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張秉全居士:徹悟禅師語錄卷下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徹悟禅師語錄卷下

嗣法門人了梅集

雜著

般若淨土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正以緣起故性空,若非緣起,說誰性空,此則緣起為性空之所以。又以性空故緣起,若非性空,何從緣起,此則性空為緣起之所以。若然者,空有兩門,不但不相礙,且復迭互相成矣。

徹祖這一段開示,是說空有二門,是不二的,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般若是空門,是說一法不立的真空道理。雖說真空,也不壞有相的緣起法,乃是從森羅萬象中說性空。淨土是有門,是說萬德圓彰的妙有道理。乃不離性空而說緣起,說淨土有種種莊嚴境界。雖說有種種莊嚴境界而仍不礙性空。如此說來,則空有二門互不妨礙。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妨緣起。般若,淨土二門,不但二不相礙,而且互相助成。正因為有緣起之法,方可說緣起性空,若離開緣起,,說什麼是性空。猶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則緣起實為說性空依據。相反,正因性空,方能緣起。若離開性空去說緣起,憑什麼說緣起?猶如明鏡,惟其性空,方能照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啊!所以性空實為說緣起依據。如此可見,空有二門,不但互不妨礙,而且互相助成。

如古所謂萬象參天,觀之而無色,群音揭地,聽之而無聲,愈有愈空,愈空愈有者矣。

上明空有不二之理,這是引古人萬象參天,觀之而無色,群音揭地,聽之而無聲二句,作為空有相輔相成的佐證。

夫緣起性空,既在同時。任運便有雙泯雙存之面目。雙泯雙存,同時無礙,即是向上圓融不思議第一義谛。圓融第一義谛,即是當人本源心性之異名。是知佛說種種般若門,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佛說種種淨土門,亦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從本源心性,流出種種般若淨土法門。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徹祖說:緣起是有相,性空是無相,緣起性空,兩者同時存在,既然同時存在,自然便有雙泯(或雲雙遮)雙存(或雲雙照)的意境。雙泯雙存,同時存在而無礙,此即是禅門所謂向上一著,教下所謂圓融不思議第一義谛,也是當人本源心性的另一種說法。由此可知,佛說種種般若,(凡有八種)如大品、小品、放光、光贊、道行、金剛、勝天王、文殊問般若。等。無非為顯示此一本源心性。佛說種種淨土門,也無非為顯示此一本源心性。從本源心性,流出種種般若淨土法門。而種種般若淨土,皆悉指歸於本源心性。所謂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昔有人問雲棲大師雲,參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師答雲,若然是兩物,用得融通著。噫,旨哉言乎。

從前有人問蓮池大師說,參禅念佛,二門怎麼融通?,大師答道,若然是兩物,還可用融通二字加以和會,今本是一物,同一本源心性流出,還用得著融通麼!噫!真是直截了當,得其旨趣之名言。

夫禅者淨土之禅,淨土者禅之淨土。本非兩物,用融通作麼。然則般若淨土兩門,既唯一本源心性。不唯分無可分,亦且合無可合。分合尚著不得,況可更論其相成相礙也哉。

這幾句是徹祖評論,他說道:所謂禅,是淨土之禅;所謂淨,是禅之淨土。禅約真空一面說,淨土約妙有一面說,真空妙有,本非兩物,融通它作什麼呢!如此說來,般若淨土兩門,既然同一從本源心性而出,不但不可分,合也無從合起,分合尚且不可得,何況更議論禅淨二門相成或相礙之多余空話呢!

西有解

西有者,謂西方的的是有,但含事理空有等種種義相耳。若謂定方實有,不可移易,此凡情執著之常有也。若謂一切境界,循業發現,即其現處,當體全空,此則非有而有,有即非有,真空妙有二谛交徹之有也。

徹祖這篇《西有解》,是說西方的確是有,但包含事理空有等種種義相。

若說西方是實有,而且方向定在西邊,不能改變,這是凡情執著常有之見。若說一切境界,自然也包括西方境界在內,都是循業發現,即其所現之境,當體全空,這是非有而有,(此為妙有)有即非有,(此即真空)真空妙有二谛圓融交徹而說有之西方。

若互奪雙亡,二谛俱泯。則非空非有之有也。若相成兩立,二谛俱存。則即空即有之有也。若正雙泯時,便雙存,正雙存時,便雙泯。雙泯雙存,同時無礙之有也

若說空有二法互奪雙亡,如此則真空妙有二谛俱泯,這是從非空非有角度說有西方。若說空有二法相成兩立,則是真空妙有二谛,同時俱存,這是從即空即有角度說有西方。若持正空有雙泯時,又雙存;正雙存時,又雙泯的觀點,而說有西方,這是空有同時無礙之說有西方也。

又此有緣起性空,不墮有句。性空緣起,不墮空句。二義只成一法,不墮亦有亦空句。一法宛具二義,不墮非有非空句。此則四句全超之有也。

又:此有,是緣起性空,所以不墮有句。是性空緣起,所以不墮空句。說空,說有,二義只成一法,因為空有不二啊!也不墮亦有亦空句,雖說亦有亦空,只此“西有”一法,空有二義具彰,這是雙照中道之說有西方。也不墮非空非有句,此則說有西方,乃四句(有、空,雙亦、雙非)全超之說有西方也。

又此有性空緣起,該得有句。緣起性空,該得空句。二谛雙存,該得亦有亦空句。二谛俱泯,該得非有非空句。此則四句全該之有也。

又:此有,性空緣起,側重在緣起,則全包有句;緣起性空,側重在性空,則全包空句。若真空妙有二谛雙存,則全包亦空亦有句;若真空妙有俱泯,則全包非空非有句。此則說有西方,乃是四句全包之說有西方也。

又唯全超故全該,設有一句不超,亦不能全該四句。唯全該故全超,設有一句不該,亦不能全超四句也。此則圓教有門之有也。

又:唯是全超空有等四句,故能全包空有等四句,倘若有一句不超,也不能全包四句;反過來說,唯是全包空有等四句,故能全超空有等四句,倘若有一句不包,也不能全超空有等四句。為什麼呢,四句圓融啊!此則說“西有”,乃是圓教有門之說有西方也。

又西方依正莊嚴,皆一切眾生性所本具。特借彌陀大願為增上緣因,一顯發耳,曾何片法之新得哉。此則西有者,乃自性本具真善妙有之有也。

又:心外無一法可得,西方依正莊嚴,皆是一切眾生心性中本具,特借彌陀四十八大願為增上勝緣,與行人信願持名妙行,一為顯發而已,何嘗有少許法新得哉!由此可知,說“西有”者,乃自性本具,真淨至善妙有之有西方也。

又有句固是有句,有句亦是空句,有句亦是亦有亦空句,有句亦是非有非空句,一句即四句也。一句既即四句,四句亦即一句,有句固是有句,空句亦是有句,亦有亦空句,亦是有句,非有非空句,亦是有句。全一即四,全四即一,一四圓融,不可思議。

又:有句固然是有義的表诠,但有句也融通空句的空義,也融通亦有亦空句,也融通非有非空句。以四句相融故,有之一句,即四句也,一句既即四句,四句也不離一句。然則有句固然是有句,空句也不離有句,亦有亦空句,也不離有句,非空非有句,也不離有句。全一句即(即,不離之意)四句,全四句即一句。一四圓融,不可思議。

又此有空等四句,執之則成四種邪見,通之則為四方便門。執成邪見網,永墮外道種族,通為方便門,便入聖賢階位。故曰,般若如大火聚,觸著便燒,此謂四邊不容執著也。

又:此空有等四句,執著則成四種邪見,(執有墮常見、執無墮斷見、執亦有亦空,墮相違謗;執非空非有,墮戲論謗)能於此四句融通,則為四方便門。執著此空等四句,便為邪見網所籠罩,永墮外道種族。融通此等四句,則為入道方便,便入聖賢階位。所以說,般若如大火聚,觸著便燒;形容四種邊見,(空邊、有邊、亦空亦有邊、非空非有邊)皆不可執著也。

又曰,般若如清涼池,隨方可入,此謂四門皆堪入道也。然全大火聚是清涼池,非離火聚別有涼池。全清涼池是大火聚,非離涼池別有火聚。所謂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毫厘無差,天地懸隔也。

徹祖又說:般若一法,如清涼池,四面可入,就是說有無等四門,皆可入道也。然而大火聚,不隔清涼池。得意者,全大火聚變成清涼池,非謂離大火聚別有清涼池也。不得意者,全清涼池變成大火聚,非謂離清涼池別有大火聚。所謂毫厘有差(指執著四句者),天地懸隔(謂不隔而隔,如天地懸隔);毫厘無差(指能融通四句者)天地懸隔(謂隔而不隔,如天地懸隔)。 

華嚴經節略要旨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乃毗盧遮那如來,於菩提場,初成正覺,七處九會,一音頓演,稱性法門也。按西域記,此經有三本,上中二本,其偈品以世界微塵論。下本猶有十萬偈,四十八品。結集之後,收入龍宮。以上中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龍樹大士,但於龍宮記出此本,流布人間

此段文是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之由來,大方廣佛華嚴經乃釋迦世尊於菩提道場初成正覺,現圓滿報身千丈廬捨那佛所說,這裡徹祖說華嚴經是毗盧遮那法身如來所說者,法報二身一體故。七處九會者,說經之所,凡易七處,法會共經九會(第一會菩提場說經,凡六品,十一卷。第二會普光明殿說經,凡六品,四卷。第三會忉利天說經,凡六品,三卷。第四會夜摩天說經,凡四品,三卷。第五會兜率天說經,凡三品,十二卷。第六會他化天說經,一品,六卷。第七重會普光殿說經,凡十一品,十三卷。第八會三會普光殿說經一品,七卷。第九會逝多林說經一品,二十一卷。)一音頓演者,所說乃佛自證法門,稱性直談界外大法,經所被機,乃破無明證法身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唯談圓頓大法,不說權漸之教,故雲一音頓演。按《西域記》記載:此經傳說有上中下三本,上中二本,偈品之多,以世界微塵數計算。下本猶有十萬偈,四十八品。結集之後,都收入龍宮。因為上中二本,不是閻浮提(即此世界)人能持誦,故龍樹菩薩但於龍宮記出此經下本十萬偈,流布人間。我等現在所見,就是下本中前面之四萬五千偈也。尚有五萬五千偈,九品經文在西域有,未來東土。(關於偈,有二種說法:一說,西域經文是橫排的,滿三十二字為一偈。一說,不論字數多少,凡說一義,從頭至末,說義告一段落,即為一偈)

而經來此土,有晉唐兩譯。佛陀跋陀羅所譯,六十卷,三十四品。唐實叉難陀所譯,八十卷,三十九品,即今經也。然文雖未備,義已周圓,神而會之,存乎其人。

此經來華,有晉唐兩譯,晉本為佛陀跋陀所譯,凡六十卷,三十四品。唐本為實叉難陀所譯,凡八十卷。雖然經文未稱足本,但序正流通三分,義則周圓無缺,所以清涼國師得以三分判經也。若對現在此本《華嚴》經義,能領會而貫通之,在乎深般若善根之人。

文中前後,共有七處九會。古德判為五周四分,曲盡精詳,今古同遵。第一會,說毗盧遮那如來依正因果法門,經文凡十一卷,六品。即四分中舉果勸樂生信分。五周中所信因果周也。(此中因果,乃聖位中修證之圓因妙果,非善惡因果之謂也。後皆仿此。)其次六會,以次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二覺法門,共四十一卷,三十一品。即四分中修因契果生解分。五周中差別因果,平等因果二周也。第八一會,說離世間法門,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重明因果行相,共七卷,一品。即四分中托法進修成行分。五周中成行因果周也。第九一會,有本有末,初如來現相放光,具答諸菩薩心念所請果海中事三十問,令其現證,為本會。後文殊於福城東際大塔廟前,令六千比丘頓證十信滿心,指善財童子南參諸善知識,為末會。共二十一卷,一品。即四分中依人證入成德分。五周中證入因果周也。以前三十八品,雖廣談法界因果,但令生信開解起行造修,至此方始證入。苟無此證,前之信解行俱為虛設,故以證終焉。

此處是說本經分四分五周的情況。清涼澄觀國師將全經分為信解行證四分。又將本經析為五周:即一所信因果周、二差別因果周,三平等因果周,四成行因果周,五證入因果周。周者,事理周備,無所欠缺之意。此四分五周解經,非常圓滿,古今同遵。內容是這樣:信分(即四分中舉果勸樂生信分,五周中所信因果周)有六品經文(即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盧遮那品)解分(即四分中修因契果生解分,五周中差別因果周、平等因果周)有三十一品經文,前二十九品為差別因果周,(即如來名號品乃至隨好光明品)後二品為平等因果周。(即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行分(即四分中托法進修成行分,五周中成行因果周)一品經(即離世間品)證分(即四分中依人證入成德分,五周中證入因果周)一品經,(即入法界品)九會說法內容,大致是這樣:第一會,毗盧遮那如來所說自證依正因果法門。二至七會,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法門。第八會,說離世間法門,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連下二千答,重明因果行相。第九會,有本有末,初如來現相放光,具答諸菩薩心念所請果海中事三十問,令彼等現證,此為本會。後文殊於福城東際大塔廟前,令六千比丘頓證十信滿心,指示善財童子南參諸善知識,此為末會。徹祖說,以前三十八品,雖廣談法果因果,但令行人生信開解起行造修,至此方始證入。若無此證,則前面信解行俱為虛設,所以以證結束全經,方稱圓滿也。

詳夫全經之大旨,統唯一真法界。蓋圓該萬有,唯是一心,觌體全真,融通交攝,是為諸佛極證之果海,亦即眾生本有之心源也。然法界勢含四重,(謂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也。)重重無盡。因果緣起六位,(即前信住行向地等妙二覺也。)位位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於圓融。差別非離平等,平等其差別。初則舉法界而全成因果,萬德萬行昭然。後乃融因果而混同法界,一毫一塵廓爾。雖四重六位有殊,隱顯開合無定。而原始要終,究不離乎一真法界。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探討華嚴全經大綱,唯是一真法界。法界圓該萬象。萬象唯是一心,觌體全真,性相不二,圓融交攝。此即諸佛極證之果海,也是眾生本有之心源也。但法界有四重,謂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重重無盡也。修因證果,緣起六位。即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也。此之六位,位位圓融,所謂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即差別)行布於圓融。差別不離圓融,(圓融即平等)圓融其差別。差別非離平等,平等其差別。差別,有相也。平等,離相也。兩不相離而互成也。若無平等,何有差別。差別也不存在啊!若無差別,怎顯平等。平等也不能顯現啊!初則舉法界全體而說修因成果事法,萬德萬行,昭然在目。後乃融因果事法於法界,一毫一塵,全體法界。(法界即自心本體)雖有四重(四法界)六位(六階位)不同,隱顯開合無定。原始要終,究竟不離於一真法界。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是以一心萬法,舒卷自由。三際十方,縱橫無礙。十世古今互現,無邊剎境交羅。猶帝網之千珠,光含眾影。類天池之一滴,味具百川。故界標華藏,具見染淨之融通。而佛號毗盧,直示應真之不二。五周四分之金文,瀾翻於口海。六相十玄之妙旨,星燦於義天。可謂教啟無上圓宗,法窮甚深理窟者矣。

所以一心具足萬法,萬法唯是一心。小大不二,一多自在,舒之則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卷之則納須彌於芥子中。三際十方,縱橫交徹而無礙,十世古今,前後如幻而互現。無邊剎境,重重交羅而無盡。猶如帝釋殿上之千珠寶網,一珠之光,影入千珠,千珠之影,又映一珠。光影互含,重重無盡。又如一滴海水,具百川之味。所以世界標名華藏,具顯染淨之圓融;佛稱毗盧,直示真應(二身)之不二。五周四分之金經,如波瀾翻滾於佛口。六相(即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十玄(表示事事無礙法界十種相,通此義,可入華藏玄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托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之妙旨,若群星燦爛於義天。真可謂華嚴一教,開啟無上圓宗,甚深谛理,窮盡一乘法藏者矣。

故得若聞若見,圓文殊智鑒於自心。或誦或持,啟普賢行門於遍界。人人入金剛之藏,塵塵樹功德之林。直得一生事辦,則我即善財。但使法界願周,而誰非淨滿。經雲,此經不入一切余眾生手。論雲,唯咐囑最上大心凡夫。斯言豈無謂哉。

此段是徹祖勸持《華嚴》之文,其利無窮。若見若聞,定能圓文殊妙智於自心,或讀或誦,決可啟普賢大行於遍界。如此,則人人入金剛之寶藏,處處植功德之芳林。直待一生大事成辦,則我即善財良友。但使此經普行於法界,願得實現,則誰人不是惑淨智滿之毗盧遮那佛也。經雲:此經不入一切余眾生手,論曰:唯咐囑最上大心凡夫。斯言有在,豈是無有根據之空談。

故知排斥久修開士,聾瞽上德聲聞。是皆所以融權執,引大心之深意也。然則食金剛之少許,固已植乎聖因。剖大經於微塵,終有待夫智者。

徹祖說,古來弘華嚴宗大德,往往排斥不解圓頓教之久修大士,貶低有上德而無大心之行人,稱其為似聾似瞽的小果聲聞。這都是為了化解彼等權漸情執,引導啟發大心一番苦衷啊!然而華嚴經王,一經入耳,如食少許金剛,決定不消,固已植下成佛之聖因。而將華嚴大教,完全剖析出微塵奧義,則有待於具大智慧之高賢。

況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千重樓閣,指聲彈而頓開。非貝葉之所能诠,豈管窺可得而測。勉述大端,聊備采覽雲爾。

何況一字法門(喻一真法界)縱使以海水為墨汁,也書寫不盡。千重樓閣,彌勒一彈指間而能頓開,此種道理,既非文字所能解釋,豈我管窺所能測知。今勉強述其大概宗旨,聊備讀誦(華嚴)者采摘披覽,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如欲詳明者,藏中有清涼觀國師疏鈔。棗柏李長者合論。其疏盡精微,沖深包博。而論得大體,痛快直截。二者參而觀之,則華嚴大旨,無余蘊矣。

結末,徹祖說:經藏中有清涼澄觀國師著《華嚴疏鈔》棗柏李長者(李通玄)著《華嚴合論》,疏論各得其妙。疏鈔字解句釋,精微而沖深廣博。合論則得其大體,痛快直截,而不拘於文句诠釋。若將二書參而觀之,則華嚴大旨,盡在其中,無余蘊矣。

楞嚴二決定義

為了解釋徹祖這段論述“二決定義”開示,有必要先了解二決定義是什麼意思?

二決定義,語出楞嚴。決定義者謂決定如此,斷然不能改易之意。楞嚴會上,由於阿難不知眾生本具之因心,即如來所證之果覺。如來所證之果覺,即眾生本具之因心。故如來令其谛審觀察,決定知因心與果覺,二者本來不異。(因心果覺決定不異)若能即此不異之心,而立進修之本,則無上菩提,決定成就。此第一決定義也。

又:由於阿難不知煩惱根本,隨所作業,妄受生死,無解脫之時。故佛令其審觀詳察,決定知煩惱體性,及所作業與所受報,本來虛妄不實。(惑業苦決定虛妄)若能窮此顛倒之源,則正行成立,無上菩提,決定可證。此第二決定義也。

初義蓋示根中之湛性為真因,真因得而後果證可期。二義蓋指根中之結相為惑本,惑本明而後斷修有要。湛性者,六根之性也,不變之真也。結相者,六根之相也,隨緣之妄也。斯則唯一六根,特相妄性真之別耳。惟其相妄,故須解之令盡。惟其性真,故可依而為因。

初義,就是第一決定義。就是眾生本具之因心,即如來所證之果覺。二者本來不異,若依此不異之心而進修,則無上菩提,決定成就。如來開示眾生六根之性,此為進修之真因,真因得而起修,(從性起修)證菩提佛果,決定可期。第二決定義,如來指出眾生六根之相為起惑造業,因業受報之本,本來虛妄不實。此為惑本,惑本若明,則以後斷惑造修,方能得其要領。何謂湛性?即六根之性也,亦即不變之真如也。(如眼之見性,耳之聞性等)何謂結相?六根之相也。亦即根塵所對隨緣之妄心也。如此說來,惟是一個六根,只不過相妄性真罷了。惟其相妄,故須解之令盡(如何解之,六根不令外馳也)惟其性真,故可依而為修因(謂從六根性上起修也)。

然真既不變。則妄即本空。而妄既緣起。則真必全隱。約妄緣起而真全隱,修德固不可缺。且真不變而妄元空,性德尤所當明。性德固資修德而顯,修德全依性德而成。合二門之義觀之,真妄交融,性修雙妙之旨,無余蘊矣。

此段是說不變與隨緣,及性德與修德之關系。然真既不變,則妄本空明矣。而妄既隨緣而起,真必全體隱沒無疑。約妄心隨緣起後,真必全隱而言,則知修德必定不可或缺也。況且真不變而妄元空,性德尤應明白。性德必定依仗修德而顯,修德亦必全依性德而成。二者相輔相成。《大乘起信論》立真如門與緣起門。合真如緣起二門觀之,真妄交融,性修雙妙之宗旨。徹底道盡,無余蘊矣。

然則推此而往,根身世界,物物頭頭,真也妄也,圓陀陀,活潑潑,渾無定相。雲為動作,心心念念,性也修也,淨灑灑,赤裸裸,了無定執。如是則何惑不斷,何果不成。而實亦無斷無不斷,無成無不成。特對迷心倒見者強分別耳。

然則據此推論開去,根身也好,世界也好,法法頭頭,說真也可,說妄也行,圓陀陀,活潑潑,渾無定相。雲為動作,心心念念,是性啊!是修啊!淨灑灑,赤裸裸,無法定執為一。為什麼?約相是妄,約性是真。隨緣是妄,不變是真。但真妄不二,(如水波相依然)全真成妄,全妄即真。(如水乳交融)能如是理解,則何惑不斷,何果不成。而實際上也是無斷(約妄本空說)無不斷(有斷惑證真之事)。無成(約心本是佛說)無不成(有成佛之事)橫說豎說,均無不可。不過為迷心顛倒眾生勉強分別,有種種說教而已。

楞嚴頓歇漸修說

徹祖這段論述,從楞嚴會上世尊對阿難滿慈(富樓那)不同的開示,顯示法無優劣,貴在契機,頓漸無二,念劫圓融之理。

前雲汝但不隨分別三種相續(一世界相續二眾生相續三業果相續),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似令一念頓歇也。此雲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多聞,只益戲論。似令歷劫漸修也。阿難之根,不劣於滿慈,而滿慈之位,差勝於阿難,何其修證難易之相懸若是耶。此蓋世尊據念劫圓融之理,頓漸不二之宗。顯妄空以奪法執,斥徒聞而策真修。即所謂看孔著楔,應病與藥也

這段文是徹祖引楞嚴經中世尊開示富樓那,妄心本空的話:“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即貪嗔癡)三因不生,(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從這段話來看,世尊似乎主張頓修,令一念頓歇妄心也。但世尊對阿難的開示,說法又截然不同:“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從這段話來看,世尊似乎主張漸修,令歷劫漸修也。徹祖據此評論道:阿難根性,不劣於滿慈,(不比富樓那差),而富樓那之果位,差勝於阿難。(反略高於阿難),滿慈已證四果,阿難猶是初果。為什麼修行證果難易如此懸殊。世尊據念劫圓融之理,頓漸不二之修,顯妄元空以奪滿慈(即富樓那)的法執,故說妄心若歇,歇即菩提的話;而對阿難則又說多聞無功,只益戲論,意在策其真修。對象不同,說法有異。所謂良工看孔著楔,良醫應病與藥,豈有定法也哉!。

 

上一篇:開願法師:佛法與生活的結合(一)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