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宗法師:念佛勝易 第二章 超世本願 唯說念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章 超世本願 唯說念佛

   諸佛有總別之願,“總”者,四弘誓願,
   “別”者,如釋迦佛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上願,
   彌陀佛四十八殊勝大願。
   先解釋願,一切菩薩成佛,都要發殊勝的大願,總願是大家共同要發的,所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還有別願,別願是區別於其它的佛菩薩、獨自所發的誓願,釋迦佛有五百大願,願在穢土度眾生, 《藥師經》記載,藥師佛有十二上願,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這都稱為別願。
   然今彌陀別願,超過諸佛別願,
   故《大經》言“我建超世願”,又言“發願逾諸佛”。
   故彌陀別願名“超世別願”,亦名“別意弘願”。
   阿彌陀佛的別願,超過其它一切佛的別願,所以稱為“超世別願”,《無量壽經》言:“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阿彌陀佛的名號被十方諸佛贊揚,是因為他的誓願超越了十方諸佛,為何超越十方諸佛呢?因為以十方諸佛通途教法不能得救的眾生,阿彌陀佛一佛能夠救得起來,所以誓願超越十方諸佛, “發願逾諸佛”,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彌陀別願叫做“超世別願”,又叫“別意弘願”,“別意”就是特別的意味,不同於通途法門,印光大師把一切佛法分成通途法門和特別法門,其根據就是 “別意弘願”,“別”是特別。通途法門是修行戒定慧解脫生死,但是彌陀的本願,凡夫眾生雖然沒有戒定慧的修學,也可以仰仗阿彌陀佛的誓願、稱念彌陀的名號到淨土去,這是 “別意”。“別意弘願”這四個字出自於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別願中的別願

   彌陀別願亘通四十八願,別局第十八願,
   故第十八願釋尊名為“本願”,祖師贊為“王本願”、“本願王”。
   四十八願都稱為彌陀別願,但是,第十八願是別願中的別願,比如說,第一願“國無惡道願”,在諸佛的誓願裡邊也有,乃至第二願、第三願,別的淨土也都有,不見得特別超勝的地方,唯獨這第十八大願 “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十方諸佛別願當中所沒有的,所以,四十八願之所以稱為“超世弘願”、“別意弘願”,就是特別在第十八願。其它的諸佛淨土也有微妙莊嚴的景象,但是我們凡夫往生無份,而阿彌陀佛的殊勝淨土,是凡夫但以稱名便可往生的,這就是特別不共的地方,所以, “別局第十八願”。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有四句偈子說明第十八願:“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四句偈子叫做 “本願成就偈”,它是解釋第十八願的。“其佛本願力”,阿彌陀佛本願成就的力量;“聞名欲往生”,使得我們十方眾生聽聞到他的名號,發起願往生的心;我們能夠聞名,能夠願意往生淨土,力量的來源在哪裡呢?就是本願力,本願力是最初的原動力,在我們眾生身上落實下來,就是聞到了佛的名號,而願意往生淨土,有本願力的作用,十方諸佛贊歎阿彌陀佛的名號,勸導我們去往生,我們都聽聞到,願意去往生; “皆悉到彼國”,“皆悉”就是百分之百,一百個人聞名號、願往生,就一百個往生,萬不漏一;“自致不退轉”,自自然然得致不退轉。這就是第十八願稱為本願的根據、來源。
   自古以來,第十八願稱為“王本願”、“本願王”,其它的願就屬於從屬的地位。
   本願有二義
   本願有二義:
   因本:對果末,因位之誓願,即四十八願每願皆是本願。
   根本:對枝末,眾多誓願中之根本誓願。
   四十八願中,唯有第十八願是根本主要之誓願。
   本願有兩重含義,一是“因本”,對果末,“因”是和“果”相對的,“本”是和“末”相對的,因地發願,才有佛果,所以,對於佛果而言,因地的誓願稱為本願。這樣來講,四十八願通通叫做本願。不過,淨土宗大多所講的本願,不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的,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就是 “根本”,“根本”與“枝末”相對應,就像一棵樹一樣,有了根本,自然會生長枝葉花果,根本如果斷了,枝葉花果就枯萎了。四十八大願並不是平鋪羅列,第十八願是根本、主要的誓願,因此稱為本願。當然,第十八願不能脫離其它四十七條願單獨存在,其它四十七條願是引導進入第十八願 “念佛往生”的。
   比如說,三峽移民工程,政府要建城鎮、村莊、道路、學校、郵局、商店等等,那麼,建這些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呢?是把三峽庫區的人民移到這裡來居住,為了移民的需要而建設所有的設施。
   極樂淨土也一樣,為了把我們娑婆國土的苦惱眾生救度到淨土去,而有“國無惡道願”、“不更惡道願”、“悉皆金色願”等等,目的在此,如果沒有眾生的往生,其它四十七條願就沒有意義,所以,第十八願稱為本願。
   彌陀誓願雖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
   此本願之王“唯說念佛”。
   如果四十八願都稱為本願,第十八願就是本願中之王,此本願之王“唯說念佛”,“唯”是唯一,只說了念佛。

   往生的行業

   第十八願言:
   十方眾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這裡只取了四句,是要突出說明它的行業,第十八願全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至心”、“信樂”、“欲生”是一個信仰的意識,貫穿在 “乃至十念”的念佛當中。這裡是它的行體,以區別於其它法門。淨土法門往生的行業就是念佛。
   而第十八願成就偈言: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至不退轉
   天親菩薩闡釋此偈之意,而於《往生論》言:
   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觀”就是觀知、了知,通過聽聞,領納在心中。 “觀佛本願力”,了知阿彌陀佛本願成就的力量;“遇無空過者”,但能遇到彌陀的本願力,沒有一個空過的。

   本願力是什麼

   想問問大家,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是什麼?
   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願以成力,力以就願。
   就好像一個發明家,他想建造一艘船,他有這樣的願心,但如果不把船建造出來,那麼就是空願了,當他通過設計、施工,把船建造出來,這艘船就是他願心的體現。
   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想讀大學、讀博士,他有這樣的願,通過十年寒窗,乃至二十年,得到了博士學位,他的願心的體現,就在這本博士學位證書當中。
   阿彌陀佛本願的體現,是通過兆載永劫的修行,而成就“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六字名號,所以,本願力並不是空洞的、虛幻的、沒法把握的,而是可以讓我們聽聞、稱念的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
   “遇無空過者”,遇到了“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空過的。什麼叫遇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呢?知道六字名號可以救度我,而專修念佛,這叫 “遇”,不然就擦肩而過,見如不見,聞如不聞。有的人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去修別的行法了,那就是擦肩而過了;“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能讓我們快速滿足一切功德大寶,一聲稱名之處,獲得無上功德,這當然是指遇到彌陀本願力的人;你沒遇到,你心裡不相信,你懷疑,你拒絕,然後你雜行雜修,遇到等於沒遇到。

   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據此第十八願及成就偈之意,而於《易行品》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根據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偈,在《易行品》中指出: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這樣子的:如果有人憶念我,信受我的救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歸投我的救度,當下必定往生不退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應當時常憶念佛的名號。
   為什麼“常應憶念”呢?是因為彌陀名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不是說我先常念名號,才得到這樣的功德,而是名號本身就有這樣“稱名自歸、即入必定”的作用,所以,我們就很喜歡念。
   龍樹菩薩另外一個偈子是這樣說的:“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如果有眾生憶念這尊佛,可以得到本願力的無上功德,當下進入必定往生、不退轉的位子,所以我經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是名號本身有這樣救度的功能和作用。
   故知“乃至十念”即是“稱名自歸”、“常應憶念”,
   從龍樹菩薩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來看,“乃至十念”就是“稱名自歸”,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內心歸憑彌陀的救度,又是“常應憶念”,不是說今天念、明天不念,善導大師所謂 “相續念佛”。
   亦即是“上盡一行、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念佛。
   “常應憶念”又怎麼解釋呢?善導大師解釋說:多到一輩子的念佛。

   平生之機與臨終之機

   作為念佛人,活在這世上,我們的生命就是念佛的生命,“上盡一形”,這一輩子是過念佛的生活,是過一種願生極樂的生活,我們的身體雖然在娑婆界,但是我們的心已經飛向了極樂淨土,那自然是心心念念憶念阿彌陀佛,這是指平生之機,早早就遇到了念佛的法門;還有的眾生,是到臨終之時,才遇到了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的法門,那就成為“下至十聲一聲一念”,所以,依我們在座的各位來講,不是“十聲一聲”這樣的根機,而我們是“上盡一形”的根機,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並不是臨終才遇到 “南無阿彌陀佛”、念十聲一聲往生的人,我們是平生遇到“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一生念佛的眾生,以這樣的身份而得救。
   如果誤解說“十聲一聲”就得救了,平時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了念佛的法門,也不念佛,等待臨終去念十句一句,那就不是彌陀的本願,不符合 “上盡一形”。
   “下至十聲一聲”其實也是“上盡一形”,為什麼呢?他的壽命只有這麼長了,他只能念十句佛了,當下就命終了,當然也是一輩子念佛了。
   總而言之,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說:“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我們一旦選擇這個法門,一旦決定走念佛往生的道路,就不改變法門,不改變方向,常行念佛,心裡只有一個目標:西方淨土是我的目的地。
   念佛人的目的就是到淨土,這個目的在我們心中落實下來的話,自然就會常時憶念阿彌陀佛。
   臨終方遇此法之人,則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
   為什麼善導大師說“十聲一聲一念”呢?就是說有念十句佛號的,如果十句佛號來不及念的,只念一聲,甚至還有的人連一聲都念不出來,到臨終舌根發硬,話也說不清楚了,當然念一句佛號也做不到了,他腦子裡有 “我想往生,願彌陀慈悲接引我”的一個意念,都可以往生。
   其他之人,則應上盡一形而念佛。
   我們不屬於臨終之機,則應該上盡一形而念佛。
   有人誤解,“本願講臨終念十句,那哪裡保險哪?”那當然不保險,誰這樣提倡的話,那不符合彌陀的本願,那就是眾生的私心見解,沒有祖師的傳承,善導大師所講的本願念佛是 “一向專稱”,不是等到臨終才念的,因為本願講的“乃至十念”不限於臨終,包括平生,我們平生遇到這個法門,就平生念佛,一生念佛。

   彌陀的召喚

   故知“念佛”乃是彌陀對十方眾生之救度的召喚與約束。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召喚。何以見得是召喚呢?彌陀說:“欲生我國!”呼喚我們回到他的淨土。他用什麼樣的聲音呼喚我們呢?用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聲音呼喚我們到淨土去。當我們聽聞到“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心中就應該知道:這是彌陀的呼喚聲,這是爸爸喊我回家的聲音。你不要說 “這是我哀求阿彌陀佛,不知道你老人家要不要我回去呀?”阿彌陀佛說:“是我在呼喚你呀!我通過十方諸佛這個轉播台,把我的六字名號的聲音貫穿到你的心中,讓你稱我的名號,來往生。 ”所以是彌陀的呼喚,這樣的領解。

   二河白道喻

   故善導大師於《觀經疏》之“二河白道喻”形容彌陀救度的召喚而言: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三心釋”文中有一個比喻,為防止念佛的人不走專修的道路,用這個比喻守護念佛人的信心。大師比喻說:
   有一個人在荒野當中,從東向西而行,路途遙遠,半路上忽然遇到兩條大河,向南是火河,烈火燃燒,看不到邊;向北是水河,波濤洶湧,看不到際。兩條河各寬百步,水火二河中間有一條白道,大概四五寸寬,從東岸通向西岸,水與火交替漫過白道,一刻不停。
   這時,背後殺來追兵,喊聲陣陣,刀槍劍戟就來了。他想:這下不行了,如果踏上白道過河,恐怕被水淹死、被火燒死,追兵來了怎麼辦?
   他想向南繞,毒蛇猛獸攔住去路;想向北繞,豺狼虎豹競相加害,三面環敵,情況危急。
   他想:如果停在這裡,也是死路一條,想走回頭路,也是死路一條,向前過河也可能掉到河裡,無論如何都不免一死,不如順著白道向西而去。既然有這麼一條白道,應該可以過去。
   他就打定主意,准備順著白道過河。
   這時,東岸有人對他說:“某某啊!你就順這條道過去,必無死難,如果停下來,決定死路一條。”他一聽,也就有信心。
   西岸又有人呼喚他:“你一心正念直來,就這樣過來,我能保護你,不用害怕墮落到水火之中。”
   他聽到此岸的催促和彼岸的召喚,立即直身正念,順道西行。
   剛走了幾步,東岸又有人喊他:“某某,快回來吧!這條小道很狹窄,肯定過不去,我們對你決無惡意。”
   善導大師把這個比喻說完之後,就作了解釋:此岸這個人,就是我們十方眾生,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茫茫的荒野,代表我們無盡輪轉的人生;水火二河,代表我們的貪嗔煩惱,水代表貪心,火代表嗔心;身後追兵及毒蛇猛獸、豺狼虎豹,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賊,能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白道:代表阿彌陀佛的誓願;東岸的催促,代表釋迦牟尼佛的發遣 (釋迦牟尼佛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西岸的呼喚,代表阿彌陀佛的召喚,“你就這樣過來,我能保護你。”
   這則比喻就是非常著名的“二河白道喻”。
   對照這則比喻,想一想這個念佛人,如果像現在這樣混日子,那肯定是要六道輪回;如果退回去像以前一樣造罪造業,肯定也是死路一條;如果念佛求生西方,又怕自己沒有功德,怕不能往生 ── 就是不能往生,也是死。既然佛講念佛可以往生,那不如就選擇念佛的道路。他正要橫下心的時候,聽到釋迦牟尼佛發遣說:“沒有關系,這樣肯定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又在對岸呼喚: “你一心正念直來!”這個“你”是指十方眾生,指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一心”就是信靠不疑的心,“正念”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正念直來”是解釋第十八願的: “一心”就是“至心信樂”,不要懷疑;“正念”就是“乃至十念”;“直來”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直接就來,不要化妝,也不要打扮,也不要拐彎,也不要等待,說 “我修好了以後再去”,現在就讓彌陀救,現在就來念佛,現在就發願往生西方,“正念直來”,直接就來!“哎,我這麼多罪業,怎麼行啊?等我修成清淨心,修成有智慧的人,我再去回向求往生吧。 ”不要這樣往後推托,因為形勢很緊張,追兵要來了。他上了白道之後,阿彌陀佛跟他講:水火二河不能為難,不要怕掉到水裡淹死,也不要怕掉到火裡燒死,“我能保護你! ”我們念佛的人,很多人擔心:“我雖然念佛,我嗔恨心這麼重,我貪心這麼重,我這麼多煩惱,能往生嗎?”怕自己掉在貪嗔二河當中。阿彌陀佛明確地告訴你“我能保護你 ”呀!他沒有告訴你說:你回去拿滅火器來,把火滅掉,再拿抽水機來,把水抽干,再過來。我們很多人念佛是為了伏煩惱,把貪嗔心消掉以後再去往生,那還用這條願力的白道嗎?就不要白道了,自己可以過去了。所以是 “不顧水火二河”,不要管水火二河,不要管自己有貪嗔之心,一向專念!管那些東西干什麼?那些東西是讓你死路一條的,你還把它當作寶貝抱著干什麼?不要理會它!水火二河當中的白道,就代表我們於貪嗔煩惱心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從而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念佛的時候,雖然心中有貪嗔,但是,水火二河當中有這條願力的白道作為保證,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火不能燒,水不能澆,所以說 “我能護汝”,“我能保護你,你別害怕!”是因為彌陀的護念,我們才能到淨土去,這個“我能護汝”就是“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保護我們,憶念我們,所以我們可以安全到達彼岸。一百步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人的壽命,今生今世,大約是一百歲,很短,但是,貪嗔的煩惱很猛烈,南北無有邊際。
   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說:我們雖然有貪嗔煩惱,無礙彌陀的救度!如果需要我們自己修諸功德,那就被火燒掉、被水淹掉了,所以,我們的往生,是仰仗彌陀的誓願去的。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踏上了這條願力的白道,一旦踏上阿彌陀佛的誓願所成就的白道,自然受到彌陀的光明攝護,往生無有障礙。

   彌陀的約束

   阿彌陀佛在彼岸召喚我們:“你一心正念直來!”“正念”念什麼?當然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句佛號是彌陀的呼喚,同時,也是彌陀救度我們的約束,什麼叫約束?你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你不能得救。如果不走願力的白道,肯定會掉到水火二河淹死、燒死,所以,這個約束,體現了阿彌陀佛至極的慈悲和關愛。
   約束有兩重含義,一個方面,對我們眾生來講,要專修念佛,雜行雜修是不能得救的;另一方面,對阿彌陀佛而言,我們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受到約束,這個條約是甲方、乙方共同承擔的。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就要遵守約定,必定迎接我們到淨土去,因為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眾生稱念我的名號,我不能使他來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彌陀佛自己承擔了這樣的約束,所以,我們念佛,自然往生淨土。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名號得生
   又於《定善義》之“真身觀”雲: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如果我們事先不知道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可能多數人都會批評這句話,祖師講的話,讓我們聽起來嚇一跳。
   也有人問我“愚者面前的罪業,智者面前是功德,愚者面前的功德,智者面前反而成了逆罪”這句話怎麼理解。“愚者”就是我們這樣的人,依我們凡夫的心,“哎呀,這樣搞、那樣搞……功德應該很大吧! ”其實,從智者來看,從祖師大德來看,反而成為逆罪。我們總覺得修很多法門往生更有把握,恰恰相反,更沒有把握!專修專念才有把握。有的人總覺得“專念一句名號沒什麼把握吧 ”,恰恰相反,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這樣的嗎?
   我們自己覺得是功德的,在智者看來,反而是罪業。總而言之,關於智和愚、功德和罪業,不是依我們凡夫的心來衡量的,是以佛法為標准的。比如善導大師這句話,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大師在這裡明確告訴我們,《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只講明了一件事: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如果依我們的心,就不統一了。其它的願暫且不談,比如說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往生淨土;第二十願,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諸德本,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這兩條願不也是講往生嗎?第十八願固然講念佛,第十九願不是講 “修諸功德”往生嗎?《觀經》裡邊不也是講“三福九品”嗎?我想這個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
   善導大師直探阿彌陀佛的本願,探佛的本心,以諸行往生為方便,引導進入念佛,所以,不違背“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可能會說: “這個人連《無量壽經》都讀不懂!《無量壽經》不是講了很多嗎?怎麼說只講了一件事呢?”

   一向專念

   我們再往下看:
   又於《法事贊》雲: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在《法事贊》裡,善導大師說:彌陀因地的誓願雖然有四十八條,但是特別指出念佛是跟彌陀最為親近的(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觀經疏》說:四十八願唯明念佛;這裡 《法事贊》說:四十八願偏標念佛,都是一樣的。),眾生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然也憶念眾生,所謂“如母憶子,如子憶母,母子相憶,不相違遠”,佛憶念我,我憶念佛,佛心入我心,我心入佛心,你是不是專念彌陀的人,佛知道的,你專心專念彌陀,肯定往生淨土。
   說實在的,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你願意去,就能去!不是說你願意去,你自己能去,因為你願意去,阿彌陀佛就會知道,阿彌陀佛的本心就是要救助十方眾生。你不願意去,他還想方設法給你做思想工作,勸導你,讓你去往生。釋迦牟尼佛在 《阿彌陀經》裡反覆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你現在願意去,阿彌陀佛怎麼不讓你去呢?“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願生極樂,沒有不往生的。所以,昙鸾大師在 《往生論注》裡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真想去往生的,沒有一個不往生,只怕你並不是真想去往生。真心想去往生的,一定會專仰佛的誓願,專稱佛的名號,佛就知道你是個一心歸命的眾生了,成為念佛的眾生,自然就獲得 “攝取不捨”的光明。
   又雲: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的世界,凡夫憑藉所造作的有為、有漏、有生滅的隨緣雜善,是不能到達無為、無漏的涅槃淨土的,那怎麼辦呢?彌陀慈悲地為我們選取要法,讓我們念他的名號,專而又專。
   而《觀經疏》之結論更言: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 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作了一個最重要的結論(你能把這個結論掌握了,淨土宗就畢業了)如果以佛的本願為基准,是要我們十方眾生都來一向念佛的。修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非佛本願。
   順他意與順自意
   佛講法有順自意,有順他意。什麼叫順他意呢?眾生有這樣的想法,隨著眾生的心,委婉地講,因為跟眾生講真實,眾生不能接受。但是,總是順他意呢,真實不能顯現,所以,到最後,把眾生引導過來,順自意。
   我們很多人求往生是這樣子的:也念佛,也修行別的,做功德回向,這個叫順他意 ── 佛順眾生的意 ── 佛講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叫順他意。如果順自意,“望佛本願”,專念彌陀名號!
   我們跟別人談話,有時也有這樣的局面,跟對方想講的話,如果一下子講出來,怕對方難以接受,對方講什麼,我們先表示贊同,“這樣也好,也可以……”但是,那根本不是我們心中所想的,所以我們就在那裡尋找機會。一旦發現機會來臨, “哦,那這樣子,就更好了!”其實,這最後一句話,就是要講的話。
   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意思,我們眾生自力執著習慣了,這樣修,那樣修,如果一下子破斥掉,眾生就沒有著落了,釋迦牟尼佛就說: “這個也好,也無妨,回向也可以往生……不過呢,如果念佛,更是佛的本願哪!”
   所以,《觀經》就是這個次第,一開始講定善、散善,三福九品,到最後說“一向專稱無量壽佛”。
   方便與真實
   因為佛對法的開展是有次第的,而法師弘法所站的角度各不一樣,我們會覺得:“哎,跟我以前聽的有所差別……”是有差別,差別就在於有方便、有真實。
   比如我們要讓別人到樓上房間來,對樓下的人就說:“你上樓梯呀。”對已經上了樓梯的人,就不說上樓梯了,“唉,你進房間吧。”你說哪個錯呢?都不錯。但是,對機不一樣。
   如果我們要勸導大街上不學佛的人,首先,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然後,“既然知道因果和輪回了,將來墮三惡道多苦惱啊,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報多好呢!”他就修五戒十善了,然後我們跟他講:“光修五戒十善也不行啊,還要解脫才好啊。”他就求解脫了,然後跟他講:“想求解脫的話,聖道門很難哪,淨土門多好呢?”他就把五戒十善、一切修行通通拿來回向求往生,好了,進了淨土門了,我們就跟他講: “淨土門,專修專念彌陀名號,那最好。”
   當然,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由雜心變為專心,不是說不要行善事,“專修念佛,我過去孝敬父母,那麼現在就不孝順父母。”沒有這樣的道理,你仍然孝順父母,你仍然行善積德,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這是我們佛弟子應該做的,只是在我們心中不存在這種觀念:我要靠這些功德去往生。
   我們心中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同時力行世善 ── 這就是專修念佛的人和雜行念佛的人心態上的區別,看外表的形象都一樣,都行善,都念佛,但是內心不一樣,雜行的人認為念佛之外,如果不把行善的功德回向,那怎麼能往生呢?  
  
   雜 行

   行善本身並不叫做雜行。如果以為念佛不足往生,把行善、誦經等等功德回向求往生,這才叫雜行。
   你不要誤解說:“專修念佛的人不行善。”不是這樣子的。他是沒有靠自己善行功德回向求往生的心,而是完全靠彌陀名號往生的心。自然的,所以這個叫“望佛本願 ”。
   這樣解釋大家能明白嗎?因為有的人往往不能反覆聽聞,一次兩次,難免會有誤解,“哎,只提專修念佛,其它的怎麼不強調?”的確,在往生這件大事上,是強調專修念佛的,至於世善,怎樣對待呢?是作為我們念佛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以這樣的身份,獲得佛的救度,是不把它作為念佛之外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因為六字名號的功德一切都包括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業,我們心中才無有掛礙,無掛礙就無有恐怖,就遠離顛倒夢想了。我們做這些事情,就不是用患得患失的心,而是已經得到佛的救度,跟眾生結善緣,來報謝廣大的佛恩,報謝廣大眾生的恩德,做這樣的事情,心態完全轉變了。修佛法就是心態的轉變。

   彌陀本願之行

   故願生極樂之人,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是彌陀本願之行。
   “故使如來選要法”,這個“選”字很有意義,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法藏菩薩在第十八大願裡只選擇稱名念佛一行作為本願,所以,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它之所以殊勝,它之所以超越,之所以叫做他力,之所以叫做易行道,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是彌陀的本願,如果不是彌陀本願,怎麼有資格稱為易行道呢?怎麼有資格稱為殊勝超越呢?又怎麼有資格叫做他力呢?我們凡夫又怎麼可能去往生呢?所以,阿彌陀佛本來發了這樣的願, “你念我的名號,若不能往生,我不成佛!”他現在已經成佛了,他的願力兌現了,那我們念佛,自然就因果相應啊,符合啦!跟佛的願心相應了,自然就往生了。
   跟佛心相應
   所謂“跟佛的心相應”,有的人這樣解釋:阿彌陀佛發了偉大的四十八大願,我們也要發四十八大願,至少也要有那麼一兩個願跟阿彌陀佛相應,那才可以。凡夫誰能做得到啊?法藏菩薩是經過五劫的思惟發下了四十八大願,我們五十天思惟都沒有。
   怎麼叫相應呢?比如說,媽媽辛勤地勞動,買來營養品,喂給孩子吃,媽媽要喂他,是媽媽的願心,孩子願意讓媽媽喂,就是孩子的心,這就叫“母子相應”了。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不吃媽媽喂的營養品,一定要自己掙錢買營養品,那母子就不相應了。你能掙錢買營養品,要母親喂你干什麼?何況小孩不可能做到啊。所以,凡心和佛心相應,是在本願當中,佛說: “一向專念我的名號。”我們就一向專念佛的名號,這個叫做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應。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說“你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說:“我不念你的名號,我自己發四十八願,我自己建極樂國,我自己成佛。”那個就不叫相應了。

   往生已定

   “念佛”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最高無上之行,
   善導大師謂之“正定之業”,亦即“往生已定”、“平生業成”。
   念佛之所以高貴,之所以別的一切行門無法比較,善導大師說:“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較也。”其它的修行雖然都很好,如果跟念佛來比,那哪能相比呢?為什麼?就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取,是獨一無二的,是最高無上的。所以,善導大師才把念佛叫做 “正定業”,“正定業”的含義就是往生已定,你只要專修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已經定下來了。
   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
   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是這樣說的:“如果我不能成就十方眾生的往生,我就不成佛。”那現在已經成佛了,豈不是把我們的往生成就了嗎?所以,六字名號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另一方面就是我等的往生功德,往生成就在名號當中,名號當中有我們的往生,我們念佛才能夠往生;名號裡邊如果沒有我們的往生,你真的是 “喊破喉嚨也枉然”了。正因為名號已經決定了我們的往生,我們現在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之一行落實下來,往生就確定了。

   往生決定在稱名一行當中

   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也決定在我們口稱名號一行當中,如果光說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你不念佛,不願接受彌陀救度,那麼,佛那方面雖然決定了,你還沒得到。我們來念佛,就是領受阿彌陀佛名號當中已經成就的往生,所以叫 “往生已定”、“平生業成”,“平生”就是平常、活著的時候,“業”就是往生的淨業,“成”就是成就,在我們平常活著的時候,往生淨土的業事已經成就了,已經了辦了,不是像一般的觀念那樣, “我一輩子怎樣怎樣念佛,一直到臨死的時候才定下來”,不是的,現在念佛,現在就定下來了。
   不要跳到海裡去
   那麼有人講了:“現在就定下來了,那我就可以隨便去干壞事了,無所謂了。”這是沒有懂得阿彌陀佛的誓願,沒有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
   就好像我們講坐船一樣,坐船就可以過海,當然真正的過海、到達彼岸,是船靠碼頭的時候,但是,你上船的時候,就定下了可以到達彼岸了,對不對?“好啦,定下來能到彼岸,我現在跳到海裡去……”跳到海裡去,怎麼到彼岸呢? “念佛決定往生,我現在不念佛了。”那怎麼可以往生啊?
   所以,登船的時候,就已經預定了:肯定可以到彼岸,因為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是不可能破的,也不可能觸礁的,也不可能發生故障的,只要登船,一定可以到彼岸。但是真正到彼岸,還要你老老實實在船上坐著,不要跳到海裡去。我們這一生,一口氣不來,那時我們到了極樂的碼頭,靠岸了。六字名號大願船汽笛一響, “南無阿彌陀佛 ──”哦,極樂靠岸了。所以,“往生已定”要這樣理解,“平生業成”也是這樣理解的。這樣,你就不會墮入一邊了,“我就不念佛了,無所謂了……”如何如何,也不可能有另外的想法: “那還要如何如何,不然就不能往生了。”不會有別的想法,就是自然地、一生相續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正定之業

   而法然上人依善導大師之啟示,於其所著《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結論雲:
   正定之業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願故
   這四句話非常干脆,非常有力量,祖師講的話從來不含糊,給我們大安心。正定之業不是別的,不是誦經,不是打坐,正定之業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依照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必然往生淨土,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呢?這麼簡單就往生了?真的這麼簡單嗎?我們總是心中有懷疑。法然上人給出答案說:“依佛本願故。 ”是彌陀本願不虛。善導大師說:“稱念名號,念念不捨,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道理是一樣的。大師又說:“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凡夫往生淨土,完全是阿彌陀佛的誓願。
   此與其卷首開宗明義所標舉之“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前後遙相呼應,顯示始終一貫之宗義。
   “往生之業,念佛為本”這八個字很簡潔明朗。要往生淨土,念佛就是根本,就是行業,從頭到尾,宗旨是明確的,沒有改變的。
   為什麼以稱名為本願
   何以阿彌陀佛以稱名為本願,不以其它諸行為本願?
   此法然上人於其《選擇集》之第三“本願章”有很簡要的解說:
   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摧平等慈悲,
   為普攝於一切,不以諸行為往生本願,
   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
   “平等慈悲”故,“普攝一切”故。
   為什麼選擇稱名一行為本願呢?法然上人在《選擇集》裡邊有簡要的解說:阿彌陀佛在當初作為法藏菩薩的時候,內心被平等的慈悲所摧動,為了普渡眾生,不以念佛之外其它的所有行業做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為什麼以稱名為本願?因為要平等慈悲,要普攝一切。想一想,如果以別的行法,比如說以誦經為往生行法, “十方眾生要誦經來往生淨土”,這個就不能稱為“平等慈悲”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識字,可以誦經,有的人不識字,不能誦經;有的地方有經書流通,可以誦經,有的地方經書不流通,那就沒法誦經了,這樣就不是平等慈悲了,就有限制了,也不能普攝一切,為什麼呢?不能誦經的人,就不能被攝取了,因為誦經才能往生啊。
   可是,以稱名念佛,就可以達至平等慈悲,任何人都可以稱念,也能普攝一切眾生,任何人都可以得利益。
   不論缁素賢愚、善惡淨穢、男女老少、貧富貴賤;
   亦即不論任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皆得平等往生報土,同證無量光壽。
   “缁”是出家人,“素”是在家人,“賢”是賢善、有智慧,“愚”是愚惡、沒智慧,不論出家人、在家人,不論賢善、愚惡,不論善人,不論惡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貧富貴賤,也就是前面慈愍大師所講的: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也就是不論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啦 ── 都可以平等往生極樂淨土。

   報土與化土

   “報土”,在這裡解釋一下,極樂淨土是報土還是化土?自古以來有不同的說法。簡單地說,報土是高超殊勝的地方,化土是比較粗劣的地方。極樂淨土,是彌陀誓願所成就,果報酬報因地的誓願,因此叫做報土,那是很殊勝微妙莊嚴的。
   還有兩種名稱,一個叫做“胎宮”,一個叫做“邊地”,《無量壽經》說:“疑惑佛智,生彼邊地,五百歲不見諸佛。”
   哪些是疑惑佛智的人?善導大師講:雜行雜修的人。雜行雜修就疑惑佛智了。佛智是什麼呢?佛智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懷疑說:“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就能讓我往生嗎?不再修行其它的,怎麼可以往生呢? ”有這樣的心,叫疑惑佛智。
   那麼,信願念佛的人,就平等往生報土。

   稱名本願之義

   此即是善導大師於《法事贊》所雲:
   人天善惡 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 齊同不退
   “人天善惡”四個字代表所有的眾生。念佛的話,個個都能往生。到了極樂淨土,沒有差別,所謂品位,是這個世界講的,到了淨土呢,善導大師說“到彼無殊”,共同證得不退轉。
   又《選擇集》第六章雲:
   凡四十八願 皆雖本願 殊以念佛 為往生規
   雖然四十八願都稱為本願,特別以念佛作為往生的核心、規矩、法度。
   又雲:
   四十八願中,即以念佛往生願而為本願中王也,
   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歲也。
   這是解釋《無量壽經》“特留此經文”,釋迦牟尼佛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特別把這部《無量壽經》留下來,為什麼留 《無量壽經》,別的經不留下來呢?法然上人這樣解釋:因為《無量壽經》講四十八大願,以念佛為本願中王,因為念佛的緣故,釋迦牟尼佛慈悲特留,以度萬年之後法滅的眾生,別的教法留下來,也不能度,因為眾生無法修習了。
   此“稱名本願”之義,存覺上人於《六要鈔》簡潔扼要明快地解釋說:
   稱佛名號,得往生益,是佛本願。
   如此信之,是名至心、信樂、欲生。
   存覺上人明快地解釋說: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得到往生的利益,這就是佛的本願,能夠這樣的信受,這個叫做“至心、信樂、欲生”。
   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有人就在“至心、信樂、欲生”這方面繞彎子,繞不出來,說:“怎麼叫至心?怎麼叫信樂?怎麼叫欲生?”這裡很簡單地解釋說:念名號決定往生淨土,能這樣相信而來念佛的話,就叫 “至心、信樂、欲生”── 沒有懷疑,願意往生淨土,來念佛。

   還愚癡生極樂

   有人問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與佛心相應;
   因智者既深知本願內容,亦詳明名號功德故也。”
   上人答曰:“汝所信本願亦然。
   阿彌陀佛之本願名號者,
   即使樵夫獵戶之愚癡卑賤、一文不識之類,
   信稱念必生,而真實欣樂常念佛者,以此為最上根。
   若以智慧離生死者,法然何必捨聖道門入淨土門乎?
   聖道門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
   淨土門之修行者,還愚癡生極樂。”
   有人問法然上人: “上人的念佛,每一念都跟佛心相應,因為上人您是智者(法然上人當初被稱為智慧第一,他建立淨土宗,各宗各派的人都跑來辯論,三四百人,法然上人一個人去,辯論完之後,所有的人都信服了,結果跟法然上人一道念佛三天三夜,所以法然上人稱為智慧第一 ),能夠深知教理,也能詳明名號功德,所以上人念佛很殊勝。”
   上人回答說: “你所信的阿彌陀佛本願也一樣啊,阿彌陀佛的本願,選取名號救度眾生,叫做‘本願名號’,六字名號就是本願所成就的,本願就是名號,因地叫本願,果地叫名號,即使是打柴的人、打獵的人,愚癡卑賤,殺生造業,一字不識,他能相信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而能夠真實欣求極樂,常念名號,這樣的人稱為上根利智。如果說要靠自己的智慧來離生死的話,那我法然何必要從聖道門的修行轉入淨土門?修行聖道的人,他要把智慧開發到頂點,證悟成佛;修行淨土門的人,要把自己當做愚癡的人而往生極樂。”
   法然上人有這麼一句話:“欲學淨土門之行者,縱然能學一代之教,亦成一文不知之輩,莫現智者之相,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而往生淨土。”認為自己是一文不知道的人而念 “南無阿彌陀佛”,不要顯示自己智慧高、學問大。
   這誰能做到?在佛學院裡上了幾天課,或者讀了幾部經,或者學了什麼法,或者打坐有了什麼境界,就了不起了,就不能“還愚癡生極樂”了,那比比法然上人的智慧,比比善導大師的修行,比比昙鸾大師的高德,怎可相比呢?
   所以,來到淨土門,它的方向跟我們日常思惟的方向是有區別的,“還愚癡生極樂”。你的智慧不管用啊,靠你的智慧也不能離生死啊。當然絕不是靠你的愚癡到極樂淨土了,是我們知道自己是愚癡之身,就可以老實念佛了。一個人為什麼不老實念佛呢?就認為自己有智慧、有修行,比人家強,他就不老實念佛,也看不起念佛這個法門。他如果知道自己的一切不能救度自己,只有念佛一條道路,就老實念佛了。
   法然上人又說:“我法然是黑白不辯之童子,善惡不知之愚人,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得生極樂。”黑白善惡都分不清 ── 這是破除我們心中的執著見解,一切是非不在心中掛礙,就只知道一件事:唯信稱念必生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是真正的大智慧。我們就是知道的太多了,就不知道念佛。

   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是什麼樣的人物呢,可能各位不知道。法然上人十幾歲就出家,在日本依善導大師思想創建淨土宗,整部《大藏經》,一生讀破五遍(《大藏經》我們有沒有誰讀過一遍的? 《大藏經》好幾千卷,所有的佛法經典都在裡邊),三論、天台、華嚴等各宗各派的學者都拜訪遍了,而各宗各派的高僧、學者沒有一個不給他豎大拇指的,“哎呀,你怎麼這麼高的智慧!你來學我們這個法門吧,以你為法門主。 ”當然法然上人都沒有接受,他一直在思惟凡夫出離之道。後來,讀到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他才確定下來淨土門。他的智慧和影響都是第一流的,他創建淨土宗之後,專修念佛的法門迅速普及朝野,上自王公大臣,下到愚夫愚婦,莫不信仰。

   淨土最上根

   法然上人雖然廣學聖道的種種法門,最後離開聖道的修行,而進入淨土的法門,所以他才講:如果要靠智慧了脫生死,那我就不要離開聖道修行了。
   進入淨土門,有再大的智慧,還不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去往生?所以,有的人就覺得有點吃虧,“哎呀,我這麼大的智慧,跟老太婆一樣念佛?”好像虧了一點,這樣的人,真的沒有智慧。所以,古德講: “千悟萬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號。”再怎樣開悟,你悟不到這個程度,你不屑念佛,認為吃了虧,那你沒有悟。“悟後不願念佛,管保老兄未悟。”你說你開了智慧,但是不願意念佛,管保你老兄沒有開悟。這些話說得都很實在。
   淨土門裡邊,不是以學問、智慧、文化、知識來判斷是不是上根,就看你對念佛往生的信心,雖然一字不識,但是聽說念佛必然往生,就願意念佛,這個叫最上根 ── 我們在座的各位,一定有這樣的最上根。
   我在廣州碰到一位老居士,她不識字,很苦惱,但是一聽說念佛必然往生,非常高興,常行念佛,從晚到早,從早到晚,這就是淨土的最上根。有些人呢,讀過很多經教,心中疑團很重,有種種想法,不是那麼純樸,這樣看,那樣看,反覆思惟,反覆辯解,慢慢慢慢地,才相信阿彌陀佛本願,和那個不識字的老太婆比,那是下根了。
   佛法並不在於文字知識的多少。像六祖大師一字不識,聞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他是禅宗上上根。
   淨土門也一樣,一字不識,一說念佛必然往生,馬上就相信,相信就念佛,一輩子不改變,上根!讀了很多書,聽了很多錄音帶,還不能相信,當然就是下根了。

   心散亂將如何

   明遍僧都問法然上人曰:“雖念佛,心散亂,將如何?”
   上人答曰:“應知:心雖散亂,稱佛名者,乘佛願力,必得往生!
   生於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猶如受生人界,則有目鼻。
   所謂‘捨散心而往生’,無有是理;
   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
   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
   僧都是大法師,明遍僧都是天台宗的學者,他專門來拜訪法然上人,他說:“我雖然念佛,但是心裡散亂,妄念不能克服,怎麼辦?”(我想各位都有這樣的心。)
   法然上人回答說:“心雖然散亂,但是能夠稱念佛名,靠佛的願力,必然往生。”就像前面講的“二河白道喻”,雖然有貪嗔煩惱,貪心火焰也很猛烈,嗔心波浪也很洶湧,就是散亂的心、煩惱的心,但是無礙往生。
   上人接著說: “生於欲界散地之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要想達到色界、無色界,必須有禅定功夫,而欲界稱為散地,散地眾生就是散亂心),都是散亂心,就好像一個人投胎為人,就有眼睛,就有鼻子。如果說 ‘捨掉散心再來念佛往生’,沒有這個道理,因為欲界的眾生都是散亂心,散心念佛人的往生,才體現彌陀的本願,才體現彌陀的慈悲。凡夫的心怎麼能做到沒有散亂呢?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叫做易行道。”
   那我們都想錯了,捨掉散心去往生,那有這個道理呢?就好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回去把你的病治好了,再來看!”沒有這個道理呀,因為生了病,所以才來醫院看病。正是因為我們散亂,所以念佛往生,道理就是如此的。如果說捨掉散亂心,成就禅定功夫才能往生,就不是易行道,也不是殊勝本願,也不是凡夫所能堪。
   當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學問都相當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歲就說:在這個世界,凡夫想達到一心不亂的工夫是假的,說自己達到很短暫的功夫成片 (或者說清淨心),都已經是把自己誇大了,不可能的事!這是他一輩子精進修學,到九十幾歲所講的話。我們想想看,以他那樣的根機都做不到,那我們談什麼呢?
   法然上人說得非常清楚:“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明遍僧都聽法然上人這麼一講,就很感動,給上人頂禮,就回去一向念佛了。明遍僧都轉身出去之後,法然上人講:明遍僧都所問的問題,是個多余的問題,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問呢?本來就是這樣念佛往生的。
   (可是我們往往就因為這個問題在心中產生很大的障礙,沒有必要!以阿彌陀佛本願不可思議,十方眾生稱念名號,必然往生。)
 
   兩大優點

   彌陀所選擇之本願念佛,殊勝的同時,
   也是能使一切眾生平等往生報土的容易;
   不論愚癡卑賤、一文不知,人人都能。是故本願念佛,殊勝簡易。
   不光殊勝,也很容易,我們眾生都能做得到。我們仰靠佛的誓願來念佛往生,就這兩大優點:殊勝、簡易。
 

 

上一篇:田光烈教授:賴耶緣起與宇宙人生的奧秘
下一篇:田光烈教授:回憶恩師歐陽竟無大師的幾件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