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教導的智慧
鄭石巖
第五章 師生互動的空間
教導者必須懂得開拓互動的空間,而禅揭示“真空妙有”的藝術,正是開拓師生互動空間的最好途徑。
教學可以被解釋為師生心智互動或交互影響的過程。從彼此順暢互動中,學生的智慧得到啟發,情性得到陶冶和涵養,經驗也從而得到傳遞,而教師本身正可在“教學本長”中不斷進步。
然而,師生的互動,需要一定的空間,因為沒有空間就失去彼此回旋的余地,就會產生沖突和摩擦,失去教導和學習的機會。禅者深信,心智互動苦有足夠的空間,創造力才得以舒展,道德的善根和寬容的肚量才得到陶冶,體能才得到訓練,人際能力才得以開展,美的鑒賞能力才培養得出來。
空是從割捨中得來的,是從清淨心中展現的,是從放下執著、急躁、貪婪、虛幻中換來的。從禅的觀點來看,空能產生真實;當我們空掉虛榮和作偽之後,真實的本質才表露出來,而割捨所陳現出來的空,卻相對成為成長的條件和可能性。所以空是教學上很得要的一個條件。
在某種特定層面上言,空可以解釋為寬容和不急躁,也可以解釋為平靜的心情。它可以形成極有效的教育契機或成長機會。所以禅有把它稱為“真空妙有”。教師如果善用空的妙用,在教學上必然有很大的突破。
孔子和佛陀這兩位聖者,在教學互動的空間運用上差別很大。孔子個性較急,教學采單刀直入法,有時表現得相當劇烈。根據《論語》的記載,有一次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也!”子路聽到了,很高興。孔子嚴正的訓斥說,“由也如勇過我,無所取材!”有一次,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則嚴厲的責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這種直接的訓誡方式並非不何使用,但如果用多了,就往往破壞啟發引導的空間。
反之,佛陀這位聖者,在師生互動的空間上則把握得游刄有余。他很善於運用空的技巧,去展現他的啟發教學。比如說,他在楞嚴會上講道,諸大弟子及十方信眾都來聽法,唯獨弟子阿難出游尚未回來。當時阿難乞食完畢,路經YIN室,被摩登伽女攝入YIN席,將毀戒體,佛陀很了解弟子,知道一定出了狀況,便差遣文殊菩薩去把它帶回來。照理說,阿難回來之後,佛陀應該嚴勵責備他有辱師門才對。但是佛陀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安排了一場發人深省和開啟智慧的研討會。師生之間進行一次深入的問答。佛陀了為使弟子能更進一步了解道理,還請來二十五位菩薩各自說明自己修證圓通的經驗,整個法會俨然成為一次大型研討會。使每一位弟子都受到深邃的啟發。後來阿難成為傑出的弟子,佛經是由阿難集結寫出來的。而這次法會的紀錄就是《楞嚴經》。
老師如果動了急躁之氣,則教學只剩下直接的訓斥,它的動作空間即刻變得狹隘。如果能心平氣和,保持清醒,則學生犯錯時,正是他設計教導方法和引導學生心智成長的良機。因此,教師必須善於開拓空間,使師生心智互動多元化和彈性化,教學的效果才會提升。請注意,情感的教學若沒有空間可資回旋,就很容易導致沖突和反叛。智能的教學若沒有試探、懷疑和思辯的空間就會僵化而失去思考和創造。群性的活動,若沒有歷練的空間,就會流於認知而失去實踐力行的能力。美育的教學若沒有欣賞和神往的空間,就會變得死板而失去活潑悅樂的氣質。德育和教學若沒有多方面生活與工作體驗的空間,就會變得脆弱而不能承擔。於是,教師必須深通開拓教學空間的技巧。
到於教師本身,也因為寬闊的心理生活空間,懂得消除成見和偏見,祛除急躁的脾氣,而減少師生的沖突和誤導。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失去空間,教師必然聽不到學生真正的心聲,因為老師的成見和權威的管理,已使學生噤若寒蟬。當然,失去空間也會喪失教導的機會,因為一時的激怒和沖動,往往使老師不能清醒的思考如何作正確的教學回應。此外,教師的教學生活若失去空間,也必然導致身心健康的受損。一個急躁或郁抑不樂的人,對身體健康影響殊大。情緒不好是致病的元凶,急躁的脾氣更是心髒病的主因。根據醫學上的研究,在六十歲以前得心髒病的人,百分之九十是脾氣急躁的人。
善於運用空的人,才能真正孕育妙有。空和有是相對存在的,教師若能徹底淨化自己,不被物欲所牽,便是空的實踐。這時,相對有了知足、悅樂和慈悲的襟懷,從而孕育出光明的教育愛,這就是清醒的覺性。唐朝百丈禅師說:
“心地若空,
慧日自現。”
身為教師,如果不能維持寬闊的心靈生活空間,而經常被刻板的觀念所障,被種種貪、嗔、癡、慢、疑所系縛,就不可能表現出好的教學能力和智慧,要想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那就很難了。有一位朋友告訴我說,多年前他還念國民小學的時候,級任老師強迫學生補習,每天一早就考前一晚補習的題目,成績考不理想就挨打,他和幾個同學歷為家裡清寒,激不起補習費,經常被揍得手掌發紫,屁股紅腫。我認為這樣的老師是有障礙的,教學的缺乏空間的,他不能對學生施予有能力的愛。相反的,我也聽過也許多人贊美感激他們的恩師。他們循循善誘,鼓勵學生,獎掖學生,耐心教導,接濟他們經濟上的拮據,安慰他們的哀傷,這些良師似乎有用不完的愛,像清泉一樣,不停地灌沃著芸芸眾生,這些偉大的教育工作者是恬淡的,在空的性德上有極深的修養,才有無尺的教導空間,表現出巧妙的教學藝術,沃壯一個個青少年。禅家說:
“不被諸境所惑,
自然具足神通妙用。”
各位請注意!我們的手如果老是握著拳,就會變成殘廢,因它已失去活動的空間和可能性。心裡頭如果老抱著一個死念頭,就孕育不出真知卓見。師生之間若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交融的互動空間,就不可能有活潑的教學。因此,教導者必須懂得開拓互動的空間,而禅揭示“真空妙有”的藝術,正是開拓師生互動空間的最好途徑。
一、慈悲是教導的空間
慈悲是教育專業精神動力。慈悲的老師能不斷提供學生心智成長的機會,他總是契機應緣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訓練和當頭棒喝。慈悲的老師具有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又能正確的幫助學生學習。他們具備同情心和同理心,很容易與學生共鳴。
教師必須關懷學生身心的成長狀況,才能引發學習的向心力。必須能對學生適時給予提示和指導,才可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開展其獨立思考和健康的態度。必須能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考慮到家境、興趣、個性和能力,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必須具備穩健的修養,成熟的情緒,健全的人格,豐富的知識和創意的思想,才能提供正確的教導。依我的看法,慈悲心是豐富的情感和清醒的覺性所孕育的心力。它決定教育的成敗和學生心智成長的高低。於是,禅者把慈悲心視為教學的必須條件。
慈悲是老師,總是散發發著積極光明的力量,他覺得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塊寶,都能透過啟發和教導,使他過成功的生活。古時候有一位園頭禅師,他一有空就在花園裡忙著照顧花。他把花的枝干修剪,又把盆子裡的花挖出來種到另一個空盆子裡。在一株枯花上澆水,又在空地上松土。他的弟子看了十分困惑,便問師父說:
“老師,為什麼你要把好好的枝干剪掉呢?”禅師說:“花的枝干長得歪斜不正,所以要修剪,免得它浪費養分,虛擲時光,修剪之後就可以繁茂的成長。你將來教育弟子也要一親。對學生的過錯必須嚴促改正,學生才真正受益。”
“那麼,老師!我實在不明白,花盆的花長得正繁茂,為什麼你要挖出來,移植到另一個盆子呢?”禅師說:“這盆花固然茂盛,但是盆子裡的養料已經吸收殆盡,必須換土之才能繼續成長。切記呀!你將來教導弟子,也要留意給學生多提供不同的學習環境,好培養他多方面的能力。”
“為什麼老師要對那株枯花澆水呢?”禅師說,“噢,那株花看起來雖然枯了,但我已仔細檢視過,它並未全枯,所以要特別為它澆水。你要注意!教導學生,不可以因為他程度差而隨意放棄,只要還有一絲希望,都要把握機會教導他!”
弟子聽了禅師的教誨,都一一點頭稱是。最後又問道,“老師!你為什麼在空地那兒松土呢?”禅師說,“在空地上松土,好讓種子能有機會發牙成長呀!做老師的人如果不能有效提供成長的機會,就不能算是好老師。”
禅者在教導學生時是何等的慈悲!他們為了使弟子們能多參學,所以要鼓勵他們行腳參學,這種參觀訪問和找名師討論的教學方法,對弟子的啟發不是簡單一句“行千裡路,讀萬卷收”所能表達的。他們為了讓弟子具備多方面的能力,除了各種職事都要學習外,還要出坡作勞動,使他們有好的工作能力和習慣。為了訓練清楚的思考,他們教導學生從禅定功夫中,磨練自己成為不被惑的人。
禅的教導方式,有時溫和得像春風,有時劇烈得像烈日,有時用詩句和偈語來參學,有時用棒用喝來警策,但都時時不失那深切的慈悲。透過慈悲心,各種教學方法都變得靈巧有效,不同根性的弟子,都得到充分的教導和學習的機會。所以說,慈悲是教導的空間。
二、格律是成長的空間
禅門是很講究生活戒律的。人唯有透過格律的基本訓練和約束,才能有安定的心去學習、思考和創造。所以戒、定、慧三者是佛門共同必修的功課。戒可以解釋為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它是維持身心正常發展的格律,更是我們發展事業和有效的工作准備。沒有格律,身心就會散漫,為人處世就沒有原則和章法。它同時是道德倫理的規范。所以,在佛陀快要寂滅時,弟子們問他,將來要拜誰做師,他陀說:
“心戒為病。”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格律是很重要的。有格律可資遵循,日常生活就有了律則,人際倫常就有共同遵循的常軌,而不致雜亂無章。就心智成長而言,格律很像樹苗需要木椿一樣,可以維持學生朝正確的目標發展。因此,家庭必須有家規,班級必須有班規,學校必須有校規,社會必須有法律和道德。就學生而言,除了家規、班規、校規、社會的法律與倫常之外,同時要為自己訂下好的生活規律和正確的工作習慣。
學生在學習時,要有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預習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即刻練習優於延宕練習,長時間的練習容易疲乏,不如分成幾次練習來的有效。
有位老師告訴我說,多年前他教過一位成績很傑出的學生,但聯考時卻落敗了。原因是他習慣在集中思考時,用左手揉扣子,揉得越用力越能集中思考,作答也越快。在考數學時,他的衣扣掉了,摸不到扣子,他一直無法集中精神,以致緊張而不能作答。時間一到,走出教室時,臉色鐵青的哭了出來說,“我沒有扣子,所以不能集中精神思考!”我相信這是壞的工作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跟好的讀書習慣一樣重要。作息沒有規律,身體的發育必受影響;不養成做家事的習慣,家居生活必然雜亂;待人處世沒有定則,人際關系必然不和諧。
現代人很不重視格律,以為格律是一種束縛。為了崇尚自由,不受格律的約束,往往使自己生活陷於紊亂墮落。我們的社會,道德漸漸解體,是因為不重視格律的結果。
思想的啟發發,也有一定的法則,經過清楚思考訓練的人,其條理性高,做事清楚中肯。禅門沿用了《涅槃經》的經義,把思想和生活的格律,建立在“四依”上。它在教育上可以被解釋為:
·依法不依人:教導學生依循真理,而不是盲目學習個人崇拜。處理學生的問題,要以平等心和慈悲心,而不因為他是某要人的子女而有不同。不依教育專業精神和知能來教學,教育是不會成功的。
·依義不依語:學生說的和真實的心意,往往還有一段矩離。不要因為學生說得頭頭是道,而疏忽對他的輔導。更不能因為學生對老師有了不禮貌的頂撞,而影響對他的關心。教師必須常常提醒自己:學生的冒犯是一時沖動或想不開,只要你能了解他,就會原諒他,有心想幫助他。
·依智不依識:處理學生的問題,必須清醒明智,不宜情緒化,更不宜教導之外,摻雜不刻有的意圖。這會影響學生心智的成長,破壞教育的純正使命。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無論教導任何學問,都要徹底的了解而不是囫囵吞棗。處理學生問題,要針對問題的症結,而不可以旁生枝節,把問題擴大。
我深信以上四依是良師所應遵守的基本格律。能遵守這四個格律,就能開拓寬廣的教學空間,啟發學生心智成長。
三、寬恕是改過自新的空間
禅家的教導是嚴格的,有時甚至是劇烈的。不過無論教導的手段如何,他們對學生的錯誤,總是抱著寬恕的態度。寬恕並不是縱容學生,而是以平靜的心去看待學生,從而尋求正確的教導方法。寬恕使教師維持心平氣和,又能使學生得到自我反省的機會。
禅家有一則故事:有一天晚上,老禅師發現圍牆角落放著一張椅子。他斷定有弟子越牆出去遛達了。於是他移開椅子,蹲在那兒等學生回來。不一會兒,學生從牆外翻越進來,把老禅師的背當椅子,墊腳跳了下來。弟子看到自己所踏的竟是老師,一時很窘,不知所措。禅師只是淡淡的說,“夜深天寒,趕決添加一件衣裳去!”這件事情,老禅師從未再提起,但是禅院裡的弟子,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越牆去遛達。
寬恕是教學活動中很重要的一環。老師如果缺乏寬恕的涵義,很容易因動怒而傷害學生的自尊,或者造成難以彌補的錯誤。多年前曾經有一位老師來找我谘商。她大學一畢業就應聘到鄉下的國中當老師。有一天,一位女學生侮辱她,激怒了她。在盛怒下便把學生送交給訓導處處理。由於訓導處處理不當,這位學生從此辍學。她去家庭訪問,兩次被家長罵出來,說“我的孩子我自己管,不用你來管。”後來才知道學生早已被介紹到台北從事不很正當的工作。從那時起,她非常內疚,她很想設法幫助那學生重回學校,但苦無消息。這使她的心情一直憂郁不樂。經過幾次谘商,她才稍稍釋懷,我對她說,“一個醫生是在錯誤中學習,才成為良醫,一個老師也是在錯誤中得到教訓,而成為良師。現在你了解到寬恕學生的重要意義,已經是菩薩道上的良師了。”
寬恕有助於培養平常心,能促進師生的溝通與意見的交流,並把握穩鍵的啟發歷程。有平常心修養的老師,有以下幾種物質:
·給學生適量的功課,不把學生逼過頭,不使學生產生嚴重的壓力或懼怕。
·把每一位學生當教導的目的,而不把學生視為教學表現的手段。
·對學生不請絕話;處分不守規矩的學生,能夠考慮到對學生心智成長有益的後果。
·訂定合理的班規,不要求苛刻的成就水准,使學生有好的學習氣氛,從而培養互動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寬恕絕非施縱不管,而是一種平常心中所展現的愛與關懷。許多教師和父母說,“愛之深,責之切”,事實上,如果責之過切,則“愛之適以害之”。
四、從容是教導的空間
從容是精神生活上很重要的素質。它能帶給我們沉穩的生活與工作態度,也能引發冷靜的思想和回應能力。透過從容,我們才有自在感;透過從容,我們才有清醒的回應能力。禅門弟子,行、住、坐、臥無一不是要從容穩重。它在於訓練一個人笃實的生活,不可在急躁匆忙間虛度,要穩實的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和真實性。
從容是安定學生的妙谛。比如說,教師規定下午四時在操場集合,若能於五分鐘前提醒學生往操場走,集合起來就很順利,因為提前五分鐘的准備,使師生感到從容。
青少年很貪睡,早晨很難叫醒他們。父母若在預定的最後時刻才叫喚他們,總會帶著急躁的心情,容易對貪睡的子女發脾氣。如果你提早五分鐘喚醒,告訴他們必須翻個身,但可以賴床兩分鐘。屈時再去叫他,不但孩子易醒,父母也不急躁,梳洗用餐,都會覺得愉快,使一天有好的開始。
教師規定換季的服裝,必須有一段時間的緩沖,這有助於每個家庭的准備和學生的適應。我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今天宣布要東西,明天就一定要帶到,家裡那有現成的應爭!”家長總有不方便的時候,學生為了遵守規定總是急呼呼的,非要不行,不愉快的事情就這樣發生的。
從容有且於考試成績的提升。老師們都深信沉穩的學生,要比急躁緊張的學生容易發揮實力。從容的人不易疏漏犯錯,急驚風的人則不免疏忽,特別是升學考試期間,性急的考生,往往缺乏適當的體閒,容易緊張而影響睡眠,因此,父母和老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從容的習慣。
一位研究學前教育的教師說,他曾經要求家長寫出五句最常吩咐孩子的話,結果發現大部分句子都有“趕快”二字,例如“快把衣服穿上!”“趕快去上學!”“快吃!”等等,甚至有“快把心情放松!”或“快點睡覺!”的吩咐。由此可見,社會上彌漫著緊張和浮躁的習性,是有其原因的。
從容的老師和父母,在日常生活在有條不紊的處理事務,較能欣賞生活的情節。遇到緊急狀況,表現得鎮定,思考也比較周密。他們的舉止態度,表現出優雅之美,應對進退有條不紊。他們所教出來的孩子,也因受到薰陶冶而有著沉穩的風度。從容的師長有以下幾種特質:
·動腦而不動惱:他們臨事沉著,處理學生的問題不情緒化,不發大脾氣而造成反教育。
·求好而不急切:他們有充分的愛心和耐心,去引導學生展現其潛能。
·積極但不造次:他們用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從不氣餒,但也不貪功而揠苗助長。
從容的老師較能依據學生的需要作有效的指導,同時也較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引發其自動自發的精神。特別是在輔導談話時,從容的老師,最善於引導學生自我發現,改過自新。
五、逗趣是情感交流的空間
老師除了嚴謹的態度教導學生之外,必須有輕松的一面。透過輕松與悅樂,師生之間才有親切的感情。它是老師了解學生和開導學生的憑藉。逗趣可能是師生之間產生悅樂、機智和親愛的表現。不過,逗趣絕非取笑,更不是言不及義的耍嘴皮。它若涉及人性的貶抑、諷刺或指桑罵槐。反而對學習氣氛有害。
禅門常有師生逗趣的例子。比如說,唐朝的趙州禅師,在夏天一個閒適的日子裡,突發奇想,和身邊的弟子文遠,玩起逗趣的游戲來。他說:“文遠!我們來逗個趣,作個比賽,看誰把自己譬喻得最低。”兩人約定贏的人就輸掉一塊餅。趙州先說:“我是一只驢。”文遠說:“我是驢子的屁股。”趙州說:“我是驢子的糞。”文遠說:“我是糞裡的蟲。”趙州說:“你在糞裡頭做什麼?”文遠說:“我在那裡度署假。”趙州說,“好了,你贏了!”於是就把一塊餅吃掉。這段故事又是逗趣又是啟發,又是機智又是歡樂,他們師徒在機趣中共同體認到一個生活的態度——在最卑劣的環境下,也能保持度署假一般的自在。
教師扮演松的角色遠比扮演嚴肅的態度難。特別是要結合逗趣的、機智和啟發性為一種教育性的互動,實在不容易。逗趣難就難在幽默中不失本分,在歡笑中不乏教導。有一位作家回憶他的老師道,有一次老師指定班上同學閱讀一本小說,寫一篇評論報告。他整個周末玩下來,壓根兒把它給忘了,直到星期天的夜裡才想來起。只好臨渴掘井,瞎編一篇報告,交差了事,過幾天,老師發回報告,上頭的評分是甲下,旁邊有一行小字寫著:“文章寫得好,所以給你甲,你沒有讀那本小說,所以給你個下。”這個評語鼓勵了他的寫作,也有技巧的指責了他不看書的過錯。這種逗趣性的評語,不但表現了教師的智慧,同時也給學生帶來深邃的啟發,使他日後成了名作家。
教學可以是輕松的,但不可以失去嚴謹的本質。教師采用逗趣可以促進師生的情感,但卻不可流於低俗的笑話。在校園裡,有不少老師以黃色笑料,作為上課時的調劑品,那是庸俗有害的。它不但與教師的職責相背,無意中教給學生輕薄的態度,而且日後學生總以滑稽的題材來取笑老師。
逗趣是幽默高雅的,在悅樂之中不流於低俗,在诙諧和仍然不失莊重。這樣的逗趣,可以促進情感的交融,更能增進師生互相信賴的安全感。為了增加逗趣的素材,教師可能多看幽默趣譚或漫畫,看到好的題材,即搜集起來備用,可增添許多教學的情趣和氣氛。
六、禅定是啟迪的空間
一般人常把禅定誤認為打坐,而打坐入定就是禅定。事實上禅定是一種心靈平靜、自由和清醒的能力。透過這種能力,我們能產生正確的知見、創意和判斷。打坐只是禅定的初基訓練,它的初期目的是訓練身心調和,終極目的是讓禅定的能力遷移到日常生活中,而開展潛能和清新的智慧。禅定在《六祖壇經》的解釋是:
“外離相即禅,
內不亂即定。”
人若能不被外界的色相所引誘、威肋或欺騙,就能有持平的態度和清醒的思考能力,如果內心不被種種刺激擾亂,情緒就不會騷亂起伏。日常生活,若能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情感情緒上維持平靜,禅定功夫就不錯了。
教師每天要應付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如果缺乏禅定修養,就很容易被表面的現象所蒙蔽,而昧於了解學生的心智成長和真正的需要,同時也因為情緒容易被學生激怒,而做出錯誤的回應,甚至因激怒而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禅定的素養對教師而言至為重要。
有一位校長告訴我,多年前他擔任國中校長時,有一段時間學校經常遺失便當。經過訓導人員的追查,終於發現偷便當的學生。訓導人員問他為什麼要價便當,他一再的說“偷來的便當好吃”,或者說“我喜歡吃偷來的便不”。訓導人員處罰了學生,同時懷疑孩子有偷竊癖。後來,校長把學生接過來輔導,學生除了一句“我喜歡吃偷來的便當”外,什麼也不肯說。經過多次的谘商,沒有什麼進展。不過從訪查中記經知道,他來自單親家庭,家境貧苦。有一天,校長跟孩子談話後,拉著孩子坐在沙發上說“孩子!如果你有困難,不告訴我,那要告訴誰呢?”這句話直接觸動了孩子的心。孩子的眼淚像決堤一樣流了出來。哀傷得泣不成聲。
這孩子終於在啜泣中說出他的不幸遭遇。他的父母離異,他和念國小的弟弟,跟隨父親住在一間違章的矮房子裡。父親是工人,酗酒很厲害,有時好幾天沒有回來。兄弟兩個人沒東西吃,只好去偷在包或便當。他說,“都是我去偷,因為我一定要照顧弟弟。我不忍心讓弟弟去偷,我擔心他會失手。我可以被抓去警察局,但弟弟不能被抓。”說到這裡,孩子已經泣不成聲了。校長也被孩子的辛酸際遇感動得彈落眼淚。
校長為孩子安排了一分差事,鼓勵他半工半讀。事實上這分工讀的薪水就是校長自己給的,工作只是一個給孩子自尊的藉口而已。孩子穩定下來了,讀書相當用功,一年半後他考取了第一志願,後來仍以工讀的方式完成了大學教育。
這個個案告訴我們,教師不能以表現的現象來判斷學生的行為,更不能以激怒的心情處理學生的問題。我深信唯有透過禅定的清醒心智,才能洞悉學生的症結,在效的確解決問題。
禅定的另一層意義是指導一個人能突破意識的牢結。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意識的活動,而意識完全靠著文字語言和符號來運作。這些運作的符號都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產物。人的意識和思想,都是過去既存的內容。它是舊有的東西,而不真正的創意的智慧。也就是說,人若有能從意識思想中解脫出來,充其量只是一個接受者,而不是一個創造者。而禅者所謂的禅定,就是要指引你從意識之流中解放出來,展現智慧。
因此,禅是“非意識的”、“非邏輯的”,是要一個人能擺脫成見、偏見、刻板的意識觀念,從而綻放出真正的慧性。因此,當師生之間能夠保持禅定的心智活動,就能互相啟發,流露出創意、自由的心靈和智慧。
要想深一層次去體驗禅定的智慧,一定要練習坐禅。透過坐禅的冥思,可以訓練三種能力。其一是培養禅定的能力;然後把坐禅的寧靜和清醒,遷移到日常生活之中。其二是經由坐禅而學會纾解心理壓力,增進身心的健康,維護較好的教學活力。其三是在坐禅之中培養高速心智活動的習慣,讓自己從刻板的思想和意識之流中解脫出來,從而使自己的慧性真正綻放出來。
教師學習禅定,較能維護心境的平和,降低緊張的情緒,有助於師生的互動;培養清醒的心智,有助於對學生的了解和回應。更重要的是,透過禅定的修持,能帶來創意和慧性,對學生創造力的啟發有所助益。所以說,禅定是智慧的空間。
禅就是宗旨而言在見性,在於引導一個人過實現的生活;就其實踐層面而言,是揚棄虛幻不實的貪念,保持清醒不被色相所欺的慧性;就其方法而言,是透過真空妙有來展現人生。因此,禅的本質就建立在“空”上,它的意義是解脫一切成長的障礙,展現笃實的人生。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無論你所采取的方法是訓練、記憶、啟發、研討或自動學習,都必須把師生互動的障礙排除,才能活絡的運作起來,排除障礙就是空,排除障礙的同時也拓展了互動的空間。教師若能把握這點,教學的成效必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