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尋找著力點 第三篇 新觀念與活知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尋找著力點

鄭石巖

第三篇 新觀念與活知識   

  [篇頭語]

  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豐富的知識是成功人生的必要條件。

  我們透過學習和生活經驗,不斷累積知識,並促成知知識的不斷改造,使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

  我們心中所儲存的知識、觀念和訊息,唯識論稱它叫念。並認為個人會隨時憶起過去所學過的經驗和知識,而定著於所面臨的情境或事件,產生思考的作用。所以《成唯識論》上說:

  “雲何為念?

  於曾習境,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定依為業。”

  人曾經學過的東西,都會儲存在記憶裡,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人類的經驗和知識,能不斷傳遞和累積,是由於“念”的記憶作用。

  個人所學習的知識和觀念,隨著情境的變遷,可能會失去它的功用。因此,要維持它的效能,必須不斷學習新知和新觀念。從唯識心理學的觀點看,生活的情境是無常的,是不斷變化的,過去的知識不能保證有用。因此要用智慧,不斷重新檢討和發現新的解決問題方法。

  於是,新觀念和新知識,成為有效面對新挑戰的工具。

  知識是有結構性的,構成“知識體”的因素是一個個具體的觀念。而每一個觀念,不但要有清楚的內涵,還要明示實例、屬性和功效,這才使觀念具體化。具體化的觀念才能構成有用的知識。至於臆測、囫囵吞棗的知識,不求甚解的空洞觀念,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本篇主要的重點包括:

  第一是注意你的腦袋裡裝的是什麼。有些人裝的是活用的知識,儲存得有條理,提取和運用方便;他們的頭腦清楚能干,而且不斷擴大吸收新知,生活效能良好。有些人腦袋裡裝的是臆測,或雜亂無章的資訊,既不容易有效提取和運用,又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就不能有效解決生活和工作的問題。

  此外,就學習新知的態度而言,防衛性高和自我中心重的人,學習的阻抗作用強,他們經常把重要的警訊忽略帶過,而造成嚴重的挫敗。因此,在這一章裡,特別提出如降低自己的防衛機制和培養聆聽的技巧。

  其次是把握活用的觀念。除了清楚地解釋具體觀念的構成要素之外,特別重視活用的觀念。我們從書本中所獲得的知識,往往不能活用於生活和工作上;必須透過實務、工作和經驗的磨練,才能發展活用的知識。所以說,“只要你覺得自己有相當的能力,便可投身於一種職業,而在工作中學習。”更具體的說,“一切事理的真實性,並非可以成套學來,所以要在行動中,在嘗試試驗中,去發現它的真實性。”當然,越是真實性的知識,也越具有實用和活用的價值。

  學習有用的知識,未必盡是快樂的。我們不能對 “快快樂樂的學習”抱著太高的期望。真正學習的動力是激勵和練習,等到學會它,能活用它,自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至於學習活用知識和記憶的技巧,本章亦做重點提示。

  其三是獲取三種實用的知識。你想有個成功的人生,就得獲取實用的知識。掌握一項實用的知識,比你記誦十則刻板的知識,要來得有價值。它能在生活與工作中,直接產生作用,能給自己帶來殊多好處。生活與工作中最重要的實用知識,包括思考、活力和習慣,它們是:

  ·培養觀察、思考和求證的能力。

  ·要有經營活力的知識。

  ·培養好習慣。

  特別是經營活力部分,更要從行動中培養良好情緒的活力,從克服倦怠中激發潛能,從努力工作中孕育活力。

  生活在現代社會裡,若非靠著思考的能力,很難有效適應社會的快速變遷。缺乏活力則無以應付繁雜、競爭和講求效率所造成的壓力。如果沒有養成好習慣,能力和知識都不能化為行動。

  其四是要懂得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知識。它常被誤解為送禮、鄉願、奉承和迎合權威等行為特質,以致許多人置它於不顧,結果在待人接物上,反面顯得自大,不通人情。

  其實,人情世故的知識,能給別人帶來自尊和自信;自己占了上風,卻能給別人台階下;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時,能給別人機會回旋;在拒絕別人時,會婉轉而不傷情面。要做好人情世故,必須注意:

  ·覺察別人的角色和立場。

  ·為自己負責也能為別人負責。

  ·學習包容的雅量。

  懂得人情世故,能結合許多人的力量,眾志成城。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人情味,這種情趣能增進彼此的了解和關懷,是發展愛心的基礎。

  第五是學習新知要有伴才好。透過團體動力,大伙兒一起學習,比單獨一個人學習效果要高。它能激發興趣和動機,引起彼此的討論和啟發。研究發現,越是孤單的人,學習往往越有困難;獨學而無友的人,往往是孤陋寡聞的落寞者。

  因此一個人必須有好學的朋友,才能引發自己進步;一人企業機構必須是學習型的組織,才能引發創意,開拓新局;一個家庭必須是學習的小團體,才能激發進步好學的氣氛。學習固然是由個人主動去做,但是團體或小組的動力,卻能維持高動機和高效率。

  最後是提防錯誤的知見。有些人以為自己知識豐富,一向能干,腦子清楚。其實,只稍疏忽,聰明的人一樣會干出傻事來。我們在生活中所學的知識,在失察之下,會誤用,而做出糊塗事。因此,在生活中要提防:

  ·孤注一擲的沖動。

  ·心存成見的敵意。

  ·陷入刻板的思考。

  ·以偏概全的想法。

  ·鑽進惡劣情緒的死胡同。

  這一篇的重點是觀念與知識的學習。它是生活與工作的工具,有了它就能適應變遷的現代社會,有了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

1注意腦袋裡裝什麼

  為了避免自己腦袋裡裝的都是舊貨,必須保持傾聽、觀察和接觸現實的習慣。這是不斷更新資訊,確保良好適應能力的良方。

  知識是生活的工具,也是成功的憑藉。

  每個人的腦袋裡,都裝了一堆資訊。有些人裝的是有用的知識,儲存得有條有理,提取和運用方便;他們頭腦清楚能干,而且不斷擴大吸收新知,保持心智成長,生活效能表現良好。有些人腦袋裡裝的是臆測,或紛亂無章的資訊,既不易有效提取和運用,又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他所記憶的資訊,在生活現實裡不能發揮功能,也不能效解決生活和工作問題。前者我們稱它叫正念,後者稱它叫邪念。

  念就唯識論的觀點言,就是人所記憶的資訊。人若能有效記憶、儲存、提取和運用正確的資訊,心智功能就健全,基本生活就沒有問題。反之,如果資訊是錯誤和紊亂,適應環境當然發生困難。《成唯識論》上說:

  “雲何為念?

  於曾習境,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定依為業。”

  人所接觸過的人、地、事、物,乃至思考的方式和判斷,都是記憶的資訊。這些資訊經過整理,便成為觀念和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則,乃至成為生活的基本勝解(信念)。資訊構成觀念,據為解決問題的工具。錯誤不實的資訊,會帶來生活適應上的困難和挫敗。

  從谘商個案中,可以發現父母所說、所做、所表現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人格和智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觀察那些被疏忽、被虐待的孩子,其焦慮、退縮或攻擊性特質,幾乎非常牢固,定著在扭曲、僵化和非理性的錯亂之中。等他們到了青少年時期,想改變其行為或觀念,困難度則甚高。

  有些人從幼兒開始,父母或親人就沒有給他愛、給他歡笑和教導,遑論教給他好的習慣和生活規范。他定著在冷酷、敵意或雜亂無章的行為模式裡,學校的老師、心理輔導者和谘商專家,都會對這些孩子,特別感到棘手。

  相對的,那些受到良好教養和愛的孩子,他們擁有豐富的資訊,具備良好的習慣和自我功能。這些孩子就幸運多了,因為他們適應好,能累積更多成功的資訊,在心智成長,自然表現得傑出。傑克·卡尼(Jack Kearney)曾描述他們一家人成長的過程說:父親身無恆產,為人耕種棉花田。但父母親鼓勵十七個孩子上大學,結果十五個完成大學畢業。他們帶著孩子一起努力,孩子們從小就能幫父母親的忙,即使是幫了倒忙,父母親也帶著他們一起認真做事和學習。

  傑克的父母親在下工之後,邊做家事,邊教孩子唱歌、唱聖詩,並念文章給孩子聽,解釋報章中的新聞,幫助他們學習。他們教給孩子生活的能力,也教給他們期望。父親對老大說:

  “等你上大學時,你就是我們家的開路先鋒。”

  孩子們也因此學會此相鼓勵,共同期望美麗的未來。他們在一起工作時,很自然流露出彼此的共同信念。有一天,傑克光著腳,拖著一把大人用的鋤頭,跟著上棉田去工作。姐姐在途中對他說:

  “傑克!等你上大學時,我就已經拿到學位了,到時候我會幫助你。”

  當然,他們一家人的成就,並不是輕易得來的。我在閱讀這篇故事中,深受感動。因為這個家庭正是現代人所謂的學習型家庭。他們不斷創造正確的生活經驗,在交談中給予每一個子女正確的態度,而形成穩定強大的精神力量。在這個家庭中你看不到不切實際的奢望,看到的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實踐精神。

  一個家庭若能恆常保持高品質資訊溝通,這個家必然會活潑、健康、開展出幸福的花朵。一個企業或團體也是一樣,如果每一個成員,都有良好的工作觀念、正確的資訊和不斷發現新知的能力,成長和效率是很自然的事。

  有一次,我應邀參加一個團體的工作討論會。負責人主持會議,連同頒獎和討論議案,總共二十分鐘就就結束了。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覺得莫名其妙。在這個會議中,主持人既沒有帶動組織氣氛,也沒有激勵士氣,更沒有把工作理念和重要訊息傳遞給成員。我發現這個團體之所以還能表現得好,不是靠這位冷漠的主持人,而是少數幾個成員的熱情可感;在開過會後,他們自動討論,把工作推動起來。

  個人和團隊所表現的適應力,在本質上並無不同,缺乏資訊和熱忱,必然導致錯誤和頹廢。人如果不了解別人的需要、感受和興趣,就無法領略行事的正確信息,到頭來抱殘守缺,死咬住自己的成見,就會陷入困境。所以,人要隨時保持接收資訊,了解問題,讓自己腦袋裡裝的是正確的資訊。

  為了避免自己腦袋裡裝的都是舊貨,必須保持傾聽、細心觀察和接觸現實的習慣。這是不斷更新資訊,確保良好適應能力的良方。為了獲得豐富的正確資訊,建議你:

  首先要防范阻抗作用。有時,我們會把重要的忠告當耳邊風,根本沒有聽進去,那就是阻抗的心理在作祟。我們經常對瞧不起、看不慣的人,或者你不喜歡的人,不假思索地排斥其意見。尤其自我中心強的人,更容易被阻抗的心理所害。一位馴馬師對騎師說:

  “這匹馬在開始時,要緊跟在後,最後階段才策馬加鞭。”

  “喔!”:騎師根本沒有聽進去,倒是把眼光放在另一匹馬身上,“我一定要贏那一匹馬!”比賽結果他慘敗,因為他沒有聽進去正確的訊息。

  阻抗使人聽進忠言,也失去學習新知的興致。這時會被過去的觀念所左右,缺乏應付情境的新知,以致落敗。我看過偌多青少年,他們不聽老師規勸,不接受父母的管教,他們的阻抗情結很強;阻抗越嚴重,越容易铤而走險。

  阻抗來自長期的厭惡性管理,比如體罰、羞辱和責罵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父母師長對孩子的管教是必要的,但若方法失當,造成敵意時,就形成孩子封閉的心理作用,以致對新的知識和學習,有了抗拒和逃避現象。這在管教孩子上,殊值注意。

  不過,成人就不應該像青少年一樣,停留在反叛的行為模式裡。必須練習集中精神去聽、去思考和分析事理。這能使自己接收到新知和正確的觀念,從而養成理性的行為模式。

  其次是聆聽。善於聆聽,能引發別人對自己說真話。人要廣開言路,該聽到的訊息很多。你不能只聽老板的話,只聽下屬的話,或只聽同事的話,人要像順風耳一樣,自然的聆聽,專注地聆聽,明白個中的弦歌雅意。

  如果你是冷漠的人,不曾真心去關懷別人,不曾跟別人交心地相處、打招呼,不習慣出奇制勝和地攀談幾句,那麼有話想跟你說的人,會在你面前欲言而止。一位主管對部屬說:

  “我們像大家庭,有話隨時來跟我說。”說話時表情嚴肅刻板,語調冷峻,更談不上熱情的笑容。這時,全場鴉雀無聲。主管熬不住這種寂寞,說:

  “好!各位有意見,可以隨時到辦公室找我。”然後走開。主管才走出辦公室,同事開始竊竊私語,好像有什麼建議。同事甲說:

  “剛剛為什麼不向老板建議?”

  “你也是知道的,剛剛你為何不說。”兩人相顧失笑!

  這位老板想廣開言路,但他沒有鋪設網路,想聽也聽不到別人的建言。其實溝通的網路,是透過對人與事的熱心建立起來的。

  我們可透過觀察、閱讀、聽聞等各種管道得到正確的訊息,但聆聽的技巧卻非常重要。我認為聆聽必須把握:

  ·把說話的人放在眼裡,尊重他,專注地聽,不打岔。

  ·提出問題請教,把別人想說的事弄清楚。即使看法不同,意見相左,也不采取辯駁。

  ·切忌妄下結論;聆聽別人的意見,並非要照單全收,也非不容異己,而是幫助自己了解事理,解決問題。無論如何,聆聽時要表示謝意和恰當的恭維。

  ·透過情誼和信賴,容易得到真心話,較能掌握事務的推動。

  腦子裡所裝的資訊,都會存在記憶庫裡,經常提取出來使用。因此,裝的資訊必須正確,必須不斷更新,這是維持良好生活適應之道。儒家說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要“溫故”又要“知新”,別讓自己的腦袋腐朽了,而要讓自己日新又新。

2把握活用的觀念

  一個完整的觀念至少包括名稱、事例、屬性和效能或價值。人的心智發展是否良好,是否能有效學習和解決問題,端視其觀念是否清楚完整。

  人的思考和創造歷程,有其基本的運作單位,那就是觀念。觀念清楚,思考就缜密,不容易出錯。觀念嚴謹,腦子顯得靈光,容易舉一反三。

  觀念是歸納許多記憶片段,形成一個具體缜密的組合。我們用它來觀察、分析、推論和解決問題。當然也用它繼續延伸,發展新的觀念和原理原則,以開展新知的領域。有些人腦子裡裝的觀念是死的,或是不完整的,所以不能類推、衍生新知。

  每一個觀念,我們都會給它一個名稱,例如禮貌、信用、負責等等。但觀念必須有內涵才行,否則就流於空洞,即使把它記在腦裡,仍不免囫囵吞棗,雖能琅琅上口,但用不出來。比如說,我們教孩子把禮、義、廉、恥的定義背誦起來,把禮定義為“規規矩矩的態度”,義定義為“正正當當的行為”等等,孩子們把它背得滾瓜爛熟,但他們的行為卻表現不出來。很明顯地,所學的觀念不具體,便無不化作行動。

  一個完整的觀念,涵括著一定屬性的內涵,這些屬性都可舉出實例或事件,並知道這個觀念所蘊涵的用途與價值。比如說禮貌這個觀念,它的屬性需做清楚的界定。舉出行為的實例,並對它的作用及影響,清楚的了解。其實,禮貌這個觀念是歸納得來的,例如:

  ·與人見面時打招呼,彼此問好。

  ·在別人還沒有把話說完之前,不插嘴。

  ·服裝儀容要得體。

  ·注意談吐的風度和儀態。

  我們可以舉出更多禮貌的事例,來表示良好的人際互動,讓交往的對方感到被尊重,並有著歡喜的感覺。歸納這些事例,才建構出禮貌的完整觀念。因此,一個完整的觀念,至少包括名稱、事例、屬性和效能或價值。

  在心智活動上,觀念越清楚,就越能有效思考和推論;觀念越空洞,就越不能活潑運用。因此,教育首要在於教導孩子獲得具體的觀念。人的心智發展是否良好,是否能有效學習和解決問題,端視其觀念是否清楚完整。

  有些人思考笨拙,未能預防可能發生的不利情形,是因為他的觀念裡,缺乏足夠的事例,來定義嚴謹的內涵。這對於學習新知,往往發生障礙;對於日常問題的防范及解決,亦易疏忽或錯誤。於是我們發現:

  ·生活經驗越缺乏,文化刺激越少的人,觀念越空洞,其臨機反應、思考類推能力也受到限制。

  ·基礎的知識和思維邏輯越不扎實,觀念也越不精確。

  ·光靠書本的知識,很難有效培養社會知識和人際能力。必須在生活中學習,透過行動、歸納、討論,才能發展正確的社會行為觀念。

  ·活用的觀念,其主干是事例,其定義和屬性,是歸納的結果。因此,學會尋找事例和歸納,比死記定義重要。

  人若想在生活與工作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不能只靠讀書。讀書當然可以吸收許多觀念,但如果不能從實務、工作和經驗中磨練,很難發展出扎實的觀念和可以活用的知識。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說:

  “我相信只要你覺得自己有相當的能力,便可投身於一種職業;而在工作中學習。”他對於實用的知識,有進一步精辟的解釋:

  “一切事理的真實性,並非可以成套學來。所以要在行動中,在嘗試試驗中,去發現它的真實性。”其實,我們是在行動、試驗和觀察中,不斷找出新的事例和效能,才歸納出新知和它的觀念。活用的觀念,是從現有的結構性定義中,重新歸納得到新觀念的思考過程。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學習和成長是一個觀念的重組。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說,“學習與成長就是知識的不斷重組和改造。”不過,他認為學習和成長,是發自人的興趣,是為滿足好奇心,才樂於試探和學習。對於這一點,我的看法則不盡相同。我認為學習未必都是快樂的,許多學習必須建立在“勉力為之”上,當努力過後看到成果時,才產生快樂和接下去努力的興趣。

  人們要有發奮圖強的斗志,努力克服困難,獲得更多活用的觀念,才能建立興趣和求知的喜樂。現在有許多父母,一廂情願相信:孩子必須快樂的學習,而疏於鼓勵孩子勉力為之,是孩子們學習成績低落的重要因素。或許有人會說:

  “學校采取勤奮教學,雖然教會孩子些什麼,但卻因為養成被動的態度,日後成績表現不佳。”對於這件事情,請容我做解釋:

  勤奮教學並沒有錯,它能發激發斗志,努力學習。但問題的關鍵是:他們的教學是否在於建立活的觀念。如果一味采取填鴨,或者由老師咀嚼好了之後,再塞給學生記下,那就是品質低劣的教育。我相信勤能補拙,只要把重點放在活的觀念的學習,勤奮學習不失為良好的教育。

  即使是最聰明的學生,也不可能對所有的學習都有興趣。因此,只有透過激勵其發奮圖強的精神,才能打好基礎。給學生多一些練習,督促他們努力,是老師的重要職責,關鍵是你給他什麼練習和作業。

  活的觀念,有一部分來自記憶,有一部分來自不斷的尋找事例而重組。因此,記憶基本的活用觀念,也是提升實力、增加解決問題能力,所必須的重要過程。人類不斷發展新知,獲得更多新的觀念,但我們不可能事必恭親。為了有效學習活用觀念,必須采取以下方法:

  ·把觀念和新知加以組織,使它成為一個系統,而易於記憶和活用。

  ·讓自己有時間做練習,從而學得運用的本事。

  ·要不斷吸收別人已發展出來的新知,並參加必要的研討會。

  ·學習時必須與自己現有的程度銜接,才能構成有意義的學習。

  學習新知和觀念,與記憶有密切的關系。絕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記憶是天生的;有些人記性好,有些人記性差。其實,心理學家的研究,已經解開部分的迷底:記憶可以透過努力而增強。羅茵和盧卡斯(Harry Lorayne &J·Lucas)的研究指出:想增強記憶,必須注意以下四個原則:

  ·保持清醒:在記憶任何東西之前,必須注意並保持專注。對於所學做細心的觀察,是引發清醒和專注的直接方法。清醒度越高,越不容易遺忘。此外,保持較好的健康狀況,清醒的尺度也會提高。有些人睡眠太少,精神不佳,注意力不免受到影響,當然記憶效果亦會打折扣。

  ·善用聯想:對於所要記憶的素材,要與已經熟習的觀念或事件,做一些聯想,則能構成較好的記憶效果。在某一領域裡,你所擁有的知識和觀念越多,聯想的機會也越大,記憶的效果亦越強。有時,透過有趣的聯想,能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

  ·資訊的聯結:如果把要記憶的素材,做一系統的聯結,想成一個故事或事件來記憶,則不容易遺忘。或者把它聯結成一個圖形,亦能記得牢靠。

  ·透過替代字詞來記憶:如果你有好幾個因素或原則,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要把每一個大項的關鍵字列出來,加以排組,構成一個容易記的簡單句子,則能長期記住那些重要資訊。

  關於記憶,行為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學習一項新的東西,在二十四小時內,不加以練習或復習,則80%可能被遺忘。因此,學會某些活用的觀念和能力時,要保持持續的練習。剛開始時,練習次數要密集,慢慢再改為間歇性的練習,這樣能記得更牢。

  生活在一個資訊社會裡,每一個人都必須學會運用資訊的能力。不過,有一部分的資訊和能力,必須長期的記憶,否則就無法有效處理生活與工作的事務。不過,每一筆資訊都必須由完整的觀念組成,如果觀念是空洞的,就不能形成類化,重組新觀念,衍生新知識。

  學習“學習的能力”,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每一個人都應從觀察、分析和思考,累積更多“活的觀念”,以解決生活和工作的問題。這個不斷發展活的觀念的歷程,是人類心智成長和精神生活的核心。

3獲取三種實用的知識

  生活中最重要的實用知識包括思考、活力和良好習慣。知識要廣,活用為妙;學習要勤,創新為竅。

  人必須學習實用的知識,做為解決生活難題的工具,並據以發展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

  有些人讀的是死知識,記誦它,研究它,只能當文字的游戲,對自己的生活未見改善,心智得不到成長,工作亦無特殊表現。有些人既能讀書又能做事,善於學習、創造和工作。

  知識不應該被割裂成零碎的片段,以致失去實用的效能。零碎的知識不能用來解決問題,亦不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我相信一個活潑、健康、有創意的人,通常是很善於掌握實用知識的人。掌握一項實用的知識,比你記誦十則刻板無用的知識,要來得有價值。實用知識對生活與工作直接產生作用,能給自己帶來殊多好處。生活中最重要的實用知識包括思考、活力和良好習慣。

  首先,要培養觀察、思考和求證的能力。這能使所掌握的資訊確實可信。傳說、臆測和一廂情願的瞎猜,往往令人走錯路。學習實用知識,以應付變遷社會中的需要,是未來人類努力的重要課題。《第五項修練》一書的作者彼得·聖吉(Perter M·Senge)說,“認清自己的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就是精熟自我功能的修練。”其實,只要對任何事情保持客觀的觀察和思考,就能使自己不斷成長,變得聰慧能干。

  本世紀初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是提倡求真求實的一代大師,同時也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一九0六年四月十八日上午,舊金山發生大地震,並引起大火,成千上萬的災民逃離焚燒中的城市。這位目光銳利的教授,即刻身赴災區,手持筆記,東奔西跑,詳問驚慌失措的災民:

  “地震開始時,你感覺怎麼樣?情緒如何?”

  “當時你最先想到什麼?你的心是否跳得比較快?”

  他問了許多人的心情、感受及當時的反應等等,一一記錄。這位心理學家的著述,所以能那麼啟迪人心,給後人留下求真的楷模,是不言可喻了。

  一般人雖非科學家,但是求真求實的學習精神仍不可或缺。我們能在工作中不斷觀察、檢討、記錄、分析,以尋求新知,就能隨著社會脈動,繼續改進和成長。能不斷學習的人或團體,是立足現代社會的必要條件。從財經資訊中發現:一九七0年代名列《財星》(Fortune)雜志五百大排行的公司,到了八0年代,有三分之一消聲匿跡。因為他們缺乏實用的新知,他們的學習與成長陷於無能,於是創意枯萎,成長的動力衰竭。

  個人的生涯發展,能否順利走出自己的天空,端看其學習的態度。學習常被一般人誤認為是吸收知識,其實,吸收新知只是學習的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是主動發現新知。在生產力中心舉辦的將帥營研習會上,一位企業經理人談道:

  “面對偌多新知,到底該學些什麼?哪些才是下一步需用的知識呢?”我還沒有回答,另一位經理人說:

  “我認為最重要的知識,是從自己工作和周遭中,發現新的趨勢,領會新的經營方法。”另一位接著說:

  “如果沒有接觸到大環境的資訊,就可能是聾子。如果不能領會自己和大環境的真實關系,就會漸漸失去好眼光。又倘使不能從工作中發現新技術和機緣,那就會失明。我最擔優的是失明。”他接著問我:

  “老師你覺得如何?”我說:

  “每個人注定要在經驗中領悟,在工作中學習第一手的新知。跟著別人走,行動已經慢了一步,等別人把訣竅攤開來說明白,再去吸收它,那就只能拾人牙慧。”

  “這也是禅機嗎?”

  “你沒有聽過禅家說: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隨緣得者始終成壞。’

  經過別人咀嚼過,再送給你吃的,便失去新鮮的味道。隨著他人聽聞來的知見,充其量只是膚淺的表皮,而不是骨髓裡的精華。”

  知識要廣,活用為妙;學習要動,創新為竅。

  其次,要有經營活力的知識。古人常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活力。人的活力,與自己作息習慣、運動、營養均衡等等有關。不過,影響活力的主要根源,大部分還是心理因素,你務必對它有所了解。如果你想獲致這方面實用知識,不妨試試下述方法:

  (1)用行動來培養情緒性活力。如果你希望有好心情做事,就要以好的態度去面對同事,要懷著高興的心情去面對工作。你只要縱空自己去發愁和憤怒,不采取行動改善,不肯去運動或做點休閒,就會越來越頹廢。請問:

  “你想高興點嗎?”我知道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建議你:

  “要高高興興地待人,高高興興地看事物,要像很開心那樣去表現你的舉止,接著就真的高興起來。”

  “你想表現得有自信嗎?”我的建議是:

  “提醒自己,讓自己的言行看來像有自信的樣子;即使你有些心虛,只要你做出自信滿滿的表情,就會有自信的風采,別人也會確信你很有信心,態度堅毅肯定。”

  (2)要克服怠倦。懶與怠倦沒有什麼不同,你感覺疲倦正是懶的思想在發酵作怪。我們要認清,在長期工人之後或許真累了,那該休息,尋求恢復體力。不過,大多數人其實並不那麼累,只是嘴裡說累,想著累,而真的產生疲勞的感覺。我年輕時,當過建築工,那是很粗重的勞力工作。到了午休,只要靠在樹下蔭涼處,即刻睡著。有一次,午休結束要上工時,我自言自語地說:

  “啊!真疲累,快累死了!”我的堂兄即刻阻止說:

  “做什麼工作都可以說累,那會使你真的累垮了!”

  現在回想起來,堂兄說的話,是很有心理學依據的。心理學研究指出:如果你在工作完結時,表現出精疲力竭,走起路來無精打采,那麼,你的倦容就級引發疲憊不堪的結果。因此,你要打起精神,隨時隨地提醒自己,不要被消極的念頭綁架。

  (3)努力工作有益於活力。無論你做什麼工作,努力以赴,集中精神去干,不但效率提高,創意和精力都會源源不絕而來。每當我全神投入、奮力以赴從事寫作時,都會有令人滿意的豐收。我也常發現,假期過後,許多孩子變得懶洋洋的,學校的健康中心,周一的病床總是滿滿的。我訪問學生:

  “假期玩得太累了嗎?”

  “不,我在家裡休息,並沒有出去玩!”

  我發現有不少同學的答案是一樣的。後來,我更從輔導教師那兒得知,寒暑假一過,剛開學的頭兩周,總有不少學生振作不起來,原因是他們長期生活在缺乏挑戰的假期裡。

  其三,好習慣即是一種寶貴的實用知識。人的命運,是好是壞,都是自己塑造的。每一個行為,經過重復之後,就在神經系統中留下痕跡,形成習慣。如果每天培養兢兢業業的工作習慣,精神集中,意志堅強,能自我控制,一旦形成習慣,就能有效對抗環境的變遷。每當物換星移時,那些沒有堅強毅力的人,會像糠屑一般,不堪疾風的掃蕩,而受到淘汰。一位已建立壯碩精神力、有良好生活與工作習慣的人,則能巍然屹立。

  我們必須注意,每一絲善意和善行,都會留下習慣,帶來光明的機運。所以,不能因善小而不為,不能因惡小而不在意。習慣是我們的自動控制系統,如果你能讓他有效執行任務,發揮維生和成長的功能,那麼就有更多馀力,去創造新的事物。有年輕人問:

  “你怎麼能在百忙中,維持寫作不辍?”

  “想寫作就得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我說。

  “什麼是良好的寫作習慣?”

  “隨時記下你的觀察和發現,找時間整理、思索和寫作。還有,努力寫下去就是良好的習慣。”

  懂得培養好習慣,當然也要知道如何戒除習慣;能戒除惡習的人,就能避開厄運。在課堂上,學生問道:

  “怎麼革除壞習慣?”

  “別通融它,千萬不要對自己說‘這次不算’,就能戒除惡習。”

  “怎麼嚴格執行革除惡習的計畫?”

  “向親友公開宣布你准備革除某種惡習,就能令你有恆心去完成它。你總不願意在親友面前漏氣吧!就用他們的力量,強迫你完成革除惡習的行為目標。”

  好習慣一旦養成,就能形成自動自發的功效,其實每一個人的性格或個性,都是透過習慣的養成而塑造出來的。因此,人應該自立自強,透過培養好習慣來孕育潛能。同時,培養好習慣正是我們一生中最實用的知識。

  總之,生活在現代社會裡,社會的解組和重構速度殊快,若非靠著實用的知識,很難有效適應生活。就現代人而言,死記的知識無從解決層出不窮的挑戰,所以你要懂得思考。面對許多的困難,你必須锲而不捨,所以要發展活力,才能實現該做的事。至於生活的行動,如果沒有把能力化作習慣,那就不可能把它實現出來。因此,我說這三者是最重要的實用知識。

4要懂得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的智慧,是不可一日或缺的,它像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能力,必須在生活中培養歷練。

  現代人並不重視人情世故,所以覺得朋友疏遠,家人不親,失去彼此關心、支持和享受人際親密感的機緣。這不但有礙生活品質,而且對潛能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限制。

  心理學家威廉·舒茲(William Schutz)相信,要過成功快樂的人生,就得懂得過實現的生活。實現表示一個人能適應環境,活得充實、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並與人建立親切的關系。他認為過實現的生活,要具備:

  ·健康的體能,包括肢體語言等能力。

  ·良好的心智功能,包括豐富的知識、經驗、思考能力、創意和統整人生的智慧。

  ·親密的人際關系。

  ·對社會情境、組織和文化的了解與適應。

  這四個因素之中,後兩者與人情世故的智慧,關系至為密切。懂得人情世故,就像機件上了潤滑油一樣,運作起來順利有勁;容易與人合作,彼此互相協調。在工作上發揮群策群力的效果,在精神生活上也就能享有愛和情誼。人情世故常被誤解為送禮、鄉願、奉承、迎合等等,正因為如此,許多人置人情世故於不顧,在待人接物上,顯得自大,不通人性;甚至把人際弄得僵化、敵對,到頭來真是紛擾痛苦。

  人情世故的智慧,能給別人帶來自尊和自信;即使遇到不順逐,也能給別人台階下。他們在堅持自己原則時,能給別人機會回旋;在維護自己立場時,不致傷及別人的尊嚴;在拒絕別人不合理要求時,會婉轉而不傷情面。他們懂得在不妨礙大局下,給別人伸展自尊的機會;也能在耐性妥協之下,讓對方配合自己的立場。人情世故之為妙,乍看不像是工作的本身,但卻令你成就事業。它雖非你的行動目標,卻能令你行動時游刃有馀。

  人情世故的第一個心理要素是覺察。能了解別人的立場,能與他同理交談,能知悉對方的意思、顧慮和心情,這時就能把事情說得更清楚,彼此的心意也較能被接受。兩人在談判、交換意見和協調上,也容易有交集。這種能力,無論在家庭、社交和一般為人處事上,都極有正面價值。覺察能力差的人,與人沖突和誤會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提高。

  一位老先生優慮地來找我談話,他不能諒解女兒毅然出家。他中年喪妻,是在備嘗辛酸之下,把幾個孩子培養長大。女兒在她的母親過世時,只是稚齡的孩子,是他一手帶大的,現在竟然放棄正常生活,出家為比丘尼。他覺得喪失了一個女兒,感到失望和憤怒。他所想的都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很少站在女兒的立場來看這件事。這就會失去覺察,而對女兒感到絕望和憤怒,以致傷害彼此的情份,損及自己的健康。他已開始優郁,同時有點輕度中風。於是,我安慰他:

  “女兒已經成年,她出家是她的決定,是一種生涯的選擇。她不是放棄人生,而是去發揮另一種精進的人生。你要了解她的志氣,祝福她精進成功,期望她做一位佛門的龍象。你若從她的角度看,應該欣慰才對。”

  “她沒有聽我的話,違背我的勸告,我是不會欣慰的。我已被她氣得身心俱疲了……”老先生很執著於自己的意見,他很難接受別人的觀點。我接著說:

  “女兒的人生和遭遇,你能替她肩負責任嗎?你能替她安排人生嗎?請你再想想,別人能替你承受愁苦嗎?能替你接受病痛的折磨嗎?”

  “不可能!是我自己在生病。我也無法替她承擔人生。”

  “再想想,你為這件事,每天優愁和憤怒,對你自己和女兒有什麼好處?”他搖了搖頭。

  “那麼請你進一步想:你是否很希望女兒有個幸福的家?“

  “當然。我很希望她幸福,有個幸福的家庭。“

  “你認為成家就一定幸福嗎?”

  “不一定。”他頓了一頓,接著說,“但總要努力去生活嘛!”

  “是啊!出家是她的抱負,她現在正朝著自己的生涯努力,逐步實現,她有理想,要走宗教的路,要實踐濟世之仁的工作。這樣看來,她是幸福的,比起許多要幸福的多。既然她覺得幸福,你就該寬心才對。”他默然若有了解。

  了解與接納,是人情世故的智慧。有了綜,不但對家人態度溫馨,能體諒別人的立場,並能保持較好的互動關系。人情世故的智慧,是待人接物的旨要,是立身處世和心理健康的基礎。

  第二個人情世故智慧是責任。能為自己負責,堅持目標和原則,是善待自己,給自己機會和發展的表現。對自己負責,也表示能面對挑戰,肯充實自己,讓自己有更多能力,更好的自我控制。越能為自己負責的人,所得到自由和選擇的機會越多;越是放縱自己,不肯負責的人,也越是無能的。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說:

  “我們不給孩子任何壓力,不強迫他讀書和做事,除非孩子自己想做。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時我就容許他什麼都不做。”

  “後來呢?”我好奇的問。

  “我來找你就是為了孩子。孩子上國中,他覺得壓力很大,不想讀書,不想上學,生活散漫,只看電視或玩游樂器,連待人接物、招呼親戚朋友都顯得漠然。該怎麼辦?”

  像這樣的案例我見過不少。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從小沒有學會責任,沒有學會基本生活規范,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沒有基本章法的孩子,不能負起責任,於是他的自尊和自信愈來愈差,從而造成逃避的傾向。當他們適值叛逆期時,反叛與不負責便合流,構成偏差行為。

  有責任的人會為別人設想,所以人際關系較好,個人與社會、家庭乃至組織間的互動也較佳。因此得到的鼓勵性回饋多,精神比較振作;反之,則造成生活適應上的難題。心理學家威廉·葛拉塞(William Glasser)說:

  “責任就是有能力去獲得自己的需要。他在實踐這項責任時,不致妨礙別人以求滿足自己的需要。責任也表示自己能逐行其承諾。”責任與行為的正當性息息相關,因此他又說:

  “個體必須去實踐善行或對的行為,以肯定自我價值。因此,人必須有一套行為善惡的標准,並以之評估自己的價值。”

  責任是人情世故的基礎。父母親有責任感,才能照顧子女;子女有責任感才會孝順,乃至實踐公德心,為別人服務,為公司和機構負起應有的責任等等,都是人情世故的范圍。能盡責任的人,自己才瞧得起自己,別人才會信任你,從而願意和你建立互信的親密關系。

  包容是人情世故智慧的第三個因素。我們必須認清,沒有一個人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要包容別人的缺點,稱贊別人的優點;這能使別人得到喜悅,也拉近彼此的人際距離。其次是生活在自由開放的社會裡,價值是多元的,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既然不同,那就要互相包容,才能妥協出一個大家接受的作法。其三是你不可能事事順逐,事情總是有成有敗,有順有逆;成功順逐固然值得高興和稱道,但挫敗時則需要包涵才行,不能過分責備,否則就會惡臉相向,撕破臉還壞了情誼。包容的可貴是:

  ·維持自己心理的安寧,免受煩惱的侵擾。

  ·它能給別人和自己尊嚴和自我反省的機會。

  ·它使人際互動優雅溫馨,促進彼此的情誼。

  ·它賜給我們幸福感和快樂。

  包容不是包庇,不是善惡不分,更不是得過且過。包容是看得清楚真切,同時能體諒別人的立場。雖認真卻文雅不苛求,雖講效率但不急功近利,雖然是非分明卻能原諒別人的過錯。

  人不是只交往一次,而是日久情更深。寬容給我們建立知交深誼的機會,成全彼此改過自新的尊嚴。更重要的是它給予每一個人,有發展善良德行的勇氣。

  人情世故的智慧,是人們不可一日或缺的智慧,它像是生命的一部分。但這麼重要的人性品質,卻普遍被現代人忽略。於是多年朋友,一旦之間反目成仇者有之;至親的家人,意見相左,鬧得惡臉相向者有之。它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能力,必須在生活中養成習慣。

  觀察當今的教育,似乎只重視智育,而不重視人情世故的智慧培養,孩子缺乏教養者相當普遍。許多人對人不體貼、不了解,也不懂得責任與寬容,連最起碼的禮貌都做不到。若大家不重視這個問題,將會有更多的擾攘和不安,甚至連家庭的基本倫理也會保不住。那時,我們將受到絕情的煎迫與困擾。

5學習要有伴才好

  主動學習的態度,是在家庭中透過團體動力養成的。只要家人共同生活在學習的樂趣之中,就能使心智成長,就能領受到滿足和喜樂。

  現代社會不斷地解構重組,生活形態變遷快速,生產方式不斷更新,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資訊,就不能有效適應生活現實。因此,每一個人都要不停地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認知。

  學習的效率,取決於學習者的動機、方法和習慣。不過,我要特別強調透過團體動力學習的好處。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大伙兒一起學習,比單獨一個人學習,其效果更高。因為這能激發興趣、動機和討論。尤其是心得的交換,學習資料的搜集,乃至透過討論所引發的腦力激蕩和啟發效果,最值得重視。析言之,團體動力學習,有以下明顯效果:

  ·一起學習可以克服個人的怠倦,並在相互支持和激勵下創造較高的學習動機。

  ·它構成合作學習的有利條件,讓彼此取得更豐富的資訊,並在分工、討論和整合之中,形成高效能的學習。

  ·透過人際互動的支持,容易構成學與用的整合。一起學習,提供了這方面的契機。

  ·無論是家庭或企業機構,若能建立團體動力的學習,就能產生新的創意和氣勢,這是成長的關鍵。

  在學校裡很容易看到學習的落單者,所造成的適應困境。他們陷入低成就,缺乏人際支持和溫暖,而使自己備覺孤立,怯於與人合作。一位優郁的少年,在家長陪同下來晤談。她低著頭,沮喪中帶著退縮,眼神黯淡地望著我:

  “我沒有朋友,在學校的時間覺得很難耐、沒有意義,所以我不想上學。我到學校一整天都是空白的,也很少跟同學們講話,每天都很煩悶。”

  “他們不跟你講話?”我關心地詢問。

  “我不敢跟他們說話,他們也不跟我說話。”她遲疑了一下,無助的看著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要跟他們說什麼。他們在一起聊天時,我只是聽聽罷了,因為我是外人。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才能接下去,或者我說了什麼,他們也會漠然沒有答腔。”

  “你何不跟他們聊聊班上的八卦,或學習的功課,這都是很好的話題,不是嗎?”

  “不,我跟他們沒有話題可談。我似乎永遠無法進入他們的團隊。”她頹喪地歎了一口氣。

  這樣的孩子是班上的疏離者,她雖與大家生活在一起,卻沒有共同的經驗和感受可以交談。她的真正問題不是優郁,也不是懼學症,而是人際問題,是因幾次受挫折,而在心理上變成脫隊,是學習活動的落單者。她所需要的協助,是透過團體動力的學習活動和友誼;她亟需老師和同學的接納和幫助。但我知道,許多老師不善於協助這類孩子,讓他們及早重回團體之中。

  心理學家葛拉塞發現,學校的教育缺失,往往不在教學的本身,而是未能給孩子安排成功的人際溫馨和團體動力學習。落單所造成的孤獨,才是孩子挫敗的原因。當孩子與孩子之間,有較好的人際溫馨時,信心和自尊就不會崩塌,就能維持繼續學習和健康的生活態度。

  對於成年人而言,情況完全一樣。當一個人步上落單之路,人際溫暖流失,從別人那兒來的生活資訊和感情支持開始斷絕,而陷入“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的窘境。他只用原有貧瘠的知識和觀念,面對不斷變化的世事,其回應往往是偏差、不當的,結果總是造成挫敗收場。很不幸的是,這時他會把錯誤歸罪於別人,而疏於檢討自己。其結果,失敗連同人際的怨恨,迫使他走向更嚴重的孤獨和適應困難。

  機關或企業機構的主管,常常為這些人而苦惱。他們會抱怨:“我的單位裡確有這種人,他的行為特質就是頑固。”在政府機關裡,這種現象比企業界更嚴重。長期以來,主管疏於帶疏於帶動成員,形成學習團體,交融成為一個學習組織,是組織效率低落和造成不稱職部屬的真正原因。你看這兩個人的對話:

  “老張!為了提高效率,我們有必要調整行政的手續。”

  “可是法規是這麼定的,要調整,你自己負責!”

  “我們一起來商量,在法規范圍內想個變通的方法好嗎?”

  “我擔當不起責任,你想改變它,你自己負責好了。”

  於是,尋求效率的對話中斷。一個固執不變,不理會現實的人,表現出拒絕學習解決問題的態度,導致效率的崩盤。機構或企業一旦出現這種現象,效率和成長自然萎縮,甚至趨於瓦解。反之,組織一旦有了團體學習的風氣,就會努力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使組織氣氛變得活潑、主動、有效率。這時,組織內的少數落單者,就不得不改變態度。

  家庭也不必須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孩子主動學習的態度,是在家庭中透過團體動力養成的。學習解決問題、待人接物、勤勞負責等等,是生活中重要的性格特質;孩子在家裡學會這些特質,將來在學校的學習,才會勝任愉快。長大成人,在工作上的表現也易於成功。

  家庭成員,應有閱讀和討論的習慣。在茶馀飯後,在輕松的閒聊中,很自然地介紹自己的閱讀或新知,並引導討論和分享。這使每個人的新知增加,也刺激彼此主動學習的風氣。

  學習型家庭所分享的新知,不一定是讀書。對於報載社會、經濟、政治等問題的分析、討論和交談,都能增進見識和視野。家人合作處理家事,修理粉刷門牆或家具,也都能引發新的學習。心理學家指出,生活經驗、思考和討論,都會在神經系統上留下習慣,構成豐富的實用知識。學習型家庭中的成員,每一個人不但能獲得主動學習的興趣。而且擴充其生活和知識的領域。

  學習型的家庭不是強迫成員學習,而是透過對知識的興趣、對事物和人的關懷,進行學習。有些父母親為了培養孩子讀書,每天監督孩子作功課,考核其成績,花大錢送他到才藝班補習;但很不幸地,父母本身缺乏主動學習的身教,欠缺求真求知的示范。這種狀況,充其量只灌輸了被動的學習習慣;年齡越大,越表現出缺乏主動學習的弊病。

  有些父母親,每天在小孩子就寢前,會念一段好文章、有趣的故事或童話給孩子聽。有時還視孩子的需要,做個簡短的心得交談。孩子很滿足的就寢,他們一方面享受到新知,一方面享受到父母的愛和親密。這對於培養主動學習的態度,是很有幫助的。

  現在,我的孩子都已長大,但家庭仍然有濃厚的學習氣氛,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會有說不完的話題,就有分享不完的新知。我們討論和分享的范圍越來越廣,真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無分科學、文藝、電影、年輕人的時尚,樣樣都是談話的題材。其實,我很少看電影,而電影的新知總是從討論中得到一些。太太秀真和我都不是學習自然科學的,但我們總會聆聽孩子們解說。他們常用淺近通俗的比喻,告訴我們科學新知。雖然,我們未必全懂,但有了概念,就不致在新科技面前覺得心虛。有一位朋友羨慕地對我說:

  “你們真是命好,跟孩子相處得那麼融洽!”我說:

  “我確實感恩上蒼賜給我們學習的禀賦,不過,這些基本的賞賜,你也是有的。只是家人共同生活在學習的樂趣之中,就能使心智成長,就能領受到滿足和喜樂。你不妨試試看,一樣會豐收的。”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學習的歷史。學習能讓我們看到曙光和希望。學習當然要由個人主動去做,不過透過團體動力的影響力,更能促進學習效果和樂趣。我知道在新世紀的到來之際,每個人都需要更多的知識才能生活得好,那麼團體動力的學習,將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

6提防錯誤的知見

  我們既能學習善良,也能學習邪惡;既能記憶正確的知識,也能記憶錯誤的資訊。我們不得不選擇、審度,處處留心,保持頭腦清醒,提防干出糊塗事來。

  別以為自己知識豐富,一向能干,腦子清楚。其實,只稍疏忽,聰明人一樣會干糊塗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得許多定見,有些具有普遍性,有些容易被誤用,在某些情境下,冷不防,知識的誤用就會出現。

  有時,我們會自以為是,一時失察而做出蠢事來。公司業務會報時,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主管,意見相左,這是很平常的事。不過,這次卻是一個例外;兩個主管彼此做人身攻擊,撕破了臉。他們在老板面前攤牌了,“不是你走就是我走。”果然,其中一個被革職。

  一位大學法律系學生,羨慕別人有大哥大,歹念突然竄起,干起搶劫的事來。事跡敗露,當場被捕,大好前程面臨嚴重考驗。另有一位中學老師,經不起學生的惡意挑釁,在怒不可遏下,把學生打成重傷,不便喪失了教職,還吃上官司。一位父親,因為太太離家,孩子乏人照料,家庭瀕臨破裂,干脆攜幼子一起喝農藥自殺。

  人在某種激情下,過去聽聞得來的錯誤念頭,就會浮現出來,指使自己干錯誤的蠢事。這些錯誤的念頭,或無意中學來的成見和偏見,在不經心的情況下,所引起的災難,不可計數,有時甚至釀成大禍。從個案中分析,錯誤總是來自理性失察,致使過去學來的錯誤資訊,被提取出來誤用。

  有些父母親,看到孩子成績表現不佳,便憤怒地采取強烈手段,責備孩子不用功,或者訴諸打罵。這種作法對孩子的學習並沒有益處,因為打並沒有教會他什麼,罵也沒有啟發孩子領悟不會的習題。為什麼會執意采取這些錯誤方法呢?因為父母腦子裡裝的,正是這些錯誤的資訊,也許是從他的父母親那兒學來的,也許是偶然模仿學來的。當然受體罰管教的孩子,將來也比較容易沿用類似的方法。

  每個人都不免學到不正確的資訊、想法和態度,而且是不經意中學來的。有些透過模仿,有些因耳濡目染而深植於心。我們既能學習善良,也能學習邪惡;既能記憶正確的知識,也能記憶錯誤的資訊。我們不得不選擇、審度,處處留心,保持頭腦清醒,提防干出糊塗事來。

  有日常生活中,第一個提防的事是孤注一擲。人總是在想不出建設性策略來解決問題時,才會采取孤注一擲的作法。心裡想著,“跟它拚個你死我活!”“冒個險,也許僥幸能輕易過關!”孤注一擲本身是一種非理性的想法,它的行動方案,往往悖於常理;因此常常以“不生則死,不全則無”的方式蠻干,其結果往往是破壞性的下場。

  孤注一擲的意念,衍生成賭博、掠奪、尋仇、投機取巧等行為;這些行動往往以暴力、傷害等犯罪手段。孤注一擲來自原始的激情,所以在挫敗時,容易產生非理性的行為。他們會在內心吶喊著:

  “毀掉算了!”

  “我不干又怎麼樣!”

  “我無所謂!”

  這些想法往往表現出自我傷害和絕望。在孤注一擲的行動之後,他們覺得無路可走。

  其次是心存成見。心理學家愛倫·藍格(Ellen Langer)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調查員在街上扮演受傷角色,要求路人為他買某種品牌的繃帶。但是他們事先已跟附近藥劑師說好,請他告訴來買的人這個品牌的繃帶已經賣完。先後試驗了二十五個路人,都回來告訴調查員買不到所要的繃帶,沒有人想到請藥劑師建議另一個牌子的繃帶。

  人很容易掉入成見的陷阱;大部分人習慣於舊生活方式,對於新生活適應困難。例如穿慣素樸衣服的人,要他穿花俏的衣裳,會走不出門;吃慣米飯的人,改吃其他主食,會覺得沒有吃正餐。但最嚴重的是對人的成見,第一次見面印象不佳,以後要改變觀念則很不容易。特別是對某些人的表情有著特殊的好惡者,要他改正過來,尤其困難。一般認為投緣與否是天生的,事實上是成見所致。

  第三是刻板的思考。我們會在不經意中,學會給自己套上一個框框。例如,端莊的女性就該不苟言笑,不可張開嘴巴大笑。這使許多女性,失去開懷大笑以纾解身心壓力的機會。我發現許多女性,為了保持文雅的儀態,連笑都蹩著不敢放松心情,這對於工作壓力的職業婦女,容易產生較多優郁的情緒效應。

  有些國中小的學生,數學成績不佳,就給自己一個框框,“我沒有數學的天賦!”“我碰到數學總是粗心大意!”事實上,他們不是數學天份不夠,而是沒有好好弄懂它,或缺乏足夠的練習所致。

  有些人稍稍工作,就說自己累了;多做一點事,就以為需要休息;小睡一兩個小時,就說自己精神不濟。事實上,我們覺得疲累,只是面臨假性疲勞點,在突破假性疲勞之後,體力還慢源源不絕。“工作使我疲勞”是意識思想的框框,它把我們綁住,讓我們不情願放心地工作。

  以偏概全是引發干蠢事的第四個因素。有些人一開口就說,“我不喜歡雨天!”好像只要下雨,他就會不愉快,就會優愁郁卒。其實,他不喜歡的事可能只有騎機車要穿雨衣,其他都不受影響。他以偏概全,以致忘了斜風細雨之美,忘了雨篷上滴答聲的美妙,甚至忘了雨夜的寧靜。以偏概全使父母親痛責孩子“你一輩子沒有出息!”“你總是沒頭沒腦的,什麼時候才清楚一點啊!”“你沒有做過任何一件令我開心的事!”天啊!這樣的責備,孩子怎麼承受得了呢?信心和自尊又怎麼建立起來呢?

  以偏概全地誇大別人的缺失或過錯,會破壞彼此的情誼,造成雙方的沖突。以相同的方法和自己對話,就會破壞自信心。可想而知,當一個人對自己說“我一無可取”、“我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時,還能活得快樂自在嗎?

  第五種糊塗事的原因是鑽進死胡同。當你受到批評或排擠的時候,負氣出走,那就是親痛仇快了。其實,對手多麼希望你從戰場中撤退,好順利取得眼前的利益。可是,你在拱手讓人後,卻自怨自艾,心中郁郁不平。一個人萬不能以棄守的策略,來博得別人的同情,或表示自己清高。只要你這麼想,眼前就是一片慘敗,就是一個死胡同。

  有些人因為心情不好,有了輕度的優郁,對於工作的負擔覺得難耐,於是把工作辭掉。依我的觀察,當事人只要放棄工作,就得不到工作中換來的樂趣、溫暖和心理支持。他一方面以偏概全,忽略了工作還有很多好處,一方面把工作辭去,變成全職的優郁者。這時優郁很快就會嚴重起來,失去健康和快樂。

  人只要一味想著自己沒有的,羨慕別人有的,就會貶抑自己,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而沮喪起來,這就叫死胡同。反之,若把自己有的加以發揮,就會開展創意,漸漸走出新的局面來,發覺自己其實擁有的也不少。

  每個人都有受挫的時候,都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窘境。這時要告訴自己,日子不會天天這麼壞,雨總會有停怕時候。要記得換個角度去看,“挫折正是我充電進修的時機!”“下雨正是上蒼賜我休息一天的恩典!”“紛繁的心境正好是休息或運動的時候!”人要有改變和調適的機制,要有彈性和變換的習慣,才會有良好的生活適應。

  人很容易陷入刻板的成見或念頭裡,它使知識誤用,把過去的經驗扭曲成阻擋創新的障礙。因此,當你遇到問題時,要提醒自己,解決的方法有很多,要仔細審視,不要掉入糊塗的溝塹之中。當然,平常你必須吸收新知,開擴視野,並懂得清楚思考,才能防范錯誤於未然。         

 

上一篇:明一法師:定力增長出智慧
下一篇:明一法師:掉進陷阱新天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