  (1)給孩子機會討論或敘說夢境。

  (2)你是很有興趣的忠實聽眾,不妄加推斷,結論由孩子自己來發現,也未必一定要有結論。

  (3)不必為孩子解夢,更不該與迷信的解夢扯在一起。

  (4)夢很容易遺忘,你可以鼓勵他一早起來就記下來。

  (5)把這種“說夢”的活動當作有趣的交談,不要把它當作業來做。

  在孩子的生活中,一切事物顯得美妙動人,各種嘗試都想去做,因此父母親會給很多的限制或處罰。這些被抑制的情感和意念就落入潛意識的底層,只有在夢中才出現。父母親如果有機會讓孩子“說夢”,則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奇想

  孩子是奇想(fantasy)中成長,奇想帶給他們樂趣,供給他們想像力,同時還引導他們產生探討和預見的能力。

  奇想是透過父母引導進行的。要孩子根據一個情境去想像,並說出感受。想像時要輕松、專心,不要被打斷,要把它當成一個游戲來玩,對孩子較為有益。比如說你出這樣一個題目:

  (一)你想像你是一顆種子,在地上發芽成長。你是什麼植物?你在成長過程中對四季的經驗怎樣?你扎根的經驗怎樣?你的根、莖、花和葉如何?各有什麼經驗?你對太陽光的感受如何?對風、雨的感覺如何?設身處地把自己當那棵植物來加以想像。

  (二)你站在山腳下正准備登山,山很陡。接著做奇想。

  (三)你走進山林,看到一個很深的地塹,走到深處則見一片火海,旁邊坐一睿智的老人。接著做奇想。

  父母親用這種引導性的情境,讓孩子接下去做奇想。這往往能導引孩子內心的情感和灼見,並能有助於孩子自我了解。在進行中,要讓孩子以自然的方式發展他的想像。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恐怖或具有威脅性的主題對孩子而言,最好避免使用。

  直覺

  直覺的感受,經常蘊藏著真知灼見。在玄學家的觀念下,直覺是一種超感的、情緒的、理性的心理意識,它可能導向一項真理的認知。而且,直覺經常與夢、冥思和其他意識的感受相伴出現。直覺經常是短暫而且自動閃現的出現,而不是從推理尋思中獲得。

  直覺臆像的一閃,往往是人類發掘真理最豐富的來源。但我們卻常常予以忽視,在教育上一味強調智能,以為智能才是開展潛能的唯一重點。無可懷疑地,智能、推理和知識的教學是重要的,但是直覺的訓練對孩子而言一樣重要。

  心理學家魏爾(A·Weil)指出,歷史資料不斷告訴我們,聰明睿智存在於對真理的直接訊息上。因此我們有必要重視它,以便保持心靈的正常活動。輕松和專注是使我們從自我意識中解放醒覺,並帶來直覺知識的最佳方法。它們也是真正打開心扉,讓心智能不斷衍生新知的有效途徑。當然,想像也是人類引發直覺,而綻開智慧與創造的方法之一。這些方法在藝術的創造與科學的發現上,卓有價值。

  現代的教育觀念非常注重潛能的發展,因此有關孩子的直覺訓練漸漸被接受。基爾德(R·Gerard)指出,直覺訓練最初的練習是:

  兩個彼此不相識的人,面對面坐著。讓他們有幾分鐘的松馳、靜默。然後靜靜地注意映在你跟前的人,對你所引起的感受、情感和想法。不要解釋或者故意規避,只是單純的注意它。注意任何從你腦際、視野、聽覺或運動感覺的臆像。然後扪心自問以下問題,來引發你的臆像。如果他是動物(或植物)他會是什麼動物(或植物)?假使他是光線,它會是什麼顏色和強度?他會是什麼樣的聲音?假使他是大自然的任何一部分,他會是什麼品質?

  練習直覺必須要不怕錯,而且要從心中直接泛起一些臆像,這樣才能練習引發有用的直覺。直覺未必是對的,但是直覺能給我們許多“點子”,從點子裡再去篩選,加以證驗。

  直覺大致可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基於感覺線索的直覺,另一種是無需感覺線索的直覺。訓練孩子每天傾注自己的感覺和情緒經驗,不止能使一個人提高直覺感受的程度,同時也能提高“自覺”(self-awareness)。因為它有助於孩子的自由抉擇行為之發展。另一種直覺是純粹直覺,這種直覺是一種能洞察自然事物,能超越於時空之限制,而體察事象。

  孩子都有一種直覺的能力,不管是感覺直覺或純粹直覺,父母親應該有耐性去認識它,讓他們表達。用寓言、繪畫、美勞或創作,都能引發他的直覺靈感。

  冥想  

  關於冥想或冥思(meditation)是什麼,最近已比較受到重視。同時也有少數學校開始嘗試教導孩子冥思。在這一節裡,我不是在傳授冥思,更不是傳播冥思的觀念。我的用意是新一代的父母不可不了解冥思是什麼。也許有一天,你的孩子回來告訴你,他要學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你才不會做了一些錯誤的引導。

  冥思是通往超經驗(transpersonal experience)的坦途。要進入冥思,大致可歸納三個基本的途徑,即專注(concentration)、空(emptiness)和自我的觀點(self-expression)。

  (一)專注是靠導注到身外的單純物或顏色或聲音,由於專注而神入,進入一種安定忘我的心境。

  (二)空無是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想,而入於靜定。但事實上這很難,所以有些指導老師另尋找替方式幫助學者入定。

  (三)自我觀點是專注於內在的自己,無需壓制自己的思想和臆像,只要思緒泛起,便不加推論或判斷地,如原來的樣子察覺它,而使其浮現意識層面自然消失。至於如何進行冥思,應由有經驗的教師教導。

  孩子學習冥思,究竟有什麼好處,我想這才是父母親所關心的事。根據一九七0年史丹佛大學“創造智能科學”課程對超覺靜坐的研究,發現它是一種自然的方法,可使心靈得到較精神致的體驗,體驗到思想的更深層次而達到思想的最精細狀態而超越,接觸思想的源泉、無思的醒覺和純淨的智能。在生理上,哈佛大學醫學院在一九七二年亦曾發表研究結果,發現它對身體健康確有助益。

  紐約艾徹斯特公學(Eastchester Public School)透過“創造智能科學”課程,教給學生超覺靜坐,經過研究發現下列結果:

  1、學生的成績提高。

  2、學生與學生相處的和諧情形好轉。

  3、學生跟教師與父母相處的和諧程度提高。

  4、濫用藥物減少。

  此外,學生超覺靜坐對於戒除濫用藥物亦有明顯助益。貝思和華斯(Benson & Wallace)發現,一千八百六十二名受試者當中,有百分之七十九的人吸食大麻煙,經過六個月的超覺靜坐後,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繼續吸食,但到了二十一個月,已減低到只有百分之十二。這些未戒除大麻煙的受試者,有百分之八十三的人吸食量比原來減低很多。美國麻州教育廳也支持學區內傳授超覺靜坐,用以戒除學生吸食或施打麻醉藥品,效果也很好。

  有關冥思的課程,除了超覺靜坐之外,尚有瑜珈、禅定等,這些心靈訓練課程對人類心靈陶冶均頗有益處。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要你督促孩子也去學。若要學習它,必須正確得法,找合格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不宜自行胡亂摸索,或者對孩子做出錯誤的導引。

 

上一篇:明一法師:悠游靜坐白雲洞
下一篇:明一法師:參禅先需信得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