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父母之愛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衛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父母之愛

鄭石巖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衛生   

  提要

  孩子的心智成長,除了要重視知識的訓練、潛能的啟發、社會行為的訓練和細心提供學習機會外,還需重視心理衛生。心理衛生就是要消除心中不健康的情緒、情感和頑固的成見。父母重視心理衛生,才可能養育出健康、活潑、達理的下一代。

  父母親是維護孩子心理衛生最重要的關鍵人物。本篇以簡單的文字,告訴你維持孩子心理衛生的有效方法。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很健康,適應力好,有能力過成功的生活。但是事實告訴我們,社會上不良適應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自殺在我國十大死亡原因中已名列第八。青少年的暴力事件、精神衰弱、吸毒、逃避現實、緊張、失眠、無法集中注意力、情緒低潮等等,這些心理疾病都是由於不重視心理衛生所致。

  世界心理衛生學的創始人卡羅(H·A·Garroll)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下列幾個特徵:

  (一)自尊並能尊重別人。

  (二)能了自己接受自己,了解別人亦能接納別人。

  (三)清楚了解自己行為的原因。

  (四)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

  從這四個特徵中,我們可以說:心理衛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指導孩子過一個清醒、快活、有活力的健康生活。

  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受兒童時代的家庭生活所支配。年齡越小,受影響的程度越深。因此,從小生活在問題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受創傷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愈高。但就受創後病的時間而言,則年齡愈大,發病率愈高。美國曾經做過調查,心理受到傷害的孩子,在十五歲以前發病者只有百分之二,但到了十五至三十四歲之間發病者為百分之二十八,延至三十五至六十四歲之間發病者為百分之四十四,至六十四歲以後則占百分之二十七。由此可見,不良的生活經驗對幼兒心理的傷害最大,而造成心理疾病之發作率,則隨著年齡增高而提高。

  一個人是否健康、樂觀、精神狀況良好,跟兒童以前的生活經驗有密切的關系。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的感情是否和睦,教導子女的角色是否調和,對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否予以適當的滿足與開導。

  孩子長得又高又壯,並不表示心理一定健康。功課很好,也未必表示他的心理適應良好。請注意!孩子未來是否能生活得惬意,過著“日日是好日”的達觀生活,完全取決於你是否注意他的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 孩子的心理衛生

  對孩子做心智啟發,必須以心理健康為基礎。心理健康表示一個人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喜悅的心境和創造性的性格。因此,每個孩子的心理衛生都要受到重視。

  長期的壓制,導致心情不愉快和情緒低落,一旦受到打擊,很可能導致精神崩潰。敵意、懼怕和不安,是失愛的結果。它在某種強烈刺激之下,有可能成為暴力而犯下滔天大罪。空虛、厭倦、缺乏信心和消極,是類為缺乏成功的經驗,當他受到打擊時,就可能一蹶不起。不幸事件的發生,並非一日造成,而是長期缺乏良好心理衛生。

  無論孩子多聰明、多健壯,缺乏健康的心理就得不到應有的成功和幸福。書沒有念好,可以再努力補救;事業失敗了,可以東山再起,但是,心理健康喪失了,就很難復原。

  我一直在強調心理衛生這個重要的教育課題。在第一篇介紹精神力量時,我說它是幸福人生的基礎。在第二篇討論潛能時,我指出它是創造性格的根源。願天下父母都能重視孩子的心理衛生。在過去的幾章中,我所談到的教導方法,都與心理衛生有關。在此,僅補充維護孩子心理衛生的幾個重點,供你教育孩子時參考。

  和睦的家庭

  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破壞,沒有比問題家庭更嚴重了。問題家庭包括父母離異、長期爭吵、酗酒、無正當職業或生活不正常的家庭。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得不到愛與安全感,因此造成憎恨與不安。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問題家庭,都會造成孩子心理健康受損。但是從問題家庭子女的高犯罪率、精神官能異常的高比率,就可以看出家庭對孩子健康的影響。

  精神官能異常,依通俗的說法來看,包括神經衰弱、恐懼症、優郁症、歇斯底裡症、慮病症等等。更具體化的說,緊張、不安、失眠、優慮、無法集中注意、情緒低潮、多重人格、不合理的恐懼、經常性身體和精神疲乏,都屬於此類症狀。

  精神官能症大多在青年以後才慢慢地有明顯症狀。但其肇因,大多是在孩童及幼兒時代。精神官能症的起源通常受三種因素的影響,即遺傳、過去的經驗和當前環境的刺激。而家庭似乎在這三項因素中,都占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父母互動關系的影響力,更是大得驚人。

  父母離異似乎是影響孩子最大的因素之一。離婚率在我們社會裡已逐漸提高。在所謂個人自由的觀念下,兩人遇有情感挫折,經常就輕言離婚。然後兩個人相互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相互偷偷討好孩子,看來像是愛孩子,實際上是造成孩子情感上的錯亂。另一種現象是父母離異之後,彼此推卸撫養的責任,結果孩子感到被遺棄,整天泣涕不安,或者基於恨意,而走向反抗的行為。

  經常爭吵不休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著強烈的不安和防衛性行為。管教子女太嚴厲,動不動就責打辱罵的家庭,他們的子女有著嚴重的神經質和焦慮反應。

  父母親是孩子命運的守護神。作為一個現代父母,必須注意約束自己,並給予子女適當的愛。用平靜的情緒和穩健的態度教育孩子。引導他們、管教他們,孩子自然能發展出健康的人格。父母親是孩子接觸最多、心理上依賴和安全感的來源。如果父母不能夠組織一個和睦的家庭,孩子就缺乏溫暖和安全,漸漸變得頑劣反抗,特別是懷著強烈的敵意。

  最近,有一對年輕夫婦,帶了一個就讀國民小學的孩子來看我,跟我討論教育子女的方法。他們所遭遇的問題是孩子頑劣不聽話,攻擊性和破壞性很強,經常與人打斗,很難跟父母親溝通,對長輩的反抗性也很強。站在我面前的孩子,確實很像一匹野馬,眼神卻流露著不安。我們交談很久,也提供他們一些積極性的建議,但我很明白地告訴他們,這個孩子的不良適應,是因為父母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撫愛所致。因為他們夫妻整天在外工作,有時兩人都要出差,孩子總是不特定地托給親戚朋友照顧。長久以來失去父母的撫愛,缺乏親昵與安全感,孩子才變得反抗、頑劣,表現出強烈的敵意。

  《史記·外戚世家》序中說:“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禮之為用,唯婚姻為兢兢。夫樂調而四時和,陰陽之變,萬物之統也,可不慎與?”這是司馬遷以史家的慧眼,看歷代之衰替情形,而指出和睦家庭的重要性。現在我建議幾項原則如次:

  (1)不可輕言離婚。夫妻的情感關系,是可以用和睦(禮之為用)來培養。從給予孩子的愛中,回饋到夫婦感情的增進。

  (2)父母應相互尊重,彼此互愛,這樣才能給孩子父母之愛。

  (3)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自動,給予成功的機會和信心。多給予肯定性的贊賞,避免破壞性的諷刺和批評。

  (4)父母親要遵守良好的生活規范。子女的道德觀念和正當的行為是從父母的身教中獲得,而不是從言教或說教中學得。

  (5)要尊重孩子的資賦與潛能。每個孩子都有其長處,要善加引導。讓子女有機會在成功與受鼓勵的情趣下,學習成功的人生。

  (6)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但不是溺愛或過度保護;給予自由和自治,但不是放任無度。

  (7)父母常跟孩子和諧地交談,關心他,了解他。雖然你不一定給孩子答案,只要平心靜氣地交談,聆聽其傾訴,就能傳遞無盡的關愛和親情。

  (8)父母要避免扮演蠻強無理和消極墮落的角色。

  (9)要做一位有責任感的父母,但切忌嚴苛的管教。

  有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母親像是滋養兒女的大地,孩子因不斷吸收慈愛而成長。父親像是供給能源的太陽,從父親的典范啟迪下,孩子才茁壯聰慧。《中庸》裡頭說:“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悠無疆。”事實上,教育之道就是建立在博厚的仁愛、允許和撫育的母性溫愛,以及開闊、高明、智慧、堅忍毅力的父性典范之中。而高明與博厚之性靈,卻在和睦的家庭中綻放其萬丈光芒。

  消除心理壓力

  越是高度工業的社會,生活競爭與心理壓力越大。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已經驗到緊張與壓力,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忙碌,分秒必爭。如果自己不懂得如何排如何遣緊張與心理壓力,生活就會變得焦慮而心煩氣躁。其實,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心煩氣躁已成為通病,而這種心理生活現象正帶給現代人許多身心上的痛苦,例如高血壓、焦慮、壓抑、頭痛、氣喘、胃疾等等。因此學習消除心理壓力和緊張,是現代人維持心理衛生的重要技能。

  現代的孩子也開始感受到一些心理壓力。他們不再像農業社會時代的孩子那樣,能享受到悠閒的生活情趣,接受大自然垢陶冶,投入青山綠水的懷抱。今天的孩子,每天面對著緊張的生活,過重的功課,缺乏休閒和適當的運動,於是緊張和焦慮也開始襲擊天真爛漫的孩子。特別是在國民中學以後,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加,升學對他們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長期的焦慮緊張生活中,許多孩子的心智成長受到扭曲,他們不知不覺地變得心胸狹隘,缺乏樂觀與朝氣。於是,父母親不得不協助孩子消除這些心理壓力。

  焦慮和緊張的習慣,不但使人感到難耐不快,同時也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功能。如果能夠學習松馳和減除心理壓力的技術,則能增進創造和進取的心情,並維持心理的健康。茲提供幫助孩子消除心理壓力的方法如次:

  (一)當孩子感到緊張或心理疲勞的時候,你可以教孩子肌肉松馳技術。先使勁用力,如握拳使肌肉繃緊,讓孩子感受到肌肉的緊張,約十秒鐘。然後慢慢放松,並體會肌肉完全松馳的狀態。連續做幾次之後,再換身體的另一部位做下去。最先做四肢肌肉,再做背肌、胸肌或其他部位的肌肉。這樣怕練習能敏感地覺察到自己緊張的肌肉,並藉著全身的放松,進而減低緊張與焦慮。

  (二)訓練孩子專注呼吸技術。教孩子先松弛自己,找個舒適的座位坐下。緩慢地深呼吸,集中注意力去聽自己呼吸的聲音,並感受到自己吸入清新的空氣,透過呼吸把心中的積郁和污濁的空氣吐出來,做二、三分鐘即能見效。

  (三)鼓勵孩子多運動。最好每天早晚都能做運動,包括球類、慢跑、、體操或國術。運動不但具有松馳肌肉和身心的效果,而且是最好的鎮定良方。

  (四)暗示松馳法。當孩子開始緊張時,要他輕松告訴自己,安撫自己。例如孩子為考試而緊張,可以教他對自己說:“這次考試並不難!現在我就來練習一下松馳!”然後練習肌肉松馳技術。

  心理壓力對個人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如果一個人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得到太多的心理壓力,就會傷害到身心的正常功能。對孩子而言,過度的焦慮、缺乏運動和休息,不但會影響其功課,也會影響其身心健康。

  孩子的心理需要

  孩子天生的適應能力很強,活動力大,他們是天生的學習和創造者。我相信孩子天生就能自動學習,是因為我們給他錯誤的引導,才變成被動。孩子天生就是熱心腸,是因為我們給他澆冷水,所以熱心大減。孩子所以漸漸喪失活力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他們心理的資源。

  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麼呢?當然是愛。因為愛是精神與心理發展上的哺乳,是孕育性靈與智慧的基元。愛使一個孩子將來成為巨人,偉大的人格是用愛哺育出來的。愛是最被誤解的人性之一。許多人以為愛就是占有,而把自己的願望延伸到孩子的身上。也有許多人把它視為保護。過度的溺愛與保護,使孩子在精神成長過程中,像得不到陽光一樣的枯黃。

  愛固然是一種給予,但是對孩子而言,給予是選擇性的,而選擇的標准就是孩子的心理需要。這些需要包括安全感、自我實現、力爭上游、自由與獨立、受尊重、有意義的生活等。這些心理需求在以上各章中已經加以闡明。茲特別就力爭上游、自由與獨立、受尊重等幾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力爭上游是人類的天性。俗語說“人往高處爬”,就是指每一個人都有希望超越自己或別人的動機。力爭上游是從“自卑感”衍化而來,孩子從挫折與失敗中,產生自己不如人的自卑感。接著為了克服自己的劣勢,而產生力爭上游的動機。就心理動力學的角度看,力爭上游與自卑有關。它說明了“失敗為成功之母”和“愈挫愈奮”的古訓。不過,父母親在教導子女力爭上游時,必須注意:

  (一)你除了要提供成功的機會和成就經驗之外,同時要讓他有接受失敗的挑戰。不過太大的挫折和過多的失敗,會造成嚴重自卑,而產生逃避的行為。

  (二)對孩子提供其能力所能及的挑戰,讓他接受適當的失敗,可以激發其力爭上游的心志,而變得積極,有活力。

  (三)當你讓孩子感受到你在欣賞其力爭上游的意志時,其努力的效力便得增強。

  其次,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就是一段追求獨立和自由的過程。自由和獨立感是人類創造力的來源。心理學家弗洛姆在《自我的追尋》一書中指出:自由是人類的潛能,它是對生命有益的德行,一個自由的人必然清醒,有創造力;不自由的人將受幻覺和欲望所驅使。

  對孩子而言,自由是重要的,自由與獨立是兒童人格成長、倫理行為和潛能發展的動力。因此父母要提供適當的自由與獨立的機會。茲建議如次:

  1、自由是一種自行為而不是縱地為所欲為。

  2、自尊是有分寸的。嚴格的父母要求孩子惟命是從,放縱的家庭而對孩子不聞不問,這都是不正確的觀念。真正的自由是經過設計之後,由父母和子女共同分享自治的樂趣。

  3、自由是允許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去做一些嘗試,並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生活隱私。

  4、強制孩子做父母指定的工作,不但容易破壞其自動學習的習慣,有時還會導致被動學習和抗拒學習。

  其三,受尊重原心理需求。孩子跟成人一樣需要別人的尊重。但是孩子卻常常在大人生氣時成大人發怒洩憤的代罪羔羊。此外,有許多家庭,孩子幾乎沒有參與意見的馀地。傳統的父母親對孩子的庭訓是“孩子們只許聽不許講!”孩子多話,在過去農業社會裡,視為一種沒有教養的象徽。不過時代不同了,在民主社會裡,參與意見不但是民主社會的常軌和責任,同時也是表達尊嚴的重要途徑。

  孩子不受尊重是走向撒謊和反抗的第一步。同時也是不能發展良好態度和禮貌的原因。禮貌是自己能考慮別人的感受,所表現出來的優良舉止。一個受尊重的孩子,才有群體意識,能設身處地的考慮到別人,而發展好的禮貌。傲慢的態度、冷漠的表情、愛說閒話、饒舌、惡言誹謗等等,都是不受尊重的孩子所容易反應出來的行為。同時一個經常受蔑視的孩子,心理甚少快樂,情緒也不安。父母親怎麼尊重孩子呢?我的建議是:

  1、孩子基於好意或熱心,所提出的意見或幫助,無論其是否得當,都應予以尊重。

  2、不宜對孩子做傷及自信和自尊的批評和辱罵。

  3、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必忙著糾正,應予接受,但不予以贊同。

  4、不宜對孩子做太多挑剔;“大節不踰,小節出入可矣!”

  5、父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容忍對孩子無益,但不要貶損孩子和攻擊孩子。

  6、對孩子做具體敘述的贊美,可導致孩子的自我品評及受尊重的滿足。

  7、對孩子不信任感和盤問其行為,有害於孩子的自尊,並引起反抗。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每一位父母所熟知和重視的。但對於心理健康,則往往疏忽。有時,父母親為了孩子升學或過度關心其學業成績,對孩子施予壓力,反而損害其心理健康,以致在生活適應上發生問題。語雲:“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有健康的身心,才能發揮孩子的才學,保持心理衛生,才能保住他的智慧與創造力。

  

  第十三章 父母的教導角色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應該是長輩,同時又是朋友。長輩的角色提供了權威和安全感,形成孩子依賴的溫暖,並奠定道德意識的基礎。朋友的角色提供了情感溝通與彼此了解的機會。一切教導活動都在這兩個活動角色中進行。

  在指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也扮演著雙重的角色。他們既是指導者,又是學習者。指導者的角色,提供了典范、身教和學習的方法與動機。學習者的角色,是從孩子的反應和回饋中,從而了解自己對孩子的教導是否得當,而學習改正。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看似單純,事實上則非常復雜。因此,教導的活動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上,重視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教育才會見效。也只有重視生活本身,透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了解,孩子才會體會到父母的關懷和心意。

  就生活而言,你一定會發現自己有待學習的地方很多。因此,自己就是學習者,而不是已經成熟的完人。如果你已體會到這一點,你就能和孩子分享相互勉勵和彼此的溫馨。這也就是所謂“教學相長”。反之,如果你以為孩子應完全聽命於父母,你就會因為享受權威而變得更獨斷。最後無視於自己的弱點,又不能從孩子那裡得到回饋,無從改進自己的生活修養,漸漸走向兩代之間溝通的困難與情感上的淡漠。

  循循善誘

  父母親對於孩子最好是扮演著循循善誘的角色。但是父母親畢竟是平凡的人,不是完美的聖者,所以當他們被孩子的頑皮或不認真惹得發火時,不免要在發脾氣,大聲責罵,給他一個嚴厲的處罰,甚至給他個體罰。於是,有許多父母問道,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嗎?我的看法是:你不要內疚,不必為此擔優。你會有控制不住的時候,如果你平常就注意教導的原則,關懷你的孩子,愛你的子女,那麼你偶爾發脾氣,不會有什麼好影響。不過,我要提醒你,你要懂得發脾氣之道。你可以光火,表現氣憤,這就是一種教誡,不過你千萬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打孩子,不要用辱罵來貶損孩子,這是你必須做到的起碼條件。

  你當然可以處罰孩子,可以罰他到書房裡閉門思過,可以罰他停看一次卡通影片或影集,當然也可以藉減少零用錢來罰他。處罰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負性增強制,它被用來消除某些不合宜的行為。父母對孩子犯錯,給予處罰是負責任的行為。

  我反對體罰孩子,但是有許多父母都告訴我,不打不行。這一點我要加以說明。體罰是以恐懼和疼痛的方法,禁止孩子再犯錯,它像是一服劇烈的藥物,很快見效,但會留下很多副作用。例如:

  (一)父母親在生氣時才打孩子,往往失手過重,打傷孩子。我親眼看過父母把孩子打成重傷。更看父母生氣時把孩子燙傷。這種傷害在親子間往往留下不可磨滅的重創。

  (二)經常打孩子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敵意,但是對父母的敵意是非道德的,於是形成孩子內心的矛盾與沖突。後果是用惹事生非來抗議父母,用自暴自棄來逃避心理的矛盾。

  (三)體罰本身阻礙了親子之間的溝通,情感交流受到影響。

  (四)體罰並沒有讓孩子真正了解做人處事的道理。除了用懼怕來達到遏阻外,並無啟發作用。

  (五)體罰使孩子產生被動的態度,失去活潑、積極和進取的思想。

  (六)體罰所產生的懼怕和不安全感,有礙心理健康,同時影響創造力的發展。

  父母親一定要注意,體罰固然是很簡便的方法,一時奏效很快,但是副作用太大了。另一方面,父母產在使用體罰時,因為成效快,用起來簡便,於是“體罰孩子的行為”很容易被增強,養成以體罰來教導子女的習慣。

  體罰的副作用很大,最好少使用,或避免使用。

  教導角色的協調

  父母親是兩個不同的教導角色,特別是在心理發展上,父母所代表的教導意義是不同的。因此,正常的教導是由父母共同負起責任。

  認同是孩子人格成長的重要過程。父親所能提供的角色和母親所提供者不同。例如男孩在性器期,便開始模仿父親的行為,以討母親的歡心,因而逐漸男性化。女孩開始模仿母親,以討得父親的喜愛,而漸漸母性化。就心理分析學家的看法,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是男孩子男性化並產生男性行為和態度的動力。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是女孩子女性化和學習女性行為和態度的動力。如果父母親不同時提供相平衡的教導角色,心理發展上就不免受影響。特別是在性角色上,可能發生障礙。

  此外,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到夫妻兩人都必須外出工作的時代。大部分的母親已不再像過去農業社會一樣,有充分的時間在家教導孩子。如果教育子女的工作還是單單落在母親的身上,顯然孩子所得到的關心與照顧是不夠的。因此,父親在教導子女上必須與母親相互配合。共同肩負教導的責任。茲建議父母教導角色協調的原則:

  (1)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要一致。意見若有不同必須私下協調,不宜在子女面前為了管教問題爭吵。

  (2)父母親對孩子的教導必須相互配合。因此,和諧的父母較能提供高品質的生活教育。

  (3)教育子女並不是父母唯一的事情。因此教育子女與事業的發展要同時兼顧。父母親的自我實現是子女最好的學習典范。

  (4)父母雙方應經常就教導孩子交換意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兩個教導角色的效能。

  孩子的命運大部分決定於對子女的影響上。無論是心理上的發展,價值上的判斷和行為舉止的模仿,都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互動的結果。孩子把這些互動的記錄牢牢地刻在腦海裡,在長大成人之後,往往不加思索地拿來處理事務。因此,父母的行為舉止,影響孩子思想行為的品質殊大。

  父母難為嗎?

  教導孩子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有耐性聽孩子說話,還要懂得弦外之音,才能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比如說,孩子在睡覺前對你說“我以後要當警察,專門對付歹徒”。你就要知道,他可能看了電視新聞上孩子被綁票,而內心感到害怕。他在造句作業上寫“真想——我真想再也不回家”,你就該警覺到孩子對父母有了敵意。父母對子女的了解,不是像警探一樣揭發孩子的隱秘,而是了解之後,不著痕跡地加以輔導。

  孩子會惹出許多問題,讓你大發雷霆。當然你很想狠銀給他一巴掌,或給他尖酸刻薄的語言攻擊,否則就無法出這口氣。但你一定要自我控制,否則會把“教導”的程式弄亂,引來更多困擾。

  回到家裡,經過一天的工作,你已經精疲力竭了,但是你還是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難題。許多父母告訴我說,我教孩子做家庭作業,一而再的解釋,他還是不會。我氣得肚子發脹,但還是耐著性子講解下去,真是父母難為。

  父母深怕孩子嘗到失敗而傷心,於是費盡心思,設法防止孩子遭遇失敗。但是,過度的保護就無法激勵孩子積極上進。父母真是難為。

  孩子要求參加種種活動。讓他參加則顧慮其安全,不讓他參加則於未忍。天下父母心,無處不是為兒女著想,真讓父母為難!

  孩子有很多欲望,給予滿足,現在當然彼此高興。但是將來呢?寵壞孩子的痛楚,誰來承擔?也讓父母為難。教導孩子本來需要一番心血,你投入多少,孩子就受益多少,你的為難越多,表示你付出的也多,收獲的會更多。因此,你必須堅守教育的原則,為孩子開拓光明的人生。這是你的責任,當你盡了個責任,就會感受到無盡的喜悅。

  這本書就為了幫助你教育子女的責任,獲得生命無盡的喜悅而寫的。

 

上一篇:明一法師:不執不廢共修證
下一篇:明一法師:放下就如此痛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